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筑考察报告

2022-12-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上海建筑考察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上海建筑考察报告

湖北罗田新屋垸古民居建筑研究考察报告

摘要:新屋垸,别名紫薇山庄,是一座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九资河镇官司基坪村的传统民居建筑,距今已有约400年的历史。在2008年3月27日被湖北省政府列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民居建筑采用我国传统住宅建筑样式中的“围龙屋”形式,修建池塘,将山、水、屋有机结合,同时又具有湖北当地建筑特色。然而,近年来由于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这座明清古民居建筑,一度遭到忽视甚至破坏。

本文对建筑的形制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进行分析,以期新屋垸得到更为合理的发展和保护,在当今的时代下依然能够保留其历史风貌特色、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发挥重要的遗产价值。

关键词:新屋垸;围龙屋;保护开发

一、新屋垸整体概况

新屋垸地处湖北省东北部与安徽省西北部交界处的大别山地带,鄂东北地区多为海拔1000m以下的丘陵,且地势起伏较小,因此鄂东北地区建筑往往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由于地处山麓、气候较为湿润,夏季伏旱或暴雨频发,而冬季则气温较低,故建筑的保温尤为重要。因此,传统民居外墙墙角下部多为青石砌筑,用于防止雨雪风霜和地下潮气的侵蚀;上部则采用加厚的砖墙以增强其保温性。

鄂东北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主立面多为五开间或者三开间,成轴线对称,中间为厅堂而左右两侧为厢房卧室。主入口往往采用“凹进式”手法向内收进1-2cm,新屋垸的立面主入口刻意偏转一个角度,使其能够正对上远处的山坳,这在风水上称之为“望山”。

早在唐元宗年间,罗氏家族由于战乱、饥荒、瘟疫等原因,由江西向湖北、河南、安徽等地迁徙,直至罗氏三兄弟罗均美、罗均起和罗均荣在今九资河镇官基坪村落户。明嘉靖三年,罗均美迁至河南商城,罗均起迁至安徽西庄马家湾,而三兄弟中的罗均荣则在此定居。直至罗氏第十二代传人罗之珂与其子罗必勋、其孙罗有琦依靠种植茯苓、天麻等发家致富并修建宅院。罗有琦召集鄂、豫、皖三省工匠于1598年动工,历时五年修建完成,宅园建成后气势恢宏,与当时当地的旧屋相比,面貌焕然一新,因此得名“新屋”,又因宅子后院种植一颗紫薇树,故后人又称新屋垸为紫薇山庄,在后人看来,这棵紫薇树象征着罗氏祖先的庇佑,意为紫微高照、福禄延绵。现屋主罗则章已是罗氏家族的第二十一代传人。

二、建筑设计风格

新屋垸建筑风格属于典型的中国古典建筑样式中的围龙屋。

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干栏式以及云南一颗印并称为中国五大传统住宅形式。客家民居主要分布在闽西南和粤东地区,是中国南方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围龙屋是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广义上的围龙屋样式有同心圆形、半圆形方形及椭圆形,它结合了中原古朴遗风以及山区的地域特色,主要分布于南方丘陵一带。这种建筑形制最先源于中原地区,客家先民在古代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先进耕作技术,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围龙屋是一种富有极具岭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

围龙屋的建筑特色突出表现在“围”上,山围水、水围垸、垸围院、院围屋。围龙屋的主体是堂屋,它是二堂二横、三堂二横的扩展。它在堂屋的后面建筑半月形的围屋,与两边横屋的顶端相接,将正屋围在中间,有两堂二横一围龙、三堂二横一围龙、四横一围龙与双围龙、六横三围龙……,有的多至五围龙。围龙屋多依山而建,整座屋宇跨在山坡与平地之间,形成前低后高、两边低中间高的双拱曲线。屋宇层层叠叠,从屋后最高处向前看,是一片开阔的前景。从高处向下看,前面是半月形池塘,多用作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的用途;后面是围龙屋的建筑主体即半月形房舍建筑,在两个半月的接合部位一般由一块长方形平地隔开,叫做禾坪或者地堂,用于居民的活动和晾晒谷物场所。池塘与围屋两个半圆相合,包围方形正屋,形成圆形的整体,造型极似太极图,与此同时建筑往往依山傍水,风水极佳。

三、新屋垸建筑概况

新屋垸整体为三堂两横式建筑,西侧为三排横屋,东侧为两排横屋,这也是围龙屋堂横屋布局最常见的样式。罗氏家族所建的新屋垸属于围龙屋建筑样式发展阶段的“无围龙”时期,也是围龙屋发展过程中持续时间较长的样式与此同时,新屋垸的建筑风格还受到江西天井式建筑样式的影响。以天井作为核心空间进行封闭式院落组织,新屋垸共有32口天井,天井活水的流向至今都是一个未解之谜,因此,有专家推断新屋垸附近应该存在地下暗河。

整个新屋垸极其注重龙、水、格三个要素的有机配合。龙即来龙,一般指山的来势。新屋垸后山势连绵起伏,自西向东蜿蜒三十余里,在此处分为两支,古人左称“青龙”,右称“白虎”,共同守护垸子。正垸左边屹立着几棵千年古枫树,形似龙的胡须,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垸对面的山一起一伏,形同笔架,古称文峰山,而且像水一样围着全垸,故有“三山配合,八方圍绕,百般呵护”之说;水即印水,一般指江河湖塘。新屋垸垸前有一条小溪,它像腰带一样呈“U”状紧紧绕过垸前,俗称“腰带水”,也称“玉带水”,古人常把“山环如城、水萦如带”认作建筑风水学的最高境界。正因为这里达到了上述要求,故有风水名师把这里称为鄂东的“三间半屋基”的其中一间;而格指建筑物本身的科学布局。

新屋垸民居建筑总面积0.5平方公里,东西长48米,南北宽168米,一共有99间房间,取“久”字谐音,象征着福贵长久,寓意不断进取。建筑的整体造型呈元宝形、取聚财纳福之意,垸前方为半月形池塘,名“应星塘”,后半部分是建筑主体。新屋垸坐东北朝向西南,负阴抱阳,避风纳气,日照充足,视野开阔。它四周的建筑环境、内部建筑有分有合,最后又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这个封闭回合的格局,着重突出了“围”字。

新屋垸为三进式院落,第一进为垸门与三道大门,中间为禾坪,现居住在内的住户在此晾晒粮食谷物以及茯苓天麻等当地特产;第二进为左中右三间堂屋以及戏楼、私塾、卧室、厨房等房间布局,这也是整个新屋垸的主体生活单元。在封建社会里,大家族十分注重伦理纲常,这也在其所居住的建筑中有所体现,封建三纲五常认为长子如父,因此新屋垸正门所对应的中间房舍供罗氏长子居住,左边供二儿子居住,右边供三儿子居住,三个单元既能够单独成户又可相互连接,使整个家族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三个单元的居住主体中,都设有戏楼供其娱乐消遣,而中间的正堂常做会客之用。新屋垸正厅的堂屋装饰精美,上有一匾额,书“宿炳华堂”,可惜由于年代久远现已遗失。堂屋后是整个罗氏家族供奉先祖的地方,即祠堂。堂屋与祠堂用一扇屏风相隔,在会客时往往将屏风闭合,形成完整的空间格局。

新屋垸的墙身为三段式,即:毛石台基、青砖墙身、青瓦屋顶。新屋垸的台基用石头砌筑,且建成高台基样式,除了能够更好的承重之外还能够起到防潮的作用,免受潮气侵蚀,以保护墙基;而墙身采用青砖砌筑,冬暖夏凉,砌筑方法主要有全顺式与丁顺式;建筑整体的屋顶主要采用常见于北方的双屋硬山式,有利于防火防雨;以及马头墙,具有徽派和赣派特征。除此之外,新屋垸的装饰十分精美,可惜由于年代久远保存不得当,许多业已损毁,今天能看到的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

四、新屋垸保护与利用

新屋垸建筑具有浓郁的历史风貌和本土特色,是当地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其经典的建筑风格与精美的内部装饰都折射出一个家族发展传承的历史,也是鄂东北地区民居建筑的典范。

传统民居建筑是地域文化、民族风情和风俗习惯发扬传承的物质载体,新屋垸的整体建筑设计融鄂、豫、皖、赣地区的建筑风格为一体,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美学意义。然而,其保护的现状却令人堪忧,古建筑损毁情况严重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缮;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新式建筑拔地而起,新屋垸与周围环境日益难以融合,打破了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格局。新屋垸作为当地乃至整个鄂东地区具有代表特色的古建筑,急需找到适应其存在发展的道路。

因此,对于这座明清时期的物质文化遗产自身来看,可以从以下角度着手保护:

文物保护单位:加强对于新屋垸古建筑的关注和保护力度,在建筑的修复工作上尽量在保持其原有特色的基础上采用新的技术手段进行完善,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材料的真实性,以达到整体风格的和谐。

传统民居:新屋垸周边的传统民居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与新屋垸同样存在破坏严重的问题。由于新屋垸与周边建筑在规划时即是相互协调的关系,历经时代变迁整合成整体村落的格局和样式,因此,在保护时,对其进行结构上的加固和修复,更要注重对于原有风貌、布局的保留,使其风格得以延续和统一

