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著热电写华章

2023-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执著热电写华章

乘风破浪写华章

——厉山镇中心学校工作总结

xx镇中心学校按照“追求更好,走好成功每一步”的办学理念,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体教职工以高昂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理念,强化学校管理,加大教研教改力度,开创了学校工作的新局面。现将我镇各校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汇报如

下:

一.强化师德教育,重塑教师风范

校园是培养学生、教育学生的场所,从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到校园环境气氛无不教育人、影响人。我镇各校在德育领域不断开拓,按照“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多管齐下的德育管理模式,形成“活泼、进取、团结、创新”的纯正校风和力争上游的浓浓学风。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以教书育人为职业,作为个人,必须保证品质高尚;作为集体,必须保证队伍纯洁。为此,中心学校要求全镇各校继续开展好行风建设活动,提出教师在工作中有三道鸿沟不能逾越:一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二是滥发行乱收费;三是不重视安全卫生工作,致使安全卫生事故发生。与此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师行为规范。为使师德行为规范落到实处,镇中心学校抓住xxx这个扶贫助学的典型,因势利导,及时宣传xxx的先进事迹,号召广大师生向身边的典型学习。学校组织了领导干部、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三个层次的学习专题会,邀请xxx作专题报告,发出了“扶贫助学,关爱学生”的倡议书。在师生中形成了以捐助为荣,以助学为乐的氛围。师生们纷纷行动,有的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有的参加爱心结对,对口支援;有的向困难学生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他们找回自信,重塑人生。学校也深感扶贫助学义不容辞,在经费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今年减免贫困生费用2万5千多元,290余名学生得到资助。学校同时积极支持组织师生参加扶贫助学工程,建立建全贫困生助学基金制度,使这一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厉山镇中心学校再次庄严承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各校也开展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师德教育活动。何家高小制定了定期与学生谈话制度和定期家访制度,借以了解教师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地位。本学期,该校小组成员已经就行风建设问题与36名学生进行了谈话。家访达到20余次。由于学校家访制度得到很好落实,学校在社会上的形象明显提高,行风建设收到良好的效果。三河高小制定了《教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管理规定》,用以指导全体教职工的言行。举行了一次主题为“自己的缺点在哪里?”的讨论活动,与会教职工深刻剖析了自己的缺点,认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为恶小而为之”,每位教职工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使三河中心小学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更加完美。镇中心小学在教师中广泛开展“讲师德、守纪律、尽师责、塑师表、铸师魂”活动,要求教师对学生做到“四勤”:勤下班级、勤找学生谈话、勤上门走访、勤与学生交朋友。镇高小拟订了了“好教师的12种素质”;镇三中教育师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在教师中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居室”、“文明楼”、“‘学双涛’关爱学生”的活动,禁止工作日牌赌博。首先让教师养成良好的习惯;然后为人师表,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通过行风建设活动的继续开展,教师的思想觉悟得到进一步提高,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形成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份内的事自觉干,份外的事抢着干的良好局面。

二.夯实基础教学,深化教育改革

教育是学校的纲,学生是教育的本。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求教师既不能完全摈弃传统,又要树立纳新意识,勇于改革,稳步完成从传统教学到现代教学的过渡。从中心学校组织的对全镇所有学校的教学检查来看,各校孝育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抓纲务本,夯实基础教学。

在常规教学的监控与管理上,我们始终坚持实行“三制”、“三查”,即:“坐班制、跟班制、签到制”、“查备课、查教学、查效果”,制定了《常规教学评估细则》、《常规教学检查方案》、《常规教学评价条例》,有效地促进教学教研工作的开展。

2.求真务实,积极开展教职教改。

多年来,教改喊得响,做到多,但收效甚微。为使我镇教改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中心学校要求各校结合学校实际,明确规定教师的研究课题,并辅以“研讨课”、“说课竞赛”、“教材分析研讨会”等形式组织开展教研活动。讲课必须有印制的公开课教案,听课要填写记录表、评课卡,让每一次教研活动都落到实处。注重观念创新和教研效果。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各校高标准、严要求,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教研活动。如镇三中校长xxx坚持向职工灌输“超前意识和严格的标准”,鼓励教师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在探索中前进,在总结中提高。副校长xxx提出了“谁主动,谁受益,谁坚持,谁成功”的鼓励语言。教科室以《我的教学特色》,《我的教学故事》为

第2篇:笔耕不辍写华章 宋鹏飞

笔耕不辍写华章

——记襄州区优秀共产党员、黄集镇宣传干事宋鹏飞

襄州区黄集镇有位远近知名的文化人,名叫宋鹏飞。说他是文化人,一是因为他是全镇唯一一位出过三本书的人,二是因为他是全镇各大报刊文章见稿最多的人。宋鹏飞今年38岁,作为一名通讯员,他热心写作笔耕不辍,在繁华喧闹的小镇里,独守着清灯古卷,不计名利,不慕荣华、辛苦耕耘在三尺书桌前,讴歌黄集镇改革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讴歌口子镇发展中涌现出的新事物。他以实力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家乡人民的称赞。

稿费是他的工资

不抽烟,不赌博,写文章是他唯一的嗜好。宋鹏飞自幼热爱文学,在中学念书时,就一直担任学校文学社长。自从1991年《少男少女》杂志刊登了他的处女作《昨天、今天、明天》后,他便一发不可收拾,一篇篇文艺作品频繁见诸多端。高中毕业后,他一边打工,一边写作,他的《祭父》《白发亲娘》等也先后被《佛山文艺》采用。渐渐地宋鹏飞成了镇上小有名气的人物。

