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微课教学设计

2023-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尊严微课教学设计

尊严教学设计

《尊严》教学定案

主备人:盛小艳

次备人:刘青红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懂得什么是尊严。

重点难点:

体会什么是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么做?

2、可是有一个年轻人他没有这样做(出示课文插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尊严》。(板书课题)

3、指导书写“尊”。

4、简介作者。

二、学生自读、听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播放《尊严》的课文范读。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利用课件字词部分辅助教学

2、分节朗读课文,正音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4、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表现这个年轻人尊严的是哪一部分?

四、课堂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你初读课文后,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二、细读课文,从描写中体会年轻人的尊严。

1、认真默读课文,想想年轻人作为逃难人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画一画描写年轻人的语句,写一写你的感受。

学生默读,写体会,教师巡视并指导。

2、汇报交流,细细品读。

①年轻人与逃难人的相同之处:狼吞虎咽(吃的动作一样)

学生谈感受:饿,需要食物

②年轻人与逃难人的不同之处:逃难人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年轻人坚持干活后再吃饭。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回答。(年轻人是怎样得到食物的?) ③细读3——5自然段,通过人物语言体会尊严。

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三次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 探究问题:

1、通过三次对话这年轻人有什么印象?

2、杰克逊大叔怎么知道年轻人将会是个百万富翁?

3、“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④品读小结:年轻人用语言和行动打动了杰克逊大叔,杰克逊大步为他提供了捶背的机会让年轻人得到了了食物。想想年轻人的食物与逃难人食物一样吗?(不一样,逃难人的食物是没通过劳动、是别人的施舍;年轻人的食物是劳动得来的,是成果、报酬。)这就是他与逃难人的不同之处。所以得到了杰克逊大叔的赞赏。如果这个年轻人就站在你面你想对他说什么?(学生自由说)

三、谈学习体会,揭示中心。

大家知道:杰克逊大叔是一个善良的人,哈默是一个有尊严的人,是的,正因为他做人有尊严,才获得了成功,成了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在中国也享有美誉“红色资本家”,被邓小平誉为“勇敢的人”。那么你学了这篇课文后又有哪些收获呢?(结合实际谈体会)

四、作业

1、摘抄文中的有关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的语句。

2、搜集有关尊严的故事和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尊 严

年轻人

杰克逊大叔

↘ ↙

赞赏

第2篇:尊严教学设计

《尊严》教学设计 川宝地小学

宫利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体现人物的品质。

2、让学生体会到尊严的可贵之处,从而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自己及他人尊严。 教学重点:

通过文中对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透过年轻人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以及分析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谈话,认识这种自尊的可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整体回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听写词语:尊严

疲惫不堪

例外

捶背

僵硬

许配

3、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过渡:同学们,哈默坚持用劳动换取食物,赢得了杰克逊大叔夸赞,齐读:“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二、研读课文

(一)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2—5自然段,找出哈默与杰克大叔的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注意哈默说话时的动作、神态,看年轻的哈默给你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二)汇报交流 第一次对话:

课件出示:“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重点指导:

1、抓住“仰起头”这个动作,体会哈默的真诚、有礼貌:他不卑不亢和杰克逊大叔平等对话,不因为自己是逃难者就瞧不起自己······

2、感受年轻人尽管饥饿,但他的态度依然坚定不移,坚持吃饭前必须做活儿。

3、指导朗读,表现出哈默态度真诚······ 第二次对话: 课件出示: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1、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了在这句话里,哈默反复使用那一个字,哪个字?(“不”)用了几次?(3次 ) 读一读这句话,从这三个“不”字你读到了什么?

2、指导生朗读体会。

3、你注意到他说话时的神态和动作了吗?(目光顿时灰暗了,喉结上下动了动)谈谈感受。

4、读对比句的表达效果好?好在哪?(目光顿时灰暗了,喉结上下动了动和目光暗了,喉结动了动)。

5、看来人物一个神态的变化也能让我们了解他的内心。人物一个细微的动作也能让我们了解他的想法。

6、我们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透视了人物的内心,了解了人物的想法,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体会哈默此时的感受。

7、忍饥挨饿的逃难生活已经使哈默面色苍白、骨瘦如柴,如果他再吃不到食物,可能会怎样?(生说)那他知道吗?是的,他知道。他知道此时他是最需要的是食物,他知道,如果他再吃不到食物,可能就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可他依然坚持先干活,再吃饭,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是什么力量在支撑和鼓舞着他呢?