与此同时,近年来,旅游业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变化,而新屋垸也应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不仅要保护,更要利用,为当地发展带来经济以及文化效益。

对于周边的传统建筑,尽量保持其原有风貌;而新的建筑尤其是旅游区建筑,应注重与当地传统民居特色相互适应,系统的以其价值特色和现状为基础,提出相应的保护开发措施,而不是一味模仿其他地域特色建筑而忽视了本土优秀风貌。新屋垸所处的旅游区新建的景区建筑大多在外观上直接模仿徽式建筑设计样式,与周边环境显得不相融合。人们常谈到全球化环境下现代设计的中国特色,同理,中国现代设计亦应具备地域特色,抽丝剥茧来看,所有的“特色”都具体的物化为“设计元素”,而一旦“元素”脱离了它所依附的“系统”或者和其他“元素”组成的结构,则显得突兀而毫无意义。正如当地新建筑的徽式风格,白墙黛瓦显然与当地本土建筑格格不入,这种对于徽式建筑“元素”的全盤照抄脱离了当地地理和人文环境系统,在设计的理念上也有所出入,因此显得尤为突兀。

新屋垸整体建筑设计所具有的美学价值和设计理念在当今仍具有指导意义,当地应整合其资源特色并加以发挥,将旅游区开发融入地域特色,通过提取传统元素,改变新建筑的材料、装饰细节(包括屋檐、山墙、门窗等),从而发挥优势,建成更具特色的旅游区域,以便更好地带动该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湖北省建设厅.湖北传统民居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巫濛.设计的原点——中国方式与生活特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吴卫光.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图像学意义——以粤东客家围龙屋为例[J].华中建筑,2008,(08)

[4]杨赐文.论围龙屋与客家居住文化[J].嘉应大学学报,1998

作者:李一鑫

第2篇:2010日本历史建筑考察报告之三:结构设备篇日本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中的暖通空调设计特点

日本在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中,是如何考虑暖通空调等设施设置与设计的7并且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呢?我们通过2010年6、7月间赴日考察,简述如下。

日本历史木构建筑以自然通风为主

大量的木结构建筑由于历史原因,只有通风换气措施,而没有空气调节系统。即便是在以后的修缮改造中也继续保留了这个特点。

这些建筑的通风措施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①可调通风面积的形式

在这类庙宇的通风格栅外,均设有木制外窗,可根据气候的变化,开启或关闭外窗(图1、2)。

②不可调通风面积的形式

在考察中我们注意到,对于多数庙宇建筑来说,为了防止室内因燃香而引起的空气混浊,其外墙上的通风格栅是永久性敞开不可调节的(图3)。

日本近代历史保护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特点

1.自然通风

对于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近代保护建筑,为了保留其历史的原貌,仍采用着原有的自然通风的方式,没有再增设空调系统。如建成于1954年的广岛世界和平纪念圣堂,目前所采用的降温方式也只是开窗通风加室内设置立式电风扇(图4)。

对于一些纳入日本国家历史保护建筑名录的建筑来说,每天只是在规定的时间对外开放,而且游客在其中逗留的时间并不长,所以人体的舒适度问题相对于保护建筑本身来说显得不是很重要。没有必要为了人们短暂的舒适去改变原来建筑物的历史面目。姬路城内的各栋建筑、神户的萌黄之馆别墅等就是采用了这种方式,所不同的是后者在部分的房间内设置了分体式空调器(图5、6)。

2.立柜式分体空调器

在一些历史保护建筑中,根据目前的使用需要,也会对舒适度提出要求,也就是要求设置空调装置。所以在一些相对简单的建筑中往往采用了设置分体式空调器的形式,室内机和室外机结合具体的室内外环境进行恰当布置。神户北野异人馆街别墅区中萌黄之馆的部分房间和风见鸡之馆的全部建筑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图7~9)。

3.集中空调的形式

考察中我们看到对于大部分现在仍旧要使用的历史保护建筑,其在修缮改造的过程中由于单单设置分体式空调器是不能满足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和环境舒适度的要求的,特别是对于一些现在用作于办公、展览、宾馆酒店以及图书馆的历史保护建筑来说,如果不设置集中空调系统,将会影响正常营运。比如神户税关大楼、横滨新格兰酒店等建筑,在改建中均设置了集中空调系统。该系统有着它明显的优点,即可以提高空气的品质,为房间提供充足的新风量,改善舒适度,满足正常的使用功能需要,也可以结合装修设计,最大可能地维持建筑物的历史原貌。通过调查,我们把日本在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改造中设置集中空调的处理手法归纳为下列几种:

(1)采用在局部非重要的区域降低或设置吊顶,布置空调风管等设备管线

这是一种在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改造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即局部牺牲一些相对非重要的空间设置吊顶区域来获得重要空间的保护,这样既得到了空调所需的设备位置,又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建筑物的历史原貌。

如作为典型案例,神户的税关(海关)大楼一层展厅连廊和横滨的新格兰酒店(HOTEL NEW GRAND)二层会客厅都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建于1927年的神户税关大楼在1995年7月的阪神大地震中中区一层的办公区域严重损坏,在其后的恢复修建中将这一部分办公区改为室外中庭,并保留了沿多层办公楼内侧的柱子,同时改建成了展厅的连廊。由于连廊部分不设吊顶,同时与连廊相连的一侧展厅内也没有吊顶,所以就在与连廊相连的展厅侧设置部分吊顶,设置空调风管,同时向展厅和连廊送风。这样既保留了原有建筑的顶部风格,又解决了送风管的设置问题(图10、11)。

横滨新格兰酒店(Hotel NewGrand Yokohama)座落于日本最古老的港口之一的横滨港,横滨新格兰酒店在此欢迎世界各地的旅客近八十年。酒店有着丰富历史,被指定为历史纪念碑。著名的旅客包含有:1945年的美军司令麦克,阿瑟(GeneralMac Arthur),1 932年的查理卓别林(Chatlie Chaplin)和1934年的贝比,鲁斯(Babe Ruth)。

该酒店二层的门厅、会客厅在装修改造时增设了集中空调系统,由于客厅的吊顶采用的是石膏吊顶,所以为了设置风管等管道,在吊顶靠内墙处局部落低了一跨,同时降低的吊顶装修也保持原来的风格,这样最大程度的维持了原貌(图12、13)。

(2)重新设置吊顶,布置空调风管

我们在考察中还了解到对于一些保护建筑,如果其吊顶没有什么特别的保护价值,在其后来的装修改造中往往增设了局部的或全部的吊顶,用于布置各类管线。横滨神奈川县立历史博物馆的底层走廊吊顶就是采用了重新设置的方法(见图14)。因增设吊顶后走廊层高较低,所以走廊的照明采用了侧墙壁灯的形式。

(3)架空地板送风

对于许多建有精美石膏吊顶或木雕吊顶的历史保护建筑来说,在修缮改造中作为其建筑精华的吊顶是不能被破坏的。所以对于这类建筑,在改建中若要增设空调系统,采用架空地板送风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所谓地板送风系统就是在楼板上再设置一层地板,这样一来就提供了一个可开启的静压箱,用来敷设楼宇的服务设施,如动力、音响和数据电缆,也可布置采暖和制冷的设备。当地板下的静压箱被用来送风时,那么这种楼板至少要架高20cm,通常为400mm左右。架空地板包括螺栓及其连接的金属支架,以及金属或混凝土的镶嵌地板。架空地板是模数化的成品,可以很方便地在其上面插上或拔出任何电气元件。完成后的地板表面也可以铺上地毯、各种合成织物、混凝土或天然材料,如木材和软木。

地板送风方式将处理过的空气以低速从地板散流器均匀地直接送入人员工作区,送风在上升的过程中慢慢地与室内的空气混合,使热空气和污染空气上升至顶部回风口,形成温度分层和浓度分层,室内工作区的温度和污染物浓度低于上部。

另外,有精美吊顶的房间,往往也是高大空间,采用地板送风系统可以达到分层空调的目的,将处理过的空气送至人员活动区域,保证该区域的人体舒适性。而对于人体活动区域以上的空间的温湿度就不再做保证,这样可以减少空调送风量,减少空调能耗。

我们考察的横滨日本新闻博物馆展厅、东京国立国会图书馆下属国际儿童图书馆的改建都是采用了地板送风的方式。

横滨日本新闻博物馆是由一栋沿街的欧式历史保护建筑和一栋与其老建筑紧贴的新建建筑所组成。其中老建筑部分的展厅顶部采用的欧式拱形梁结构,所以无法设置吊顶来布置空调送风系统。因此采用了地板送风系统,由于架空地板的高

度,所以在电梯厅和楼梯口处与展厅的交界处设置了两级踏步(图17)。

位于东京上野公园的日本国际儿童文学图书馆的前身是修建于1906年的帝国图书馆,在2000年经过重新改建后,首个以儿童文学为主的国家图书馆在东京创立,并且作为了国会图书馆的一个分支机构。图书馆于2000年5月5日(日本儿童节)正式对外开放。

