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发展心理学论文(精选5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道德心理学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重要的理论基础。道德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曾说,“道德心理学就是研究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它能为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对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近一个世纪以来,道德发展心理学已取得丰硕成果,对加强和促进学校的道德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一篇:发展心理学论文

科学发展 持续发展 超越发展

我校地处宜兴名人周处故里、著名科学家周培源家乡,是一所办学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的百年老校。多年来,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走“严谨治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之路;持续发展科技特色,精心培育特色文化;不断丰盈素质教育内涵,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品位。学校先后创建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单位、江苏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素质教育先进集体、青少年科技教育五星级先进集体、绿色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先进学校,无锡市科技教育实验学校、综合实践与专题教育基地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学校、“十五”教科研先进学校等;成为宜兴市首批AA级特色学校,受到市委市政府“教育成果奖”的隆重表彰。并已连续19年评为宜兴市先进学校。在创建科技教育特色,推进素质教育进程,探索农村学校因地因校制宜的个性化、特色化办学道路上作出了尝试与实践。

一、选准目标,持之以恒,科学发展科技教育

人类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在教育。为适应人才培养需要,迎接教育创新挑战,我们与许多学校一样,积极思考,寻求优质发展之路;科学定标,创建科技特色学校。

1、选准目标

基于对学校现实基础和外部环境的发展背景分析,我们认为,作为著名科学家周培源家乡的学校,依托地方科教人文资源,从发展科技教育切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且,科技教育本应从娃娃抓起,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于是,我们选定这一发展目标,持之以恒,因校制宜,努力探索科技教育发展规律,不断地在实践中发展、提高。

2、持之以恒

为了让目标成为现实,我们坚持着、努力着、奋斗着,使学校科技教育走过了艰难的起步阶段、艰辛的探索阶段、成功的收获阶段。从自然教学三步实验法研究的起步,到市级科技教育主课题研究的有效实施,到科技教育“六化”模式策略的理论构建;从单项性的科技竞赛活动、到周培源少科院的发展壮大,到科技实践研究活动的全方位展开;成为了市级、省级、全国级的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提高着全校师生的科学素养、研究能力、教育水平。十几年,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十几年,我们实践、探索、创新;十几年,我们持之以恒、追求卓越……发扬科学家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并以芳小人特有的能吃苦、能研究、能战斗、能奉献,且“用心持恒。探源求真”的校园精神,捧回了那一份份来之不易的、沉甸甸的奖状、奖杯、奖牌……使学校科技教育走上了科学发展之路。

二、理念先行,机制保障,持续发展科技教育

“小学科技教育”是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课程背景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在这一先进理念引导下,我们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积极构建管理运行机制,促进科技教育持续发展。

1、科学规划

“目标规划”是一切行动的指南。一个科学合理的科技教育目标规划更是催人奋进的号角、引领研发的方向。为了克服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我们分别制定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教育发展规划。超前思考、反复论证、科学规范。将其展示在科技陈列室,经常对照检查,主动调整方略。制订分步实施的年度工作计划,一一分解、个个研究、事事落实、层层负责、全面收获。总之,我们是紧紧围绕目标计划抓实施、抓研究、抓成果物化。

2、舍得投入

为了不断增加科技教育设施装备,丰富活动内容途径,我们千方百计筹资金,量力而行抓投入,想方设法造氛围,总投入达300多万元。先后建好科艺楼、开辟专用教室、装备设施仪器;创设校园环境、建起少儿天文台。近三年,新建全国科技教育活动示范点、机器人工作室、周培源数字化农植园;改造科技陈列室、周培源事迹陈列室、科技长廊、科普画廊等,使科技教育在氛围上更加浓郁热烈,形式上更为新颖亮丽,内容上得到充实丰富,让地方科教人文资源与自身特色成果资源得到充分挖掘和充足利用。

3、优化队伍

任何工作“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实施科技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因此,建好科技教育队伍是我们的职责与根本。立足自培,优化组合:首先选派爱科技教育、懂科学管理、能带头研究的领导负责特色建设、分管科技教育、担任科技总辅导员。其次是配大、中队与少科院辅导员,且中队正副辅导员优劣互补、优化组合。选拔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担任科学教学,进行教学研究。开阔眼界,吸纳见鉴:为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创新能力,我们派员参加省市级培训,组织教师参观“第六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吴江少年宫、无锡科技馆、昆山实小等;同时邀请省市各级领导、专家来校讲座、指导工作,为我们提供充分的思维保障和科学引领。

4、规范管理

“严谨治校、科学管理”是我校一贯治学方略与优良传统。而“全面展开、全员参与、层层落实”已成为是我校全方位实施科技教育的最佳策略。校级管理:将科技教育与特色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科学整合,纳入整体,科学引领,由一名副校长具体负责实施。中层管理:将科技教育既纳入德育范畴,又相对独立。明确分管教导,落实阶段工作,细化具体活动。基层管理:科教月、科普周、科技节以及各项实践活动分解目标任务,分层落实到年级、班级、少科院进行;领导、老师、学生全员参与。考核管理:制订学校科技教育工作奖励条例,从精神到物质,重奖科技贡献突出者、成绩优秀者,激发领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推进科技教育。

三、优化策略,构建模式,超越发展科技教育

科技教育内容的开放性决定了科技教育实施途径的多向性。我们立足学校实际,优化实践策略,注重理论提升,构建了科技教育六化模式策略,引领科技教育超越发展。

1、课程优化

科技教育的主渠道是课程,主阵地在课堂。我们一方面精心实施科学课程,以探究为核心,构建“问题-实验-探究-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研究方法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科技教育在各科教学中的渗透,形成较为完备的学科科技教育目标体系,再次编写《新课程实施科技教育纲要》。另一方面着力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研制开发方案,制订年级目标,采集、加工资料信息,编写成教材。经历了两轮课程开发和三次修改完善,形成了以“科技综合实践活动”为龙头的学科类、活动类、研究类系列校本课程共计十多种,实施过程中重点突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

2、活动实践

“科技实践”是以学生自主实践探索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活动,是科技教育的重要载体。我校分三个层面来展开:科学普及活动:如开设科普讲座,参观访谈、实践考察;开放科技活动室,让每位学生均有探究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并以“金点子创新设计方