是啊,是做人的尊严支撑着他!我们再次朗读整句话,体会哈默那与众不同的人格。 第三次对话:

课件出示“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在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1、此时哈默的心情是怎样的?

2、 指导朗读。

3、关注动作的句子体会狼吞虎咽。哈默得到食物与其他逃难者得到的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其他逃难者的食物是别人白给的,而哈默是靠劳动换来的。)

其他逃难者得到的是善良人的施舍,而哈默是劳动后的报酬,是理所当然的,这是他与那些人最大的不同,此时哈默仅仅得到的是食物吗?

(三)杰克逊的品质

1、朗读三次对话,感受杰克逊大叔是怎样的人。(尊重他人)

2、侧面描写,突出哈默有尊严。

三、感受尊严

1、课件出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小结:虽然现在这个年轻人什么都没有,但他有尊严,他会成为富翁的!。他诚实劳动,讲究做人的原则,自立自强必将决定他拥有一切。他现在是精神上的富翁,因为他具有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格,超凡的人格力量,这必将也会使他成为金钱和物质上的富翁。

2、此时,你觉得什么是尊严?

四、总结写法

1、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通过朗读感悟,体会人去品质。

2、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丰富人物的形象。

五、课外拓展

运用刚才的学法,读一读《微笑》。

1、自读短文,通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

六、写字指导

1、观察字形

2、教师范写,生书空。

3、生在田字格书写。

六、板书设计

7尊严

哈默:自爱

自强

自尊

杰克逊:善良

尊重他人

第3篇:《尊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特别关注尊的写法,尊与遵用法的区别。堪、瘦、喉的写法。理解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面呈菜色的意思。

2、学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理解“别看他什么也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的含义。 教学重点:

1、学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2、抓住文中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抓住文中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理解“别看他什么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学过第五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父亲?(诚实、守信),是呀,这位父亲让我们知道了:诚实、守信就是财富;学过第六课,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怎样(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父亲?这位父亲始终认为: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是做人的万年牢。 师: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尊严》,或许我们会收获更多。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师:说一说,怎么理解尊严

课件出示:字典中对尊的解释1.地位或辈分高;2.敬重;3.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4.量词;

尊严是对人的身份、地位等的认同,也就是权利被尊重。 下面我们就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词。请同学读;再请同学带读;点同学读;齐读。 3.多音字。(难、量、咽)

4.读通句子。师:哪些句子是你认为难读呢? 5.易错字词学习。(尊、善、款、堪、瘦、喉、捶、僵、配)

师:这些生字我们在周末已经预习进行听写了,那么在你学习、听写这些生字的时候,哪些是你认为容易写错的呢?也来提醒我们大家吧! 6.词语释义。

师:同学们,每个字词啊都是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生命的,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在这些词语选择一个词语来读一读,但是请你读出这个词语的感情和生命来。

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应该怎么读?

(面呈菜色、疲惫不堪、骨瘦如柴、狼吞虎咽) 7.完成根据意思写词语。

8.拿出练字本,认真写一写第7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听写导入,复习文章主要内容。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尊严》,谁来帮老师板书题目“尊严”呢?相机强调“尊”的书写。(复习生字)

2、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我们准备听写。(一次念三个词语)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脸色苍白 骨瘦如柴 目光灰暗 轻轻捶背 狼吞虎咽 善良 款待

赞赏 许配

3、师出示词语,请同学们对照自己修改一遍。

4、请学生读第

一、二排的词语,结合本文的内容,看到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5、请学生读第三排词语,结合本文内容,看到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6、请同学复述课文。

二、抓住细节,感知哈默的内心世界。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复习生字词,也复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看来同学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别看他现在什么也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一)围绕句子质疑。

1、请学生朗读这句话。

2、围绕杰克逊大叔的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什么叫尊严? 为什么说哈默有尊严? 为什么说哈默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呢?

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不光爱问,也非常会问,你们的问题都围绕年轻人哈默而展开。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研究哈默。

(二)学习课文,感悟哈默的内心世界。

1、默读课文,从哪些词句看出哈默是个一无所有的人?用横线划出; 从哪些词句看出哈默是个有尊严的人?用波浪线划出。

2、学生自学汇报。(时间不低于十分钟),教师巡视指导。

过渡:刚才老师看到了同学们都在非常专注地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有所收获,下面,我们一起分享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3、“一无所有”体现在哪?