2000年春,黄集镇为提高知名度,扩大招商引资成果,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通讯报导员。小宋获悉后,当即辞去工作返乡应聘,他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如愿以偿成了镇上宣传力的一名聘用宣传干事。

成为一名聘用宣传干事后,小宋踌躇满志地要用手中的笔宣传黄集、介绍口子镇。每天白天奔波于全镇的各个角落,夜晚他伏案写作,像一只上满发条的时钟,不知疲倦。此时的宋鹏飞已经结婚成家有了一个孩子,他已成了家庭的顶梁柱。这次镇上聘用通讯报道员特别指出:聘用人员一律不发基本工资,全靠发表的报刊、稿件计酬,并按县、市、省、中央等不同级别给予适当奖励。这样一来,每天写文章挣稿费就成了小宋养家糊口的唯一经济来源。

执着是他的个性

依靠微薄的稿费养家糊口,对于年轻人来说确实苦了点。但小宋从不计较,他最高兴的事就是自己的文章被报刊采用。从2001年起,他开始着力宣传黄集镇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从镇委书记到修鞋匠,从镇干部到农民,从卫生院长到个体牙医,从经纪人到农村种养大户,从中小学校长到普通园丁,经他手宣传报道的先进人物已达102人。当然他最得意之作当属《愚公绿山三十年——记黄集镇温岗林场党支部书记赵明贵》。赵明贵是一个普通的老党员,他三十年如一日,将一片不毛之地变成价值2000

1万元的林场,年逾六旬仍然坚持巡山护林,一生没有儿女,把林子当成自己的儿女养育,老赵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他,他含着泪采访老赵,并下决心要将老赵的事迹介绍出去。2001年“五一”长假,为早日采写完成赵明贵的先进事迹,他放弃了原定与妻儿外出春游的计划,三次骑车到距黄集15公里外的温岗林场采访。他冒着炎热,走访群众掌握第一手资料,每次回来都是汗流浃背。整个长假期间他闭门写作,不顾蚊虫叮咬,挑灯夜战,几易其稿,最终顺利完成。5月23日,这篇文章被刊登在《襄樊日报》2版头条;6月11日,《中国绿色时报》刊登了这篇文章;6月15日,《中国环境报》也刊登了这篇文章。此后,赵明贵的事迹被宣传部门重视,后经整理,老赵的事迹又陆续在《湖北日报》、《人民日报》上刊出。赵明贵同志也荣幸地当选襄樊市人大代表,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各大媒体相继介绍老赵的先进事迹,2006年初老赵被评为“感动襄樊十大人物”,挖掘典型素材,推介先进人物,应该说小宋功不可没。

宋鹏飞热爱写作,他停不下手中的笔,赵明贵事迹见报后,他并没有喘口气,稍作停歇。这年6月黄集镇展开了争创全省一流口子镇竞赛活动,口子镇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感动了他,口子镇干部群众改革的热情感染了他,他又写了长达五千字的文章《拓宽口子迎客商——黄集镇争创全省一流口子镇纪实》。6月25日,《襄樊日报》一版头条刊登了这篇文章,8月份《湖北经济》刊用了该文,口子镇名气大震,黄集这个省际重点边贸口子镇通过小宋的笔端和《襄樊日报》的推介,逐渐被全市人们熟知,重新认识。

爱心是他的标尺

“握紧手中的笔,他会使你受益终身。”这是宋鹏飞的座右铭。众所周知,没有真情实感,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写文章的人没有爱心,更无从写起。

2003年夏季,镇信访办公室来了一位泪流满面的中年妇女,一手拉着十

五、六岁的儿子,一手拿着一张录取通知书,正向镇长苗向阳倾述自己的不幸:丈夫长年卧病不起,两个儿子正在上大学,小儿子李坤昨天收到杭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生活的重担压得这位中年妇女喘不过气来,她想向政府求助。苗镇长对其不幸深表同情,当即表态拿出2千元现金给予资助。一旁汇报工作的宋鹏飞也被感染,他仔细的寻问有关情况后,当即写出了一篇《贫困学子入学发愁、党委政府及时解忧》文章,被《襄樊日报》采用。第二天他又向镇老促会做了汇报,老促会马上筹集1000元送到了李坤手中。他又骑车找到颇富爱心的养鱼大户高小来,高小来慷慨解囊捐赠于2000元。村支部、村委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赠现金1000元。小宋自己花了200元为其购买了生活用品,解决了李坤上学的所需费用。

几年来,经他穿针引线救助的贫困生达二十几人,其中登报呼吁救助的贫困生就多

达12人。最令人难忘的是他写的《一位父亲的辛酸经历》。文章讲述了黄集镇陶家村陶朝周大儿子考取湖南大学,母亲突发意外撞死,小儿子紧接着考取郑州工业大学,当父亲的陶朝周,生病舍不得吃一个鸡蛋,天热舍不得吃一根冰棒,省吃俭用供儿子上学的故事。《襄樊日报》《襄樊晚报》相继刊登了他的文章,好心人纷纷捐助,学校也分别组织了捐赠活动,并减免了他们的一些费用,从而使两个孩子顺利读完大学。如今这两个孩子已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忘不了倾力为他呼吁的宋叔叔;每年都要写信向他汇报工作情况,年底寄一张贺年卡。小宋收到这些时总是笑得合不拢嘴,因为他知道,付出的爱都会收到同样的回报。

