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相框美术教案

2022-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相框美术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小相框美术教案

中学美术学科小课题研究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美术作为视觉传达教育的教学课程,其本质是让学生感悟到美的存在进而去创造美,特别是在中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更应该把如何激发中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放到教学重心上来。传统的教育方式太过于被动和压抑,要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官来体验美和创造美,教师应该抛弃固定封闭且被动的教材内容,根据教材自身的功能与内容结合中学生的具体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开展美术学科的教学。

关键词:中学 美术学科 小课题研究 思考与探索

中学教育阶段的美术课不能简单的进行动手绘画或欣赏美术作品,单纯的进行模仿绘画并不是中学美术学习的全部,我们要在绘画的过程中感悟到情感以及完成作品的成就感,要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来体会历史的变迁,只有这样才是真正让中学生完成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如何真正进行美术学科教学呢?这个问题成了许多中学美术老师的困扰,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中学美术学科小课题研究的意义

中学阶段美术课不仅仅承担着带领中学生学习绘画的技法,还承担着带领学生感悟体会国内外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探索绘画作品的历史背景及相关社会现象,从而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美术素质。使得中学生可以通过绘画的作品去探索历史与文化的脉动,进行历史文化的探索之旅,这不仅仅只是一堂简单的绘画课。

(一)美术学科小课题研究的作用

能够提高中学美术老师的综合素质:中学美术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搜集相关的教学材料,在不断的探索学习中能够得到理论素养的提升,使得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二)能够提升中学美术教师的成就感和凝聚力

美术教师通过小课题的研究来取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获得职业上的认同和成就感。通过齐心协力解决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使美术教师团体形成紧密的专业共同体,使得教师们的凝聚力得到了增强。

二、目前中学美术学科教学出现的问题

(一)中学美术课不仅仅是手工课

在中学阶段,美术课经常被简单的视为手工课。一般的手工课只需要让学生完成课程制定的绘画作品即可,仅仅需要进行简单的模仿,并不需要学生进行思考。但是美术课上的动手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感悟情感、获得创造力和成就感,进而把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

(二)中学美术老师教学的问题

许多中学美术老师对美术学科课题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次,并没有对零散的经验进行整理,没能建立起完整的体系,部分教师虽然在实验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但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另外,学校并没有给美术教师提供相关理论培训和经验推广的平台。中学美术教师没有足够的教学理论的支持,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从而使得美术学科小课题研究的探索过于浅显,深度和广度也不够,难以提升实验教学过程中的经验。

三、解决中学美术学科小课題研究问题的对策

一线的美术老师拥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通过与中学生的接触,便于其新理念、新方法的实施。美术教师可以在多个班级运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进行教学的尝试和对比,从而提高教学研究的效率。另外,中学领导管理层也要给予美术教师足够的权利和教学时间。

(一)以学生为本

中学生既是美术教育的对象,也是参与美术教育的主体。美术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教材的选择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出发点,要在美术课堂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美术课程的理念和知识渗透到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去。

问题的设置。在进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中,首先美术教师在设置课堂问题时既要靠近学生的已有知识方位,又要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然后要适当的提醒中学生如何回答问题,特别是涉及到专业美术知识的问题上的时候。其次,美术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当的评价。

科学的评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评价学生的回答时候经常出现这样的局面:当前一个同学的回答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的目光已经移向下一个学生,当前一个回答的学生回答完毕时,教师的眼神甚至都没有再看前一个学生,而是对着其他的地方对其进行评价。如果教师只是草草的应付学生的回答,那么就失去了提问的目的,从关注回答的质量转换为关注回答问题的学生数量。美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能忽视了问题质量和对回答的评价。当中学生的回答内容出现不同时,教师不能草草应对,应当更加注意这个学生的思维,从而保证其学习顺利的开展。

