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辐射防护

2023-0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国际辐射防护

《国际经贸探索》立足岭南资讯辐射全国沟通世界

编者按:俗话说:“好期刊必有好主编,好主编成就好期刊。”作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曾获期刊界多项殊荣并在实现期刊国际化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国际经贸探索》是如何通过选题设计、栏目设置、内容取舍,引领自己的团队将办刊理念与期刊的定位有机结合起来,为期刊注入生命和灵魂,从而形成期刊所独有的品位和特质?在实现期刊国际化方面该刊做了哪些努力?创刊26年来,刊物转载率及引用率持续上升,发行量稳步增长,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这其中有哪些制胜的法宝?相信广大读者能从这篇对该刊主编萧红女士的专访中找到答案。

——本栏责任编辑 王延河

记者:听说你当过《经济经纬》主编,现在是《国际经贸探索》的主编?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的?

萧红:那是2002年,我在河南财经学院担任《经济经纬》(河南财经学院学报)主编。受“孔雀东南飞”思潮的影响,来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寻求发展,正赶上该校在全国招聘《国际经贸探索》主编,我的简历和工作经历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机遇加努力,通过竞争上岗担任《国际经贸探索》主编,开始了我职业生涯的岭南闯荡。我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引进人才中第一个从校外招聘来的中层干部,屈指算来已有9个年头了。

记者:近lO年《国际经贸探索》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办刊宗旨是什么?

萧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1995年由原隶属于教育部的广州外语学院与隶属于外经贸部的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合并组建,是全国重点高校。《国际经贸探索》是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并编辑出版的国际经贸理论与实务的专业性月刊。创刊于1985年1月,当时刊名是《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学报》,1991年起更名为《国际经贸探索》。1992年以来连续5次入选具有广泛影响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位于国际贸易类核心期刊的前三名;2010年又被列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并入选为多家评价系统的核心期刊或重要来源期刊;2010年在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荣获“全国高校30佳社科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的办刊宗旨是:坚持正确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国际经济贸易理论与实践、宣传和贯彻党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报道和分析国际经济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发展情况与趋势,介绍对外经济贸易知识,交流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经验和科研成果: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着重研究和阐述国际经贸理论,以利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依托广州国际大商埠,资讯网络辐射全国,沟通世界:联系粤港澳台实际,勇于探索新问题,总结介绍珠三角外经贸的成功经验。其特色是:学术性、专业性、导向性、外向性。创刊26年来,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关爱,刊物转载率及引用率持续上升,发行量稳步增长,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记者:我知道“粤港澳经济”栏目在第三、四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均获得“特色栏目”,在办好特色栏目“粤港澳经济”的同时如何兼顾其他?

萧红:栏目的设置是期刊办好的关键,也是期刊层次和水平的标志。根据现实特点和客观需要调整栏目,使之不断优化。《国际经贸探索》主要栏目有国际贸易、经贸论坛、粤港澳经济、跨国公司、经贸实务、经贸法规等。在继续保留原有栏目的同时,又开辟了“宏观经济学”、“争鸣与探索”栏目;面对众多中国入世后各行各业的对策,开辟了“WTO专题研究”栏目。

主要刊登具有原创性的外经贸理论实证研究文章,以及学术思想评论文章,同时在内容范围上亦兼顾国际工商管理、国际经济法、国际税收及关于经济发展的探索与争鸣文章,并深切注意社会学跨文化交流、电子商务等交叉学科对外经贸的影响。尤其是“粤港澳经济”栏目研究成果颇丰,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获得了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记者:期刊界有句行话“好期刊必有好主编,好主编成就好期刊。”请您介绍一下如何通过选题设计、栏目设置、内容取舍,引领自己的团队将办刊理念与期刊的定位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期刊注入生命和灵魂,从而形成期刊所独有的品位和特质。

萧红:主编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负责任的期刊主编不只是在本学科领域要有很高的威望,还应当有能力,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主持期刊工作。《国际经贸探索》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应运而生的,它基本上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26年来,《国际经贸探索》已成为一份在外经贸系统和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出版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全国经济类期刊包括财经类院校学报等学术期刊林立,《国际经贸探索》要想在全国有一席之地,必须主动出击,推陈出新,争取读者,占领市场。为了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我以为,《国际经贸探索》需要改进,内容应不断充实。因此,我们决定2007年起,《国际经贸探索》由原来双月刊改为月刊,所做的另一项工作是重新建立我们的学术顾问——增添国际顾问,充分发挥编辑委员会作用——坚持每年召开编委会制度。

我们希望通过改版、加大学术顾问班子的国际化力度能使《国际经贸探索》与时俱进,更加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尽早实现期刊国际化,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为对外经贸事业长期稳定高速发展服务。

刊物办的质量如何,除了学校学科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相应的行业标准与机构评价来反映,如影响因子、引用次数、引用刊数、基金项目文章、学科扩散指标等,围绕着如何提高评价刊物的各项指标,我们还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学术期刊编排规范化是刊物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我国期刊与国际接轨的必要措施。为适应学术期刊文献信息传播现代化的需要,促使《国际经贸探索》与国际水平接轨,完善了刊物编排规范化,提高刊物质量,扩大学术交流。更多采用海外作者文章,聘请国际编委都是衡量刊物国际化的指标。

第二,提高办公自动化,普及编辑现代化。特别是2008年以来,编辑部不仅改善了办公条件,优化了工作环境。同时提高办公自动化,普及编辑手段现代化。目前使用了采编系统。实现了投稿、收稿、查稿、审稿以及发稿、编辑一体化的网络化办公,并且公开,透明,使我们的工作时时接受作者、读者及大家的全程监督。此项工作在期刊界也处于领先地位。