热情是他的动力

宋鹏飞是一个勤奋上进,热爱工作的人。他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扑在工作上。2005年,因工作需要,他又增加了一项工作,到镇党政办搞文字材料。这样一来,写宣传报道、报送文字信息、书写各种文字材料,工作量陡然增大。在办公室工作,信息、调研是最繁重的任务。宋鹏飞一有空闲时间就到基层调研,从农民口中寻觅社情民意。《经济日报·农村版》先后采用了他的《粮食直补过程中的新问题》《税改后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县市领导内参》刊登了他撰写的《当前农村债务的现状及成因》《农民争地引发新纠纷》等调研文章。《乡镇论坛》刊登了《一个让村干部挠头的问题》„„搞文字工作的人都清楚,写文章的人最累的,他不像体力劳动那么繁重,但一篇文章从初稿到定稿反复修改,常常折腾的人吃不好、睡不好。时间长了,小宋患上失眠症,加上自身血压偏高,常感到头痛,但他从没向领导叫过苦。媳妇常劝他少写点,多休息,但他总笑着说写文章是我最大的爱好,没有点爱好的人生活还有啥劲。

有耕耘就有收获,希望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付出努力的人。近年来,宋鹏飞写作技巧、日趋成熟,文章频频被各级报刊采用,采用新闻稿件达1000多篇。2002年11月,他将自己撰写的文艺作品、小言论、通讯、人物传记等结集出版,取名《口子镇里写风流》,这篇14万字的书,凝聚了他的心血和汗水,也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2005年秋,小宋被任命为黄集农业水利服务中心支部书记。2007年12月又出版30多万字的通讯集《黄集风云人物录》;2011年当选为襄州区第四届政协委员、黄集镇第九届人大代表;2012年5月出版《家在黄集》一书。

莫道征途险,勤奋自风流。祝愿小宋在写作之路上取得更多的成绩。

第3篇:为有巨笔写华章(推荐)

为有巨笔写华章

——中航工业绵阳基地巡礼

这是乐章!新年岁首,绵阳基地试验舱联合调试,发出节奏而高亢的旋律;这是宣示!中国科技城(绵阳)正在崛起一座“航空新城”。

现代航空发动机研制,要在高空台试验舱中进行高空模拟试验,飞跃“千山万水”、经受“战火洗礼”、验证各种战技性能指标和工况,尔后才能最终完成研制,推动战机搏击长空。 试验舱作为高空台的核心设备,置于绵阳基地中心区。有6层楼房高的气源厂房及压气机组等设备、大到可做公路隧道的空气管道、处理压缩空气的加、降温等设备、设施,呈众星拱月之状围绕试验舱布局,为试验舱中的测试发动机模拟出需要的空中工作环境。

以高空台为核心的绵阳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是我国自主研发先进航空发动机不可缺少的大型基础设施,它应 “航空强国梦”之运而生,也必将担负起突破航空动力瓶颈的历史重任! 聚力的重建

绵阳基地为中航工业涡轮院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那场天灾重创了中航工业涡轮院松花岭试验基地。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关怀,国家部委与地方省市的大力支持,中航工业的坚强领导,建设单位的合力,共同催生了绵阳基地。

2008年6月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张德江到松花岭基地考察灾情,对异地重建做出重要指示。2009年12月,国务院批复“绵阳基地重建项目立项报告”。2011年6月19日,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在绵阳听取绵阳基地建设情况汇报。

2010年1月,国防科工局和财政部联合下文正式批复绵阳基地建设立项。国防科工局和机关领导多次赴绵阳协调解决问题,勉励把绵阳基地建成样板工程、精品工程。

四川省政府领导、省国防工办负责人多次到绵阳基地办公。绵阳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牵头的绵阳航空城建设领导小组;市政府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审批办理各种手续;绵阳市游仙区和小枧镇人民对绵阳基地建设给予了最大支持。

中航工业成立了以董事长林左鸣为组长、总经理谭瑞松为常务副组长的灾后异地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了中航工业、中航发动机、涡轮院及参建单位共同组成的三级组织体系,强力领导推进绵阳基地建设。

使命的呼唤

2010年10月25日,绵阳基地开工建设。这天,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60周年。选择这天誓师出征绵阳基地建设,也是为了彰显航空人的使命。

这是涡轮院建设团队进驻现场第一天清晨。“哦哈~我来了!„„哦哈~我们来了!”声声宣示,穿过江面白雾;重重回音,激荡于横亘于绵阳基地的笔架山巅。

他们,带着上一辈员工建设松花岭基地的“劳动建所精神”,为使命而来!他们在自己搭建的板房中、在当地村委会的小楼里,开始了新的创业征程。

绵阳基地规模宏大、系统复杂、专业众多,大量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其设计、施工难度都是空前的。涡轮院在专门成立的建制单位之外,又利用科研人才优势,组建起了一支绵阳基地建设的团队。院里很多科技人员白天搞科研、做试验,夜晚为绵阳基地建设做各项工作。

绵阳基地建设有多家单位参建。涡轮院把所有参建单位组合成了一个高效合作、协同作战的“建设军团”。通过管理创新,减少了重复开挖、缩短了工期;使其计划、进度、质量、安全和经费有效受控。

绵阳基地经过3 年多的建设,主要建筑施工已完成,供气、抽气、电气、测控、空气加降温系统单体调试均已完成,高空模拟试验舱设备安装基本结束,全面转入设备与系统的联合调

试阶段;部分试验器和新建的地面台即将投入使用。作为绵阳基地组成部分的“航空家园”,已在2014年元月向购房员工交付。

2014年1月6日,绵阳基地联合调试启动,国防科工局、绵阳市政府、中航工业领导与涡轮院及参建单位代表,共同见证了绵阳基地建设这一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时刻。前来绵阳基地参观的上级领导和来宾发出了这样的赞叹:松花岭基地建设用了30年(1965~1995),绵阳基地建设用了三四年就有这样的形象实属不易。

宏伟的愿景

绵阳基地由试验区、科研办公区、配套功能区、员工生活区、屏障山林地等组成,计划于2015年全面建成。全面建成后,将拥有高空台、地面台及其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燃烧室、涡轮试验设备,探索与验证技术的试验设备,以及系统配套的气源、电站、机械、装配和维修等设备,具备航空发动机、地面燃机与新型动力及部件与系统试验能力,能够满足我国军民用航空动力和燃机发展的需要。在不久的将来,绵阳基地将成为国际一流的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和高空模拟试验中心,将响起发动机试验有如战鹰搏击长空的呼啸!