(二)突破课堂的传统思维定势

美术课堂教学的流程由教师所决定。美术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形成了对课堂成果和效果的预期,这无疑会将学生的思维往教师的思维上引导。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将其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换为主动的发现和探索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包容的态度,将更多的课堂说话机会留给中学生,要改变不停的给学生讲解的习惯,等待学生完成从疑惑到讨论再到探索的过程,从而还原课堂的本质。

搭建课题研究的框架。美术教师要基于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关键部分,做出系统的策划和设计。要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做好前期准备规划工作,例如如何公平的对学生进行分组,中学生喜欢什么和会接受什么、如果设计奖励内容和如何奖励、制作各种问题评价的表格及其奖励记录表等。

重新组合教学内容。美术教学具有其学科的特殊性,非常适合进行大胆的创新与改革。美术教师可以打乱教学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通过不同的课程模块将整个学期的美术教学内容联结在一起,从而适应对中学生动手实践、创新等能力的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变革上课模式。每节课通过对课桌进行组合,将学生划分为固定的小组的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这样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共同协作来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使不同的学生担负起不同的任务,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由此产生的学生反馈又能反过来促进对课题研究的进度。

变革教与学的方式。美术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前告诉学生下一次的课堂教学主题,让学生们在课前就进行相关的资料搜集、提前预习以及小组课前讨论等。在课堂上,美术教师更多的成为了一个学习任务的发布者、组织者和评价者,大部分的教学内容由学生自己来协调和管理,这给学生们创造了一个自我能力培养与展示的平台。学生在自主管理,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全面激活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教育学的传统模式,教师需要的仅仅是转变下教学思维的角度。

改变回答评价形式。中学美术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对教学流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组合。美术教师可以设计学生评价记录表和学习小组评价记录表,通过评价记录表的使用,可以明确中学生的追求目标和追求方向,使得教师能够追踪和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情况、学习状态、学习特长以及进步的程度。评价模式的改革是美术小课题研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鼓励学生自我成长、建立学习自信息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严谨的课堂规范是教学的基础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中学生的行为准则。在教学中倡导自由、开发的课堂来进行学习,但并不是说要忽略对中学生的约束,要为课堂教学制定相应的规范以有效辅助探究学习活动的有序展开。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仅只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打好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的基础,良好的探究学习的行为规范还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条理逻辑性。

四、结语

目前,国内的有关美术探究学习的研究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相关的研究人员的研究内容还不够深入、专业和权威,这就需要更多的美术教师投身到这一研究领域中来,使我国的中学美术教育能够更加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明全.革新的课程实践者——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2.

[2]罗炜.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郑鸿飞

第2篇:中学美术学科小课题研究的思考与探索

[摘 要:美术作为视觉传达教育的教学课程,其本质是让学生感悟到美的存在进而去创造美,特别是在中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更应该把如何激发中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放到教学重心上来。传统的教育方式太过于被动和压抑,要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官来体验美和创造美,教师应该抛弃固定封闭且被动的教材内容,根据教材自身的功能与内容结合中学生的具体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开展美术学科的教学。

关键词:中学;美术学科;小课题研究;思考与探索]

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和“空间艺术”。

中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富有想象力,但经历浅、知识面窄。所以,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运用各种新颖的引课艺术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求知的欲望,积極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创造。还要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美术教学向一个更科学、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1中学美术学科小课题研究的意义

中学阶段美术课不仅仅承担着带领中学生学习绘画的技法,还承担着带领学生感悟体会国内外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探索绘画作品的历史背景及相关社会现象,从而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美术素质。使得中学生可以通过绘画的作品去探索历史与文化的脉动,进行历史文化的探索之旅,这不仅仅只是一堂简单的绘画课。

1.1美术学科小课题研究的作用

能够提高中学美术老师的综合素质:中学美术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搜集相关的教学材料,在不断的探索学习中能够得到理论素养的提升,使得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1.2能够提升中学美术教师的成就感和凝聚力

美术教师通过小课题的研究来取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获得职业上的认同和成就感。通过齐心协力解决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使美术教师团体形成紧密的专业共同体,使得教师们的凝聚力得到了增强。

