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上海港口国际地位的转变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上海港口发展现状分析

(一) 总量分析

上海港发展正处于趋势逐步向上的阶段, 在本年度上半年货物吞吐量累计达到76.68亿吨, 相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3%。其中, 外贸货物吞吐量累计达成了24261万吨, 相较去年增长了2.6%, 沿海货物吞吐量累计达到53.63亿吨, 增长4.1%, 内河货物吞吐量累计23亿吨, 较去年降低1.8%。1-7月国际集装箱吞吐量累计14228万标箱, 相较去年同期增长4.8%, 在同期港口中排名第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步上升, 上海港的总体发展也呈上升趋势, 国际运输方面也具有完美的可观前景, 巩固在国际航运港口里的地位。

(二) 分类分析

(1) 地理环境。上海港位置处在长江三角洲, 是国际航线的边缘位置, 更加接近世界环球航线, 上海港属于腹地性发展港口, 拥有巨大丰富的腹地资源, 水陆交通便利, 伴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建设, 促进海外贸易与内陆经济齐步发展, 兼具内河航运与国际航运, 是中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

(2) 集疏运体系。近年, 港口贸易进出口大幅度增长, 对港口的运输网络产生巨大要求。上海港属于腹地性发展港口, 内陆运输占较大比重, 内陆运输大量运用公路铁路运输, 由于铁路运输单一性强, 难以轻松衔接, 运输量过大也导致拥堵。要升级港口运输就要大力促进海铁联运网络, 上海港为推进国际运输大力建设洋山深水港, 联合启动各大公路专线建设, 为推进海铁联运提供优厚条件。

(3) 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港为促进在国际运输上的港口地位, 建设了上海港国际航运中心, 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建设国际枢纽港, 在2012年启动水中中转业务, 大力促进了上海港国际集装箱中转量的增长, 但与其他大型国际中转港相比, 上海港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 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上海港此刻的硬件基础设施已经较为完善, 但网络服务系统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不够信息智能化, 还不能达到高效化管理水平。

二、上海港国际化发展的SWOT分析

(一) 优势

上海港具有的地理优势, 上海港位于大陆沿海岸线中部, 依靠长江流域, 是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 临近全国31个省市, 以中国大陆为腹地, 地处太平洋西岸, 亚洲大陆东岸, 长江和东海在此地连接, 处在全世界经济最繁华的国际航线上, 上海港的水路交通都相对便利, 港口经济产业也相对更较发达, 上海作为国家重视发展的城市, 是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 工业基础也较其他城市有优势。

上海港有着大部分世界级货运公司必要停靠的国际基本港, 上海港有着与欧洲和美洲的贸易, 加上国内的巨大货物流量, 足以体现上海港拥有巨大的货运流量来源, 货源结构丰富。上海港运输前提较为成熟, 已构建了公路、铁路、水运以及航空等运输体式格局。上海港设施条件较为完备, 但上海港的航运费用较低, 价格的优势同样吸引航班停靠中转的条件之一。

(二) 劣势

上海港处于世界航线边缘, 对于国际中转货物走向有着阻碍限制, 导致国际中转量不足。有资料显示, 上海港的国际中转量不足总货物的10%。中国内地出口到欧美等地的货物中70%要通过釜山港中转。由于航道大部分都黄埔两江和长江南岸, 分布状况过于分散, 航道不足且相互不连贯, 导致浪费了成本与资源。上海港的水深条件一直是薄弱项目, 较难完成大型停靠搬运作业。上海港码头规模小, 泊位紧张的问题十分严重, 容易造成港口拥堵, 降低运输效率。由于上海处于长江中下游, 每至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梅雨季节来临, 将会导致天气恶劣影响出海。

上海港目前最需要的就是高端信息化的交流平台, 而港口信息化设施设备还都不够发达。上海港信息化网络正处在初步阶段, 货物资源信息无法高效整合, 实际应用起来十分有局限性, 很难提供即时性的, 高层次的服务水平、缺少港口内部区域分工的工作效率。上海港面临港口饱和, 船舶堵压在港口的问题, 上海港积极发展对外开放的政策, 并没有调节和合理分配内部资源, 各项基础配置的不到合理的分工优化, 从而导致了港口工作的滞留问题。