哈默和其他逃难人一样,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连吃的都没有。

4、出示“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这句话是对年轻人的什么描写?体现了什么? 外貌描写。从以上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年轻人是一无所有的,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5、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他有尊严?

出示哈默说的话。师:这属于人物的什么描写呢?

(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尽管饥饿折磨着年轻人,可他( 坚持通过劳动获得食物),因为他有(尊严)。

6、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知道哈默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他是怎样维护自己尊严的呢?我们来看到这几句话。

7、出示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

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这个年轻人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为什么他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因为他坚持通过劳动获取食物,没有什么可做的就代表着他将继续挨饿。

8、对比这两句

“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 “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要用劳动,来得到这些食物。”

双重否定和肯定句,意思一样,但双重否定更加强烈。读出强烈的感受。

9、找到哈默和杰克逊大叔的对话。从对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体会杰克逊的善良和哈默不肯接受施舍的坚决态度。

10、年轻人替杰克逊大叔捶完背后,立刻狼吞虎咽起来, “狼吞虎咽”在哪里还出现过一次?

同时狼吞虎咽,年轻人和这些逃难人有什么不同?

11、两个狼吞虎咽,在文中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对比。相同:同是逃难人,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吃东西狼吞虎咽。 不同:其他人连一句感谢的都没有,而年轻人坚持通过劳动获得食物。

(三)理解尊严

1、你是怎样理解杰克逊对女儿说的话?

试想,一个人最饥饿无比的情况下,仍然用理智战胜自我,坚持用自己的劳动获取了食物,那么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哈默会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哪些东西—— 生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哈默会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获得食物、财产、财富,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也一定会—— 生答:……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明白为什么杰克逊大叔说哈默是个百分之百的富翁了吗?

哈默不因穷困潦倒而自卑、向他人乞哀告怜,而是靠自己的双手去换取应得的酬劳,只有这样,才觉得舒心、踏实。杰克逊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觉得这个年轻人有骨气,目前的穷困是暂时的,凭他的骨气和毅力,能创造出财富。在杰克逊眼里,一个懂得尊严的人就等于拥有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同时也说明了杰克逊是一位懂得什么是尊严的人。

2、思考:课题为什么叫“尊严”?

尊严就是用劳动去换取幸福,去劳动,去争取,才会有美好的未来。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要自爱、自强、自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3、师:你对尊严一定有了自己的认识吧?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心中的尊严。 预设:尊严就是自食其力,用劳动换取需要的东西。 尊严就是自尊自信。 尊严就是有骨气。

尊严就是凭自己的劳动,获得想要的东西。

4、刚才,我们分享了大家心目中的尊严,那名人名人是怎样认识尊严的呢?学生齐读。

四、全文小结:

学完课文,你是不是对尊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了呢?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处处维护自己的尊严,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板书设计:

7.尊严

外貌、神态、动作、语言———感知人物内心世界

哈默:坚持通过劳动获得食物 ———不愿不劳而获,自尊自爱 杰克逊:尊重他人,懂得什么是尊严

第4篇:《7尊严》教学设计

7、尊严

备课年组

主备教师

执教教师 田庆越

教学课题

7、尊严

新授

教学课时

2 教学内容:尊严

教材分析:

《尊严》是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二册的一篇阅读课文,本文语言朴实,短小而蕴含人生哲理,读后令人回味。课文写一群逃难的人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哈默,他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别人施舍的食物,在极度困难时还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后来成了杰克逊大叔的女婿,并成为美国的石油大王。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这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只要有了做人的尊严,就有可能拥有财富乃至一切。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感悟、理解并从中明白一定道理的好文章。课上,教师为学生创设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内心真实的情感,能够大胆、主动地参与朗读、讨论、交流。

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那句话的含义比较深刻,学生理解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另外,学习用“小事”表现人物思想品格 的写法需要学生在日常 练笔中反复实践才能逐步掌握。让学生感悟到身处困境却仍然坚守做人尊严的行为,并受到感染,需要教师用心引导。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将课文形象化。

2、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3、学习哈默面对施舍不失尊严、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品质,懂得劳动的意义和自尊的价值,提升生活的理念。

4、培养学生“从内容体会思想”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课文中对哈默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对镇长杰克逊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的理解。

课前准备:

了解哈默的生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你的生命中,你认为什么是最珍贵的?(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学习知识、热爱祖国„„)

你们的想法可真多,老师知道一个人他认为尊严是最珍贵的,你们想不想认识一下他呀?(想)好,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七课《尊严》。(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师生谈话很自然的引入新课,学生各抒己见,激发了学生兴趣,为学习新课打好铺垫。