该建筑是一栋三层的欧式建筑,房间的顶部也是欧式装饰,不宜破坏。在2000年的改建中每层增加了幕墙结构的外廊。在空调系统的设计中,一层外廊采用了条形散流器顶送风的系统,二层外廊和老建筑的各阅览室采用了架空地板送风的形式。这样不仅满足了各房间的舒适度,也保留了其原房间顶部的装饰风格(图15)。

(4)结合固定展柜设计,设置空调送回风系统

在日本国际儿童文学图书馆三层的书籍博物馆中还采用了结合固定展柜设计设置空调送回风口的方式。也就是说将空调送回风口布置与展馆的布展装修相结合,在图17中我们可以看到布展装修固定展柜上部的送风口和下部回风口。

(5)结合装修设置暗装式风机盘管或空气处理机组

在考察中我们也观察到,结合装修设置暗装式风机盘管或空气处理机组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空调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利用水作为媒介来输送能量,与全空气系统相比,输送管道的尺寸较小,对原建筑物的影响也较小,而且还可以利用一些建筑上无法利用的空间来设置空调设备。横滨著名的红砖仓库改造和东京中央三井信托银行改建都部分采用了这种方法(图16、19)。

(6)利用扩建的地下空间,满足历史保护建筑新功能的需要

对于一些历史保护建筑,随着时代的变化,它的使用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其原有的一些设置满足不了新功能的需要。这样在不影响历史保护建筑的原貌,向地下空间发展成了较为可行的方式。比如现在正在修缮复原JRE东京火车站项目,该车站将改建为一个星级酒店,所以新增的冷冻机房、锅炉房都将设置在其扩建的地下室内。这样对其原来建筑的外貌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消防设计原则

在此次考察调研中,我们向几家日本的建筑设计公司专门了解了日本在处理历史保护建筑修缮改造中如何执行相关消防规范的事宜。日本同行介绍在日本也是没有专门用于历史保护建筑的消防规范,如果要对历史保护建筑进行修缮改造所执行的就是现今的消防规范。在执行中如果因受原有建筑的条件限制而无法执行某些现行规范条文时,同时该建筑如果是列入日本文部省历史保护建筑名录的,那么设计单位就应当就此问题专题上报消防当局,进行沟通和专项审核,商讨采用其它措施来弥补其因历史条件而无法满足现今消防规范的缺陷,并最终取得消防部门的批准。

感想和小结

日本各界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是给予了相当的重视,把它们作为国家传承文化的一部分来认真对待。

在处理历史建筑保护修缮中所采用的暖通空调技术同我们国内目前所采用的手法也大致相同。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方法来解决具体问题,在最大限度地保护历史建筑其原貌的基础上,满足环境舒适性和功能使用性的要求。

在历史保护建筑修缮改造中如何执行现行消防规范的问题上,我们两国之间所采用的方法也是基本相同的。在历史建筑保护的修缮中都是基本按现今的消防规范来要求。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解决。

对于个别历史建筑保护的修缮改造,日本方面的创意有时是很大胆的,也就是基本保留了历史建筑的外立面,而其内部已进行了颠覆性的现代化改建。

日本对于大多数常年使用的历史建筑,都已经在改造后设置了空调系统。

作者:何焰

第3篇:上海自贸区建设中行业协会能力问题考察

[摘要] 上海自贸区建设需要行业协会参与市场治理和应对国际贸易新规则的挑战。行业协会实际运行存在的俱乐部化倾向和“会员逻辑”强化、大企业控制与精英治理、功能“缺位”与“越位”、政府职能转移和政府担忧等问题,制约了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须通过组建行业协会联合组织,形成体系化的行业组织结构;增强行业协会的代表性,规范内部治理机制;加快制定和完善行业协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政府对行业协会吸引人才的支持力度等措施消除障碍因素。

[关键词] 自贸区 行业协会 能力建设

[

[基金项目] 2012年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课题“社会组织孵化器发展模式研究: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项目批准号2012BSH004)。

[作者简介] 冯梦成(1976 —),安徽金寨人,华东理工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上海浦东新区行政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研究方向:社会治理法治化。

一、问题的提出

行业协会是国家和市场之外的“第三条道路”,与政府一道参与市场的治理。 因此,中国(上海)自贸区不仅需要行业协会参与市场治理,为其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而且还对其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例如,自贸区将着重突出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创新和综合监管四个方面的制度创新。其中,监管制度创新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制约着其他方面创新步伐,这对包括行业协会在内的市场治理主体提出了创新的要求。又如,自贸区遵循的管理模式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如何能在一个区域内被管住。对此,行业协会有没有一个创新性的有效解决办法?再如,上海自贸区还肩负着应对TPP(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挑战的使命,行业协会如何发挥自身功能,将TPP对我国产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并将潜在收益最大化。

二、行业协会参与自贸区建设的

能力问题分析

从上海市及其浦东新区行业协会的运行实际看,行业协会要在自贸区建设中发挥作用还存在以下问题与困境:

(一)俱乐部化倾向和“会员逻辑”强化

浦东新区的行业协会绝大多数都面临着激烈的同行业竞争,尤其是来自上海市同行业的协会。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市级行业协会有权发展全市包括浦东新区的企业单位作为会员,而浦东的行业协会只能发展浦东新区的企业成为自己的会员。企业为了避免同时缴费给区行业协会和市行业协会,往往只选择其中一家。不仅如此,《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浦东新区社会组织发展的财政扶持意见》提出了鼓励长三角区域、全国性行业协会入驻浦东的政策,浦东行业协会还面临着外来行业协会的竞争。在此激烈竞争的背景下,为了自身生存与发展,行业协会走向俱乐部化和强化“会员逻辑”在所难免。而这一状况使得行业协会难以发挥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功能。

自贸区选择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领域扩大开放。随着这六大领域在浦东的集聚,一批相关的行业协会也会随之设立。而要更好的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管理、服务和协调功能,在“一业多会”的竞争制度环境下,显然需要克服其可能导致的俱乐部化和“会员逻辑”强化问题。

(二)大企业控制与精英治理

从上海及其浦东实际看,行业协会突出表现出大企业控制和精英治理这一特征。例如,上海行业协会的会长人选大体有四种:由在行业中起带头作用的大企业主要领导担任;由刚退下来的大企业领导人担任;由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兼任,日常工作则由熟悉行业情况的常务副会长主持;由退下来的政府官员担任。再如,作为国家率先建立的高科技园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张江高科技园区集聚了近20家行业协会,其运作形式主要有三类:一是依托大型企业集团,这类协会约占园区协会总量的56%;二是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所,这类协会约占园区协会总量的31%;三是依托开发公司和基地公司,这类协会约占园区协会总量的13%。而这三种类型的运作模式,均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吸引力,有很高的权威性、代表性,在企业中影响力较大,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

尽管目前大企业控制和精英治理对行业协会发展发挥了积极正面的作用,但是也必须正视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精英治理所固有的家长式作风、独断专行、寡头治会等特性,不利于民主治会及其协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大企业会员绑架协会,扭曲协会功能,损害公共利益。

自贸区建设将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解除进入壁垒,使得以前只有国有大企业才可以进入的领域,中小企业,特别是民企也可进入;二是金融改革与开放,将会解决困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由此,中小企业将会在自贸区内快速发展。鉴于这一趋势,行业协会的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和调整势在必行。

(三)功能“缺位”与“越位”

行业协会兼具有“行业集体性”和“准公共性”两重性质。如果行业协会不能兼顾这两重属性,或者任何一方发生了扭曲或变异,会发生行业协会失灵现象,主要表现“缺位”和“越位”问题。

从功能的“缺位”上看,行业协会主要发挥的是服务和协调功能,行业监督管理和自律职能则欠缺。例如,张江高科技园区行业协会的功能定位为:政府管理的“手臂”;服务企业的“智库”;关注产业的“眼睛”。从行业协会参与园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看,其作用为:一是面向政府,发挥承接性的桥梁作用。二是面向企业,发挥组织性的平台作用。三是面向产业,发挥前瞻性的研究作用。可见,行业协会主要工作是对企业服务工作以及承担政府对企业服务的一些事务性工作,行业监督管理和自律功能比较缺乏。而从功能的“越位”看,比较典型的是行业协会与会员企业共谋价格联盟、市场分割等方式联合起来侵犯其他社会群体或者公共利益。

自贸区建设着眼于建立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以推动我国更加深入的参与全球化的竞争之中。它对行业协会功能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不仅需要行业协会研究全球自由贸易政策,为政府出谋划策,而且需要其积极参加多边贸易谈判,谈判中体现行业利益以及利用多边贸易规则和本国法律法规,维护会员的利益;不仅需要行业协会反映和协调行业发展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建议,而且需要行业协会加强与各国行业协会联系,及时为会员企业提供商务信息;不仅需要行业协会代表本行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而且需要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功能,减少国际贸易摩擦,并在自贸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中发挥作用。因此,行业协会失灵问题必须得到矫正。