第三,支持学科建设、协办会议。《国际经贸探索》刊物质量的逐年提高,离不开各学科专家学者的支持与关注,我们有责任充分利用《国际经贸探索》刊物及刊物的影响,支持学科建设。多年来我们先后与校内外相关专业协办会议或帮助出版专刊。

(一)从2008年来一直参与“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学术年会”论文评比工作,本人应邀担任论文总评评委。

(二)支持全国2008、2009年“国际服务贸易论坛”。本刊与《管理世界》、《国际贸易》及《国际贸易

问题》等8家全国权威期刊共同支持了该论坛,扩大本刊及大学在全国外经贸领域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借此机会与作者和读者近距离接触。

(三)与本校有关单位先后联合承办了“国际粤商论坛即2009年白云国际会议论坛”;“当前金融热点高级研讨会”等。利用业余时间为新闻、管理等学院出版增刊。

记者:在实现期刊国际化方面你做了哪些努力?

萧红:学术期刊是传播研究成果的媒介,是研究人员交流思想的平台。目前我国期刊国际化方面科技期刊比社科期刊做得好,社科期刊可以说刚刚起步,总体说是任重道远,但也不是不可以做。我已经做了初步尝试:《国际经贸探索》首先基础很好——名字好有“国际”字眼;其次,文章内容全都是外经贸方面的理论、政策、实证研究——涉外经济;再次,我们已经聘请了国际学术顾问,如我们聘请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孟庆轩高级研究员,中国投资咨询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曾获斯坦福大学“杰出学术成就奖”和“斯坦福大学荣誉校友奖”,曾任教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宾州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现为我校“云山领军学者”、MBA教育中心主任。最后,尽管不多我们也登过一些韩国、加拿大等国家作者的文章。诚然,这些要实现期刊国际化是不够的,主编要有国际化的眼光,充实编辑队伍、审稿人到稿件来源都必须国际化。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记者:你认为办好“国际经贸探索”刊物的主要依靠是么?

萧红:多年的办刊经验证明:爱岗敬业,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严格要求,措施得力,这是做好工作的保证;学科发展,这是做好工作的基础。近10年来,我们学校经济、管理、法学学科的快速发展,赋予《国际经贸探索》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学校转为教学与研究型大学后,全校各学科求发展、盼发展、千方百计想发展的气氛很浓。这足以让人兴奋,所以我们翘首企盼《国际经贸探索》进入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办好一个刊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自己能够为之工作并载入史册是幸运的。

记者:近几年来,《国际经贸探索》在确立明确的办刊思路、秉承一贯的学术作风的同时,重视学术质量,以促进学术繁荣和服务学校学科建设为己任,刊物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逐步扩大。赢得了一次次进步,获得了一项项殊荣。面对成绩和荣誉,你们今后准备怎样做?

萧红:我的能力有限,但是这么多年来我是围绕着提高《国际经贸探索》学术质量这个中心工作努力的,也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进入某一期刊的评价机构以及获奖都不是目的。办刊物传播信息和知识,本身是要追求影响的,参与评奖既是对所做工作的总结,也是面对标准重新审视与衡量检查办刊的过程,能够获奖是有关部门对刊物的肯定,没能获奖再自我提高总会有收获的。回顾过去,面对未来,我们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们现在的刊物特色定位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精确,还需要从刊物的整体定位、既有编辑人员的特点和现状,特别是全校现有资源(经管法)的利用(摸清自己的家底、找出自己的比较优势)等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论证,最后取得共识,使得各环节齐心协力去为提高刊物质量及影响而努力。在实现刊物国际化方面虽有努力,但还远远不够等等。

成绩的取得固然值得欣喜,但是我们更看重的是学界的推崇,作者朋友和广大的读者朋友的认可。展望新的一年,我们期盼国家经济发展更加稳健,我们热切期待八方学界翘楚,贡献真知灼见。新的一年,新的期盼,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浇灌《国际经贸探索》这朵学术奇葩。

作者:陈守敬

第2篇:国际海岸带生态防护对我国生态海堤建设的启示

摘要:为充分发挥海堤的防灾减灾和生态服务功能,促进我国海岸带生态防护,文章概述国际海岸带生态防护的理念、案例、特点和效果,基于我国生态海堤建设研究和实践,提出启示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荷兰等国家通过生态缓冲和堤防后退等手段开展海岸带生态防护,在减缓海岸侵蚀的同时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我国相继开展生态海堤建设研究和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局限性,亟须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我国海岸带生态环境特点,针对新建海堤和已修建海堤,分别提高生态化水平;未来我国生态海堤建设将进一步完善理论体系、改进工程技术、建立调查数据库以及促进工程规范化和系统化。

关键词:生态海堤;海洋防灾减灾;生态服务;生境;海岸工程

The Enlightenment of International Coastal Zone Ecological Protection for China′s Ecological Sea Dike Construction

XU Wei1,2,3,TAO Aifeng1,2,3,LIU Jianhui3,CHEN Chun3,YU Fan3,ZHANG Zhenyao1,2,3

(1Key Laboratory of Coastal Disaster and Defence(Hohai University),ME,Nanjing 210098,China;

2College of Harbor,Coastal and Offshore Engineering,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

3Island Research Center,MNR,Pingtan 350400,China)

Key words:Ecological sea dike,Marin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Ecological service,Habitat,Coastal engineering

0引言

我國大陆岸线超过18万km,海堤的建设使海岸带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很大提升。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建设生态海堤,提升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能力”。

