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辐射防护

2022-11-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医学辐射防护

医疗电离辐射防护应从医学院校学生普及

摘 要 本文阐述了X射线对人体的危害性及当前我国基层卫生院X射线照射医疗现状,提出了要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卫生院医用辐射问题,应从医学院校学生普及。

关键词 辐射防护 X射线 医学院校 对策分析

Protection against Ionizing Radiation Should be

Universal in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CHEN Xialing

(Zhangye Medical College, Zhangye, Gansu 734000)

Key words radioprotection; X-ray; medical college;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随着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X射线影像检查设备层出不穷,透视、X射线摄片、计算机体层摄影(CT)、计算机X射线摄影(CR)、直接数字X射线摄影(DR)、数字减影(DSA)介入手术检查等,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不断地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认可。但它造福人类的同时,医疗电离辐射也在某种程度上给人类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据统计,医疗电离辐射在人类受到的人工辐射源照射中居于首位,医疗电离辐射防护的安全防护已成为辐射防护领域影响面最广的问题之一。近几年由于国家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加大了资金投入,各种X射线影像检查设备普及到广大农村基层卫生院,为基层群众开展X射线诊断治疗提供了方便。根据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部署,全面加强了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或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毕业的很多学生补充到了广大农村基层卫生院,因此这些院校毕业生对辐射防护的态度和认知度,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村的辐射防护工作。如何减少各种医用辐射强度,防止辐射污染,有效保护环境,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已是时不可待。

1 X射线对人体的危害

X射线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是由于X线的特性——生物效应。X线照射机体后,可使组织细胞和体液发生一系列变化,组织中的细胞被电离辐射灭活,从而引起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的放射性损害。放射性损害程度受照射剂量、照射面积和部位、受照个体与组织细胞的放射敏感率以及射线的能量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流行病学研究调查显示,放射医学检查中X射线辐射剂量可增加患癌症的风险。除了增加癌症的风险外,X射线对人体的损害表现还有其他几个方面:神经系统的脑脊髓细胞受损,接受特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会引起脑型放射病;内分泌功能前期增强,后期降低;性腺功能降低,精子和卵子数量和质量降低;造血系统会出现三系降低,大剂量效应会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等。

2 我国基层卫生院X射线照射医疗现状

(1)过度检查现象严重。许多患者看病时常抱怨,病还没有看,各种检查做了不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经济利益驱使;二是医生缺乏临床经验,过度依赖医疗诊断设备,总有眼见为实的感觉,只有看着片子,才能确定病因,对症下药;三是医患纠纷的频繁发生,医院不得不拍片为证。过度的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既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辐射致癌、导致遗传病的可能性,严重危害医生、患者及机房周边受照者的身体健康。

(2)医患之间的专业信息不对称。对于广大农村患者而言,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低,不了解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认识不到眼睛看不见的X射线及各种电磁波的辐射损伤。再加上自身疾病的具体诊断和治疗在心目中占有绝对的地位,使得其对自己接受的放射检查作为理所当然的一个必查项目。由于这种滞后的健康观念,使受检者主动要求不正当的X射线检查,如西方发达国家已淘汰的X射线胸透,在我国仍然广泛使用,甚至成为许多单位例行体检的必检项目。

(3)许多医生违规操作,无视患者的安全。放射工作人员由于对医疗照射知识、防护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认识不够,对辐射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总是心存侥幸,认为一两次不采取防护措施不要紧,患者无任何防护措施进行X射线检查似乎已成惯例,我们在近几年走访调查医用辐射防护过程中,没有发现哪家医院放射科的医务人员主动为患者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医生滥开床边X射线检查,许多患者本来能走到放射室,被医生申请了床边X射线检查,同室其他患者无故地被照射;不少卫生院为了方便患者出入,放射室的大门经常敞开,造成无辜人群伤害;经常有患者家属无任何防护的情况下,陪同患者在同一放射室中接受X射线辐射,在毫无知情的情况下被射线照射了。在进行X射线检查时,应对非检查部位尤其是性腺和甲状腺进行屏蔽保护,以使放射损伤降到最低,但医院和医务人员无视《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无视患者的健康,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 应对策略分析

3.1 加强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做好准备

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事业的接班人,在校学习及实习阶段让他们正确地接受良好的医德医风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医德境界、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自觉按医德原则来规范自身的行为,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的侵扰,严格遵守《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从而构建融洽和谐的医患关系。在校期間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建立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医德医风教育体系,将医德医风渗透到专业课和思想政治课的课堂中,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准,始终把患者的利益和健康放在第一位,时刻为患者着想;二是抓好学生实习前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医德医风,医德医风对医务工作者的重要性,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活动中有哪些权利,患者有哪些权利与义务,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等内容,提高医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

3.2 加强辐射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医学生辐射防护能力

在基层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中大多原来所学专业主要是临床医学,少量来自放射医学。由于专业设置決定了课程设置,直到现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当中几乎没有专门介绍辐射防护知识的放射物理与防护等课程,这些学生对辐射防护知识几乎为零;即使影像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放射物理与防护课程课时数也严重不足,有的院校则由于缺乏相应的师资,对辐射防护认识不到位,干脆弃之不上,由此导致从事放射性操作的医务工作人员辐射防护知识先天不足。要想改变目前基层卫生院的X射线照射医疗现状,必须加强医学院校学生的辐射防护知识的普及,提高对辐射防护的思想认识。医学院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影像医学专业学生开足开齐辐射防护相关的课程,加大学生考核力度,严把出口关;二是对非影像医学专业的学生也要加大辐射防护知识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防护知识讲座、调查问卷、知识问答、演讲比赛、校园文化橱窗等途径,普及X射线电离辐射的危害性,广泛宣传X射线合理使用的知识,使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能正确认识X射线应用的两面性;三是学生在走上放射医疗岗位前进行辐射防护的培训,包括医疗照射知识、防护知识、相关法律法规、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个人剂量计的佩戴方法、如何对受照者做好防护等内容。真正使医务工作者做到合理地利用X射线诊断治疗技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鹏程.放射物理与防护[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2.

[2] 曹莹,钟涛.辐射知识讲座对大学生辐射认知行为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2.1.

[3] AbadaHT,Larehez C,Danud B,et al.MDCT of the coronary afteries : feasibility of low-does CT with ECC-pulsed tube current mMulation to reduce radiation dose[J].AJR am J Roentgeno,2006,J186(6Suppl2):S387-390.

[4] 廖洪眷,华彩,群董云.核医学护士辐射防护现状调查和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50.