(四)政府职能转移和政府担忧

当前我国政府向行业协会转移职能进程缓慢,政府对行业协会担忧,即担心放权后,行业协会有没有能力管好,权力会不会滥用,从而容易引发市场失控。

这一状况在浦东表现为:一是政府转移职能的步伐不够快。由于职能转变涉及到部门利益,政府实施大部委办制,机构虽少了,但政府包揽职能的格局没有大的变化,企业与政府之间仍然维系着较浓色彩的依附关系,以致于行业协会希望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例如行业内企业资质认定及等级评定、专业技术职称、执业资格认定、行检行评等),希望承接政府授权、委托的职能(例如行业内重大投资、改造、开发项目可行性前期论证以及对项目的责任监督等活动)多数仍然难以实现。二是部分行业协会还不具备足够的能力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职能。部分行业协会人员偏少,管理素质跟不上,加之缺乏资金,缺乏信息,难以为会员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直接影响了行业协会的权威性。

自贸区建设首要的任务便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即按照国际化、法制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以国际高标准投资和国际贸易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这就要求作为承接部分政府职能的行业协会进行相应的能力建设,以使政府“放心”的下放权力。

三、提升行业协会参与自贸区

建设能力的对策分析

提升行业协会参与自贸区建设能力,应在借鉴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贸区建设需要,针对行业协会存在问题及其原因,采取一些有力度的政策措施。

(一)组建行业协会联合组织,形成体系化的行业组织结构

基于行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并与国际接轨,可以尝试将我国的商会改造成为行业协会的联合组织。当前我国的商会是以民营企业家为主体的统战组织,隶属于统战部工商联领导,例如,浦东新区工商联依托各街道、镇、开发区建立了41家基层商会,其中街镇商会37家、国家级开发区商会1家、市级开发区商会2家、区级园区商会1家。基层商会的主要功能在于进行政治协商活动,为私营个体工商业者提供参政的机会和舞台。同时,通过“亲商、安商、稳商”工作,做好政府与企业家的沟通桥梁。另外基层商会还时常扮演地方政府不方便出面的角色,为本地政府对外招商引资搭建平台。可见,商会的许多工作与行业协会基本上雷同的。但是,如将商会改造成行业协会的联合组织(商会),其主管(指导)单位必须作出改变。这是因为工商联是统战组织,缺乏行业管理方面的人员和知识,没有行业协会的工作经验。而作为联合组织的商会,由商务委指导管理较为合适。

鉴于自贸区建设刚刚起步,其着力扩大开放的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等六大领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笔者认为,相关的六大产业在成立行业协会时维持原有的“一行一会”模式,只允许成立一家行业协会。而待相关产业发育成熟时,再采取“一行多会”模式,并成立相应的联合组织。这样,可以避免“一行多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增强行业协会的代表性,规范内部治理机制

一方面,要增强行业协会的代表性。目前,很多行业协会的会员行业覆盖率并不高。上海全市200多家行业协会只覆盖了6万多家企业,尽管会员中大企业比较多、占GDP的比重较大,但相对于全市企业数量而言,覆盖面不到10%。当前行业协会出现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原因在于:官办行业协会社会合法性差,影响了企业入会的积极性,而民办行业协会入会门槛高,排斥了中小企业入会。显然,行业协会需要通过提高社会认同、降低甚至是取消入会门槛等方式拓宽会员覆盖面,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加入。只有这样,才能使行业协会代表行业全体成员或多数成员的共同利益和要求,而不是少数会员的利益和要求,才能使其真正代表整个行业。

另一方面,要重视规范内部治理机制。浦东行业协会内部治理规范化程度较低,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并不十分充分。有的行业协会将规范化建设看做是应付管理部门的一种形式,只要能过关就行了;也有的行业协会认为自己只要业务做好了就可以,规范化建设可以放在其次;还有的行业协会认为规范化的要求太麻烦。二是法人治理结构未落到实处。由于准入环节非常严格,登记成立时行业协会在形态上都具有法人治理结构。但是,由于后续监管不力,使得一些行业协会在实际中并没有按照法人治理结构来运作,组织章程成了摆设,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基于此,一则政府部门有必要在梳理已有的规范化建设相关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各行业协会特点,分类制定出更加具体更加全面的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或建设指南。在规范内部结构时,要特别注意在理事会中给予中小企业代表一定的席位以及注意扩大会员大会的权力;另一方面,要运用年检、评估和执法监察等手段,加强对行业协会的监督管理,从而使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结构更加规范和运行更加有效。

(三)加快制定和完善行业协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目前将行业协会视为一般的社会团体组织进行管理,行业协会依法成立运行的主要法规是《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这对于行业协会带有明显的市场性质的组织,在法律支持上显得不足,十分有必要对行业协会应进行专门立法,以便于协会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一方面,通过清晰的界定行业协会的权力及其范围,特别明确与政府间的职能边界,改变目前政府对行业协会授权或委托的随意性,从法律上树立行业协会的权威性;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行业协会的监督制度和程序,对行业协会进行有效调控,防止其出现违反竞争的行为。当然,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竞争法律、法规,来规范行业协会的行为。

(四)加大政府对行业协会吸引人才的支持力度

人才匮乏是包括行业协会在内的社会组织的普遍现象,社会组织在经费、工作条件、社会地位、人员待遇等方面缺乏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例如,浦东新区行业协会目前所提供的人员薪资福利待遇十分有限,税前年收入往往不及上海市职工的平均水平。有几家行业协会的秘书长在加入行业协会时曾经不领取薪水,或者仅领取每月1千元的低薪。同时,行业协会通常也很少提供绩效工资、津贴等福利。在此情况下,对人才缺乏吸引力的行业协会更是巨大挑战。

政府应加强对行业协会的支持力度,借鉴国外经验,通过政府设立行业协会发展基金,或者是联合一些社会力量成立专项基金来支持行业协会的发展,提高行业协会工作人员的待遇,从而增强行业协会对人才的吸引力。同时,可通过对协会服务收入免征所得税和营业税的方式支持行业协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红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自贸区制度创新的核心[J].中国金融家,2014(5).

[2] 石碧涛,张捷.我国行业协会的精英治理问题研究——基于粤浙两地的经验数据[J].经济体制改革,2011(3).

[3] 高剑.行业协会须防大企业一言九鼎[N].东莞日报,2012-12-12.

[4] 孙春苗.论行业协会——中国行业协会失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5] 于蜀.多维度下的行业协会能力建设研究——基于政府、社会与行业协会互动发展的视角[J].社团管理研究,2012(10).

[6] 杜江波,郑宝金.行业协会的制度困境及改革方向[J].商场现代化,2007-04月(上旬刊).

作者:冯梦成

第4篇:上海建筑考察实习总结报告

实习总结报告

经过为期四天的上海之行,我对建筑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识,扩展了我的知识面,增加了眼界。四天里,我随组主要参观了上海美术馆、人民广场、1933老场坊、外滩万国建筑群、新天地、8号桥和田子坊等。

一到上海,第一印象是上海的高层建筑。相比较杭州,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高层写字楼数量明显比杭州来的多。上海土地比杭州更加稀缺,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选择向上获得更多的空间。高层,超高层建筑也就得以快速发展。此外,上海也寻求地下空间的开发。地铁的完善,不仅有效利用了地下空间,而且非常好地缓解了地面的交通压力。杭州也在造地铁,虽然遇到了些问题,但是我个人觉得,地铁建设必然是城市发展的趋势。在上海核心区,紧邻东方明珠,苹果的旗舰店就建在地下,通过一个旋转楼梯走下,就进入了苹果的销售场所。地下建筑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很好选择,噪音小,节约地面空间。

上海美术馆落于繁华的南京西路,背靠人民广场与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人民公园毗邻,是一座功能健全、设施先进、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近现代美术博物馆。该建筑建成于1933年,原为旧上海跑马场,是30年代英式风格的楼宇。改扩建工程完整地保留了其原有的新古典主义特色外观,并根据美术馆的功能要求进行了内部改造,在设计上继承了欧式建筑的传统语言,并强调了明快的现代气息,是一座典雅、大方的艺术殿堂。高大的梁柱

给人一种气势,烘托了高雅的艺术殿堂,不禁让人仰望凝视。在高楼林立当中独显着她的魅力。去的时候里面正在举办以革命历史为主题的油画展,现在都是免费开放,里面装饰简单大方,稍作了现代的装修,大多保留了原来的建筑面貌。

人民广场被誉为“城市绿肺”的人民广场位于市中心,是一个融行政、文化、交通、商业为一体的园林式广场。 广场北侧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北侧为上海大剧院,东北侧为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南侧为上海博物馆,人民大道穿越其中。 现在的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在解放前却是远近闻名的跑马厅。

人民广场地下商城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地下商业中心,总面积3万余平方米,包括地下商业街和地下商场,有两个地面出入口,两架自动扶梯和四座人行扶梯。从人民广场东南端的草坪旁,乘自动扶梯下到8米以下的下沉式广场,步人地下商业街。这是条长300米,宽36米的长街,两旁共有近百家店铺,每间50平方米,店铺皆用玻璃幕墙,地面全部用“印度红”和“蒙吉黑”花岗石。各家店铺布置高雅,有的店内布置成温馨的居室,有小圆桌、休闲椅、沙发等,顾客可以坐下来慢慢地选购。地下商城的设置,使人民公园更加宁静安逸。在公园附近不会看到购物的人群,在公园里休息惬意,远离了喧嚣。广场绿化布置很不错,树木种类比较多,高大水杉,与背后的高层建筑融合在一起,别有味道。

