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被迫只有选择

2023-05-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人生没有被迫只有选择

选择在国企或者外企工作,没有最好,只有适合

国企&外企——各有优劣

“那时候我还没坐过飞机,觉得去航空公司工作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1992年,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毕业生马众抱着这种心态加入了东方航空。在这之前,他拒绝了一个去外交部工作的机会。

但这个原本是东航为了适应增开的国际航线而召入的外语系大学毕业生,由于公司战略调整,被统一分配到了售票处。马众所认为的有趣的工作,成了每天坐在售票窗口里,应付拿着各式介绍信前来买机票的旅客。“那时候完全是懵懂,对售票这件事不大有概念,没觉得好,但也不觉得跟自己本来预期的工作之间有落差。”但当他发现跟他同批入职的很多同事都是在航空公司实习过的航空专业的学生,他们懂得售票的流程,可以直接上手操作,而自己却还需要师傅手把手教的时候,动力就来了。

在职场上最有冲劲的这一年半,马众把卖机票也当做一份事业来做。他自己找材料学习国际联程票价的计算、为客人设计合理行程、完成复杂订座解决方案这些业务上的细节,同时把提高售票速度和准确率作为跟自己的竞赛。他每天都提早到岗,预留一两张热门航线的余票,以便在遇到确有急事的旅客时可以帮到他们。分辨那些焦灼的面孔究竟属于特急的旅客还是忙于倒票牟利的“黄牛”,无意中成了他最早的“面试”工作。

这让他成为同一批进公司的毕业生中最早被提拔的员工:入职一年半成为售票处经理助理,又过了半年被提拔为副经理。最后,在售票处工作了五年后,马众被调去东航总部,担任公司党委组织部的组织员,负责党建和干部管理。对马众来说,这是他升职最快的五年,“当时我算是公司里最年轻的科级干部,踌躇满志地想要好好干点儿事。”但随即马众也发现依靠自己现有的能力要承担起管理者的角色是一个挑战。有一次,售票处要上线一个24小时服务项目,他好不容易完成了排班表,却接连收到好几个同事临时有事不能值班的要求,最后的处理办法是只能自己去顶班。“当时还没有领导力的培训,没人指导你怎样从管好自己的工作到管理一群人,要让团队工作成果符合你之前的规划,挑战很大。”

升职很快,并不代表职业发展就此一帆风顺。“在国企,你往往很难对自己的职场路径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努力工作是自己可以掌控的,但能否升职还是有许多不确定性。”不像在外企中上下级之间对职业发展有清晰沟通,马众说他当时其实并不了解每次晋升背后,领导们都是看中了他的哪些具体能力。

这也是国企人才发展的模糊之处。你不知道评价体系,不知道触发点在哪里,自然也不容易找到方向。

2000年的时候,马众遇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点。那年他被调到东航人力资源部担任副总。工作内容除了例行的计划内工作,如人力成本预决算和调整、工作检查与被检查、与分子公司和各下属单位沟通之外,更多的是处理临时性、项目性的事务。“ 国企中,一些自下而上的意见和建议会不时引发对系统性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调整的需求。”常见的例子是,基层单位通过各种渠道向总部领导反映了待遇问题,领导马上就要求人力资源部去做调研并提出解决方案。处理这种问题,马众要考虑的不仅是满足这些基层反馈上来的合理性要求,还要小心翼翼地控制公司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均衡不被打破,“处理这些例外有很大的施展空间。一旦将这些例外转化成整体优化的切入口,并最终将它们固化下来,是很有成就感的。”

担任东航人力资源副总的经历,使马众开始更多地关注在提升人的能力意愿的同时控制人力资本风险对组织绩效的意义,也更有意识地加强了人力资源领域的学习。“这几年中,我开始逐步确立了人力资源的专业意识,之前都是相对偏重航空领域的行业意识。”

