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诗歌经典

2022-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爱情诗歌经典

浅议高中语文爱情诗歌教学

摘 要: 爱情是一个人一生中不可回避的情感,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是每个语文教师或多或少要思考的现实问题。文章以《氓》为例,探讨高中语文爱情诗歌教学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爱情教育 高中语文 诗歌教学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爱情的教育》一书中这样写道:“教育工作经验表明,对男女青年谈谈什么是爱情,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必要的。”[1]可见,他对爱情教育的重视。爱情是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的情感,会影响每一个人现在或者将来的生活。因而,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是每个语文教师或多或少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高中语文课本选录了各个时代、各种题材的爱情作品,像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醉花阴》、《声声慢》,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及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等等,这些优秀的爱情作品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作用。每个作品的题材、内容不同,决定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差异。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的《<诗经>二首》中的《氓》为例,谈谈高中语文爱情诗歌教学。

一、《氓》的爱情主题解析

《氓》讲述了女主人公在没有“良媒”的情况下,与男主人公定下了“秋以为期”的爱情誓约。然而,婚后才发现男主人公“士贰其行”。女主人公在无限悲哀中控诉了丈夫的薄情寡性,同时道出了自己无比悔恨的心情。最后还给其他女子敲响警钟:“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告诉女孩子要谨慎对待自己的爱情和婚姻,以免抱憾余生。

学过这篇诗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诗中的女主人公面对被丈夫抛弃的事实之后,没有像李清照《醉花阴》里的描写:“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更没有像《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她表现得不卑不亢、痛定思痛:深刻反省自己的境况,找出自己痛苦的根源,并决绝地向过去挥手告别。她的爱情虽然失败,她的婚姻虽然痛苦,但是她表现出了一个女子应有的自尊和坚强。从侧面可以看出:该女主人公具有爱情的道德感和理智感,她没有任何过激想法,也没有做出任何伤害自己和伤害他人的过激行为,她只是勇敢地面对自己失败的过去,揭露自己丈夫前后不一的行为,并且告诉其他女孩子谨慎地寻找自己的人生伴侣。

二、以《氓》为例,谈谈爱情诗歌的教学方法

《氓》这篇诗歌中蕴涵了丰富的爱情教育内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把爱情教育的养料充分挖掘出来,进行整理、归纳,让学生享受最好的爱情教育。如何才能将诗歌中的爱情教育传达给学生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诗歌的特征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诗歌是饱含深情的文学作品,在诗歌教学中渗透爱情教育,毫无疑问需要教师运用以情优教的教学理念,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力量,强化教学效果。同时,还要考虑到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抓住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情节进行深度教学。所以,针对类似爱情作品可以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动情吟诵,感受诗境。

朱熹在《诗集传序》中写道:“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磋咏叹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2]可见,中国诗歌十分重视音律节奏,强调诗歌的音乐美。所以,把握诗歌的情感内容,有必要反复朗读作品,在朗读过程中慢慢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诗歌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反复朗读作品,能更准确地把握作品内涵,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因此,动情吟诵对理解诗歌情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让学生运用感情朗读诗歌,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诗情、理解诗境。

2.凝神关照,渐入佳境。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有思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学习作品的时候,要遵循作者的思路,只有这样你才可以明白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分析到:“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勾摄。纯粹的诗的诗境是凝神注视,纯粹的诗的心所观境时孤立绝缘。心与其所观境如鱼戏水,欣和无间。”[3]因此,在指导学生反复吟诵诗歌之后,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凝神关照,这样头脑中才会有诗歌中的完整画面,学生才渐渐进入学习诗歌的佳境。

3.启发想象,展开交流。

在指导学生反复吟诵诗歌、把握作品思路之后,还要适时启发学生的想象。正如学者左健所写:“鉴赏中由虚静到想象、由想象到自得的过程,成为文学鉴赏的审美价值实现的一条主要线索。”[4]在《氓》这篇作品的教学中,当学生理解诗歌大意和诗境之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打开丰富的想象:女主人公由天真烂漫的少女变成投入家庭劳作的少妇。她每天都在为家庭琐事奔波着,双手慢慢粗糙、皮肤慢慢干燥、头发不再光亮,等等,这期间氓又在做些什么?他在家庭中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他是不是只爱着女主人公的美貌?诗歌之所以这么容易打动人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内在情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情感往往比较含蓄地表达出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借助想象,更深刻地品味作品。