二、略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 短短的题目就引起大家这么多的思考,可见大家都是一些会思考的孩子,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思考走进文章。读一读课文,看看它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汇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的是哈默作为逃难人群中的一员坚持先干活后吃饭,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尊重,保持了尊严,最后取得巨大成功的故事。)

3、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板书:年轻人 杰克逊) 那么首先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年轻人,看看他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件出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年轻人作为逃难人群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画一画描写他表现的语句,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质疑,我认为是教学的必要环节。质疑这一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可以使我们更了解学生的学习经验背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重点能力训练目标,学习内容的解读应该有一个由整体到局部,由初知到深化的逻辑过程,锻炼学生用凝练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品读课文,体会尊严

(一)品读描写相同地方的语句

1、 逃难的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2、 谁也找到这两句话了?谁来读一读。

3、分析理解这两句话。

从这两处相同的地方,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里感受到的? (我感受到他们非常饿。„„)

为什么非常饿呢? 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 (逃难的人。)

逃难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就是一些在家乡遇到某些灾难,为了躲避这些灾难而被迫离开家乡到其他地方去的人。)

就是这样一些背井离乡、躲避灾难的人,他们在途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他们可能遇到没有水喝、没有饭吃、没有地方睡觉„„) 所以书上是怎么形容他们的? (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面呈菜色是什么颜色?为什么会面呈菜色? (是青绿色,因为他们长期营养不良)

就是这样一群逃难的人,他们被饥饿所困,被焦渴所困,疲惫所困,那么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食物、水、衣服、休息„„)

所以他们连最起码的尊严也顾不上,只想做一件最简单的事情,维持自己的生命。此时这个年轻人是什么样的呢?书上是怎么形容的?

(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他和那些人比起来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的? 课件出示: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他最需要的是————。 他此时可能还需要温暖,需要安慰,但他并没有选择这些,他选择了什么呀?(干活)从哪里看出来的?(文章中第二到第四自然段)

那我们大家就来读一读这一部分,看看年轻人都说了些什么?他说这些话时侯都想了些什么?

(二)品读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

1、 师生分角色朗读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并思考年轻人这一番话要表达什么意思?

2、年轻人通过这番话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学生汇报) 第一句话是询问大叔有没有活让他做。 第二句话是说不干活就不吃饭。 第三句话是说要先干活再吃饭。

3、年轻人的这番话打动了杰克逊大叔,那就让我们再读读年轻人的这番话,体会一下他此时的心情和态度。

(找学生分别读这三句话,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4、如果你是这个年轻人,你该怎样说这番话呢?(齐读年轻人的话)

5、年轻人用他的语言和行动深深的打动了杰克逊大叔,所以大叔为他提供了一次捶背的机会,那此时年轻人得到的食物和那些逃难的人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没有经过劳动得到的是好心人给他们的施舍,而年轻人得到的是劳动后的报酬,这就是年轻人与那些人最大的不同,他也因此得到了杰克逊大叔的赞赏,得到了人们对他的尊重。(板书:赞赏)

6、如果此时年轻人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怎样对他说?

这个年轻人虽然是一个落魄的人,他没有金钱,没有地位,没有权势,甚至连最起码的温饱都没有,但他有的是什么呀?(尊严)对,他有尊严,有一颗自尊的心,懂得靠劳动换取食物,是一个有信念的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洞察、分析人物的内心活动,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去感悟人物形象。学生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并且抓住课文的空白处,去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想象中对哈默与众不同的做法有更深入地理解。

第二课时

一、读杰克逊大叔对年轻人的评价。

1、学生汇报杰克逊大叔对年轻人的评价的话语。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3、愿意作杰克逊大叔为我们说说这番话?你为什么要这么读? (重点体会“什么都没有”“百分之百”“富翁”)

4、因为他有尊严,所以说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所以他的精神是充实的。那么就让我们带着各自不同的感受再来读杰克逊大叔的话。(齐读)

5、杰克逊大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也是一个很懂得尊严、很善良的这样一个镇长老人。)

6、为什么要以《尊严》为题目?

(因为本文讲的是哈默保持尊严的一件事,这样会更加的突出中心。)!”

二、领悟尊严

1、课件出示哈默的图片,并介绍他的生平。

他是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在西方被称为点石成金的百万富翁,在中国他也家喻户晓,被成为乐于助人的红色资本家,在1982年他的石油公司就在世界排名第八位。

2、此时,听了老师的这番介绍,你想说些什么?

