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中期评估汇报

2022-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你是身处校园中,还是已经踏入社会,汇报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能。一般而言,汇报的内容既包括对成绩的概括,对于不足的总结,以及对下一阶段目标的计划和完成方法的阐述,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十一五中期评估汇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1篇:十一五中期评估汇报

浙江省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3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规划工作的意见》(浙政发[2005]54号)的有关要求,需要对“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开展中期评估。根据省人大的有关工作部署,《浙江省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被确定为需要开展中期评估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本报告的评估期为2006年初至2007年底。

《浙江省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浙政发[2006]76号)(以下简称《规划》)自2006年由省政府颁布实施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备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创业寓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认真做好《规划》任务的分解落实,安排资金投入,制定政策措施,有效保障了《规划》的顺利实施。

总体上看,“十一五”以来,全省上下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各级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改革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惠及全省人民。但由于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加上社会发展周期长、变动慢,短期效果不明显,社会发展领域还存存不少薄弱环节,加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评估及预计2010年完成情况分析

《规划》针对“十一五”时期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设置了20个指标,其中7个约束性指标,13个预期性指标。根据近两年来全省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对《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的总体评价是:至2007年底,7个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大部分预期性指标达到阶段性目标;预计到2010年,包括全部约束性指标的大部分指标能如期完成,甚至提前完成,少数预期性指标的完成仍存在一定难度。

(一)人口自然增长率。《规划》要求“十一五”时期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为约束性指标。2006年和2007年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4.87%和4.81%,均在目标控制之内。

综合分析近年来人口增长变动趋势,可以认为目前我省已进入人口“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稳定期,未来三年基本可以保持人口低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10年能完成“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的目标。

(二)城镇登记失业率。《规划》要求“十一五”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为约束性指标。近两年,我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就业形势稳中趋好,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下降。2006年和200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51%和3.27%,预计200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仍可控制在4%以内。由于今后两年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的可能性较大,预计全省就业形势可以基本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预计可控制在4.2%以内,比《规划》目标低0.3个百分点左右。

(三)五年新增城镇就业。《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我省“新增城镇就业达到300万人”的约束性目标。2006年和2007年,我省新增城镇就业分别这67万人和73.5万人,预计2008年新增城镇就业65万人。今后两年,随着我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全面实施,城镇就业规模预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10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可达350万人。

(四)非农从业人口比重。《规划》预计2010年我省“非农从业人口比重”达到80%。该指标2007年为79.9%。随着我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将持续减少,预计2010年非农从业人口比重将达到80%的预期目标。

(五)城市化水平。《规划》预计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60%。2005年我省城市化水平为56%,2007年为57.2%,年均提高0.6个百分点,低于1995-2005年间年均2.34个百分点的发展速度。根据世界各国城市化经验,一个地区在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城市化速度将趋于平稳减缓。依据这一规律,若按当前速度发展,2010年要实现60%的城市化水平有一定难度,预计在59%左右。

(六)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规划》预计,到2010年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近两年,全省科技投入大幅增长,两年平均增速达到32.4%,2007年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2%。提前完成规划目标。随着创新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我省科技创新环境将更趋优化,R&D投入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10年R&D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望超过预期目标。

(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规划》预计“十一五”期末我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5%。2006年和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为36%和38%,预计2008年超过40%。按照年均增长2-3个百分点的速度,预计能按期实现规划目标。

(八)每万人口人才资源。《规划》预计,2010年全省每万人口人才资源为1000人。近两年,我省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2007年人才总量已达600万人,每万人口人才资源为1186人,提前实现规划目标。

(九)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生数。《规划》预计,2010年我省每千人执业(助理)医生数为2.02人。2006年和2007年我省执业(助理)医生总数分别为9.45万人和10万人,每千人执业(助理)医生数分别为1.9人和1.98人。按照2010年我省5200万常住人口计算,在2008-2010年间只需新增执业(助理)医生数5040名,即可完成预期目标,预计能完成规划目标。

(十)人均文化设施面积。《规划》提出,到2010年人均文化设施面积达2平方米。2005年浙江省人均文化设施面积约为1.31平方米,随着《浙江省文化建设“四个一批”规划(2005-2010)》的实施,“十一五”时期将有一大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竣工投入使用,同时对农村公共文化的投入不断加大,全省乡镇文化站和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预计2010年基本能实现目标。

(十一)体育人口比重。《规划》预计2010年体育人口达到45%以上。“十一五”以来,我省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依托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工程的推进,大大改善了体育健身基础设施,但是体育人口比重提高不多,2007年体育人口(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9.8%,比2005年仅提高1.5个百分点,按此速度测算,要实现预期目标难度较大。

(十二)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规划》要求,到“十一五”期末我省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00万人,为约束性指标。近两年,我省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扩大覆盖面,至2007年底,已累计新增企业养老保险人

数199.12万人,参保总人数达到1076万人,提前完成规划目标。随着覆盖面的扩大,相比前两年,后三年参保人员增幅虽会有所减缓,但预计到2010年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仍可达1300万人。超过预期目标。

(十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规划》要求,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覆盖率达90%,参保率达85%以上,为约束性指标。至2007年,新农合制度已经覆盖了全省87个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实现100%的覆盖率,参保人数达3000万,占全省农业人口的89.6%,两个指标都已经完成规划目标。

(十四)农村合格自来水普及率。《规划》预计,2010年农村合格自来水普及率达80%以上。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实施,尤其是“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加快,农民安全饮用水问题得到较好解决,2007年我省农村合格自来水普及率达89.67%,较好完成目标。

(十五)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之比。《规划》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之比稳定在2005年的水平。“十一五”以来,尽管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进入一个相对较快增长期,2006年和2007年实际增幅分别达到9.3%和8.2%,但仍落后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有所扩大,2006、2007年两者之比为2.49。比2005年扩大了0.04。预计“十一五”末实现规划目标有一定难度。

(十六)基尼系数。《规划》预期2010年我省基尼系数低于0.4。2007年我省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315和0.3535,其中城镇基尼系数比上年高0.0098,农村基尼系数下降了0,0072。新一届政府在“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中提出“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今后一段时间通过行动计划的有效实施,将不断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有效缩减贫富差距,预计2010年能实现目标。

(十七)每万人口律师数。《规划》预计到2010年我省“每万人口律师数”达到2人左右,五年中年均约需增加0.15人。截至2007年底,我省有执业律师6550人,每万人口律师数为1.29人,年均增加约0.05人,远低于0.15人的目标要求。考虑到目前我省每年能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并进入律师队伍的人数不超过500人,预计到2010年全省律师数约为8050人,每万人口律师数预计只能达到1.55人,低于《规划》预期目标。

(十八)森林覆盖率。《规划》要求“十一五”时期我省森林覆盖率保持60%。近两年,我省生态省建设扎实推进,森林覆盖率继续得到保持,2006年和2007年均为60.5%。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今后全省生态保护力度将不断加大,预计2010年森林覆盖率指标能完成目标。

(十九)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规划》要求,2010年全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控制目标是50.5万吨和73.1万吨,分别比2005年减少15.1%和15%。“十一五”以来,我省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全面推进污染减排工作,2007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为56.4万吨和79.7万吨,预计2008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为54.1万吨和77.1万吨,三年累计降幅分别为9.1%和10.4%,分别完成《规划》目标的60.1%和69%。要完成《规划》目标,明后两年我省每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削减量分别需要达到1.8万吨和2万吨,减排任务虽然艰巨,但由于污染减排任务是必须完成的约束性指标,为确保目标的完成,全省上下已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减排责任、落实减排措施、健全减排制度等方面着手,推进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随着环保基础设施、脱硫工程和企业污染治理等一批减排重点项目的实施,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基本能完成减排任务。

(二十)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根据《规划》要求,“十一五”期末我省“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和“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两项指标的预期目标分别是0.39和2.6。近两年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逐年下降,2007年“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和“工矿商贸从业人员lO万人死亡率”分别为0.4和2.82,已基本接近规划目标。随着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加强,预计到2010年该指标能实现预期目标。

二、主要任务实施情况评估

《规划》对“十一五”时期我省的社会发展提出了加快农村社会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大社会保护力度和完善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四大主要任务,并梳理了社会发展领域的20项重点工程。《规划》实施两年多来,各项重点工作扎实开展,主要任务顺利推进,基本完成《规划》确定的阶段性任务。

(一)农村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十一五”以来,各级各部门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卫生、教育、文化体育、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各领域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农民健康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截至2007年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达90元,90%以上的县(市、区)建立了住院统筹兼顾门诊小额报销制度,农民受益面达到45%以上。全面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工作,全省累计完成健康体检2416万人,占参保农民的80%。通过调整和优化农村卫生资源布局结构,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在率先完成乡镇卫生院危房改造任务后,大力推进乡镇卫生院“新六件”(B超、X光机、心电图、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尿液分析仪)配备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民就医条件。全面启动基层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和城市医院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目前已累计培训基层卫技人员3万余名。以公共财政为保障,按照农村常住居民每人每年15元以上的标准,为农民提供3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公共卫生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

——农村教育均衡化取得新进展。船陕推进教育均衡化步伐,圆满完成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目标任务,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和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工程,全面推行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全面开展“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大力开展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农民创业就业能力明显提高,累计培训农民655万人,培训后实现转移就业187万人。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第一轮“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圆满完成,到2007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181个,环境整治村10303个。配套推进“万里清水河道”、“乡村康庄”、“千万农民饮用水”等工程,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

2007年底,有70%的行政村建成了形式多样的村级文化活动室,建成6500个小康体育村,全省乡镇和行政村有线电视联网率分别达到99.5%和95%,组织开展了送戏、送电影、送书等文化下乡“三万”工程,不断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城乡统筹就业实施有力。2006年省政府出台了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的指导意见,基本消除了地域、户籍、行业等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限制性政策。全面推行城乡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五统一”的城乡统筹就业制度,形成了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实行进城农民工凭身份证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享受城镇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免费服务的制度。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得到切实加强,做到即征即保,到2007年底,共有297万名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或养老金的达109万人。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杭州、宁波、嘉兴、绍兴等地区已开始实施城乡统一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已有10.09万人参加新农保。

但由于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加上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农村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较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较突出,社会保障体系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公共服务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少差距。

(二)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十一五”以来,全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全面推进“四个强省”等战略的实施,全力构筑区域发展人才支撑体系,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产品进一步丰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教育强省建设领先全国。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学前三年到高中段十五年基础教育,普及率达到95.4%,2006年在全国率先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不断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政策,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97.5%。积极推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发展快速。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阶段性任务顺利完成,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连续7年基本保持在1:1的水平,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大力推进重点实训基地建设。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8%,重点专业建设取得新进展,已经推荐21个本科高校的56个专业参加教育部的国家级人才培养二类特色专业申报。

——科技强省建设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大科技专项顺利实施,2007年底,26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方案已经制订并经省政府批准印发。“六个一批”创新载体建设加快。三类重大公共创新平台建设进展顺利,全省已建有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4家,行业和区域创新平台26家,建设运行进展总体良好。

——卫生强省建设提升群众健康水平。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健全,全省疾控机构和传染病院竣工72个,在建44个。公共卫生信息报告体系不断加强,全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现疫情网上直报。初步建立了覆盖全省、多层次、多形式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康进家庭、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医疗服务价格得到有效控制,全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全面推行住院和门诊费用清单制、医疗服务价格实现网上实时监管和公示制度。

——公共文化体系初步建成。初步建成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浙江美术馆、杭州大剧院、杭州历史博物馆、宁波美术馆、舟山市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力实施“新农村文化建设十项工程”,农村文化建设多项指标全国领先。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浙江新远文化产业集团公司、浙江幻灯制片厂、省电影总公司等改革进展顺利,艺术院团通过改革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全省国保单位总数已达132处,居全国第五位。旅游市场快速发展,2007年我省旅游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第四位。体育强省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群众体育全面开展。

——人口和人才工作积极推进。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两年累计发放奖扶金1.82亿元。针对重点地区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初步得到遏制。2008年起全面实施免费婚检、孕前检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工作,深入实施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至2007年底,共选拔省“151人才工程”各类培养人员4479名。大力构建高层次人才引进载体,全省共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家、工作站70家,目前在站博士后750名。选派科技人员、教师、卫技人员到欠发达地区任职、支教,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和社区工作。

经过各方努力,虽然“十一五”时期我省社会发展“短腿”现象得到较大改善,但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还任重道远。

(三)社会保护力度不断增强。“十一五”以来,各级各部门围绕“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的总体部署,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强化管理,较好地实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十一五”以来,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政策,采取多项措施扩大就业空间,初步形成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三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05万人。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大力推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规范劳动用工行为,2007年全省劳动合同签订率这92.12%。加大就业援助政策扶持力度,到2007年底,帮助33.31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全省已消除“零就业家庭”2.67万户,实现了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的目标,全省有5.02万户农村低保家庭获得了就业援助,5.03万名劳动力实现了就业。

——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不断扩大。企业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实施范围已扩大到各类企业及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2007年底已覆盖50%的市县,参保人数达到150万人。不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目前我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180元,位居全国省区第一。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集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一体,以社会帮扶、慈善救济为补充,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物价上涨补贴机制。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94.28%和98.83%。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乡社区依托“星光老年之家”建设,建立了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社会公共安全显著改善。制定了48个省级专项应急预案和应急保障行动方案,制定了124个省级部门和单位的应急预案,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开展“避灾工程”建设试点,全省共投入近2亿元,共建立避灾场