2目前中学美术学科教学出现的问题

2.1中学美术课不仅仅是手工课

在中学阶段,美术课经常被简单的视为手工课。一般的手工课只需要让学生完成课程制定的绘画作品即可,仅仅需要进行简单的模仿,并不需要学生进行思考。但是美术课上的动手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感悟情感、获得创造力和成就感,进而把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

2.2中学美术老师教学的问题

许多中学美术老师对美术学科课题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次,并没有对零散的经验进行整理,没能建立起完整的体系,部分教师虽然在实验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但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另外,学校并没有给美术教师提供相关理论培训和经验推广的平台。中学美术教师没有足够的教学理论的支持,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从而使得美术学科小课题研究的探索过于浅显,深度和广度也不够,难以提升实验教学过程中的经验。

3解决中学美术学科小课题研究问题的对策

一线的美术老师拥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通过与中学生的接触,便于其新理念、新方法的实施。美术教师可以在多个班级运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进行教学的尝试和对比,从而提高教学研究的效率。另外,中学领导管理层也要给予美术教师足够的权利和教学时间。

3.1以学生为本

中学生既是美术教育的对象,也是参与美术教育的主体。美术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教材的选择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出发点,要在美术课堂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美术课程的理念和知识渗透到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去。

问题的设置。在进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中,首先美术教师在设置课堂问题时既要靠近学生的已有知识方位,又要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然后要适当的提醒中学生如何回答问题,特别是涉及到专业美术知识的问题上的时候。其次,美术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当的评价。

3.2突破课堂的传统思维定势

美术课堂教学的流程由教师所决定。美术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形成了对课堂成果和效果的预期,这无疑会将学生的思维往教师的思维上引导。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将其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换为主动的发现和探索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包容的态度,将更多的课堂说话机会留给中学生,要改变不停的给学生讲解的习惯,等待学生完成从疑惑到讨论再到探索的过程,从而还原课堂的本质。

搭建课题研究的框架。美术教师要基于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关键部分,做出系统的策划和设计。要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做好前期准备规划工作,例如如何公平的对学生进行分组,中学生喜欢什么和会接受什么、如果设计奖励内容和如何奖励、制作各种问题评价的表格及其奖

3.3严谨的课堂规范是教学的基础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中学生的行为准则。在教学中倡导自由、开发的课堂来进行学习,但并不是说要忽略对中学生的约束,要为课堂教学制定相应的规范以有效辅助探究学习活动的有序展开。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仅只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打好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的基础,良好的探究学习的行为规范还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条理逻辑性。

4结语

艺术贵在创新,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是作业展示,既要展示画面很完美的作品,又要展示某一方面处理得比较好的作品,更要展示有个性的作品。其次是评价。教师应与学生一起欣赏与众不同、颇有新意的作品。对于能超越自我、略有新意的作品给予及时的肯定。正是在创新精神的引导下,学生会变得乐于创新、敢于创新,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明全.革新的课程实践者——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2.

[2]罗炜.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王薇

第3篇:新课程下乡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小探

在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课程改革的受益者最后应该是学生,而学生要真正从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中脱离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人。《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的改革。目前我国小学教学中突出的问题表现在: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并没有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问题出在课堂上,症结却在教学的过程和学习的方法上,这一情况在乡镇小学美术教学中同样存在。

作为乡镇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尝试在美术教学中,特别是低年段美术教学过程中,借助以往模式的基础上,在自己的头脑中初步形成一种:在充分尊重孩子个性的基础通过找形、变形、设形,寻求孩子们自我感受,达到愉快自主创新教学。其模式为:揭题激情引发学习兴趣—启发引导激发想象与创造—师生共

