扶贫工作会简报

2022-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扶贫工作会简报

扶贫工作简报

十一月十七日根据工作安排,学校扶贫帮扶工作小组成员彭基勇、黄小明、2013年第1期 扶贫领导小组深入全省贫困村渝水区姚圩镇刘家村走访调查 胡文陶、周红燕、聂阳一行5人深入姚圩镇刘家村进行走访调查。工作小组与村委干部座谈,广泛深刻地交换意见。

刘家村是省级贫困村,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村委干部7人,党组书记1名,村主任1名,党组副书记1名,村副主任1名,会计、妇女主任、民兵营长各1名。班子配置比较齐全,班子年龄有些偏大,工作经验丰富,能力都还强,班子还团结,有一定的战斗力。

村委共有7个自然村,人口3056人,四个党支部,党员82人,水田面积3710亩,山地面积5029亩,主要产业是种植业—水稻种植。有贫困低保户140户。离村委最远的村是坑里村,离村委有近20里,13户人家,山地面积1200亩,水田240亩。

村委主要收入来源:(1)行政转移支付每年58000;(2)村委有一个小二型水库,面积100亩左右,每年的承包费4000元。(3)上级部门的支持。村委没有产业收入,资源也很贫乏。

基础设施。水泥路村村通,电力全国并网,有四个自然村进行了农田改造,有两个自然村进行了新农村建设,宽带网络到了自然村,采取拨号上网。有线电视有四个自然开通,坑里、洞里和湖上三个村还没有开通。

文教卫生。村委有一所完小,学校设施经过近年省市单位的帮助建设,基本上能满足教学需求。村民都参加了新农合,看病就医还是有保障。

农业合作社。有一个养蜂专业合作社,本村有社员3户。

村民主要经济来源。(1)农业收入,(2)外出务工,(3)其他副业收入。由于经济欠发达,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村里一些青壮年大部门外出务工,家里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很多,这样就带来很多社会问题,也给村级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

刘家村委位于姚圩镇西南部,东与凌溪村委相邻,南连南安乡新生村委,西靠万全村委,北和新宋村委相邻;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经济落后,村委辖刘家、龚家、泉塘、洲上、洞里、坑里7个自然村,四个村小组党支部,总户数786户,总人口数3069,耕地总面积3710亩,山地面积5026主,地,是姚圩镇最大的村委之一。2012年末全村尚有贫困户40户,贫困人口89人,低收入户82户,低收入人口162人。村民人均纯收入4640元,农民收入渠道过于窄小、单一,主要来源一是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种植;二是外出务工收入

2013年11月17日

第2篇:扶贫工作简报

真情帮助暖民心,精准扶贫解民困

为贯彻落实喀什市精准扶贫工作,我校领导为此做了周密部署并提出 “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要求,2016年3月6日在周校长的亲自带队下全校教师来到了阿瓦提乡, 在乡干部的带领下我们六年级组的20位教师来到了各自的帮扶对象家中,进一步了解阿瓦提乡贫困村民贫困原因、家庭状况、年均收入等一系列的生产生活状况,针对贫困户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扶贫工作具体措施,力求找到扶持贫困户增收脱贫,改善家庭环境和提高年均收入的发展路子。本次的扶贫中通过发挥领导的带头作用,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深入推进扶贫工作的开展。每一位与贫困对象对应挂钩的干部职工都参与了这次的扶贫,切实做到了“规划到户,责任到人”。

这次下乡走访活动,不仅把扶贫的具体工作落到了实处,进一步了解了惠爱村贫困户的状况,而且让全校教师深入其中,深切地感受到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促进日后扶贫工作更主动、更完善的开展。

第3篇:扶贫工作简报

下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深入开展

“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

为贯彻广宁县委、县政府“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要求,2013年1月17日广宁县卫生局局长何志文亲自带队下乡,来到我县赤坑镇惠爱村,在春节来临之际,给该村的困难群众送上了慰问金与慰问物资,把温暖送到了困难群众的心中,让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受到了当地干部和群众的热烈欢迎。

