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女性题材纪录片有感

2022-05-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观女性题材纪录片有感

观教师题材电影有感

利用寒假的时间,观看了《看上去很美》、《热血教师》、《死亡诗社》三部有关教育的影片,看过之后内心跌宕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看上去很美》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七十年代时的幼儿园里发生的一件件琐碎的事情。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孩子们早晨起床后齐刷刷的站在茅厕里等待老师的一声令下然后蹲下。每一个拉出来的会得到一朵小红花。不仅如此,在院子里排队走路也会放一根绳子小朋友们抓着绳子走才显得整齐,加上孩子土黄色的园服,沉重的、安静的步伐,不禁让我想起牢狱里的犯人。才五六岁的年纪,天真烂漫的年纪,就被驯服的跟小绵羊一样听话。是不是会引起我们的思考?

通过这部电影,我更多是思考我以后作为教师该如何对待孩子们。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发展,我们现如今的幼儿园发展进步是肯定的。教育理念也在朝着自然主义教育在发展。就像我们幼儿园的园训“让孩子像小花一样生长”,是说让我们的孩子想花儿一样自由、自然的、按其发展规律去生长,这与以前幼儿园的小学化和一刀切做法显然是科学的。同时,每一朵小花又是各不相同、争奇斗艳的。有的可能是路边的小野花很不起眼,但却默默无闻很善良;有的可能是富贵的牡丹很惹眼;可能有的一辈子都不会开花,却也有它独特的美。因此,每个幼儿也是各不相同的,都有其个性。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个性,让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并针对不同的幼儿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整齐划一,让所有的孩子变成一个样子。这不仅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我们的民族、未来的希望也会随之覆灭的。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其自然、自由生长,像小花一样,使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那时,我们老师是太阳普照着花儿健康成长,每一个孩子脸上都露出灿烂的笑容,那不仅是看上去很美,其实真的也很美。

《热血教师》故事的背景发生在90年代,克拉克为了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离开了出身的小镇,来到了纽约哈林黑人区执教。他以前带的都是非常优秀的班级,而且成绩也非常的好。但他来纽约后所带的班级是全校最差的,老师被这些学生气走了一个又一个,学校、家长、学生自己都已经放弃了,但这个带着金丝边眼镜,打着领带衬衫,褐色头发的男人却勇敢地担起了教育他们的责任。事情没有他想象中的那样好,他也曾想放弃,有一次也被气出了教室,但他重新审视了自己,再次研究整个班各个学生的心理和他们的长处,详细了解了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他真诚的去帮助他(她)们,他说:“你们在这四方的空间里,呆一段时间,不是在看一个个老师被撵出去的闹剧,而是要达到一个目标,那就是自信的走出去,只要我想做,努力,任何事情我都行,不是吗?而我就是来帮你们的,我的知识你们可以随便问,因为我们是一家人。”他最初制定的班规很简单,就是“我们是一个家庭(We are a family)”,然后一条一条地加上,他把自己和学生都融入到了这个班里。

我觉得一位优秀、称职的教师除了有丰富的知识外,还应该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这点非常的重要。教师应采取积极的态度, 努力改善与学生的关系。改变那种,教师教,学生学的枯燥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只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格教育。只重视身体的健康,而忽视了心理的健康,这些片面的行为,真正给学生一个积极,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确实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

《死亡诗社》这部影片讲述了新任英语教师John Keating充满活力的教育理念和饱含激情的教学方式,突破了预备学院原本死气沉沉的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全新的气氛,使学生的原本被紧紧束缚的思想得到了解放。然而他的教学理念、方式虽然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却无法得到学生家长和其他老师的理解。最终伴随着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不幸悲剧,他离开了他所热爱的教育岗位。