4.总结爱情,正面引导。

诗歌教学在完成以上三个步骤之后,就需要教师适时总结诗歌反映的爱情内容,正面引导学生,让学生慢慢体味爱的真谛,同时还要教导学生及时反思爱情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像《氓》这首诗歌中女主人公渴望的是婚前和婚后表现如一的丈夫,但是婚后才发现丈夫“士贰其行”,因此打破了女主人公对爱情婚姻的向往,毅然决然地要结束和丈夫的婚姻关系。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从感性上体会到爱情中的种种问题。从道德上认识到爱情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从而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5.师生讨论,探讨爱情。

爱情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育力量,让美好的爱情观念根植于每个学生的内心。如何根植于学生内心,就需要教师发挥教学魅力。面对爱情这个话题,相信每个人最初的内心都是美好的,为什么世上有那么多不幸的婚姻,这就需要师生都发出声音,在反复讨论中强化学生的爱情观。如学习《氓》这篇诗歌的过程中师生可以探讨一个问题:当婚姻出现裂痕的时候,夫妻双方应该如何修补?当然师生观点不尽相同,但是教师可以通过每个学生的发言,发现他们对爱情的态度,及时进行引导。

6.置身当下,解读爱情。

很长时间以来,《氓》这篇文章一直保留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这篇文章的课程价值绝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背会这篇文言文,并非让学生知道一个被抛弃的悲惨女子的故事,更不在于让学生体察五千多年前的婚姻生活。而在于让学生学会置身当下,学着如何解读爱情问题。对当下高中生而言,这篇文章的灵魂价值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这其中,必然少不了对高中生爱的责任心的培养。

教师有责任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每一个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这个自由欢乐的学习氛围中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以后人生中学会如何“爱”。

三、爱情诗歌教学的启示

1.把“诗歌”当“诗歌”来教。

课堂教学中,立足诗歌独特的魅力,教会学生鉴赏品味博大精深的诗歌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人真切的情感,在字字斟酌中体会诗歌独特的语言美、画面美。像《氓》这篇诗歌是《诗经》中的一首,《诗经》以赋比兴的手法为后人称赞,因此这首诗歌的教学必然少不了对这种手法的讲解,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分章、分句地一一给学生讲解。虽然这首诗歌讲的是爱情教育,但是教师不能只关注诗歌的内容,而忽视诗歌教学的重点,要做到把“诗歌”当“诗歌”来讲。

2.正视答案的不确定性,引导学生辩证看待爱情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看待问题要学会用辩证的观点,采用一分为二的哲学思维。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态度。关于《氓》这篇文章的解读,学生从拿到课本就被告诉男主人公氓是一个虚伪薄情的负心汉,是一个背信弃义的男人,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丈夫,等等。很少有教师站在男人角度告诉女学生关于婚姻的认知问题,像刘祥老师就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答案,他认为:“妻子,绝不等于保姆,不是把所有家务活承担起来,就能够经营好一份爱情的。”[5]当下对这些爱情诗歌的引读,教师要正视讨论的问题,其答案都会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因此,诗歌教学中既要注重爱情教育的共性价值,又要突出爱情教育的个性价值。

3.结合其他爱情诗歌教学,引领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关于爱情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教是为了不教。”怎样才可以做到“不教”呢,这就需要学生学会自我教育。《氓》这篇课文被收录在人教版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在这之前学生学过了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在这之后学生还会学习到李商隐的《锦瑟》,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醉花阴》、《声声慢》,等等,在这些爱情诗歌全部讲完之后,教师可以上一堂关于爱情教育的专题课,让学生慢慢体味爱情的各种滋味。

爱情婚姻问题看似离高中生的生活非常遥远,其实不然,这些来自诗歌文本中的爱情问题,在学生中间俯拾即是,像“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单恋感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相恋誓言;“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分离痛苦,等等,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有深切的感受。因此,对这些问题加以思考、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这些关于爱情的教育,会对他们的思想感情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成为他们日后生活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世敏,寒薇,译.爱情的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

[2]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8:1.

[3]朱光潜.诗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54.

[4]左健.中国古代文学鉴赏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14.

[5]刘祥.中学语文经典文本解读—第三只眼睛看课文[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9.