案”“五小”活动为抓手,实现科普教育普及全校学生的目标宗旨。科技兴趣活动:成立“周培源少年科学院”,并以不断发展壮大的要求,扩大队伍数量,提高队伍质量。共设环保研究、航模研究、数字化农植研究等九个分院,以“探索科学、关注社会”为主题,开展科学化、系列化、多样化的科技教育实践研究活动,展示小课题、小专题研究成果。创造发明活动:我们在各少科院分院中选拔各类小院士能手尖子,深化辅导、强化训练、自主创新、敢于创造,积极参与省市级各类科技竞赛。总之,我们本着“普及、提高、冒尖”原则,凸现我校“金字塔”式的活动模式。

3、社区拓展

科技教育必须依托社会,打破校园内外“壁垒”。“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使我校的“科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造性生成。我们充分利用农村社区丰厚的科教资源,建立了一支校外科技辅导员队伍,定期辅导互动。建设了一批校外科教基地,如农业丰产坊、中正实业等,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资源空间和活动空间。组织综合实践小课题的研究,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家长们的鼎力支持配合下,学生从单一的学科综合的体验式、问题解答式、主题研究式等学习活动中,转向了从课内走向课外、校内走向校外社会大课堂的大综合实践活动;选择了与生活实际相互关联、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甚至与人类科技发展态势息息相关的“小课题”,进行了“大研究”,做出了“大文章”!《家乡土壤调查》《沼厕合一综合利用》《校园垃圾处理系统》等调查报告、方案设计连连获奖,一期又一期的小课题研究成果展出,总让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

4、信息辅助

信息技术是科技教育的重要一翼。我们充分发挥校园网络、闭路电视、天文观测“三网合一”系统功能,开播“科技博览”“雏鹰电视”,进行天文观测等。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通过校园科技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引导学生网络化学习,开展网上读书、电脑绘画、计算机操作等技能比赛,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交流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我们与时俱进,拓展领域,开展机器人构造编程的研究,组织参加机器人操作竞赛。建立“周培源数字化农植园”,进行专项种植研究,让师生感受物联网技术带来的新信息,学校已成为无锡市感知教育应用实验学校。这将拓展学校科技教育外延,构筑科技教育新的发展平台。

5、课题提升

为提升科技教育的品位,深化科技教育特色研究,我们坚持科研先导,课题引领,先后开展省级重点课题《活动课程与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提高》《科学教育——做中学》的研究,获得了省先进实验学校和研究成果一、二等奖,六十多篇论文、方案设计在省市级发表获奖,并有多活动方案设计选进了省科技教育参考书。尤其是原校长卢东生主持研究的无锡市“十五”主课题,《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获市级科研成果一等奖,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特别是对科技教育“六化模式”的理论构建,提升了科技教育的内涵质量、推广效度及学术价值。现在,《小学科技教育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的研究》已滚动发展为省“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它将引领学校科技教育不断走向完善,实现新的超越。

6、文化浸润

我们确立了科技文化核心,用主题理念、办学特色统领校园环境和科学实践。将校园文化与办学特色融为一体,明确了“科技文化立校,特色品牌创优”办学宗旨,浸润了绿色校园、科技乐园、人文家园办学特色。彰显科技环境文化:校园里,“乐在探求”校训与“科技之星”雕塑融为一体、相互映衬,象征着芳小人努力前行的姿态、积极向上的心境、臻于理想的品质。着意设计的假山喷泉、小桥流水、“师生情深”与集建于校园一角的“宜兴三石”更显科教人文底蕴。科艺楼内展示的师生创新作品,悬空的“十二星座”,布置的科技长廊等,时时启发思维灵感,处处点亮创造火花;且让学生随时感受仰望星空的感觉,总能体验自己成功的快乐。个性化科技邮票,书写着师生的光荣与梦想。科技陈列室里,展示着科技教育的发展纪实、成果丰蕴;少科院里造型别致的分院展板,本身就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创造;周培源事迹陈列室让大家领略了家乡伟人的智慧、品格、精神;科技活动室更是让学生动手动脑、遨游在科技的海洋;科学家命名的特色中队文化建设个性鲜明、内涵丰富,是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活细胞、好基础。浓郁科技活动文化:科技教育宣传多样:“科技博览”每周开播,科普展览丰富多彩,科技标语激发情感,“科技节”开幕大张旗鼓。科技实践体验精彩:“科普大篷车”开进校园,“快乐科技”走近学生,科技竞赛精彩纷呈,机器人编程操作领先起跑,“对话两极?关爱生命”科学家位梦华科普报告与学生零距离进行。科技育德内涵深刻:“绿色奥运”“科教世博”等科技队会主题鲜活,培养了学生关注科学发展、关心生态环境、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提升人文科学精神:我们牢抓“科学管理、科学安排”这条主线,紧扣“特色育人、健康发展”这个主题,努力追求着高水平的科学管理机制,让师生感受着科学性、规范性、人文性于一体的科学管理文化。悬挂校园的大型标语“构筑教育发展新优势、打造教育发展新品牌”“科研兴校特色强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培育名师着力构建和谐校园”,更加营造了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团结进取的人际环境,更好地构建了科学引领发展、领导榜样示范、教师为人师表、学生文明健康的文化氛围,展现了用人文科学精神来凝聚人、鼓舞人、教育人、提升人的高品位科技人文校园风貌。

在创建科技特色,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我们付出了艰辛与努力,收获了成功与希望。目前,我校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高涨,勤学习、善思考、乐探求的习惯良好。一大批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较好发展,每年参加全国省市级各类科技竞赛及艺术、体育类竞赛的学生面达30%以上,获奖率在95%以上。科技创新大赛、航模制作竞赛、快乐科学对抗赛、机器人操作竞赛、小哥白尼创新比赛、尚德杯创意大赛等多次获省、市团体、个人一、二等奖;两次获全国创造杯、创新杯奖;“两用楼梯”“多功能拐杖”两件创新作品获国家发明专利;一名学生获省“青少年发明家”称号,“周培源少年科学院”被评为省“优秀少科院”;两位教师参加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VCT学习项目实验研究竞赛分别获全国二、三等奖。与此同时,科技教育同时有力推进了学校素质教育:我校多次承办市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讨、常规管理现场观摩、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交流等活动,学校特色建设、教学管理、少科院建设等经验多次在省市有关会议介绍交流。省科协吴国彬副主席、冯少东副主席、王明忠副理事长、杨曙宁秘书长以及无锡宜兴两市科协等领导专家多次前来参观指导工作。