面对现实,作为教师,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应该如何选择呢?大家也都知道,这两种教学模式之间最大的区别便在于教师和学生两者间,谁是主要角色。素质教育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应试教育是教师灌输知识。那么两者之间的转换要点便在于要教会学生如何主动去学习,而这一点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成功的,需要逐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于是从小学阶段起,甚至是学前教育便要在教师引导下,开始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作为教师,要善于寻找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平衡点,在保证学生能顺利应试的同时,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同学们挖掘潜能,培养学生的专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而这个平衡点的寻找并不容易,需要一个教师丰富的经验积累,要能更为主动地深入同学当中,与同学们交朋友,充分了解同学们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把握不同学生身上不同的平衡点,将同学们引上一条真正通往他们成功的成才之路。

作为即将走上教师的我,在看过这三部影片后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相信我会以影片为鉴,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第2篇:观教育题材片《基石》有感

湖光中学谢艳华

新春伊始为配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全校老师欢聚一堂观看了由省委组织部制作的在广东卫视频道播出的专题片《基石》。该片采用电视艺术手法,通过生动讲述南粤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动人故事,诠释了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胜利的基石,深刻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通过收看《基石》专题电教片,让我再次从一定的理论高度上明确并检讨自己做为一名党员,肩上责任之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通过观看学习,我深深地受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使我更加对照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真正在思想上受到触动、精神上得到洗礼、心灵上得到净化、境界上得到提升,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学习、借鉴《基石》精神,贯彻落实创先争优活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时代的呼唤,我们的选择。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现实生活中来,提升学习质量的实践上来,把创先争优活动贯彻到各个基层党组织,坚持“把方向,谋全局,出思路”,发挥党员标杆的先锋作用,走在改革的前沿,走在发展的前沿。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组织工作,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引领社会进步和发展,所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没有大革命时期无数优秀中华儿女的革命奉献、无数先烈血肉之躯的付出,就不会有今天的新中国的诞生。正是他们抛弃个人和家庭私利,慷概激昂、英勇就义,为国家为民族作出重大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壮举,包括千千万万未留下名字的革命者,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石。作为新中国的建设者和分享者,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我们要沿着革命先辈开垦的道路坚持不懈的走下去;我们要永远怀念他们,并教育下一代时刻缅怀其丰功伟绩。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好好学习,努力工作,爱护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真心诚意地为人民服务,从小事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努力推动本行业、本地区的经济繁荣、生态健康、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直至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世界大国、世界强国,这就是我们必须做的,我们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尤其要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不要太计较个人私利,跟集体、地区、国家的利益相比,个人利益算什么!不要搞内斗,这样只会使人力、资源白白消耗,损害集体和社会!不要贪图安逸,不肯付出,为国家、为社会、为集体出一把汗出一把力,才不会让人生枉来一遭,愧对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和科研技能,争取把自己锻炼和修炼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新一代共产党员,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报效社会为人民服务。

第3篇:《我的老师》——观师生题材电影有感

《我的老师》

——观师生题材电影有感

以上提到的9部,仅为抛砖引玉,不知你哪些看过呀,有共鸣没?

回首往事,我干过一件自己觉得比较有意义的事:寄明信片给老师

有意义的事,我想,再小也是值得做的~~~

【语文老师】:

您将语文化作一阵细雨洒落我心底,您的课堂没有流水却似流水般清新。您引领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与孟子对话,探讨舍生取义,齐呼“鱼我所欲也”;您让我们认识了下工地、上战场的保尔,知道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巴黎圣母院》告诉我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欧也妮葛朗台》诠释了吝啬与悲剧;从《高老头》到《背影》,语文随处见人生,人生何处无语文?我愿做您语文天空中的一片行云,由风吹、凭水映、任山托,上可望天,下能俯地,处处是风景。

【数学老师】

哪里有数,哪里就有学。只是人生的曲线找不出方程。人生是向量,充斥着概率与变换。当数学的光芒折射到人生时,思维跳跃着进与退、简与繁、现象与本质、部分与整体……数学归纳法映衬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代数几何也终将“曲径通幽”,陶冶着思维,活跃着人生。数学人生,人生数学。

【English teacher】:

It is you who build a world using ABC, where the sky is blue and the field is green to breathe ABC just as our own breath. "Face the ENGLISH" & "ENGLISH the face". It is you who open a window to the west, from coast to coast, and reach to the TERMINAL.【物理老师】