3、师生共同欣赏一些关于尊严的名言。(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拓展语文学习广阔天地,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这是引导学生最终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三、教师小结

所以说尊严是一则广告,尊严是一种力量,它更是一种崇高,他能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因为他能使这个人不断的发奋和努力。文章虽然学完了,但我希望它对我们的激励没有完,课后希望同学们再去寻找有关尊严的故事读一读,看看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作业: 搜集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 当堂检测:竟然 显然 果然

1.他(

)是累极了,一沾床就睡着了。

2.爸爸本身就是天气预报,昨天他刚喊腰酸,今天(

)就下雨了。 3.这样宏伟的建筑,(

)只用十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 欣赏 观赏 赞赏

4.杰克逊大叔十分(

)地望着这位年轻人,知道他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5.老师很(

)我的绘画作品,还鼓励我要继续加油。 6.昆明花博会展出的奇花异草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

)。

板书设计:

7 . 尊 严

(自立+讲原则+自强+自尊)×努力==成功

课后反思:

第5篇:《尊严》教学设计及反思

----四年级下册

汤 河 学 校

陆 淼 2013.3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5个字。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体会文中描写文物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从中感悟人物形象,理解什么是尊严。

重点难点:

在对课文的感情朗读中体会抓住人物外貌、动作、神态、语言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充分预习课文

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

1. 看大家精神这么饱满,老师奖励大家一句名:(课件出示)

人的尊严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他的信念。它比金钱、地位、权势,甚至比生命都更有价值。——海卡尔

2. 大家一定发现了,这句话里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尊严》。(板书课题,指导“尊”的写法)

二、预习展示

1. 生字。

(1)指导书写预习时出现错误的生字。(瘦

喉)

(2)课堂听写。

(3)两人小组互改,及时改错。

2. 读课文。 两人小组分段读课文,随时做好对方的小老师。

3.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你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吗?考考大家:(出示填空)

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尔逊小镇来了一群(

)、(

)的逃难人。当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款待他们时,他们(

)地吃起来。只有一个(

)、(

)的年轻人坚持用(

)换取食物。他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

),赢得了杰克逊大叔的尊重,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4. 理解词语。

(1)现在请同学将目光聚集到“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这两个词上,用心读读这两个词,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一群怎样的逃难人呢? 想象一下他们的衣着、动作、神情。(在想象描述中理解“疲惫不堪”的意思)

(2)面对这群饥饿难忍、疲惫不堪的逃难者,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热情地招待了他们。他们是怎样吃的?(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看到“狼吞虎咽”这个词,大家想想逃难人是怎么吃的?(通过做动作、语言描述理解“狼吞虎咽”的意思)

5. 感悟外貌描写的巧妙

这些逃难人都狼吞虎咽地吃,但是有个年轻人却例外,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年轻人。(出示课件)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指名读)

这里有两个词是描写人的外貌的,哪两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老师觉得作者描写不具体,于是,老师根据课文的插图把段话改了一下,请看:(出示课件)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有一头金黄色头发,浓浓的眉毛,高高的鼻梁,身上穿一件蓝色的外套和一条军绿色裤子的年轻人。他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你们觉得哪种写法好,为什么?

小结:看来描写人物外貌并不用面面俱到,而是根据文章的需要,只需突出特点,恰到好处即可。

过渡:同学们,同样是逃难人,同样是饥饿难忍,面对沃尔逊人的款待,年轻的哈默和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呢?让我们走近哈默,去探个究竟。

三、研读课文

1. 默读课文2——5自然段,找出哈默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还有注意哈默说话时的动作、神态,看年轻的哈默给你能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2. 年轻的哈默给你能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谁来说说。

按照课文中的顺序)

第一次对话:

重点指导:

1.抓住“仰起头”这个动作,体会哈默的真诚、有礼貌;他不卑不亢,和杰克逊大叔平等的对话,不因为自己是逃难者就瞧不起自己„„

2.感受年轻人尽管饥饿,但他的态度很坚定,吃饭必须做活儿。

3.指导朗读,表现出哈默态度真诚„„

第二次对话:

1.从“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这句话中体会到哈默一定要先干活再吃饭。

(出示这句话)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了,在这句话中有一个字被哈默反复在运用,哪个字?(“不”)用了几次?(3次)(句中三个“不”变红)读一读这句话,从这三个“不”字中你读到了什么?(哈默很坚定)