但是此后,在人力资源部副总的岗位上,马众有八年没有再调动。“ 在一个岗位上做久做深,有时也意味着能够调动的机会相应变小。”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跟他进入东航的头五年获得快速升迁一样,在个人因素之外,还有很多国企固有的微妙的所谓不可控因素。

他做出离开东航加入怡安咨询的决定只用了一个晚上。“我渴望找到对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更有引领意义的专业化思路。”

在东航,马众几乎参与了这家特大国企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型的全过程,见证了企业摆脱传统国企“人治”模式,进行制度化建设的努力。但随着工作的深入,马众也发现过于偏重制度建设而忽略人的因素同样干扰执行力,“制度的生命是人赋予的,也是人可以剥夺的。如果人不具备尊重制度的价值观,再严格的制度也会被搁置一边;如果不重视人的特质、能力、风格等因素与企业、岗位要求的匹配,再科学的制度也很难有效实施。”2007年年底,怡安集团的人力咨询业务进入中国,开始组建团队,跟它们的接触让马众发现之前在东航的长期工作中积累的困惑有了通过专业视角找到“解药”的希望。

2008年年初,马众到怡安亚太咨询(上海)有限公司(2010年年底,怡安集团收购翰威特,成为怡安翰威特咨询有限公司)担任商务发展总监,最初负责

公司的市场与合作渠道的拓展,后来转为咨询项目的销售与实施。“这份工作给我带来了系统性、结构化的思维及工作方式,这是我以前比较薄弱的地方。”

从国企来到外企,马众不再有很多突发的例外情况要去处理,所有的工作都是根据计划和目标,参照流程一步步完成,目标和业绩导向都十分清晰,“甚至连报销的出租车发票也要注明始发地和目的地”。

同时,马众发现外企并非如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忽略人的因素。在入职之前,除了亚太区总裁对他进行了一次面试外,他还被安排和未来同事们有过几次非正式接触。“事实上,这些同事对我的反馈会构成公司录用我与否的重要考量。因为外企的风格总体而言对事不对人,所以它们在招人的时候就会提前考察你与现有同事风格是否匹配、相处是否融洽,尽可能降低在人际上的风险。”

在怡安翰威特做了一些项目之后,马众又产生了新的困惑:大型咨询公司标准的方法论和工具有时也难以深入解决客户的个性化问题,“就好像你不能始终用同一套标准答案来解不同的题目”。但由于市场和商业模式的原因,这些机构即便具备了定制解决方案的能力,也承受不了定制化的高成本、低收益。

这让马众看到了一个新的人力资源服务的发展方向。2011年,他离开了怡安翰威特,决定自己创业。在经历过东航和怡安翰威特之后,他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有了新的理解,新的创业项目仍在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的领域内,他希望做到像客户“内部人”一样熟悉其战略、组织、资源和人,为一些处于快速成长周期的本土企业客户提供与人力资源有关的“全科服务”,做到高度定制、切中肯綮、响应迅速。“这一类的市场需求应该会越来越大。”马众说。

从刚毕业卖机票开始,到32岁时成为大型国企的人力资源副总,再到担任知名外企负责商务拓展的总监,及至最后决定创业,马众的职场故事有代表性也有特殊性。国企和外企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工作习惯和办事作风,有时候它们可能是正面的职场助力,有时候也可能成为一个人职业发展道路上的不确定因素。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国企和外企的这些区别也是现在许多公司人为自己做职业规划时必须要考量的现实因素。《第一财经周刊》从马众的职场经历里总结了几个小问题,都跟我们的日常工作有关,希望它们能为你从更具体的角度来理解这两种公司提供一些帮助。

国企意味着更稳定?

这是一个错觉。国企目前确实还存在出口不畅的问题,只要你进得去,即使

干得不怎么样,别人也很难让你出来。但任何的稳定,都是要在稳定增长的上升通道中才能算是稳定。在国企,个人的职业发展不太清晰的,虽然也有一套绩效考核体系,但这并非老板认识你的决定性依据。升职换岗的决定往往比较随意和突然,很多时候要靠运气。不像在外企,你可以很清楚达到某个目标之后自己能拿到什么。

所以国企的稳定只是不丢饭碗,它并不能保证你在一段时间内能够上一个台阶。更何况现在连不丢饭碗的稳定也越来越难,很多国企已经在动脑筋让新人流动起来。

国企的会没有外企开得有效率?