感谢您带我们去领略奇妙的力、声、热、光、电、磁和原子世界。您展示了斗转星移、日月轮辉、物态互变,您呈现了小到雨滴大到天体的万物运动并神奇统一于牛二定律,您介绍了献身科学的哥白尼、倾身发明的爱迪生、终身电磁学的法拉第,您引领我们在五彩缤纷的物理现象里探寻十万个为什么

【化学老师】

您的化学课,宛如一篇令人回味的散文,又如一曲动人的乐章;引人入胜的导言将我们带入神奇而瑰丽的化学世界;深入浅出的讲解,如涓涓细流般把深奥难懂的原子、分子、同素异形体等投射入我们的心田;您通过化学给了我们知识,也给了我们智慧。

【生物老师】

您带我们从高山到平原、从沙漠到绿洲、从陆地到海洋去领略鸟语花香、蜂回蝶舞、古木深深、狮虎啸啸、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您让我们明白了无论水生陆生、不论简单复杂、别论低级高级,DNA面前众生平等;青霉素、杂交水稻、基因疗法改善着人类生活,生物、生命、生活,生生不息。

第4篇:观校庆纪录片有感

八14班黎凌逸

在时光的流淌中,我已经在这个承载我的梦想的校园里度过的快一年半的时间了,在这里,我追求着我生命中动人的章节,谱写出自己走向成熟的小调而在蓦然回首中,我惊奇的发现。这里已经成了我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地方,许多种情感在心中荡漾„„-----.题记

2012年11月3日,经历了10年沧桑的三中,依然默默地屹立在巍巍文峰山下,用她那温暖的身体孕育着成千上万的莘莘学子.曾经,有多少人慕名而来,在你的教育下,走上了成功之道;在你的教导下,走向美好的明天„„

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走入这里的感受:全新的教学区、高耸的钟楼、嫩青的草坪„„郁郁葱葱,一切都充满了年轻的活力和生机。这一切的一切都激励着我们学习;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心潮澎湃,让我对三中充满感激!

三中,你是语文,你用文字诠释生命的精彩。你如清泉叮咚的从我身旁走过,你叫我鲁迅先生的批判精神,教我列夫托尔斯泰对道德追求的执着;你带我游历摄魂夺魂的西游。我懂得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也体会到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反”的悲壮。三中,我赞美你,赞美语文般隽永、飘逸、沉稳的你。

三中,你是数学,你用阿拉伯数字和形态各异的符号表达像数字一样简明的你。你教我像“1”那般正直,教我像三角形那般稳当;你告诉我,人生就像风折线图,是坎坷,一如一波三折的情节起伏不定。但是有降就会有升,也许命运和我开玩笑,而我要做的是永不服输,要像“2”一样仰起高傲的头,执着的奋斗。三中,我赞美你,赞美数学的简明、明快、平凡的外表下暗藏深意的你。

三中,你是英语,你用字幕演绎生活的绚丽多姿。你如吹过的微风,慈爱的亲抚我依然稚嫩的脸庞。你幻化成A,告诉我它是陡峭的山峰,需要我不断攀登;你幻化成B,告诉我它是脚印,需要我脚踏实地地走才会记录下所有走过的美好;你幻化成C,告诉它是人生之路的曲折,它不可避免,但我们需要自信坚强地面对;你又幻化成D,幻化成E„„每一次都带给我新的思考和感悟,三中,我赞美你,赞美英语一样颇具现代气息的你!

