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2023-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轰动全国的优秀影片《焦裕禄》,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正直无私的党的好干部的光辉形象。

焦裕禄同志被派到兰考县工作以后,就全力以赴地为改善兰考人民的生活而忘我奋斗着。为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他刚一上任,就把车站上积压的救灾物资分给贫困的人民。他不顾患重病的身子和风雨的阻挡,坚持下乡考察洪水灾情,号召群众与老天搏斗,抢救被水冲倒的庄稼。在别人送给他应得的大米和鸡蛋时,他又不顾全家人的反对,坚持把东西送给群众„„

为了兰考县的穷苦人民能过上好日子,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这是多么感人的事情呀:它使我透过银幕,透过几十年前的光阴,透过躺在病床上的焦裕禄那平静的外表,看到了一颗火热而赤诚的心--颗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心。

影片《焦裕禄》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一次:家中仅剩一点钱了,妻子原答应给孩子做一顿红烧肉吃,可刚一出门,却碰上了焦裕禄,他说把钱已送给别人,不要买肉了。晚饭桌子上,小儿子哭闹着把玉米窝头扔到地上,叫着要吃肉。他一气之下打了孩子,让他把窝头拾起来,并耐心告诉他有窝头吃就很不错啦,多少人连这还吃不上呢!孩子含泪抽泣着答应再也不扔窝头了。看着孩子那瘦弱单薄的身子,他的心里也一阵酸楚。这件事在现在看来多么不可思议呀!天下竟有因孩子要吃肉这么小的事打孩子的父亲:这怎能不叫坐在电影院里嗑着瓜子的我感动呢?看到这里,我又如何能嗑得下去呢?

在焦裕禄患病晚期不得不住院时,小儿子来到他的床前,抽噎着说:“爸,爸--我再也不要吃红烧肉了,我只要爸爸,呜„„”焦裕禄慈爱地抚摩着他的头:

“唉,傻孩子„„”他用这几个简单的字道出了内心的无奈和对孩子的怜爱,这是一个无法让该子过上舒服日子的父亲的心声。

42岁,正是一个人施展雄心壮志的好时期,可是焦裕禄却匆匆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的兰考县和那里的人民。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品质永远也不会被人们忘却,他像一座丰碑永远屹立于我们这些后人的心中,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为人民服务,鞭策我们勇往直前。

第2篇: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我记得第一次观看电影《焦裕禄》是在1995年,当时还在省司法学校读书,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居然有这样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我当即立志以后一定要做一个焦裕禄似的好干部。

上个月我再一次观看了这部电影,我的内心深处依然是深深的触动,焦书记那高大的形象总会不停的萦绕在我的脑海中。焦裕禄同志是 “群众路线”的实践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半个世纪前,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带领兰考广大干群战天斗地,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为奋力改变贫穷面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用自己的亲身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党的好干部的光辉形象,在人民心中树立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不愧是亲民爱民、敢闯敢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好干部。焦裕禄精神虽然历经半个世纪的时空,但仍然能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着巨大的推动力,始终焕发着夺目光彩。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正是党的群众路线深刻体现。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群众路线是我

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它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我们要准确把握中央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实干精神和廉洁意识。

本人将从以下几点开展好工作,更高质量的服务群众:一是要加强业务学习,增加自身能力和素质。将政府相关的政策法规学精学透,并学以致用。二是勤走访群众,把握社情民意,掌握舆情动态,查找和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三是摆正自身位置,真正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在做好协助分管的综治、信访、城建等工作时,一定要有耐心,特别是综治信访中,面对群众无知、不讲理时,更要认真细致向群众解释宣传政策法规,避免群众心理上有抵触情绪。相信多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多打基础、谋长远,多惠民、解民难,所分管的工作每年都会有新的进步。

我想,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能够做到牢记党的宗旨,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政治理论修养,胸怀大局,时刻警醒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做起,尽自己的所能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以积极的心态,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敬业爱岗,甘于奉献,正确对待荣誉、地位,努力工作,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和优秀的司法行政工作人员。