教育成就梦想,科技引领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党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方针,全面实施“科技文化立校”目标方略;坚持素质教育方向,一着不让;打造科技特色品牌,精益求精;让科技教育科学发展、持续走强、超越梦想,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

作者:周荣

第二篇: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2010 年,林崇德教授在《发展心理学的现实转向》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应该做出更加现实的转向,必须面向中国的社会现实需求,面向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加强应用研究和研究成果的应用[1]。这种应用研究应该遵 循特定的原则,研究成果可在素质教育、心理健康、和谐社会建设等领域广泛应用。从如今的研究成果来看, 发展心理学的确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将从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两方面说明发

展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并以有关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为具体的论述内容。

关键词|发展心理学;老年人;心理健康

1 简单论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1.1 发展心理学的学术型研究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类是学术型研究,另一类是应用型研究。在学术型研究方面, 如《基因—脑—行为视角下的自伤行为产生机制》,研究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分子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的最新成果,对自伤候选基因多态性及其可能的脑机制进行系统阐述,并提出今后应在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及其脑机制、积极环境下自伤行为研究、自伤青少年的追踪研究以及自伤行为的系统性探讨等方面进一步深化[2]。在同样是对自伤行为研究上,王玉龙等人通过行为实验发现内疚感和羞耻感 均能有效诱发青少年的自伤行为,而自伤行为能有效缓解青少年的内疚感和羞耻感;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青少年自伤与内疚感有明显的负相关,与羞耻感有明显的正相关。因此,维持青少年自伤行为自我惩罚功能的情绪条件是羞耻感,而非内疚感[3]。既然内疚感和羞耻感均能诱发自伤行为,那么当内疚 感和羞耻感这两种情绪被激活,且自伤行为出现时,大脑皮层或某些神经递质是否也产生了变化,而这些变化是否与已有的关于自伤行为产生的生理机制研究结果一致呢?不管以上的猜想如何,这两个研究, 一个是从神经生物学基础上探讨其产生的生理机制,另一个则是从情绪条件作用下,探讨羞耻感和内疚感哪种情绪能引发自伤行为的出现,虽说研究自伤行为的角度不同,但二者的研究结果仍能促进自伤行为研究的向前发展。

1.2 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型研究

在应用型研究方面,何安明和夏艳雨研究了手机成瘾对认知失败的影响,其中睡眠质量起着中介作用。其结果表明手机成瘾不仅能直接预测大学生的认知失败,还能通过睡眠质量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认知失败[4]。认知失败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在一些简单的小事上出现错误的情况,有注意失败、记忆失 败和行动机能失败三种表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到:因沉迷手机、过度关注手机而无法注意到周围的信息变化,或者尽管手头上进行着别的工作,但对手机还是念念不忘而无法集中注意很好地完成工作等这些类似的情景都属于认知失败。通过已有的研究证明,过度沉迷手机会影响睡眠质量,如因熬夜玩游戏、看小说、刷微博等行为而延迟睡眠时间或因为睡前玩手机而情绪激动导致入睡困难,以致于出现缺少足够的睡眠时间且睡眠质量变差的情况进而容易出现认知失败。笔者认为沉迷手机容易熬夜,沉迷手机也容易在一些事情上出错,而何安明和夏艳雨的研究正好为这种日常认知提供了理论依据。

1.3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向的六个特点

总的来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呈现六个方面的特点:(1)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如阅读流畅性与阅读理解的关系研究、情绪对多媒体学习的作用、情绪对学前儿童的行为和交往的影响等研究;

(2)与社会心理学相结合,如亲子关系对问题行为的影响:如网络成瘾、适应不良、社交焦虑等,网络欺负与自杀、自尊和情绪的关系;(3)与健康心理和临床心理学相结合,如亲子支持、广场舞组织氛围和老年人的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等;(4)与认知和心理语言学相结合,如身体部位心理旋转的认知与神经机制、儿童情景记忆绑定加工:研究范式、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客体和空间工作记忆中三维图形的特征加工时程等;(5)与互联网相结合,如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老年心理健康服务系统设计、智能陪护老年人心理健康管理的新路径等;(6)与认知神经相结合,如青少年抑郁的快感缺失的神经机制研究、认知风格影响归类过程中的神经活动—来自 FMRI 研究的证据、基因—脑—行为视角下的自伤行为产生机制等。

1.4 人口老龄化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研究主题

“文章合为时而著”,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顺应时代潮流而研究。人口老龄化是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现象。根据 1956 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 7% 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老龄化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加快,2000 年我国正式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人口老龄化带来了社会负担加重、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不适应、家庭养老功能减弱、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的需求突出等问题。相应地,发展心理学也根据现实需要和学科特点对人口老龄化,特别是对老年人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2 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

2.1 生理变化、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文化水平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研究者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并不是 21 世纪才开始兴起的,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有研究者发表了关于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文章。张焕庭在其文章《谈谈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一文中谈论了自己的看法:老年人身体的某些器官及其功能发生减弱或衰的现象必然会影响到心理的变化,出现消极、内倾、悲观、焦躁、怨天尤人等,反之,理智、乐观、宽宏大量、有远见、有理想的老年人的心理活动, 不僅能克服那些不健康的心理因素,而且能使老化的、不适应的现象,减缓或转化为良好状态,促进了身体健康[5]。从这一观点来看,人的生理机能老化,不仅容易引发躯体疾病还容易滋生消极的情绪或 心理疾病。陈治卿等人对 1028 名离退老年人进行了社会、心理、健康的调查,其报告说明:社会环境、家庭地位对老人心理状况的影响是明显的[6]。生活在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环境和在家庭里受到尊重、得到关爱、照顾的老人,其心理愉快感更多,幸福感更强。