绵阳基地被绵阳市列为“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战略项目”和重大创新项目,纳入了其“科学新城”、“气动新城”、“航空新城”建设规划之中。并拟定以涡轮院等科研单位为主体,建设“中央创新区域”,按照“院所—园区—产业”的模式,探索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园,促进航空发动机试验与航空科技产业一体化,以期形成绵阳市军民结合的三大产业板块之一。 绵阳基地,也将成为涡轮院展示“研发先进航空动力,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价值取向、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桥头堡!笔架山,将架起绵阳基地这支巨笔,在航空人手中书写出我国航空动力创新发展的辉煌篇章!

第4篇:高举旗帜跟党走 挥洒青春写华章

青春是火热的,青春是激情的。青春,是生命的春天;青春,是理想的火炬。青春,是一个人生命的聚光点,充满彩色与梦幻;青春是人生之花的蓓蕾,终会昂首怒放、绚丽夺目。

而在人生的政治道路上有三件大事:入队、入团、入党。当我们的少先队员们告别了14岁,就站到了青春的门槛之前,这时候每一个在政治上追求进步的同学,就应该考虑怎样跨上第二个阶梯——加入共青团了。

做一名共青团员是光荣的,不仅是因为团的性质和历史使命,还因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和革命传统的青年组织。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光荣的道路,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中国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并领导的一个具有光荣历史和革命传统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自诞生以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核心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不断发展壮大,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青年,始终站在革命和建设的前列,在建立新中国,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进程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党培养、输送了大批新生力量和工作骨干。80多年来,中国共青团走过了光辉的历程。

20世纪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段难忘的岁月,尤其是这个世纪初叶的历史,更是令每个中华热血儿女刻骨铭心。在那时,八个国家的侵略军肆虐京城的屈辱以及随之而来的亡国灭种的危机沉重地压在中国人的心头。虽然1911年的辛亥革命曾经给危机四伏的中国带来了一丝光亮,但是很快就被军阀混战的硝烟所淹没。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只能背负着三座大山,在漫漫的长夜中,蹒跚行进。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长期封闭的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中国爆发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的建立做了思想和干部准备。

1920年,中国共产主义者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中开始了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工作。同年8月在上海,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派最年轻的成员俞秀松联合几名青年发起组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简称S·Y)。俞秀松任书记。

为了联系和团结进步青年,上海共产党和青年团组织就在这里开办了中国党、团组织的第一所培养青年革命者的学校——外国语学社,并且在这个学社的学员中发展青年团员。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的刘少奇、任弼时二人就是从这里踏上革命征程的。

继上海青年团早期组织成立之后,1920年秋至1921年春,北京、武汉、广州、长沙等地的革命青年分别在李大钊、董必武、谭平山、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也在当地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早期组织。当时,党的活动是秘密的,而青年团的活动却可以公开或半公开。因此,这些团的早期组织在当地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下,便以公开或半公开的形式开展革命工作,具体贯彻落实党组织决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发展党、团组织,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观点和党的各种主张,大力推进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

从1921年11月到1922年5月,全国有17个城市建立了地方青年团组织,团员总数达5千多人。

就在国内的青年团组织迅速发展的时候,在欧洲还有这样一群中国的年轻人,他们为拯救祖国而背井离乡,他们为寻求真理而客居异邦。共同的志向使得他们走到了一起,共同的志向使得他们高扬起青春的旗帜。他们在法国创建了“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且在得知国内青年团组织正式建立后,立即要求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他们当中就有周恩来、邓小平等为当代人所熟知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隆重开幕。这次大会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章程和其他一些决议案。大会通过的团的纲领上,确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中国青年无产阶级的组织,是为解放无产阶级而奋斗的组织。从此,团组织实现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完全统一,成为中国青年运动的核心,团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团结教育青年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

1923年至1928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先后召开了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党的要求和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及时制定了工作方针,确立了奋斗目标。

1923年10月,团中央在上海创办了《中国青年》周刊,在青年中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动员和号召青年参加革命斗争,青年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得到蓬勃发展。比如说共青团动员广大团员和工农青年,参加了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百多余次大小武装起义,参加了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25年1月召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为了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了明确表明我们党的政治主张——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表示我们团组织是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革命青年组织,大会决定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时,张太雷任总书记,任弼时任组织部主任。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沈阳。处在华北前线的北平团员学生,在党的领导下,率先奋起斗争,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

1936年11月,中共中央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各界青年投入抗日救亡的斗争,决定改造共产主义青年团,建立各种抗日救国的青年团体,使共青团成了广泛的群众性的青年抗日组织。

在八年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又背信弃义挑起了内战,在党的领导下,国民党统治区的广大青年,积极英勇地开展了反美反蒋爱国民主运动,形成了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战场,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的军事斗争。

早在1946年9月,中共中央根据人民解放战争的新形势和满足广大青年积极分子的进步要求,就提出试建青年团组织。随着解放战争胜利的发展,试建青年团的成功,在全国解放的前夕,1949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颁布了《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决议》,在全国开始了普遍重建青年团的工作。同年4月 11日至18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冯文彬同志任团中央书记。