“绘”同享童真—点评展示释放潜能。

一、揭题激情引发学习兴趣

美术课中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师的兴趣导入有多种形式,如一册《各种各样的鱼》,我让学生猜猜这样一个谜语:身体像树叶,尾巴像折扇,没脚也没手,能在水中游。再如用游戏导入:如一册《乘火车》,课一开始,我请小组学生进行开火车游戏,并配合口技火车的轰鸣声,“呜——火车到苍南站喽!”启迪儿童想象,“火车从哪里开到苍南的,车上都乘了哪些客人呀?……”小朋友们有的说是从北京来的,有的说是从上海来的等等。有的说火车上有爸爸妈妈,有的说有叔叔阿姨,还有的说是全班同学和老师等。气氛热烈。又如讲故事导入、直接演示导入、游戏导入等,极大地调动了孩子的兴趣,一种乐学的气氛产生了,从而,转入到下一个环节。

二、启发引导激发想象与创造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他们所想的、所做的以及所画的,有时候连做老师的都暗暗吃惊。有了上面的兴趣导入,我没有讲应该怎样画、怎样做,而是让学生自由地根据已有的表象进行记忆、想象训练。这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发挥,那画出来的画就不再是千篇一律了。如《浙闽边贸文化节》,我根据本地人文化自编的内容,我让儿童谈这几天街道的变化。学生们都很有兴致地讲这几天他们所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所想到的事。气氛非常激烈,甚至有学生想到今天我们灵溪的发展具有二十一世纪的憧憬。令我欣喜的是学生有这么强的想象力。这节课我没有过多地讲解知识与技法,学生却心领神会,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既训练了学生记忆力,又增强了他们的生活与实践的体现,实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和谐统一。儿童在美术制作中既可以体会到自己劳动的价值、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创造性劳动的愉快,又可增强创造的自信心与创造活动的欲望。美术最忌模式先行,科学的预测恰好反对模式。美术教学提倡打破表现模式,为突破模式的桎梏给学生从小打下创造性观念的心理基础,以至形成其从事创造性劳动的理想与信念。

三、师生共“绘”同享童真

“如果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的学习,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讲,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如,我自编的《海底世界》手工制作画。我这样设计,我事先出示准备好的一张涂满蓝色的铅画纸(海洋背景),然后,说:“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片海洋,希望同学们给一片海洋带来生机。下面,同学们该怎么办?”有的学生说给它添上各种各样的鱼,有的说给它加上海草、海星、水泡、海螺等等。紧接着我要求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海底生物,用剪刀剪出并写上姓名,再贴在“海洋”里。不多久,学生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并争先恐后地在黑板上把海生物“放”入海洋。这些“生物”有的是各种各样的鱼类;有的是各种各样的藻类;有的是海螺;有的是人类到海底生活的;有的是观光的等等。一幅生动的海底世界画面展现在黑板上,每位同学的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神采,我也被深深地感染了。

四、点评展示释放潜能

这个环节中的点评可以是教师点评学生的画,可以是学生点评学生的画,也可以是师生共同评书中的范画。教师点评学生的画,应在清楚儿童心理、生理的发展水平,看到一点点闪光之处都应及时鼓励表扬。对于学生的点评可以通过教师对作品的题目、形象、色彩、构图学方面进行引导启发,师生互相提问,让儿童开放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对自己的作品的点评,每个儿童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极为生动的幻想世界,这个世界的丰富和广阔往往会大大超出成人的想象。教师要试着引导学生把他作画的意图表达出来,使他们生动而丰富的感知和各种潜在的能量得以释放出来。

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审美活动,才会获得审美的情感体验。主动参与是艺术体验产生的前提,体验是参与的必然结果,真正有参与,就会有体验,审美情感体验是审美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格因素。

乡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应通过本土的文化特色,以学生的自身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艺术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

作者:许明守

第4篇:美术《小相框》教案

小相框

冀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新美术教育理念让我们认识到,小学美术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培养美术专业人才,会欣赏美,能应用美术知识去美化生活及创造力的培养比能完成一幅严谨的素描、色彩作品更为重要。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里的教学内容,旨在使学生通过了相框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和制作小相框,并用来美化、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从而实现“学以致用”,完成“设计•应用”领域所设课程的基本要求。