惠爱村16户特困户,是与卫生局直接挂钩的扶贫对象,我局针对该村贫困户的具体情况,通过发挥领导的带头作用,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深入推进扶贫工作的开展。每一位与贫困对象对应挂钩的干部职工都参与了这次的慰问,切实做到了“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一共为该村的贫困户送去慰问金 元,价值 元的慰问物资。慰问队伍一一询问了贫困户的家庭情况、经济条件,勉励其奋发图强,自强不息,争取早日脱贫致富,把慰问工作落到实处,落进群众的心窝里。

走访结束后,卫生局主要领导与惠爱村村干部们举行座谈会,进一步了解惠爱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真研究扶贫工作具体措施,工商发展大计,力求找到扶持贫困户增收脱贫,改善村容村貌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路子。

这次下乡走访慰问活动,不仅把扶贫的具体工作落到了实处,进一步了解了惠爱村贫困户的状况,给当地群众送去了最温暖的节日问候,而且让我们的干部职工深入其中,深切地感受到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促进日后扶贫工作更主动、更完善的开展。

第4篇:扶贫办帮扶活动简报镇办扶贫办迎检工作简报

“三个一”帮扶活动如虎添翼

“善政者得民财,善教者得民心。”孟子告诉我们,善于施政的人,方能得到百姓的拥戴;

善于道德教化的人,方能得到百姓的信任。比照中国历代政事,不难发现,在当今物欲极度膨胀的年代,如何时刻保有知民情时狗不吠、解民怨时门易进的亲民、爱民优良作风;

如何时刻保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忧民情怀,对于无数追求社会正能量的仁人志士来说,这无可厚非的成为他们一大制胜的法宝。为了有节奏、有质量地传递好“三个一” 帮扶活动这根爱心接力棒,我县各定点扶贫单位随即响应我办这一取之于国家,用之于黎民的善政之举,它们纷纷表示也将根据各自所在挂点村的实际情况开展“三个一”帮扶活动,尽它们最大的帮扶之能,去扶持贫困户在子女读书、家庭成员看病、家庭住房等方面最需要得到的帮助。

体现的是贫困户脱贫的愿望更加有盼头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许顶层设计者在实践的基础上做出的决策往往倍受青睐,而到了贫困村,没有什么比子女读书、家庭成员看病、家庭住房等基本民生问题更加重要,没有什么比农村劳动力的劳动

创造粮食财富更加可贵。事实证明,带着敬畏之心,拜农民为师的心境去了解基层,了解贫困村的贫困户,要远比抱着只为贫困群众解决眼下某个棘手困难的心态去调研被帮助的农村弱势群体所获得的收获要多的多,往往前者更容易产生引导、帮助解决农村困难群体多重困难的连锁反应。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没有

带书写工具的放松式交流要比问一句记一句的官方式问答更能接近群众,其所获得的信息更加的真实可靠。这就告诉我们,要想听到基层群众的心声,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要懂得如何小心去除他们善意的戒备之心。

二、“手心”向上靠,“手背”向前移

在贫困村,有个读大学的子女,被看着是土窝里飞出的**凰,该子女的学业完成与否事关这一家庭未来的希望;

有个健壮的劳动力被当成该家庭的顶梁柱,劳动力的健康与否事关这一家庭的生存之计;

有个不求冬暖夏凉,只需遮风挡雨的房屋被称为温馨的小港湾,该小小的港湾拥有与否事关一家人的常年栖息。生命诚可贵,教育价更高,居住亦重要,若为幸福人,三者皆可要。为了有效兼顾这三者“心头肉”在帮扶量化上的均等性,我们按照“教育这个“手心”优先向上靠、救人及居住这个“手背”稳步向前移”的援助原则,不偏不倚,按照事情轻重缓急进行排位,并经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后,最终确定帮扶对象及 2**元、3**元、5**元、20**元等多种帮助额度,及时开展帮扶活动。

三、思潮齐共舞,合力多边来

“一个好汉三个帮”,为了有效开展“三个一”帮扶活动,真正形成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帮忙的社会帮扶救助新模式,我办和各定点扶贫单位抱团取火,有力整合各自方方面面的资源,并结合调研实际情况,共同制定帮扶计划,共同交换在帮扶程序和方式上的意见,共同克服在制度层面上的困扰。目前该项帮扶活动正有声有色的开展。爱心接力无终点,相信每个有爱心的人都愿做这爱心接力的领头羊。