国企在形式上是集体决策制度,不会由一个人拍板。即使某个领导很想去推动某件事情,他也会挂在党委会、总裁办公会上去做,但是最后大家都听他的。这种开会是为了让一个决策显得正确。

外企的会议会有不同薪资模式的人参与,虽然形式上是由决策者召集并且由他拍板,但拍板的过程会更有逻辑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外企里更容易实现团队合作?

外企的团队合作很多时候是以项目为基础的,以各部门临时组合起来的方式,是一种习惯性的机制。这是一种软性的、互相之间的协作,员工比较愿意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但极少有人愿意放下自己手头的事去帮别人做事,因为每个人都是有目标在那里的。

而在国企,可能你平时大量时间都在经营人脉。很多部门的职责本身就是相互制约的,比如销售部门跟财务部门在销售成本上的制衡,所以人际上的处理,很多都是艺术。在我需要帮忙的时候来帮忙,要换取的就是别人要帮忙的时候我去帮忙。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关于人际敏感性和主动性,国企比外企更好。跟外企的流程管理相比,国企中人治的因素更多?

目前成熟外企中的流程环节已经越来越多。它的好处是用系统管人,一切都可以按照既定的计划和目标执行下去。但这也同样是缺点,没法讨价还价,甚至工作方式都没有商量的余地。这可能会让你错失一些机会,降低你在客户面前的响应速度。

而在国企中,人对制度和系统的干预会更多一些,例外会很多,员工也相对

比较容易颠覆制度、打破规矩,甚至越是能打破规矩的人越有前途。一般大型国企除了总部以外,还有多元化经营的子公司、各地的分公司,这就必须要有集中管控。但是每个分部如果都按照总部的集中管控来做,它们的效率也会降低。因此分部中就经常有人把总部的要求放一边不管,自己埋头往前冲,当这样做的绩效表现更好的时候,往往会受到总部的赏识。

外企比国企更忙更爱加班?

国企里的加班也很多,但存在人均效率不高的问题。外企因为人才标准和评价体系相对比较稳定,效率水平比较高。一般优秀的人都很要面子,大家在一起,看到同事干得很棒,就会想要去争一争,因此外企的人看起来相对Aggressive,如果做不好,不用老板说,自己也会走。但是国企里面是忙的人忙死,闲的人闲死,有些人不干活,但是你也不能赶他走。能干的就被盯上了,事情都交给你,交给你也放心。人均效率低使得当中的公平感比较差。

至于假期,外企的带薪休假、年假都是有保障的。一般来说,如果你定下要休年假,哪怕这个时候有一个重要的Project,只要你年假定下来的时间比项目早,年假优先。但是在国企,你如果拒绝,别人肯定认为你不敬业,没有主人翁精神,而且如果你放弃了休假,也没人会认为你好。这是价值观认定上的差异。外企有高峰时间,连续加班多了,这个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大家都会体谅,让你休息一下。但是在国企,这种人性化的安排比较少。

国企和外企的领导作风迥异?

国企的领导喜欢做二传手,不够扁平化。领导是一层层的,经理下面有经理,主任上面有主任。但是在外企,Manager跟Director一般会分得很清楚,不管是职能范围还是业务方向。

而且国企里有些层级其实是没用的。比如,有些领导看起来是管理者,但是他成天和下属一样,埋头干活,而有些级别不是很高的领导却可能没有具体的事儿要干。更具体来说,他可能开个会回来传达会议精神,原本在他这个层面应该先要有一个思路展开的,但他就只是传达,细化工作让下属去做,他再回头来改。这种领导就会让下属比较累,而且也很难去配合。

虽然这种老板可能哪种公司都有,但国企里还是会相对多一点。很多从外企转到国企的人一开始会比较难适应。

国企有真正的绩效和目标管理吗?