[5] 周霞,张岚,吴杰.医务人员医疗辐射防护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6):3101.

[6] 辐射安全培训规定(标准号:GB 11924-89),安全管理网http://www.9764.com

作者:陈夏玲

第2篇:放射性核素18F在核医学科中的应用及其辐射防护

【摘要】核医学科使用放射性核素18F通过PET/CT扫描进行医学诊断,能够准确发现病灶,并能够准确鉴别。PET/CT将人体代谢所必需的物质标记上短寿命的放射性核素注射針剂18F注入人体后,利用示踪原理显示活体生物活动的医学影像技术进行断层扫描,通过采集数据及成像,进行疾病的诊断和分析。在应用核技术的同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对策,对射线进行有效的防护,确保辐射环境安全和人员健康。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18F,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Key words: Radionuclide 18F, Nuclear Medicine, Radiation Protection

引言

放射性核素18F是氟元素的一种同位素,18F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与9个中子,其原子核不稳定,易放出正电子而变为18O,因此18F具有放射性,半衰期为109.8min。18F不是自然存在的,通常需要利用核反应进行人工制备相应的化合物而得来。由于18F特殊的性质,在医学上常被引入到葡萄糖等有机分子中,用于PET/CT扫描诊断。

PET显像技术所用的PET/CT又称“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是一种现代化分子水平的高科技医学影像设备。它实现了PET与CT图像的同机融合,集PET和CT的优点于一体,可同时进行功能和形态显像。PET/CT能准确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发现转移灶、评价疗效、检测肿瘤治疗后复发及转移、寻找肿瘤原发灶、预测放、化疗效果,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放射性核素18F的制备

1.1回旋加速器工作原理

以大连市某医院PET中心所用回旋加速器(能量10MeV/流强100μA)制备18F-FDG为例。回旋加速器在利用射频电场,在直流控制磁场中加速质子、氘核、氦核或其他重粒子的加速器,主要包括D型盒、离子源、偏转板、磁铁线圈、磁轭、真空泵等部分。利用回旋加速器将质子加速至10MeV的能量,使其撞击18O发生反应(p,n)而产生18F。

回旋加速器生成的18F经示踪实验室标记后,用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检查(PET)的注射液。示踪实验室是一个小型的自动化系统,在实验室完成回旋加速器生成的放射性18F-氟化物转化为放射性2-18F-2-脱氧葡萄糖 (FDG)的过程。

1.2回旋加速器核素生产过程

回旋加速器可生产11C、13N、15O和18F四种放射性同位素药物。因四种核素中18F半衰期最长,使用最广泛,故以生产18F-FDG为例。

生产流程为:

装靶(H218O、1.5ml)→打靶→制成18F→传送18F至热室→开始化学合成

化学合成流程为:

18F由地下管道传递到收集瓶内,转入自动合成装置上→测量活度→载QMA树脂柱,H218O分离、回收→加入K222/K2CO3溶液,淋洗18F→无水乙腈除水→加入三氟甘露糖,完成氟化取代反应→加入乙醚溶解氟化产物,经SiO2柱移至水解反应→蒸发乙醚,去乙醚保护基→经去水离子树脂柱,在产品瓶中与生理盐水混合成注射剂。

2放射性核素18F诊断流程

(1)护士对候诊室待诊患者进行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进行登记;

(2)根据患者基本信息确定注射剂量,建立静脉通道,安静等候注射;

(3)患者注射示踪剂18F的剂量按0.15mCi/kg计算,同时根据18F核素的半衰期,一般开始显像的剂量约为12mCi进行注射。注射过FDG标记物的患者,在候诊室候诊约50min;

(4)为改善PET的显像质量,同时为有利于减少对工作人员的照射剂量,患者进入检查室后,医护人员根据检查部位的不同,对患者进行摆位后PET/CT开机进行扫描显像,完成全身扫描成像2D采集需要9min,3D采集需要12min。完成整体扫描成像时间大约7-15min。

3辐射防护

(1)PET中心回旋加速器机房、化学合成室、衰变池等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辐射防护的要求。凡是水管、电缆、排风等各类管线需要通过屏蔽体时,均采取地下通道方式,确保不影响屏蔽效果。

(2)电缆屏蔽材料的选材。回旋加速器机房所用电缆的外屏蔽材料宜选用耐辐射的无机绝缘材料。

(3)通風。回旋加速器机房和热室安装通风设施,排风设施的气流方向为加速器机房和热室的负压>其他房间的负压,外排放口设置空气过滤器,排风出口应高出本建筑物。

(4)易燃易爆气体的管理。PET中心使用高纯氢气和氮氧混合气为易燃易爆气体,应按照易燃、易爆气体管理,安置在单独的、安全的房间内,在房顶预留缓冲排气口,防止气体泄露发生意外。

(5)放射性废水的管理

PET中心外排的含放射性的废水进入衰变池后,经存放10个半衰期后(20h),可排往医院污水处理站。

(6)放射性固体废物的管理

放射性固体废物按核素种类分类后,标明产生日期密封在塑料袋中,置于废物库中,待10个半衰期后,按医用垃圾集中处置。回旋加速器产生的废弃靶和靶膜由供应商回收。

(7)回旋加速器机房、热室,设置监控装置、报警装置,防护门具有防盗功能。

4 “三区”划分

(1)制药区

控制区:包括回旋加速器室、热室、放化检测、质控室。

监督区:包括废物库、缓冲室、卫生通过间及有关走廊。

其余场所为非限制区。当回旋加速器完成制备后,由回旋加速器机座底部通过地下输送管道将其传送到化学合成室进行药物合成,管道经地下一直延伸到放化室的合成柜底部。将合成室合成、分装并标定后的核素注射剂,药品通过传药梯输送到注射室,由医护人员取出放入准备间内暂存。

(2)扫描区

控制区:传药梯和注射准备间。

监督区:废物库、PET/CT扫描间、注射后等候区、卫生间、VIP休息室。

其余场所为非限制区。

核医学场所布局应满足医患不交叉的原则,医护人员及患者均有独立通道。

5讨论

放射性核素辐射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护是医用核技术利用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若能够科学得当地管理,能够将放射性影响降至最低,对周围辐射环境产生尽可能小的影响。在医用核技术利用活动中,应该重点关注使用单位是否建立有专门的辐射防护体系,相关规章制度是否齐全,操作规程是否科学合理,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是否可行,日常管理是否能够做到落实到位。对医用核技术利用活动进行辐射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护,是确保周围环境安全、人员健康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GB18871-2002.