2.指导生朗读体会。(哈默因饥饿而身体虚弱,朗读的语调并不激昂,却要字字透露着坚定)

3.透过哈默的语言(板书:语言)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坚定。你注意到他说话时的神态和动作了吗?(目光顿时灰暗了,喉结上下动了动)

4. 猜想一下,此时他可能是一种什么心情?(他可能很失望,因为杰克逊大叔说没活给他做,那样他就不能吃饭了。)从哪感受到他很失望?(目光顿时灰暗了)

5. 看来人物一个神态的变化(板书:神态)也能让我们了解他的内心。你注意他的动作了吗?(喉结上下动了动)

除了吃饭,平时什么时候你会做这样的动作?(很饿时,想大吃一顿时„„)

你觉得此时哈默怎么样?(很饿,很想吃这些东西)

6. 人物一个细微的动作(板书:动作)也能让我们了解他的想法。

7. 我们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透视了人物的内心,了解了人物的想法,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体会哈默此时的感受。

8. 忍饥挨饿的逃难生活已经使哈默两色苍白、骨瘦如柴,如果他再吃不到食物,可能会怎样?(饿晕、病倒、死亡)他知道这些吗?(知道)

是的,他知道。他知道此时他最需要的是食物,他知道,如果他再吃不到食物,可能就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可他依然坚持先干活,再吃饭,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是什么力量在支撑和鼓舞着他呢?(尊严的力量)

是啊,是做人的尊严支撑着他!我们再次朗读整句话,体会哈默那与众不同的人格。

第三次对话:

1.从第4段哈默的话中,再次感受到哈默的坚决。

朗读感悟:坚决地读读。

2.哈默得到的食物与其他逃难者得到的一样吗?(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其他逃难者的食物是别人白给的,而哈默的是用劳动换来的。)

其他逃难者得到的是善良人的施舍,而哈默得到的是劳动之后的报酬,是理所当然的。这正是他与那些人最大的不同!此时哈默仅仅得到了食物吗?

(他不但得到了食物,还拥有了尊严,以及别人对他的尊重。)

四、 咀嚼“尊严”,

感受“尊严”

1.杰克逊大叔微笑地注视着狼吞虎咽的哈默,说:“小伙子,我的庄园需要人手,如果您愿意留下来的话,我太高兴了。”你知道杰克逊大叔为什么要留下他吗?

2.两年后,杰克逊大叔把女儿许配给了他,并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出示)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3.小结:虽然这个年轻人现在什么都没有,但他有尊严,他会成为富翁的!他诚实劳动,讲究做人的原则,自立自强必将决定他拥有一切。他现在是精神上的富翁,因为他具有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格,超凡的人格力量,这必将也会使他成为金钱和物质上的富翁。

4. 此时,你觉得什么是尊严?

尊严是一种不依赖于他人而自强自立的奋斗精神。

五、总结写法,抄写积累

1.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通过朗读感悟到,要塑造好一个人物形象,需要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进行细致地刻画,在比较中还懂得了描写人物外貌要根据需要抓住特点,并不需要面面俱到。接下来让我们找出课文中描写哈默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2. 学生朗读、抄写。

教后反思:

1. 重点词语处理巧妙,让学生在想象说话中既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为下文体会哈默的尊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在对比中懂得外貌描写的方法。因为平时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凡是写到人物外貌时,无论需不需要,基本都是把人物的眼睛、鼻子、嘴巴、头发、服装、甚至身材统统写下来,还不懂得要根据文章的需要只需刻画有个的部位即可。比如本文,因为文章写哈默的外貌“脸色苍白、骨瘦如柴”是为了表明哈默经过长时间的逃难,已经疲惫不堪,他此时急需要食物,可他却坚持先干活,再吃东西,从而更好地表现了哈默的尊严。至于他的衣服、眼睛、鼻子、嘴巴等与表达中心没有关系,所以一概不写。

3. 取舍较恰当。对于较长的课文,课堂上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学本文时,我首先确定了教学重点目标是“在对课文的感情朗读中体会抓住人物外貌、动作、神态、语言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因此,课堂上,我重点抓住了文中描写哈默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指导学生用心朗读体会,其他内容则就行了省略,较好地完成了目标。

4. 朗读较少,教师牵得过多。语文教学,重点应该放手让学生在反复朗读文本的过程中有所感悟,但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学生的朗读相对较少,学生基本在老师的牵引下学习。这是今后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的。