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庄严的礼炮声中诞生了。中国青年团组织从此也开始了新的征程。

新中国的成立,在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因此他们必然进行反扑。1950年美帝国主义利用中国邻邦朝鲜内战爆发之机,悍然纠集仆从国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并且把战火烧向中国,妄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

中国人民深明大义,坚决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旗,向美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发起了反侵略的正义之战,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迅速在全国展开。青年团响应党的号召,在广大青年中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以提高青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动员广大青年做抗美援朝的生力军。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中的青年指战员英勇顽强地战斗在最前线,用骄人的战绩和高尚的情操谱写了辉煌壮丽的青春之歌。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是他们光荣的代表。

在国内,广大青年踊跃参军,随时准备走向战场 。1950年12月和1951年6月团中央两次动员青年学生参加军事学校,青年们都非常踊跃。北京清华大学学生在9个小时内,就有超过需要人数9倍的青年报名。广大青年踊跃支持前线,确保战场的后勤需要。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年里有3440名团员和2671名青年参加了志愿运输队。广大青年还自觉结合本职日常工作为抗美援朝做贡献,积极参加为志愿军捐献飞机大炮活动,“中国青年号”、“中国学生号”、“中国少年儿童号”飞机就凝聚了广大青少年纯真的爱国情感。

一个新生政权的巩固总要有一个过程,中国人民在开展抗美援朝的同时,还面临着十分繁重的社会改革工作。党十分重视青年团在社会改革中的作用,在1950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的一份文件中明确指出:“为了使工会、农会、青年团成为新区社会改革可以依靠的组织,各级党委必须十分注意加强这些团体的工作,特别是青年团应该成为党的最亲密的、最可靠的助手,应该加强它的工作。”

各级青年团组织没有辜负党的期望,在党领导开展的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等一系列社会改革运动中,充分发挥了先锋带头作用,有力地配合党、政领导推进运动胜利开展。比如说治理淮河。

治理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在参加治淮工程的300万民工中,有40%是青年。其中青年团员占多数,其团员数是沿淮地区团员总数的40%。团员和青年是治淮工程中的有生力量和突击队。女青年团员金秀兰、甘彩华、谭文翠被评为特等治淮模范。

为了适应新的工作任务要求,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于1953年6月23日至7月2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到这时全国团员数量已经达到900万人。

大会开幕时,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致祝词,深刻阐述了进入有计划经济建设时期全国人民面临的历史任务,要求青年团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巩固自己的组织,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发挥党的助手后备军作用,带领青年站在为国家工业化而斗争的前列。

大会讨论并且通过了胡耀邦作的题为《团结全国青年在建设伟大祖国的行列中奋勇前进》的工作报告。报告要求团员和青年成为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有知识、守纪律、勤劳勇敢、朝气蓬勃、不怕困难的年轻一代,为逐步实现工业化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这次会议根据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修改了《团章》,会议最后选出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在青年团二届一中全会上,胡耀邦等9人当选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新形势下,共青团更是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向荒原进军”,“向困难进军”,青年团组织的青年志愿垦荒队奔黑龙江、走鄱阳、登海岛。在“北大荒”诞生了“北京庄”、“天津庄”„„,在鄱阳湖畔建起了“共青城”,把一片废墟的大陈岛变成祖国东海上的一颗明珠„„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青年团响应毛泽东主席1955年发出的12年内绿化祖国的号召,组织起数以万计的造林突击队,绿化了大片荒山、荒沟,用青春的汗水让祖国大地披上绿装。

1957年,在全国已经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中共八大胜利召开的新形势下,青年团为了召唤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奋斗,于5月5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选出的青年团第三届中央委员会选举胡耀邦担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青年团三大以后,正值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走上曲折发展进程之时。在社会生活经常发生重大变迁的时候,青年人尤其需要思想的武装。为此,团中央在1958年6月作出了《关于组织广大青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决议》,组织带领青年掀起学习毛泽东著作、学习政治理论的热潮。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就是在学习毛泽东著作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优秀青年的杰出代表。他在短暂的22年的生命历程中,用平凡的业迹,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历史,体现了人类高尚情操和完美品格的最佳结合。他的事迹具有强烈的感召力。这个典型一出现,共青团组织及时作出决定,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不久,经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支持和鼓励,这项活动发展成为全民性的历久不衰的经常性活动。

1964年6月11日至29日,在国民经济出现全面好转和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的形势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有2396名,列席代表927人,是历届代表大会人数最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人出席了开幕式,接见了全体代表,并且同代表中的部分青年模范人物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在九届一中全会上,胡耀邦当选为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同时选出了由29人组成的团中央常务委员会。

共青团九大闭幕仅一年多的时间,给国家和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就拉开了序幕。随着运动的全面发动,共青团组织和全国人民一道遭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共青团不仅被说成是“全民团、生产团、娱乐团”,而且各级组织都完全停止了活动,工作机构均被破坏,以致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共青团没有了系统领导。 在1969年4月召开的党的九届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明确提出要开展整团建团工作。然而在“文化大革命”的形势下,整团建团工作始终受到“左”的干扰和破坏,所以直到“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整团建团的任务始终没能完成。

但是在天安门广场发生的“四五运动”表明了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中国青年的觉醒与奋起。

十年**和极左思潮给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少年心灵上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此在实现拨乱反正的过程中,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当时共青团组织所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为此,团中央决定通过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在青少年心中重新点燃精神文明之火。

共青团十一大闭幕后,全团立即行动,以朝气蓬勃、富有生气的生力军姿态加入到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进军中。