(三) 机会

近些年, 我国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 大力推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经济的交流, 突出了海运在国家经济交流与发展的重要地位, 满足国际合作的需要, 形成海陆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式格局, 促进沿海与内陆运输的平衡发展,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 中国将大力增强在国际航运的地位, 上海港也将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国际枢纽港口, 由上海出发可直通新亚欧大陆桥, 完善了上海港的交通运输体系, 促进海陆双面运输的平衡, 增大上海港国际辐射面, 大力增强了中国港口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中央政府致力于将上海打造城国际的国际航运中心, 随着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 这给航运业带来了巨大机遇, 上海港及周边港口的吞吐量大大增加, 对航运、金融经济等方面都有着共同促进的作用。自由贸易区能够有效地促进上海港及周边港口的贸易出口、金融经济等产业发展, 更加充分有效的利用上海港的航道优势, 促进贸易航运的发展。

自由外贸试验区的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备案管理制度改革后, 吸引了大量投资企业, 吸收合同外资超过300亿美元, 政策不仅促进了进出口贸易, 增加了港口的国际中转量, 还加快了上海港从传统的腹地优势为主的港口转变为国际服务型港口。新型自由贸易实验区自需要更多的人才输入。人才环境有必要进行优化, 贸易试验区出台了“促进人才创新创业14条”, 这条政策促进了国内人才的推进培养, 增加了大量就业岗位, 同样需要大量的航运管理人才。

(四) 威胁

国内外港口经济发展也存在强力竞争, 作为长江三角洲三大港口之一, 上海港与临港较近, 其中宁波港拥有天然的地理优势, 水深条件为主要核心优势, 近年宁波港年吞吐量排名已经进入世界大型港口的前5名, 经济增长快速。中、日、韩三国在地理上距离相近, 临近的日本港港口设施优异, 东京又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出口占比较大, 据上海港较近, 产生的竞争压力也较大。

由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 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来往日益密切, 也同样产生了问题与竞争。“一带一路”的主要投向点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等众多国家, 印度并没有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峰会, 对“一带一路”倡议存在着质疑与反对, 由于印度认为中国是加入核供应国的最大阻碍力量, 所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存疑并反对, 印度官方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存在侵害印度领土主权问题拒绝合作, 相对印度提出“季风计划”与“一带一路”的思想战略相像, 开展对航线战略上的竞争, 由于印度洋是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 因此”季风计划”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产生严重的消极力量。

运输逐步发达货运量减少, 目前出口贸易逐步发达, 海运、航空等多样的运输模式, 航空费用高, 打量企业依旧选择海运模式出口。内陆地区除水运外, 高铁等运输方法也逐渐发展, 虽货运量大量增长, 但运量却在逐步削减。目前上海港的容纳量接近饱和, 大量的航船进入港口, 已经造成拥堵现象, 码头的容纳能力已接近顶点, 拥堵时间逐步增长, 运输效率大量减低, 港口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运费大量增加, 浪费成本。

三、提升上海港物流国际地位的对策

(一) 加强物流园区的物流基础的建设

现如今, 物流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可物流依旧属于新兴行业, 基础设施都还不完善, 作为以物流服务为主要的发展目标, 应该更加完善建设船舶、仓储等的基础设施, 及时维修更新码头的各项设施, 增强港口的综合性服务。加强基础设施的网络建设, 完善交通枢纽, 促进航路运输, 转换的基础设施完美链接, 建设高级信息化的卸货设备, 提高装卸、转换货物的便利性。