[2]徐从斌. 18F-FDG PET/CT联合ProGRP和NSE对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诊断及分期价值[J/OL]. 临床肺科杂志,2019(07):1261-1265.

[3]王荣福,吴彩霞.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物的临床应用价值[J].同位素,2019,32(03):195-203.

[4]核医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王荣福,2018.

[5]核医学[M].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王荣福,2018.

[6]PET/CT[M].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王荣福, 2011.

[7]18F标记正电子药物研究现状与进展. 霍焱,王荣福.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2015 (05).

作者:付文君

第3篇:放射医学与防护学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放射医学是以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基础医学知识为基础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损坏,修复机理和规律,以及辐射损伤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为放射工作者的健康保护,医疗监护和保健提供理论依据和措施。由此可见,放射医学的应用和保护的发展迫在眉睫。基于这种发展现状,本文以放射医学与防护的内容为研究对象,阐述和探讨了放射应用与防护的发展现状,放射应用与防护的具体案例分析,以及放射医学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放射医学;防护学;发展现状;防护措施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各种检测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医学放射学中的放射学研究是一种先进的检查方法,如透视、CT、X射线摄片等,然而,放射技术有其独特的特点。当患者得到准确的检查结果时,设备本身发出的辐射对人体非常有害。人体的生物分子结构和特性会发生变化,高剂量的X射线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在正确理解X射线剂量的同时,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尽量减少使用辐射剂量,确保患者身体不受不必要的损伤。

一、放射医学与防护学的基本概述

由于放射学技术及其相关应用都是基于放射性的特点,因此可以为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疾病提示和治疗提供有力的证据和治疗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从电离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来看,放射医学有着非常明显的劣势,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发挥放射医学的积极作用,通过放射医学的具体应用,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保障,制定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避免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解决安全问题,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在研制过程中的安全。

二、放射医学应用与防护的发展现状

放射学在医院及相关卫生单位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医院设立放射科,支持临床诊断和放射治疗,以便医生能够获得更多关于患者基本情况的信息,放射医学的核心内容是放射技术,放射医学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癌症治疗、放射灭菌等。通常使用的放射学技术包括数字直接成像系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断层扫描、X射线摄影等。

放射学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明显的重要性。在辐射防护的发展中,医用辐射已成为最大的辐射源和电离辐射的主要来源。此外,还发生了一些与医疗辐射有关的安全事故。因此,随着医疗辐射的发展,辐射防护越来越受到生活各个领域和相关国际组织的重视。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国际组织和欧美工业化国家对辐射安全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医疗应用方面。同时,他们还制定了一些办法和措施,做好医疗辐射防护工作。辐射防护任重道远,加强辐射防护刻不容缓。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医疗辐射防护措施的制定及相关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为了完善卫生系统和信息平台,有必要深化一系列工作,如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对安全卫生部门进行进一步培训,以持续有效地提高中国的辐射防护质量。

三、放射科医务工作人员的防护

放射科医务工作者由于工作的需要会长期接触到射线的照射,和其他的人比起来,他们受到的射线剂量要多得多,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他们的防护。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尽量减少射线照射的时间,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在非工作时间内,放射科检查室内尽量不要停留。

(2)在检查室工作的人员应该可以熟练地操作放射线机器,操作速度要快速,尽快地迅速完成检查工作,尽量减少放射线的照射量。机器操作者应尽量远离与照射源的距离并减少了辐射剂量。检查患者时,用铅屏风遮挡,避免放射线,进行间隔摄影。检查婴幼儿和重病患者时,摄影需要工作人员在机器旁边。此时,医务人员佩戴铅橡胶进行保护。要测量个人的照射剂量,必须确保在规定范围内照射的剂量,不得超过规定值。放射线科医务人员了解自己的具体情况,照射量通过带X射线个人用量的胶卷或热释放光量计进行测定。对于怀孕的女性劳动者,不能在检查室工作。暂时从事其他工作,可以防止给胎儿和成年人带来严重后果。

四、放射医学应用与防护的具体案例及措施分析

从上述内容来看,辐射医学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防护活动的发展也需要相关的措施。首先,关于辐射医学的具体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放射线医学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具体应用:以其中的放射性核素检查为例,现有的主要诊断方法是放射性核素心肌表示,通过给患者这个检查来诊断冠状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主要手段是:根据正电子核素断层的心肌代谢像和放射性标记,分为诊断心肌缺血的心肌灌注像。

(2)辐射灭菌:手术时缝合伤口的缝合线、肠壁缝合线。一次性注射器插入支氣管用的探查导管,手术用的橡胶手套,采血用的采血板,人工肾脏透视器等,利用放射线消毒医疗机器,采用放射线消毒技术。在放射线医学应用过程中对放射线的防护措施,最重要的是充实放射线技术的应用和操作,并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适当和准确的操作。同时,实现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在放射线医学和放射技术的应用中,由于医疗相关人员的操作是不可缺少的,从操作者的基本操作和管理、综合素质等方面,可以减少由于不必要的失误而产生的放射性危险。总的来说,在充分发挥放射线医学应用的作用的同时,必须最大限度地确保应用的安全性。

结束语

在医院临床放射检查中,放射科医务人员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完善知识结构,关注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平时努力工作,树立无保留的病人服务态度,提高检查中的辐射防护意识,加强对检查人员和随行人员的健康教育,告知他们辐射对人体的损害,放射科工作人员应科学、正确地使用放射检查设备。由于工作需要,放射科的医生将长期暴露在辐射中。与其他人相比,他们受到很多辐射。因此,我们应加强对他们的防护,在工作中注意自身的辐射防护,尽量远离他们的工具,减少辐射剂量,更密切地监测患者的疾病,为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允许患者长期治疗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毛玲.放射医学与防护信息平台的建立[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5):70-72.