在小相框的选材、设计、制作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的美术技能基础和理论基础参差不齐,对美术的兴趣也不一样。学生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对绘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够对美术现象进行较为理性和深刻的分析,但学生作品缺少想象力,绘画技巧日渐成熟但同时画风呆板,喜欢社会生活中流行的“动漫卡通”与教材中倡导的审美意象差异太大。四年级学生,造型和审美能力有所增强,在创作形式上一般是比较实际的去描绘事物,大多数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美术课中来,并且主动表现自己。需要对学生加强美术技能、创意思维和审美情趣这三方面的培养。并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相框的相关知识,如材料、造型、色彩、装饰、支架。了解物以致用的基本设计理念。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

学习和了解相框的材料、造型、色彩、装饰及支架中包含的设计。

三、教学难点:

相框作品的新颖、美观和实用。

四、教学具准备:

1.教具:示范用作品、课件等。

2.学具:卡纸、手工材料、课件、相框实物绘画剪贴工具纸盒等废旧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带来了自己最漂亮的照片,怎样把照片装饰的更美呢?那就是相框,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为自己的照片制作一个精美的相框?

(二)、探究

1、欣赏课件中的相框作品,你最喜欢哪种?说说理由?学生回答。

2、思考,相框有哪几部分组成?学生回答。

3、请学生参考学具,结合书中照片,初步分析小相框的材质、造型、色彩

(三)、小组讨论

1、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地烘托你的照片?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如何更好地为相框设计支架?

学生:可以用卡纸、皱纹纸,树皮、吹塑板,木条等。 教师:与学生互动,并结合课件和教具进行小结。

5、幻灯片出示几种相框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一画二剪三粘背 四巧装饰五支架

6、课件出示大量自制小相框的图片,拓宽学生思路。

(四)、创作

1、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个小相框来装点生活

2、要求:

(1)大胆创新,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设计制作 (2)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 (3)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

(五)、展评

学生自评设计思路。

(1)生活中的材料各不相同,根据材料的不同形状进行设计及装饰。 (2)根据小相框不同的摆放位置、用途进行设计。 (3)造型新颖,注意外形、色彩、图案要跟照片相配合。

(六)、拓展延伸

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同学们的创艺却是无限的!

六、板书设计: 自制小相框 框面 材料 背板 造型 支架 色彩

七、教学反思

本课是“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了解相框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和制作相框,并用来美化、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设计理念。在相框的设计、选材、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想象创造能力。

对于《自制小相框》这节课,我做的比较合理的方面是:

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充分创造了愉悦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我认为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鼓励每一位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来。并相信他们能够做得好。

2. 因为美术课程是以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的。所以课前精心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 教学用具准备充分,学生能够较直观的欣赏。

不足之处:

1.在学生感知探究相框教学环节过程中,没有给学生太多的时间去感去探去析去说。虽然使用了基本形、卡通形、水果形等教学课件,但这些都得由学生自己去亲自发现、感受和探究,那怕是错误的。其实在动手制作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是孩子们成长中的一个亮点。

2.在介绍小相框的制作过程中,没有互动环节,学生没有参与进来,主要是我一个人的单边教学;

3.在教学展评过程中,因为有一组学生还没做完,所以还在讨论怎么制作,没有倾听其他同学的作品介绍,这个时候不应该制止,让他们说一说自己遇到的问题,并让全体同学帮他们出出主意也是不错的。

4.教学语言有待进一步历练和提升。

第5篇:小相框美术教案

《自制小相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2、技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3、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 教学重点: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画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 教学难点:研究小画框的剪裁设计。

教学用具:生活中的画框实物;各种制作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废旧物品。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人,揭示课题。

1、展示(让学生看看墙上的画,再看看自己的画)

2、讨论:墙上的画与自己手中的有什么不同? (想不想把自己手中的画变得比墙上的还漂亮?)