**县扶贫和移民办

第5篇:简报(18)扶贫工作会议

220

18

叶格乡人民政府编二00九年四月十七日签发:金梅毛拉

叶格乡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议

4月15日,乡党委、政府召开了全乡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州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8年扶贫开发工作,研究部署2009扶贫开发工作。

会议上,乡长金梅毛拉对2008的工作作了充分肯定:较好完成了红旗村整村推进工作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通过采挖虫草、组织灭鼠等工作,实现了牧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确定了2009年的工作目标:一是推进产业、科技扶贫,打牢增收的基础;二是不断加大整村推进项目的管理力度,实现整村脱贫目标;三是加大培训力度,尽快提高贫困户的综合素质;四是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发展牧区公共事业;五是加强

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扶贫开发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最后,乡党委书记汤有然强调:扶贫开发工作是我乡的重点工作,也是全乡的难点工作,做好我乡的扶贫开发工作,事关全乡“十一五”扶贫工作乃至各项工作的成败,意义重大,因此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扶贫开发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切实提高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抄报: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纪委、县目标考核办

抄送: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编校:成林存档(共印10份)

第6篇:浙江扶贫工作简报第十六期1

(第十六期)

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本期目录】

◇分类指导 创新思路 舟山市积极探索渔岛扶贫新机制 ◇省发改委召开结对帮扶工作会议 ◇青田县四项举措推进来料加工业发展

◇台州市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现场推进会在天台县召开 ◇天台县在义乌举办来料加工业务对接洽谈会 ◇中天集团爱心公益基金捐赠六台彩色B超机

分类指导

创新思路 舟山市积极探索渔岛扶贫新机制

连日来,舟山市新农办(扶贫办)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赠送小家电活动。全市34家的渔农村敬老院五保老人收到了360台、价值近7万元的格力牌机械型立式鸿运扇。60周岁以上的低保户、渔农村部分一级重症残疾人以及2010年

1 全市在册的年人均纯收入3200元以下的低收入渔农户,每户收到了一只美的电饭煲,共计近3000只,价值约40万元。这是舟山市今年面向全市低收入渔农户开展“六大帮扶救助活动”中的一项内容。近年来,舟山市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分类指导,坚持“造血”和“输血”相结合的帮扶原则,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符合渔岛实际的扶贫路子。

一、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提高对渔农村低保户的救助。2009年,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渔农户家庭,只要符合低保条件的,全部纳入低保范围。根据经济发展状况,进一步提高了渔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对全市6965户低保户和五保户,在2008年每人每月170元(嵊泗县200元)的基础上增加30元。开展对渔农村的550户贫困户危旧房进行改造救助,各级财政投入资金873万元;开展对渔农村低保、五保户的2452人实施医疗救助,救助金额达470.92万元。参加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渔农民有528225人,参保率达95.93%;被征地失土渔农民纳入社会保障的有116000人;渔农村年龄60周岁以上的老年渔农民纳入城乡社会保险有114300人。

二、深入实施产业扶贫,努力提升渔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发展具有当地资源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种养殖业,改造和提升一批能够有效带动低收入渔农户增收的农产品基地,

2 扶持和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专业合作社,培植和发展一批种养殖业专业户,努力形成特色渔农业的发展格局,使特色渔农业成为当地低收入渔农户就地增收的主导产业。2010年,对吸纳低收入渔农户数量较多的渔农村专业合作社、渔农业龙头企业、渔农家乐业主和内外贸加工企业等加大扶持,凡是吸纳低收入渔农户5户以上,且每户从基地获取帮扶年收入5000元以上并与低收入渔农户签有帮扶协议的,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补助额度根据项目投资规模、帮扶户数、帮扶协议兑现情况等分别确定,补助资金以市级为主,县(区)、乡镇(街道)适当配套。

三、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增强低收入渔农户创业就业能力。对2010年在册的121名有劳动能力低收入渔农民进行培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更新观念,铲除陋习,提高自主、自立、自强意识。加强对家庭工业从业者的技能培训,引导低收入渔农户依托区域块状经济和工业功能区,因地制宜创办家庭工业。推广扶贫小额信贷制度,鼓励低收入渔农户利用小额贷款自主创业;鼓励低收入渔农户从事渔农村社区服务业(小型超市、饮食服务等),从事种植养殖业、渔农家乐及其他脱贫致富的合法经营项目。对于自主创业项目,其购置从业所需设施给予相应资金补助,原则上市级资金补助为其总投资额的25%,最高补助额度为1.5万元,县(区)、乡镇(街道)适当配套。