[2]杨猛.放射医学应用与防护的发展探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7.(07):58-59

[3]张学光?朱剑昆.细胞因子与急性放射损伤的防护和治疗.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1?21:397-400

[4]吴德昌.我国放射医学与防护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华医学杂志.1999(07):485-486

作者:唐开辉

第4篇:医学装备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一、医院各级领导及主管职能部门要重视医学装备辐射防护安全工作,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对有关科室和部门的业务工作考核。各级各类工作人员都要有辐射防护安全意识,从事辐射操作工作时做好本人、病人和周围人群及环境的防护工作。

二、辐射工作人员在进行透视、摄片和其它辐射性检查和治疗工作时,必须关好机房大门,同时打开机房的红色警示灯,防止无关人员接近辐射线。

三、加强对受检者的防护工作,正确掌握对投照部位的辐射剂量,加强对非照射部位进行防护,尤其是对非照射部位的重要器官组织要进行必要的屏蔽。对妇女、儿童的照射防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四、拍片时无特殊情况不得有陪伴和其他无关人员进入机房。必须进入机房的人员应当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

五、主动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对辐射工作场所的监督检查,听取意见,接受指导,改进防护工作,定期组织辐射工作人员参加辐射法律法规及防护知识培训;并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辐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辐射工作场所、辐射设备、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进行定期检测,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对辐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六、如发生辐射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单位的辐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设备科

第5篇: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培训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学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培训的宗旨、对象、内容、方式、考核及实施等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一切从事电离辐射医学应用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培训。

2 防护培训对象

2.1 凡从事电离辐射医学应用工作的一切人员均为放射防护培训对象。

2.2 除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核医学工作者、放射治疗工作者等职业性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放射防护知识之外,凡从事电离辐射医学应用工作的医疗、科研、教学单位的相关专业人员、见习人员及有关管理人员等,也必须接受放射防护基本知识的一般培训。

3 防护培训宗旨

3.1 防护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各类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对放射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防护意识,掌握防护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照射,避免事故发生,保障工作人员、受检者与患者以及公众的健康与安全,确保电离辐射的医学应用获取最佳效益。

3.2 防护培训的基本要求:

a)对电离辐射医学应用的利与害有正确的认识,防止麻痹思想和恐惧心理;

b)了解有关放射防护法规和标准的主要内容,掌握放射防护基本原则;

c)了解、掌握减少工作人员和受检者所受照射剂量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有关防护设施与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d)了解可能发生的异常照射及其应急措施。

4 上岗前和在岗期间培训

4.1 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放射防护培训,并经考核合格之后才有资格参加相应的工作。

4.2 医学院校学生进人与放射工作有关的专业实习前,应接受放射防护知识培训。

4.3 各类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在岗期间应定期接受再培训。

5 防护培训内容

5.1 防护培训内容和深度应根据培训对象、工作性质和条件确定。附录A、附录B列出的放射防护培训内容提纲和专题培训课程可供参考。

5.2 在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培训中应强调受检者与患者的防护,医疗照射的正当性判断和最优化分析必须列为防护培训的重要内容。

5.3 接触医用开放型放射源的工作人员的防护培训内容必须包括内照射防护和放射性废物处理知识。

5.4 X射线诊断、核医学和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应列入相应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培训课。

6 防护培训方式

6.1 防护培训应根据培训对象的具体情况及其工作性质采取相应方式,例如课堂教学、现场实习和个人学习等。并注意充分利用各种声像教材。培训时间长短视实际情况酌定。

6.2 课堂教学可以基础知识为主,较系统讲授共同性内容;也可以某方面专题为内容举办培训班。

6.3 现场实习以实际操作为主,侧重培养学员掌握防护技能。

6.4 个人学习应由所在单位负责组织并选择合适教材,提出统一要求,各人自行安排。

7 考核

7.1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知识应列为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业务考核的内容。

7.2 新参加医学放射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放射防护培训合格证书之后才有上岗工作的资格。

7.3 每三年左右应对医学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一次放射防护知识与技能的考核。

8 防护培训工作的实施

8.1 从事电离辐射医学应用的医疗、科研、教学单位的行政领导,应对本单位的防护培训负责,从组织上落实放射防护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并定期核查培训效果。

8.2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放射卫生防护机构必须负责督促并协助各有关单位做好防护培训工作,同时建立一支能够胜任防护培训教学及考核任务的队伍。

8.3 防护培训教学人员不仅要有较好的理论素质,而且要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8.4 对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培训应建立档案,记录他们的技能水平、受训课程、考核成绩等。这些记录的保存时间依档案类别而定。考试大收集整理

第6篇:9、辐射类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监测与报告制度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辐射类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监测与报告制度

一、辐射类医学装备的工作必须符合辐射安全相关制度。

二、放射源及其医学装备的使用由使用科室专人管理。

三、放射科、放疗科和核医学科的医学装备的使用场所必须符合辐射安全的相关要求。

四、辐射类医学装备的临床使用须定期由有关部门进行监测。

五、遇重要节假日或长假,必须提前进行辐射类医学装备的安全检查工作。

六、使用辐射类医学装备人员须经相关的资质认证,方可操作使用。

七、使用辐射类医学装备如遇突发事件必须立即上报医院有关部门。

第7篇:生命支持类、急救类、植入类、辐射类、灭菌类、和大型医用设备等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检测报告制度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生命支持类、急救类、植入类、辐射类、灭菌类、和大型医用设备等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检测报告制度

1.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体系应有医院管理人员、 医护人员、 医学工程人员组成,建立相关组织机构,应对重点在用医疗器械进行安全风险分析、 评估、 控制, 定期监测和建档,以保证医疗设备应用的安全、有效。

2. 从事医疗器械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学历、技术职称。对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技术人员和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建立培训、考核制度。组织开展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前规范化培训。开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操作规程等相关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定期检查评比。 3. 临床使用部门应严格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技术操作规范和规程使用产品,对产品的禁忌症 注意事项及存放环境要求应严格遵守,需向患者说明的事项应如实告知;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按相关法律规定不得重复使用,按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严格按要求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并进行效果监测。

4. 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各类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制定相应措施,对生命支持的医疗器械应定期巡检,并根据反馈的情况,及时整改。设备管理部门配备专(兼)职(设备部门监测员),负责收集、保

存并汇总医疗器械安全事件监测记录,经常与临床使用科室沟通联系,定期巡查并记录。

5. 医疗器械使用科室应配备专(兼)职人员(部门监测员)承担医疗器械安全事件监测工作,收集、建立并保存医疗器械安全事件监测记录,发生的安全事件时进行初步评价并及时报告相关设备管理部门。

6. 主管职能部门(院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对于发生的医疗器械安全事件要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应监督管理部门,事件发生原因未查清前,对发生安全事件的该批同规格型号库存产品暂缓使用。设备管理部门协助主管职能部门,开展调查,并对相关产品进行封存登记,等候上级部门处置。