所3500多个,总面积达400万平方米,可容纳受灾群众近160万人。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提升,对社会治安的认可度达到97.89%。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连续四年实现事故总量、事故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个“零增长”。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全省乡镇连锁超市覆盖面100%,行政村放心店覆盖面100%,2007年我省药品抽检合格率达97.8%。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生态省建设深入推进,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全省八大水系、运河和主要湖库总体水质达到Ⅰ-Ⅲ类的达到67.2%,60.8%的断面满足水域功能要求。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生态补偿机制不断完善,研究制定了覆盖全省八大水系源头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政策。全面开展环境污染整治,全力以赴落实减排任务。“811”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圆满完成,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整治任务基本完成。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比2005年减少了3.1万吨和6.3万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全面完成1339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任务,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66%,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初步得到控制。

在社会安全形势总体向好的形势下,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安全问题还有待解决。

(四)社会发展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十一五”以来,全省加快制度创新,不断深化改革,社会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推进,为实现全省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公共财政体制加快建立。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积极构建公共财政体制,不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社会领域。2007年,新增财力用于民生的比重达到70.3%。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对社会事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建立省、市、县(市、区)三级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设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按每人每年15元的标准为农民提供3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为参合农民提供两年一次每次10元的免费健康体检,所需经费全部由公共财政保障;不断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从2007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9亿元用于补助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全省事业单位分类认定全部完成,1600多家生产经营类和中介服务类事业单位已批复改制。大力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出台了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深化职称考评试点和评聘改革,不断完善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办法,促进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的平稳转换。

——社会发展工作机制建设扎实推进。坚持社会形势分析例会制度,省政府日益重视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工作,从2006年开始省政府提出要一年两次听取关于社会发展的形势报告,以及时了解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坚持开展一年一次的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工作,及时更新评价方法,努力做到科学、客观。

三、《规划》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面临的挑战

《规划》实施两年来,总体进展顺利,但也要看到《规划》编制和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的实施还面临一系列挑战,全面实现《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仍存在一定的压力。

(一)解决社会发展中一些主要矛盾的任务还较艰巨。尽管“十一五”以来我省社会发展步伐显著加快,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社会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落差。一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有待加快。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相对落后,地区间、城乡间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待进一步推进。二是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工作还有待深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改善环境质量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还需要努力加以解决。三是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有待深化,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仍需进一步增强。

(二)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规划实施的难度。“十一五”规划实施两年来,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规划的实施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是物价过快上涨对人民生活产生一定影响。2007年以来我省居民消费价格出现了较快上涨,尤其是以食品为代表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涨幅较大,使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加重。随着农资价格进入新一轮上涨通道,农民增收的成本压力加大,实现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目标难度将进一步增加。二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对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产生一定影响。受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影响,近来我省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生产放缓,亏损面扩大,尤其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处境堪忧。我省中小企业量大面广,且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它们的生存和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全省就业形势的稳定,影响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影响财政能力的提高,进而对社会发展的有效需求产生影响。

(三)社会发展规划的宏观指导作用有待加强。“十一五”时期我省对规划工作高度重视,在社会发展领域制订的规划数量之多前所未有,除了编制实施《浙江省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外,在社会发展领域还同时编制实施了文化、教育、体育、社会保障、旅游、妇女儿童、残疾人等数十个专项规划。这些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强化了社会发展战略政策的落实。与此同时,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规划定位问题。作为具有完整意义上的社会发展规划,既不同于《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总体规划的定位,又不同于教育、卫生、体育等具体专项规划的定位,在规划体系中既要做好与《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衔接,又要做好与各专项规划的衔接,定位较难把握。二是统筹协调问题。社会发展所涉范围广、领域宽,社会发展规划虽然确定为“十一五”时期全省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但由于各部门对规划的认识程度不一,工作力度不同,要做好社会发展规划与相关的数十个规划的统筹协调工作和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工作难度较大。

四、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今后一个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各项社会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各级政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政策举措不断完善,《规划》实施的总体形势比较有利,预计到“十一五”期末,《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可以如期完成。对下一步的实施工作和改进规划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关于维持现有指标的原定目标的建议。通过综合评估,我们认为《规划》设置的指标体系基本符合科学、合理的要求。虽然预计到“十一五”期末有部分指标完成预定目标有一定难度。但大部分涉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利益的

约束性指标预计可如期甚至提前完成,少部分指标如体育人口比重、每万人口律师数、城市化水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等指标虽暂时落后,但通过各级各部门在后三年的努力,以及新一届政府相关政策举措的出台和落实,仍有望达到或接近规划目标。因此,建议维持现有指标的原定目标。

(二)关于进一步推进《规划》实施的建议。随着各级政府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日益重视,《规划》的下一步实施将迎来十分有利的宏观环境,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全面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的实施,大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继续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要求,是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新阶段我省社会发展的核心要求和工作重点,更是下一阶段全面实现《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从解决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低收入群众增收”、“公民权益依法保障”等行动计划为抓手,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2、着力提升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当前我省社会发展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在欠发达地区,能否顺利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是关键。要按照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提高公共财政用于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总量和比重,着力支持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技术培训、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公共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使公共财政最大程度地惠及全省人民,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努力改善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3、进一步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激发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规划》能否顺利实施,社会发展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能否破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能否深入和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此,要围绕《规划》确定的改革任务,深化社会发展体制各项改革,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改革措施保障《规划》的组织实施。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拓展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加快形成社会领域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形成全社会协同参与的社会发展格局。

4、密切关注宏观环境的变化,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当前我省经济领域遇到的一些困难,会给改善民生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增加了《规划》实施的难度。各级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支持企业走出困境、渡过难关,确保经济平稳运行。要进一步做好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努力解决好就业、社保、住房等重点民生问题,切实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帮助农民进一步增加工资性收入。切实保障市场供给,特别要抓好粮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威品油等重要商品的组织调运工作,努力维护物价稳定。同时,社会发展要积极发挥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为企业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实现经济与社会互促互进的良好局面。

(三)关于改进社会发展规划工作的建议。编制《浙江省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是我省在构筑完整的具有浙江特色的社会发展体系过程中的一次探索,总体上体现了进一步理清社会发展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统盘谋划和推进全省社会发展工作的原则,组织管理和实施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要认识到,由于是第一次编制和实施,难免存在各种不足,需要在“十一五”后半期的实施过程中和下一个五年规划的编制过程中逐步加以完善。

1、确立社会发展规划统领全省社会发展工作的地位。由于社会发展涉及多个领域、多个部门,要统筹协调推进社会发展工作,需要有一个相对综合的规划来统盘安排社会发展领域的各项目标任务。为此,在今后的规划编制过程中,首先要进一步确立社会发展规划对全省社会发展领域各专项规划的指导地位,各社会发展部门制定的专项规划要以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加强各个规划之间的衔接,提高规划内容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其次要细化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要与各级各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充分结合,强化考核力度,增强规划的约束性。第三要强化规划对项目投资的约束,完善“规划带项目”的管理机制,今后政府投资的社会建设项目原则上要以社会发展规划的相关内容为依据,通过规划约束项目立项,逐步实现投资调控由项目审批向规划审批转变。

2、建立规划的评估与调整机制。规划的评估与及时调整是保障规划实施效果的重要措施,要尽快建立健全规划评估与调整机制。一是建立健全规范化的评估机制,在规划实施的不同阶段开展中期评估与后评估,及时发现运行中出现的偏差和规划实施中的问题,适时调控规划目标和任务。创新规划评估方法,多采用第三方评估、开放式评估、专家论证等多种方式,提高评估工作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二是建立健全规划调整机制。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科学论证,提出调整的意见建议,经有关决策部门审批后进行相应调整,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提高调整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3、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统计监测工作。完善的社会发展统计制度,是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和评估的重要依据。要加快完善社会发展统计监测制度,加强统计数据采集工作,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时效性,为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效果的定量评估提供有力支撑。

第2篇: 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8年12月)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要求,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了“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从评估结果看,《纲要》的实施尽管受到了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较大影响,但《纲要》中确定的发展战略、基本方针和各项任务仍然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总体进展情况良好。

一、“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进展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省主动适应国内宏观调控新形势,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紧紧围绕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扎实推进“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全面落实,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国民经济在新的宏观调控背景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超过预期。2006-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超过了“十一五”规划10%以上的预期增长目标。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5741亿元,按2005年价格计算完成预期目标的83%;人均GDP33928元,比2000年增

— 1 —

长1.32倍,年递增12.8%,“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人均GDP比2000年增加2倍左右的预期目标有望提前达到。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7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37.7亿元,相当于2010年预期目标的93.2%;年均增长30.1%,远超年均增长12%左右的预期目标。2008年上半年,由于受到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较大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略有下降,但仍保持了较快增长,达到13.6%。

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十一五”头两年累计进出口和出口总额分别接近和超过了“十五”期间五年累计总量。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3495.4亿美元,其中出口2036.7亿美元,分别增长23.1%和27.0%。进出口和出口规模居广东省之后,保持全国第二位,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6.1%和16.7%。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和增速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2006和2007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分别达到174.3和218.9亿美元,分别增长32.3%和25.6%。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投入大幅增加,200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7%,两年提高0.22个百分点,比“十一五”规划2%以上的预期目标低0.3个百分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已累计实施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300项,突破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核心关键技术。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大幅度上升,2007年全省申请专利88950件、授权专利31770件,分别跃居全国第

二、三位。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数列北京、上海之后,跃居全国第三。截至2007年,全省国家和省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行业共性技术中心已达29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半以上设立

— 2 —

独立的研发部门,1/4以上企业设立独立的技术部门。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06-2008年6月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8972.7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60000亿元调控目标的48.3%,平均增长18.5%,比“十五”同期增幅减缓5.4个百分点。2007年,总消费率为42%,比2005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二)富民优先在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实践中成效显著。 “十一五”以来,我省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加快富民步伐,推出了一系列富民惠民工程,推动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2007年底,对照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目标值,全省共有19个指标达到目标值要求,完成率达76%,其中核心指标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超过了目标值要求。苏南总体上已全面达到省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江阴、宜兴、武进、扬中、溧阳、金坛、海门、丹阳、江宁等14个县级市(区)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社会标准。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78元,完成“十一五”预期目标的86.2%,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15.3%;其中,工资性收入10604.3元,经营性收入1683.9元,分别占可支配收入的64.7%和10.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61元,完成预期目标的87.5%,年均增长11.5%;其中,工资性收入3476元,经营性收入2552元,分别占人均纯收入的53.0%和38.9%。2006和2007年全

— 3 —

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4%、3.19%,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均控制在4.5%的规划目标之内。两年间新增就业人数225.2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分别达98%、95%,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98%,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95%,均提前达到“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要求。在实现城乡“低保”全覆盖的基础上,建立了“低保”标准随物价上涨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相应增长的机制。2007年,全省恩格尔系数41.6%,与40%的调控目标相差1.6个百分点。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为97.6%,超过预期目标7.6个百分点。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2006年以来,新建改建农村道路2.2万公里,完成“十一五”规划的55%,全省所有行政村通了公路,符合通车条件的客运班车通达率99.5%,居全国省区之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2005年的85%提高到2007年的96.9%,与“十一五”规划目标差1.1个百分点,改厕率达到67%,完成规划进度的83%。

“十一五”以来,进一步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文化创新体系步伐,先后投入200亿元新建了一批重点文化设施,较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十一五”规划中的多数文化指标已经完成或超额完成。

(三)产业结构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不断得到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正向预期调整目标靠近。2007年,全省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7.0:55.6:37.4,与2005年相比,第

一、第二产业比重均下降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从

— 4 —

业人员结构27.9: 35. 3: 36.8,实现了“十一五”提出的“三二一”排序,与2005年相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3.6个百分点,第

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1.0个和2.6个百分点。

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势头良好。2007年,全省农业劳动生产率为13714元,提前达到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11000元左右的预期目标,年均增长17.2%。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83.8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9万公顷。粮食产量稳中有升,2007年达3173.3万吨,比2005年增加338.7万吨,2008年夏粮总产量达1094.1万吨,同比增长2%。优质、高效、安全和生态农业发展较快,高效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已超过30%。2007年农产品出口增长18.6%,超过了15%的预期目标。

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07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7.5%,比2005年上升3.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9.1,比2005年提高32.3个百分点。航空航天、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医药、专用科学仪器设备、电气机械及设备、新材料等制造业产值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企业组织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形成了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2007年底,全省资产规模超百亿元的企业达35家,超50亿元的有65家。百强企业中工业企业占69家,其个数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0.16%,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6.1%,利税占29.4%。突出抓好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纺织等重点行业的节能改造,限制和淘

— 5 —

汰落后产能。自2004年以来,我省铁合金行业共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约2万吨,焦化行业共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约243万吨。至2007年底,全省已累计关停2713家化工企业,其中太湖流域关停了1894家。