我国早期海堤建设以硬质海堤为主,而忽略其生态服务功能。2017年《全国海堤建设方案》[1]提出“注重沿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既要充分考虑防台风风暴潮的需要,也要充分考虑海岸资源综合开发和海岸环境保护的要求,使海堤工程与沿海生态保护相协调”;同年《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试行)》[2]提出“生态化海堤建设”,并从堤型设计、建筑材料和海堤生态带构建3个方面提出技术要求;《2017年中国海平面公报》[3]提出“生态海堤一般由离岸堤、岸滩植被和海堤三部分组成”。

国际海岸带生态防护理念发展较早,已有沙丘防护、人工鱼礁修建和堤防后退等许多成功实践,对我国生态海堤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1国际海岸带生态防护

传统的海岸带防护工程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考虑,大多采用混凝土构件或抛石建设,在满足防灾减灾需求的同时,对海岸带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近年来,荷兰、德国、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逐步转变海岸带防护理念,由“硬式”工程防护转变为“软式”生态防护,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海岸侵蚀,并提升海岸生态服务功能。

荷兰以“摇篮到摇篮”[4]——从自然回归自然为防护理念,典型案例为三角洲工程[5]和须德海工程[6],通过修建开敞式挡潮闸,并建立以湿地为中心的生态缓冲带,将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完美结合,有效防止圩田盐化和海岸侵蚀。

德国以“近自然修复”[7]为防护理念,典型案例为梅-前州和下萨克森州海岸防护[8]、杜塞尔多夫河段堤防后退[9]和瓦登海岸防护,通过沙丘、木质丁坝和移动式海堤,并以“宽绿堤”连接临近盐沼地,提高对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承受能力,恢复自然形态和风貌,减缓海岸侵蚀。

美国以“建设遵循自然”[10]为防护理念,典型案例为缅因州萨科海岸防护、伊利诺伊州米德尔顿海岸防护和康涅狄格州斯特拉特德海岸防护,通过沙丘修复、海滩养护、沼泽植被种植和人工鱼礁修建,实现消波促淤的效果,提高海洋灾害防御能力,并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

日本以“多自然河川”[11]为防护理念,典型案例为钏路川“去直还弯”工程,采用植物、干砌石、原木格子和生态混凝土等护岸手段,营造多样化的河川形态,塑造自然型河岸特征[12],改善河岸生境。

澳大利亚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防护理念,典型案例为新南威尔士海岸防护和麦克马洪海堤生态改造,通过沙丘与植被相结合、抛石防护、海墙开孔以及人工栈道和观景平台修建,形成天然防护屏障,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和产卵所,并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

2我国生态海堤建设研究和实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陆续开展生态海堤建设研究。范航清[13]首次提出红树林海堤生态养护模式,可实现防灾减灾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李远等[14]在海堤内、外坡选取处理实验区,开展生态学方法在海堤防护中的应用研究;刘琦波等[15]剖析我国海堤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破坏海岸自然形态和湿地生态系统、缺乏景观性、防护林和绿地系统规划不足以及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严飞等[16]采用STWAVE波浪模型定量分析波浪要素,结合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海堤工程建设方案,探讨生态景观型海堤的实践应用;潘丹等[17]和林俊翔[18]探讨生态海堤的工程规划和施工技术;范航清等[19]提出生态海堤应至少满足物理、生态和文化三大功能;张月峰[20]从设计要点、质量控制和技术管理3个层面研究我國生态海堤建设;李丽凤等[21]研究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海堤与红树林的景观结构关系。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我国逐步开展生态海堤建设实践。上海市建设崇明岛生态海堤,通过种植滩涂植被,实现消波促淤的效果,并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防城港西湾红沙环海堤工程[19],通过“海堤+红树林”的组合模式,提升景观效果和防护功能,并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辽宁省建设兴城河口湿地整治工程,通过抬升低洼地、种植碱蓬和疏通潮沟,形成海岸生态防护带,并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山东省建设白浪河海岸带修复工程,通过恢复植被和修复岸线,减缓海岸侵蚀,提高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上述具有针对性的工程规划和设计,充分利用沙滩、盐沼、红树林、鱼礁和海草床等不同生态单元的相互作用,抵御海平面上升和极端气候导致的风暴潮等海洋灾害,同时获得固碳、污染治理和生境改善等重要生态效益。

3生态海堤建设启示

我国不能直接搬用国际海岸带生态防护经验。一方面,我国海岸线绵长、类型多、地理跨度大和气候迥异,海岸带生态环境各有不同,不能采用统一的生态海堤建设模式;另一方面,我国海岸人工化程度较高,海堤型式各有不同,生态海堤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对现有海堤的生态化改造,而不是新建海堤。

与此同时,对于潮汐强度高、水势多变和冲刷严重的岸段,硬质海堤发挥的作用仍较大。目前我国生态海堤建设存在较大的技术局限性,正处于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的阶段,亟须广泛吸取经验。

(1)对于新建海堤,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改进海堤结构型式,尽量选择斜坡式或台阶式,减缓波浪对海堤的直接作用;选择多孔隙的生态混凝土,增加海堤表面糙率和缝隙;在海堤坡脚设置人工鱼礁,为底栖生物提供栖息地。

(2)对于砂质海岸已修建的海堤,沙滩具有非常明显的消浪效果,可采用沙丘与植被相结合的模式;建设堤后生态缓冲带,通过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灌木植被,形成天然防护屏障,在防潮减灾的同时提高生物多样性。

(3)对于淤泥质海岸已修建的海堤,降低堤后土地的开发利用强度,恢复以湿地为中心的生态缓冲带;种植芦苇和藨草等滩涂植被,既可消波促淤,又可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