上海1933老场坊

周二上午参观了上海1933老场坊,老场坊位于虹口区溧阳路611号,建成于1933年。由英国建筑师巴尔弗斯设计,1933老场坊共有5层楼高。外部材质以粗糙的水泥为主,开窗较小,主入口一侧有骑楼的味道,柱子造型特别,下窄上粗,檐边呈波浪形。走进其中,空间布局特别,东南西北四栋建筑围成的四方形厂区与中间一座24边形的主楼通过楼梯相连接。整个建筑高低错落,廊道盘旋,宛如迷宫,却又次序分明。加工车间采用“无梁楼盖”,使用伞形柱支撑,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英国进口混凝土结构,墙体厚约50公分,两层墙壁中间采用中空形式,在技术缺乏的年代,巧妙利用物理原理实现温度控制。两墙壁之间充满空气,近似真空,没有介质传播,因此能够阻止热量的传播。冬天,内部热量能够减少散失;夏天,外部热量难以进入室内,可以保持室内较低温度。建筑内部空间处理比较有趣,穿插的廊道,阳光从一侧照射进来,造成内部空间错杂的阴影,神秘而幽静。1933老场坊建筑风格系古罗马时期巴西利卡式风格,行走其中,有种迷失方向的感觉。1933老场坊是历史与时尚在昔日的宰牲场里得到一次美妙的交汇,是城市记忆的一次延续。

下午参观了外滩万国建筑群。我对外滩浦东发展银行印象深刻。它属于古典主义建筑,大楼是一幢花岗岩垒砌成的古希腊风格建筑。原系英国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大楼门前两侧放两只铜狮。除了狮子还有门灯。高大的柱子置于二层,气势逼人。穿过转门走其中,顿时被眼前富丽堂皇的装饰给震撼了,不走自主地准备拍照。立刻就有一个保安过来阻止。该楼八角形门厅的顶部,离地面20多米高处,有8幅由几十万块仅几平方厘米的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它宽4.3米,高2.4米,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个城市的建筑风貌,并配有神话人物形象,还有24幅为神话故事中动物的形态,顶部巨大的神话故事壁画,总面积近200平方米。世纪壁画间有一圈美文,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其象征了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整个世界的和平繁荣”。再走近里面,微亮的光线透过玻璃拼成的穹顶,照射进来,四周屹立着高大的大理石柱,更显庄严雄伟。外滩浦发银行与其说是银行不如说是一座博物馆,里面的美妙建筑艺术应该对外开放,供游客拍摄,让更多的人了解其中。

周三上午参观了上海新天地,这里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合为一体。石库门里弄保留着当年的砖墙、屋瓦、石库门。风格独特,中外结合。走进其中仿佛回到了那个沧桑年代,然而转出里弄,看到旧建筑周围高层建筑林立,又把我拉回到现实当中。历史文化的轮廓,现代化的内部装饰,组成了这里特别的味道。可以怀旧,可以时尚,穿梭其中,仿佛在时间界线上散步。商业化的处理,使这里生机盎然,有画廊、餐馆、购物场所、电影院......完全满足了人们现代生活的需求,是城市独特的风景线。石库门建筑的清水墙,是这种建筑的特色之一,为了强调历史感,改造保留了原有的砖、原有的瓦作为建材。在老房子内加装了现代化设施,包括地底光纤电缆和空调系统,确保房屋的功能更完善和可靠。在旧建筑中注入了新的生命元素,不仅保护了历史文化遗址,也使其发挥了其更多的功能作用,是旧建筑改建的一次成功尝试。

上海八号桥

下午参观了8号桥建筑和田子坊。上海八号桥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卢湾区建国中路8-9号,占地7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园区由20世纪70年代所建造的上海汽车制动器厂的老厂房改造而成,由HMA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建筑风格内外一致,空间布局美观,保留了原先那些厚重的砖墙、林立的管道、斑驳的地面,使整个空间依旧有着工业时代的沧桑韵味。设置了大量半室内空间,局部二层设置有露天平台,供业主休息。连接建筑体与建筑体之间的桥一下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多彩的玻璃装饰桥体,独立而美观,同时起到便于两边交流的目的。建筑外墙极富有特色,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空间布局合理,走廊上布置绿化,房顶也有绿化,使整个建筑不生硬,给人亲切感。采用将人性化及大自然融合的理念作为空间布局的主题,在建筑的立面上采用多处开洞的设计,有效增加空气的流通。天窗的设置,减少空调及灯光的开启时间,减少整体拍烟系统所带来的格外材料及运营成本。田子坊位于上海市泰康路210弄,一进田子坊就给人居民生活的味道,弯折的小弄,基本保留着原有的建筑风格。现在主要开设商铺,餐馆,艺术画廊等,提高了田子坊的文化品位,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更高层次生活的追求。

上海之行总的感觉是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和成功的旧建筑改造。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减少地面交通压力,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旧建筑改造,使旧文化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现代人生活当中依旧充满活力。这些成功的案例给我们以后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5篇:上海建筑考察感悟

上海考察感悟

上海就象一个庞大的建筑博物馆,不管是线条简洁,时尚大气的现代建筑,还是设计精致,注重人文气息的老建筑,在城市开埠以来的一百多年中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争奇斗艳,特色造型令人叹为观止!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有19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6项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和4座上海市级历史文化名镇。

英国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是当今世界上最有成就的建筑师之一 ,其许多作品已成为 2 0世纪的不朽之作 ,如香港汇丰银行大厦、卡里艺术中心、弗雷尤斯地方职业中学和法兰克福商业银行等等。这也是我们来上海考察的第一站,展览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的巨大,但对于我而言已经足够了。让我更为惊讶的是他的思想不仅仅只限于建筑之上,还涉及到了船只首饰等,他注重时代精神,理性对待高技;他有着发觉材料潜力,注重技术工艺;他注重场所精神吧,尊重传统文化;他分析气候特征,关注生态平衡。福斯特一直不断地致力于利用现代的工艺技术的新成就来创造更加理想的人居环境。同时尽可能的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能耗,降低污染。亦即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他的作品犹如漫漫长夜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使我们在扑朔迷离的21世纪看到未来建筑的曙光。

浦东陆家嘴,现在已是上海最具魅力的地方,是上海象征国际化大都市的标注。东方明珠矗立于浦东新区陆家嘴的浦东公园内,高468米,为亚洲最高,世界第三。仅次于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和俄罗斯的莫斯科电视塔。它左右两侧的杨浦大桥和南浦大桥交汇在一起,形成双龙戏珠之势。东方明珠电视塔选用了东方民族喜爱的圆曲线体作为基本建筑线条。其设计寓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优美含义。主体有三个斜筒体,三个直筒体和11个球体组成,形成巨大空间框架结构。筒体内有6部电梯,其中一部是可载50人的双层电梯,还有一部在上球体和太空舱间运行。塔体可供游览之处有:下球体、中间球体及环廊、上球体及太空仓等。下球顶高118米,设有观光环廊和梦幻太空城等;上球顶高295米,有旋转茶室、餐厅和可容纳1600人观光平台。上下球之间有5个小球,是5套高空豪华宾馆;太空仓供外宾观光。电视塔的灯光效果也令人叹为观止。灯光在电脑操纵下可以根据天气变化自动调节,产生1000多种变化,东方明珠成为上海天幕上的真正夜明珠。

上海金茂大厦,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黄金地段,与著名的外滩风景区隔江相望,由中国上海对外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管理,美国芝加哥SOM建筑事务所设计,总高度为420.5米,是目前世界第

三、中国第一高楼,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地上88层,地下3层,裙房6层,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大厦里有办公楼、金茂凯悦大酒店、观光厅等等。金茂大厦既有现代气派,又有民族风格,堪称上海迈向21世纪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她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象征之一。