服务业呈加速发展之势。2007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9634.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7.7%,比2005年提高2.25个百分点,增速高于GDP增速1.1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喜人,软件业和服务外包产业高速增长。集聚区建设、企业和品牌建设、外包基地建设、人才建设取得新进展,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南京中邮航空速递物流集散中心、常州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2007年,全省47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1136.1亿元,市场成交额1955.8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35.2%和30.6%。集聚区就业人数432035人,比挂牌时增长40.5%。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已高于第二产业,成为新增就业的重要渠道。2007年,全省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批发市场达到470家,超百亿元批发市场17家,亿元市场累计成交额达到6000亿元。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旅游增加值提前突破1000亿元。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已高于服务业增长速度,发展势头良好。

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继续推进。“十一五”以来,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54公里,总里程达到3725公里,新改建干线公路1500公里,沿江沿海港口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83个。沿海、宁淮、盐

— 6 —

徐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苏通大桥顺利通车,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南京过江隧道等项目进展顺利,崇启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京沪铁路(江苏段)和东陇海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完工,合宁铁路建成通车,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建设。南京禄口机场国际货运中心、无锡硕放机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淮安机场、苏中江都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连云港15万吨级深水航道建成通航、30万吨级矿石泊位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骆北段和调水源头工程已经基本建成,依托原有江水北调体系,基本实现调水出省目标。配合沿海开发战略的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已全面实施,海堤重点堤段防护工程基本完成。以淮河入海水道工程为代表的治淮11项骨干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淮河下游防洪标准接近100年一遇。“十一五”以来,新增电力装机1353万千瓦,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泰州电厂一期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等项目建成投产。电网输配电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500千伏“四纵四横”主网架结构,过江输电能力达到900万千瓦,江苏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电网省份之一。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新能源发展势头良好,新能源机组的比重由“十五”末的11%上升至2007年的13.5%。2007年末,全省移动电话用户3313.2万户,净增440.2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达85.76部/百人,互联网用户671.9万户。

(四)五大战略在更高起点上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教兴省战略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科教

— 7 —

人才优势正在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2007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比“十五”末提高3.6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明显,到2007年底,全省建立产学研合作组织机构275个,有研发机构近4000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0万人,各类科技基础设施629个。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省财政对科技投入年均增长30%以上,2007年全省科技研发投入达430亿,占GDP的比重为1.7%,居全国第二位。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的81.6 %,比“十五”末提高2.5个百分点。全省高新科技企业5286家,数量全国第一。教育现代化水平有了新的提升。2007年,全省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6%;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5.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现有高校121所,在校大学生156.8万人,职校在校生153.6万人,均居全国第一。深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全社会人才意识普遍增强,人才环境明显改善,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人才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加快推进重点人才工程,人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和支撑度明显加大。目前全省人才资源总量约为700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和研究生学历的人才约为31万人,位居全国前列。

经济国际化战略跃上新台阶。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进入后WTO时代的新形势,加快调整外贸结构,推动对外贸易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连年大幅增长,年均增速分别

— 8 —

为23.8%、28.7%。出口产品附加值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的42.6%,全省一般贸易增速已连续两年超过加工贸易。调整优化引资结构,在总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的基础上,现代服务业和农业利用外资增长迅猛。2007年服务业利用外资达到52.2亿美元,连续两年增幅超过70%;农业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46.6%。苏中、苏北利用外资增速加快,占全省的比重与2005年相比分别提升2.6和4.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外贸出口额再创新高。2007年实现出口额265亿美元,增长50.9%,高于全省出口总额增幅24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加快了出口市场多元化步伐,继美国、日本和香港地区之后,2007年对荷兰、德国、韩国出口超百亿美元。“走出去”战略步伐不断加快,民营经济境外投资开发呈现强劲势头。“十一五”以来,我省企业对外投资额每年都以近50%的速度递增,2007年达到4.7亿美元。国家批准的首批19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我省占据3家,成为全国境外合作区最多的省份之一。开发区已成为我省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省136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实现进出口额、利用外资额均超过全省的70%,引进的超亿美元的大项目90%以上落户在开发区。全省开发区业务总收入达43713.6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实现税收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总量的比重近1/3。从业人员654.9万人,是“十五”期间的3.3倍。

— 9 —

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实现新突破。进一步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更高平台上加快推进以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为重点的沿海开发战略,沿海地区呈加速发展之势,正在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沿海地区GDP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占全省比重比2005年提高2.4个百分点;沿沪宁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6.6%,生产服务业发展加快,形成一批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沿江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基础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GDP年均增长16%以上,2007年底,提前3年实现了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的目标任务;沿东陇海线建设稳步推进,资源加工型产业不断壮大,投资、消费和出口平稳增长,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南北区域合作向更高层次推进,“四项转移”力度不断加大,南北共建开发区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以来,苏北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开始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07年全省11家南北共建园区获批准设立,各项工作进展良好,项目总投资已达135.1亿元,园区建设转入实质性开发阶段。长三角区域合作日趋完善,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区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宽,专项合作全面深化,“四大平台”建设进展顺利。随着长三角区域范围拓展为“两省一市”,苏北振兴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西部地区合作有力推进,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

城市化发展战略进入新阶段。全省城市化水平继续快速提

— 10 —

升,正加速向比较成熟的城市社会迈进。2007年城市化率53.2%,比2005年提高2.7个百分点,与“十一五”规划55%的发展目标仅差1.8个百分点。城市规模等级稳步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体系布局趋于合理,基本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空间格局。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建设加快,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污水处理率82.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3.9%,与“十一五”规划目标分别相差2.5、6.1个百分点。城市化战略有力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苏南地区已由城市化外延发展逐渐转向内涵提升阶段,率先推进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有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保持在90%以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07年底,全省经商务部核准的90家承办企业,累计建成日用品和农资农家店10000个,建成120个面向农村市场的物流配送中心和180个“以店代配”的中心店,初步形成了辐射全省78%乡镇和65%行政村的农家店经营网络。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和农村五件实事成效显著。农村新一轮五件实事进展顺利,“千村万户帮扶”工程扎实推进。

可持续发展战略迈出新步伐。以构建“两型社会”为目标,积极推进资源节约、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

— 11 —

增强。加强人口管理,2006和200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2.28‰和2.30‰,均在4‰调控目标之内。实行严格的国土资源保护政策,2007年耕地保有量面积476.38万公顷,比2005年仅下降0.8%,控制在470万公顷调控线以上。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全省单位GDP能耗为0.853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下降7.6%,连续两年达到国家调控目标;万元GDP水耗下降至213吨,提前达到250吨的“十一五”规划目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至6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67%,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大中型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3,与“十一五”规划目标0.55已相差无几。到2007年底,全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51.1%和62.7%;全省已建成国家生态市4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1个、国家园林城市15个,分别占全国的2/

3、1/4和1/8。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将太湖水污染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制定实施太湖治理行动方案,加大综合治理力度,顺利实现了太湖应急治理目标。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全省130家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已有63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绿色江苏建设步伐加快。2007年末,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率分别达到16.9%和42.6%,其中城市绿化率已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继续增多,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五)体制改革在向纵深推进中为“两个率先”提供有力保障。

— 12 —

“十一五”以来,我省紧紧围绕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治本之策,全力推进体制创新,使体制机制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着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和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的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逐步建立了乡镇基本运转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到位、依法理财、运转高效、优质服务的运行机制。深入开展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我省国有企业增创发展新优势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加快民营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民营企业管理方式,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为江苏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2007年底,全省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户数累计达270.68万户,增长9.6%,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908亿元,同比增长15.2%,占全省GDP的50.5%,提前三年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国民经济比重40%左右的发展目标。按照财权与事权对应的原则,大力推进财政体制和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省直管县经济管理体制,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县(市)经济管理权限的通知》(苏办发〔2008〕17号)。财政支出重点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商业银行改革进展良好,创业投资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金融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积极推进资本、土地、

— 13 —

人才、技术等要素市场加快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企、政事、政社进一步分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强化,行政能力和效率有明显提高。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我省“十一五”规划总体实施情况良好,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又产生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亟需进一步加快。

整体经济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2007年我省总增加值率为31.0%,比2005年下降1.8个百分点,比“十一五”预期目标低4个百分点。目前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服务业比重偏低。虽然我省服务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2007年占GDP的比重只有37.7%,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仅为31.5%。尤其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还有待进一步加快发展。二是产业结构偏重。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占比为69.3%,轻、重工业之比从2005年的1:1.98调整为1:2.25,重工业占比上升,与“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调轻”目标相悖,同时也给我省的资源环境带来较大的压力。工业效益上升不快,工业增加值率22.0%,低于预期目标8个百分点。三是企业竞争力不强。企业缺乏自有品牌,企业规模

— 14 —

较小,总部经济不强,大企业、大集团不多,迄今为止,我省还没有一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和中国50强,进入中国100强的企业也只有苏宁电器、沙钢集团和华西集团3家。2008年上半年按产值排名全省100强的工业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24.1%,与“十一五”规划40%以上的预期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对外经济贸易结构不尽合理,自主调控能力亟待加强。一是加工贸易比重偏高,一般贸易比重偏低。2007年加工贸易出口占整体对外出口的64.1%,外商投资企业占75.5%,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外资企业占到96%,加工贸易仍以消费类电子产品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为主,且绝大多数加工贸易环节处于最终产品的简单技术和工序的组装以及部分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与当地产业关联度低,这种粗放式、外源型的增长模式,不仅使外贸发展容易受到环境变化和政策调整的冲击,也加大了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难度,并给未来外贸发展增加了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二是货物贸易比重偏高,服务贸易比重偏低。2007年全省货物贸易出口与服务贸易出口的比例为1:0.02,服务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只有3%,其中出口只占2%,服务贸易发展的滞后,不仅与江苏经济和外贸大省的地位不相称,而且将严重阻碍江苏优化外贸产业结构、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三是低端加工产品出口比重偏高,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比重偏低。在2007年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生物、生命科学、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新兴技术产业的比

— 15 —

重仅为3.2%。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比重不足10%。四是新增外商投资企业二产偏高,一产和三产偏低。“十一五”以来,全省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相对“十五”时期虽然增速达77.3%,但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不到1/4,农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更少,只有1.3%,这对加快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带来更大的困难。

消费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仍然偏低。从总体上看,目前江苏经济发展仍然以投资和出口驱动为主,创新驱动力相对较小,消费拉动作用不明显,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源能源的大量投入。1990年以来,江苏居民消费在大多数年份未随经济同步增长。2007年,江苏最终消费率为42%,比2005年仅提高了0.8个百分点,距“十一五”规划中5年内提高5个百分点的目标要求差距较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偏低,经济增长仍然依赖于投资和净出口的驱动。居民消费率一路下滑,2006年仅为28.8%,远低于浙江2006年居民消费率35%的水平,2007年继续小幅降至28.5%,2008年上半年是197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二)城乡和区域发展统筹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农业基础地位不够牢固,农民增收步伐仍然较慢。2007年农业生产率虽达到“十一五”规划中制定的11000元目标值,但总体上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还不畅,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还不快,农民增收难度还较大。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仍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 16 —

入增幅3.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上年的2.42扩大到2.50,差距进一步扩大。按照全面小康标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6年未达到时序进度,2007年虽达到时序进度要求,但距2010年要达到8000元的目标还相差1439元,如期达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差距仍比较大。

区域发展仍不平衡,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近年来尽管苏北、苏中地区发展势头良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区域之间的绝对差距仍在拉大。江苏全面小康的重点地区在苏北,难点地区也在苏北。2007年,苏南、苏中、苏北的人均GDP比为1:0.52:0.30,地区差异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苏北地区人均GDP为16254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7435元,仅相当于苏南地区的29.6%,还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459元。2007年全省52个县(市)中人均GDP最高的昆山市达100964元,最低的睢宁县仅为7243元,相差13.9倍。开放型经济区域差距更为悬殊,2007年苏南、苏中、苏北出口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93.4%、4.1%和2.5%。

(三)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江苏企业研发投入居全国第一,但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只有0.98%,与发达国家的2.5%-4.0%和国内华为、中兴等企业的10%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研发投入强度较低。除医药、软件产业研发投入较高外,占高新技术企业数一半左右的通讯产品制造类企业基本无研发投入,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多属加工组装型的三资企业,研发设计基本在境外。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 17 —

企业介入高校院所早期研发活动的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转化机制尚不健全。全省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只有北京的1/

6、上海的1/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不够。自主创新主要活跃在传统产业,工业专利的70%集中在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专利的80%又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低端,位居高端的重大产品几乎没有自主专利和核心技术。高新技术产业附加值水平较低,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与工业基本相当,长期在25%左右徘徊,与国际35%左右的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缺乏高层次创新人才。全省科技活动人员的绝对数虽然居全国第二位,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不及北京和广东,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缺乏十分明显。

(四)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仍在进一步加大。

近年来,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虽有所提高,但由于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资源能源需求和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加大。200

5、200

6、2007年全省一次能源消耗量分别为1.69亿吨、1.87亿吨和2.06亿吨标准煤,年均增幅10.06%,其中80%以上的煤炭、90%以上的原油需从省外调进或国外进口;2007年全省耕地保有量476.38万公顷,比2005年末下降0.8%,年均减少1.86万公顷。目前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93亩,已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能源瓶颈制约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同时工业结构偏重的状况近年来有所加剧,推动工业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2006年工业用电量2088.7亿千瓦时,