(4)对于红树林海岸已修建的海堤,采用“海堤+红树林”的组合模式,塑造自然型海岸特征;修建人工栈道和观景平台,增加亲水空间和生态空间;采用植物护坡技术,改善生境。

4展望

41完善理论体系

生态海堤建设融合生态学、海洋学、地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知识,是兼顾防灾减灾和生态服务功能的新型海岸带防护模式。我国生态海堤建设研究起步较晚,针对生态海堤的内涵、类型、功能、适宜性评价和综合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较少,亟须结合国内外已有案例,进一步完善生态海堤建设的理论体系。

42改进工程技术

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我国海岸带生态环境特征,协调海岸带保护和开发利用格局,选择适合的生态海堤建设方式。深入研究新建海堤的结构型式、生态混凝土和生物礁等新型建筑材料、基于微生物技术的新型抗冲刷生态护坡材料、护坡和堤前岸滩定植技术、堤前土壤改良和水文地貌修复等生境恢复技术以及大浪等强动力条件下的护坡植被及其基质稳定性等,为生态海堤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43建立调查数据库

通过资料收集、现场勘查、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拍摄等手段,对海岸的受灾情况、动力地貌环境、底质类型、气候、水文、水质、土壤、生物群落、植被、生物多样性和生境等以及海堤的结构型式、材料、设计参数和生态化程度等展开全面调查,建立全国生态海堤数据库,为生态海堤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44促进工程规范化和系统化

生态海堤是海岸带生态防护的重要环节,与改善水质和提高生物多样性等密切相关。应从系统和全局的角度出发,明确生态海堤的功能和定位,实现人-水和谐的目标。国家和地方亟须尽快编制和完善生态海堤建设的标准和规范,系统建设相关工程,保障生态海堤建设的科学和有序。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 水利部.全国海堤建设方案[Z].2017.

[2]国家海洋局.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试行)[Z].2017.

[3]国家海洋局.2017年中国海平面公报[Z].2018.

[4]鲍诗度.荷兰生态设计现状[A].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第三屆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景论[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黄日富.荷兰围海拦海工程考察的启示[J].南方国土资源,2006(6):18-21.

[6]廖远志,廖鸿志.荷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探讨[J].水利水电快报,2007(16):7-9,18.

[7]苟翡翠,周燕.近郊型河流景观的生态修复:以德国德莱萨姆河为例[J].中国园林,2018,34(8):33-38.

[8]郑金海,冯向波,陶爱峰,等.德国梅-前州和下萨克森州的海岸防护新理念与新型式[A].中国海洋学会海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

[9]龚清宇,王林超,朱琳.下莱茵流域河道半自然化、生态防洪与雨水管理案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6(11):32-40.

[10]VANSLOBBE E,DEVRIEND H J,AARNINKHOF S,et al.Building with nature:in search of resilient storm surge protection strategies[J].Natural Hazards,2013,66(3):1461-1480.

[11]朱伟,杨平,龚淼.日本“多自然河川”治理及其对我国河道整治的启示[J].水资源保护,2015,31(1):22-29.

[12]崔伟中.日本河流生态工程措施及其借鉴[J].人民珠江,2003(5):1-4.

[13]范航清.广西沿海红树林养护海堤的生态模式及其效益评估[J].广西科学,1995,2(4):48-53.

[14]李远,安树青,孙庆业,等.生态学方法在海堤防护中的应用[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19-225.

[15]刘琦波,陈伟国,胡明华,等.我国海堤建设与景观生态问题[J].人民长江,2006,37(11):93-94,97.

[16]严飞,董学刚.长江口炮台湾湿地公园生态景观型海堤设计[J].人民长江,2012,43(S1):7-10.

[17]潘丹,曾嵘.城市生态景观型海堤岸带工程建设初探:以防城港西湾红沙环海堤工程规划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14,28(2):135-138.

[18]林俊翔.绿色生态海堤施工技术探讨[J].低碳世界,2017(1):159-160.

[19]范航清,何斌源,王欣,等.生态海堤理念与实践[J].广西科学,2017,24(5):427-434,440.

[20]张月峰.生态海堤防护的研究与应用[J].农家参谋,2018(16):204.

[21]李丽凤,刘文爱,蔡双娇,等.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海堤建设模式研究[J].湿地科学,2019,17(3):277-285.

作者:徐伟 陶爱峰 刘建辉 陈淳 于帆 张珍瑶

第3篇:RADECS WorkShop 2018暨第二届电子器件辐射效应国际会议在京召开

2018年5月16日-18日,“RADECS Workshop2018暨第二届电子器件辐射效应国际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构建高端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助推航天强国建设,引领元器件抗辐射专业创新发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批准,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会议由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RADECS(Radiation Effectson Components and Systems)是国际辐射加固领域最重要的权威学术组织之一,本次RADECS Workshop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也是第一次在非欧洲国家举办。

RADECS高度重视在中国举办的本次会议,派出了由6名专家组成的专业代表团出席会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海波、科技委副主任江帆、国际业务部副部长郭建平,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燕林、科技委原主任谢天怀、科技委副主任赵元富,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勇,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郭斌等领导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等60余家单位参会,共有来自15个国家的260余名专家、学者和代表应邀参加了本次會议。

开幕式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海波发表了题为《中国航天的成就与发展》的主题演讲,重点介绍了中国航天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展望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创建航天强国建设中“开放包容、合作创新”的发展前景,并结合《筑梦航天》视频专题介绍了中国航天抗辐射加固元器件的技术发展和取得的丰硕成果。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燕林、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郭斌分别进行大会致辞,对国内外科技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会议由大会主席、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赵元富主持。