金茂大厦主楼1~52层为办公用房,53~87层为五星级宾馆,88层为观光层,裙楼为金融、商业、服务、康乐等多功能设施。大厦同时又是一座集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于一体的大楼,当代最先进的高新技术在大厦中得到最为完善的体现。金茂大厦平面布局严谨,空间组织合理,立面构思精细,结构选型可靠,体现了当代国际建筑与设计的发展潮流。这座庞然大物在其建造之初,它的建筑设计采取了国际招投标的形式,最终中标者为美国的设计公司。据说美国人接手这个项目的投标任务后,所着手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不是去研究该项目的技术问题,而是力求寻找一种现代超高层建筑与中国历史建筑文脉相沿袭的结合模式。他们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寻找了几乎所有古代高层建筑的图片,最终他们选定了西安的大雁塔作为构思上海金茂大厦的原型。另一方面,美国人又研究了中国另一个最著名的古建筑群--北京紫禁城的平面布局,将金水玉带的吉祥格局巧妙的引申到金茂大厦的形体设计中。现在这座大厦已经建成耸立在浦东,它修长稳健的体形确实让我们联想到古老的大雁塔的身影,它接近基座部分的最下几层的跌水处理,也确实体现出中国古代平面布局中曲水环绕的建筑规划方法。然而,当我们走进了大厦内部的展览厅,看到金茂大厦与世界上其它著名超高层建筑物进行的建筑风格的比较展示时,我们发现金茂大厦的主人在他安排的对金茂大厦的解说词中,美国人的煞费苦心的安排都变得无影无踪了。金茂大厦将自己高耸屹立的主体比作是一支笔,将周旁的裙房比作是一本书。表现的是"笔岸书香"的经典寓意。金茂大厦位于上海著名的经济中心--外滩的东边,取形取意围绕着一支笔、一本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在现代文明中的一种恰当体现,它反映出上海市领导层和上海市民期望上海能够保持人才辈出的美好心愿。

而上海城市规划馆也是我们此次考察的第三站,人们翘首以待的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以其独特的姿彩耸立在人民广场东侧,它迎着朝阳,满怀激情地接待着来自本市和国内外的游客朋友。建设永久性的城市规划展示馆,是扩人民众参与,增强市民认同感的迫切需要;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进入新时期,努力提高规划水平的必然要求。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的筹建工作从选址、建馆、布展、管理每一个进程都深得市委、市府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它的出现给本来已绚丽多彩的人民广场更增添了一份英姿。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的展示规模在世界同类展馆中是首屈一指的。它借鉴了国内外先进展馆的经验,在布展内容上,以“城市、人文、环境、发展”作为主题,浓缩了上海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昨天、今天与明天,重点突出未来20年的发展规划。在展示手段上,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突出运用高科技,体现综合、开放、公众参与的特点。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 20670平方米,建筑高度43.3米,从底层大厅至四层展厅可供展示的面积为7000平方米,并拥有一百余米长的市民休闲街。展馆大楼主体造型从中国传统的城门形态中获得设计灵感,以中心对称的结构图式巧妙地呼应着中国传统的美学思维,与现代感及富智慧地在同一建筑上体现出和谐美感,还有神奇的规划展示馆虚拟现实(VR)展示系统等都是上海高校上海大学的科研成果,是智慧的结晶,顶部寓意着盛开的上海市花——白玉兰,网络状的结构让建筑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这座晶莹剔透,琼楼玉宇般的建筑获得了2000年度上海市“白玉兰”奖和国家建筑最高荣誉“鲁班”奖等奖项。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是一座展示上海城市规划与建设成就的专业展览建筑,位于人民大道100号,是人民广场又一座标志性建筑。它占地4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高43.3米,分地上5层,地下2层。它具有展示、查询、交流研究、宣传教育、休闲观光等功能。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总体风格定位体现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的结合,布展主题是“城市、人、环境、发展”,以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跨度为主线,层层深入,并借鉴国内外先进展馆的经验,体现海派风格的个性。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是经试人事局批准组建的事业单位。展示馆内设三个部门:办公室、布展部、设备管理部。物业经营管理委托专业公司,大胆探索一条社会化、市场化管理的新路子。

上海博物馆新馆于1993年9月18日打下第一根桩,1996年10月12日全面建成开放。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地上五层,地下二层,建筑高度29.5米。象征“天圆地方”的圆形放射与方形基座构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该馆的设计者邢同和先生对“天圆地方”的阐释是:“上海博物馆的‘天圆地方’寓意,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展示了一种天地均衡之美,上下五千年时空循环升华之力。‘天圆地方’组合,创造了圆形放射与方形基座和谐交融的新颖造型,带来了特有的空间轮廓,给人以回眸历史、追寻文化的联想,引发人们对形象与技术碰撞后产生的建筑文化魅力的关注、憧憬。” 从远处眺望,圆形屋顶加拱门的上部弧线,整座建筑宛如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上海博物馆的平面布局,分开放区、库房区、学术区、科研区、管理区、设备区等6个区域,现开设11个专题陈列馆和3个特别展厅,展示的珍贵文物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和绘画为其特色,此外尚有玺印、雕塑、玉器、家具、钱币、少数民族工艺、暂得楼藏瓷等。上海博物馆陈列面积共计12000平方米,一楼为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和特别展厅;二楼为中国古代陶瓷馆、暂得楼陶瓷馆和特别展厅;三楼为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玺印馆;四楼为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历代钱币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和特别展厅。

上海城隍庙坐落于上海市最为繁华的城隍庙旅游区,是上海地区最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受了重大打击,神像被毁,庙宇被挪为他用,现已修复。

此次考察的主要目的就是参加上海集成建筑博览会,对于我而言在这次考察之前对集成建筑只有甚微的了解,直到参观完博览会,我才有了全新的认识,集成建筑就是住宅工业化,住宅工业化的建筑体系是以专业化的生产方式,将建筑部品加以装配成为具有优良性能产品的建筑体系,可以改变传统建造方式带来的施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资源消耗大等弊端。集成建筑技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轻钢结构集成房屋;集装箱模块化房屋;集成建筑五大优势。提高性能,综合性采用技术部品,可以全面提高住宅性能;保障质量,住宅部品在工厂制作,工地现场采用干式作业,可以最大限度保证产品质量;减少成本,使用工业化生产和通用部品,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节省大量人工和管理费用,综合效益明显;保护环境,采用绿色施工方式和绿色建材,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可以降低建造阶段的能源资源消耗,实现对节能环保的贡献;价值长久,管线和装修系统有更大的可更新性,维修性,且为住户提供多样选择,空间具有多样化和适应性,提升住宅寿命和住户的可持续性居住。 当然,作为新新力量,集成建筑同样正面临着怎样的尴尬处境,发展超过十年,但对于大众而言什么是集成建筑依然一片茫然。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即便身处一线的开发商们同样不甚了解。一切不甚明朗,大多数开发商面对集成建筑一片茫然。有人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公司使用集成建筑,会提高产品成本,大约每平方米增加1000元左右,成本提高的必然结果就是涨价,当下市场刚需为王,降价走量是主流,两者显然相悖;其次,集成建筑具备明显劣势,标准化生产将会导致产品无差异化,诸如产品外立面等会相同等,预测未来,他分析认为,集成建筑应该是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之一,预估二十年后将会广泛推广应用。看似美好的前景,现实却呈现出另一面,一方面是集成建筑供应商如火如荼的研发,另一方面开发商却冷淡异常。中建国际设计成都区域设计总监李进指出,一是前期研发成本太高了,二则缺乏相应国家级别的验收规范。目前住宅工业化标准的制定一方面缺乏主要的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标准,另一方面,住宅部品方面有一些标准,但是不成体系且在住宅建造上长期没有工业化建造的需要,相关标准在设计中的运用微乎其微。住宅工业化建造与住宅工业化设计建造标准的制定相辅相成,住宅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建筑设计、构件生产以及施工等方面标准的建立与实施,而住宅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会降低造价、提高建筑设计和建造的质量及速度,同时使住宅工业化标准得到进一步完善。加上其它劣势,诸如产品风格雷同,造价高等,集成建筑市场推广受阻。

此次上海之行让我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建筑,有简单的,有复杂的,但我们都不能否认它们都有他们自己的特点和存在的价值,我看到的只是一部分,知道的也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也只能从网络资料上获取,觉得可用的就拿来用,获取自己能感受到得那一部分艺术与美丽。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牛犊,我的阅历经验实在是太少。但我不得不说上海是繁华的,热闹的,拥挤的。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你在街面上徜徉,就会觉得四面八方都是向你涌来的人潮。只要说起上海,人们很自然会联想起高耸入云,摄人心魄,有浓厚的东方文化韵味东方明珠塔;设计巧妙、气势恢弘金茂大厦,还有杨浦大桥等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高新科技的完美结合,又是海派建筑风格的再现。它们犹如一道道大餐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任我们细细品尝和体味。如今这些建筑已经成了今日新上海的象征。 而那些造型别致形状玲珑剔透的,具有一定历史年代的老建筑则是上海建筑的点心了。有些时候我会更偏爱他们一些,看到它们往往会引发我们怀旧情怀,让我们去追寻已逝的岁月中曾经发生的故事。现在到上海的人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外滩了。我去过几次,每次都是人山人海,想找个地方拍照留念都有点难。吹着绵绵的江风,看水面上来来往往的游船,以及各式各样建筑的倒影,随着微波的漾动,挺拔高耸的大厦便温柔了许多,一如湖中软泥上招摇的青荇,婀娜地焕发着迷人的光彩,青春靓丽,风姿绰约。东方明珠,在其他楼群的映衬下,更加熠熠生辉。更有那金黄色的大莲灯,在它的金色光芒覆盖下,周边的楼群黯然失色。如果说这是一朵盛开的金莲花,那其他的楼群也就只好屈为莲叶了。看着这朵盛开在高空中的金莲,富丽无比,美仑美奂,心中却极其平静,宁静得忘了这是中国最繁华的都市。任晚风吹拂,任人声喧嚣,心远地自偏。