作者:沈沉沉 粟斌

第2篇:于诗歌中回望道不尽的爱情

【摘要】诗歌中的爱情是不竭的创作源泉,诗人用或精巧或朴拙的修辞来表达自己关于爱情的理解,代入自身关于爱情之路的感叹。在不同时空的诗人笔下,爱情的呈现和理解各有异同,可以说在爱情的反复无常的外衣之下,诗人们殊途同归的展现出了爱情永恒缠绵的内核。李商隐和穆旦是不同时期不同经历下的古典与新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他们对于典型意象均有超越多数诗人的敏感性,对于语言的序列也有如同密码一般的重组和演绎。本文试图由分析《锦瑟》与《春》中语言和意象的不同形式,来探寻两位诗人的爱情理解。

【关键词】《春》  《锦瑟》  意象  想象  联想  爱情

一、古典诗歌侧重典型意象的个人化阐述,现代诗侧重意象的个性化。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 《锦瑟》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它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一团花朵挣出了土地,

如果你是女郎,把脸仰起,

看你鲜红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為关紧的世界迷惑着

是一株廿岁的燃烧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穆旦《春》

《春》中的“泥土”显而易见的带有发掘和启示的功能,被赋予了某种思想和特性。“绿色的火焰”“花朵”都是泥土中来,这是新的希望和春天的生命得以绽放的根基,与此同时,泥土还是那“鸟的歌”,是“谁家新燕啄春泥”中鸟儿的新巢,新的希望。在中国的创世神话中,泥土是女娲造人的来源,是落地即活的肉体。泥土是肉体,在其中生长蔓延的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都是新鲜的生命力和蓬勃的欲望。在这浓烈的颜色撞击中,诞生了一尊廿岁的青年人的肉体。这新鲜的肉体在花草之间,恰如苏轼所言春天之美是“一朵妖红翠欲流”,是新鲜奔腾的色彩。年青人的灵与肉不断对抗和消解,探索着爱的意义,然后陷入长久的迷茫和痛苦。肉体承载了诗人的幻想,与此同时又是禁忌而难以突破的。肉体若没有承载着爱情,就是贫瘠而苍白的,是一座荒城,而现如今爱情这一肉体的春天蓦然奔袭而来,在天地间所感而开合,恰是“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生命从此有了依托。落地生根,蓬勃不息。

“锦瑟”是开篇之物,这是《汉书·郊祀志》中素女的瑟,是传说中的瑟。素女用此瑟弹奏哀伤的歌曲,而这种哀伤凡人难以承受。这一传说在观念上已经确定了锦瑟的器型和内核:哀伤之物。而弦乐器在古代诗歌意象中一直以来和爱情均有联系,爱情的落空恰如弦断无人听,在中国古人关于婚姻的叙述中,亦有续弦一词。弦之器物独有的幽深绵密的声音被认为触动心灵之音。由锦瑟发端,显见叙述之情是哀情。也可见这是荡涤了岁月后的曲调,深沉缥缈,不似年青人的炽烈和反复,已经停止了追寻,而是静默的喃喃自语。开篇“无端”二字,无理之问,仿若思念情人至极而百无聊赖的下意识的低吟,似一声叹息,但听不到,为锦瑟的弦音所掩。如同一切无可言证的感情,于缥缈里暗藏浓烈。先秦诗作《越人歌》里唱“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先从山上的树木起兴,也是无端之言,这一如爱的萌发,不知为何而起——“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无法用逻辑来推导说明。然而听来不觉无理,反而心证其理,理所应当,那山上的木枝在春天也会萌蘖,上古歌谣里,人们已经发现了木枝本身暗含着的生命力,并将其和人相比,人内心关于爱的体悟也如林木不断滋生发展,呈现多种形态。《锦瑟》中的蓝田玉暖,暗合《搜神记》中紫玉与韩重的爱情故事,紫玉由爱而死,无法回应韩重的拥抱,化为了烟尘,爱而不得,无望无着。可以看到,《锦瑟》通篇都用这种极致之美的事物和传说来展现内心对于爱的理解——这爱是回忆中的爱,隔着茫茫的时空,蒙上了怅然若失的迷离意味。李商隐在他的另一首《马嵬(其二)》中谈到对于杨贵妃和唐明皇之间生死两隔的爱情的理解,说是“他生未卜此生休”,异曲同工的表达了他对于无望之爱的深刻解读,或许可以认为李商隐诗中的爱的最高形式就是未完成。《锦瑟》之爱未曾道尽,没有具象,或许是诗人自身爱的过往,又或者是无数个爱的故事中抽离而出的岁月的歌谣。

二、传统诗歌重联想与想象,现代诗歌重直觉与幻想。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它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一团花朵挣出了土地,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女郎,把脸仰起,