大会报告环节,16位专家做了报告。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赵元富作了题为《纳米级集成电路抗辐射加固挑战和策略》的主题报告。范德堡大学教授Kenneth Galloway等3位美国知名专家介绍了美国SiC功率器件辐射相关可靠性、新型材料器件(如高K栅堆叠FinFET、SiC/GaN等化合物半导体、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等)的辐射效应以及双极器件的辐射效应建模等研究成果。空中客车集团防务与航天公司Renaud Mangeret位欧洲专家介绍了欧洲有关国家的抗辐射发展情况。大会联合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李兴冀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毕津顺研究员、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陈伟研究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物资部唐民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鄂鹏教授共5位中国专家交流了双极器件电离和非电离的协同效应、非易失存储器辐射效应、中子诱发单粒子效应等研究成果。

在专题研讨环节,按照辐射效应的机理及建模、新型器件和电路的辐射效应、抗辐射加固方法、辐射加固保证与评估四个专题分类,对5篇特邀报告和38篇学术论文进行了分组研讨。此外,55篇学术论文以海报形式进行了展示,论文作者与参会嘉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同时,会议代表参观了航天科技工业成果展。

本次会议保持了RADECS一贯的专业技术水准,展示了中国航天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及取得的伟大成就,得到了国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增进了与中国合作的意愿。元器件和电子系统的辐射效应及加固技术研究始终是微电子技术领域的制高点,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航天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我国航天微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已基本实现了航天元器件的自主可控。本次会议进一步加强了抗辐射专业国际化交流平台建设,并将进一步促进专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孔令东 刘平)

第4篇:国际最新辐射防护相关会议讨论电力辐射

2010年国际会议表

辐射的危害性不断变大,各国连个一个整体,共同研究和交流核辐射,放射性辐射的防治方法,据专家介绍,辐射已经成为21世纪最严重的问题。下面是2010年的国际会议表,参考一下。

5.11—5.12 欧洲核能协会会议 比利时,布鲁塞尔

5.24—5.28

5.30—6.3 第3届国际辐射防护学会亚太地区会议 日本,东京(97/5) 2010欧洲核学会年会 西班牙,巴塞罗那

5.31—6.4 国际核能计划燃料废物管理会议 奥地利,维也纳

6.5—6.9 第57届核医学会年会 美国,犹他州盐湖城

6.6—6.8 第37届世界核燃料市场年会及国际核燃料

会议 美国,加州圣迭戈

美国核学会年会 美国,加州圣迭戈

美国核能研究所应急准备交流论坛 美国,佛罗里达

第3届国际辐射防护协会欧洲辐射防护大会 芬兰,赫尔辛基

核电厂和燃料循环设施运行安全经验和实绩国际会议 奥地利,维也纳

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际低水平放射性废物会议 美国,科罗拉多州威斯敏斯特

第52届美国医学物理师学会年会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

第16届国际放射技师学会世界大会 澳大利亚,黄金海岸

第21届世界能源大会 加拿大,蒙特利尔

第3届国际辐射防护协会非洲地区会议 肯尼亚,内罗毕

11届国际环境放射化学分析研讨会 英国,切斯特

钚的未来——科学2010 美国,布鲁姆菲尔德

第54届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 奥地利,维也纳

第56届放射研究学会年会 美国,夏威夷 茂宜岛

2010年低水平放射性废物会议 英国,泰恩河畔纽卡斯尔 6.13—6.17 6.14—6.15 6.14—6.18 6.21—6.25 6.22—6.24 7.18—7.22 9.9—9.12 9.12—9.16 9.13—9.17 9.15—9.17 9.19—9.23 9.20—9.24 9.25—9.29 9.29—9.30

10.9—10.13 欧洲核医学会年会 奥地利,维也纳

11.9—11.12 国际医学放射剂量标准、应用及质量保证

研讨会 奥地利,维也纳

11.26—11.30 第10届放射物理与防护会议 埃及

11.28—12.3 第96届北美放射学会科学大会及年会 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

2010年国际会议表

辐射的防护,已被提上进程。 未来一段时间,必须加大研究力度,改善辐射危害环境的程度。相信在各国的大力研究下,无辐射危害的明天不再遥远。

第5篇:高铁见闻:高铁辐射是否符合国际标准?

最近一则有关高铁辐射的帖子在网上广泛流传。微博账号名为“南宫月”的网友爆料说:“高铁尽量不要坐,高铁乘务员最近又招了一批,因为上一批集体辞职了,因为高铁辐射严重,乘务员不是不孕就是流产,因为引进的只是高铁机芯,而车厢和防辐射设备根本没有。”

虽然经过多名网友的澄清后原博已删除,但这则谣言还是在网络上引发了很大反响。

高铁是否存在辐射?高铁的辐射是否符合国际标准?是否真的影响人体健康?本文意在对高铁辐射的真实情况做一个系统解释。

(1)高铁有辐射吗?

这个毋庸讳言,有电的地方就有辐射。辐射说到底是一种能量,从人类诞生以来就与辐射相伴。据台湾专家研究,人类所接触到的辐射,有80%来自自然界,主要是宇宙射线等;另有不到20%来源于人类自己创造的物品,比如电磁炉、手机、电脑、电视、广播等。

19世纪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磁效应表明,电流通过导体会产生电磁场,即所谓的电磁辐射。而众所周知,高铁运行,必须依赖大功率牵引系统,

也就是说电力驱动的高铁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电磁辐射。同理,普通电气化铁路、地铁等也与高铁相同,原理上没有太大差别。

(2)电磁辐射的国际标准是怎样的?我国的高铁符合标准吗?