— 18 —

2007年达2415.5亿千瓦时,增幅超过GDP增长速度达15.6%。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国土空间开发不够有序高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空间开发效率不够高。经济增长对土地要素投入依赖程度较高,建设用地增长较快,布局较为分散,产出效率和集聚程度较低。我省土地开发强度近18%,居全国省区第一,而2007年的经济总量只有3361.4亿美元。

二、三产业单位面积产出效率比浙江、广东低,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二是空间开发不够协调,存在着经济与人口在空间分布的不均衡、不协调问题。苏南地区经济总量占62.5%,人口仅占31.5%,苏北地区经济总量仅占19.7%,人口却占44.8%。而日本三大都市圈经济总量占全国的73%,人口占68%,经济与人口占全国比例大体相当。部分生态敏感地区和重要功能区域保护力度不够,湖泊湿地受到侵占,水面和优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三是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大规模开发造成环境质量有所下降,部分地区开发过密,排污总量超过环境容量,水质性缺水较为普遍,城市酸雨频率和酸度渐趋加大,一些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明显下降。

(五)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以来,江苏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大社会事业投资力度,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的矛盾虽然得到了缓解,但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依然存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教育机会不够均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水平差距

— 19 —

还比较大。卫生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还不相适应,看病难、看病贵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观,公共卫生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尚不完善,特别是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需要大力推行,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还需继续推进。社会事业投入增长明显慢于经济增幅,文教、科技两项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社会事业领域财政投入力度有待加大。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2006和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分别为12.5%和11.7%,低于GDP14.9%、14.8%的增速。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达37.3%,比2006年下降3.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10%的高收入组与10%的低收入组人均收入增加额的差距继续拉大,由2006年的4373元扩大到2007年的6350元。与此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攀升。2006年为1.6 %,2007年上涨为4.3%,2008年上半年上涨到7.2%,高于3%的调控目标。2007年,总消费率为42%,比2005年提高0.8个百分点,与“十一五”规划目标相差4.2个百分点。农民收入虽逐年增加,但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加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政策性增收、粮价上涨、劳务输出等支撑条件的提升空间较为有限,农业生产资料上涨的势头仍将延续,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增大等,又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民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就业结构矛盾突出,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

— 20 —

境影响,下岗职工就业任务相当繁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隐性失业问题比较突出,大学生就业难仍然存在。脱贫攻坚工作压力较大,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急需加强,产业扶贫需下更大功夫。按照国际公认每人每天生活费用不低于1美元的贫困线标准,全省贫困人口还有469万人,约占全省人口的6.25%。

三、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江苏“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影响分析

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之快,令人始料未及。外部因素与内部压力交织一起,为“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一)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特点分析。

1.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加剧。全球经济失衡是近年来世界经济运行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以美国巨额逆差和东亚地区及新兴经济体的大量顺差为主要表现的全球贸易失衡和国际经济体系失衡不断加剧。从2001年至2007年,美国、中东欧国家经常项目逆差不断扩大,到2007年,美国当年的逆差达7843亿美元。而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2007年顺差大幅增加,俄罗斯和中国外贸顺差分别达到1321亿美元和2622亿美元,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如果这些经济体的贸易顺差继续扩大,会因存在货币升值预期和高投资回报预期导致资本的加速流入,对全球经济都将产生巨大的冲击,也为当前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埋下了风险。

— 21 —

2.美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在政府宏观调控下打出一系列狠牌,连续7次大幅度降息,截至2008年6月底,利息率已从5.25%降至2%,较去年9月降低了325个基点;与此同时,为了增强市场流动性,通过各种途径向市场进行大量注资。目前全美房地产衰退仍在深化,消费者信心指数一路走低,信贷紧缩问题继续困扰美国经济。

3.次贷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次贷危机不仅使美国金融系统和经济产生重创,而且影响迅速蔓延,很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结束自2002年开始的上行周期。美国经济长期以来主要靠消费拉动经济,次贷危机爆发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消耗殆尽。尽管美联储多种措施应对,但美国经济增长仍大幅度放缓。据世界银行预测,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2.7%,比上年回落1.0个百分点。2008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也将从2007年的5.5%下降到4.5%,下滑已经成为定局。

4.国际金融市场激烈动荡。2008年伊始,花旗集团和美林证券报出的巨亏消息,大大超出了此前市场所有最悲观的预期,严重打击了全球投资者的信心,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欧洲等地股市先后出现历史上的最大跌幅。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的连续下跌,已使全球股市的市值蒸发5万亿美元左右,已超过2000年IT泡沫破灭的损失。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市值超过400万亿美元,是全球GDP总量的10倍以上。国际市场上每天的流动资金达2万亿美元,其中98%是四处投

— 22 —

机的游资。

5.全球性通胀形势严峻。全球经济经历了5年的高速增长后,各主要经济体都进入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期。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由年初的49.9美元/桶一举突破100美元/桶大关,价格一年翻了一番。2008年上半年,油价连创新高,粮食危机越演越烈,大宗商品价格飚升,全球通货膨胀的形势已十分严峻,甚至超过次贷危机,成为2008年全球经济的最大挑战。目前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经济下滑、通胀率上升,53个发展中国家通胀率达到两位数,一些国家甚至发生社会**。

6.国内经济增速有所回落。2008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经济过热风险部分得到释放,从经济增长潜力看,这个速度并不低,基本与国家宏观调控预期目标相吻合。2008年全国夏粮产量达到12041万吨,比上年增产304万吨,增长2.6%,对于稳定市场物价起到较好的作用。工业生产增速减缓,企业利润明显回落。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944亿元,同比增长20.9%,比上年同期回落21.2个百分点。

7.国内通胀压力显现。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改前几年平稳运行格局,呈持续攀升之势。2008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7.9%,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6%,涨幅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在当前形势下,通货膨胀预期仍然较强。

— 23 —

随着人民币加速升值,国内出口增速有所回落。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56%,2006年升值3.35%,2007年升值6.9%。进入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上扬,在4月10日之后,人民币汇率毫无悬念地进入了“6时代”。2008年上半年出口6666亿美元,增长21.9%,同比回落5.7个百分点。

8.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从需求结构看,国内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增长相对均衡,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往年。2008年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之差同比缩小5.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二高一资”(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产品的生产增速回落,而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速进一步加快,显示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积极成效。上半年,我国外贸结构也出现了积极变化,纺织服装、鞋类等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呈放缓迹象,但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良好。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走势判断。 以上特点分析表明,全球进入通货膨胀期,宏观经济形势将更趋复杂、更具挑战性。横向看,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当属最好,今后一个时期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纵向看,低成本、高增长的经济发展阶段已经过去,经济结构调整已是大趋势。

判断之一:世界经济增长在经历2-3年的“滞胀”期后将重回上升通道。就当前而言,虽然石油价格在迅速攀高后又大幅回落,但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仍未能得到根本消除。2008年下半

— 24 —

年,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从投资领域逐渐扩展到私人消费领域,同时各国货币政策的重点从经济增长转向控制通货膨胀,这就决定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全球经济增长仍是一个继续放缓的过程。但从未来发展看,世界经济有望进入一个新的较快增长阶段,初步判断2010以后的几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望逐年回升。

判断之二: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继续蔓延或继续加深。近来美国次贷危机阴云再起,由于美国最大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困境,很可能使美国次贷危机进入新的阶段,并可通过各种渠道对美国经济、欧洲经济乃至亚洲经济产生滞后性的负面影响。但长期看,次贷危机不会给世界经济带来致命打击,并可能自下半年起逐渐见底,预计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将小幅延续至2009年。

判断之三:居高不下的油价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速趋缓的“催化剂”。2008年首日国际油价突破100美元大关,全球进入高油价时代。按世界经合组织测算,通常条件下国际油价每桶上涨5美元,将引起世界经济下降0.25%,其中发展中国家经济下降0.7%;在全球最主要石油消费国之一的美国,如果油价每上升25%,则会使通货膨胀上升1%。从短期来看,美国次贷危机持续蔓延,油价飙升难以控制;而从长远的角度看,美国经济有望于2009-2010年复苏,一旦经济复苏,美元便会止跌回升,油价也因此得以回落。油价上涨不仅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使

— 25 —

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油价上涨而改变,在许多国家,高油价甚至引发各行业的罢工和民众示威活动。

判断之四:由世界贸易环境恶化引发的贸易摩擦将呈上升趋势。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贸易持续下滑,贸易环境不断恶化,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2006年全球贸易总量增长为9.24%,2007年为5.5%,2008年WTO预计全球贸易增长率仅为4.5%,将为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当前世界经济下行、通胀严重、金融风险四伏的情况下,多哈谈判失败使本已脆弱的多边贸易体系雪上加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达国家将继续就与贸易有关的汇率问题、产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环保等问题向发展中国家发难,不排除这些手段过度使用而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这势必进一步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摩擦。2008年美国新发起的针对贸易伙伴的18项调查中,有15项是针对中国的,占83.3%。

判断之五: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总体格局不会改变。我国经济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支撑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动力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随着全球经济放缓,油价上升过快之势已现拐点,输入型通胀压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加上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已开始显效,供给保障程度较高,农产品尤其是2008年夏粮大丰收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等因素,总体判断,国内下半年物价翘尾因素将明显减弱,全年物价总水平得到控制并不断收敛是完全可能的。在外部环境变化

— 26 —

与内部调控叠加作用下,中国经济虽然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但整体上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格局不会改变,下半年经济仍将延续上半年增长格局,即出口减速、消费持平、投资略降,总的增速略低去年,保持在10%左右。

判断之六:人民币加速升值下的出口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新困境。2008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加速,由此引发的汇兑损失使本就薄利的出口企业难以为继。据了解,纺织服装业平均利润率在3%左右,而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在一季度就升值了4%。汇兑损失难以控制,导致出口企业不敢接合同期较长的订单。除人民币升值外,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企业人力成本大幅上升,防治污染成本加大,加上出口退税、土地等政策调整因素,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存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适应高成本期带来的调整压力难以抗拒。

(三)对江苏“十一五”规划实施带来的主要影响分析。 江苏既是经济大省,也是开放型经济大省,2007年外贸依存度达到104.6%。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对江苏进一步推进“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实施将产生一定影响。

1.经济增速减缓。“十一五”以来,由于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江苏的经济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预计“十一五”后半期,在国际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国内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稳定的大背景下,江苏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继续回落。

2.外贸出口受阻。我省是外贸出口大省,受次贷危机影响,

— 27 —

美国市场需求疲软,2007年5月起,江苏对美出口明显放缓,单月增幅从年初的51.9%降到年底的1.8%。2008年第一季度,美、日对江苏进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近乎为零。2008年上半年,我省的加工贸易出口增幅与2007年同期相比回落了10.2个百分点。

3.信贷难度增大。“十一五”以来,为落实“两防”任务,央行先后1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频率之快、幅度之大为近年来之最,目前已达17.5%。受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我省投资增长有所放缓,截至2008年6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比“十五”下降5.4个百分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4.消费增长滞后。近年来,虽然居民消费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消费率却一路下滑,2007年降至改革开放30年来的最低水平,消费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预计“十一五”后半期,较低的居民消费率仍将拖累经济增长。

5.企业利润下降。在国内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我省比例偏重的工业结构受到较大制约,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增幅同比也回落2.0个百分点,实现利税、利润增幅同比分别回落25.9个、38.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数为7132家,亏损面为16%,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化工、机械、建材、冶金、电子等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52.5亿元,增长56.5%。

6.收入分配降低。江苏出口型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低附

— 28 —

加值的中小企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受国外需求下降、人民币升值与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原材料以及劳动力成本大幅攀升等因素影响,不少企业经营陷入困境。2008年全省新增2160家纺织出口企业,但同时也有1066家纺织企业由于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而停止出口。企业生存艰难,职工收入下降。“十一五”以来,全省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呈逐年走低,2007年比2006年下降了3.4个百分点。这种趋势对以工资性收入为主的江苏城乡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和提升消费预期,将带来制约影响。

四、进一步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

纵观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在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基础上,适时做一些政策上的微调,“一保一控”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时,对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定“十一五”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当前,经济正面临着通货膨胀压力与经济下滑风险共生并存、各种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叠加影响、国内外因素相互传导和影响增强等新情况、新矛盾,但所有这些困难和问题都不足以扭转我省经济较快发展的大格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控制物

— 29 —

价过快上涨”当作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的鲜明导向,按照“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战略方针和发展目标,积极破解发展难题,努力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坚持把保经济增长10%以上的既定目标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只有保持经济快速有效增长,才能最有效地克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克服世界经济增长趋缓、出口增长回落对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社会稳定、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逐步缓解、就业相对充分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要处理好“一保”与“一控”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力争把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千方百计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在宏观调控政策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紧紧抓住目前国家在调增信贷规模、上调出口退税率等政策“微调”的有利时机,引导金融机构加快对关键领域、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的资金投放,重点加大对出口带动型、技术密集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尽快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生存困境,以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产业升级,为“十一五”中后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奠定良好的微观基础。

3.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购买力;另一方面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

— 30 —

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者是积极利用政策引导和激活消费,有效化解消费需求增长的瓶颈因素,提升居民消费预期。