7. 医院鼓励医学装备使用科室上报医学装备安全事件的监测报告,并把此项工作纳入科室及职工的年终考核。

第8篇:辐射防护

注:标黄内容不在出题范围内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将放射源从高到低分为Ⅴ、Ⅳ、Ⅲ、Ⅱ、Ⅰ五类。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电离辐射的标志如图F1所示?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当皮肤受到微量污染时,可用肥皂(或EDTA-Na2肥皂)、软毛刷、温水洗刷,到降至污染控制水平以下为止;如果皮肤严重污染,应立即用肥皂、软毛刷清洗(切勿擦破皮肤),然后根据核素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去污剂。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为了保障安全,在放射化学实验室内任何操作都必须带手套完成。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每时每刻都受到天然存在的各种电离辐射的照射,这种照射通常称为天然本底照射。天然本底照射是迄今人类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主要来源。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放射性活度的单位是贝克(Bq) ,1次衰变每秒为1Bq。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电离辐射在辐射防护领域,是指能在生物物质中产生离子对的辐射。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制定的。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放射工作单位及其放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5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在进行加速器实验时是否能吃东西和喝水。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在进行加速器实验时是否必须佩带个人剂量计或个人剂量报警仪。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加速器在加高压出束时是否能进入加速器室。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加速器是否必须安装安全联锁装置。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加速器实验室是否是放射性实验室。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是否可以在反应堆物理实验室中吃食物和喝水。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反应堆物理实验室是否为放射性实验室。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使用α、β源时要使用镊子,特别注意镊子尖端不要划伤放射源表面,以免影响活度值并且沾污实验室。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可以用手触摸放射源表面。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可以用眼睛近距离直观放射源。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可以用与本实验无关的放射源。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国家对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实行分类管理。根据放射源、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我国正在执行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9号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后。原1989年10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第四十四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同时废止。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乙级和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Ⅱ、Ⅲ类放射源。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甲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Ⅰ类放射源。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核素份额不明的混合源,按其危险度最大的核素分类,其总活度视为该核素的活度。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辐射工作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应当提出书面的现场检查意见和整改要求,由检查人员签字或检查单位盖章后交被检查单位,并由被检查单位存档备案。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辐射工作单位违反本办法的其他规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于2005年12月30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实施。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不适用于非电离辐射(如微波、紫外线、可见光及红外辐射等)对人员可能造成的危害的防护。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外照射防护的一般方法是否是时间、距离和屏蔽。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加速器在加高压出束时是否产生x、γ射线。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镅-铍中子源是否放出中子和伽玛射线。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用铀棒做试验时,铀棒是否可以划伤、弯折和跌落。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依照本章规定取得许可证。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本条例的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其中辐射安全关键岗位应当由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担任。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辐射工作单位违反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在含放射源设备的说明书中告知用户该设备含有放射源的

(二)销售、使用放射源的单位未在本办法实施之日起1年内将其贮存的废旧放射源交回、返回或送交有关单位的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及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管理的豁免出具证明文件。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以下简称“辐射工作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安全检查用加速器、中子发生器和放射治疗用X射线、电子束加速器是Ⅱ类射线装置。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X射线行李包检查装置、牙科X射线机、X射线摄影装置和其它高于豁免水平的X射线机是Ⅲ类射线装置。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能量大于100兆电子伏的加速器是Ⅰ类射线装置。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Ⅲ类为低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一般不会造成受照人员的放射损伤。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Ⅱ类为中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受照人员产生较严重放射损伤,大剂量照射甚至导致死亡。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Ⅰ类为高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短时间受照射人员产生严重放射损伤,甚至死亡,或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根据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从高到低将射线装置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已正式颁发,于2003年4月1日起实施。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全部技术内容均为强制性的国家标准。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是指非永久密封在包壳里或者紧密地固结在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射线装置,是指X线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装置。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射线装置按照使用用途分医用射线装置和非医用射线装置。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Ⅲ类为低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受照人员产生较严重放射损伤,大剂量照射甚至导致死亡。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Ⅰ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Am-241用于固定式烟雾报警器时的豁免值为1E+05贝可。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放射性实验室内可以吃东西、喝水。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实验过程暂时不使用的放射源不能随便放置,要放在老师指定的有防护的区域内。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实验完毕,要关好电源,整理好仪器设备,并且向教师交还放射源。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放射性实验室允许带与实验无关的人员进实验室。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放射性活度的单位是贝克(Bq),1次衰变每秒为1Bq。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在考虑辐射防护时,要求剂量当量越低越好,可以避免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同时减少随机性效应发生的机率。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只要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就可上岗工作。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不仅要靠良好的防护技术措施,而且必须通过有效的防护管理要求来实现。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不遵循安全程序表明:缺乏安全文化、监督不够、培训不够。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剂量限值包括天然本底和医疗照射。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辐射防护的目的是: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并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几率,使之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对已不能满足使用或不再使用的闲置源,不得自行处理,特别是不能任意丢弃、掩埋和挪做他用,应妥善保管,及时返回厂家或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防护最优化(ALARA)意味着剂量最低化。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应急计划应定期评估和更新。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禁止无许可证或者不按照许可证规定的种类和范围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生产、销售、使用活动。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放射性操作实验室为了辐射防护和实验室安全的目的,通常制定有安全操作规程,工作人员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但如果一个工作人员长时间干某一种工作,并且也没有发生任何事故,就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操作,可以不用按操作规程操作。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剂量约束值应该高于剂量限值。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某位辐射工作人员受到相同剂量的γ射线和中子外照射,其辐射损伤效应是一样的。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离开放射性实验室前必须洗手。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使用放射源需经教师同意。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为了保障安全,在放射化学实验室内的任何操作都必须带手套完成。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剂量与点源距离的关系为()。 正确答案:D A:正比 B:反比

C:平方正比 D:平方反比

高压线辐射场强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是()。 正确答案:A A:雨天辐射场强高,晴天辐射场强低 B:雨天辐射场强低,晴天辐射场强高 C:没有差别 D:没有辐射

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值()。 正确答案:A B C D 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20mSv B:任何一年的有效剂量50mSv C: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mSv D:四肢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mSv

以下方法不能减少电磁辐射的是()。 正确答案:A A:用布覆盖辐射源 B:对辐射源进行屏蔽

C:辐射源远离敏感物体或人 D:尽量缩短处于辐射区的时间

依据GB9175-88《环境电磁波标准》在选择测量位置时,在旷野平坦地面环境测量,选()高度,如为待建地带,则应在()测定。 正确答案:A A:一般人的高度,即1.7米左右,待建建筑物相应高度处 B:离地1米左右,待建建筑物相应高度处 C:离地2米左右,离地1米左右