第6篇:第七课《尊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尊严、逃难、善良、款待、例外、喉结、僵硬、许配、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语,理解“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正确书写“尊” “惫 ” 字。

2、过程与方法:能找到描写哈默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话;懂得尊严同时尊重他人。学习把人物形象写具体的表达方式。

二、教学重点

能找到描写哈默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

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话;学会尊重他人;学习把人物形象写具体的表达方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写生字,温故知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读过课文了,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主要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在逃难的途中,坚持用劳动换取食物的事。

生: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逃难到沃尔逊小镇,坚持用劳动换取食物的事。

师(板书:哈默):说得简单、明了,有条有理,很好!故事中的哈默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逃难人,而沃尔逊小镇的镇长杰克逊是怎样评价他的?

打开书,找一找。谁来读读?

生: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出示幻灯片: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师:老师这也有这句话,谁再来读读?(指一人读)仔细想想,读了这句话有什么疑问吗?

生:既然说他“什么都没有”,为什么还说他是富翁呢? 生:有尊严,就是富翁吗? 生:为什么说他有尊严?

师:同学们,学贵有疑呀!短短的一句话,就引起了你们这么多的思考,真不错!杰克逊说他什么都没有,他究竟都没有什么呢?(出示:那时的他没有 ,没有 ,没有 。)能用这样的句子说说吗? 生:那时的他没有房子,没有金钱,没有汽车。 生:那时的他没有食物,没有水,没有力气。 生:那时的他没有食物,没有金钱,没有亲人。

师:对呀,这时的哈默别说房子、汽车,就连最基本的维持生命的食物与水都没有。他是一无所有呀,可杰克逊为什么说他是个“富翁”,而

且还“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同走进文章,走进哈默,去探个究竟吧!

(三)、默读课文,加深理解

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哈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与其他人有什么相同之处,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画一画,描写他的语句。 学生默读思考,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说,哈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与其他人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他们吃东西都是“狼吞虎咽”的。 师:描写那些逃难者的“狼吞虎咽”在哪? 生:第一段最后。

师:同学们画下来。(学生勾画)描写哈默的“狼吞虎咽”在哪? 生:在第五自然段。

师:也把它画下来。(学生勾画)你能前后文联系来理解,很会读书!

什么是“狼吞虎咽”? 生:就是吃东西很快。

生:吃东西很快,连嚼都顾不上。 生:连吞带咽,顾不上嚼。 师: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他们都非常饿。

师:看来他们此时同样渴望食物,同样需要食物来充饥,来补充体力呀!

他们还有相同之处吗? 生:他们都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师:这些逃难的人,在寒冷的冬天,背井离乡,缺吃少穿,在路上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呀? 生:他们可能没食物。

师:所以他们面呈菜色,十分憔悴! 生:他们可能没水。 师:所以他们饥渴难耐。

生:他们可能没地方休息,没有地方睡觉。 师:所以他们疲惫不堪。 生:他们可能没衣服穿,会很冷。 师:他们在寒风中会瑟瑟发抖。

看来,此时他们为饥饿所困,为疲惫所困,为焦渴所困。哈默此时什么样?

生: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师:你觉得与那些人比较,他的情况怎样?生:更糟糕! 师:从哪能感受到他的情况更糟?

生:我是从“脸色苍白”这个词感受到的。别的逃难者都是面呈菜色,可能只是很久没吃到好的食物而营养不良,或者是冷的,而哈默已经脸色苍白了,没有血色,可能已经有病了。

生:我从“骨瘦如柴”这个词中也能感受到他已经很瘦了。 师:哪个字最能体现他瘦? 生:“柴”说明他瘦得像干柴了。

师:从这两个描写哈默外貌的词中,我们感受到了哈默此时毫不例外,

经受着极度疲惫的煎熬,极度饥饿的折磨,他非常虚弱!

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段,和第二段中描写哈默外貌的句子,想象一下那是怎样一幅画面吧。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 师:谁来读读。 指一人朗读

师:哈默与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

生:别人都是连一句感谢的话也不说,就狼吞虎咽的吃起来,而哈默坚持先干活后吃饭。

师:此时的哈默“脸色苍白,骨瘦如柴”他最需要什么?(出示:此时他需要 ,需要 ,需要 。)能这样说吗? 生:此时他需要食物,需要水,需要休息。 生:此时他需要休息,需要食物,需要安慰。 师:可哈默选择的却是干活,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四)、 再读课文,情感升华

自由朗读课文的2~~5段,注意哈默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可以把自己的看法与同桌交流。 学生读文、交流

师:在哈默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谁来说说。 生:我从“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这句话中体会到哈默一定要先干活再吃饭。

师:(出示这句话)哈默是怎么对杰克逊大叔说这句话的?可以体会到

什么?