(二)全面提升“四沿”产业带的整体发展定位,进一步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结构。

1.沿海经济带,走港口建设与临海大产业相结合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沿海地区是我省今后一个时期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要从国家的战略层面上研究和规划沿海地区的整体发展,按照建设大港口、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服务中西部的总体要求,实施港口、产业、城镇三位一体联动开发,努力把沿海地区建设成为国内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基地和我省新的经济增长带。突出连云港的龙头地位,加快建设国际化滨海新城和面向东北亚、服务中西部的黄海大港,全面增强区域经济联动效应和辐射带动功能。

2.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走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世界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今后一个时期,沪宁沿线要以提升经济功能、提高产出效率、打造国际级总部企业为基本导向,优化产业结构,优选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业,优先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努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和先进制造基地,不断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沿江基础产业带,走先进制造与现代物流相融合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今后一个时

— 31 —

期,沿江地区要大力发展以港口和市场为主体的沿江物流业,加快生产服务与产品交易市场的有效融合,不断提升制造业水平,进一步调整优化钢铁、石化产业布局,走提升质量发展之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4.沿东陇海线资源加工产业带,走资源加工与生产制造并重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国内重要的资源加工基地。今后一个时期,要充分利用加入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机遇,全力承接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生产要素和加工制造业转移,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非金属资源加工业,提高加工深度,扩大产业优势,提升发展水平。同时,要加快发展机械制造业,进一步扩大总量,提升质量;注重培育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积极接纳南北产业转移,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质量。

在保持经济总量较快增长的同时,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十一五”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最紧迫、最突出的工作任务。今后一个时期,要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有效途径,以增加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环节,以推进节能减排为重要突破口,全面提升我省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调优调高调轻”的要求,推动产业链向高端攀升,抢占现代产业发展先机。以扩大总量、改善结构、提高效益为目标,积极推进生

— 32 —

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连锁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服务外包国际化、旅游产业品牌化,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层次提升,力争到“十一五”末,全省形成15个百亿元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占GDP比重、生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均达到40%以上。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扎实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促进制造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转变、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进一步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着力构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全省前100位工业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的发展目标。

2.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支撑,促进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加快形成以科学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综合竞争优势。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引导和鼓励企业健全创新机制,增加研发投入,加快产业链延伸配套,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重点培育100家创新型示范企业和100个自主创新型项目。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强化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引导资金作用,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科技

— 33 —

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努力把江苏建成人才高地、创新基础和创业福地。

3.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坚持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三管齐下”,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三种手段,重点组织实施节能改造、减排治污、太湖水污染治理、循环经济示范、全社会节能减排系统等五大工程,切实完善监测、统计、责任、监督四个体系,建立健全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倒逼、约束和激励机制,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四)大力提升外经贸综合竞争力,努力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加快改变江苏对外经济贸易大而不强的现状,是“十一五”后半期推进经济国际化再上新台阶的主要任务。

1.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加快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主要由依靠物质要素投入向知识、技术要素投入的转变,减轻出口对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承载的压力。完善促进机制和鼓励引导政策,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尽快转变出口企业靠以廉取胜、靠中低端、低附加值产品打天下,靠拼消耗、拼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抢占国际市场的传统发展模式,推动加工贸易出口与一般贸易出口的协调发展。积极打造出口企业自主品牌,大幅提升出口利润空间,以更好地应对诸如人民币升值、原材料、能源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

2.加快服务业、农业利用外资步伐。抓住当前国际服务业

— 34 —

加速转移的机遇,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承接新一轮国际服务业转移,尽快提升服务业吸收外资的总体水平。重点是生产服务业,主要是在现代物流业、国际贸易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现代会展业和中介服务业等方面吸收更多的外商投资。重点鼓励外商投资农业新技术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引进好的优良品种和新的种植管理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高效化发展。

3.加快形成国际市场多元化的格局。对美、欧、日等主要出口市场,应密切关注其市场走势和技术、环保等新要求、新规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功能、规范贸易秩序等措施,保持出口的稳定增长;充分利用我国参与的区域贸易合作协议,重点开拓东盟、南亚和南美市场,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减少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降低国际经济波动对江苏出口增长的影响。

4.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十分有利于我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开拓海外发展空间。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支持企业在五个方面加快“走出去”:一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以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重点,到境外投资建立一批生产基地,稳步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二是支持企业并购境外技术先进、品牌知名、营销顺畅的企业,直接进入国外市场。三是支持企业以合资、合作及独资等形式利用境外资源,建立资源、能源供应基地。四是支持企业到境外融资,开拓国外资

— 35 —

本市场,做强做大企业。五是支持企业主动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或与国外跨国公司、科研院所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更多地利用国外智力资源。

(五)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小康建设成果。

“十一五”中后期,要进一步加快富民步伐,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普惠于民,使全民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1.把富民作为发展的第一位任务和最过硬政绩。进一步解决好经济总量大而老百姓不够富的矛盾,尤其是要在大力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环境上狠下功夫。加快建立人民群众的收入正常稳定增长的机制,提高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逐步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2.把支持创业作为致富百姓的首要途径。鼓励支持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努力增加人民群众的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坚持发挥政府引导和创业带动的双重效应,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多渠道自主就业和灵活就业。坚持扩大就业规模与优化就业结构并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劳动力资源与就业岗位对接,有效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3.把加快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坚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

— 36 —

充,建立完善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构筑广覆盖的社会安全网,不断提高城乡困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强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加快建立农村社区民生综合服务中心,全面提升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

(六)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

围绕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快体制改革步伐,不断为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注入新的动力。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有利于我省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出发,“十一五”中后期,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应重点围绕建立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增强国有企业控制力、发挥国有企业产业整合上的主导作用等展开,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消除不公平、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

2.推动民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提升民营企业整体竞争力为出发点,重点加快推进民营企业由家族式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体制转变,构建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的国内外投融资环境,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股国有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鼓励民营企业加大

— 37 —

研发投入,打造自主品牌,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3.加快改革财税分配制度。建立并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分配政策,创新财政激励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整合财政性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4.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重点搞好中小企业信贷体制改革,加快农村基层信用体系建设。针对广大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信贷支持和融资渠道不广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地方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江苏中小企业发展要求、体制机制灵活、融资结构合理、业务运转高效、监督管理完善的省、市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展、市场微观基础建设和经济增长提供更为坚强的金融保障。推进农村金融和信用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金融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信贷资金支持。

5.加快完善民生保障机制。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更好地统一起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措施上升为分配制度、公共政策和地方法规,逐步探索构建以社会发展评价、民生净福利指数、收入分配监测和就业失业预警等为主要内容的民生综合评价体系,使民生问题得到系统化解决、长效化推进、项目化落实。

(七)全力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为江苏国土空间科学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 38 —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加快构建空间开发新格局,实现产业、人口、资源环境三大要素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和均衡发展,这是“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关系到江苏长远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我省新阶段新起点谋求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由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为主体的经济布局和城市化格局,由重要生态功能区为主体框架的生态屏障,包括基本农田在内的禁止开发区域得到切实保护。

1.抓紧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要求,加快推进省、市两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利用、环境保护和城镇化格局,将省域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确定主体功能区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

2.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十一五”时期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起步时期,开好头、起好步意义特别重大。在完成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划定工作,力争在“十一五”中后期形成省域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架构。

3.突出主体功能区工作重点。积极推动沿海、沿东陇海和南京都市圈纳入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的划定范围,加快构建省域内“三大战略”格局,即“四沿”生产力布局战略格局、“两线三区”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和“基本农田”为保护重点的农

— 39 —

业战略格局。

(八)实施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推进江苏又好又快发展。 开展科学评价考核,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又好又快地推进“两个率先”的关键。以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的意见》(苏发〔2008〕13号)为指导,制定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的实施细则,明确指标内涵、计算方法、调查方法、计分方法等,形成操作实施的具体办法,发挥好评价考核体系“指挥棒”的作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成立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每年对全省各地科学发展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形成监测评价报告,适时发布评价结果,将科学发展评价考核纳入到对各市的考核工作中。二是适时完善修订监测评价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进行修订,不断增强评价指标的有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三是做好考核监督。由监察、审计等部门履行这项职责,加强对考核过程的监督,严肃考核纪律,强化考核责任,保证公平公正。

— 40 —

主题词:规划

“十一五”△

评估报告△

通知

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41 —

2008年12月8日印发

第3篇:十一五外经外贸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苏仙区商务局

一、“十一五”中期(至2008年6月)计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以来,全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对外开放和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克服国际市场波动等不利影响,开放型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外贸出口持续增长,利用外资成效显著,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快速发展,开放型经济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年提高,“十一五”中期阶段(2008.6)计划完成情况如下:

1、利用外资。“十一五”在中期阶段(06.1-08.6),全区累计新批外资项目18个,实际到位外资15390万美元,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年均分别递增达到10%、12%。

2、对外贸易。“十一五”中期阶段(06.1-08.6),全区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 14647万美元(3845+7702+3100),是“十五”的2.9倍,年均递增51%,其中出口12720亿美元(3227+6493+3000), 年均递增53.1%。

3、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十一五”中期阶段(06.1-08.6),全区累计新签外经合同额1.0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0.54亿美元,新派人数260余人,年均分别递增14.9%、11%和15%。

二 “十一五”外经贸主要特点

一是队伍不断壮大。到07年末末,全区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 8家, 其中进出口规模突破千万美元的企业达到3家(包括华录数码),占全区对外贸易的比重近72%。“十一五”新批外商投资企业数比“十五”增加近10个。

二是结构不断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实现同步增长,到2007年底,我区加工贸易出口占比达80 % “十一五”末,全区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占比已达到88%以上, 07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6109万美元,年均分别递增25%和35%。全区外派劳务由传统建筑、缝纫工种向护工、技工、研修生等高技能工种转变,境外工程承揽由分包向独立承包转变,其中高技能劳务输出占比达16%。

三是贡献不断提升。尽管我区开放型经济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但其对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带动作用已初步显现。“十一五”期间,全区外贸依存度和实际到帐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分别在2007年上升至4.8%、8.5%。从经济发展的要素看,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中约有10%源于外资,外贸进出口占GDP比重逐年提高。

回顾“十一五”,我区对外经济工作虽然取得了新发展,但仍存在一 1

定的不足。一是外向型经济总量规模偏小,在全市位次靠后。二是外贸出口国际竞争力不强,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少。三是外资大项目少,利用外资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四是由于土地限制,开发区、园区的先导示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三、“十一五”外经贸发展内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原因)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是我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总体来看,国际国内环境有利于我区对外经济贸易继续保持适度增长,但我区整体外贸出口增量不大,出口企业不多,出口产品单一结构不优、科技含量尚待提高,总的来说但机遇与挑战并存,矛盾和风险不容忽视。

从国际国内环境看,世界经济步入新一轮发展周期。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和能源紧缺带来得高油价,世界经济增长态势放缓。而且由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国际市场上原材料及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扬,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增多。国家对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适度调整,交通、电力、能源等“瓶颈”约束仍很突出,国家严格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土地资源供应日益趋紧,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导致外商投资经营成本上升。全球投资竞争激烈,许多国家纷纷出台优惠政策,放宽外资准入,特别是周边国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态势。中国仅靠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等比较优势难以在吸收外资的竞争中继续占据有利地位。

从省市内情况看,我区“十一五”外经贸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难题。长株潭被批准为“两型”社会试验区,郴州地区经济发展在省内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湘南地区与湘中北地区外经贸发展差距大,将使总体效率的提高渐趋边际,同时也使原有矛盾逐步突出,对整个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周边地市发展态势迅猛,积极构筑韩资板块、日资高地,抢抓港澳台资,对我市(区)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

而从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来看,我区乃至郴州市综合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现有产业配套能力比较差,支柱产业本身竞争优势尚待加强,各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较低,在价值链中参与国际分工的环节不具有比较优势,目前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基本处于产业中低端,主要还是以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的低成本要素参与国际分工,经济国际化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由于目前人力成本的增加、土地供给以及相关金融外贸等宏观政策的限制,郴州相对其他两个产业承接城市(赣州、韶关)竞争力不明显。

一系列得原因需要我 区不断深入开展软硬环境建设,推动“十一五”期间经济环境将得到根本性改善,充分降低商务成本,才能在大珠三角地区以及省内保持足够得竞争优势。

四、今后两年的发展重点及政策措施

1、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新的理念推进经济开放化。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开放型经济的差距已成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差距。为贯彻落实经济国际化战略,必须首先解决好观念问题。要认识我市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性。必须大量引进、吸纳外来的资本、技术和人才,把利用外资与加快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促进产业在更高层次上积聚。

2、积极利用国际资本,确保外资规模稳定增长。首先进一步调整优化外资结构,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与水平。继续发挥五大产业集群效应,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依托特色资源招商。其次要创新招商方式,提高利用外资成效。组织开展更加实务有效的招商活动,继续推进专业化招商工作。积极探索市场化招商,实现招商工作企业化,招商机制市场化;进一步强化驻点招商和小分队招商,进驻重点地区,紧盯大客商、大企业,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

