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坠落应急预案总结

2022-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是一种事后记录方式,针对于工作结束情况、项目完成情况等,将整个过程中的经验、问题进行记录,并在切实与认真分析后,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如何采用正确的总结格式,写出客观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高空坠落应急预案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高空坠落应急预案总结

高空坠落应急预案总结

为了加强和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为了避免高空坠落事故的 发生,我公司针对高空坠落突发事故进行了一次演练,于 2011 年 5 月 16 日下午进行,演练历时 2 小时,涉及人员 20 余人,教圆满完成 了此次应急演练和各项演练课目, 现将应急预案演练具体情况总结如 下: 通过此次演练从实际出发, 反映了我公司在施救过程中的时

一、 通过此次演练从实际出发, 间性、实战性。 间性、实战性。 在演练过程中考验了我公司在发生突发高空坠落安全事故时 的第一反映:在 2011 年 5 月 16 日下午,我公司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接 到外线施工现场在爬杆作业时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后, 我公司应急预案 领导小组以最快的速度,第一时间通知到了各应急小组,各应急小组 组长通讯畅通无阻,人员调动,急救物资配备及时到位,保障充分, 使这次演练的工作顺利发展,同时发挥了各小组时间性、实战性的能 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二、各小组和参演人员协调配合联动,局部和全局相统

一、互相 各小组和参演人员协调配合联动,局部和全局相统

一、 配合,有序地、规范地履行各自职责。 配合,有序地、规范地履行各自职责。 各小组在对受伤人员施救中,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到了顺利、安 全地施救,按要求进行现场临时救治,并快速运送伤员到达就近的医 院进行救治。达到应急预案中所有要求,这些都是各小组协调配合的 结果,较好完成了施救任务。

三、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危害和损失。 时有效地控制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危害和损失。 各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及时到位,施救设施调配、运输以及 人员等以最快的速度于“事故”发生后 12 分钟分别先后到达事故现 场,此次演练充分了解了我公司在处理突发安全事故中,完全能够在 施救人员、施救设备、调配运输、施救物资等及时到位,从而及时有 效地控制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危害和损失。

四、提高参演人员技术水平和应急救援分析、处置能力。 提高参演人员技术水平和应急救援分析、处置能力 通过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了全体人员安全意识,同时也提高 参演人员的施救技术和应急救援的处置能力, 各施救小组出色地完成 了各自应该完成的施救内容,充分体现了我公司“创造安全、清洁、 舒适的施工环境,是我始终的追求;员工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是我始终 的了我公司处理突发的安全事故中 存在的不足与薄弱环节。 存在的不足与薄弱环节。 薄弱环节 、施救人员在施救“受伤”人员过程中,没有充分关注周 (1) 边环境,是否对自身安全造成伤害。 (2)在对“受伤”人员施救中,对自救的方式和方法还存在一 定的欠缺。 通过演练暴露了我公司应急预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所发现的 新问题。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针对此次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 行认真的分析与总结,切实加以改进,使我公司《事故应急预案》得 到进一步完善。我们要时刻记住 “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 工作方针。安全事故看似是突发的,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 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有其潜伏期,我们要居安思危认真地检责任”的安全方针。 通过这次演练过程中,

五、 通过这次演练过程中, 演练过程中 发现查可能存在 的危险源,只有制定完备的安全措施,做好危险预知工作 (危险预知, 就是预想一下自己的责任区域内有可能发生的危险,制定预防对 策),搞好应急演习,防患未然,才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中,使我们 水电公司的安全生产更上一层楼。

第2篇:高空坠落应急预案

珲阿公路(G302)农安西绕越线工程建设项目

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吉林省荣发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保护项目部从业人员在经营活动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在出现生产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安全事故损失特制订本预案。

一、应急准备

1、组织机构及职责

(1)项目部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

组 长:李怀武 副组长:贾琳娜 徐 强

成 员:赵希生 杨双双 谷俊学 亓海荣 刘广东

王端宇 刘苏飞 张宇峰 赵佳乐 宋美娜

(2)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突发高处坠落事故的应急处理。

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相关人员联系电话 组 长:李怀武

副组长:贾琳娜 徐 强

成 员:赵希生 杨双双 谷俊学 亓海荣 刘广东

王端宇 刘苏飞 张宇峰 赵佳乐 宋美娜

2、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

(1)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单架、跌达损伤药品、包扎纱布。 (2)各种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3)运输车辆保证完好