四、大力推进行业扶贫,构建“大扶贫”格局。进一步完善“一户一策一干部”的帮扶机制,真正落实帮扶人员、帮扶计划,真正做到立足实际、因人制宜、分类帮扶、因户施策,分级负责,合力推进,切实提高结对帮扶的成效。结对干部要进一步增强扶贫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入低收入渔农户,共谋发展之策,解决低收入渔农户增收致富的实际问题。继续开展千名机关干部结对帮扶活动,按照《关于进一步完善千名机关干部结对帮扶活动的通知》精神,借助“网络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平台,发挥各级新渔农村工作指导员作用,确保组织领导到位、人员配备到位、帮扶资金到位,促进低收入渔农户收入明显提高。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侨联等群团组织联系广泛的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调动社会一切力量,共同做好扶贫工作。引导慈善救助扶贫,让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慈善组织参与到扶贫救助中来。

五、积极开展帮扶救助,着力改善低收入户生活水平。利用社会各界捐赠的慈善款向全市渔农村敬老院五保老人、60周岁以上低保户、一级部分重症残疾人及2010年在册的低收入渔农户赠送小家电及生活必需品等;向低收入人群比较集中的老年人活动点赠送彩电;对2007年底在册的和2009年新增的低收入渔农户以及2010年突发性事故造成家庭贫困的渔农户中的子女新考入大学(含大专、高职)资助就学;

4 对2007年底在册的和2009年新增的低收入渔农户以及2010年突发性事故造成家庭贫困的渔农户且在2010年治疗的患有“五种疾病”渔农民和重症精神病人仍然给予一次性的医疗补助。 (舟山市渔农办)

省发改委召开结对帮扶工作会议

7月6日,省发改委在景宁组织召开了“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结对帮扶工作会议。会上,景宁县政府介绍了景宁扶贫工作有关情况。省发改委传达了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在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以及2010年我省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的目标任务,总结了去年本团组结对帮扶工作情况,提出了做好下阶段工作的具体意见。

省发改委刘亭副主任在充分肯定帮扶团组单位取得的成绩后,就做好下阶段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跨越发展。当前,景宁发展面临诸多机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发展,于2008年专门制定了扶持景宁发展的政策意见。同时,还迎来了一些新的机遇,包括编制和实施“十二五”规划、我省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一轮扶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政策以及贯彻实施长三角区域规划和海西经济区规划等机遇。因此,无论是景宁还是各级帮扶单位,都要充分认识并利用好这些机遇。对于景宁,只有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才能乘势而上,实现跨

5 越发展;对各帮扶单位而言,则要充分利用这些机遇加大帮扶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取得更大实效。

二是坚定方向,明确思路,锲而不舍。按照全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在举措上要坚定不移地突出四个优先:基础设施优先。即加快推进农村交通、供水、通讯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教育培训优先。即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使其更能适应分工分业发展要求,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内聚外迁优先。即优化农村人口布局,为贫困农户的生存发展创造更好的基础条件,提高政府公共投入和公共服务的效能;生态经济优先。即帮助低收入农户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等生态特色经济,使其能持续增收、脱贫致富,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三是增进感情,突出重点,转变作风。增进感情,就是要深入基层,与老百姓多交流,了解实情。扶贫工作不是简单地给钱给物,而是要切实为低收入农户解决实际困难,使其真正走上脱贫致富道路,做到“扶真贫、真扶贫”。景宁是我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从这点来讲更要增进感情。突出重点,就是要强化三个抓手:首先是规划,通过制定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确保有序推进;其次是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善发展环境,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再是培训,通过教育培训,不断拓展低收入农户的致富渠道。转变作风,就是要真 6 抓实干,少讲办不成的理由,多想干得成的办法,要抱着积极有为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扶贫工作当中。