三中,你是物理„„

三中,你是历史„„

三中,你是地理„„

“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深深地凝望你的眼,不需要更多的语言,紧紧地握住你的手,这温暖依旧未改变。"简单的词语,却演绎了一种最纯真的情感,依然记得那个寒冷的冬日,大家为了将一份年轻的生命维系,为患病同学捐款的情景,冰冷的寒风肆意的飞舞,而

我们的心里却有一股暖流在心中流淌„„其实在我们目光不及的地方,有那么多的人在默默地关爱着我们。这或许就是生命的一种感动吧,而学校教给我的也许就是一种满怀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面对未来,面对我们周围的一切的一切。

记得哈佛大学有句名言:学校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我想这句话真正的注解一个学校的内涵,今天我们是一个学院人,以我们学院的荣誉为骄傲。而明天,我们应该让学院因曾经有过我们而感到欣慰。用责任和义务去完善自己,去诠释自己,去施展才华,去绽放青春,去

第5篇:观香港回归纪录片有感

肖迪 201131010108 11月9日下午4点,我们工管1101班,在团支书的组织下,在工二B309观看了纪录片:香港回归之路。在观看此片之后我有如下感想。

为迎接香港回归十周年,近日,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正在播出大型纪录片《香港十年》。香港被誉为“东方明珠”,却未有幸亲身到过,于是对这部《香港十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前两天刚好赶上播放第

三、四集,这两集都独立成篇,分别展示了新香港的餐饮、游乐场、股市、港口航运等的发展情况。比如港式烧鹅和蒸屉点心,惊险刺激的迪士尼乐园,拥有滑稽可爱的海豚表演和陆离奇妙水母馆的海洋公园,约3个足球场大,10层楼高, 300架飞机重,年输送10亿美金货物的超级中远货轮和创造出的一个个牛市神话的香港股市,最后从415米高的中环最高楼鸟瞰香港的璀璨夜景,即使相隔万里,都仿佛置身其中。就是在这样一个拥有700万人口的弹丸密集之地,竟创造出了令世人惊叹的奇迹。这些成绩的背后不仅有中国政府、大陆市场的强大支持,更离不开港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严谨实干的工作作风。

港人一贯以工作拼命著称,这次的纪录片,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香港人这一朴实扎实的生活状态。在最繁华的中环,有家占据了整整三层楼的老字号烧鹅店,在香港已有近30年的历史,口碑极佳。建立这家店的是兄弟俩,都是厨师出身,虽已到耄耋之年,但仍秉承着创业之初的理念:每天一早准时入店视察,同老顾客攀谈,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亲自下到厨房指导烧鹅的上酱工艺,中午就餐高峰前,兄弟俩还要与饭店的管理层人员在餐桌前开例会,一起品尝探讨当日所供的各式菜肴,为的是追求精益求精的烹制水平,保持三十年来浓厚淳郁的口感! 这部纪录片,让观众追随摄像镜头切身体验到了香港人的真实生活, 看到了真实的香港人,并从中感悟、学习到香港人优秀的精神品质。 “我们在国旗的照耀下,幸福成长,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是大型纪录片《香港十年》记录下的香港一家普通的幼稚园里举行升国旗仪式时孩子们的宣誓。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中,伴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孩子们庄严地行礼、郑重地宣誓。那坚定的神情和稚嫩的童声与微风中飘动的五星红旗渐渐地融为一体„„相信看到这里,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会油然升腾起一种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作为1997年香港回归升旗手之一的警官柴家辉,亲历了回归那一永载历史的时刻;2007年7月1日零点,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的紫荆广场上,伴随着姹紫嫣红的礼花、隆隆的礼炮和人们的欢呼声,柴家辉激动地亲吻着自己的妻子。„„这些纪实与诗意相融合的画面耐人寻味,它昭示出:无论是在1997年之后出生的孩子,还是祖居香港的老港人,如今,对五星红旗和《义勇军进行曲》的认识已经取代了最初的维多利亚女王画像。作为中央电视台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特别制作的大型纪录片,《香港十年》由《十年见证》、《历练之路》、《和谐共处》、《活力充沛》、《背靠祖国》、《我的中国心》、《血脉相连》和《龙腾香江》八个篇章组成,尽管每个篇章各有其侧重表现的领域,但纪录片的最终意义是近距离、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香港回归后十年间,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旅游等各领域上的繁荣发展,让观众走近香港,更多地了解香港。