相对来说,国企对员工的绩效管理不太清晰。虽然它也有自己的一套考核、绩效体系,也会有指标,有指标定义、描述、目标赋值,但是实际上很多时候你可能都看不懂。

在很多情况下,国企里的目标遥不可及:体系化水平不高,对部门职责的定义也未必准确;临时工作多,很容易出现领导突然想到一个小事就开始做的情况—这样的目标无论是例行还是例外的,都属于不清楚的目标。

在外企,打破条规的机会相对较少,往往要让卡住你的人帮你把门打开。而这种情况放在国企的话,往往是你得先自己把门打开,然后再跟上面去解释这个结果。所以国企其实更结果导向。

另外一个问题是,国企里面常常有一个说法是,你应该把事情做“漂亮”,但究竟怎么叫漂亮,你会发现它可能不是绩效合约里写的那样,还得靠你自己去琢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2篇:没有如意的生活,只有看开的人生

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烦心事、伤心事、痛心事、苦心事常相伴。我们对朋友、亲人、情人送上最多的祝福往往是“万事如意”四个字,它代表了人们之间最美好的祝福,最深切的期愿。

但现实生活中如意的事情总是很少,多的却是失意、苦痛。生活不如意。生活之路总是曲折坎坷的,在漫漫人生路上,忧愁与伤痛常伴随左右。本该幸福的生活却被无情的现实击碎,化为无法触及的泡影,生活的主题成了苦难,生活的历程成了苦旅,无法知道彼岸在何方,无法看到出口在何处。问上苍,能给我一个苦苦追寻的答案吗?可惜,人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爱莫能助!无奈,生活的答案只能自己找寻,在失意的生活中找寻希望,找寻出路,找寻生命中微微点点的光茫。坚强,唯有坚强面对苦难的生活,回应苦难的生活,才能从迷雾重重的生活中走出来,走进原本充满阳光、雨露的生活去。

感情不如意。感情世界并不是一个晶莹剔透、一尘不染的地方。在男与女的感情世界中,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有多近?感情的纯度有多少?本真的感情是圣洁的,但感性的感情有时总会偏离航向,驶向重重迷雾。

功利的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把感情当成是一种游戏,一种可以“寄宿”的游戏,在“得到”与“失去”中穿梭游戏,辱没了爱情的神圣。人生的履程是短暂的,在感性的世界中保持一丝一毫的理智,让我们不致于陷入感情苦海中太深,更不致于让感情的烈焰灼伤真正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在感情的追逐中,一厢情愿的执着并不能换来你想要的完美爱情,当激情退去时,留下的也许只有悠悠暗暗的伤与痛。到不如自由放松无约无束,痛痛快快好好享受,开心快乐每一天,千万不要苦了自己。

忘记年龄,忘记名利,忘记怨恨,忘记烦恼.........有点不可能;有个朋友,有个知己,有个窝,有点钱.......完全有可能;糊涂一点,糊涂的过,做一个幸福的人!潇洒一点,快乐的活,做一个快乐的人!看穿一点,开心的乐!

第3篇:人生没有地图,只有指南针美文

有位教授,第―课总会问学生:你们上大学想学到什么?同学们纷纷回答:学知识,学体系……等学生们回答完,教授就会诡异地一笑:你们答的都对,所以当你们步入社會时,就会通通死掉!因为你们追求的,是一个确定性、封闭性的答案。而现实,却是条件不充足下的不确定性,开放性。你们到高校里,是想找到―张人生地图。但你的人生,没有地图,只有不同情况的临机选择。所以你们需要的,是指南针!只知道―个美好幸福的方向,但没有路径。诚如鲁迅先生所说:世上本没有路。你走出来,就是你的路。有些人,生活在固有的认知与环境之中。给他们张地图,他们才知道该怎么走。可如果只给他枚指南针,他们就蒙圈了。