生:“仰起头”从这个词可体会出,哈默虽处在落魄中,但却非常有骨气。

师:是的,从这貌似不起眼的动作,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哈默在困境中这不卑不亢的骨气。,

师: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在这句话中有一个字被哈默反复的在运用,哪个字? 生:“不” 师:用了几次? 生:3次。

师:(句中三个“不”变红)读一读,从这三个不中你读到了什么? 生朗读体会。

生:我感到哈默很坚定。 师:那就请你坚定的读一读。 生朗读。

师:哈默的语调并不激昂,可能还有些虚弱,却字字透露着坚定,谁再来读读。 指一人朗读。

师:透过哈默的语言(板书:语言)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坚定。你们注意到他说话时的神态和动作了吗? 生:目光顿时灰暗了,喉结上下动了动 师:猜想一下,此时他可能在想什么?

生:我觉得他可能很失望,因为杰克逊大叔说没活给他做,那样他就不能吃饭了。

师:你从哪感受到他很失望? 生:目光顿时灰暗了

师:看来人物一个神态的变化(板书:神态)也能让我们了解他的内心。你们注意他的动作了吗? 生:喉结上下动了动

师:什么时候你会做这样的动作? 生:很饿时 生:想大吃一顿时

师:你觉得此时哈默怎么样? 生:很饿

生:很想吃这些东西

师:人物一个细微的动作(板书:动作)也能让我们了解他的想法。 我们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透视了人物的内心,了解了人物的想法,你们

可以说个个是哈默的知音那!一起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哈默此时的感受吧! 朗读整句话。

师:经过连续的逃难生活,哈默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了,如果他拒绝了这些食物,会怎样? 生:饿晕

生:病倒 生:死亡

师:他知道这些吗? 生:知道

师:他对这些心知肚明,可尽管他那样渴望食物,尽管他可能面对死亡的威胁,可他依然坚持先干活,再吃饭,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多大的耐力呀!是什么力量在支撑和鼓舞着他呢? 生:因为他有尊严。(板书:自尊)

师: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做人的尊严与气节支撑和鼓舞着他!

我们再次朗读整句话,去体会哈默那与众不同的人格吧。 学生朗读。

师:在哈默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接着说 生:从第4段哈默的话中,我还感受到了哈默的坚决。 师:那就请你坚决地读读。(生朗读)

师: 从哈默的话中你听到了什么?除了语言上还从哪里看出来?

生:哈默一定要先干活再吃饭,他站起来对杰克逊大叔说。 生:哈默很坚决,马上就要做活。

师:哈默没有金钱,没有权势,没有地位,可他拥有一颗自强不息的心,懂得用劳动来换取食物。(板书:自强) 哈默得到的食物与其他逃难者得到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

生:其他逃难者的食物是别人白给的,而哈默的是用劳动换来的。 师:其他逃难者得到的是善良人的施舍,而哈默得到的是劳动之后的报酬,是理所当然的。这正是他与那些人最大的不同!此时哈默仅仅得到了食物吗?

(出示:他拥有 ,以及别人对他的 。)谁能说? 生:他拥有了尊严,以及别人对他的尊重。

师:以自己的劳动去换取报酬,是一种尊严,这正是哈默与众不同的人格,也正因为哈默这种人格,他得到别人的赏识和尊重。

师:从另一方面看,从赏识、尊重哈默的杰克逊大叔身上,你们感受到什么?

生:杰克逊尊重他人、非常有耐心、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生:自始至终都用“您”称呼落魄的逃难者哈默,赠送食物给他,不求报酬、在哈默的强烈要求下,让哈默为他捶背,考虑到他没有力气干重活。让他留在庄园工作还将女儿许配给他。

师:从哈默和杰克逊大叔的身上,你们分别感受到什么?把想对他们说的话写下来。

介绍“亚蒙 哈默”人物传奇。

五、归纳

哈默凭借尊严、毅力不仅获得别人的尊重而且用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

财富王国。印证了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而杰克逊大叔尊重他人,赏识人才

六、作业

上一篇:个人作风整改方案下一篇:住建局党代会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