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家庭子女数、经济状况及身体健康状况是影响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文化水平差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显著的[7]。在此项研究中,研究者通过 孤独感和幸福感这两个方面反映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与失去配偶的老年人相比,有配偶的老年人更少地出现孤独感,更多地体会到幸福感;在经济状况方面,经济条件越好的老年人,对疾病和生活的忧虑会更少一些,更多地体会到幸福感和更少的孤独感。老年人的现存子女多少,是否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也与老年人是否产生孤独感有关。

一般来说,现存子女多,且和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老年人尽管也会出现与子女争吵、矛盾的情况, 却不易产生生活空虚感,反之子女较少或独自生活的老人因为与人的交集减少、生活枯燥乏味而感到孤独、寂寞。在关于文化水平差异是否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问题上,出现不同的研究结论。梁小利等人对成都市的老年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其结果发现文化程度低的老人缺乏良好的文化教育, 在面对各种生活问题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则有良好的应对能力,从而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好[8]。而这结论似乎与李建新所述的文化水平差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显著的相 矛盾。实际上,李建新在其文章中也解释了这一结论出现的原因是其所调查的老年人高中以下学历的占83.43%,也就是说高中及以上学历的老年人比重较少,高中以下的学历即初中、小学、文盲与半文盲文化程度的老年人比重较大,而低文化水平之间的细微差异并不影响老年人的自感幸福度,但低文化与高文化水平的老年人自感幸福度的确存在差异,与梁小利等人研究相符。如今,上大学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相反正朝着多数人能读大学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今后人们的文化程度差异将减少,那么文化水平的差异还会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吗?

2.2 社会资本、亲子支持、孤独感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研究

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社会资本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之中。陈泽南和戴悦发表的文章《基于现代医学模式的社会资本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研究》中提到:Harpham 等认为良好的社会资本可以对负性事件起缓冲效应,社会资本带来的共享交换和情感上的关怀慰藉能够缓冲人体感受到的心理压力、调节人体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健康[9]。社会资本是在社会交往中产生的,拥 有越多的社会资本也就意味着其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密切,当遇到不好的事情时,越可能通过家人、亲友或来往紧密的邻居得到安慰,从而让心中的烦恼得以宣泄,使心理维持在一个健康的状态。

亲子支持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关爱与照顾的过程。王大华等人通过使用自编的“老年人亲子支持问卷”“老年人恩情感问卷”、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MUNSH)、UCLA 孤独感量表、自尊量表 SES 对 288 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其结论是亲子支持通过老年人的自尊感、孤独感和恩情感影响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10]。其中接受支持对自尊感、孤独感、恩情感产生积极的影响效应;给予会支持对老年人的自尊感产生积极的影响效应。父母与子女的互动可以减少孤独感,增加幸福感。孤独感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健康问题,其出现的主要原因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11]。从这里来看,老年人孤独感出现的原因和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基本一致。

3 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

3.1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党的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的主要矛盾,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依托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通过宏观、微观的制度改革、制度创新以提升制度供给能力,从而解决由于体制机制不足所造成的结构失衡问题。目前, 我国在公共政策安排方面仍需进一步地提高,如增加某些“老人优待服务”;根据地区老年人的人口密度增加健身场所;优化养老机构的环境,如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保障老年人的娱乐场所,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满足老年人的身心需求。

3.2 音乐治疗和园艺治疗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作用

音乐治疗是运用一切音乐活动的各种形式,包括听、唱、演奏、律动等各种手段对人进行刺激与催眠并由声音激发身体反应,使人达到健康目的。在《音乐治疗对老年人抑郁情绪的改善研究》一文中, 于小越对 8 名中度抑郁情绪的老年人进行音乐治疗,其结果是老年人的抑郁情绪从中度抑郁降为轻度抑 郁,且收到了较好的评价[12]。该作者指出,这里的抑郁情绪主要指老年人短期内出现的主观上的抑郁情绪, 不包括临床上的抑郁症或者精神方面的疾病。音乐作为一种精神类物品,不分国籍、种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受语言的限制,只要听觉功能完好,都能进行欣赏。笔者认为音乐治疗的优点也在于此, 但在国内,受过专业训练的音乐治疗师还是比较少的,所以音乐治疗这一技术仍需要得到重视与发展 。

唐凡和钟华两人在《园艺治疗介入老年群体护理的应用研究进展》中论述了园艺治疗在老年人群团护理中的应用,以下是其文章的部分内容:园艺治疗尚无统一定义,学界比较公认的是美国园艺疗法协会(AHTA)的界定,即园艺治療是服务于身体、心理以及精神方面需要改善的群体,利用植物和园艺 操作活动,使其在社会、心理以及身体诸方面得到调整改变的方法[13]。园艺治疗不仅对老年人日常生 活有影响,还能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改善老年人的消极情绪和孤独感。研究发现,参与栽培植物任务的老年人感觉更加舒适和放松,焦虑水平明显降低,生理和心理均得到了放松。所以老年人种植花草, 不仅能丰富生活,打发时间,还能锻炼身体,放松心情。

3.3 新時代智能技术在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中的应用研究

十八大确定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战略部署,养老健康问题已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经济社会课题。王计生等人提出了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系统设计,认为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建立服务平台,有针对性地为老年心理健康提供健康咨询服务。这种系统,不仅能快速建立自己的档案,还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线进行心理测试或者进行在线的咨询。

老年人由于身体状况或负性生活事件的出现等各种原因容易出现消极情绪或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为了对老年人的情绪进行监测,徐诗怡提出了情绪监测智能手环的设计。这种智能手环采用现有的智能设备人体生理指标识别技术识别情绪,能够在不影响老年人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实时感知老人的情绪及其波动,通过服务系统做出反馈,满足其情感需求,在为老年人提供有人情味的交互设计服务同时,降低由于情绪过度激动产生突发疾病的概率以及老人长期情感缺失造成的身体损伤问题[14]。尽管文章中说 明了如今已有检测情绪的设备问世,但笔者仍认为并不是所有情绪都能很准确地被检测出来,如有些人伤心、生气的时候并不会表现出来,心率和血压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像这种情况的,就很难检测出来了。

4 小结

中国的发展心理学研究在许多方面都取得较大的成果,也在许多方面取得创新性的进展,但笔者认为,在对现实的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指导性的研究还是不多,这方面仍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去努力。

参考文献

[1]林崇德,辛自强.发展心理学的现实转向[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1):8.