在中国,高铁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总是有很多流言蜚语与之相伴,其实在国际上高铁已经运行多年,如日本的新干线1964年开通,到现在已经快50年了。国际上对于高铁的电磁辐射多有研究,并制定了许多国际标准。

2000年,欧洲电工技术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经过多年的试验与研究,发布了铁路电磁兼容系列标准(EN50121),对铁路系统的各专业电磁辐射强度的测量方法和限值作出了规定。该标准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后转为IEC62236标准。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招投标、电磁兼容检测和联调联试中对电力机车运行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的检测均已执行IEC62236-2标准。我国高铁都是按照国际标准设计制造,电磁辐射强度都在标准限量之内。

铁道部也定期对高铁动车组车厢、司机室等进行系统监测,其电场、磁场强度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会影响乘车人员的身体健康。

(3)高铁乘务员集体辞职的事情真有吗? 这是一条十足的谣言,铁道部官方已经进行了正式地辟谣。铁道部表示,高铁输电线路产生的电磁场主要是工频电磁场。铁路部门对高铁动车组车厢、司机室等常年进行系统监测,其电场、磁场强度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会影响乘车人员的身体健康。铁路部门未发现值乘高铁乘务员不孕、流产的情况,更没有集体辞职的现象。

第6篇:2012中国(郑州)国际安全防护产品博览会邀请函

2012中国(郑州)国际安全防护产品博览会 2012中国(郑州)国际交通安全产品博览会

邀请函

时间:2012年3月21日-23日

地点:中国•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前言

2011年初,《中国安全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获批,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将对安全防护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2012年又恰逢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更为中外安防企业提供了一个在中部地区亮剑争锋、展示风采的完美舞台。 风头正劲,正是扬帆起航时。2012中国(郑州)国际交通安全产品博览会定于2012年3月21日-23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本届安博会将采用全新的博览会运作模式,呈时代热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高峰论坛、企业产品推介会、技术交流、展览展示、网上展览等。力求为企业、专家、政府、交通管理部门等带来巨大实效。在此,我们诚邀国内外相关厂家、公司踊跃参加本届博览会,了解国际前沿技术,展示最新成果,推广优秀产品。组织机构力争将本次博览会组织成为我国道路交通事业史上的一次国际盛会。

本届展会预览

展会规模:逾20,000 m2展览面积 预计展商:600家 预计观众:35,000人

展品范围

★交通产品及材料:标志标牌、岗楼、护栏、围栏、信号机、信号灯、警灯、警报器、交通指挥棒、交通安全防护衣、反光衣、警笛、各种井盖、破拆工具、酒精探测仪、雷达、激光、测速器、反光材料、玻璃珠、涂料、热溶漆、冷漆、划线机、除线机;光端机;点焊机;传感器;声屏障系列;路用纤维和钢纤维;路面材料、养护材料;改性沥青;土木合成材料、混凝土外加剂;机电工程材料;防水防滑材料、防腐蚀耐高温材料;绿化工程产品、高速公路配套产品;检测和实验仪器;计算器管理及软件系统;市政照明系统;可变限速标志、可变信息显示屏;动态测重系统、称重系统;无线电通信设备及广播系统;汽车安全产品;报警台、IC卡、交通安全保险系列;环保技术设备等。

★智能交通: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违章处理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GPRS车载终端、GPS智能型公交系统、交通通信、监控系统、动态路径引导系统、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公路收费、通信设备;停车、不停车自动收费系统、车牌自动识别系统、汽车行车记录仪、道路探测仪设备、车辆模拟驾驶系统、机动车检测设备、GIS技术及应用、智能化(ITS)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化高速公路管理系统,长途电话图像传输系统、电子眼、车辆调度指挥系统、交通诱导系统;车辆出入库管理系统及监控系统、智能化停车设备等。

同期主题展会:2012中国(郑州)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

2012郑州安全生产及消防技术设备展览会

主题论坛:2012河南安防市场发展趋势及技术走向高端论坛

特色展区:2012中部“平安家园”建设优秀成果展

宣传推广

专业媒体宣传:

组委会将在四十多家专业媒体、杂志、网站发布展会信息及邀请函,如:《中国公共安全》、《安防市场报》、《慧聪商情广告•安防技术市场》、《安全与自动化》、《中国安防产品信息》、《安防商情》、《东北安防资讯》、《安全产品世界》、交通》《中国路桥资讯网》《公路》《中国公路》《交通与运输》《国际智能交通》《中国交通信息网》《交通世界》《慧聪智能交通商务网》《华夏公路网》《中国公路网》《中国拟在建项目网》《交通标准化》《中国交通信息产业》《公路交通科技》《交通科技》《公路交通技术》《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路基工程》《江苏交通》《辽宁交通科技》《城市道桥与防洪》麻辣IT网等。

省内各大媒体宣传: 《大河报》、《东方今报》、《河南法制报》等省内主流媒体将对展会进行实时跟踪报道;组委会将在四十多家专业媒体、杂志、网站发布展会信息及邀请函;及时传送展会的最新信息,并对已报名参展企业进行公司及产品推介;同时与各大专业网站实现链接,使展会的信息可以更广泛地传播,不断扩大展会的影响力。 印制宣传资料:

组委会将印发本次博览会专刊、展览快讯、新闻报道、展会专访等宣传资料,免费派发给各地市工程商、经销商、行业媒体,以及所有潜在目标客户群体。

展位费用标准: 标准展位 3m x 3m =6800元/个 室内光地 36m2≥ 700元/m2 室外光地 50m2≥ 500元/m2 注:每个标准展位(3m x 3m)包括:三面展墙,220V/5A电源插座一个,洽谈桌一张,两把椅子,两只射灯,中文楣板一块;室内外空地不包含电源、桌椅;大会提供展馆保安、清洁服务,特殊要求另计收费。

参展要求

1、凡是国家及公安部门明令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的器材,不能参展及带入展场。

2、参展企业应确保参展的产品符合展会公布的参展范围,如不属于展会参展范围,组委会有权立即撤销其展位并清理出现场,并且不予退还参展企业所支付展位费用。由此产生的一切经济、法律责任由参展企业承担。

联系方式

郑州东信展览有限公司

郑州汇卓展览策划有限公司

地址:郑州市七里河空管国际1号3单元16层

450000 电话:0371-55683993 传真: 0371-55683933 联系人:陈强

13460236903

第7篇:辐射防护制度

1、各室机房设置位置要合理,应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安全。要有足够的面积和高度,周围墙壁、门窗均应达到防护标准。

2、各类X线机透视及照片的最高照射条件应在安全使用范围之内,对转让或修复的旧机器,必须要求达到防护标准才能使用。

3、在每次检修时,更换与防护有关的零部件后,应请有关防护监测机构再次进行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4、应尽量减少受检者的X线照射,避免重复检查,对非受检部位应加强防护。儿童、孕妇及妇女月经期间尤应重视,必须接受检查时,应尽量减少下腹部接受不必要的照射剂量。除重危患者外,检查室内应减少陪人或尽量缩短陪伴时间。

5、必须配备受检防护用品,如腰系防护巾、防护三角等。

6、放射科候诊处应达到防护要求。患者一般不得在机房内候诊。

7、在摄片时,必须要有封顶的防护铅垒,不宜用铅屏风代替。

8、对刚开始从事X线工作的人员,上岗前必须到有关防护机构进行体格检查及防护知识培训,两者合格后,领取放射工作人员证书,方能参加放射专业工作。凡从事X线工作的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9、医护人员接触X线时,必须戴铅眼镜、铅手套、铅帽及铅围裙等防护用品,并佩带个人辐射线剂量计。

10、医、技、护人员按国家规定享受保健假和营养津贴。休假期间严格避免再接受X线照射。

11、女性放射工作人员在妊娠的最初4个月,应避免直接接触放射线工作。

第8篇:辐射防护原则

辐射防护的要素是距离、时间和屏蔽,或者说辐射防护的主要方法是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俗称为辐射防护的三大方法,其原理如下:

(1)时间防护.时间防护的原理是:在辐射场内的人员所受照射的累积剂量与时间成正比,因此,在照射率不变的情况下,缩短照射时间便可减少所接受的剂量,或者人们在限定的时间内工作,就可能使他们所受到的射线剂量在最高允许剂量以下,确保人身安全(仅在非常情况下采用此法),从而达到防护目的。时间防护的要点是尽量减少人体与射线的接触时间(缩短人体受照射的时间)。

(2)距离防护.距离防护是外部辐射防护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距离防护的射线基本原理是首先将辐射源是作为点源的情况下,辐射场中某点的照射量、吸收剂量均与该点和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我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平方反比定律,即辐射强度随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变化(在源辐射强度一定的情况下,剂量率或照射量与离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增加射线源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便可减少剂量率或照射量,或者说在一定距离以外工作,使人们所受到的射线剂量在最高允许剂量以下,就能保证人身安全。从而达到防护目的。距离防护的要点是尽量增大人体与射线源的距离。

(3)屏蔽防护.屏蔽防护的原理是:射线包括穿透物质时强度会减弱,一定厚度的屏蔽物质能减弱射线的强度,在辐射源与人体之间设置足够厚的屏蔽物(屏蔽材料),便可降低辐射水平,使人们在工作所受到的剂量降低最高允许剂量以下,确保人身安全,达到防护目的。

关于辐射防护原则小编今天就介绍到这里拉。明天的咨询会更精彩哦!请大家不要错过哦! 本材料由龙口三益医疗器械提供,http://

第9篇:辐射防护管理办法

《浙江大学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办法》 浙大发设〔2007〕2 号

编辑:admin 日期:2009-06-03 14:02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工作,保障师

生员工健康和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主 席令第 6 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 449 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 第 31 号令)以及《浙江大学危险化学品(放射源)管理办法》(浙大发 保〔2006〕6 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

依据。

第七条涉源单位购买、处置放射性同位素(新购源、同位素试剂)和射线装置时,首先向学校辐射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方可进入后续工作程序。

第三章放射工作人员管理

第八条本办法所称放射工作人员,是指从事放射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人员。

第九条根据卫生部第55号令《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申领放射工作人员证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学校正式聘任职工、年满18 周岁,经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要求;

2.遵守放射防护法规和规章制度,接受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

3.掌握放射防护知识和有关法规,经有资质单位举办的辐射安全培训,考核合格;

4.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持培训合格证、个人计量检测数据、健康体检结果参加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定期审查。

第十条对放射工作人员具体管理要求:

1.新参加放射工作的人员,须填写《放射工作人员登记表》,在学校辐射安全管理委员会登记备案,统一安排到卫生部门指定的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职业病科体检。

2.体检合格后,参加地方环境主管部门举办的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后方能上岗工作。同时须每两年参加一次复训。

3.放射工作人员必须佩带个人剂量计,定期接受个人剂量监测(3 个月一次)。

4.放射工作人员须到指定医疗单位(目前浙江省只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定期检查(每两年一次)。