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宁波市鄞州区政府及10个帮扶强镇(街道),丽水市政府、发改委,景宁县委县政府以及县农办、发改局、财政局、民宗局,景宁县省级结对帮扶村所在的13个乡镇以及61个结对村,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省发改委)

青田县四项举措推进来料加工业发展

一是集聚发展,形成整体合力。青田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来料加工工作,从2007年开始列入全县十件大事之中,设立乡镇“来料加工工作单项奖”,并作为工业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坚持把强化管理服务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一个着力点,依托各部门资源优势和工作力量,形成来料加工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劳动、工商、税务、经贸等部门协同配合、乡镇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为经纪人、加工者提供“保姆式”服务,合力推进发展。

二是差异发展,培育特色产业。始终把“培育具有区域特色、推动产业升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加强技术培训、特色培育,推进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了来料加工产业发展水平。着眼于技术培训抓特色,以县、乡为培训主体,建立分层、分类培训机制,重点加强经纪人和加工者两支队

7 伍培训,全县累计举办来料加工培训班59期,受训对象达3196人次。通过举办现场会、组织外出考察、开展技术大比武,取得良好效果。同时着眼于模式转变和产业提升抓特色。健全来料加工经纪人自我管理长效机制,发挥全县经纪人协会的作用。

三是借力发展,打响青田品牌。拓展市场领域和平台,把外部市场拓展作为推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积极“稳固县内市场、拓展温义市场、开发台甬市场”,坚持多元化市场、品牌化培育、一线化开发,以市场拓展带动青田来料加工业的品牌建设。着重加大对以温州、义乌、台州为重点的市场开发,组团参加来料加工项目推介会、义博会,组织观摩广交会,凭借扎实有效的定向推介、组团对接活动,达成合作意向8300万元 .召开重点客户座谈会,发挥青田驻温州市场联络处的作用,加强资源整合,较好发挥了承接业务、联系桥梁的作用。

四是创新发展,实施“百千工程”。坚持整合资源,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主动协调部门,争取支持与帮助。开展“百个来料加工点带百村、千名来料加工者结千户”为主的来料加工“百千工程”活动。旨在“带动”和“结对”更多的低收入农户集中村成为来料加工特色基地,把100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作为重点发展区域进行扶持,使逐步推进加工点向边远山区、贫困地区、移民安置地、下山脱贫点延伸。2009

8 年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发放加工费达到 3801.1万元,5338人低收入农户、5290人安置地的移民从事来料加工。(青田县扶贫办)

台州市召开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现场推进会

7月20日,台州市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现场推进会在天台召开。会议总结去年来的工作情况,分析了当前存入的困难和问题,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

会议充分肯定了去年以来所取得工作成效,明确提出下阶段的任务,突出重点,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会议要求各部门单位要发挥优势,不断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再接再厉,做大做强来料加工业;探索途径,大力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抓住机遇,加快异地脱贫步伐;统筹兼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精心谋划,编制好“十二五”扶贫规划。

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天台县白鹤镇鹤西新来料加工基地和福溪街道幸福花苑高山移民小区,天台县、温岭市、市妇联、仙居县横溪镇、三门县横渡镇在会上分别作了典型发言。 (天台县扶贫办)

天台县举办来料加工对接洽谈会暨业务培训班

9 6月28日,天台县来料加工对接洽谈会暨业务培训班在义乌市委党校举行。共有52位天台经纪人代表和45位义乌国际商贸城客商参加对接洽谈。对接洽谈项目有工艺品、汽车用品、灯饰、袜业、服装、滤布6大类,并达成2400万元合作意向书。

(天台县扶贫办)

中天集团爱心公益基金捐赠六台彩色B超机

省扶贫基金会“中天集团爱心公益基金”,向东阳市佐村、三单、虎鹿等六个山区乡镇卫生院,捐赠了价值200万元的六台彩色B超机。

报送:国务院扶贫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赵洪祝书记,吕祖善省长,周国富主席,夏宝龙副书记,茅临生副省长。

发:各市、县(市、区)农办、扶贫办,省级结对帮扶组长单位,有关市、县(市、区)党委、政府。

10

签发:邵 峰 审核:张 良 编辑:邱荣根 凌 贞 本期印数:600份

上一篇:合同管理培训会上讲话下一篇:党建工作责任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