[2]王泉泉,熊昱可,刘霞.基因—脑—行为视角下的自伤行为产生机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35(4):9.

[3]王玉龙,陈慧玲,覃雅兰,等.青少年自伤行为的自我惩罚功能:源于内疚感还是羞耻感 ?[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35(2):8.

[4]何安明,夏艳雨.手机成瘾对大学生认知失败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3):8.

[5]张焕庭.谈谈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1987(3):104-106.

[6]陈治卿,吴爱光,吴鹭萍.1028 名离退休老年人社会、心理、健康调查报告[J].福建医药杂志, 1990(2):32-34.

[7]李建新,张风雨.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1997(3):7.

[8]梁小利,彭思涵,杨玲娜,等.成都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39(18):3.

[9]陈泽南,戴悦.基于现代医学模式的社会资本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9, 35(8):4.

[10]王大华,佟雁,周丽清,等.亲子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J].心理学报,2004,36(1):5.

[11]吴金香,陶雪梅,周思倩.老年人孤独感的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7):4.

[12]于小越.音乐治疗对老年人抑郁情绪的改善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9.

[13]唐凡,钟华.园艺治疗介入老年群体护理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9,33(23):3.

[14]徐诗怡.老年人情绪监测智能手环创新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9.

Research Status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Taking the Review of Mental Health Research on the Elderly as an Example

Wang Jieyua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Key word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Older adults; Mental health

作者:王结缘

第三篇:新时期德育发展心理学研究初探

道德心理学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重要的理论基础。道德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曾说,“道德心理学就是研究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它能为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对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近一个世纪以来,道德发展心理学已取得丰硕成果,对加强和促进学校的道德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0世纪末以来,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道德发展心理学也积极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研究上从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道德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道德发展心理学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虽说年轻,但它的理论体系如今已是枝繁叶茂,成果丰硕。在西方,一个世纪以来,提起道德发展心理学总是与J.M鲍德温,W.麦独孤,J.霍布浩斯,G.A米德,J.杜威等心理学家分不开,更与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学说联系在一起。美国资深心理学家鲍德温早在1897年发表的《心理发展的社会的和伦理的解释》一书中,就提出了他关于道德发展的系统观点,认为道德或价值发展是以其逻辑认知发展为基础,而逻辑认知发展过程就是对主观和客观经验连续分化的过程。鲍德温关于道德发展心理学的思想通过法国心理学家让内深深影响了皮亚杰,他的关于发生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则直接来源于鲍德温的主张。通过皮亚杰的著作,鲍德温的思想还进一步影响了科尔伯格,对他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给予了有意义的启示。

就我国而言,道德心理学发展的基本情况是:建国前的几十年,主要停留在介绍国外的有关研究,自己的研究不多,就后者来说,比较突出的有陈鹤琴和黄冀,但研究的影响力很有限。“十七年”时期,心理学研究经历了曲折、艰难的发展历程,道德发展研究也不例外。先是全面学习苏联的理论,尤其是集体主义道德和劳动品德的教育,六十年代初虽有过短暂繁荣,但很快就受到反右斗争扩大化的影响,并遭受之后“文革”的沉重打击。直到1978年以后,我国道德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才迎来繁荣和兴盛的大好时机。

以上虽是简单的回顾,但对合理认识中西道德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现状确有必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学生道德发展的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量的西方理论被介绍进来,并被广泛运用到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中。但总的来看,由于我国道德发展心理学研究起步晚,所以还缺乏自己成熟的理论及其体系,尚处在由引进、借鉴到创生的阶段。

西方道德发展心理学就其理论体系来说,大体可以划分为知、情、行三大领域,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几部分。

1.道德认识。继皮亚杰之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至今在这一领域仍占居主导地位。皮亚杰的贡献是把道德发展的研究由思辨转到实证研究上来,促进了道德研究科学化水平的提高。而科尔伯格则在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他的“新苏格拉底法”与“新柏拉图法”,进一步发展、完善了皮亚杰的理论,将学生道德发展由他律到自律的二阶段扩展到三水平六阶段,并提出道德发展的公正学说。科尔伯格的理论问世以后,就不断遭到来自各个方面不同的声音,这样,围绕着对他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以及道德公正学说的质疑与修正,就成为当前西方道德教育在这一领域的主要景观。对科尔伯格理论批评的声音一直在继续着,总结起来看,主要是:①否认道德发展的逻辑必然性,即一个道德阶段即使在逻辑上可以从它的前一阶段衍生出来,但从道德上看,并非必然地优于前一阶段;②否认心理发展到了高级水平,在道德上就一定达到了美德阶段;③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未能把心理学研究从他的哲学立场中分离出来;④否认对道德价值进行中立性研究的可行性,反对将道德抽象化、普遍化;⑤忽视了性别在道德发展研究中的意义;⑥研究反映出的是单一的道德视角以及传统的相互对立的二元价值观等。针对这些问题,一些人对其道德判断方法进行了修订,也有人提出针锋相对的理论,如以吉利根、诺丁斯为代表的女性主义者就提出了道德发展的关怀路线。关怀理论认为,关怀是一种关系,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来说,它是第一位的;道德是随生活情景而教,而不是按预定的计划来教;用激情来激发道德行为而不单纯用道德原则来规范道德行为,原则须与动机相结合;道德教育重在教师的“行”,而不是“说”,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践履中形成道德认识和道德观念,并养成道德行为习惯;通过行动真诚关心学生而不仅是帮助,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自己被关心着,也才能养成关心别人的道德品质。