3、出示课题——《自制小相框》

二、 讲授新课。

(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的验证一下这句话)

1、欣赏图片:

(1)课件出示图画,供学生欣赏。

(2)再请学生打开书第12页、第13页,看书中照片,对照片上的小相框的用途、外形、色彩和图案进行分析。

2、小组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画?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画纸比照片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分小组进行研究。

三、教师示范、讲解。 (1)出示一个范作。 因为,我们拿到一幅画,和照片不同,没有规定的尺寸。所以,要做一个美丽的画框第一步就是要把画拿来剪裁,这是至关重要的。从你画的造型上做一个剪裁、也可以从你画的局部开始,把你画的不好的地方给裁掉,或者遮盖掉。

(2)步骤

剪裁好形状之后,开始选择要用到哪些材料,准备好了之后,先从大的地方着手,细节图案装饰部分留到最后。

四、 实践活动:

来,让我们把自己的画变得更漂亮!

1、 作业: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画框,装点自己的作品。比一比谁的画框更新颖、更漂亮。

2、要求:

(1)、大胆创新,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设计制作。 (2)、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协调。 (3)、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

3、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针对性进行辅导。

五、课堂小结,展示作品。

1、展示(你们最想把画放在哪里让别人来欣赏?)

2、交流

导入

1、

亲爱的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很快就要过去了,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我们朝夕相处了六年,一定有很多难忘的回忆。尤其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许多精彩的瞬间已经被定格在了画面上了。是喜悦、惊喜还是快乐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回忆吧!

2、 出示课件:(六年一班学生的个人照、合照、课间活动等等有趣的场面——转到加了相框的集体照片——再转到把这些照片放到客厅里、放到卧室里等等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 问:加了相框之后的感觉怎么样? 生回答:照片更好看了。

4、 师小结:对,加了相框后,使照片显得的更加的精美!

造型独特的相框不仅可以展示个人生活的情趣,还可以装点我们的家居,让家更富有活力。 重难点突破

一、小组研究:

师:我这里还有更多张灿烂的笑脸,(出示多张照片)如果让你给这一组照片设计一个相框,你会怎么设计?

学生回答:卡通的、风景的„„ 师:看来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想法,我呢,也有自己的想法。根据这一张张的笑脸,我就联想到了向日葵的样子,设计出了这样一个相框(将向日葵造型的相框贴在照片上)这样,相框的外形就更好的烘托了照片的效果。一个平面的相框就做好了,再给它配上一个结实的底座,相框就完成了。同样,想表现多张照片共同出现的立体相框,会是什么效果呢? 师示范:我这里有一张很常见的卡纸,根据照片的数量与大小,在上面切几个口,然后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把照片插上去,卷起来,粘好。

就这么简单,一个个性的、造型特别的相框就做好了。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一定的装饰,使它看来更加的精致(将一个小饰物贴上去)

同学们,低头看看你手中的材料,要是让你给这一组照片设计一个立体相框,你会怎么设计呢?开动脑筋,想一想,谁还有更好的想法,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讨论后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时总结。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自制小相框。(出示课题) 在你的生活中,你们还见过什么样的相框?谁来说一说?学生回答他们见过的相框都有哪些特别之处?

师:我这里还搜集了一些常见的、漂亮的相框,同时也有一些是我们没有见过、没有想的的相框,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出示课件:(学生欣赏各种材料、各种特别的相框,如转角相框、磁力拼图相框、二合一相框等等)

看了这么多造型独特的、不同材料制作的相框,你最喜欢哪一个相框?喜欢它的什么地方?你要制作一个什么样的相框„„ 学生欣赏并回答

师随时小结并板书:材料、造型、色彩

三、作业要求:

1、根据你手中的材料和照片,可以采取个人制作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款造型别致的小相框。(师补充说出:细心地把这些美好的快乐瞬间装进相框里)

2、学生进行创作:

学生根据自己所带的材料充分发挥发散思维去创新设计并制作。 课堂练习设计

1、

看第一次示范后根据自己所带材料为老师出示的照片设计制作合适的相框。

2、

看课件后说出自己喜欢的相框并指出喜欢之处在哪里?