D:什么位置都行,待建建筑物相应高度处

剂量是某一对象所接受或“吸收”的辐射的一种量度。根据上下文,它可以指()。 正确答案:D A:吸收剂量、器官剂量 B:当量剂量、有效剂量

C:待积当量剂量或待积有效剂量 D:A、B、C均包括

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的适用范围不包括()。 正确答案:A A:为病人安排的医疗或诊断照射

B:境内产生电磁污染的一切设备或设施 C:境内产生电磁污染的一切个人 D:境内产生电磁污染的一切单位

外照射的防护方法有()。 正确答案:A B C A:缩短照射时间

B:增大与放射源的距离 C:加强屏蔽 D:稀释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中将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有害效应分为()。ICRP第60号出版物指出辐射防护的目的是()。 正确答案:A B A: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

B: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减少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C: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

D:防止发生躯体效应,避免发生遗传效应

下面哪些事物不会产生电磁辐射()。 正确答案:A A:树木

B:笔记本电脑 C:高压线 D:手机

下面事物不会产生电磁辐射的是()。 正确答案:A A:树木 B:笔记本电脑 C:高压线 D:手机

实验室发生辐射事故时,应及时向()报告,由本单位主管部门将及时向环保、卫生、公安部门报告。 正确答案:C A:实验室安全负责人

B:本单位辐射安全管理部门 C:包括A、B D:上述都不对

为了达到辐射防护的目的,ICRP在26号出版物中建议的限制剂量的制度,包括()三条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B A:时间控制原则、加大距离原则、屏蔽原则

B:辐射实践的正当化、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及个人剂量当量限值 C: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场所监测、环境辐射监测

D:辐射实践的正当化、个人剂量监测、环境辐射监测

对伴有电磁辐射的设备进行操作和管理的人员,应施行电磁辐射防护训练。训练内容不包括()。 正确答案:A A:频谱仪的使用

B:常用防护措施、用具及使用方法 C:个人防护用具及使用方法

D:电磁辐射的性质及其危害性,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 正确答案:A B C D A:年有效剂量1mSv B: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不超过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 C: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mSv D: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mSv

1896年,法国科学家发现天然放射现象,通常人们把这一重大发现看成是核物理的开端,并以他的名字作为放射性活度单位,此科学家是()。 正确答案:B A:卢瑟福 B:贝可勒尔 C:汤姆逊 D:居里夫人 一切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单位或个人,应本着“()”的原则,努力减少其电磁污染水平。

正确答案:A A:可合理达到尽量低 B:低于标准限值 C:不致命

D:不干扰他人或设备

关于放射性活度衰减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D A:加压、加热可以改变指数衰减规律 B:加电磁场可以改变指数衰减规律 C:机械运动可以改变指数衰减规律

D:放射性衰变是由原子核内部运动规律所决定的,外部条件不能改变衰减规律

辐射致癌属于()效应。 正确答案:C A:急性 B:遗传 C:随机性 D:确定性

放射化学实验室操作的Pu、Am、Np等的同位素都属于极毒放射性核素,这些核素对人体的最大威胁体现在()。 正确答案:A A:化学毒性 B:中子流 C:强β射线

D:强gamma射线

某元素的同位素是指其()。 正确答案:B A:核内的中子数和质子数相同 B: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 C:核外的电子数与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D:A、B、C都不对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三条规定,()对全国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正确答案:A A: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国务院公安主管部门 C: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 D:各级人民政府 电离辐射对人员的照射依照射对象可区分为()。 正确答案:A B C A:公众照射 B:职业照射 C:医疗照射 D:工业照射

辐射防护体系(辐射防护基本原则)包括()。 正确答案:A C D A:个人剂量限量和剂量约束限量 B:减少工作时间和对放射源进行屏蔽 C:辐射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 D:辐射实践正当化

辐射源是指()。 正确答案:C A:放射源

B:放射性同位素

C:可以通过发射电离辐射或释放放射性物质而引起辐射照射的一切物质或实体 D:X光机

适用于个人剂量监测原则项目的是()。 正确答案:A B C D A:对于任何在控制区工作,或有时进入控制区工作且可能受到显著职业外照射的工作人员,或其职业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可能超过5mSv/a的工作人员,均应进行外照射个人监测

B:对于在监督区工作或偶尔进入控制区工作、预计其职业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在1~5mSv/a范围内的工作人员,应尽可能进行外照射个人监测

C:对于职业外照射年剂量水平可能始终低于法规或标准相应规定值的工作人员,可不进行外照射个人监测

D:所有探伤工作人员,都应接受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

我国放射防护基本标准G18871-2002中,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的中文语句是()。 正确答案:B A:当心射线 B:当心电离辐射 C:小心射线

D:小心电离辐射

世界人口受到的人工辐射源的照射中,居于首位的是()。 正确答案:B A:大气层核实验 B:医疗照射 C:地下核试验 D:核能生产

放射化学实验室需要操作多种放射性物质。根据放射性核素半衰期长短不同,含有这些核素的废物一般要求分开存放。短半衰期废物在存放一定时间后,经过测量低于放射性豁免值时可以作为一般废物处理。一般而言,短半衰期废物的存放时间一般要求()。

正确答案:D A:存放至实验结束 B:存放1周左右 C:存放1-2个月 D:10个半衰期以上

放射源是指(),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是指()。 正确答案:A C A: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B:能发射射线的所有物质;

C:非密封在包壳里或者紧密地固结在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 D:未密封的放射性物质,当简单封装后就是密封放射源。

下列属于个人剂量监测类型的是()。 正确答案:A B D A:常规监测 B:任务相关监测 C:巡测

D:特殊监测

内照射防护的一般措施有()。 正确答案:A B C D A:包容 B:隔离 C:净化 D:稀释

在粒子能量相同条件下,下面粒子的穿透力最弱的是()。 正确答案:C A:γ光子 B:β粒子 C:α粒子 D:中子

外照射的防护最主要是针对()。 正确答案:D A:α射线和中子 B:中子和β射线 C:β射线与γ射线 D:γ射线和中子

目前各医院中最常用于肿瘤放射治疗的电离辐射类型是()。 正确答案:C A:α射线 B:β射线

C:光子(γ射线和X射线) D:中子

在辐射防护中,有四种辐射是我们所关心的,它们是()。 正确答案:A A:α粒子、β粒子、γ(X)射线和中子 B:α粒子、β粒子、γ(X)射线和电磁波 C:电磁波、β粒子、γ(X)射线和中子 D:α粒子、电磁波、γ(X)射线和中子