5.放射工作人员退休或调离学校时,必须到学校辐射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办理手续,交回《放射工作人员证》及个人剂量监测计。

6.学校不提倡学生从事此类性质实验室工作,如果确实科研需要,其导师或课题组必须要按照学校规定,将其纳入统一管理。

第四章辐射工作场所管理

第十一条凡涉及新建、改建、扩建、退役辐射工作场所的项目或实验室内放射性装置退役、转让、调拨等项目的相关单位及主管部门,应及时向学校辐射安全管理委员会提交项目的辐射防护设施资料,以便对项目进行论证、审核、备案。

第十二条新建、改建、扩建放射工作场所的辐射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辐射防护设施设计方案及相关文件,必须报上级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在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类别有提升的情况下,须经政府环保主管部门环评审批。

竣工后须经环保、卫生、公安等有关部门验收同意,获得许可登记后方可启用。

第十三条放射性工作必须在辐射工作场所进行,不得以任何理由在非辐射工作场所开展放射性工作。

第十四条辐射工作场所必须安装防盗、防火、防泄漏设施,保证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使用安全。同位素的包装容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设备、射线装置、辐射工作场所的入口处必须放置辐射警示标志和工作信号,防止无关人员接近。工作人员进出辐射工作场所须登记。

第十五条对现有的放射性实验室,按工作场所级别严格控制核素使用种类和操作量,确保辐射安全。

第十六条 当辐射工作场所改变工作性质不再用于放射性工作时,必须申请退役;退役辐射工作场所必须经专业检测单位进行污染检测,经上级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在学校辐射安全管理委员会备案后方可装修、拆迁或改作它用。

第五章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采购与使用管理

第十七条各相关单位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和管理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并明确岗位职责。

第十八条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类装置的采购实行归口管理。订购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类装置的具体程序如下:

1.使用单位必须认真填写《同位素(射线类装置)使用申请表》(包括使用人、使用场所、用途、用量、简单操作步骤和废物处理等),由学院(单位)安全负责人签字、盖公章后报辐射安全管理委员会许可审核、报保卫处备案同意后,向政府环境主管部门办理“准购证”。

2.使用单位持手续齐全的申请表、“准购证”等到采购部门进入采购程序。

3.采购部门根据物品采购到校后情况,及时报保卫处和辐射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确认备案。

第十九条 放射性同位素的转移和运输,必须妥善包装,由专用运输工具转移、运输;不得将其随身携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第二十条 各涉源单位须根据实验室的工作需要,编写《实验室放射性同位素安全操作规程》或《实验室射线装置安全操作规程》,并在辐射工作场所醒目地方张贴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实验过程必须小心谨慎,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

第二十一条 各涉源单位应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各实验室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和辐射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相关实验室应经常性检查辐射表面污染状况,并做好记录。

检测记录要妥善保存,接受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的检查监督。

第二十二条 各涉源单位要建立健全放射性同位素保管、领用和消耗的登记制度,做到帐物相符。放射性同位素的管理必须单独建帐,内容包括:编号、核素名称、生产厂家(产地)、购进日期、所属部门、用途、使用情况、检查情况记录等。

第二十三条应当建立放射性同位素安全保卫制度,指定专人负责,专人保管。放射性同位素应当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其贮存场所应当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盗、防射线泄漏等安全防护

措施。

第二十四条各涉源单位每年年底向辐射安全管理委员会提交放射源和射线装置使用报告,内容包括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增加、使用、排污、销毁和监测记录等。

第六章放射源及放射性废物处理

第二十五条放射性废物处理需报学校辐射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实验室处牵头,保卫处、后勤管理处、采购中心、后勤集团技术物资服务中心配合,提出处置方案,由后勤管理处联系专业机构(单位)组织实施。

第二十六条涉源单位产生放射性废源废物要及时送贮(一般要在3个月内送有资质单位收贮),送贮前要存放在本单位原贮存地或学校放射性废源(物)暂存库中,经公安、环保等有关部门同意后,采取严密措施,统一处置。同时须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第二十七条对同位素实验等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包括同位素包装容器),不得作为普通垃圾由使用单位擅自处理。各单位应按照规范要求将放射性废物集中进行一定的处置,或转移到学校放射废源(物)暂存库储存,然后请专业公司进行统一处置。

第二十八条 含放射性同位素装置的报废,须经学校辐射安全管理委员会批准;在没有取出放射源的情况下,不得对废放射源以及含放射性同位素装置进行任何处理。

第二十九条各涉源单位须按照国家标准做好废物分类和记录,内容包括:放射性废物的种类、核素名称、数量、活度、购置日期、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物理和化学性质(可燃性、不可燃性)等。

第三十条放射性废源、废物的处置费用,原则上应由产生单位负责,对于历史遗留等特殊情况,学校予以个案处理。对于今后新购放射性物质需要足够的废弃处置准备费,具体办法另行制订。

第七章辐射事故处理

第三十一条学校制定“浙江大学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各使用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必须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第三十二条发生辐射事故(放射源被盗、丢失,放射源污染和超剂量照射,射线伤害事故等),事故单位必须根据情况启动“浙江大学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立即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同时向当地公安、环保、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三条 事故的发生经过和处理情况应详细记录并存档备案。

第三十四条对发生辐射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照国家相关法规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辐射安全管理涉及到的工作经费由校、院(或有关单位)两级分别负责,学校层面的工作经费由辐射安全管理委员会提出计划,纳入实验室处预算经费上报学校审批。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由学校辐射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本办法自二○○七年七月一日起实施。

上一篇:英语中考题型下一篇:制造业成本核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