第6篇:观纪录片《二十二》有感

位朋

看完《二十二》这部纪录片,我很佩服他们的勇气。佩服这二十二位受害老奶奶的勇气和付出的努力。我不愿意称她们为慰安妇,因为慰安妇是日本侵略者的说法,我感觉这么称呼她们良心上过不去。

人的一生或长或短,几十年光阴或美好或痛苦,总有回忆,有的回忆是甜蜜快乐,但总有一些是伤口。回忆苦难,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因为你要把已经结痂或者痊愈的伤口再次划开,露出里面鲜血淋漓的血肉,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也需要很大的毅力。纪录片《二十二》是真实的记录下来受害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没有浮夸的演技,没有震撼的特效,没有明星,甚至没有什么背景音乐。全程只有那些老奶奶还有家人或者志愿者的讲述和泪水。只有艰难岁月的无奈和辛酸。

纪录片《二十二》里边好多老奶奶说着说着就泣不成声,我理解她们的痛苦和行为,但是你我永远也没有办法知道或了解她们有多么的痛苦。因为你我没有经历,没有经历过那种绝望和痛苦。纪录片里毛银梅老奶奶说着说着就说不下去了,她捂着双眼说:不说了不说了,再说我会痛。她们其实有很多痛苦,说出来会好受一些,但是她们知道她们就算是说出来,旁边的人也不会懂,只会让他们更加难受。所以她们选择不说。就这么默默的埋藏在心里。山西的李爱莲老奶奶说:我从十七岁之后就没有再和别人讲过,讲什么讲,讲了他们也不懂,我走(死)了就带走了。太多太多了,她们的故事我没有办法一一诉说。我只能记得她们的眼泪和痛苦。他们大都不愿意提起那些经历,我们也要理解,这么痛苦的往事不愿提起也有自己的苦衷,不必强求。

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其实是在和死神抢时间,电影开拍时全中国曾经20多万的受害者仅仅只剩下22人,等到电影上映时只有仅仅8位老人在世了。2012年全国仅剩32位所谓的“慰安妇”了。2014年《二十二》开拍时仅仅只有22位在世。所以电影名字取名“二十二”。导演郭柯说:“我们想呈现的不是历史,而是他们的心理状态。”影片最后的部分,我被一位叫韦绍兰的老奶奶的乐观精神状态而感动,因为她依然认为这个世界很美好。有一位老奶奶看到已经老了的并写过书认罪的日本兵的照片的时候,笑了,说:这日本人也老了,胡子都没了。可能那时候日本军人都有胡子吧。其实我感觉,对于过去那段历史,一直心存芥蒂的一直是我们后辈。慰安妇三个字包含了多少耻辱,包括了多少国破民亡的无奈。我们不敢面对那段屈辱的历史,但是历史就是那样的存在着,所以我们只能铭记,并让那些历史不再重演。

写到这里,我不知道怎么写了,因为我没有办法再去组织那些我曾经善于应用的词语和句子。所以我在这里讲一个事例:海南省曾经剩余的八位受害者老奶奶,他们曾经到日本状告日本政府,要求他们谢罪和恢复自己的名声等,直到8月12日,就是电影上映的前两天,曾经状告日本政府的八位原告的最后一位黄有良阿婆含恨去世。她直到去世都没有受到日本政府的道歉和赔偿。但是,她们曾经受到的伤害不会被抹去,日本侵华的历史不会被抹去。

现在的数字是仅仅只剩余八位阿婆,终有一天,这个数字会变为零。但是她们虽然离去,历史的真相不会被抹去。这部电影的秘密资助人张歆艺说:“历史就是客观存在,是永存的,无法抹去。”

在电影院,我没有听到预计的哭声,只是所有的人静静的坐在那里安静的看完了所有的影片,包括后边以前从来不看的名单。走出电影院,我说,这是我长这么大看的电影中看的最安静最不敢说话和评价的电影。

最后,希望大家能走进电影院,看看《二十二》,记住她们的面孔,铭记那一段历史。她们正在离去,历史总会永存。

上一篇:禁毒毒情分析报告下一篇:招商银行反洗钱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