我小时候,超爱吃冰棍,也超喜欢隔壁的鼻涕妹。有天父亲问我:你长大后想做什么?我响亮地回答:吃冰棍,娶鼻涕妹。父亲循循善诱:孩子,男人要闯天下,见世面。从此我立下志愿:长大后闯天下,见世面,吃冰棍,再娶隔壁鼻涕妹。在我这里,吃冰棍与娶隔壁鼻涕妹,就是已经固化的认知。当这些固化的观念瓦解冰消,升级换代,就意味着成长。

还有位教授,特爱搞怪。他出考题,有80分,答案完全不确定。比如:你是个警察,正在值夜班,可是报警电话让一个精神病人打爆,非说他的窗外有一群外星人要钻进来揍他。你要如何劝解,才能让他不再打电话?

教授说:人长脑子,就是用来解决非常态事件的。如果你大脑僵化度过高,遇到这类问题傻眼,在其他事件上,也肯定磕磕绊绊,苦不堪言。普通人求知识,只是扩大认知确定面。真正的高手,只求一枚指南针,找准方向。而后是培养自己处理不充足条件下的决策能力。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始终是条件不足,资源不够。所以很多人,羡慕猪,羡慕宽裕人家养的猫和狗,因为猪猫狗,生活在一种确定性中。可是猪是以挨刀为代价,才换得暂时安逸。而宽裕人家的猫或狗,无力主宰自己的猫生狗生。

想主宰自我,就必须向不确定领域进军。首先要知道,已知并非全知。其次要知道,你知道得越多,固化的认知就越大,灵动的活性空间就越小。当你自信满满,感觉掌控一切之时,恰是最危险之时。

因为现实是开放的,一定有更大范围的不充足与不确定,为你所疏略。必须把我们的思考重点,转移到不充足不确定的方面上来,养成一种不把话说死,不把事做绝,可进可退,自如转换的能力。这种能力距离智慧最近,它源于我们心中的自尊意识,源于我们对世相的深刻洞察,源于我们,对己身智力资源的爱惜与充足有效的开发。

第4篇:我的教书育人故事(人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人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大公路第一小学 刘志明

岁月如梭,匆匆流逝。回首四年从教的征程,风雨交织,酸甜共尝。一幕幕、一段段、一人生。

眷恋

2008年,我由一个在象牙塔中长大的学生,迈着匆匆的脚步,离开培养了我多年的大学,挥别母亲满是希望与不舍的双眼,踏进了这个让我一呆就是四年的穷苦山区里。曾经的浩然正气、天真无邪,使我参加了赣州市2008年“三支一扶”志愿者招募计划,到了一个山区支教,带着我的梦想、我的知识、我的干劲,服务来了。

脸上还不时留有学校时的稚气与羞涩,初次与山里娃的接触,让我感觉好新鲜、好亲近、好无知,仿佛这里就是一本天书,需要我不断地摸索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和明白这群孩子带给我的感受。

有人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是的,在这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的认识到:山区孩子为什么会那么喜欢愿意与他们交流的老师;山区孩子为什么会那么记得曾经关心和帮助过他们的老师;山区孩子为什么会那么依恋疼爱过他们的老师!……因为他们都是留守儿童,因为在他们的生活里缺乏沟通,因为他们缺少关注与关爱。在这里,我感受过一大早起来就有学生与你大声问候“早上好”的快乐,感受过雷雨天与学生共用一把破烂的小伞,虽然衣服都已湿透,但安全到家的学生依然感动的不断向老师磕头感谢的心酸,感受过学生家里有一点好吃的,非要“逼着”老师也尝尝鲜的热情……

今天,踏着山区浓情的小道,迈着坚实而眷恋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远,一脚一脚丈量着它的距离,感觉好遥远……

起航

告别曾经的山区小学,来到了这座城市中最繁华喧闹的地方。几经岁月的磨砺,让我开始慢慢变得成熟起来。面对新环境,我很快适应了这里忙碌而充实的工作;面对新挑战,我信心满满的一一面对,决不退缩。