青年是社会上最活跃、最有生气、最少保守思想的社会力量。根据青年的这一特点,团中央发动青年参加“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设”“五小”智能杯竞赛活动,组织青年开展“为重点建设献青春,争当新长征突击手”竞赛活动,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和文明经营示范活动,极大地焕发了工交、基本建设和财贸战线团员和青年的工作热情。

改革促进了团的组织建设。通过改革的实践,团的各级组织进一步明确了团的基层建设的指导思想、任务和目标,主动加强了团支部建设工作,从而使基层团委的作用得到强化,为使团的基层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建立稳定的运行机制打下了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各地团组织还加强了团员的发展工作,不断为团组织增添新鲜血液。在此同时,团组织还积极协助党的组织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认真、负责地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使得一大批有志青年在党旗下,举起了右手,发出了庄严的誓言。

纵览90年共青团的历史,不难发现,站在时代潮头,高举真理的旗帜,为了民族的振兴和祖国的强盛团结青年跟党走,开拓创新,奋力进取,始终是共青团的主旋律。展望未来,这个主旋律必将作为中国共青团的光荣传统,在21世纪奏得更加激越,更加壮美。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跨世纪的伟大事业。当代中国青年的身上肩负着民族的希望。面对新世纪的宏伟目标,中国共青团绝不会辜负党的信任,人民的期望,一定会在新世纪奏出更加雄浑壮丽的青春乐章。

伟大的事业,必将造就新的辉煌的历史。

第5篇:守望讲台三十载 一支粉笔写华章

少年时代的我曾有两个梦想,一是想当个医生,因为他能为众多病人解除痛苦,能拯救人的生命,医生职业是一个大慈大善之举的工作;二是梦想当一个老师,因为老师知识丰富,认为什么都知道,好像有千万把钥匙,能开启无数无知闭所的心门。怀揣着这两个“梦”我认真读书,不管“文化大革命的运动”是怎样的“造反有理”都没有影响到我每天去认真读书学习,因为“梦”的动力牵住了我的意志。

75年7月,我高中毕业回乡当了知青,我拜了一位老中医学起了医学,很多时间背颂《药性歌诀》,《汤头歌诀》,《脉诀》还学习《针灸》,在村里当了一个“赤脚医生”,走乡窜寨为村民针灸看病。算是实现了我的第一个梦想。76年史无前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宣布结束了,高考制度恢复了,国家需要有知识的人更多了,在西部贵州的一个山村里我这个高中毕业的优秀学生就被我原学校的校长点上了,就这样我就在中学代课了,从此就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实现了我的第二个梦想,这一走就是三十七年。

回想我刚当老师的那时候,西部的教育是那么的艰苦,学校在集资建设中,学生们用一块长木板搭在砖头上就做起了书桌,学生们上半天读书,下半天要勤工建校劳动。记得当时我的代课工资是24元,在百姓的眼里算是有钱人了,那时贫困的学生很多,买作业本的钱都没有,为了我的学生,我每个月的工资经常要分成若干个6分钱来给学生买本子做作业,有时我一个月我所你支配的钱不到十元。

78年高考制度恢复了,我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息烽师范学校》学习,从此才正规的走上了教书之路。经过两年的学习我们班56个同学有三个由于成绩优异被分到了中学教书。我被分到了九庄中学教数学。我记得我去中学报到的那一天,我们的校长亲自到汽车站来接我,还给我提行李,这让我非常感动。

记得我教书的第二个学期,快署假了,天气很热,全校学生在操场上开会,我班一个女学生突然晕倒了,当时脸色雪白,不醒人事,我立即上前掐住人中穴位,百会穴,使她苏醒过来后就立即背她上医院进行救治。由于救治及时,学生脱离了危险,过后我几次去安慰学生让她安心治疗,承诺她耽误的课我给她补上,学生无后顾之忧很快就恢复了健康,如今这位学生已经是中学教师了。

记得81年我刚转正的工资月为41.5元,单身一人吃教师食堂,月结下来生活费花了17.5元,每月剩24元,有时花点钱给困难学生买点学习用品,剩下的钱就不多了,我为了买一块手表(7120上海当时120元一块)我足足集了一年多。当西部教师是辛苦的,这是事实,但西部教师是快乐的、是光荣的。

我当班主任期间每接新班开学的第一节课我都要求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梦想,不管大小,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写在一张纸上交给老师,老师就从学生“梦想”去引导他们,开导他们,先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去学习,介绍他们经常去看与他们的“梦想”有关的课外书籍,学生们离实现“梦想”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

由于时代的进步,我深知我一个师范生是不能长期适应中学教学需要的,于是82年8月我考进了安顺教育学院物理班进修学习。当时我带了两年的学生们听说我要走了都来送行,有的学生都哭了,舍不得我走,我安慰他们我过几天会回来的。两年以后我毕业了回到原来的学校教书,兑现了我的诺言。

教了三十七年的书,有幸参加这次国培的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教师是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不断出成果的过程,通过国培的学习拉近了我们老师于教育专家的距离。总之在党和人民的培养关怀下我取得了以下成绩:1999年10月《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发表在中国教育研究论坛中学版中并获国家级贰等奖;1999年.11月《心理分析的五种方法与对策》发表在《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论文集》中并获国家级一等奖;2000年8月《树立创新观念 挖掘创新源泉》发表在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当代中国学术研究丛书《全国教育教学优秀论文选集》中并获国家级一等奖;2008年7月《看不见的运动》教学设计获贵州省教科所颁发贰等奖等。我的事迹在被《当代中国人才库》录入,书号:ISBN7-28-06128-4K881;被《二十一世纪人才库》录入,书号:ISBN7-5052-0438-6。如今取得了中学物理高级教师职称,县级骨干教师荣誉。任过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会员,2010年担任过贵州中考导学物理编委,发表市级以上教育教学论文达二十余篇。