看你鲜红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关紧的世界迷惑着

是一株廿岁的燃烧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是火焰卷曲又卷曲。

呵,光、影、声、色,现在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穆旦《春》

诗歌主情。传统诗歌尤忠于此。

李商隐诗歌纯为抒情体,全诗整体为一。其中四句似不可读,也不能解,解读即是美的毁灭。其意象的神秘和统一使其成为唯美典范。庄周梦蝶,杜宇化鹃,人与物合二为一,我是周遭之物,物也即我,不分彼此,相互融合。古典诗歌含蓄唯美,用山水来托情,用典故来遮盖未尽之言,留下迷思,催人一读再读。让读者得以拥有多层欣赏视角,人人皆可通过这一语言密码来打开内心,比照自身关于爱的理解,若合一契,不能不有所感慨。“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意境扩大,虚实幻境,海天一色,珠玉相合。重的是意境的营造,情已无人诉说,但一如爱情的如泣如诉,珠泪之美,玉烟之暖,读来从舌尖渗透进骨髓,通体都柔软起来,进入迷离之境。如一头扎进太虚幻境的贾宝玉,俗舌眼饧,悠悠荡荡。在迷幻和想象里荡涤身心,忘却凡俗之事。真真假假,无人追寻意象的一一指应,而是通篇读来顿感万千红尘中柔情万丈,不禁心碎至此。

穆旦的《春》对于爱情的描绘,更多是依靠直觉的搜索。意象中的象,即为形象与视觉现象中的投射。诗人让春天的典型意象悉数登场,看似如朱自清的《春》一般热闹喧腾,而细究这些意象的刻画,却超越平常的认知。他没有选择传统意象中唯美的存在,反而单刀直入,只取春天的景物来描绘。按照常规的阅读顺序,绿色的火焰对应着燃烧的肉体,都在拥抱、摇曳、卷曲;女郎的脸是花朵,是鲜红的欲望,它们在关紧的世界里赤裸的展现着,又欢乐又痛苦。诗歌用散文化的方式打乱了排列,凭借着幻想让爱从土里挣扎着冒出来,让爱情的无望和诱惑沾染到春天的一切事物之中。把意象的封闭静止完全打破。让二十岁的青年爱情有了温度和质地。好比握雪之后的触感,痛苦而炙热,这种奇异性在文本中自然的排列铺陈,用身体的经验来直接抒写,新颖奇异,扩大了文本张力。文中点明的:光、影、声、色,是感官的一次集体释放,由“火焰”而产生了动态感,大地上生长的一切本来就有动态性,而此时的火焰更是加深了颜色的对比,空间的折叠,人和物在火焰之光中变形,展现出其他的形态。原本一目了然的油画变得抽象离奇。“光、影、声、色,现在已经赤裸”直接大胆的表达了青年人在爱欲中的沉沦,年轻的诗人在模糊重叠的意象里铺陈思想的矛盾,拉着读者一起进入焦灼而热烈的心理世界。这一“燃烧的肉体”中有绿草,有红花,有暖风和鸟鸣,这一身体就是春天,诗人将两者糅杂一起,不分彼此,眼前之景就是心中之境。

三、作为高度凝练的文学形式,传统诗歌侧重于含蓄写意,现代诗歌更加直白。

《锦瑟》开篇和结尾直接抒情,传达对于华年逝去的追思和情感的惘然。由身边围绕的天地万物发端,可心里眼里不见万物,一个劲的只指内心,这才可见“为情所困”,将抽象之情爱寄寓具象之万物。让情感有迹可循,落地寻踪。但这种“情”不知具体年月,也不能确定深度重量。最妙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可待指向未来,追忆暗合现在,当时又指过去。一句之中,过往如今未来三个时间点纷繁交错,避无可避,正如《百年孤独》首句的撰写“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由时态的多重复合来扩大空间和时间的边界,此情的厚度和广度无边无际,这才证明情网恢恢,难以消解。张爱玲的散文诗《爱》里,也将这爱形容为“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用时空的广袤拉长爱的阈值。作者自己对于爱也难以捉摸,这和《锦瑟》的无端之爱,有所照应。