2.道德情感。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较早关注了人的良心和内疚感等道德情感的问题。之后,由于道德认知理论的兴起,以及社会公正、宽容、尊重、责任等德性伦理问题备受关注,道德情感的研究相对受到忽视。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巨大变化以及道德理论自身的繁荣,这一研究再次引起研究者们的兴趣,并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在上述提到的关怀理论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当前有关道德情感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关系;道德情感与道德敏感性;移情的理论研究;道德情感与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性等。在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关系方面,一些研究者鉴于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整体性缺陷,主张恢复集体意识,加强集体责任感,对公民进行品格教育。道德学家詹姆斯·威尔逊则认为,道德推理和判断并不重要,由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构成的道德敏感性更易使人形成社会责任感。霍夫曼是较早提出移情理论的研究者,他较为系统地描述了人移情发展的四个阶段,与皮亚杰、科尔伯格强调道德判断的理论不同,他是从动机角度来界定道德行为的。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皆表明,移情有利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其作用机制主要是移情式的唤醒。

3.道德行为。在道德行为的研究上,其发展体现如下特点:一是突破传统的认知观,重视实践参与和行为的情感机制;二是关注日常道德及其品质形成。近年以来,众多学者和研究者都一致批评了反人道的“灌输型”的道德,极力主张以人为本,倡导人的道德主体性和自觉性,在途径上重视实践参与。如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尤尼斯在继承和批判道德认知理论、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道德发展的实践活动理论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这一理论认为,青少年期的社会参与活动构成青少年公民同一性、政治和道德同一性发展的基础,而对人性和社会的尊重是道德行为的根本机制,道德教育的使命就是让个体通过社会参与活动培养起这种尊重的品质。另外,像诺丁斯的关怀理论、纽曼的社会行动理论等也同样重视主体参与的重要性。这些理论不再仅仅把实践参与作为培养道德品质的方式与途径,而是通过情感作用,也作为表现道德的机会,从而充分尊重了道德主体,唤醒了道德主体的道德自律意识。

二、道德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趋势

20世纪末以来,国际上道德发展心理学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倾向,一方面是生物学倾向重新抬头,在考察道德发展机制时重视情感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文化心理学”理论的提出,从现实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出发,强调道德的多元性和对多元道德的宽容性,反对在东西方价值观之间划分等级。为挽救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一些道德学家坚持人生而具有善性,有一种生而具有的道德情感倾向。当今道德研究领域里,用品格来解释道德似乎已成为主要的声音,这是亚里斯多德传统在现代社会对个人主义价值极端张扬后的复归。美国品格教育主要代表人物里可纳批评此前的道德教育理论只重视道德发展的过程而忽视价值内容的做法,旨在避免以某种确定的品德为核心来进行德育,结果导致道德教育缺乏价值背景的基础。他提出的以尊重和责任为核心、以培养完善人格为目标的品格教育理论,正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重视。另外,英国帕特丽夏·怀特在其著作《公民品德与公共教育》中将民主社会公民的品德概括为自尊、诚实、信任等九个基本方面。教育家厄内斯特·波伊尔在其著作《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中也建议将诚实、尊重、负责、同情、自律、坚韧、奉献作为“基础学校”道德教育教给学生的七项基本美德。米歇尔·博芭在《如何培养孩子的德商》中则提出同情、良心、自控、尊重、善良、宽容、公正七项重要美德等等,这些思想也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文化心理学是当前道德发展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道德发展由注重认知到注重文化差异,是与当今多元文化社会的事实分不开的。文化心理学家认为,思想、意义、情感和行为因文化的不同而变化,认为不存在一般的心理过程可以探讨,他们重点考察的是特定文化中的意义建构。本尼迪克特考察了若干种文化中用以说明人们在道德价值上的差异的行为,证明不同文化中道德的不可比性。辛普森也指出,科尔伯格道德判断阶段性发展的方向反映了他自己的文化偏见,即他是美国文化中的一员。

三、结论

道德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揭示道德发展的规律,而且更要服务于道德教育的实践,借助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进一步提高道德研究与道德教育的科学性水平。

道德发展是知、情、行相统一的过程,任何一方面的研究都不可替代其他方面。

道德总是人的道德,人是道德的主体。

灌输不足以形成真正的道德,道德是主体自觉、主动参与和学习的结果。

在多元文化社会里,道德多元化已成为事实,但我们不能因此走上道德相对主义。道德在本质上是利己与利群的统一,在个体与群体之间、个别文化与人类整体之间,实现这种统一也是一个德性社会必然的要求。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关燕云)

作者:隋步景

第四篇:我国运动心理学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运动心理学是一门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独立性应用科学,该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直根植于体育运动及体育人体科学之中,因此研究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必须要与体育运动及体育科学的发展进行紧密结合,多进行动态研究。运动心理学发展至今共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虽然在各个阶段对其发展趋向的研究论文颇多,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及研究视角的限制,往往不能与体育运动及体育科学的时代发展紧密结合,缺乏动态性、前瞻性研究,运动心理学学科的发展水平高下将会对一个国家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从运动心理学与体育运动机体育科学发展的视角对我国运动心理学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对我国的运动心理学及全民健身体育运动发展、全民运动心理的提高能贡献一份研究力量,从而引起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关注我国体育事业的平衡性协调发展。

关键词:我国;运动心理学;发展现状;发展趋势1.前言

运动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应用性科学,是由竞技运动领域、体育教育领域及大众健身领域这三大领域组成,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是以竞技运动领域作为我国运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虽然迄今建树颇多,且对我国的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具有较好影响力,但是却使得我国的运动心理学的发展不能完全符合当前我国普遍开展的全民健身及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甚至出现了畸形发展、割裂发展模式。因此,对我国运动心理学目前的发展现状发展进行重新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重新预测与定位,使其与当前我国的体育发展战略思想相吻合,对于我国体育运动的全面发展将起到较好的参考价值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我国运动心理学目前发展现状