我的一位学生说:老师的爱,无私中透露着平凡:像一股暖流,渗入我们的心田;像一种呼唤,帮助我们落寞的心灵找到回家的路;像一阵春风,给我们温暖和温馨。我们的老师,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簇拥的鲜花,一支支粉笔是他们耕耘的犁头;三尺讲台,是他们奉献的战场。

另一位学生说:老师的爱,叫师生情,这是人世间最严肃的情:犯错误时教导我们的是老师;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想到的是老师。一个赞扬的眼神,使我万分开心;一句温暖的问候,让我感受到第二种亲情。

一位好学的学生说:当我怀着疑惑的心面对难题时,老师,是您耐心细致的给我讲解解题的思路。您将我那颗困惑,堵塞的心带到了题中,带进了举一反三的解题思路中,,也带进了趣味无穷的数学天地里。

一位敢于改正错误的学生说:当我怀着惭愧的心面对错误时,老师,是您意味深长地教给我做人的道理。您将我那颗幼小,无知的心灵带到了正确的道理中,带进了我日后要正确面对错误的信念中,也带进从错误走向正确的生活中。

一位考试失败的学生说:当我怀着失落的心面对失败时,老师,是您天使般的来到我身边,给我以勇气与希望。您将我那颗受伤、气馁的心带进了自信的天空中,带进了浩瀚的海洋里,也带进了以后成功的大门里。

一位优秀学生说:当我怀着喜悦的心对待成功时,老师,是您善意的提醒给我以谦虚。您将我那颗骄傲,浮躁的心带到了巍巍的高山上,带进了上进的流水中,也带进了自强不息的世界里。老师,我崇敬您,我也说不出自己为何有这种崇敬之情,看着您在黑板上留下的一行行整齐而漂亮的字迹,我却不能掂量出这中间蕴藏着多少的奥妙和辛勤的汗水,只知道这是您对社会教育事业的无私的奉献。听着您在讲台上所讲的每一个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是大自然清翠的鸟叫声?是古典乐器发出来的和谐的旋律声?不,都不是,那是一种天外之音,请保留此标记世间动听的音调,听起来让我们感触深刻,因为那种声音不是普通的声音,而是一种知识的信号声,一听到这种声音,就知道有许多的知识要从远方飞驰而来,走进你智慧大脑的驿站。

老师,您是茂盛的叶子,您用您强有力的身躯呵护着我们这些未来的花骨朵儿。您从不为你很委屈,你总是默默的奉献你的一身,为了你的学生,为了你的使命,您甘愿做绿叶也不愿做红花,您想用自己的能力擦亮这世间的曙光,让辛辛学子们的梦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老师,您用您的一生教我们懂得为何要有追求,为何要有理想,为何要超越自己。老师,您把最美的笑容留给这精彩的世界,您是我们心中最美的神话。

每当节假日的时候我的学生们都会发来感恩的短信,这使我感到无限的欣慰,我感到我无愧于我的学生,无愧于人民。

我守望三尺讲台的一生,虽然没有物质上的财富,但是有精神上的富贵,我们所做的工作是看得见的,我们的贡献是看得见的,是载入共和国史册的,今天在纷繁复杂的人世间,我们的校园永远是一方纯净的乐土,这里没有物欲横流的污浊,没有贪官污吏,这里没有勾心斗角的邪气,这里有的是刘效忠、杨元松、刘坤贤等无数的好老师,这里有的是无私的奉献精神,这里有的是其乐融融的氛围,这里有的是孩子的美梦与纯真甜美的微笑,这里有的是党和人民的信任和认可,这里有的是感恩之情,这里有的是千万个老师守望的三尺讲台和书写华章的黑板,这里有的是亿万个辛辛学子实现梦想的舞台。

2013年10月30日

姓名:杨少荣,贵州省息烽县第二中学,班级:贵阳教学技能初物1班 学员

第6篇:以人为本谋发展 强基兴矿写华章

——忻州市煤炭工业协会第一届第二次理事会典型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山西宁武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以宁武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于2009年组建的地方煤炭企业。下辖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庄旺、南沟、老窑沟和山西宁武德盛、张家沟五个煤业公司和一个聚星新型墙体材料厂。五个煤业公司井田总面积27.596平方公里,资源总储量58452万吨,生产总规模450万吨/年,职工总人数3100多人,拥有资产21亿元。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项目政策,结合煤矸石综合利用和排放的需要,于2011年8月份投资1.02亿元开工建设年生产能力1.2亿块的煤矸石砖厂,2012年8月份竣工投产。该项目建成后,年可消化煤矸石36万吨,年可节约标煤8300吨,四座矿井的煤矸石可全部消化,既可变废为宝,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宁煤集团公司始终坚持“依法办企、从严治企、科技强企、人才兴企、转型活企”的办企方针和“以安全为基础、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保证、以效益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以健康发展为目标”的经营理念,使一个严重瘫痪、年产不足6万吨的小煤矿发展成为至2008年核定生产能力120万吨/年的中型煤炭企业,2009年踏着山

1 西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的步伐,跨越发展为产能450万/年吨的地方煤炭集团,成为忻州市地方国有煤炭企业的骄子,为推动地方煤炭事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从2003年至2011年,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山西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山西省功勋企业、忻州市功勋企业,”等国家、省、市三十多项表彰!