实验人员都要注意防止被实验设备产生的X射线照射,下列哪些设备能够产生X射线()。

正确答案:A C A:X射线衍射仪 B:721分光光度计 C:X射线荧光分析仪 D:气相色谱仪

当量剂量的国际单位名称的符号是()。 正确答案:C A:Gy B:rad C:Sv D:rem

国家对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实行分类管理。根据放射源、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具体分类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将射线装置分为(),具体分类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商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 正确答案:D A:Ⅰ类、Ⅱ类、Ⅲ类,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B: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Ⅰ类、Ⅱ类、Ⅲ类、Ⅳ类 C:Ⅰ类、Ⅱ类、Ⅲ类,Ⅰ类、Ⅱ类、Ⅲ类、Ⅳ类

D: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Ⅰ类、Ⅱ类、Ⅲ类

国家对放射源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将放射源分为()类。 正确答案:D A:Ⅰ、Ⅱ B:Ⅰ、Ⅱ、Ⅲ C:Ⅰ、Ⅱ、Ⅲ、Ⅳ

D:Ⅰ、Ⅱ、Ⅲ、Ⅳ、Ⅴ

国家对射线装置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将射线装置分为()类。 正确答案:B A:Ⅰ、Ⅱ B:Ⅰ、Ⅱ、Ⅲ C:Ⅰ、Ⅱ、Ⅲ、Ⅳ

D:Ⅰ、Ⅱ、Ⅲ、Ⅳ、Ⅴ

依据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输出功率等于和小于()的移动式无线电通讯设备,如陆上、海上移动通讯设备以及步话机等可以免于管理。 正确答案:B A:5W B:15W C:30W D:60W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已经2005年8月31日国务院第104次常务会议通过,并已公布,自_____起施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已经于2005年12月30日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已公布,自_____起实施。() 正确答案:A A:2005年12月1日,2006年3月1日 B:2005年12月1日,2006年1月1日 C:2005年12月30日,2006年3月1日 D:2005年12月30日,2006年1月1日

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或GB9175-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适用的最低频率点为()。 正确答案:A A:100KHz B:3000KHz C:10KHz D:1KHz

在频率为50MHz的工科医辐射设备附近,职业工作者可以在小于()的磁场下8小时连续工作。 正确答案:A A:1.6 A/m B:2.6 A/m C:16 A/m D:160 A/m 依据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对于职业照射,在每天8h工作期间,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 正确答案:A A:0.1 W/kg B:0.2 W/kg C:0.5 W/kg D:1.0 W/kg

根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 2000报告书,天然本底辐射所致全世界人均年有效剂量为()。 正确答案:D A:0.002 mSv B:0.005 mSv C:0.4 mSv D:2.4 mSv

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T1/2),其定义是()。 正确答案:C A: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数目衰变一半时的概率

B:放射性核素衰减时间为其寿命一半时的原子核数目 C: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数目衰变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D:A、B、C都不对

有效剂量E为人体各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乘以相应的组织权重因数后的和,有效剂量的()。 正确答案:D A:单位为J,专有名为希[沃特](Sv) B:单位为J,专有名为戈[瑞](Gy) C:单位为J·kg-1,专有名为戈[瑞](Gy) D:单位为J·kg-1,专有名为希[沃特](Sv)

放射性活度常用单位有居里,1居里与贝可的换算关系为()。 正确答案:B A:1Ci =3.7×107Bq B:1Ci =3.7×1010 Bq C:1Ci =5.7×1010 Bq D:1Ci =3.7×1011Bq

一个放射源,其半衰期为10天。30天后,其活度为初始时的()。 正确答案:B A:1/4 B:1/8 C:1/16 D:1/32

人体内每天因食物摄入的放射性物质,那种最多()。 正确答案:A A:40K B:41K C:131I D:133I

目前使用的是否为10居里的镅-铍中子源。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堆物理实验室是否使用中子源。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涉及的豁免一般准则是:a)被豁免实践或源对个人造成的辐射危险足够低,以至于再对它们加以管理是不必要的;b)被豁免实践或源所引起的群体辐射危险足够低,在通常情况下再对它们进行管理控制是不值得的;c)被豁免实践和源具有固有安全性,能确保上述准则a)和b)始终得到满足。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名称中,“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并列,把过去通称的“电离辐射防护”术语扩展为“防护与安全”。这不只是名称或术语的简单变化,而是具有丰富的内涵。强调辐射源安全的指导思想因此贯穿于整个基本标准中。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包括实践中源的安全。这里“源”指的是照射的来源,包括可以通过发射电离辐射或释放放射性物质而引起电离辐射照射的一切物质或装置,既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人工的。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辐射工作单位需要同时分别向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许可证的,其许可证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颁发。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辐射工作单位在申请领取许可证前,应当组织编制或者填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依照国家规定程序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持证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许可证申请程序,重新申请领取许可证:

(一)改变许可证规定的活动的种类或者范围的;

(二)新建或者改建、扩建生产、销售、使用设施或者场所的。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在反应堆物理实验室里是否用三氟化硼正比计数管和氦-3正比计数管来探测中子。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在反应堆物理实验室的实验桌旁,用三氟化硼计数管测得热中子计数率是20cps,已知该中子计数管的灵敏度是8cps/nv,请估算在实验桌旁做5小时实验,受到热中子照射的剂量是否超过年剂量的本低限值。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对反应堆物理实验室的安全保卫工作是否比对一般的放射性实验室的要求更高。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年剂量限值是20mSv。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涉及的排除是指:任何本质上不能通过实施本标准的要求对照射的大小或可能性进行控制的照射情况,如人体内的40K、到达地球表面的宇宙射线所引起的照射,均不适用本标准,即应被排除在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之外。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于2003年4月1日起实施以后同时替代了卫生部的《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和国家环境保护局的《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适用《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对实践中要求的源包括:a)放射性物质和载有放射性物质或产生辐射的器件,包括含放射性物质消费品、密封源、非密封源和辐射发生器;b)拥有放射性物质的装置、设施及产生辐射的设备,包括辐照装置、放射性矿石的开发、或选冶设施、放射性物质加工设施、核设施和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c)审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源。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反应堆运行人员主要会受到因中子、产生的外照射。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X射线行李包检查装置、牙科X射线机、X射线摄影装置和其它高于豁免水平的X射线机是Ⅱ类射线装置。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辐射剂量只要控制在可接受的指导水平即可,不需要考虑是否达到最优化。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开放型操作的同位素实验室进行日常地面、桌面清洁时必须采用湿式操作或湿式打扫卫生方式,禁止使用扫帚、吸尘器等会造成扬尘的设备。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也适用于非电离辐射(如微波、紫外线、可见光及红外辐射等)对人员可能造成的危害的防护。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甲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Ⅲ类放射源。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加速器可以不安装安全联锁装置。 正确答案:B A:对 B:错