2.1研究重心长期囿于竞技体育运动,造成我国运动心理学学科发展不平衡

运动心理学的产生是与体育运动学科的发展及需求是分不开的。体育运动不仅包含民众所熟知的竞技体育运动领域,更包括体育教育领域和大众健身领域,是一个多领域、综合性的科学,因此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不能脱离这三大领域的平衡发展,而偏重于某一领域的发展。由于我国在建国之初经济建设任务与竞技体育强国任务优先发展的指导思想,竞技体育运动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头戏,人民对经济建设的需求与认知也大大压抑了对自身健身需求的正确认识,因此我国的运动心理学科无论在研究重心还是在学科发展定位上都长期囿于竞技体育运动,从总体上讲,我国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重心主要放在对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的专业运动员的运动动机、运动情绪、心理技能、运动员自我运动认知等方面进行深入科学研究与理论探讨,并将运动员心理实验干预、心理指导作为运动心理学界研究的主要内容来进行,造成我国运动心理学学科发展不平衡。竞技运动领域的研究是主流,体育教育和大众体育锻炼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关注度过低,甚至被长期边缘化,体育运动中的社会心理学问题、体育锻炼的心理学问题等社会体育健身需求等方面的心理研究虽有涉及,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远远落后。运动员个性特征、心理选材、心理技能训练等是中国运动心理学的重点研究方向。

2.2 研究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整体研究实验科学验证,影响我国运动心理学学科发展

通过文献检索目前在运动心理学学科发展具有代表性影响力的三个权威性学术杂志——《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运动心理学家》和《运动与锻炼心理学杂志》所发表的近几年的论文,通过数据分析不难看出,实验法仍然是当前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流,当前的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更注重实验操作与情境的结合,注重研究的生态学效度。但我国的运动心理学的定性研究方法所占比值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定量研究方法所占比值呈现出上升趋势,实验法和测量法占居主导地位,仍然停留在实验描述阶段,且我国的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呈现分散状发展,缺乏统一的、系统性的研究定向。尽管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及研究员在心理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性成果,但由于大多数研究成果尚属于经验的论证而缺乏科学的实验,使得我国的运动心理学无论就研究层次还是学科发展水平都远远不能适应体育教育实践及群众健身体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3.我国运动心理学发展趋势研究

3.1积极摆脱单方向畸形发展模式,寻求三个领域全面发展,增强系统化、整体性平衡发展

虽然我国目前的运动心理学科学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国家相比在学科发展和理论研究等方面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由于该学科在我国引进时间和起步时间较晚,仍然有可圈可点的优点。我国运动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必须要依存于本国的研究力量积极从内部寻求发展突破,因此在未来发展趋势上势必首先要突破目前竞技体育领域单方向畸形发展模式,寻求三个领域全面发展,增强系统化、整体性平衡发展。就我国当前的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现状来看,竞技运动心理学已经不能完全涵盖体育教育心理学和大众健身心理学,三大领域的研究要求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针对性越来越强,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日趋明朗化,不同的“受众”有着不同的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及“终身体育”体育教育理念的日渐深入,群众健身意识及保健意识原来越强,对自身的运动心理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社区体育健身必须要加强群众健身时的体育锻炼方法与心态的指导,帮助群众建立并培养正确的健身兴趣与健身习惯,因此.我们应该看到体育教育和大众健身两个领域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它们的心理学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尽管我国在这三个研究方向上仍然没有形成适合本国发展情况的完整的、独立、系统的理论体系,也未将竞技体育、体育教育、群众健身体育三个方向做完整区分,交叉重叠较为明显,但由于三个研究方向各自拥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因此需要各有特色、各有侧重,明确各自的研究方向、目的和任务,满足各自的社会发展对其提出的不同需要,因此,发展我国运动心理学三个领域系统化、独立化的理论体系势在必行。

3.2 多元化、科学化当前我国的运动心理学研究方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实现国际研究对接

由于我國的运动心理学学科的建设与研究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之前几乎无对外交流,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长期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科学化研究手段,但随着我国国际低位的提高及国际合作交流的机会的增多,我国的运动心理学学科有望在短时间内改变这一短板,目前的紧迫任务是多元化、科学化当前我国的运动心理学研究方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实现国际研究对接无疑是一条捷径。目前,我国与日本等国在实证研究技术方法上的差距并不是很难消除,科学研究技术设备条件的先进固然是其研究进展快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只要我们继续加强科技发展和对外交流,立足现实,面向世界,积极创造物质条件,不断地引进和采用现代化研究手段,加大吸收和消化的力度,提高研究的生态学效度,通过尽量逼真的自然条件的安排,多进行更为科学的实验实证,在短时间内实现与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领域的差距,在本世纪中叶跨入国际先进研究水平的行列并不是无法企及的。(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汪浓春.近期中国运动心理学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趋势[J].科技信息,2009(33).

[2]陈剑峰,颜军,黄美蓉.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方法若干问题的分析与展望[J].中国体育科技,2005(1).

[3]李玲姝,季浏,汪晓赞.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0(8).

第五篇: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挑战

【摘要】社区心理学的产生,为心理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和内容。社区心理学注重人在群体中的心理研究,以预防群体性心理疾病为主要对象,是一种新型的创造性的心理研究方法。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对教育心理学提出了挑战,也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社区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挑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快速发展,在心理学研究的各个分支中一枝独秀,成为相对独立的一个领域。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心理学学科,教育心理学需要为其他心理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教育心理学正在逐渐向更加包容的方向发展。即便如此,教育心理学由于明显的倾向性和理论界限,其不足之处也随着它的发展逐渐显露。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更换研究角度,研究对象复杂多样的社区心理学因此而开始发展。

一、社区心理学概述

(一)社區心理学的产生

二战之后,美国退役士兵中出现了很多精神病患者,而战争带来的大众失业狂潮和社会犯罪的增多,也造成了美国社会中精神病患者的增加。大规模病患的出现折射出了医院心理治疗模式(往往局限于患者个体层面的心理冲突,无法形成共性研究,无力抵抗群体性的精神障碍)的无力,同时,由于当时美国精神病院的心理治疗费用昂贵且医疗资源不足,更多的潜在精神病患者开始寻求一种易得且有效的社区心理服务模式。同时,人们对于心理健康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始强调心理疾病的预防。在这种背景下,社区心理学应运而生。