3、防坠落措施

在施工时按作业环境做好防滑、防坠落事故发生。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要建立登记、整改检查,定人、定措施,定完成日期,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险情,应立即停止作业。

二、应急响应

(1)一旦发生高空坠落事故由安全员组织抢救伤员,项目经理打电话 “120”给急救叫中心,由王明信保护好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其他小组人员协助安全员做好现场救护工作,姜泽辉、祝石协助送伤员外部救护工作,如有轻伤或休克人员,现场由安全员组织临时抢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尽最人努力抢救伤员,将伤亡事故控制到最小程序,损失降到最小

三、处理程序

(1)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2)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3)对所有员工进行事故教育 (4)宣布事故处理结果。 (5)以书面形式向上级报告。

第3篇:高空坠落应急预案

1目的  为了预防高坠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害,保证高空坠落情况发生后,抢险工作及时有序。特制定本预案。

2适用范围  预案立足于安全事故的救援;工程项目的自援自救;工程所在地政府和当地社会资源的救助。

3组织机构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项目经理统一领导下,由工地办公室、安全部与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的展开。

4

救援小组职责  建设工程工地发生安全事故时,负责指挥工地抢救工作,向各抢救小组下达抢救指令任务,协调各组之间的抢救工作,随时掌握各组最新动态并做出最新决策,第一时间向110、120、企业救援指挥部、当地政府安监部门、公安部门求援或报告灾情。平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值班,值班者必须住在工地现场,手机24小时开通,发生紧急事故时,在项目部应急组长抵达工地前,值班者既为临时救援组长。  现场抢救组职责:采取紧急措施,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人员,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医疗救治组职责:对抢救出的伤员,视情况采取急救处置措施,尽快送医院抢救。  后勤服务组职责:负责交通车辆的调配,紧急救援物资的征集及人员的餐饮供应。  保安组职责:负责工地的安全保卫,支援其他抢救组的工作,保护现场。

5救援器材  5.1、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  5.2、抢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  5.3、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V以下安全线路、灯具;  5.4、通讯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器;  5.5、交通工具:工地常备一辆值班面包车,该车在值班时不得跑长途;

6预案的实施  (一)、接到事故后5分钟内必须完成以下工作:  1、立即报告公司主要领导,并迅速上报市建委。  2、指挥小组根据事故或险情情况,立即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组织抢救力量,迅速赶赴现场。  3、立即通知就近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组织抢救力量,做好增援准备。  (二)、应急处理措施:  1、抢救方案根据现场实际发生事故情况,最大可能迅速调集人员、车辆迅速投入开展抢救突击行动,调查现场情况,同时安排受灾群众的生活问题,必要时请求武警、消防部门协助抢险,请公安部门配合,疏散人群,维持现场秩序。  2、伤员抢救立即与急救中心和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3、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4、自我保护,在救助行动中,抢救机械设备和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7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一)、重大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必须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将所发生的重大事故的情况报公司救援指挥小组办公室,并在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事故的工地、施工规模;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3、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和初步估计;  4、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5、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6、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部门事宜;  7、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时间。  (二)、重大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8其它事宜  (一)、定期召集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开展安全事故预案的研讨。  (二)、定期对有关成员抢救抢险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实战能力。  (三)、确保救援领导小组成员的通讯联系及时方便,如有变化及时通知救援领导小组。  (四)、本救援预案是针对有可能发生的高空坠落事故,组织实施紧急救援工作并协助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的指导性意见,可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随机进行处理。  (五)经常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认真学_,掌握预案的内容和相关措施。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按照预案的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六)、发生重大事故后,立即报告,各有关负责人在接到事故发生信息后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各自岗位,迅速开展工作。对任何失职、渎职行为都要依法追究责任。

第4篇: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郑州市G107辅道与连霍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新建工程房建工程 高空坠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一、 目的

为了预防高坠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害,保证高空坠落情况发生后,抢险工作及时有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 适用范围

预案立足于安全事故的救援,工程项目的自援自救,工程所在地政府和当地社会资源的救助。

三、 组织机构及职权

1、项目应急领导小组

长:路国忠

项目经理 副组长:贾伟刚

执行经理

员:赵丽、张大安、陈启来、张慧娟、马军峰、崔红林、贾淑慧、高建军、路站永(现场负责组)、崔延峰(现场负责组)、孙冠军

应急办公室设在工地办公室。

2、职权

2.1、组长:全面领导应急小组的工作,并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调配。 2.