3、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外贸发展水平。要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大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加强载体建设,进一步壮大企业经营规模,努力扩大对外贸易总量,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促进服务贸易对外开放。一是大力扶持重点出口企业,建立正常的联系制度,及时解决企业在出口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二是加大对自营生产企业的培植力度,重点关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积极鼓励企业开展自营出口业务,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三是重视民营外贸企业的发展,积极支持企业利用多种渠道开拓国际市场。

4、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拓展外经合作领域和市场。 首先要 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扩大外经总量。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的博览会、交流会、研讨会、推介会等投资促进活动,让更多的企业家走向世界,到各国去办企业。其次进一步发挥人才优势,提高外派劳务的层次和水平,鼓励高素质技术管理人才走向国际劳务合作市场,不断提高我市对外承包工程和外派劳务的层次和水平。

5、优化政务、服务行为,营造良好的开放环境。 一是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提高行政审批管理和产业政策的透明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二是要用足用好利用外资、扩大进出口的一系列政策,配合上级部门修改和调整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政策法规。三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加快培养一批精通国际经济、法律,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懂外语的人才群体,营造优良的人才环境。四要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加快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为外来投资者营造安全、稳定、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2008年6月27日

第4篇: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模版)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作者:鲁巍 王桂娟 王桂秋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03期

摘要:南票区对农村饮水工程“十一五”规划中期进行了评估。评估工作的开展为今后农村饮水安奎工程建设提供了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将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关键词:饮水安全

“十一五”规划 评估中期

第5篇:《辽宁省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辽宁省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省安全生产监管局负责编制、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十一五”重要专项规划。该规划自实施以来,在强化全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基础建设,落实两个主体责任,促进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保障《规划》进一步有效实施,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依据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刚要>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辽发改规划【2008】425号)精神,决定对其实施情况开展中期评估。开展中期评估是“十一五”规划工作的必要环节,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对“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安全生产形势发展变化,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使规划更大程度实施到位。另一方面,有利于对“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为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积累经验、以资借鉴。

对《规划》的中期评估工作,遵循求真务实、突出重点、方法科学的原则进行。评估期为2007年1月—2008年6月。鉴于该规划总体上属于战略性、指导性和政策性的,中期评估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评估报告作为评估结果的总

1 汇,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规划落实情况的评估;二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建议和措施。

一、规划落实情况

“十一五”以来,在省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宏伟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实施,较好地完成了《规划》中期预定目标,为全面实现《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安全生产指标

1.总体指标:2007年底,全省亿元国内生产总值(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

32、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4.1,分别比2005年下降40.7%和30.2%,高于《规划》提出的比2005年下降35%和25%的目标。

2.重点行业和领域指标:

煤矿:2007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2.2,比《规划》提出的指标2.77低0.57;

非煤矿山:2007年非煤矿山事故死亡138人,比2005年上升21.1%;

危险化学品:2007年危险化学品事故死亡18人,比2005年下降11.1%,高于《规划》提出的比2005下降10%的目标;

2 烟花爆竹:2007年烟花爆竹事故死亡4人,比2005年下降20.0%,高于《规划》提出的比2005下降10%的目标;

建筑施工:2007年建筑施工事故死亡117人,比2005年下降4.9%,低于《规划》提出的比2005下降10%的目标;

特种设备:2007年全省特种设备万台死亡人数1.35,比《规划》提出的指标0.8人高0.55人;

火灾:2007年火灾百万人死亡率2.4,比《规划》提出的指标4.2低1.8;

道路交通:2007年机动车万车死亡率6.38,比《规划》提出的指标10.0低3.62;

铁路交通(含路外):2007年铁路交通(含路外)事故死亡222人,比2005年下降51.1%,高于《规划》提出的比2005下降10%的目标;

民航飞行:2007年民航运输飞行百万飞行小时重大事故率0,比《规划》提出的指标0.3低0.3;

水上交通:“十一五”前两年运输船舶重大事故率为67%,比“十五”期间重大事故率上升了109.4%;

农用机械:2007年农用机械事故死亡49人,比2005年下降26.9%,高于《规划》提出的比2005下降10%的目标。

渔业船舶:2007年万吨水产品死亡人数0.15人,比《规划》提出的指标0.8人低0.65人。

(二)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项目

3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在省政府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07年2月5日,省政府颁布实施了《辽宁省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2007年11月30日,省人大常务委员会颁布实施了《辽宁省安全生产条例》;《辽宁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列入了2008年立法计划,年底将由省政府颁布实施;《辽宁省煤矿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已完成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即将上报省法制办和省人大;根据国家《矿山安全法》修改进程,将适时修订《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

2.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

全省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和执法队伍不断充实,安全生产监管力量不断加强。截至2008年6月30日,全省14个市、100个县(区、市)全部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省局组建了执法监察处,12个市、86个县(区、市)组建了执法队伍,1175个重点乡镇(街道)建立了相应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部分行业主管部门补充完善了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人员,行业安全监管力量显著增强。

3.重点行业和领域监督管理

煤矿:以“一通三防”为重点,加强煤矿瓦斯、自燃发火、煤尘、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的预防与治理,努力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十一五”期间,国家、省和企业

4 投入了21亿元,安排了460个煤矿安全生产改造项目,用于煤矿生产、通风系统及主要设备、设施安全技术改造,补充完善了瓦斯监测、抽放和防火系统,提升了煤矿安全技术装备水平,有效地预防了煤矿重特大事故;投资2000万元,组建了两个煤矿安全培训中心,举办培训班94期,培训各类人员2.4万余人;组织开展了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隐患大排查,加大了煤矿监察力度,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煤矿300余家,圆满完成了煤矿关闭任务。

非煤矿山: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制定了《辽宁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组织各市局和省直相关部门开展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企业1571家,规范了矿山开采秩序;组织开展了安全标准化活动。制定了《辽宁省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企业考评办法》和《辽宁省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企业考评工作细则》,成立考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工作计划完成了企业安全标准化考评工作,其中12家企业获得国家安全标准化一级企业称号,616家获得了省安全标准化三级企业称号;严格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两年来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6378 个,撤销 223 个。

危险化学品: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设立了专门机构,制定了实施细则,严格按照程序、标准颁发许可证。目前,

5 全省1250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12720家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取得经营许可证,依法关闭不合格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141家;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和隐患大排查。制发了《辽宁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整治实施方案》和《辽宁省化工、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提出了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目标、范围、重点内容、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据初步统计,仅去年全省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和化工、烟花爆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共发现各类事故隐患9515项,其中8431项已经整改完毕,投入整改资金1.22亿元,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烟花爆竹: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完成了93家经营单位销售许可证审查和换发工作;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烟花爆竹生产和经营单位产品质量抽检工作,销毁了部分不合格产品;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整顿规范烟花爆竹生产经营秩序,依法关闭不合格生产企业2家,注销29家,其余30家,将按照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年底前全部退出。

民用爆破器材:积极推进企业联合重组,优化民用爆破器材产品结构和生产布局。制定了重组整合方案,组织召开了整合工作会议,引导企业在平等、自愿、互利条件下实现整合。经过优化重组,生产企业由原来的35家整合成9家,关闭16家;强化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督促指导企业建立了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

6 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组织开展了重大危险源辩识、评估、建档、申报工作,对生产、储存、运输、配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的地方采取重点监控,有效地预防了各类事故。

建筑施工:完善了建筑安全法规体系建设。先后颁布实施了《辽宁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辽宁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细则》、《辽宁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和《辽宁省起重机械设备管理办法》;建立了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和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管理体系,组织开展了建筑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活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合格率和施工现场优良率稳步提高。强化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了违法违规行为。

特种设备:强化了特种设备监管制度建设,提高了现场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加强了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工作。两年来,培训各类特种设备作业人员20万人左右,提高了公众特种设备安全防范意识;组织开展了特种设备隐患大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消除一般事故隐患2303个、重大事故隐患512个,处罚特种设备非法制造21起、非法安装108起、非法使用872起,确保了特别设备安全运行。

电力:积极开展隐患治理与排查工作。制定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组织企业开展了隐患治理排查工作,已排查出各类隐患6570项,整改4511项,其余已列入治理计划,挂牌督办,跟踪治理,有力地推动了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完善了电力突发

7 事件的应急机制,制定了应急预案,组织部分电力企业和用户开展了大面积停电事件联合演练;大力推进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组织召开了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会议,完成了17家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工作。

消防安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定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省消防工作委员会,与市、县(区、市)、乡(镇)政府层层签订了消防安全工作目标责任状,形成了完善的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体系;积极推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定了《全省推行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和12类单位场所建设标准,明确了“三规范”、“四完善”、“四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模式,组织召开了全省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会议,全省有5000余家单位实施了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有效地提升了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层次和水平;深入开展了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以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为重点,实施不间断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有效减少了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火灾事故;强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紧紧抓住企业、学校、农村、社区、家庭五大阵地,利用春防、冬防、“六一”、寒暑假、119宣传日等有利时机,广泛深入开展消防宣传“五进”活动。

道路交通: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两年来,深入运输企业、学校、乡村,组织开展集中宣传8.9万余场次,提高了公民交通安全意识;认真开展了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8 两年来,查处各种交通违法行为552.6万次,全省道路交通行车秩序明显好转;深入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有7个县(市)达到优秀管理等级,16个县(市)达到先进管理等级,3个市被评为全国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工作成绩突出的100个县区。

铁路运输:强化了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了铁路运输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实现了铁路运输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实时管理与监控,提高了铁路运输安全综合防范能力;加快了铁路与公路平交道口安全设施建设,大力实施铁路与公路平交道口改立交道口工程,无人监护道口改有人监护道口。两年来,新建平改立道口42处,无人监护道口改有人监护道口72处。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实现了事故隐患超前防范。

民航飞行:完善了民用航空安全监管制度。颁布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工作的决定》和《航空隐患监控实施办法》;大力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了安全管理机制,实现了安全管理由“局部到整体、个人到系统、事后到事前、开放到闭环”的转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工作。按照民航总局统一部署,针对机场控制区秩序混乱、航空公司运行控制能力薄弱、违规运输危险品、飞行冲突等问题,采取了跟踪监督、督促整改的办法,不断巩固整治成果。建立了隐患监控档案,组织开展了隐患治理工作,其中大连机场投入750万元安装了飞行区安全防范系统,解决了机场围界高度不符合民航技术标准问

9 题。

水上交通:完善了法规体系建设,颁布实施了《辽宁省渡口渡船管理办法》;组织开展了水上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逐步建立了水上安全长效机制,促进了全省水上运输健康发展;强化了搜救应急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了水上交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了性能优良、具有水上快速救助能力应急救助船舶,提高了应急反应效能和水平。

农业机械:分解量化了农机安全指标,与14个市签订了农机安全管理工作责任状,建立了农机安全目标管理体系,落实了农机安全管理责任;配合省法制办完成了《辽宁省农用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起草、调研和征求意见;组织开展了农机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活动,重点检查了农机登记、检验、无证驾驶,有效地预防了农机事故。

渔业船舶:完善了渔业船舶安全监管制度。先后印发了《辽宁省海洋渔业特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安全管理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关于对中小型渔船作业人数实行安全定员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加强了渔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新建了培训基地,添臵了培训仪器、设备,每年培训职务船员1万余人、普通船员8000余人;强化了船编队生产组织形式。目前,已组织渔船编队生产2000余组,参与编队渔船20000余艘,提高了渔船防范海上事故和自救能力;加强了渔业船舶及其船用产品、渔业生产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测检验,

10 提高了渔业船舶安全保障能力。

4.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在省政府和省发展改革委大力支持下,投资2200万元购买了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原商学院7660平方米教学楼用于省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中心业务用房,并申请了房屋整体装修改造资金915万元,用于房屋整体装修改造,满足中心工作需要。组建了省局宣传教育培训中心、危险化学品登记中心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完成了特种设备标准安全技术和化学危害分析与处理技术两个重点实验室建设。非矿山和职业危害两个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实验室将按照国家总局统一部署如期建设到位。

各市局、部分县(区、市)局组建了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和应急救援指挥机构,配备了相应人员和设备。全省安全生产技术支撑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健康发展。目前,全省有25个甲、乙级安全评价机构,3家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31家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基本满足了全省安全生产工作需要。

5.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

建立了全省重大危险源数据库,组织开展了重大危险源普查工作,完成了4752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同时,按照分级管理原则,督促指导企业建立了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对重大危险源运行情况开展全过程动态监控,定期检测、评价重大危险源有关设施、设备,设臵安全警示标志,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1 提高了事故防范和处臵能力。

建立了重大事故隐患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开展了重大事故隐患登记、建档工作。投入10.2亿元,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消防等行业和领域构成重大事故隐患的尾矿库、采空区、仓储区、公路危险路段、铁路道口、人员密集场所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治理。对尚未得到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予以公示,并按地区、行业领域进行分类,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明确工作分工、责任到人,限期治理完毕,彻底消除隐患。对一时难以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要求制定隐患治理规划,做到责任、治理资金、保障措施、时限要求和应急预案“五落实”。

6.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建设

向省财政厅申请了300万元建设资金,完成了省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两期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两期工程共开发了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系统、事故隐患管理、铁路道口管理、应急救援信息管理、GIS地理信息系统、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职业危害信息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中介机构管理、安全生产专家组管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库、铁路道口GIS定位系统、重大危险源视频监控系统等15个模块。从系统投入运行情况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现正组织制定三期工程建设方案,经沟通协调,省财政厅同意分两年追加850万元资金,建设网络平台子系统、指挥调度子系统、视频会