(二)社区心理学的目标和理念

社区心理学服务的重点是在社区成员罹患精神疾病之前的预防,而不是精神疾病出现之后的治疗,它强调的是通过群体性服务,大幅地降低精神疾病的致病率,而不是提高治愈率。

社区心理学的目标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初级预防(问题刚萌芽时采取的预防措施)、次级预防(问题出现之后但严重之前采取的措施)和三级预防(治疗已经出现的严重问题)。由于三级预防已经与临床心理学的治疗非常接近,研究内容有很多重合的地方,因此社区心理学家的工作重点一般为初级预防和次级预防。

(三)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于“社区”的定义为:“社区是指一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团体,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彼此认识且相互往来,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和福利事业。每个成员均经由家庭、近邻、社区而融入更多的社区。”

结合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社区心理学将传统心理学单一的研究对象发展为群体概念,是在群体的概念上研究社会与环境对行为的影响。社区心理学家将个体与社区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重点,广泛地分析个体在社区中的朋友圈、工作环境、邻里关系等因素,对社会与环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做综合分析。

(四)社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社区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有很多共同点,属于一种交叉学科,因此社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有很多种。

1.参与观测法

即研究者切身实地地参与到社区的生活中去,同社会成员一同工作和生活,通过近距离的接触、交流和观察,进行学术研究的方法。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直接接触事实,并且通过录音、录像等手段,收集的资料生动、真实,与触及对象的对应性更强。但是,参与观测法的观察目标范围很小,只能针对一个社会群体,很难推广到其他的社会群体中去,而且观察数据的方式很被动,往往会忽略掉很多被观察者的关键行为。

2.直接访谈法

直接访谈法可以分为个人访谈法和分组访谈法。研究者单独约谈具有典型研究意义的社区成员,通过与他们的直接交流,探讨需要研究的问题,这种方法称为个人访谈法,是一种小样本的研究方法。而研究者约谈一部分社区成员进行的团体研究方法,我们称之为分组访谈法。直接访谈法通过直接的交流增加对观测对象的了解,有利于挖掘受访者真正的内心想法,缺点是受访者选择的失误可能导致整个研究的结论出现误差。

3.档案法

档案法是根据研究目的,对相关内容的知识载体进行研究的研究方法。档案法涉及的资料包括个人作品、档案记录、报刊文章、电视报道、统计资料等。利用档案法进行研究,可以避免人与人交流造成的相互影响,可以直接追溯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甚至可以进行跨文化比较。但是档案法也有明显的缺点,它做的是相关性研究,因此因果判断的能力比较差。另外,在结合过去的案例进行分析时,往往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会出现档案留存不足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定量观测法、随机组实验法等。社区心理学研究没有固定的、标准的方法,只要切合研究实际,任何研究方法都可以拿来使用。

二、社区心理学的作用

社区心理学研究内容广泛,其发展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目前社区心理学主要作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防社会问题,提高社会胜任力

社区心理学的主要作用在于预防,可以第一时间解决社区居民的心理问题,比如少年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青年的叛逆行为问题、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家庭问题。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和预防,社区心理学可以更好地为居民服务,同时帮助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提高社区的社会胜任力。

(二)构建群体社区,鼓励公民参与

社区心理学家倾向于建立一种社区系统,即居民广泛参与其中,自觉形成集体观念,通过参与群体活动的方式,增进对集体和社会的认同感,同时能够以这种积极向上的社区生活影响更多的居民,进而推动社区甚至社会变革。

(三)尊重多样性,鼓励个性发展

通过对同一社区中不同类型的居民的研究,社区心理学家越来越倾向于向社会传递一种人和文化的多样性原理,进而提高社会的容纳力,尊重人和文化的多样性,鼓励个性的发展。

三、社区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的社区心理学才刚起步,人们对社区心理学了解不多,因此我国的社区心理学研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不少人将“社区”的概念理解为一种行政色彩的居民组织,其性质类似于“居委会”。这种心理使得我国的社区心理学研究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既要狭义地研究管理组织“社区”内的居民心理健康和社会问题,又要研究广义上的社会“社区”问题。

目前,我国的社区心理学者倾向于狭义研究,将研究方向定位于三点:社區内青少年的发展问题、社区内老年人的研究以及社区内家庭模式和家庭问题的研究。

四、社区心理学发展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挑战

社区心理学作为一种新型的群体化的心理学研究,它的产生和发展除了丰富教育心理学的内涵,促进同教育心理学之间的交互发展之外,对当代的教育心理学发展也提出了相应的挑战。

(一)对教育心理学方法论的挑战

教育心理学虽然有着众多的领域和分支,但是由于教育的本质是注重个体的发展,因此它的研究必然局限于教育情境之中,只针对有情感、有体验的人类个体。但是社区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为教育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更多元、更广阔的视角,它将更多的研究投入到人与社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

随着社区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者对教育心理学研究进行了彻底的反思,改进了过去狭隘的研究对象,形成了一种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新的方法论要求。

(二)对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挑战

教育心理学研究过程中,专家学者们对于研究内容的界定通常是传统意义上的,即什么是教育心理学的内容,而不是什么不是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但是社区心理学却恰恰相反。

由于社区成员和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广泛而开放,因此,学者们更多区分的是什么不是社区心理学的内容,而不是什么是社区心理学的内容。

这种界定方式是对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创新和发展,它为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和主动改变自己的研究对象,创造性地发现新的研究内容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经验。

(三)对教育心理学研究目标的挑战

虽然社区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标都是通过人与环境作用的研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个体价值,但是社区心理学的研究更注重的是人在团体中获得的精神慰藉,相比较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获取倾向,社区心理学的研究目标更加深远。社区心理学重视在行为研究的过程中,通过社会知识的获取,使人的精神更加突出社会性,能够促进人对社会的价值认同,进而在此基础上通过个体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社区心理学的这种研究目标在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但是又高于目前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层次,因此它很好地打开了教育心理学学者的视角,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礼娟,宋明玲.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挑战[J].学理论,2012(35):67-68.

[2]杨莉萍,D.D.珀金斯.中国大陆社区心理学发展的现状、困难与机遇[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0(02):48-56.

[3]杨莉萍.社区心理学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158-160.

作者:杨国龙

上一篇:房产法律论文下一篇:法律解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