相对于《锦瑟》里无可发端,充盈天地的情愫,穆旦的《春》却是把情感倏忽拉下,寄托在沉重的肉身之上。这恰是“灵与肉”的分界,《锦瑟》之美在于空中楼阁,半壁海日。《春》中处处都是招摇的情爱,“渴求着拥抱你”“鲜红的欲望”“燃烧的肉体”,分明是二十岁的青年炙热的爱,是情欲,是泥土里的原始欲火。这爱不是“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的哀怨缠绵,而是充满了初次感受爱的滋味的新奇和苦痛,青年之爱是冒失无理的,缺乏考量,随心所欲。但这爱让初尝滋味的诗人并不好受,“一团花朵挣出了土地”中的“挣出”是肉体的自我觉醒,是生命的力量。而“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快乐”则暗示着“暖风”作为外因在诱导着诗人的爱的觉醒。作为二十岁的青年,对于世界还是外放型的,他们不停的感受身邊之物,由他物而观照自我。《春》中的爱并不收敛,但却单纯。它藉由春天的景色而尽情挥发。“女郎”“泥土”“花朵”的组合,并不是穆旦这一新派诗人的独创,而是糅合了古典美学和新派主义的一次尝试。中国戏曲史上的杰作《牡丹亭》中杜丽娘第一次踏入家中花园,发出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感叹,这是生命的感叹,杜丽娘这一怀春的女郎,游园惊梦,为这春花春情而感动,她眼中所见也即自身之美,那千古一叹“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不正是“燃烧的肉体”和“鲜红的欲望”的胶着。在这一刻人和春天之物合二为一,由赏春景中惊觉自己也是春的一部分,在她的身体中原来一直存在着一个未曾展露于世的春天。而我们的诗人穆旦沿袭了古典美学中关于春情的颂扬,但是他大胆的将这一内心中的春天泼洒出来,他不再隐晦,而是直言春天的美,那美便是春情,便是年轻人熊熊燃烧的心火,他直接道出这哪里是满园的花朵,分明就是满园的欲望。那“为关紧的世界迷惑着”的肉体也正是为爱苏醒的蓬勃的欲望的载体。诗人穆旦将古诗歌中隐藏的情感从意象的掩映里解放出来,让花、草、女郎、鸟等蓬勃的春天之物象悉数出场来佐证这情意,诗人眼中可见之物全是爱情,全是色彩,全都动起来,探索着爱。而意象的选择甚为巧妙,让这万物都在燃烧。爱情一如吻火,光热太甚,疼痛也甚,却光芒大盛,无法回避。这是大胆的爱情之火的纵情高歌,待火烧尽,人也老去。暮年的诗人李商隐早已不是需要他物来印证自身的青年,藉由阅历,他已和世界相融,那汹涌的爱也静止下来,在爱的灰烬里回望的才是《锦瑟》。

参考文献:

[1]裂帛:现代诗与思维的野性

[2]《穆旦诗文集》(修订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

[3]《叶嘉莹说中晚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8:148—156.

[4]张丹.重弹《锦瑟》——一种文本中心主义的分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52-54.

[5]吴投文.在生命的限制中对自由的张望——穆旦诗歌《春》导读及相关问题[J].北方论丛,2016(06):36-41.

[6]《牡丹亭》(明)汤显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

[7]《张爱玲散文》张爱玲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张铮

第3篇:略论中西诗歌中的爱情观差异

【摘要】 《我愿意是急流》与《致橡树》两首诗中生动细腻的创作手法让读者忽视了背后的爱情观,每个人对于爱情的观点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愿意为爱情牺牲一切,而有些人面对爱情是无比自私的,这两首诗完美地阐释了现实中两种不一样的爱情观。本文通过对这两首诗的解读,主要从思想内容以及不同的爱情观差异,更深入地了解这两首诗背后的爱情观。

【关键词】 舒婷;裴多菲;爱情观;独立

《我愿意是急流》是诗人裴多菲于1847年给他的爱人森德莱·尤丽娅写的一首诗。《致橡树》是当代女诗人舒婷在1979年发表的作品,是舒婷爱情诗中的代表作品。本文主要对《我愿意是急流》和《致橡树》这两个作品中表达的两种不一样爱情所产生的观点差异进行分析。

一、思想内容不同

《致橡树》这首诗是通过拟物化的艺术手法,用橡树表达热情又真诚的爱情和彼此独立又深情的爱情观。舒婷在自我情感律动中的内省上比较擅长,在捕捉复杂细腻的情感经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她的许多作品中充满了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色彩,对人生中的任何事物既平和又有着激情。她的作品在表达内心情感时擅长用联想、象征、比喻等艺术手法,在朦胧模糊的氛围中表现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暗,是现代风格中的浪漫主义产物。

《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以通畅的语言和激情表现了作者心里对爱人真诚的爱。诗中叠加在一起的意象里透露着悲凉。一面看起来悲凉但另一面则是一种心灵的崇高和对爱情的执着。诗中所表达的是作者眼中的爱人形象——既美丽又贤德,对爱热情;另一方面,也代表了诗人爱情的理想。作者不惧风吹雨打也要和恋人在一起,体现出诚挚忠诚的爱情理念。之所以使得诗人与他的诗刻在了一代代理想主义和渴望自由的人们心中,正是因为这种对自由的坚贞追求,对爱情观的不断追求。