12 议子系统、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大屏幕显示墙子系统、应急救援指挥车通信系统等5个子模块。

7.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

强化了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建设了2家一级培训机构、4家二级培训机构、25家3级培训机构,初步形成了完善的安全生产培训体系和工作机制,提高了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水平。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共培训企业负责人39183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55101人、特种作业人员182059人、农民工147537人,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安全科技周”、安全普法、安全知识竞赛和创建安全社区等活动,有6个社区被命名为国家级安全社区。同时,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上开办安全栏目,广泛普及安全知识。

8.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省、市和部分县(区、市)局组建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制定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了两家非煤矿山救护队和11家区域性煤矿救护队,配备了相应救援人员和设备,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高。

9.职业卫生

建立了全省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申报登记系统,组织开展了职业危害普查登记,完成了8174户企业普查登记工作,基本摸清了我省职业危害现状;认真落实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

13 强化了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核、审查和验收工作,加大了职业危害源头治本力度;加强了职业卫生监管机构建设,全省有7个市局组建了职业卫生监管科(处)室,配备了相应工作人员和设备,给开展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创造了条件;组织开展了职业危害专项整治工作,加大了职业危害防治执法力度,重大职业危害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10.安全科技

制发了《辽宁省安全生产科技“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我省安全科技发展思路和目标。加强了科技立项工作,有8项安全科技项目被列入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计划,3项安全科技项目被列入省、市政府科技发展计划,获得经费支持。完成了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升了我省安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引导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科技工作。大力推广先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重点在全省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企业推广了非煤露天矿中深孔爆破开采技术和HAN阻隔防爆技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指标完成进度与《规划》确定的指标还有差距

“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我省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亿元国内生产总值(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

14 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机动车万车死亡率等4项安全生产约束性指标提前两年实现了《规划》目标;重点行业和领域目标中,有 9项指标实现了《规划》目标,1项指标呈现下降趋势。此外,虽然水上交通安全生产指标与《规划》设定的指标相比上升了109.4%,但实际每年发生事故总起数与“十五”相比呈现下降趋势。但是,非煤矿山和特种设备2 项安全生产指标完成进度不够顺利,与《规划》确定的指标相比有一定差距,后两年面临较大压力。

2.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尚未完全适应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需 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建设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乡镇(街道)4级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安全生产监管力量显著增强。但是,部分地区特别是一些县(区、市)、乡镇(街道)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人员不健全、经费不足、设施和设备落后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与《规划》提出的“保障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人员、经费、设施和装备到位” 还有差距,安全生产执法水平和能力不能完全满足安全生产监管需要。

3.部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展缓慢

一是市局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进展缓慢。由于受到建设资金制约,14个市局中只有沈阳和大连两市局安全生产支撑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其中大连市局投入2800万元建设了市级安监

15 大厦和事故应急指挥平台,组建了集事故调查分析、培训教育、安全评价、科技研发于一体的大连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其他市局仅组建了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和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与《规划》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二是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进展不平衡。“十一五”期间,我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完成了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两期建设并投入使用,三期建设稳步推进。省级节点将按照国家总局部署安排如期建设到位。但是,省安全生产监管局与省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的内网系统建设、建立覆盖全省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重点企业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重点监控对象安全生产基本情况数据库、调度与统计数据库等数据库群、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等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项目,由于受到建设条件和资金制约,目前尚未启动;三是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全省现代安全实景模拟教育培训基地和100个县(区、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受到资金和人员配备制约,目前尚不具备启动条件,预计“十一五”期间无法如期完成。

三、措施和建议

1.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首要位臵,采取行之有效措施,抓实、抓好、抓细,确保各项安全生产指标能如期实现。

2.要继续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建设。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认真落实省政府领导讲话精神,积极向地方政府汇报,加强

16 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利用《规划》实施的契机,彻底解决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人员不健全、经费不足、设施和设备落后的问题,确保《规划》提出的“保障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人员、经费、设施和装备到位”能够如期实现。

3.要加快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加快推进规划确定的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是全面落实规划提出的工作任务,实现规划确定目标的重要保证。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从安全生产工作大局出发,认清肩负的责任,履行承担的职责,按照省政府领导指示精神,积极向地方政府汇报,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落实重点建设项目建设资金,加快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度,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带动规划的全面落实。

4.要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经验教训,特别是对部分安全生产指标和重点工程项目确定过程中对其合理性论证不充分,对困难和问题估计不足,导致部分安全生产指标和项目无法如期实现的责任部门要认真总结,以资借鉴,给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积累经验。其中,对于确实能提升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尚不具备建设条件和资金的重点工程项目,应做好项目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可考虑纳入到“十二五”规则中。

第6篇:贵州省“十一五”人才开发专项规划中期评估

《贵州省“十一五”人才开发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全省人才开发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决定》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指导性文件。实施好这一规划,对于更好地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对于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指导下,我们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采取有力措施,强化落实手段,加强协调配合,一些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规划实施进展顺利。已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达到

了规划预期的效果。

一、规划实施取得的主要成效

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全省人才开发的主要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指导性文件。自2006年以来,我们围绕规划,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采取有力措施,强化落实手段,加强协调配合,使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进展顺利,重点工程和项目的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进展顺利 1.人才总量有新的增长。“十五”期末,全省各类人才总量为157万人,到2008年6月底,全省人才总量约为18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69%,年均增长6.3 %。其中,党政人才17.52万人,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5.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58.54万人,高技能人才4.07万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0.91万人和0.99万人。

2.高层次人才建设有新的突破。贵州大学马克俭教授入选中国工程院士,实现了我省工程院士零的突破。到2007年底,我省拥有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8名,“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5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1051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734名,省管专家445名,市(州、地)管专家2187名,县(市、区)管拔尖人才4428名,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02名,评选出贵州省荣誉核心专家6名,贵州省核心专家21名,高层次人才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人才队伍素质有新的提高。到2007年底,我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7462人,本科学历19.8万人,大专学历35.7万人,其中45岁以下有61.8万人,占整个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的 79.2%;获得研究生、本科、大专学历的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了2736人、4.5万人和2.8万人;大专以上学历由2005年的57%提高到2007年的72.1% ;拥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81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8万人,比“十五”期末增加了5683 人和2.3万人。专业技术高、中、初的能级比由2005年的1:6:15调整为2007年底的1:5.3:12。

4.人才开发培养有新的进展。到2007年底,全省“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共有博士授予点10个,在校博士生143名,硕士授予点257个,在校硕士生7989名;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个、项目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两年来,共引进高层次人才1622名,其中博士生206名,高层次人才连续两年实现引进大于流出。到2008年6月底,共组织申报出国(境)培训项目184项,培训人数2595人次;完成引进专家项目28项,引进国外农

业专家50人次。

(二)规划提出的重点工程和项目实施进展顺利 把握全局,科学谋划,重点组织实施好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点工程和项目,是深入推进“十一五”人才规划实施的重要抓手。到2008年6月底,规划提出的19项重点工程和项目稳步推进,在人才培养、选拔和培训等方面的成效

日渐凸显。

1.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按计划完成高层次人才的

选拔和推荐

一是开展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的选拔。根据《关于公布2006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的通知》要求,开展了“百千万”人才工程评选,贵阳医学院何志旭、贵州民族学院吴大华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二是开展政府特殊津贴评选。落实关于开展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按选拔标准和条件推荐评选上报。2006年,有26名专业技术人员被批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25名专业技术人员被批准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分别报送28名和30名专业技术人员及高技能工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 2.实施各类人才培养工程,人才培养成效明显 一是实施“四个一”人才培养和“双五百”工程,加强省管专家、省管专家后备人选培养选拔工作。落实《贵州省“四个一”人才工程实施办法》,开展首批核心专家和第四批省管专家评选,评选出首批荣誉核心专家6名、核心专家21名,第四批省管专家111名,并于2007年7月对上述专家进行了表彰。目前,第五批省管专家选拔正在开展。

二是实施“支柱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工程”。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产业和重点学科人才基地建设的意见》,抓好《关于印发<贵州省重点产业、重点学科人才基地建设选拔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的实施,到2008年上半年,已在先进制造业及新材料行业等6个行业(类别)建设了贵州省航空及装备制造业、贵州省农药学国家重点学科等11个人才基地,并给予了1000万元的资助,在5个行业(类别)选择了6个人才培育基地,2008年人才基地申报工作正在开展。通过加强人才基地建设,为重点产业发展和重点学科建设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 三是实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完善选拔标准和选拔程序。到2007年10月,已选拔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共六批122名,资助项目经费2600余万元,其中2007年选拔培养对象20名。到目前,已有59人进入贵州省省管专家行列,16人成为博士生导师。

四是实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落实《关于印发<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宣传文化系统工作实际,实施《贵州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作意见》,到2008年6月底,首批评选出贵州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2名,其中1人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第三批“四个一批”新闻门类人才。

五是实施“新技师培养计划”。到2007年底,我省有技能工人26.37万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20%。技能工人中高级工以上7.55万人,其中高级技工5.99万人、技师1.25万人、高级技师0.32万人。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全省技能工人的28.6%,技师和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5.9%。从2006年至2008年6月底,我省新增技师和高级技师4290人,其中高级技师255人。成立了贵州省电子信息等3所技师学院。首次把高技能人才纳入政府评选表彰,推荐李启平等5名高技能人才作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上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省政府已批准曹登平等5名高技能人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同时,推荐高技能人才

参加省管专家评选。

3.加大培训力度,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一是抓好党政人才培训。下发贯彻《干部教育培训条例》的实施办法和《2006—2010年贵州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等文件,加大党政人才培训力度,从2005年底至2008年6月,累计培训公务员42500人次,选派2595名党政干部赴国外学习培训,2007年开展省直机关公务员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等培训50余期,培训5700余人,党政人才素质进一步提高。

二是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认真贯彻省政府2007年7月颁发的《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抓好《贵州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实施方案》的落实,培训专业技术人员35万余人,专业技术人才能力

素质进一步增强。

三是抓好少数民族人才培训。实施少数民族人才“312”培训计划,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办法》,依托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举办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11期,培训650余人,组织贵州省少数民族高级公务员赴美培训班1期培训21人,委托贵州民族学院等省内院校举办3期乡镇长、村长培训班,培训250人,选派少数民族干部100余人参加国家民委等机关组织的培训。累计投入教育培训经费400余万元。

四是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首先是实施贫困地区干部和农民培训计划。从2005年到2008年6月底,累计投入培训资金2.86亿元,完成农民适用技术普及培训1433.56万人次,占“十一五”期间培训计划的57.34%;开展“绿色证书”培训24.95万人次,占“十一五”期间培训计划的62.38%,给予考试合格的19.1万名农民颁发了“绿色证书”;开展贫困地区干部培训20.33万人次,占“十一五”期间培训计划的58.09%;开展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6.03万人,转移就业30.65万人,转移就业率达85%,占“十一五”期间的72%;认定培训机构131个,开设培训专业30多个。其次是开展“阳光工程”培训计划。到2008年6月底,全省已完成示范性技能培训23.91万人,实现转移就业21.53万人,转移就业率87.56%,认定培训机构316个,开设培训专业10多个,中央和省级财政3年累计投入培训经费1.13亿元。第三是实施乡土人才开发“四个一”工程。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意见》,建立农村乡土人才开发重点联系县,整合力量加强开发,2006年以来,省人事厅会同省扶贫办等部门投入经费300余万元,在全省20个县20个乡镇开展农村能工巧匠技能培训试点,举办了6期全省高级乡土人才培训班,培训600余人。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工作,提高了农村实用人才的能力素质,促

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是抓好企业人才培训。实施企业人才培训“五一二”工程,圆满完成每年培训50名,三年共培训企业高级管理人员150人的任务。实施“五个一批”人才工程,抓好《贵州省国资委党委关于“五个一”人才工程实施意见》的落实,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党务干部培训10期,培训508人,选派4期84名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赴国外学习培训;2007年,面向全国公开招聘6家国有企业的6名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2008年,正在进行面向全国公开招聘5家国有企业总

会计师。

4.实施“5.1”工程,提升新的社会阶层人才队伍素质 目前,全省新的社会阶层中共有专业技术人才10万余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万余人,技能人才3万余人。为推进全省新的社会阶层人才培养工作,制定《关于在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中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新的社会阶层培养计划,并列入全省统一战线人才培养规划。到2008年6月,采取各种方式和措施共培训400多名新的社会阶层管理人才,培训各类技术人才450多名。从全省新的社会阶层人才中,选拔评选了13名省管专家,1名核心专家,评选表彰了97名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为“贵州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5.抓好“人才资源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全面拓展人事

公共服务职能

2007年,投入100余万元改善人事考试硬件环境,建成了“省直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网点”,提高了人事考试考务工作效率,确保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安全;在省直单位和9个市(州、地)使用了人事工资管理软件和人事统计软件,提高了全省的工资管理和统计水平;开发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就业见习”三个网上报名及信息管理系统,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良好保障。根据人事部《关于确认投资建设全国人事人才信息化工程的通知》要求,申报全国人事人才信息化建设工程——贵州节点建设项目,已获得财政项目支持经费100万元;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全省人事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加强对全省人事信息化建设的指导。积极进行贵州人事人才网络改造和整合各市(州、地)人事部门人才资源数据的准备工作。

