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岗位群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1世纪生物技术成为了“带头学科”, 它与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将决定新世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竞争力, 食品科学是其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或个人都不可能离开食物长期生存, 而面对逐渐贫乏的食物原材料问题就迫切需要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来解决原材料浪费、污染和贫乏问题, 同时随着功能性食品日益深入人心, 这样就显示出其应用性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现状分析

针对我院的具体情况, 我们对该专业的发展做了以下客观评价。

1.1 特色不够明显

我院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设高职技术类的食品专业。根据社会需要、学生就业情况和教育部专业设置目录等, 食品类专业在2004年开办了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由于是一个新兴的专业,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发展的不成熟, 同时由于行业形势的不断变化、调整, 使得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和建设目标不明确, 还没有形成课程特色和专业特色, 长期面临着被人把该专业与食品加工技术或者生物技术相混淆的尴尬局面。

1.2 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的变化

专业的适应性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迅速, 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经常变化。且现代社会, 人们终身从事一种职业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能够适应岗位变动的职业迁移能力也是高职人才培养要解决的问题, 其关键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适应性。原有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满足岗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1.3 办学效益不高

从1999年开始, 学校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期,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专业增设比较迅速, 从原来的十几个增加到现在的几十个。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也是一个新兴的专业, 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往往面临较大投入, 而这一时期, 也正是校、院建设的重要时期, 资金、师资队伍成为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瓶颈。同时, 专业的独立建设难免出现重复投资资金利用率不高, 缺乏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师资队伍不合理等现象, 从而提高了专业建设的成本和办学成本, 降低了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导致该专业的招生情况一直不如人意。

1.4 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许多不足

如实验内容陈旧, 一直从事着传统的发酵食品的生产;脱离现实生产;验证性实验多使学生缺乏创造性;实验设备陈旧更新慢;实验教学管理混乱;学生难于做到严格规范操作安全隐患大等。诸多问题使传统的实验教学已远不能适应新世纪高职教育的发展。

总之, 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及社会岗位群对人才的需求, 迫切需要对面高职食品生物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进行研究与实践。

2 改革的实践内容与成果

2.1 构建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群内的专业由于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 反映在课程内容上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理论、技术、技能基础, 因此, 基于专业群建设的课程体系, 适合采用“平台+模块”式的模式构建, 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微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等课程作为职业技术平台课程。各模块的课程学时数大致相等, 学生在修完“平台”课程后, 获得专业群共同的职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 具备在行业内从事专业群所包含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在此基础上, 我们尝试设置食品分析技术、酒类生产技术及调味品生产技术等作为工学结合的模块教学课程,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就业需要自由选择其中的模块进行学习, 主要实现按不同职业方向进行人才分流培养, 较好地解决了专业群内各专业的针对性问题。

2.2 改革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实验教学

这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改革整个实验教学体系, 加快实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受到较为完整与系统的知识与操作性能的训练, 激发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 迅速适应国家现代化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打好基础。我们的实践主要表现在:以学生为本, 增加实验形式的多样性, 把校内及校外实训结合起来, 通过多样性的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体会到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客观性;改革课程体系, 全面更新实验内容, 把传统的发酵食品生产的实训课时进行压缩, 针对市场行情对新型食品的需求增加设置新实验内容, 比如功效成分的提取、香菇呈味肽的提取与研究等;创新实验教学手段, 将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从示范形式改革为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项目要求, 查阅文献资料后拟定实验方案并经过教师审核后进行试验;改革实验教学的考核和评价方式即将原来考勤和实验报告的成绩综合改成实验方案的设定及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与实验结果的正确性相结合的方式。

2.3 培养专业岗位群教师团队

专业岗位群建设有利于教师团队的形成, 在专业岗位群的基础上, 必然形成某类专业建设的良好的师资队伍环境。我们教师团队中大多数老师根据专业需求攻读了博士学位, 学院也先后选派专业老师到有经验的院校或相关企业进修学习 (实现了学院3+2的教师培养模式) , 巩固和提高了师资力量。

2.4 立足于同企业合作, 共同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在食品相关企业领导、专业委员会的委员的参与下, 把岗位群中每一个就业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具体描述, 提炼出该岗位从业人员所需的技能素质要求, 从岗位描述出发, 对所有职业岗位的职业素质能力进行分析, 得出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的能力, 根据企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 然后由企业提供实习机会, 给学生真是岗位的操作锻炼, 使学生真正成为适应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

食品行业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变化的, 我们会根据食品类行业的特征, 定期开展专业需求市场调研活动, 对食品行业密切关注。通过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反馈体系, 经常性地开展专业跟踪调研活动, 对历届毕业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 同时通过建立教师下企业调研制度, 作为对专业群进行评价更新的依据, 并用以指导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另外, 根据现代食品工业的需求, 适时调整专业教学内容, 使课堂教学内容能及时更新, 对于新兴的食品行业进行及时关注, 便于不断拓展食品生物技术专业。

摘要:根据我院的具体情况, 我们进行了面向岗位群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关键词:食品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王瑞兰, 苏新国, 王尔茂.高职食品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以“食品微生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2) .

[2] 姚红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体育考试评价体系初探[J].河南教育:高校版, 2009 (4) .

上一篇:浅析数字电视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与发展下一篇:Orme自理模式在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