第6篇:关于赴北京、上海、长沙对相关医疗建筑的参观考察

后的几点体会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国庆62周年前夕,由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成勇副院长带领(第二组)本院4名专业医务科室主任、基建科长、设计院建筑师等7名专业人员赴北京、上海、长沙进行了为期9天的医疗建筑功能使用性与流程布置合理性等多方面的参观学习与考察。在短暂的几天时间内先后参观了北京朝阳医院、北京海军总医院、北京医院、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上海新华医院、上海中山医院、上海第三福利院、长沙湘雅附二医院,听取了有专家教授及医院领导对医院建设方面的经验介绍与建议,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感受很深。现就参观学习与考察后的感受与体会报告如下:

一、建筑功能布局与使用的合理性

以上所有被参观的医院尽管在建筑功能布局上各有所长不尽相同,但都充分体现了在功能科室布局中的人性化的使用要求与使用的合理性,在追求病患就医顺畅的同时也尽最大的努力为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医务就诊环境,可以说其中最大的体现就是满足功能框架的同时对细节的要求多做到了细致入微,因此,医疗建筑建设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功能布局的合理性与细节处理的周到性方面的体现。

二、保障医疗建筑内部功能布局的合理性与细节处理方面的周到性

要做到医疗建筑内部功能布局的合理以及对细节处理方面的周到与细致入微,首先应认真学习与总结兄弟院建设的成功经验以及对细节处理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充分结合本院的管理程序、各科室的作业程序以及各科室之间的相互关联的紧疏要素,充分听取各科室对建筑硬件的细节要求,组织本院专家会同建筑设计院对各项要求进行反

复论证、去伪存真,全面而细致的结合本院的发展规模与目标,制定出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建设理念与建筑使用要求,方可对本院建设项目的成功与否提供有力的理论保障。

三、基建科的组织与协调

在认真细致的论证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应该更充分的发挥基建科的协调作用,将本院基建科、各医务科室主管与设计方更好的形成一个完整的紧密团体,使院领导对本院建设项目的目标理念在设计方得到更完美得体现。

四、对设计院的要求

设计院应以主动积极、认真负责、精以求精的工作态度,在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全心全意的运用高精的设计技能为业主做好每一项的细节设计,充分发挥设计院的建筑专业设计优势,将业主的各项要求在满足各项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得到更好、更多、更全面的体现。

这次参观学习与考察活动,兄弟院同行的友好热情的接待,尤其是到上海第三福利院、北京海军总院、长沙湘雅附二医院参观考察,院方领导及专家都毫不保留地向我们介绍他们的先进理念与经验,相互交流无拘无束,热情友好。通过参观考察,我们感到这次肩负的责任重大,作为本院基建科一定在主管院长的带领下,积极主动的认真组织好本院新建综合病房楼的各项前期建设准备工作,为本院的整体建设发挥更积极的组织与协调作用。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基建科

科长:尹建军

2011.09.23

第7篇:上海学习考察报告

在学习反思,在反思提高

————“领雁工程”县级小学校长培训班上海考察报告

南雁镇中心小学 林来金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由县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领雁工程”县小学校长培训班,并于12月8日至13日进行了为期一周上海考察学习,培训时间虽短,但是能够近距离聆听那么多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和名师大家们解读校园文化内涵,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剖析学校管理真谛,共同体验成功校长的成功之路,并且参观了四所学校,实地领略了名校风采,感悟了名校的办学思想及其特色,感受了名校浓厚的文化氛围,收获很多,感受颇深,让我深深的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涤荡心灵、增强信心、终生难忘的学习之旅。

参加这次培训是对我办学理念的一次洗礼,是对我教育及管理行为的一次鞭策、规范。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欣喜、激动、充实之余,更多的是切实的感受和深深的思考,从而对这次学习和今后的学校管理工作产生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之一:思想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成功的学校管理,不是停留在制度管理的层面上,而是校长个人素养和人格魅力的一种引领。在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中,不管是聆听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还是到名校去实地考察,我们都可以真切感觉到每一位成功的校长,都对教育工作有着深深情结和执着追求,把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我们一次次惊叹于清晰明朗的办学理念,又一次一次折服于高深前端的教育思想。如七宝中学校长仇中海在素质教育实践中,学校提出了“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思想。“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人文见长”是学校教育的特色,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学校风格,构成了独特的学校管理文化。学校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养育,树立充满人文精神的培养目标,营造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建立充满人文精神的师生关系.学校业已形成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感恩教育为核心,以学校课程开发、学生社团活动、学生自主管理、学生志愿者行动、社会实践、科技艺术教育为途径的整体联动教育模式。基于文化立校的理念,把学校八大主题文化节——感恩节、读书节、 爱生节、班主任节、狂欢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纳入人文教育的体系,使校园文化的“人文”特色更加鲜明,成效更为显著。我也切实体会到在办学实践中,校长须通过充分展现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领导集体,影响师生员工,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引导全体成员共同进取的意向行为,就会创建出富有特色的名校。

关键词之二:课改

现在各地各校都在轰轰烈烈地搞课改,有些人在课改尝到了些许甜头,但大多数学校在课改中不是被搞了没底气(双基都不能保证),就是照旧(举素质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而到了上海静安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特别是接触到张人利校长办学理念以后,你可能才会真正体验到什么叫做课改。“减负校长”张人利的做法总是看上去有些“怪”,附校提出的一系列教改新举措,一次次地颠覆传统,令人“瞠目”。 一怪:一年级不上数学课。

一、二年级的语文为每周10课时,英语为每周6课时,一年级没有开设数学课,只有一节用英语上课的“英数活动”课,解决幼小衔接和数形概念的前期渗透问题。二年级开始开设数学必修课,每周4课时。在缩减数学课的同时,增加英语、语文的课时,增加识字量和扩大阅读量。“这样的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两个重心移位的思想。”张校长介绍,将形象思维比较强的学科重心“下移”,将抽象思维比较强的学科重心“上移”。二怪:不订教辅书中考拿高分。不知何时,教辅材料已像教科书一样,成为老师手中、学生书包里的必备物品。而在静教院附校,不仅小学生不用教辅书,连即将中考的初三毕业生也不用。“减负校长”张人利用事实告诉大家,没有一本教辅书,同样也能创造神话——秘诀就是请老师下题海,自己编写习题。三怪:德育课拿身边大事当教材。在附校,还有一件奇怪事,该校的德育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而是动态资料包。“我们倡导关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在小学部的课表上,附校的德育课程叫做“新德育”,到底新在哪里?德育课程没有固定教材,基于三个理由:第一,编了教材,就无法保证时效性,比如神七升空、汶川地震等内容就可以随时增补;第二,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效果最好;第三,编了教材解决不了针对性问题。简言之,就是以现有教材为资源,从社会发展,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自主开发德育课程。但“怪”的背后往往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创新,是追求建立高效能学校的体现,更是对新课改的独特理解。

关键词之三:育德

走进上海西南模范中学,走近汪劲松校长,我就被汪校长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他对教育四十年如一日的执着追求,在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中撞击出思维的火花。《校长寄语》和《校园心语》都能体现出汪校长在学生德育方面所倾注的心血,也是他对学校德育的独特理解吧。

从2002年起汪校长就每周一篇以校长寄语的形式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感悟和启示,亲切自然地与学生进行零距离的交流,尽可能使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校长寄语是校园文化的一种载体,应该反映学校的向往和追求,体现师生的精神和情操。既要符合教育规律具有教育特色,又必须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因此,撰写“校长寄语”总是结合时事政治、社会风尚、校园新事,选取恰当的切入口,与学生谈理想,谈情操,谈道德,谈品行;把深刻的教育理论,常见的政治术语,化为自己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激情语言,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感染教师。“校长寄语”议论范围很广,爱国、做人、成才、竞争、榜样、人生、情感、爱好、学习方法等等都会有涉及,师生的反响也很好。但后来汪校长觉得既然是校园文化,应该让全校师生甚至各位家长共同参与,搭建师生、家校交流互动的平台,让大家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促进。这样,既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氛围、环境主流意识,更能潜移默化地转变成师生出自内心认同的思想、精神、情操、价值观。所以后来将“校长寄语”改为“校园心语”,并写了这样一段文字:“人生路上,有人登攀,也有人滑落。如果群体中的人们能互相鼓励,互相搀扶,经常交流登攀中的有益启示,那么,追求升攀就会成为他们的主流意识。作为前行者,我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以‘校长寄语’形式奉献给大家,也算抛砖引玉。可喜的是,全校师生在登攀成才高峰历程中,感悟到的许多真知灼见尤为令人感奋;及时交流,相互学习,对继续登攀前行很有帮助。所以将‘校长寄语’改为‘校园心语’。”实践证明,“校园心语”已经成为全校师生的良师益友,成为西南模人精神和追求的旗帜。