在进行加速器实验时必须佩带个人剂量计或个人剂量报警仪。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在各类放射诊疗所致医疗照射中,影响面最广和占据份额最大的是医用X射线诊断。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放射源是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辐射事故是指:放射源丢失、被盗,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随机性效应指的是()与照射剂量的大小有关的一类效应。 正确答案:B A:严重程度 B:发生概率 C:剂量阈值 D:危险程度

下列核素(物质)是超铀元素化学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请指出()核素(物质)会产生较强gamma射线、需要考虑专门的gamma射线屏蔽问题。

正确答案:C A:天然铀 B:低浓缩铀

C:长期存放的钍及其子体 D:Pu及其子体

对于相同厚度的下列物质,对1MeV能量的γ射线屏蔽效果好的是()。 正确答案:D A:水 B:水泥 C:铁 D:铅

实验室发生放射事故时,应及时向()报告,本单位主管部门将及时向环保、卫生、公安部门报告。 正确答案:C A:实验室安全负责人

B:本单位辐射安全管理部门 C:包括A、B D:上述都不对。

下列物质组合起来对β射线屏蔽效果最好的是()。 正确答案:D A:铅(内层)+有机玻璃(外层) B:铜(内层)+铅(外层)

C:铁(内层)+有机玻璃(外层) D:有机玻璃(内层)+铅(外层)

放射工作场所的分区包括有()。 正确答案:A B A:监督区 B:控制区 C:工作区 D:非工作区

2007年,ICRP第103号出版物《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2007建议书》把所有照射区分为()、()和()三类。 正确答案:A C D A:计划照射 B:干预照射 C:应急照射 D:既存照射

放射性核素的毒性分组包括有()。 正确答案:A B C D A:极毒组 B:高毒组 C:中毒组 D:低毒组

辐射工作单位在申请领取许可证前,应当组织编制或者填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依照国家规定程序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可分为()。 正确答案:A B C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登记表 D:环境影响记录表

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 正确答案:A B C A:光电效应 B:康普顿效应 C:电子对效应 D:韧致辐射效应

一般辐射源依其特性可概略分为电压源与电流源,电压源在近场为(),电流源在近场为(),但在行经一段距离后均与空气阻抗377欧姆匹配而辐射。 正确答案:A A:高阻抗,低阻抗 B:高阻抗,高阻抗 C:低阻抗,低阻抗 D:低阻抗,高阻抗

迷道是一种进出通道,它利用的原理是()。 正确答案:A A:辐射多次散射达到减弱辐射水平

B:辐射被墙体直接吸收达到减弱辐射水平

C:其迷宫式的结构来隐藏辐射源防止外部人员误入 D:A、B、C都对

形成电磁干扰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 正确答案:A A:电磁骚扰源、耦合途径、敏感设备。 B:电磁骚扰源、宇宙射线、受试设备。 C:电路板设计、屏蔽设计、滤波设计。 D:屏蔽骚扰源、滤波传输线、优化接地

根据我国有关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要求,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指定的职业照射的个人剂量监测。目前国内较多采用()剂量计。 正确答案:C A:笔形电离室 B:胶片

C:热释光(TLD) D:玻璃

通常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周期是()。 正确答案:B A:1至2个月 B:2至3个月 C:3至6个月 D:6至12个月 对于脉冲电磁波,其瞬时峰值不得超过其相应频率范围限值的()倍。 正确答案:A A:1000 B:100 C:10 D:10000

在频率为50MHz的工科医辐射设备附近,职业工作者可以在小于()的磁场下8小时连续工作。 正确答案:A A:1.6A/m B:1A/m C:100A/m D:0.1A/m

用于工作场所电磁辐射监测用的仪器设备频率响应不均匀度和精确度应不小于()。 正确答案:A A:±3dB B:±2dB C:±1dB D:±4dB

半衰期T1/2和衰变常数λ的关系是 正确答案:C A:T1/2=ln3/λ B:T1/2=ln4/λ C:T1/2=ln2/λ D:T1/2=ln5/λ

实验室用放射源一般较弱,常为微居里或者毫居里量级。1微居里换算成法定单位贝可,为(): 正确答案:B A:3.7×103 Bq B:3.7×104 Bq C:3.7×106 Bq D:3.7×108 Bq

人体中存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有: 正确答案:D A:131I B:60Co C:137Cs D:40K

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类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其中辐射安全关键岗位应当由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担任。 正确答案:A A:对 B:错

第9篇:辐射防护制度

1、各室机房设置位置要合理,应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安全。要有足够的面积和高度,周围墙壁、门窗均应达到防护标准。

2、各类X线机透视及照片的最高照射条件应在安全使用范围之内,对转让或修复的旧机器,必须要求达到防护标准才能使用。

3、在每次检修时,更换与防护有关的零部件后,应请有关防护监测机构再次进行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4、应尽量减少受检者的X线照射,避免重复检查,对非受检部位应加强防护。儿童、孕妇及妇女月经期间尤应重视,必须接受检查时,应尽量减少下腹部接受不必要的照射剂量。除重危患者外,检查室内应减少陪人或尽量缩短陪伴时间。

5、必须配备受检防护用品,如腰系防护巾、防护三角等。

6、放射科候诊处应达到防护要求。患者一般不得在机房内候诊。

7、在摄片时,必须要有封顶的防护铅垒,不宜用铅屏风代替。

8、对刚开始从事X线工作的人员,上岗前必须到有关防护机构进行体格检查及防护知识培训,两者合格后,领取放射工作人员证书,方能参加放射专业工作。凡从事X线工作的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9、医护人员接触X线时,必须戴铅眼镜、铅手套、铅帽及铅围裙等防护用品,并佩带个人辐射线剂量计。

10、医、技、护人员按国家规定享受保健假和营养津贴。休假期间严格避免再接受X线照射。

11、女性放射工作人员在妊娠的最初4个月,应避免直接接触放射线工作。

上一篇:毕业班党支部工作计划下一篇:高职院关工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