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让生命

2022-12-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读后感让生命

让生命附着于文学之上,让文学附着在生命之中

时光飞逝,转眼间,吴福辉老师也迈入耄耋老人的行列了。回忆起跟随老师读书的岁月,已是二十年前的事情。近些年,因为在国外工作,没有去拜访老师已经很久了。好在当今世界媒体发达,通过各种渠道隔三差五总能看到老师的身影。从照片和文字看,老师依然充满活力,身健笔亦健,时光仿佛没有给他留下痕迹。我想,这大概与老师开朗的性格有关,同时也是他几十年如一日专注于文学研究的结果。以前听系里老先生们讲过,专注做学问其实就是“练功”,心无旁骛,凝神静气,在读书和写作中独享身心愉悦,不仅有益于健康,更利于精神的提升,胸怀更为宽广,境界更为高远。吴老师的“年轻”就是此种理论的最好例证。老师所挚爱的是文学,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文学始终如影随形,正如他常说的那样:“一个人最大的幸运是,他的兴趣和他从事的工作是一样的。我最爱的是文学,我的工作是文学研究,所以,我很幸运。”当年轻学者问起做学问的“秘诀”时,老师常常不假思索地回答:“做文学研究必须热爱文学,让文学附着于生命之上,让文学研究融入生命的体验。”这是老师的心得体会,也是他的人生写照,文学与生命早已融为一体。

文学伴随成长:从上海到东北,从东北到北京

凡是跟吴老师相识的同事或学生,都知道他出生在上海,少年时随父亲工作去了鞍山,在那个天高地远的东北矿山读书、教书、成家立业,为祖国的重工业基地贡献了最美好的年华。通常这样的经历常常被演绎成一个为时代抛弃、充满委屈的落难故事。但是,在老师那里,从未听到过他对那段岁月的抱怨和不平,而他念兹在兹的却是满满的美好回忆。即便是讲到当年一家四口人的蜗居,老师也是兴致勃勃地说:“每天晚上,家人都睡下之后,我一个人在厨房里,坐在火炉旁边读书、写作。我的第一篇论文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发表在《辽宁教育》杂志上,那是省里的教学研究刊物。”今天的我们,难以想象在那个“读书无用、闹革命的时代”,在偏僻的生活资源严重匮乏的东北矿山地区,居然有一位如此敬业的语文老师,每天孜孜以求潜心研究如何上好语文课、如何做一个最好的班主任,仿佛那所中学是与当年不断的政治运动局势隔绝的世外桃源。我猜想,那里应该也不是世外桃源,是因为老师从父辈身上继承了老上海人的专业精神,也是因为老师对文学的挚爱。正像老师自己的描述:“在教好语文课之余,尽量找文学作品来读,不仅阅读中国文学,也读俄罗斯等外国文学作品。除此之外,尝试着写一些文学研究的文章。”显然,在那片荒芜的土地、在那个荒谬的时代,因為有文学相伴,吴老师没有虚度光阴,既出色完成了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任务,同时靠着自修成长为一名业余文学研究者。常言道,所有的机遇都青睐有准备的人,这话用到吴老师身上恰到好处。当“文革”结束,老师搭上最后一班车考取了北大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跟随王瑶先生和严家炎先生读书,从此,走上专业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道路,至今已41年。

进入北大读书时,吴老师已入不惑之年。未名湖畔,遇到了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同学,接受了最好的学术训练。短短三年,分秒必争,尽量多地阅读中国现代文学原始报纸期刊、作家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听吴老师讲过,为了抓紧时间多读书,且不说节日和周末不曾休息,即便是寒暑假,也很少回家,仿佛要把前40年没读过的书全部读完。从“读书”来看,吴老师赶上了好时代,至少那时没有学术成果量化指标,找工作也不会被要求发表C刊文章,可以安心读书,夯实自己的学术根基,奠定一生的学术研究路向。