二、两种感情基调

舒婷和裴多菲隔着许多年表达着爱情的对抗,男性埋没了许多年的裴多菲式的爱情理想,沉醉女性许多年的裴多菲式的爱情神话被舒婷打破并毁灭了。

《我愿意是急流》是一首表白诗,写于裴多菲与尤丽娅的热恋期,23岁的裴多菲在晚会上与尤丽娅相识。让他一见钟情的不是尤丽娅的美貌,而是她的真诚与清纯,尤麗娅父亲认为裴多菲是穷诗人,不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但裴多菲对尤丽娅的感情坚不可摧,在半年的时间里创作出了很多情诗,如《致尤丽娅》《我是一个怀有爱情的人》《一下子给我二十个吻吧》等,尤丽娅终于说服父亲,一年后与裴多菲走进了婚礼的殿堂。其中《我愿意是急流》是这些抒情诗中的珍品。

裴多菲·山陀尔这个名字让几代中国青年心里像浪潮翻腾。“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①就像一道劲风吹鼓着人们的成长风帆,鼓励着人们为实现时代理想、民族前途、生命真谛,奋不顾身,奋勇向前。

在《我愿意是急流》中,诗中所勾勒出的许多意象,即“急流”与“小鱼”、“荒林”与“小鸟”、“废墟”与“常春藤”、“草屋”与“火焰”、“云朵”“破旗”与“夕阳”,表达出她的端庄贤淑是为配得上他的坚不可摧,她的安逸鲜艳是为见证他有力的庇护。

这六组意象分别象征男女爱情角色,女性之所以在感情中迷失自我,成为男人的俘虏,是因为处在这种爱情主张中。女性之所以压抑自己的个性,是因为她以为是为了保护爱,从而导致迷失自我。就爱情观而言,人有高矮胖瘦,亦有美丑,以往外表的美丑是次要的,现在外貌也成了主要的,但从心灵美的角度来看,爱情观有崇高、平凡和陋俗之分。

代表纯正洁白、忠诚真挚和无私奉献等诸多人性美的爱情观往往是崇高的。反映出一个人自私自利之心、强词夺理、欺骗捉弄等人性中诸多丑恶的一面的爱情观通常是陋俗的。而平凡的爱情观是一般人对爱情的理解,它通常表达出人对生活的简单认识,它含有人性纯洁的一面,也有着一些人性本能的东西。

许多读者将《我愿意是急流》的思想定位在为爱情无私奉献上,这是远远不够的。如需要赢得爱人的真心,必须坦荡,必须做自己,并且证明自己,这就是裴多菲的爱情观。于是,我坚强,我勇敢,我沉静,我坚韧,我坦荡;于是,我的爱人快乐、温馨,进步、成功、辉煌;于是我赢得了爱,赢得了幸福。

《致橡树》中的“我”是“木棉”,这一形象昭示的“她”,既充满着刚硬的生命气息,又保留了男性主张中女性的那种温柔妩媚的个性,与她相映成趣的是橡树形象所象征刚硬的男性气质,诗中的“他/她们”同样以橡树的形象共同创造了一个完美的爱情,表现了女性的自我独立意识。

诗中“她”与“他”:用“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表达灵肉共舞;用“分担”与“共享”表达同甘共苦;用“你有你的”,“我有我的”表达彼此独立;用“仿佛永远分离”表达享受自由;用“却又终身相依”表达体味默契。②

否定了传统的相互依赖性和无私奉献的爱情,表达了作者对爱的追求,支持了平等独立的、有难同当有福共享的爱情观,表现了诗人对爱的理解和信念。谈到这种爱情观不得不说和现在的AA制爱情观有些相似。

“AA”比较形象的称呼概括了两个独立的人,互相依赖,互相靠拢,又各不牵连。婚姻里的两个人就像家里的两根顶梁柱,各行其是。有难同当,有福共享,指的就是诗中的“木棉”和“橡树”。女性不做男性的附庸,有独立的人格。这是AA制生活的出发点。婚姻里的两个人,生活中采用AA制,让女性走向独立。AA制的爱情不主张单纯的奉献,主张有回报的付出。单纯奉献的爱情观,都是以一方为牺牲,是当代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作者用排比句、否定语句,表达了肯定的态度。在否定依赖性的爱情观点时,作者用了“绝不”;在否定无私奉献的爱情观时,诗人用了“也不止像”。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③“作为树的形象”,与这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面的“凌霄花”和“鸟儿”,虽然与对方有同样的地位和人格,但突出了双方是两个独立的形象。这种爱,有坚实的根基和感情的交流,“根,紧握在地上,叶,相触在云里”。这种爱,互相尊敬而志同道合,同甘共苦,终身相依为命。