2、副组长:总体协调各部门在紧急应变中的分工协作和统一指挥。

四、救援小组职责

建设工程工地发生安全事故时,负责指挥工地抢救工作,向各抢救小组下达抢救指令任务,协调各组之间的抢救工作,随时掌握各组最新动态并作出最新决策,第一时间向

110、120、企业救援指挥部、当地政府安监部门、公安部门求援或报告灾情。平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值班,值班者必须住在工地现场,手机24小时开通,发生紧急事故时,在项目部应急组长抵达工地前,值班者既为临时救援组长。

现场抢救组职责:采取紧急措施,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人员,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医疗救治组职责:对抢救出的伤员采取急救处置措施,尽快送医院抢救。 后勤服务组职责:负责交通车辆的调配,紧急救援物资的征集及人员的餐饮供应。

保安组职责:负责工地的安全保卫,支援其他抢救组的工作。保护现场。

五、救援器材

(一)、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

1 郑州市G107辅道与连霍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新建工程房建工程 高空坠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抢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

(三)、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V以下安全线路、灯具;

(四)、通讯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器;

(五)、交通工具:工地常备一辆值班面包车,该车轮流值班时不得跑长途。

六、预案的实施

(一)、接到事故后5分钟内必须完成以下工作:

1、立即报告公司主要领导,并迅速上报市建委。

2、指挥小组根据事故或险情情况,立即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组织抢救力量,迅速赶赴现场。

3、立即通知就近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调集抢救人员、车辆。组织抢救力量,做好增援准备。

(二)、应急处理措施:

1、抢救方案根据现场实际发生事故情况,最大可能迅速调集人员、车辆迅速投入开展抢救突击行动,调查现场情况,同时安排受灾群众的生活问题,必要时请求武警、消防部门协助抢救,请公安部门配合,疏散人群,维持现场秩序。

2、伤员抢救立即与急救中心和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3、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4、自我保护,在救助行动中,抢救机械设备和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七、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一)、重特大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必须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将所发生的重特大事故的情况报公司救援指挥小组办公室,并在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事故的工地、施工规模;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3、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和初步估计;

4、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5、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6、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部门事宜;

7、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时间。

(二)、重特大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

2 郑州市G107辅道与连霍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新建工程房建工程 高空坠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八、其他事宜

(一)、定期召集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开展安全事故预案的研讨。

(二)、定期对有关成员抢救抢险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实战能力。

(三)、确保救援领导小组成员的通讯联系及时方便,如有变化及时通知救援领导小组。

(四)、本救援预案是针对有可能发生的高空坠落事故,组织实施紧急救援工作并协助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的指导性意见,可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随机进行处理。

(五)、经常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掌握预案的内容和相关措施。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按照预案的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六)、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立即报告,各有关负责人在接到事故发生信息后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各自岗位,迅速开展工作。对任何失职、渎职行为都要依法追究责任。

第5篇: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中铁三局四公司巴新铁路项目部

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中铁三局四公司巴新铁路项目经理部编制) 为了加强巴新铁路ZH-12标段施工安全管理,规范施工管理和作业行为,有效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及时对事故进行施救,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准备

1、组织机构及职责 (1) 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 组 长: 陈和平

副组长:张永明 高长军 曹领军 王国成 组 员:刘明峰 陈红利 路志良 庞广全 焦兵富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部办公室。 值班电话为:0476-6100051 经理部及下属各工区都要成立高空坠落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

(2)领导组下设抢险组、通讯联络组(设工区调度室)、疏散引导组、安全警戒组和后勤保障组,各组分别由主要领导干部担任组长,根据需要各组确定组员若干人;

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负责对各工区施工现场发生的突发高空坠落事故进行应急处理。

- 1中铁三局四公司巴新铁路项目部

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3)脚手架必须保证整体不变形,凡高度20m以上的外脚手架纵向必须设置十字盖,十字盖高度不得超过7根立杆,与水平面夹角应为45°-60°,高度在20米以下的必须设置反斜支撑,特殊脚手架和20m以上的高大脚手架必须有设计方案。有脚手架结构计算书,特殊情况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4) 1.5X1.5m以下的孔洞,应预埋通长钢筋网。或加固定盖板,1.5X1.5以上的孔洞四周必须设两道护身栏杆,中间支挂水平安全网。