吴老师不止一次回忆北大读书的情形。从吴老师的叙述中,感受到他和同学们专注读书的快乐,还有同学间纯真的情谊。那是一个人才涌现的好时代,同一届同学日后无一不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最优秀的学者、领军人物。而唯有王瑶先生门下的弟子们学术成就最高,相互之间感情最好,四十年如一日,从来没有所谓“内讧”的传闻,可谓“零绯闻”集体。北大中文系主任陈晓明教授评价《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时说过:这是一本很齐整的书,集体合作能够做到“不露痕迹”实在不容易。由此可彰显出吴老师和他的同学们之间的深厚情感,因为相互了解、接近,所以才能配合得如此默契。

在吴老师自己做了博士生导师之后,常对我们讲:“王先生不主张在读书期间发表论文,强调多读书,坐稳冷板凳,毕业之后再发论文不迟。”吴老师希望像自己先生那样要求自己的学生,但是,吴老师非常理解当下年轻学者的不易。虽然当今学术界不像国外学界描述的那么恐怖——“不发表就死”,但是,量化指标的确是压在研究生和学者身上的沉重负担。吴老师的学生们很难找到老师在北大读书时的忘我状态,也做不到心静如水地阅读和思考,不得不为稻粱谋去努力完成量化指标。所以,回望吴老师的北大读书岁月,不禁充满羡慕和敬仰,羡慕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敬仰那一批前辈学者对学术的敬畏和真诚。

总之,自从到了北大,吴老师时来运转,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当时良好的学术氛围,开启了不折不扣的学术人生。接下来的40年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专心致志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这块园地里深耕细作,结出累累硕果。

创造经典:文学史写作和研究

吴老师称自己是做文学史研究的人。这倒不是说,他只写文学史,而是表明一种学术立场和研究方法。当然,吴老师和钱理群老师、温儒敏老师合著的那本《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当之无愧是文学史著述中的翘楚,其影响力遥遥领先于其他同类论著。在当今这个文学史“泛滥成灾”的年代,《三十年》再版50余次,累计发行130万册,不可不说是个奇迹。这本文学史既是学术价值极高的论著,也是一本优秀教材,无论是结构的设计,还是文学史观,以及文学史叙述,均为上乘,可圈可点。《三十年》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三位老师驾驭现代文学的非凡功力,还在于他们对最新学术成果的及时回应,不断修订,始终站在学术前沿。岁月沧桑,自1987年第一次出版至2016年最近一次修订再版,三十年间,中国社会、学术和文化发生了太多太大的变化,但,《三十年》仍未过时,依然坚挺地屹立在学者和学生的书架上。

作为一位文学史家,吴老师可谓取得了巨大成功。除了《三十年》的奇迹之外,吴老师独立完成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也是享誉海内外的名作。2019年,《插图本》英文版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发行,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为之做序,向英语界读者隆重推荐:此书“以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和富于判斷力的学识广受尊重。有鉴于文学史的范式日益僵化,吴福辉多年来一直在探求更新路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代表了他最具有启发性的尝试”。“它大胆地把中国文学的现代化看作一个漫长且旁逸斜出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上溯至十九世纪的最后几十年。它没有设定一个整齐划一的时间表,反而承认现代会在任何特定的历史节点到来,这些节点是诸多新的可能性的竞技场,其结果不一定反映最好的可能性,甚至不一定反映其中任何一种可能性”,“考虑到吴福辉教授写作这本书的环境,这种处理方式乃是一项壮举”(见王德威著 季剑青译:《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英译本序》)。

《插图本》是不同于《三十年》的“另类”文学史,王德威老师称其为“一项创举”。他不仅指涉结构和形式的新颖,并且敏锐地发现了形式之下新的文学史观。201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插图本》是对当时“重写文学史”的回应,吴老师在综合诸多同事新的研究成果之后,重新归纳和提炼,打破线型历史脉络,发展出属于他自己的新的文学史叙述模式。吴老师从不回避通俗文学的重要价值,直面文学生态的复杂性,力图在主流文学和非主流文学、物质生产和文学生产相互交错勾连之中,尽可能逼近真实地描绘出一幅立体的现代中国文学地图。事实证明,吴老师的“创新”成功了。这得益于他一以贯之的治学态度,正如他的为人处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用宽大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看待文学研究和人世,不排斥“新”,也不拒绝“异”,擅长有选择地吸纳他人之长,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时代保持同步。

