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技术管理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1 光缆的选择

目前, 在国内的广播电视工程中, 常用的光缆主要包括:中心束管光缆、层绞式光缆、平行钢丝结构光缆等类型, 在村村通工程的建设中, 应根据设计方案中具体的工艺和技术要求, 合理进行光缆的选择, 从而保证信号的实际传输效果。

1.2 光缆的架设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组织施工, 特别是对于各施工项目的工序不得随意进行调整。在光缆的架设中, 为了避免光缆的外部受损或局部变形, 以及降低各种外界的冲击力, 一般采取十字形或丁字形吊线连接的方式, 而且要对光缆线路的弯曲部分进行细致的处理。同时, 在重负荷区和、中负荷区进行光缆的架设时, 在电杆上一般需要预留1米左右的伸缩弯。

1.3 分配网络

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施工中, 当分配器完成安装后, 应将分支盒、分支线等置于较为隐蔽的地方, 以防止部分村民的窃取信号行为。在进行网络的调试中, 必须对光功率进行准确的测试, 如果测得数值在合理范围内, 则表示光接收机可以实现正常工作。在分配网络的调试中, 还要注意有可能引发的各种故障, 从而保障电视信号的实际传输效果, 并且减少火灾、雷击等事故的发生几率。

2.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技术管理

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中, 技术管理涉及到的项目、内容较多, 既包括施工中常见的各方面技术问题, 也包括工程进入调试、运行阶段的各种技术管理措施。因此, 在村村通工程的技术管理中, 管理人员一定要坚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并且对于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技术管理目标。

2.1 电源管理

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中, 因电源故障而发重大事故的现象屡见不鲜, 所以, 必须在工程建设中加强对于电源的严格管理。一般情况下, 在电网、接收、发射设备之间要设置一个性能指标优良、功能强大、安全性能突出的电源系统, 从而实现来自各方电流、电压在此处的隔离和缓冲, 对于保障线路的整体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 由于国内农村地区的电力供应效果相对较差, 普遍存在电网欠压、过压、尖高脉冲、浪涌脉冲等问题, 如果不能通过科学的技术措施进行电源管理, 极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广播电视设备损坏。

2.2 放大器的防雷处理

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中, 由于受到地理位置、施工条件、技术因素的影响, 网络的干线及分支传输线路多为架空线路, 如果遇到较大的雷雨天气, 将增到出现雷击事故的几率。因此, 在村村通工程建设中, 一定要认真做好放大器的防雷处理, 以防止感应雷通过线路传输至放大器, 最终导致放大器的彻底损坏。国内常用的放大器防雷处理措施主要有:1) 在架设电缆的钢铰线上, 每隔2-4个电杆要安装一个接地网, 特别要注重接地的牢靠性;2) 在放大器的选型时, 尽量采用国内自行研发和制造的60V同轴电缆供电型;3) 在放大器的安装过程中, 要将其外壳固定于钢铰线上, 并且保持接地效果的良好。

2.3 自动化运行的管理

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中, 自动化运行是重要的技术管理项目之一。随着国内广电行业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 如果可以在工程项目设计、施工中适当引入一些相对简单的自动化技术, 对于提升村村通工程的建设效率和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目前, 在国内的村村通工程中, 多是采取小型地面卫星发射站点的方式, 可以进行转播节目只有1、2个, 而且午夜以后会出现几个小时的停播现象, 为了有效加强对于地面卫星发射站点的控制, 可以采用自动化电源开关系统, 是设备在预设的程序控制下, 自动进行开启与关闭操作。另外, 由于农村广播电视的管理系统较为落后, 如果应用自动化技术则可以实现过流过压保护、故障自动检测报警, 无信号检测、发射端口空载自动断电等, 从而实现广播电视系统运行效率的最优化。

3. 推进我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对策

在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中, 各级政府和广电部门必须加强对于村村通工程的重视程度, 并且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给予大力的支持。为了保证信号传输的效果, 在广电设备及配套器材的选用中, 一定要注意发射机的实际功率, 尤其是对于覆盖范围相对较小的广播或电视节目, 更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 进一步提升发射器的功率, 从而保证村民家中的广播或电视可以接收到最为清晰的信号。另外, 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完成后, 各级政府和广电部门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验收, 严防的细节工程中存在各种问题或缺陷, 并且注重城乡与农村地区广播电视网络的连接, 这样即合理利用了资源, 而且对于提升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 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中, 一定要加强技术方面的严格管理, 从而保障广播电视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为广大农民群众输送更为优质、高效的广播及电视信号。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 国内的广播电视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但是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 由于受到政策、环境、经济、技术等原因的影响, 广播电视工程的建设速度却相对缓慢。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党和国家提出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并且已经在国内大部分农村地区开始实施, 本文仅就工程管理中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技术管理

参考文献

[1] 黄智伟.无线发射与接收电路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3

[2] 何大中.广播电视技术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0

[3] 赵云光.“村村通”地面卫星接收站的技术管理与维护[J].西部广播电视, 2004, (9)

上一篇: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一篇:高中英语学习情感态度与兴趣培养教改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