第3篇: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观看影片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主人公焦裕禄下基层、访民情、赈灾救济百姓、雨夜抗洪、治沙种梧桐、带病坚持工作等一幕幕感人事迹令人感动,每一幕都让人落泪。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刻不忘党的宗旨;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公而忘私,心系百姓,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还在于他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清正廉洁,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焦裕禄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好儿子,是我们全体党员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焦裕禄同志逝世距今已有将近50年,50年来,我们国家风雨变迁、沧海桑田,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人们对生活的观念也变化很大,但我们却依然记着焦裕禄这样一位共产党人的名字,他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他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为人民,无私奉献、情操高尚、人格伟大;他带领群众抗风沙、战盐碱、堵风口,栽下了泡桐几百里,造福兰考人民;他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所以他人虽死而神不朽,精神逾远而弥存。他的事迹感动了整整几代人!对党的忠诚,对岗位的热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坚定的党宗旨,执行党的决定,维护党的形象,严守党的纪律。1962年兰考遭遇自然灾害,30万人民群众衣食无着,县里的许多干部用围攻组织部长方式想方设法往外调,可焦裕禄却从条件较好尉氏县调到兰考,受命于危难之时,不攀 他人,不讲条件。仅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许多人汗颜。工作中,焦裕禄遭人误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 遇,

但他不气馁、不摞挑子,一如既往的干工作,因为他始终想信上级党委会正确处理他的问题。不像遇到一点挫折,就发牢骚,就向领导喊冤叫屈。焦裕 禄同志光明磊落、襟怀坦白,用自己的言行树立了一座共产党员的丰碑,为我们后来人,确立了一个标杆。

焦裕禄同志说:“群众满意才是检验工作好坏的标 准!”。焦裕禄同志出身贫穷,当过学徒、干过长工。参军入党后,便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群众。“我是您的儿子,代表毛主席来看您了!”电影中 一句话让人铭刻心骨。

焦裕禄是艰苦朴素的典范,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在下乡救灾治涝的 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黄沙吓不走他,洪水挡不住他,盐碱难不住他,焦裕禄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忠诚,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治理“三害”;他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麦子的长势、群众的生活;他把全部 身心都投入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奋斗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电影《焦裕禄》深深震撼着观看者的心灵,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令人肃然起敬。他把生命最后的475天给了兰考人们,他带领群众治理风沙盐碱,不屈不挠的向自然灾害作斗争;他能坚持原则,向错误的思想进行抵制和斗争;严于律已,不搞特殊化等。他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党章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工作中他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忘我的工作,身染绝症也全然不顾,他用一生铸就了忠诚、爱民、实干、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 宝贵精神财富,党和人民群众始终不忘焦裕禄同志,怀念焦裕禄同志,学习焦裕禄同志,继承和发扬焦裕禄同志的精神。像焦裕禄同志那样,以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已任,求真务实,取信于民,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公而忘私,先人后已,不怕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一座无坚不摧的精神丰碑。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永远放光芒。

焦禄精神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好教材。作为一名党员,我从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启发,更加坚定 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而奋斗,我要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以裕禄精神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提高自己的党性觉悟,和全国人民一起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地更好。

第4篇: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焦裕禄》观后感

怀着深切的缅怀和钦敬之情,今天我观看了电影《焦裕禄》,焦书记那高大的形象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当干部是为了什么,我们身后应当留些什么。这是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历久弥新,常谈常新的话题,这个话题,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理解,不同岗位有不同岗位的说法。但做为共产党员,我认为必须具备一个基础,即忠诚。只有对组织忠诚,对人民忠诚,才对事业的忠诚,对困难永久的担当,才能更好的做到为人民服务。就像焦裕禄说的,让人民满意与让组织满意并不矛盾,因为,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以忠诚为基座,焦裕禄同志才树起了一座丰碑,一座永留史册与民心间的丰碑―――斯人虽去,身影永存。

一年零三个月,在兰考人民心中,他是永远的书记。一个将自己的名字与生命刻在了这片土地上,让人们口碑相传,永远铭记。在百姓的泪光中,他得以永存。我们不禁要问,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他都做了什么,让群众永远地记住了他,他有什么丰功伟绩值得人们薪火相传?答案只有一个,他用真情,用真心,用实际行动来做好看似乎很小的一件事,用忠诚,在履行自己的职责。焦裕禄的忠诚是从哪里来的呢,或者说他的忠诚是如何锻造的呢?很明显,三点:是组织的信任使他敢于担当,是群众的智慧使他有了靠山,是真情的付出让群众信任,是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了老百姓的依赖,正是这种依赖。让忠诚有了归宿。

干部,是我党的宝贵财富。做为主政一方的县委书记,当面对由于饥饿而浮肿的老干部,只能说出休息这话时,让人不禁心酸。救济粮食,干部不能动,特殊的供应本,在自己的倡导下取消,全国粮食做为战略物资统购统销,除了自己节衣缩食不吃肉外,还能做什么?只有一条路:黑市去买。这在当时所承担的政治风险,不是我们今天的人们所能够理解的,这不仅仅是交出党籍公职的问题,事情一旦暴露,很可能会锒铛入狱。面对上级的调查和同事的反水,焦裕禄早有心理准备,他没有把责任推给副手,而是面对专员“我早知道老焦不会掺和这事”的论断时沉静地说出“这事我知道,是我下命令干的”。一边是代表组织的专员脸沉若水,一边是班子成员的惊讶莫名。这个场面,令所有在场的人们感受到了从所未有的压力,更令自己的妻子夜不能寐。