6.抓好“高校毕业生人才储备工程”的实施,促进高校

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省人事厅牵头成立了贵州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办公室,各地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以及项目成员单位相互支持配合,加强对该项工作的指导。高校毕业生人才储备工程启动两年来,“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已完成选聘3500名高校毕业生进村(社区)工作;选拔4696名农村优秀青年和村(支)两委干部提升学历;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已完成招募1000名高校毕业生到乡镇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已完成选派2039名应届毕业生到企事业就业见习。2008年共选派4629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和就业见习的任务也即将完成。今年,根据中组部的安排,我省还正在实施选拔629名大学生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计划任务。两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任务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的积极努力,“高校毕业生人才储备工程”进展顺利,为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发挥

了积极作用。

二、规划实施采取的主要措施

规划的组织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省人事厅及有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把推进规划实施摆上重要日程。主要

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通过细化分解任务,深入落实规划。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开发工作,把人才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为抓好规划落实,根据党管人才原则,将规划的实施纳入了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工作部署。规划出台后,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于2007年7月批转了《关于印发贵州省“十一五”人才开发专项规划重点工作和项目的分解实施方案的通知》,将规划内容细化为44条工作任务,确定了人才开发19项重点工程和项目,明确了牵头单位、配合单位以及完成任务时限,通过以项目为载体,推动人才开发工作。根据通知要求,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将规划实施工作纳入日常管理,作为推进全省人才工作的重点来抓,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以及各市(州、地)组织人事部门也都明确了实施规划的职责、任务和要求,为促进规划的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规划实施工作报告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协调、检查和督促。省直各项目牵头单位、各市(州、地)适时检查年度规划实施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了规划的落实。

(三)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营造实施规划的良好舆论氛围。《贵州日报》、贵州电视台等省内主要新闻媒体,适时对规划实施情况以及相关重点工程和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深入报道。《中国人事报》、省政府门户网站、贵州省人事人才网等媒体也对规划发布以及实施情况进行报道,提高了社会广泛参与和落实规划的认知度。

(四)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逐步将人才管理纳入法制轨道。近几年来,我省相继制定下发了《关于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定》、《贵州省“四个一”人才工程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的意见》、《贵州省省管专家选拔管理办法》、《贵州省人才市场条例》、《关于加快我省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意见》等20余项有关人事人才的政策法规,涵盖人才引进开发、职称评定、公务员管理等多方面,逐步将人才管理和人才开发纳入法制轨道,进一步完善了我省人才工作的政策体系,优化了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为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以及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有力

的制度保障。

(五)切实做好各项人事工作,推进规划的顺利实施。一是稳步实施《公务员法》。抓好《公务员法》的学习、培训和宣传。做好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登记及日常管理,到2007年底,完成了6万余名公务员的登记,已完成省直78家、市(州、地)299家参照公务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审批。坚持“凡进必考”,2006年以来,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务员5396名,2006年以来共选调1350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党政机关工作。抓好《公务员奖励规定(试行)》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贯彻实施,公务员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二是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职称改革。规范事业单位进人管理,出台《贵州省事业单位新增人员公开招聘暂行办法》,全省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招聘人员的格局已经形成,到2008年6月底,全省各市(州、地)共组织1000多个事业单位招聘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13000多人。继续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设臵管理工作,全省事业单位推行人员聘用制度的单位达到52%。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按照建立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的人才评价机制要求,组织修订和完善了27类职称系列评审条件。三是进一步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要求,顺利圆满完成2006年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与有关部门共同积极开展规范机关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拟制了《贵州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四是进一步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到2008年6月底,全省已建成人才市场及各类中介服务机构100余家,贵州省人才中心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达55618份;五是加强人事争议仲裁队伍建设,依法处理仲裁人事争议案件的质量进一步提高。通过以上扎实的工作,稳步推进了人事人才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为促进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和人才规划的全面落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规划实施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有的是思想认识问题,也有机制和政策不够完善的问题,还有资金缺乏等因素。其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观念滞后,认识不到位。个别单位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对新形势下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认识不够,思想还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把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真正落实到各项工作和生产建设上去,对人才重使用,轻培养;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规划,致使一些部门和单位执行规划不主动、不得力,落实不够,缺乏加快培养开发人才的紧迫

感和责任感。

(二)资金缺乏,投入不足。规划附表所列人才资源开发的19个重点项目所需费用,虽经省政府批准由财政列支使用,但相当一部分未落实。一些部门、单位目前实施重点项目的费用主要靠自身筹集,缺乏稳定的来源保障,给各单位实施规划明确的任务明确带来很大的压力。鉴于我省各级财政较为困难及各地重视程度不一致等主客观因素,制约了我省在人才开发的投入,特别是在吸引人才、改善科技人员的科研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上明显不足,不同部门、单位之间以适当待遇留人的做法差异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划的实施。除财政投入不足外,政府、单位、社会、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如我省现处于工业化的初始阶段,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但目前技能人才十分短缺,全省技能人才仅占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12.17%,远低于全国2005年底33%的平均水平。且我省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经费的投入,目前未纳入财政预算和日常的业务管理,致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

(三)制度不健全,检查督促不够。一方面在规划实施中,对相关部门、单位落实规划检查指导不够;另一方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如非公有制经济等新社会阶层的人才资源开发缺乏具体的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对应用开发型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相对较弱;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难度较大;一些地方和单位人才使用效率不高,仍存在人才闲臵现象;现有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应用的范围不够广。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在政策和制度上不断改善和加强。

(四)措施不够有力,工作主动衔接不够好。规划实施需要强有力的措施作保证。但实施中配套措施不到位,特别是一些关键措施不到位,影响了规划的实施效果。究其原因,一是改革创新的力度不大。比如人才培训质量不够高,效果不够明显,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培训针对性不强。二是工作衔接不够。有的单位在规划实施中,对经费等重大事项不与有关部门主动联系衔接,单位内部承办处室与其它业务处室之间缺乏沟通;还有的因为人事变动,工作交接不够,衔接不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五)资源整合不够,整体合力还未形成。主要表现在部门联动机制还不健全,合力还不明显或者说整体合力还未真正形成。以农村人才开发为例,目前省农办、农业厅、扶贫办、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人事厅、卫生厅等部门都在进行此项工作,职能有所交叉。在培训认证、职称评定、人才使用等方面,也缺乏统一的政策措施,还未形成整体合力,工

作效果不尽理想。

四、对下一步规划实施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按照规划及其规划分解实施方案的要求,针对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下一步要加大规划实施的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更好地为科学发展和人才健康成长服务。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发挥规划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在规划中承担有明确任务部门单位的领导干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领导,把规划实施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切实抓紧、抓好、抓落实。通过规划的全面落实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以充分显示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在物质资源等开发利用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要认识到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规划实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更好地为人才健康成长服务。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逐步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

出、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

(二)坚持改革创新,加大完善人才开发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力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要抓住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有利时机,建立和完善人才管理新的体制和机制。要大力加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进公共服务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坚持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公益性发展方向,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要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限制,促进人才公共服务向基层深入,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臵。

(三)强化责任监督措施,注重规划实施的质量和效果。目前规划实施时间已经过半,虽然绝大部分责任部门和单位实现了时间过半和任务过半,但也有个别单位未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下一步要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工作任务继续落实到位、责任到人;要不断强化项目监管,搞好跟踪服务,积极协调和解决规划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注重规划实施的质量和效果,讲求实际、实用和实效。根据人才成长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开发,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通过规划的实施,走出一条超常规人才开发的新路子。

(四)完善人才开发投入机制,为落实规划目标任务提供经费保证。要牢固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投入的观念,不断加大对人才开发的投入。建议省财政要千方百计保证已经省政府批准的规划中明确的重点项目所需经费。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人才开发投入,逐步建立起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共同分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制定完善人才投入的执行保障体系,保证资金的有效投入和完全使

用。

(五)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形成推动人才规划实施的整体合力。规划实施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共同组织推动。要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履行职责,整合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措施。要加强规划实施中的统筹协调,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搞好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和密切配合,形成规划实施的整体合力,不断推动规划的顺利实施,扎扎实实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更好地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提供人才和智力保证。

第7篇:关于泰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的调查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委员会

(2008年11月19日)

根据《监督法》要求和市人大常委会2008工作要点安排,10月上中旬,我委邀请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对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进行了专题调查,听取了市发改委综合情况汇报,分别召开了经济建设、城建交通、社会

事业等16个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经2006年1月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两年多来,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纲要》提出的重点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绝大多数指标和项

目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部分指标和项目已经提前完成。

1.主要国民经济指标发展势头良好。2006年、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全市GDP同比分别增长15.3%、15.7%、14.7%,均高于年均增长12%的规划目标;财政总收入分别增长36.4%、36%、43.5%,均高于年均增长17%的规划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6%、18.3%和25.5%,均高于年均增长14%的规划目标;自营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64.4%、34.2%、63.7%,均高于年均增长17.5%的规划目标。至今年上半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82亿元,平均增长32%,占“十一五”目标的56%;累计完成实际利用外资22.5亿美元,占“十一五”

目标的56.3%。

2.主要社会事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中心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先后实施了区域供水、园博园、凤城河风景区等重点工程,梅兰芳纪念馆、城隍庙、学政试院等工程相继竣工。新建城市骨干道路30多条,人均道路面积达19.52平方米。建成各类公园绿地16个,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2%。各项社会事业得到新的发展。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实现两个“百分之百”, 5所高校在校生达4万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98.17%。新增泰州市城隍庙等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姜堰溱潼朱氏住宅、靖江刘国钧故居等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增公共体育

场地100多万平方米。

3.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所增强。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坚持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三管齐下,2007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为1.16吨标煤,同比下降5.5%。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2006年为85.9,2007年为85.7,稳定在规划目标82之上,其中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累计下降9.8%和3.32%,控制在规划目标以内。加强水资源保护,全市日供万吨以上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 2006年和2007年,万元GDP水耗分别为27

6、242立方米,达到目标进度。加强生态建设,划定各类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面积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18.3%,超过16%的规划目标,全市农村环境整治已完成50%以上的整治任务。加强耕地保护,2006年和2007年,全市耕地保有量分别为31.57

6、31.587万公顷,稳定在期末30.6万公顷规划目标之上。不断加大植树造林工作推进力度,2007年全市森林

覆盖率达12.4%,比2005年上升4个百分点。

4.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收入逐年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在14%和11.5%以上,均高于11.1%和9.47%的规划目标。就业和社会保障得到加强。至2008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就业人员15.83万人,完成“十一五”目标的52.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2%,控制在规划目标以内。城镇保险参保人数达56万人,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面不断扩大,均基本完成“十一五”目标。全面实施农村新“5+1”实事,加快推进全面小康“十百千”工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全市行政村公路通达率

达100%,卫生改厕率达60%。

二、存在问题

1.经济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全市轻重工业之比从2005年的1:1.36上升到2007年1:2.13,重化工特征明显。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2007年服务业占比为33.2%,比2005年上升了2.1个百分点,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完成期末36%的规划目标有一定难度。2007年全市研发经费投入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6%,低于全省1.76%

的平均水平。开放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还不够高。

2.节能降耗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较长的过程,部分重化工项目相继投产加大节能减排压力。2007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为1.16吨标煤,对照“十一五”期末0.85吨标煤的约束性目标,完成难度较大。节能减排长效机制有待完善,部分企业缺少节能减排积极性、主动性,节能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节能标准执行得还不够严格,一些高耗能设备

和旧工艺亟需更新改造。

3.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市区经济增长乏力,集聚辐射能力偏弱。城市建设还不够快,部分关系城市形态的重要片区建设滞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不够同步,市区公共交通建设还落后于城市扩张和人口增加的速度。中心城市功能还不够健全,尤其缺少与中心城市地位相称的大型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2007年全市城镇化率达47.6%,较2005年提高2.3个百分点,要实现“十一五”期末达55%

的目标难度较大。

三、几点建议

1.继续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措施。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预见性,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特别是在目前国际金融市场激烈动荡,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加剧的形势下,要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研究,及时研究制定应对措施,加快调整产业、产品和市场结构,确保全面完成《纲要》主要目标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三年再来一个大变化奠定坚实基础。要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加强计划以及政策规章、行政管理、统计监测等制度与规划的有效对接,将规划指标全面纳入绩效考核范围。

对拟调整的规划项目应适时向市人大常委会作出报告。

2.全力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要切实坚持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加快落实规划确定的各项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围绕扩大内需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开放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策划和招引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形成重大项目滚动开发的良好态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拓展中心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着力增强集聚辐射功能。加快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

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对照规划落实好各级各部门责任,加强进度考核。

3.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协调的原则,把节能减排与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新型工业化结合起来,严格节能减排执法,建立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实行“一票否决”。切实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加强对新开工项目的节能、环保审查,确保项目符合节能减排要求。加快推动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减排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大力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4.着力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深入实施农村新“5+1”实事工程,积极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发展公共教育,着力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

育质量,提升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实施廉租房制度,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

体系。加强收入分配调节,健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上一篇:团委各部门工作职责下一篇:公务员必备常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