《致橡树》所表达的爱情观,至今仍然具有时代意义,正好与现在社会AA制的爱情观相吻合。

三、结语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曾经说过“诗品出于人品”。古今中外,真正当得起“大诗人”这一称号的,概莫能外。而19世纪匈牙利最伟大的爱国诗人裴多菲就是其中较为卓绝的一位,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中,盛赞裴多菲是“伟大的抒情诗人,匈牙利的爱国者”,他还说:“我向来是很爱裴多菲·山陀尔的人和诗的。” ④

通过上述两种爱情观的比较分析,像《致橡树》这样的爱情观: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一个人,不论我多么丑陋、懒惰、懦弱不堪,都待我如初,这才是真爱。然而随着年岁增长,发现世界上是没有无条件的爱,一个人可以一瞬间爱上你,但是当荷尔蒙消散的时候,一个人依然爱你,你是一定要达到某个标准的。

每个人的爱情观和人生观不一样,都有着它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基础。每个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在不同的时代,他们的爱情观都可能受到影响或者被潜移默化。因此,每个人爱情观的产生都与自己所受到的社会经验、家庭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注释:

①出自于《自由与爱情》,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1847年创作的一首短诗,1929年经过我国著名诗人殷夫的翻译,通过鲁迅的传播,受到广大中国读者认知。

②皮訪贫、王莉:《非常女人与绝对男人之爱情对话——比较赏析〈我愿意是急流〉和〈致橡树〉》,《高中生》2003年第12期。

③张玉庭:《重读〈致橡树〉——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致橡树〉阅读指要》,《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03年第07期。

④董乃斌:《〈艺概·诗概〉的诗歌叙事理论——刘熙载叙事观探索之一》,《文学遗产》2012年第4期,第122-129页。

参考文献:

[1]涂成凤.《致橡树》与《我愿意是急流》比较阅读创新微型教案[J].科技咨询导报,2007,(24).

[2]李都明.《致橡树》为什么是一首爱情诗[J].中学语文教学,2006,(05).

[3]江来军,刘学瑶.一场男性与女性爱情对话的现实意义——《我愿意是急流》与《致橡树》比较解读[J].中学语文,2003,(21).

[4]朱新敏.《我愿意是急流》品读[J].语文教学通讯,2001,(10).

[5]张玉庭.重读《致橡树》——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致橡树》阅读指要[J].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2003,(07).

作者:艾迪娅·帕尔哈提

第4篇:爱情经典诗歌

爱情是对某些事物的喜爱所产生的情愫。有关爱情经典诗歌,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当你老了》

作者:叶芝(爱尔兰)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者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袁可嘉 译)

【临江仙】

作者:晏几道(宋)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对月吟》

作者:歌德(德国)

你又把静的雾辉

笼遍了林涧,

我灵魂也再—回

融解个完全;

我遍向我的田园

轻展着柔盼,

像一个知己的眼

亲切地相关。

我的心常震荡着

悲欢的余音。

在苦与乐间踯躅

当寂寥无人。

流罢,可爱的小河!

我永不再乐:

密誓、偎抱与欢歌

皆这样流过。

我也曾一度占有

这绝世异珍!

徒使你满心烦忧

永不能忘情!

鸣罢,沿谷的小河,

不息也不宁,

鸣罢,请为我的歌

低和着清音!

任在严冽的冬宵

你波涛怒涨,

或在艳阳的春朝

催嫩蕊争放。

幸福呀,谁能无憎

去避世深藏,

怀抱着一个知心

与他共安享。

那人们所猜不中

或想不到的——

穿过胸中的迷宫

徘徊在夜里。

(梁宗岱 译)

【迢迢牵牛星】

选自《古诗十九首》(汉)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致橡树》

作者: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锦瑟】

作者:李商隐(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一棵开花的树 》

作者: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绮怀】

作者:黄景仁(清)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画廊里的美少女》

作者:麦凯格(苏格兰)

有蔬菜的静物画

和注视它的你

那么地静。

那静物画中的种种色彩

以其自身存在的强度

震颤。

假如没有光

它们又能怎样?

陌生人,我喜欢你

如此静静地站立

在你携带着的

光的强度里。

(傅浩 译)

【更漏子】

作者:温庭筠(唐)

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你与我之间》

希梅内斯(西班牙)

你与我之间,爱情竟

如此淡薄、冷静而又纯洁,

像透明的空气,

像清澈的流水,在那

天上月

和水中月之间奔涌。

(林之木 译)