当行署专员和焦裕禄谈完话走出房间时,所有的干部聚集在大院里为他们的书记愿意到北京为他请命,专员问了一句:“你们都愿意去吗?”“是!”“那算我一个!”人们震惊之余,热烈的掌声刹那间响了起来。当专员明确表示“不管焦裕禄同志受不受处分,他仍旧是你们的县委书记”时,我看到了焦裕禄平静脸庞上闪动的泪光。面对组织的信任与厚爱,我相信,兰考的干部们在找到主心骨的同时,有了一种挺胸向前,死不旋踵的勇气和决心,有了一种责任在肩却绝无后顾之忧的轻松,有了一种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决绝。

不像个当官的。这是群众对焦裕禄的一贯评价。为什么?不是因为他穿着朴素,不是因为他憨厚的笑容,而是因为他在用脚在丈量兰考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于他认真倾听民声,了解民意,体察民情,解决民忧;在于他深入群

众,广集民智,不摆架子,对于不懂的,敢于向群众去问,让民间的智慧发挥到最大化,在于他细如春风的行为,在于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在于他危难时刻泰山石敢当,对于洪水的围困,干部抱着痛哭时敢于喊出“是男人就上”并身先士卒,直至累倒。不像领导,但他却是人民的主心骨,一个行为胜似千言万语;不像领导,骑着自行车走遍沟沟坎坎,千家万户,却让老人引为知己,病中仍叫着他的名字;不像领导,是治沙时的一身破烂衣服,是滚下沙丘时的爽朗笑声;最不像领导的,是做为第一书记的他,在副书记面前更像一个农民,但这人身旁却往往团结住了绝大多数的人。我想,在我们大走访的时候,怎样用行动来感染群众,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说服群众,用什么样的实事来证明给群众看,最终的落脚点。仍旧是个干字,只有干,干实事,干老百姓看得到的事,干老百姓愿意干的事,我们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夯实基础,迈步前行。

焦裕禄精神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好教材。作为一名党员,我从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启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实际行动实践群众路线,向党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第5篇:焦裕禄电影观后感

《焦裕禄》电影观后感---假若焦裕禄活在今天

4月17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第十三次集中学习后,全体的党员干部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在观影后,一个想法瞬间迸发,“假若焦裕禄活在今天”将会是怎样的情况。 私底下,自己也在质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结果只源于我始终相信,时代造就英雄。当年的领导干部面对穷困潦倒的人民群众,作为一区之长,人民群众的生计就是最大的问题,解决生计,就要解决整个的生存和生活环境,解决整个的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都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党的干部就是要为人民群众真心服务。而如今的现代社会,国家的经济发展已远远超过当年,现状也已经完全从解决温饱到走在实现小康的道路上,从政的环境和标准也与过去大不一样,那么如何能抵住诱惑,如何用权得当,如何权为民用才是我们现在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最大的期许和要求。

年少时的我,印象中也曾看过这部电影,但是具体讲述的什么内容,又为什么要弘扬焦裕禄精神,到底什么是焦裕禄精神,似乎模糊的很。但今天从头至尾的看了一遍,才彻底明白这其中的缘由。“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勤俭节约、艰苦创业、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不怕困难、不惧风险、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这就是焦裕禄精神。 如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我们要弘扬焦裕禄精神,向焦裕禄同志学习。怎么学,如何弘扬,是我们面对的最现实的问题。现在的领导干部的工作环境没有当年的盐碱、内涝和风口,没有灾荒遍野,更不用推着自行车转遍整个沙漠。工作条件好了,面对的工作环境好了,不用为人民群众的生计着想了,那么新时代的领导干部是不是就不用弘扬焦裕禄精神,不用艰苦创业,不用调查研究,不用走访人民群众了?