带着几分眷恋和忧伤,我告别曾经让我成长的地方。那个充满欢笑和爱的地方。离别时,我看到了他们那一双双清澈透底的眼睛,里面装着无限地眷恋与不舍,悄然间让我回想起曾经刚来的自己。再见了,同学们,老师走了;再见了,同学们,老师会时常想起你们的;再见了,学校,我曾经奋斗的地方;再见了,大山,我的伙伴。就像刚来到这个山区一样,身边的老教师就跟我说,你的根不在这里,迟早会有离开这里的一天。我知道,你们会明白我为什么而离开,也会理解我的离开的。

“大公励志,求真树人”。这里,将是我新生活的开始;这里,必是我再次奋斗的营地。来到学校的第一天,学校就告诫我:要从严要求自己,从零开始,做好吃苦的准备……面对学校殷切的教导和希望,我坚定的不停点头,是的,我会的,我要从严要求自己,从零开始,做好吃苦的准备…… 当新学期的铃声在耳边响起时,新学期的工作就由此开始火热的展开。看着大家忙而不乱、井然有序的工作,我被这高度膨胀的工作热情所感染,心里的那团热火再次不断地翻滚。或许,我确实该属于这里,或许我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曾经失去的那片天地。

感恩

刚刚步入一个陌生的学校,心里难免会有一丝的孤单,看着大家又说又笑的热情交谈,我也不甘示弱的参与其中。原来,大家并不排斥我这样一个陌生人。

初次与学生见面,心里不断的打着鼓:我是以一种严肃与庄重的神情和学生见面,还是以宽容和蔼的慈容去见他们?正在我思索中,好家伙,学生先给我一个下马威,这吵闹声、这打闹场景,仿佛到了一个游乐园。我沉住气,面带微笑的与学生们结束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有人说,你不能这么温柔,要对他们严厉一点,要吓住他们,否则以后会很难组织教学。我半信半疑的听着同事的苦口婆心。

开学第一课,我简单的讲了本科目的要求后,就进入了新授的教学。在吵闹声与屋外的马达声、轰鸣的音响声中结束了我另一奋斗史中的第一课。坐在办公室傻傻的发呆,难道真的是我没有吓住他们,没有严厉起来的缘故,才使自己的第一课如此狼狈?近乎瘫痪的我,四年来第一次感觉上课累。疲惫的身子使我在短短的回家路程中度过了漫长的时光。

洗涮完毕,准备入睡时,突然收到了一学生家长的信息:刘老师,我是学生家长,今天小孩回来告诉我,你今天的数学课上的很有趣,小孩很喜欢听你的课。看完,我有点想哭。

教师节那天,一大早走进校园,就能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一路上,不断有学生向你问好,多热情的一群孩子啊。办公室里早已堆满了学生自己动手做的卡片和花朵,此时,相信每个教师心里都荡漾着快乐与幸福的小船。

这些突如其来的惊喜,使我认识到,或许当初的选择没有错。“旅途”曾教育我们,责任与爱心,铸造的将不仅仅是希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第5篇:优秀党员事迹材料——人生没有彩排,只有现场直播

个人简介:陈旭芸,08商务设计与管理班学生,中共预备党员,大学期间任管理系就业指导部副部长、班级宣传委员、就业指导委员。

个人格言:人生没有彩排,只有现场直播,所以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个人获奖情况:

1、2009年9月获新生军训“优秀学员”称号、

2、2010年5月获年度“五四”评优“优秀团员”称号

3、2010年荣获学院“三等奖学金”

考取资格资格证及英语、计算机考试情况:

1、2009年6月取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

2、2009年7月取得全国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一级

3、2010年6月取得广东省初级会计电算化合格证

4、2010年1月取得高级业务技术资格助理营销经理

大学生活,是她求学生涯里崭新的篇章,也是她人生旅途里别样的一程,现在,她的旅程即将结束,在这一程中,她获得了什么?