(二) 整合现有物流资源

上海港拥有来自国内外的大量流量, 对港口的物流资源要求较高, 目前上海港物流资源虽是较大量的, 但是资源分布松散, 无法高效合理利用, 目前就要整合归纳现有物流资源。上海港拥有比其他国国内港口更多的优势国际航线, 大量的船舶、集装箱等硬性资源, 以及从中产的多样化贸易服务行列, 可以利用现有资源扩展提供危险品运输、多式联运服务等多项特色服务。上海港得天独厚的货源优势, 虽然也弥补些了地理位置带来的劣势, 但上海港的航线量巨大, 在此方面加强对航线的整合, 计划好航线之间的链接, 应用优势的航线即可大力加强对外贸易的发展。

(三) 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

上海港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想要在国际航运上站稳脚跟, 就需要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 但枢纽港的必要前提是深水港。为此, 上海洋山深水港在2017年12月正式投入运营, 使上海港向成为国际航运中心迈进一大步。上海港的地理位置虽不为国际航线的中心, 但也为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港支线繁复庞大, 货源丰富而稳定, 坚持提升大量高效的集装箱吞吐量都有利于同样建设国际枢纽港。强力发展海铁联运, 国内铁路货物运输发展较晚, 由于人民铁路流量的需求很庞大以及铁路的需求体制等原因, 造成货物运输的运输量十分微薄, 上海港要想提高整体运输量, 还需铁路方面的发展。

(四) 加快上海港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国际港口发展的重要条件, 增强信息化在港口中的使用范围和自身技术水平, 应建设高效自动化的专业设备, 投入信息化的技术, 建设可以整合共享物流信息的网络设施, 实现港口物流信息的网络通用, 加快港口工作效率, 完善物流疏通系统。港口资源属于稀缺资源, 必须要更加合理的分配资源, 虽然目前物流行业发展快速, 资源大量输入, 但却十分零散, 无法更有效地合理利用资源, 所以港口应整合现有物流资源, 建设信息化的整合网络平台, 高效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分配。

(五) 提升港口硬件设施完善及运输体系

上海港应当加强港口硬件设施的维修与发展的环境, 加强港口科技是发展的重要内容, 建设完备的信息网络平台, 投放到港口管理中, 促进记录和完善信息资源, 高效运用, 加强科技化硬件设施的投入, 如装卸设备、仓储、码头等设施及时更新完善, 提升工作效率。上海港可以考虑仓储与码头的国内外分区记录, 及时调整人员的分流分配, 保证转运、出航航线的无缝连接。

需完善优化港口集疏运系统, 增强铁路、航空、水路运输体系的高效作用, 提高完善航空运输的效率与性价比, 大力促进“水水中转”, 改善海运通航条件, 大力提高港口的容纳量和货物装卸的速度与能力, 提升港口与集装箱之间的联系便利性, 目前铁路运输的利用性还不高, 应完善铁路运营, 提高铁路装卸能力和容量。

(六) 培养引进人才

依照上海港的高速发展速度, 产生了人才紧缺的重要问题, 高能力、高素质的人才是港口的稳步发展重要条件, 因此港口应该建设招聘专业人才平台, 也可以加入学校招聘, 招揽大量的物流型人才, 或建设专门的机构去培养专业的物流型人才。提高现有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本质, 建设高效率的团队, 提升港口的工作效率和治理港口的严谨性。

综上分析, 港口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点, 要加大力度重视发展起来, 目前我国港口的竞争力及在国际上的地位都还存在阻碍力量和自身不足, 结合实际, 上海港应加强基础设施, 整合资源高效地利用, 加强提升信息化科技的投入、研究与发展, 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坚持完成把上海港建设成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

摘要:众所周知, 港口是国家沿海的入口, 所以它的竞争力不仅关系到所在区域的整体竞争力的大小, 也对我们整个国家的整体竞争力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相较之下中国港口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在上海港设立的国际航运中心也在测试运行中, 与其他大型港口相比上海港的物流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但同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

关键词:港口物流,国际地位,上海港

参考文献

[1] 徐乐灵, 刘博.上海港集疏运体系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港口经济, 2016 (2) .

[2] 张胜利.我国港口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对策构想[J].中国水运, 2015 (5) .

[3] 沈仁杰, 孙丹.上海港港口物流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 (10) .

上一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基层档案室的实践与发展下一篇:社区居民院前急救知识培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