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深知,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中国人民的小康,作为地方领导,实现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小康,以民为本,务实工作才是真正的民心所向。从焦裕禄时代到如今,我们领导干部依然需要焦裕禄精神的指引,用更加宏观的角度去心系人民群众,用更切实际的工作方法勤政为民。

我想,假若焦裕禄同志活在当下,他只是不用像当年那样的辛苦,推着破旧的自行车,实地考察研究;不用像当年那样劳累,拖着病痛的身体,走访各村人民群众。他说过:“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我想,假若焦裕禄同志活在当下,他也仍然会去选择走基层,访民情,调查研究。因为那是他工作的本分。

换言之,我们党当今的领导干部,从任职开始,或许就不曾有过焦裕禄同志那穷困艰辛的工作环境,又如何时代造就英雄。我想,这依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当今时代,我们是否能造就英雄,我们还是否需要英雄。也许,这在焦裕禄同志的眼里,他并不认为自己的功绩算是英雄,但是他平凡的举动却像英雄一样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在当今的时代,我们也不要求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必须成为英雄,只要能够脚踏实地,务实为民,真抓实干,做好人民群众最贴心的干部,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彻彻底底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时代,在人民群众的眼中,得到认可,得到称赞,或许比“英雄”这两个字来的更为实际。

当然,我们依然需要的是英雄的敢作敢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需要有人能够切实为人民群众谋福利,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人民群众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焦裕禄同志离开了我们,离开了那个属于他想改变困境的地方,但是他的精神应该始终指引和激励着我们的党员干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古人说得好,“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在这个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这是焦裕禄同志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作为现如今的领导干部,我们与焦裕禄同志相比是幸福的,我们应该感到知足。当然,在自我满足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想到,身为党的领导干部,要向焦裕禄同志一样,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切实把人民群众的事情放在首位,真真正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6篇: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怀着深切的缅怀和钦敬之情,我饱含热泪观看了电影《焦裕禄》,焦书记那高大的形象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我们学习焦裕禄同志的生平和先进事迹,感到很有意义。从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看,公仆精神是本质,奋斗精神是精髓,求实精神是灵魂,大无畏精神是重要内容,奉献精神是鲜明特征。

焦裕禄精神体现了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焦裕禄同志当年在烈士们流血牺牲解放出来的90多万亩土地的兰考大地任县委书记,他既是一县之首,同时又是全县人民的公仆。他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正是为了这些穷苦百姓,正是为了这些烈士们流血牺牲解放出来的广大人民,他在兰考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植树治沙、脱贫致富,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如今,我们的国家和社会生活都发生可翻来覆去的变化,但焦裕禄同志那种视人民如父母,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的精神仍需发扬光大。服务群众、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知难而进、敬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业奉献“五大作风”,是对焦裕禄同志良好作风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的明确要求,既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党组织上安排焦裕禄同志到环境、条件较差的兰考县任县委书记时,他没有任何抱怨,没有任何要求条件,而是积极主动地投入了工作,很快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为了尽快改变兰考的贫困落后面貌,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吃苦在前,积极带领兰考人民,同内涝、风沙、盐碱三大自然灾害作斗争,一直坚持带病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可以说,焦裕禄同志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名共产党员,焦裕禄同志对人民群众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牢记党的宗旨,立足本职岗位,扎扎实实工作,为群众搞好服务。 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大兴服务群众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知难而进之风,就是要与时俱进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命题,探索新途径总结新经验,赋予焦裕禄精神以时代精神、时代内涵,把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焦裕禄同志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但他的崇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将永远都是亿万人民心中的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的思想源泉。

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焦裕禄同志逝世距今已有40年,40年来,我们国家风雨变迁,沧海桑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生活的观念也变化很大,但我们却依然记着焦裕禄这样一位共产党员。1962年,年仅40岁的共产党员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县委书记。迎接他的不是簇拥着的鲜花,不是久经不息的掌声,而是衣衫褴褛满面尘垢的孩子、是饥寒交迫逃荒要饭的灾民,是大雪、是风沙、是饥荒、是荒芜的土地。身为县委书记,身上没有官气、阔气,一件旧大衣就是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他的儿女和老百姓一样挨饿受穷。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归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坚持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哪里最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唯独没有为自己,为了兰考人民能摆脱穷困,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在兰考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里奔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1964年5月14日,年仅42岁的好同志焦裕禄离开了人间,但他永远活在了人民的心中。

他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他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为人民、无私奉献、情操高尚、人格伟大;他带领群众抗风沙、战盐碱,堵风口。栽下了泡桐几万里,造福了兰考人民、他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心里装着全体人民,所以他人虽死而神不朽,精神逾远而弥存。

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焦裕禄同志的事迹给予我新的感受,新的启迪和新的振奋,使我再一次的认真的思索着人生的真谛。我感谢他为我指明了生活的航向,树立了前进的路标,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为此,我将义无反顾的以焦裕禄为学习的榜样,勤奋学习,秦风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共产主义事业添砖加瓦。焦裕禄精神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好教材。作为一名党员,我从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启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向党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4

上一篇:户籍是户口本上的下一篇:参加幼教年会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