吴老师的眼光始终没有偏离前沿课题,但他的文学史研究方法仿佛属于“老派”,几十年如一日坚守“论从史出”,从史料出发,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即使在西方理论狂扫中国文坛和学术界的那几年,吴老师和他的同学们也不曾为之所动,以不变应万变,坚定而自信地走自己的路。事实证明,这不是保守,而是每一个治学严谨的学者应有的姿态。西方理论固然重要,但吴老师们由于时代的原因,深知自己的“局限”,不愿生吞活剥那些“贩卖”过来的甚至语句不通的理论译本,更不愿故弄玄虚、不懂装懂,做高深状以吓唬人,他们宁肯下笨功夫,扎扎实实地从史料出发,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从史料中发现问题,对问题予以升华,提炼出有说服力的观点。40年过去,经过时间的淘洗,吴老师的论著并没有因为缺乏时髦的“术语”而失去思想的光芒,反而是那些充满似懂非懂的西方理论术语的文章和书,渐渐被读者抛弃。原因是,随着学者整体外文水平的提高,对西方理论的理解越来越接近准确,重新检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翻译过来的西方理论书籍,发现其中有太多的误读和翻译错误。今天的结果,恰好证明了他们那一批前辈学者治学态度的严谨,以及对学术的敬畏之心。

“论从史出”的写作并不比搬用西方理论来得容易。读吴老师和他的同学们的文章,不能不叹服他们对原始报纸杂志和作家作品的熟悉程度。他们熟悉每一个时期的每一种文学现象,了解每一个作家的人生故事和文学创作全貌,可谓烂熟于心、如数家珍。跟吴老师聊过天儿的人想必都有印象,无论是点评时政,还是漫谈日常生活,老师拿来做比较、做论据的例子,几乎全部来自现代文学。有作家和文人的真人真事,也有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和事儿。当下和历史、真实和虚构,在老师那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他的生命状态,文学和文学研究早已化为他生命和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论从史出”仿佛是一种“老派”研究方法,但并非每个人都能驾轻就熟。如果没有长期坐冷板凳的经历,没有足够丰富的阅读量和宽广的视野,就难以在浩瀚无边的史料中准确地找到值得研究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诠释,而不至于出现偏差,甚至得出荒谬的结论。学术界不乏一些喜欢标新立异的学者,他们热衷于发明各种“概念”和“理论”,借此引起轰动效应,乍一看,新意迭出;听起来,言之成理,但是,热闹几年之后,其中的漏洞渐渐显露出来,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纵观新时期以来这四十年间现代文学的研究成果,值得一读再读的著述,仍然是那些既有扎实的史料又有合乎逻辑的论述、能够给人以启迪的部分,比如《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它们朴实无华,不炫技、不张扬,经得起读者的考察和时代的检验,是名副其实的经典之作。

“精神故乡”:《沙汀传》和京海派研究

吴老师的北大硕士毕业论文将研究对象锁定在1930年代左翼和京派的讽刺小说上面。1990年出版的《沙汀传》是其硕士论文的延续。沙汀不属于“鲁郭茅巴老曹”行列的大作家,也不是畅销书作家。选择这样一位传主,颇有吃力不讨好的可能。但是吴老师有兴趣,不仅是因为当时的流派研究属于开生荒地的前沿课题,也是因为老师对天府之国怀有特殊的情感,对那方土地充满了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愿望,希望能够透过沙汀的研究进一步了解那里的人和文化。

《沙汀传》的价值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概因为沙汀不是大作家,传记也因此受到连累,令人遗憾。读过《沙汀传》的人都不得不赞叹,这是一本难得的优秀之作,是传记文学的突破。此书丰富的原始资料自不必说,重点是吴老师在写作过程中表现出的方法论的自觉性,超越了传记本身的价值。为了写作《沙汀传》,吴老师不止一次到四川收集资料,访问沙汀和沙汀的家人及同事朋友,走过沙汀生活过的每一个地方。由于资料足够丰富,此书得以多角度呈现沙汀的生活面貌和复杂的人生历程,深刻地揭示出沙汀文化性格形成的原因。吴老师精准地捕捉到成就了“沙汀”的几种因素,包括川北地域文化的浸染、五四新文化的熏陶、家庭成员和社会交往的影响。沙汀作品之所以生动和传神,正是因为其中蕴含着独特的川北地域文化因素,比如茶馆文化、奇异的民风民俗、袍哥社会结构、私塾教育及乡镇风貌等,构成了沙汀作品的内在特质。吴老师称沙汀是深具“恋乡情结”的“土著文化人”,川北是沙汀的精神故乡。找到了沙汀的精神故乡,也就找到了沙汀创作的源泉,吴老师在书中对沙汀说,他每一次离开故乡、回到故乡,都完成了生命的一个圈。