(5) 临边施工区域,对人或物构成危险的地方必须支搭防护棚,确保人、物的安全。高处作业使用的铁凳、木凳间需搭设脚手板的,间距不得大于2m,高处作业,严禁投扔物料。

(6)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经过现场培训、交底、安装人员必须系安全带,交底时按方案要求结合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和队伍情况做详细交底,并确定指挥人员,在施工时按作业环境做好防滑、防坠落事故发生。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要建立登记、整改检查,定人、定措施,定完成日期,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险情,应立即停止作业。

二、应急响应

1、一旦发生高空坠落事故由安全员组织抢救伤员,队长打电话“120”给急救中心,由劳务队长保护好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其他义务小组人员协助安全员做好现场救护工作,相关人员协助送伤员外部救护工作,如有轻伤或休克人员,现场由安全员组织临时抢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或胸

- 3中铁三局四公司巴新铁路项目部

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有无遗漏和过错,责任是谁。

D)应急预案是否需要修改,如何修改。

主持评估的单位(部门)对评估报告的真实性,符合性承担责任。对于在实施预案中存在过错的部门、单位人员,主管部门应对责任者提出明确的批评,对情节和过错严重需要给予处分的,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后按人事干部管辖权限逐级上报审批。

- 5 -

第6篇:高空坠落应急救援预案

高处坠落事故预防和应急预案

工程概况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处坠落事故发生,降低项目部伤亡事故的发生率,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组织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赵磊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员:李绍文、冯飞、覃超、高丰、李奉根以及各施工班组长。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安全员坚持天天对施工现场检查,安全小组每周组织一次全面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地做好预防工作。

3、物资做好充分准备,如:保险带、钢管扣件、安全网、毛竹片等,确保随时投入使用。

二、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技术措施

1、项目经理对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项目经理部应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建筑工程特点编制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实施。

2、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签字交底。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签字交底。

3、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项目部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4、项目部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关部位,夜间应设红灯示警。

5、高处作业前,由项目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应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防护栏杆以黄黑(或红白)相间的条纹标示,盖件等以黄(或红)色标示。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实施。

6、施工外用电梯应按有关规定由其产权单位编制安全拆卸施工方案,产权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负责安装和拆卸;使用前和使用单位进行共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施工外用电梯各种限位应灵敏可靠,楼层门应采取防止人员和物料坠落措施,电梯上下运行行程内应保障无障碍物。电梯轿厢内乘人、载物时,严禁超载,载荷应均匀分布,防止偏重。

7、移动式操作平台应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移动式操作平台立杆应保持垂直,上部适当向内收紧,平台作业面不得超出底脚。立杆底部和平台立面应分别设置扫地杆、剪刀撑或斜撑,平台应用坚实

木板满铺,并设置防护栏杆和登高扶梯。

8、各类作业平台和卸料平台应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架体应保持稳固,不得与施工脚手架连接。作业平台上严禁超载。

9、脚手架应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作业层脚手架的脚手板应铺设严密,下部应用安全平网兜底。脚手架外侧应用密目式安全网做全封闭,不得留有空隙。密目式安全网应可靠固定在架体上。作业层脚手版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隙大于15cm时应作全封闭,防止人员和物料坠落。作业人员上下应有专用通道,不得攀爬架体。

10、模板工程应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模板工程在绑扎钢筋、粉刷模板、支拆模板时应保证作业人员有可靠立足点,作业面应按规定设置安全保护设施。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并不得超过设计计算要求。

11、施工电梯应按相关规定由其产权单位编制施工方案,产权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与施工单位在使用前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施工电梯产权单位应做好日常例保和记录。施工电梯悬挂机构的结构件应选用钢材或其他适合的金属结构材料制造,其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带;安全带应挂设在单

独设置的安全绳上,严禁安全绳与吊篮连接。

12、施工单位对电梯井门应按定型化、工具化的要求设计制作,其高度应在1.5m至1.8m的范围内。电梯井内不超过10m应设置一道安全平网;安装拆卸电梯井内安全平网时,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带。

13、项目部进行屋面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屋面周围应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杆。屋面上的孔洞应加盖封严,短边尺寸大于15m时,孔洞周边也应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杆,底部加设安全平网。在坡度较大的屋面施工时,应采取专门的安全措施。