第5篇:如果经典爱情诗歌

如果我是一片叶子不求随心所欲漫天飘舞

愿亲近周围树儿卖弄风骚

如果我是一颗尘埃

不携风雨兼程四海逍遥

喜靠近附近草儿说说笑笑

如果我是一颗小星

不想异国他乡枝头闪耀

愿陪伴隔壁月儿每分每秒

如果我是一只海鸟

不羡展翅飞翔有多远高

喜追逐贴近海浪亲吻拥抱

如果我是你前世的一段情缘

不求海角天涯觅寻知己

但依偎眼前人儿白首偕老

没有如果

所有假设被现实说服

我伸手醉人玫瑰

这一枝预约了

我抬头累累硕果

那一串已摘了

现实残酷难逃

我才发现有缘的你

已是他人手中的宝

奇思妙想已成徒劳

一切随缘便好

第6篇:爱经典爱情诗歌

虽说是缘分虽说也会有缘无分

虽说还是虽说

我唯一一次让自己的出手

不知道是否会命中你的心窝

你有时候那种的只在天上有的感觉

让这个时常埋怨高考制度以及追求自在的我

低下了头

可我

依旧是我

我的爱不会轻易抬手

一旦抬手

就应该把你举到那里

高高挂起

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

它让我却弱

它让我记住了你

它让我懂得每次想拥抱你真正的原因

和意义

每一次想你的时候

星星是闪着眼睛的

月亮是带着微笑的

太阳

不会有太阳的

太阳那时候不知在哪

因为我一直是在晚上想的你

白天

我在为我们的未来奋斗着

但还是会被别人说

说我不专心

经常发呆着

还傻傻的笑着

我一直觉得

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故事

我一直认为

有了你

才能算拥有一份最美丽的爱情

所以

我想爱你

因为有了你

我在梦里

才会无所不能

生命中有一个命中注定的人

她不一定会什么时候出现

只不过

她始终会出现

我希望这个她会是你

让这个世界为我们见证

然后一生幸福

然后一世情人

第7篇:她经典爱情诗歌

她是什么样子吗

窈窕个儿长头发

柳眉大眼小嘴巴

吴语娇娇赛蜜粑

是什么样子吗

一朵火红玫瑰花

是非分明性泼辣

羡煞一群情欧巴

看在眼里心想她

想她夜里睡不下

起来数星星吧

一二三五一十八

星星多像她的眼睛眨呀眨

就是不说话

拿着手机对着漂亮的脸蛋

看呀看发了傻发呀发了傻

聪明的人儿请告诉我

有什么好办法

让我得到骨中骨肉中肉

那个美夏娃

你呀单相思吧

看你像个娘们羞答答

鼓起勇气求爱吧

再好的花也有人摘

最漂亮的女人也有嫁

爱情催生力量

爷们怎能害怕

好吧先通个电话

说说我的心里话

打电话

怎能表达我的诚心

还是拉倒吧

明天我要献给她一千朵玫瑰花

跪她

把我的爱情表达

我爱你嫁给我吧

我爱你嫁给我吧

看她怎么回答

如此这般我可要睡下了

可是我还是睡不着

心里眼里全是她

风来了雨来了

雨水有没有淋着她

天冷了下雪了

寒冷有没有冻坏她的小脚丫

情为何物从心发

爱何理由新牵挂

我心里装着她

我心里装着她

我心里想着她

我心里想着她

第8篇:无题经典爱情诗歌

夕阳西沉留余辉一片

独坐庭院一隅

静待夜空明月独挂

酒之微醺

感兄弟姐妹情深

思之幽幽

唯醉后不念

然酒醒之时

忆往日情愫

几许奈何现心头

近中秋时节

思今生独爱佳人

盼团聚

享欣喜一刻

然总感执纤手四目相对无语

绪之悠悠

念之凿凿

意决绝情难续

分飞燕

不相见

待月圆夜

樽美酒满杯

饮尽恩爱情愁

此情悠悠

唯心酸不竭

回头方能梦醒

此生伤亦罢痛亦罢

禅静之中求心安

祈求来生聚

聚永恒

第9篇:思念经典爱情诗歌

诗歌的纯情使我们相爱生活的无奈使我们分离

有了电话手机

有了飞机高铁

却一别经年

再也没有交集

不能相濡以沫

就希望能相忘于江湖

只是为何还会时常

在心底默记你的号码

虽然已经相对无言

为何总忍不住

要拨一拨你的号码

只为了听一听

你手机的铃声

偶然你的铃声没有响起

为何我还要慌乱地

象断了线的风筝

当你日益频繁的

出现在我的梦境

我才明白

思念原来是醇酒

哪怕把它深深的

深深的埋在地底

随着时间的流逝

却日益的浓郁

而今我已是一个酒鬼

适应不了厚黑的潮流

依旧只能将醉酒时

流露出来的心痛

写成斑斑的两行

却不知你是否依然

喜欢这单薄的文字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