一、思想篇

在2008年9月,她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第六期党校学习班,系统地学习了有关理论知识,通过党课学习,她对党的政策和 “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有了深刻的学习和领悟,长期以来,她坚持学习党的有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思想上有了极大进步。对党的历史有了全面的了解跟理性认识;党不仅是一个具有光辉历史的党,更是一个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不断结合新的实践,把自己的思想政治建设推向新境界的政党,这更增强了她积极申请入党,争取入党的决心。她于2011年12月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二、学习篇

大学三年以来,她时刻牢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精神,能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使她对新事物有很快很好的上手能力。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她不仅完成了大学三年所有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且在每一学年中名列班级前十名,并于2010年底获得“三等”奖学金。

三、工作篇

在学校,她在工作上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在担任班级宣传委员期间,配合班团总支书记完成多项宣传工作;在担任就业指导部部长期间,与其它部门配合举办“职业形象设计大赛”等多场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

在社会,外出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宝贵经历,如今在农村信用联合社实习的她,从基本上没什么事可以干,到后来大家有什么忙不过来的都会找她帮忙,学操作,学流程,直到现在,除了前台的业务操作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之外,其他基本的她都已经学会了而且做起来还是比较上手的。这次实习对她来说已经不再是完成学分、完成毕业实习的任务,而是她在真正的实践中开始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一次重要机会,让她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为她今后踏入社会奠定了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她付出了很多,也明白了只有主动才能解决问题。她充分的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习,她认为当代大学生既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学会做人,更要学会做事,不能忘了实践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去认知社会,感知社会。实习生必须努力提高动手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身不足,然后反馈到学习中去,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生活篇

在生活上,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在人际关系中坚持“以诚待人”的理念,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是她良好的处事原则,能与大家和睦相处.能够吃苦耐劳,具有很好的独立能力,遇到困难或者失败时,她一直秉承着“笑一笑,没什么过不了”的原则以至于她能够乐观开朗地生活。

五、文体活动篇

大学期间,她参加过多项文体活动,如:参加管理系08级感恩晚会小品《天下父母心》表演、读书报告会《再别康桥》朗诵、“同梦、同心、同行”感恩晚会暨换届大会《同行》领唱、参加“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为玉树”默哀活动、参加琶洲展览会、“为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带领部门同事参观华南植物园并唱响红歌,吸引了大批路人的观看等多项,文体活动。

她深知人生没有彩排,有的是现场直播,每跨一步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每做一件事都要尽力而为,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她将会朝着她的目标,不断努力学习,弥补不足,为她的理想而奋斗,大学以来,她在挫折与困难中培养自己独立坚强的个性,在学习中锻炼自己的毅力和品质,在过去的时间里,她在组织的关怀与培养下,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思想觉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她深知她还需要继续努力,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先进的党员同志学习,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争取在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有更大的进步,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第6篇:3.哲学故事 人生没有第二次选择

3.人生没有第二次选择

几个学生问哲学家苏格拉底:“人生是什么?”

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一片苹果树林,要求大家从树林的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挑选一只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苹果。不许走回头路,不许选择两次。 在穿过苹果林的过程中,学生们认真细致地挑选自己认为最好的苹果。等大家来到苹果林的另一端,苏格拉底已经在那里等候他们了。他笑着问学生:“你们挑到了自己最满意的果子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回答。

苏格拉底见状,又问:“怎么啦,难道你们对自己的选择不满意?” “老师,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我刚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苹果,但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果林尽头时,才发现第一次看到的那个就是最大最好的。”

另一个接着说:“我和他恰好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一个我认为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后来我又发现了更好的。所以,我有点后悔。”

“老师,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其他学生也不约而同地请求。

苏格拉底笑了笑,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

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我们只能做三件事:郑重地选择,争取不留下遗憾;如果遗憾了,就理智地面对它,然后争取改变;假如也不能改变,就勇敢地接受,不要后悔,继续朝前走。

(建议用于“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教学)

上一篇:变更事项证明文件下一篇:保研联系导师邮件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