14、根据施工的实际需要本项目安装xx台塔吊、xx台人货梯、xx台井架。在安拆时必须由有资质的安装队伍安拆,安装工必须持证上岗,安装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装完毕,项目部分管负责人同公司及有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高处坠落事故的控制和处理

1、高处坠落事故发生以后,施工人员应及时撤离事故现场,并及时通知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小组成员应及时到位,统一指挥,全力以赴投入抢救、抢修,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当有人员伤亡发生时,应立即通知当地的社会医疗机构,并组织项目部的抢救人员进行必要的自救。

3、在事故发生区域设置警戒线,除抢救人员可以进出外,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发生区域,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将事故发生的情况以及现场

自救的情况作详细地汇报,以便制定更加快速有效的抢险方案,减少因事故带来的损失。

5、高处坠落事故的处理应遵循“四不放过原则”。

四、资料整理

1、事故处理完毕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将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事故的处理过程、结果形成详细的书面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

2、项目部应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时整改,加强预防,更有效地控制坍塌事故的发生。

3、项目部应将处理事故的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汇总整理。

五、应急预案的修改

应急预案编制好以后,在实施过程中应随着现场条件的变化对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修改,特别是当事故发生并处理完毕后,应根据事故的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中不切合实际的部分加以修改,以便能够更好地为现场施工服务,增强其实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修改后的应急预案应及时报上级部门审批签字。

六、应急预案的演习计划

应急预案编制好以后,项目部应根据应急预案的各项措施组织人员进行相关的演习,便于事故发生以后,相关人员能够熟练的进行事故抢救,同时也可鉴定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下面根据我多年从业的经历,就高坠的表现、原因及对策谈一点肤浅的认识,权作抛砖。

一、高处坠落的表现

(一)临边作业高处坠落。

脚手架跟不上;头层墙面超过3.2m二层楼面的周边,以及无脚手架高度超过3.2m的楼层周边未加安全平网;临边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油漆或其它工种在外架已拆除的窗口作业;建筑物之间的高层通道不设防护栏杆,地面上方未安装防护棚。例如,某工地油漆工黄某在楼与楼通道上行走时,从约3m高处坠落,当场死亡。

(二)洞口作业高处坠落。

洞口未作防护;内楼梯洞口未作防护。

(三)采光井、电梯井高处坠落。

电梯井无防护,采光井无防护造成高坠。

(四)施工电梯、接料台高处坠落。

吊运长料时施工电梯安全门被拆除,个人行为失误,失足坠落;施工电梯安全门拆除后未恢复,施工电梯安全门联锁损坏,施工电梯升上,安全门不回位,接料台安全门无联锁装置,工人误操作。料台无安全门,或安全门未关闭,都能引起高坠事故。

(五)屋面施工高处坠落。

屋面施工无安全防护,作业人员不系安全带,个人行为失误,导致高处坠落。

(六)挖孔桩高处坠落。

人工挖孔桩洞口无防护,防护不牢或防护被损坏,导致高处坠落。例如某工地民工蔡某与另一民工搬运空压机时,由于搬不动,于是将

桩孔盖板做垫板,因不知是盖板,致使蔡某一脚踏入桩孔内,坠落身亡,直接原因是盖板未固定,且违章搬动。

(七)攀登作业高处坠落。

简易的脚跳板不稳定,安装用的各种梯子质量不符合要求,门型脚手架不牢固,移动式操作平台重心偏离而倒塌。

(八)违章行为的高处坠落。

违章从外翻越单元与单元间墙,翻越墙头,一个单元向另一个单元窗户翻越,都是违章高坠的表现。如某工地油漆工刘某在二楼从一单元向另一个单元翻越,由于安装的塑钢窗未固定,致使其坠落地面,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高处坠落的原因

根据《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理解与实施》危险源的分类: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危险物质而发生事故为第一类;导致能量和危险源物质约束/限制措施破坏失效的多种因素为第二类;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形:(1)物的故障;(2)人的失误;(3)环境因素。高处坠落事故属于第二类危险源,因此,高坠的原因应从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因素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物的故障。

高处作业的临边没有防护,防护不严;脚手架未超出在建工程的形象进度;洞口未作防护,或防护的强度不够;防护不稳固易移动;