3、

在老师的第二次示范中解决学生对小相框的设计思路、造型、材料、色彩等手法在作品中的具体操作。

作业

根据自己所带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一个新颖、独特的小相框。

根据自己所带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一个新颖、独特的、立体二合一或三合一的相框,并添加适当饰物。 教学 拓展

高科技也走进了相框,(出示磁悬浮相框视频)学生欣赏 师小结:相信还会有更多的技术涉足到相框世界中来。 总结提升 展示作品:

1、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讲评。

2、精心制作的礼物比买的礼物更加珍贵,把这份心意送给你的好朋友和在座的老师吧!

第6篇:手工小相框教案

自制小相框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了解相框相关知识,及设计的基本内涵,了解物以致用的基本设计理念。

2、能力:尝试制作和别人不一样的作品。

3、情感:体验手工活动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 培养观察分析、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小相框的相关知识及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利用收集到的材料制作新颖、美观、实用的小相框。

三、 课时

2课时

四、 教学准备:

教师:多种废旧材料、手工材料、范作、课件等。

学生:多种废旧材料、相框实物、图片、绘画工具剪贴工具等。

第一课时

五、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生活照片。

问:这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照片记录了生活中多彩的瞬间,要把这些精彩瞬间留在身边,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教师把照片插进一个漂亮的小相框里,放在讲台前。问: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小相框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出示课题——自制小相框 同学们,你们家里一定有一些废旧材料,其实它们都有潜在的利用价值等你去挖掘与创造。根据你今天带来的材料我们来设计、制作一个小相框。让我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给大家的照片做个富有个性的相框吧!它会给你带来愉悦和自信。

(二)引导探索,了解新知

1、请学生看多媒体PPT照片,对照片上的小相框的用途、外形、色彩和图案进行分析。

2、给小组分任务研究:

(1) 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地烘托你的照片?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三)学生练习

请同学用手中的笔和纸设计一下自己下节课要做的相框草稿,注意制作相框材料和颜色的运用搭配。

第二课时

(一)探索研究

1、思维训练:

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地为相框设立支架。根据材料进行尝试。

2、解决问题:

(1)你在制作时都会遇到哪些问题?

(2)你在制作过程中用哪些手法,需要哪些工具,应该注意什么?

3、设计思路: (1)生活中的材料各不相同,根据材料的不同形状进行设计。 (2)根据小相框不同的摆放位置、用途进行设计。

(3)造型新颖,注意外形、色彩、图案要跟照片相配合。

4、课件展示制作步骤

(在演示过程中注意强调使用工具的安全。)

5、欣赏分析学生作品(教材中及课件中的优秀作品)。

分析哪些材料可以做小相框,都可以用哪些方式进行装饰。

(二)学生练习

1、比赛内容:两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个小相框来装点生活。

2、要求:

(1)大胆创新,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设计制作。 (2)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 (3)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

3、特设奖项有:最炫创意奖、最赞美工奖、最佳默契奖、最高人气奖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相框制作的学习,了解相框相关知识,及设计的基本内涵,了解了物以致用的基本设计理念,学习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新颖、漂亮的小相框。激发学生学习手工制作的兴趣, 培养观察分析、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

第7篇:六下美术自制小相框教学设计

6.自制小相框

课时1课 时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隐性目标

1.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2.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

重点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相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

难点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生活中的小相框实物;各种制作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冰棒棍、牙膏盒等)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课前师生准备小相框的实物。

研究:用途、外型、色彩、图案。

揭示课题。学生欣赏、感受。

分析研究。

三、自主研究

小组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片?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

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四、实践操作

作业: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

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颖、更漂亮。

学生制作。

五、汇报展示

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评选设计之星。

展示评价。

六、课后拓展

可以将相框放在什么地方?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学生思考。

第8篇:六年级美术上册 自制小相框 2教案 人美版

自制小相框(人美版第十一册第6课)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里的教学内容,旨在使学生通过了解相框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和制作小相框,并用来美化、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从而实现“学以致用”完成“设计.应用”领域所设计课程的基本要求。