创新用人机制

激发企业活力

面对快速发展的煤炭形势和山西省办矿标准和准入条件,公司始终坚持“从严治企、科技兴企、人才强企”的办企方针,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不断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在企业内部积极推进“使用人”向“培养人”的理念转变,由招工变招生,强化“请进来”培训、“送出去”学习、“工作中”锻炼的举措,全面提升了职工的综合素质。

从2006年至2011年累计投资80万元向社会招收30岁以下,具有高中文化、身体健康的男性青年230人选送到山西省煤炭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忻州市工业技术学校、雁北煤校进行采煤、测绘、机电、安全与通风等专业的脱产学习。已陆续安排在业务对口的岗位上从业,并将业绩较好、品学兼优的人员充实到子公司的管理层,在全公司的安全生产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为了强化职工的学习,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文化和技术素质,与中国矿大、太原理工大学实施校企联合办班,投资27万元选送中层以上领导和优

2 秀职工60人参加为期三年的专、本科学习。2010—2011年招聘人才168名,其中具有大中专学历的136人。2011年,经民主推荐,采取笔试、面试、演讲答辩、公开竞聘的方式,有9名同志走上了“六长”领导岗位,全公司形成了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提拔看绩效的有效机制。

强化责任落实 创新安全管理

安全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基石,我们站在政治高度抓安全,始终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在安全管理上树立“责任有我、我必负责、安全有我、我必安全”的安全事故“零”目标,在安全管理方面自上而下落实安全责任,自下而上实行安全保证,与此同时,严格隐患排查,开展了“一通三防、机电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三项联合考核。为了确保安全措施和安全责任落实到位,要求矿级领导眼要向下看,劲要往下使,运用“一线工作法”狠抓矿井现场管理,严格矿级领导入井跟班制度,对采、掘、机、运、通实行系统管理和现场隐患排查。矿级领导、中层负责人每班必须至少各一人入井跟班进行现场管理,实行领导管理工人、工人监督领导的平等制约机制。此外,坚持“自上而下签订安全目标责任状、自下而上保安全”的原则,集团公司与各子公司签订责任状;集团总经理与各子公司经理签订安全责任状,实行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将安全责任金列为工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考核中逐月兑现,同时加大安全“六大工程”建设。通过以上举措,宁煤集团取得了连续安全生产2800天无事

3 故的好成绩!

加强员工培训

培养高素质人才

2007年在忻州市地方煤矿中首家取得了四级资质的安全培训中心的资格,2010年在原基础上投资63万元购置了模拟实验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设施,经省煤监局验收升级为三级资质的安全培训中心,使培训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真正实现了“上岗必训、在岗必学、提高素质、做学习型职工”的目的。2008年至2011年连续四年举办“安康杯”安全知识有奖竞赛活动,有效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管理水平,并获全国安康杯优胜奖!

以科技为引领

提升矿井标准化建设

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目标,严格按照煤矿的准入条件和办矿标准推进改革创新,实现了企业的新提升、新跨越。投资3.2亿元对集团下属的庄旺、南沟、老窑沟、三座矿井采煤方法进行改革,实现长壁式悬移组合支架采煤法,在忻州市煤矿中首家建成了瓦斯、产量、视频、网络通讯、瓦斯跟踪、考勤定位“六位一体”的综合监视监控系统;在市属煤矿中首家建成了35KV双回路专线供电,率先使用煤矿专用气相色谱仪和矿井火灾预报束管等高科技检测系统和防尘检测;对三座矿井的运输提升、通风设备进行了彻底更新与改革,实现了静压洒水灭尘,提高了现场安全装备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2009年以来乘着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的东风,投资13亿元对五座矿

4 井进行第二次采煤方法改革——全面进行综合机械化采煤矿井建设,有效实施了“一坡三档”防跑车监控系统工程。技术的革新,为煤矿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绿色矿山

促进和谐发展

公司为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矿山绿化作为企业建设和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来抓。2011年又投资63万元、投义务工8000个种植松柏树4300余株、种植特色树种、花草等6300㎡,为企业的总体绿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取得了丰富的绿化工作经验。2012年生态治理目标:投资3570万元治理塌陷区,恢复耕地荒坡2480亩、绿化治理1520亩;在2011年的基础上,五个煤业公司全部实现污水、矿井废水处理站运行和污水处理的循环利用、达标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绿色矿山”已经列为公司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2011年,全集团生产原煤167.38万吨,完成原煤销售163.78万吨,完成销售收入5.49亿元,实现税费上缴1.69亿元,实现利润1.27亿元。目前,宁煤集团以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和转型发展项目为重点,紧紧围绕忻州市委提出的“三五”发展总要求和宁武县委提出的“四大发展战略”、 “七大攻坚行动”、“四个十工程”的宏伟目标,建设“35321”工程而努力奋斗。面对2012年省煤炭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我们深感任务艰巨,同时也给了我们强大的精神动力。2012年,在山西煤炭精神的鼓舞下,宁煤集团承载着全县人

5 民的殷切期望,坚持安全质量新标准建设,加快机械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工程步伐,继续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把生态建设和保障民生相结合,强基固本,多元发展,开辟宁武煤炭工业转型发展新路。2012年原煤产量突破320万吨大关,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实现税费3亿元,实现利润1.6亿元;煤矸石砖厂8月份竣工投产,煤气化工程5月份开始建设施工,600万吨/年煤炭发运站、500万吨/年群矿洗(选)煤厂和矿山设备综合修配厂年内全部实现开工建设。

2012年,我们将弘扬着山西煤炭精神,科学组织煤炭生产、销售,高效发展煤炭经济,增强改革创新意识,踏上煤炭工业转型跨越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为引领,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全体职工的主人翁作用,率先走出人才强煤新路。我们相信宁煤人的敬业奉献、锐意进取,必将为宁武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谢谢大家!

二O一二年三月

上一篇:学习励志格言下一篇:县局党建工作经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