施工电梯电梯楼层出入口,未作防护,防护不严;电梯井(采光井)未按要求进行内、外(内张网、外设门)防护;防护设备陈旧老化等等。

(二)人的失误。

近年来各地区也把防高坠作为专项治理来抓,为什么仍发生许多高坠事故?我认为:我们施工企业、施工现场现在什么制度都不缺,就是缺少了“落实”!综观所有的高坠事故,都是典型的责任事故。为什么有禁不止,有令不行?就是因为各级管理人员,心存侥幸,思想麻痹,对责任认识不够。制度往往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就是未落实到行动上。

1、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三违”行为是祸首。例如在某工地,许某和汪某站在组装高度约9.8m的金属脚手架进行屋顶防火涂料粉刷时,违章作业,从一个工作面结束后,没有架子上下来,就要求地面人员帮其推移,导致架体倒塌两人从架子上摔下,许某抢救无效死亡,汪某摔成重伤。还有绑扎高柱子钢筋,无防护措施未系安全带导致坠落,木工边模无可靠的立足点而坠落。

2、工人的操作失误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如:某工地安装工周某在钢网架上安装玻璃时,误踏网架,失足从天井处坠落。

3、注意力不集中,不注意周边环境误进入危险部位。例如,某某工地民工顾某在六层接料台运送建筑垃圾,当其从施工电梯将空车推

到接料台后,施工电梯升至七层,此时,顾某未注意,在没关闭料台安全门情况下推拉劳动车,由于紧靠料台外侧,不慎从料台坠下(坠落高度约15m),身亡。

4、管理方面的缺陷。如制度规程不健全,未对工人进行教育、交底,安全检查制度不落实,对查出的隐患未及时整改,放任自流,侥幸心理也是发生高坠的主要原因。

(三)环境因素。

作业使临边洞口,操作平台等安全防护设施受到自然腐蚀,人为损坏频率增加,隐患也随之增加,强风、高温、高寒,雨雪天气,夜间作业等环境也是产生高坠的原因所在。

三、预防高坠事故的对策

高坠事故的表现多种多样,原因也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它们也是有一定规律的,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我想,预防高坠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把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有关规定等落实到实处。

我国已颁布了《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针对高坠频发的安全生产形势,建设部2003年出台了《建设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所以治理高坠,重点是“三抓落实”,即“一抓标准的落实、二抓规范的落实、三抓制度的落实”。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特别是要

把安全的检查制度、奖惩制度落实到位,把各种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加大事故处理成本,对责任单位、责任人的责任一追到底。

不仅要追究施工单位的责任,而且要追究监理单位、以及相关单位的责任。我们从合肥市建管局处理的几起高坠事故的通报中看到,发生高坠事故,不但处罚施工单位,也处罚监理单位,对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重罚,情节严重的处以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罚得你心惊胆颤,罚得你出了事故赔不起,起到了杀一儆百的效果。

(三)严把技术措施关

1、落实“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三宝防护措施。进入现场要带牢带好安全帽,登高高处作业系好安全带,高处作业占的下方必须设安全网。大量事实证明:如果每个工程在张设安全密目网的同时,按照规定再张设安全平网的话,高坠事故至少可以减少50%以上,特别是在后期的装饰阶段,密目网拆除后,效果更加明显。

2、落实好“四口”防护措施。凡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必须设围栏或盖板;在建施工建筑物所有出入口必须搭设防护棚。

3、落实“五临边”防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尚未安装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屋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跑道(斜道)两侧边、卸料台的外侧边等必须设置1.2m高的双层围栏或搭设安全网。

4、严把“架子关”。对架子的材质、栏护、上下、连结、悬挑、验

收等环节。

5、加强屋面、天棚的防护措施。在天棚和轻型屋面上操作行走十分危险,稍踏偏楞木,就会坠落伤亡。因此,凡在此上操作,必须在上面搭上挂板,或在下方张安全网等措施。

6、施工的楼面周边的防护措施。外架必须超过形象进度至少1.2m,外架立杆与建筑物间距超过15cm要有防护措施,外架搭设要符合规范要求。

7、安装用的梯子、操作平台必须牢固。

高坠频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但只要我们各施工企业高度重视施工安全,切实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加强安全培训教育,确保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到位,齐抓共管,严防死守,高处坠落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高处坠落事故减少,建筑业安全形势就会有一个根本好转,安全生产也一定会出现新局面。

上一篇:一班工作总结下一篇:守校人员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