关键词之四:评价

以往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往往停留在教育教学工作上,而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很少顾及,而新课程改革恰恰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教师的评价不仅是对现有教师队伍的进行排序,或是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上海市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在反思传统评价弊端的基础上,感到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状况的鉴定,更重要的是为促进教师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服务。教师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师工作进行管理的方式与途径,更是让教师从评价反馈中获悉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建立教师工作卷宗评价制度旨在努力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加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注重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评价和多方面收集信息,以期尽可能使对教师的评价科学、公全面。从而建立了“教师工作卷宗评价模式”是以教师个人直接参与与选择、分析与自评为前提,按照评价内容要求,将自己的工作实绩记录整理的相关文字资料或音像资料,不仅能全面反映教师工作的成果,还能反映他为此付出的努力以及明显进步,展示一学年里教师在教育教学、专业发展上的成绩。教师工作卷宗评价就是教师个人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自评,年级组教师之间根据教师工作卷宗进行互评,学校教育委员会根据教师工作卷宗,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及专业化发展进行考评。通过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价的整合,从外部主管评价转向内部客观自我评价,形成教师在不间断的专业发展过程中不间断的自我评价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能把评价理解为最终结果的测评,而应视之为对通往结果的过程的评价。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多维度的评价,是对其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师德修养等各方面全面的评价。运用多种评价的方法和手段,通过自评、互评、他评、考评等评价形式,对教师实行比较客观科学地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以工作量为评价的基础,注重工作实绩的评价,鼓励教师的创新举措。

为期一个星期的考察学习圆满结束,学到了不少新的理念、方法、经验,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值得思考的问题,它需要我们去反思,更需要我们反思后去实践。

与上海地区的几所学校相比,我们的学校除办学条件有较大差距外,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质量,社会影响的差距。今天我们的学习已不再是照搬别人的教育实践,与这相反我们学的是立足校情,建立谋求学校发展与创新的科学思维方式,我们思考的是如何立足校情求发展,如何将我们所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经验,融入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反思是学习,反思是成就的过程,反思也是一种能力,我们需要高质量的反思,作为校长我们要善反思,重实践。

校长培训已经结束,但我们的学习才开始,做为校长的我们,要清楚自己的角色以及肩负的责任,把自己的学校带向发展之路,带向成功之路,把学校办成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学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站在未来的高度,站在现实的角度,不断地为学校寻找新的起点,我们有责任做好“教育必须做好的事”,我们有决心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为学生的发展,为教师的发展,为学校的发展努力去实践吧!

第8篇:上海、杭州考察报告

上海杭州学习考察报告

新年伊始,经过两天的春训学习之后,在公司的安排下,2017 年2月9日—12日,赴上海、浙江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这次上、浙之行,使我开阔了眼界,启发了思路,收益匪浅。通过学习考察,我们近距离、多角度地感受到了大城市的魅力,接受了大量新视点、新思路。同时也让我们深思,上海、浙江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其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现将我本人的学习考察情况和体会报告如下:

在高铁的急速飞驰后,感受中国科技带给我们的生活改变,感谢背后辛勤付出的建设者们。首先,我们来到了大都市——上海。上海是个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城市,更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在这里,有数不清的著名建筑,更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来到上海的第一站是中共一大会址,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诞

生地,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门楣有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门楣上部有拱形堆塑花饰,一幢幢沿街砖木结构一底一楼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让我们感受上一辈建设者的智慧,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建筑的美丽。

上海老街《田子坊》,有着老上海特特的风土人情和设计来源,弄堂里除了创意店铺和画廊、摄影展、咖啡馆,这里居然还在使用的80年代标志装修的绿色信箱,在这种环境下,有一种出人意料的艺术美感,让本来废弃的建筑再一次重生,绽放出更大的光芒。

上海中心大厦是中国第一座超高层摩天大楼,上海中心大厦建筑外观呈螺旋式上升,建筑表面的开口由底部旋转贯穿至顶部,其设计高度632米,更是当今世界第二高楼,被雄伟震撼的同时,也想到这样的建筑要考虑的因素之多:地基、支护、结构、电梯、脚手架、钢

结构、幕墙、防风、抗震等等,BIM技术在本项目的运用更是值得我们这些建筑者学习的模板。深深感受到随着时代的巨轮前行,世界最高建筑一次又一次的被刷新,建筑高度不免也代表了人类的智慧和科技的发展。

上海外滩,矗立着海关大楼、和平饭店南楼北楼、原汇丰银行大楼等52幢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古典主义式、文艺复兴式、中西合璧式等风格迥异的大厦,素有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是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这些建筑大多都有爱奥尼克式的柱子,显得庄重,再加上线条一般都是鲜明的很,当然细腻的雕刻也是少不了的,尤其是窗户上的,刚柔结合,确是经典。

之后来到杭州,到杭州的第一印象就是西湖,西湖独擅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坐上西湖游船感受其气息和韵味,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白娘子和许仙,怎能叫人不动容,不生怜惜。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融合,给人一种美的视觉享受。杭州周边的景色非常之美丽,西湖的水面宁静的设计者、设计师、艺术家等心灵也十分的宁静。凉亭、楼阁、小桥都是西湖的特色,都是设计者创造的灵感。我们感谢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更应该保护这里的景色,保留古代建筑风格,在保护西湖的过程中,以最小干预的原则修复,体现其真实性和完整性,这也体现了世界遗产对保护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要求。

时间转瞬即逝,考察就在美丽的享受中结束了,此次考察的目的使我开阔了视野,更让我明白了建筑要多思多想,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不断从身边提取建设元素,建筑离不开生活。我学到了身边从未见过的知识,直观的观察了这些

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建筑和城市文化内涵,结合我们学习的理论知识我觉得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效果,让我明白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巧妙结合。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重要关系。

第9篇:上海艺术考察报告

艺术考察报告

为期一周的艺术考察,在我的不舍中落下了帷幕。在本次考察中,得到实质的收获但对我来说,意义深刻,受益匪浅。

从古到今,每一件事物随着时间的洗礼,不断地快速发展,但原汁原味的旧上海,却早已成为过去。只能凭着外界的传播,获得信息,来加深对它的印象。我们该用审美的眼光,去分析它,解剥它。美也能形容得这么具体。原始在于它的本质,那颗纯朴的心是永远不会老,不会变。依然这么美。美得脱俗,美得可贵。自豪之心,禁不住诱惑,情不自禁地在作怪。敬佩之心油然而生,在心里默许着设计师可歌可泣的创作。繁华的南京路,高雅的博物馆,每一处不让人记忆犹新,留连忘返。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的演绎,层层叠加,向上展开的倒金字塔型有一种展翅飞翔,御风而上的动感。使这个建筑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和不同凡响的外观,并予人超时空的想象。它 通体披一层鲜亮的红色,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外墙参照了故宫外墙的颜色。官内的每个展区的设计都不同,陈列的书法作品,绘画作品使我们感叹真是人才辈出,不得不佩服,从中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也了解不许多国家的设计理念。

我们来到了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新馆外圆内方和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够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

作为一所一流的综合性艺术博物馆,多年来,上海博物馆以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艺术文物而享誉国内外。其中,又尤以青铜器、陶瓷器和历代书画为特色。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 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三十年代以后发现的精粹之品也不在少数,如浑源彝器中的精华牺尊等。建国前出土的保 卣、召卣,也都是著称于史学界和金文

学界的重器。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至于景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

为一 代的杰作。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代之冠。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家具的收藏更是集王世襄、陈梦家两大家之精华于一身。少数民族文物的蒐集在综合性艺术馆中颇为少见,体现了上博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和极富前瞻性的眼界和追求。

晚上我们来到了外滩。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区黄浦江畔,它是上海的风景线,是到上海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外滩又名山东一路全长约1.5公里。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令我最难以忘怀的还是上

海宜家家居城。 宜家家居于1943年创建于瑞典,“为大多数人创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是宜家公司自创立以后一直努力的方向。 上海宜家家居广场不仅家居产品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而且有很多国内外著名室内设计师的作品。 此次来宜家家居参观的主要目的是观看国内外著名室内设计师的作品,多多收集素材,了解家居风格和设计理念,能把所学专业与生活更好的联系起来,真正“学以致用”。 上海考察就在美学的享受中结束了,给我的影响很大。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直观的观察了这些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建筑和城市文化内涵。结合我们学习的理论知识我觉得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效果,让我明白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巧妙

苏州园林,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本应永恒的东西被人遗忘在了历史的边缘。当残害不堪的骸片幸运的存留时,历史应赋予他们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西湖--杭州之美,美在西湖:西湖依杭州而名,杭州因西湖而盛。自古以来就有“天下西湖三十六,此中最美是杭州”。 西湖之美,美在其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美在湖山与人文的自然相融;更美在人们对她的呵护及对其历史文脉的传承。

西湖四周,绿荫环抱,山色葱茏,画桥烟柳,云树笼纱。逶迤群山之间

,林泉秀美,溪涧幽深。 西湖不仅独擅 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且更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把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

结合。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重要关系。这次考察实习 也给了我很多的创作灵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要好好把握这份美好的精神财富。

意见和想法是行程太赶了些,一天3-5个地点,一个点才2小时左右,东西太多消化不了有点走马观花的感觉。还有就是不要赶上节假日出行…..

上一篇:结婚不到两年想离婚下一篇:现浇楼板裂缝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