如果说川北是沙汀的精神故乡,那么,上海既是吴老师的出生地,也是他的精神故乡。吴老师11岁离开上海去东北,39岁离开东北到北大读书,应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属于东北。但奇怪的是,尽管吴老师在东北生活了28年,可他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依然是“上海人”,与东北相去甚远。少年时期短短11年的上海生活經历,在吴老师身上打上了难以磨灭的烙印,挥之不去的上海情结深深地印刻在他心底。1997年出版的《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以下简称《漩流》)是吴老师的“返乡”之作。透过这本书的写作,吴老师完成了一次寻根之旅,在梳理海派小说历史脉络的过程中,重新认识故乡上海和上海人的文化品格,找回自己的文化之根。《漩流》第一次准确定义“海派”、海派文化、海派小说的内涵和外延,第一次全面观照海派小说的整体面貌,第一次深刻揭示了海派文化和海派小说的精神特征。《漩流》从上海都市文化的历史变迁说起,阐释海派小说和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之关联,肯定海派文化和海派小说的“现代性”特质,同时又客观地分析了海派文化的商业气息、功利性、中西杂糅、传统和现代纠缠的种种习性。

《漩流》奠定了吴老师作为海派文学研究第一人的地位,自此,“海派文学”作为一个流派获得了承认。在《漩流》的带动之下,围绕“海派文学”研究的各类书和论文纷纷问世,至今绵绵不绝。吴老师说,《漩流》是他写作最顺畅、花时间最少的一本书。书的篇章布局合理、完整,论述清澈、明了,文字既严谨又灵动,一气呵成,读起来颇有酣畅淋漓的感觉。我想,这本书之所以写得又快又好,一方面是因为吴老师像写作其他书一样,资料充足,胸有成竹;另一方面是因为吴老师在写作中注入了生命的体验,正像他自己所说:“写《漩流》时,我小时候在上海的生活、我家里亲戚们的各种样貌,一一浮现在眼前。”因为熟悉,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漩流》倾注了吴老师对故乡的感情,虽然他并不回避海派文化中的“糟粕”、海派文人的“劣根性”,也不认为海派小说是中国一流的优秀文学作品,但是,这不妨碍他对上海的感情,因为,那是他的出生地,他的血管里流淌着上海人的血液。

吴老师常说自己是“南北人”,从南到北的人生经历决定了吴老师对“京”“海”文化的敏感性。由于《漩流》的巨大影响力,有时候吴老师的京派研究会被忽视。事实上,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内,吴老师是第一位将“京派”作为一个流派来研究的学者。1982年,吴老师发表的《中国现代讽刺小说的初步形成——试论“左联”青年作家和京派作家的讽刺艺术》便是明证。1987年在《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京派小说选〉前言》中,吴老师对京派文学的审美特征、创作题材和整体面貌做了全面的归纳和概括,指出“京派”的文化特征是平民性、民族性和“乡土性”,“京派作家多笃厚、通达、从容,其小说往往和谐、圆润,表现出一种纯情美”。这些论述很快得到学术界的响应,从此,迎来了“京派”作为一个流派研究的热潮。

如今,“京海派研究”不仅是现代文学界,也是城市研究、文化研究等诸多领域重要的关注点。吴老师在《漩流》的最后一章,将海派文化和京派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两极进行对照和评估,引申出中国文化一直存在着南北、中西、传统与现代、都市与乡村的对立与统一,其中的矛盾、冲突和调适是中国文化的永恒命题。当然,“京—海”架构也是研究中国文化的方法论。