在相框的选材、设计、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建议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相框的图片及小相框实物,供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选择材料,运用剪贴绘画等技法为自己的照片制作有个性的小相框。通过制作小相框,形成善于收集各种材料的意识,学会用各种方法自制小相框。

情意:感受相框对照片的装饰与美感,以及相框在生活中的意义,增强学生的生活审美能力和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创新思维及造型能力、动手能力,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体验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乐趣。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了解小相框的材料、造型、色彩、装饰及支架、背板中包含的设计。 难点:相框作品的新颖、美观和实用。

学习材料:

冰棒棍、牙膏盒、彩色卡纸、白板纸、彩色纸、广告宣传单、剪刀、胶棒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秩序、检查用具。 教学意图: 保证本课的顺利进行。

二、对比欣赏相框之美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照片与老师相框里的照片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谁的更漂亮呀?

放入相框里的照片能够摆放在桌面上,有相框装饰的感觉更漂亮。 2.请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相框,(从相框的样式,材料等方面进行介绍) (1)你的相框是什么样式的呀?

(2)是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

(3)材质有什么特点,可以带来什么好处?

(互相交流,如石膏的,塑料的,金属的,木质的„) 3.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相框,你看看它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老师这个小相框是选用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来制作的,即美观又实用,而且还很环保。你想不想拥有一个这样个性的小相框呀?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板书:自制小相框

生活中还有很多废旧物品,只要我们动脑筋就可以把它们变废为宝。

教学意图:

通过直观欣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探究创作过程

1.我们想设计一个小相框,你知道它由那些部分组成的吗?

相框、背板、支架。

2.看书分析材料的应用和制作相框的构思(小组讨论)

(1)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相框?

(2)根据所选用的材料来看,什么样的像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照片?

(3)怎样固定背板和支架? 3.教师总结

思考:开拓思路,除了书上介绍的支架,你还见过什么式样的?我们如何利用手头的资料来更好的设计支架。

4.根据学生思路教师演示制作步骤:

(1) 将挂历纸折成两对长短一样的纸条。

(2) 再将两条纸十字相交对齐摆放,用刻刀延直角中心分开。 (3) 用剪刀延开口处把多余部分剪掉。

(4) 最后将四边组合粘贴在一起,用自己带来的小装饰品装饰小相框。(过程中强调使用工具的安全) 5.作业提示:

自选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颖,更漂亮。布置作业要求:

(1) 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巧妙的设计和制作。 (2) 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

(3) 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性。

教学意图:

了解相框的结构。通过小组探究学习,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发散思维和动手创作能力。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巡视,针对学生差异进行辅导,加强个别指导,及时表扬、展示造型美观新颖的作品,以互相学习、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教学意图:

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

五、展评

1.欣赏学生的作品,介绍自己的作品,引导从设计制作、方法材料、色彩搭配、创新点,遇到的问题、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谈谈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感受。

2.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提出不足和改进方案,评选:创新设计奖、最佳制作奖。

教学意图:

开展互动式参观交流活动,增强学生对创新的自信心与评价能力。

六、拓展

可以将相框放在什么地方?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 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善于到生活中发现美的信息能力。

第9篇: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自制小相框》教学反思

本课属于造型设计课,要充分发挥学生动手的能力来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在动手中感受美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设计时节,我适时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如先择自己喜欢的照片,选择自已合得来的学习伙伴,这样都有利于激发孩子创造激情。

课堂上,我注重合理使用评价语及评价方法,这样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去促进学生学习兴趣。 课后作业的设计体现亲情,让亲情与美连接,激发学生美育意识,使学生在美丽的情感中美化自己美化生活。

不足之处是对于制作中应注意的色彩搭配及支架的制作指导不够,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