回顾吴老师在区域文化、流派研究方面的学术成就,不难看到老师的学术格局在不断扩展。早期对左翼讽刺小说、京派小说的研究开启了从“流派”切入,对某一类文学现象的整体思考。《沙汀传》关注到地域文化对作家作品发生的重要作用。《漩流》则突破了区域文化的格局,放大眼光,从中国都市文化的发生、发展中看待都市文学的历史演变,并将其纳入中国文化“京—海”架构的大叙事之中。循着老师走过的学术之路,看到的是老师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格局越来越大,正如他的人生。这一类研究之所以精彩,更具个人性,是因为老师注入了情感,不仅是在做学术研究,更是书写生命。

“责无旁贷”:《丛刊》、学科建设、教书育人

1981年,吴老师北大硕士毕业,原本可以进入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但他放弃了这个仕途光明远大的机会,选择参与筹备中国现代文学馆,同时负责刚创刊不久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的具体事务性工作。按照当下一般人的价值标准评判,放弃一个进中央、走仕途的好工作,势必感到遗憾。但吴老师不但从未后悔过,反而得意于自己的选择,可以永远留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一辈子跟自己最爱的文学在一起,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幸福的了。

那时,整个社会百废待兴,各个行业的学会纷纷成立或者恢复。1979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成立,王瑶先生、唐弢先生、李何林先生第一代现代文学研究学者负责现代文学学会领导工作,樊骏先生、严家炎先生第二代学者是学会的中坚力量。钱老师、温老师和吴老师毕业之后,跟随前辈老师们一起参与现代文学学科的调整工作。可以说,现代文学学会在这三代学者的努力之下,从创建到辉煌,度过了“黄金时代”。在众多学会中,现代文学学会被公认是最团结、最有凝聚力的团队,不拉帮结派、不建“山头”、不经营个人势力,这三代前辈老师们心里所想的和所做的只有一件事儿,那就是如何更好地推动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吴老师讲过,樊骏先生每年都不惜花大量时间阅读一年中所发表和出版的现代文学学科的论文和著作,写一篇翔实、富于重要指导意义的综述,总结和评价这一年现代文学的整体状况,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樊骏先生是一位学术素养极高的学者,但是,为了学科的发展,牺牲了个人的学术。这种奉献精神激励着吴老师和钱老师们,二十多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地为现代文学学科建设努力工作。

需要强调的是,从王瑶先生们,到樊骏先生和严家炎先生们,再到吴老师和钱老师们,这些前辈所从事的现代文学学科建设工作,是分文不取,没有任何报酬的。与今天的“学科建设”既相同又不相同。相同的是,终极目标一致,为了使现代文学学科变得越来越好。不同的是,现在的“学科建设”与物质利益密不可分,是否“优秀”由上级主管部门的评比决定。一个“学科”一旦被认定为“优秀”,就意味着有更多的资金将被注入,学科带头人将会名利双收。对照今天的现实,前辈老师们献身学术的纯粹令人感动,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纪念。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刊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创办于1979年。吴老师一毕业即参与了《丛刊》的编辑工作,从编辑、编委、副主编、主编一路做来,见证了《丛刊》走过的风风雨雨。《丛刊》今天是身价不凡的C刊、现代文学学科的权威刊物。但是,为了坚守《丛刊》纯粹的学术性、高品质,三代前辈老师们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牺牲。记得吴老师讲过,《丛刊》有很多次因为缺乏经费几乎停刊。经费短缺曾经一直是《丛刊》最大的困难,但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只要收取版面费便能迎刃而解。但是,为了坚守纯粹的学术,为了保证刊物质量,无论多么困难,老师们都坚持《丛刊》不收版面费。

2003年,中国现代文学馆和中国现代文学学会评选第一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旨在鼓励40岁以下的青年学者。在评奖的那幾天里,我负责评审会议的杂务,有幸目睹了整个评审过程。记得参加评审的有钱老师、吴老师、王信老师、孙郁老师、王培元老师等。他们认真阅读每一篇论文,然后进行讨论。从讨论中才知道其中有一些获奖者,跟他们甚至没有见过面。没有一位评委老师想要照顾自己的学生,真正做到一视同仁。

吴老师在退休之前,除了做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负责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主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还需指导博士研究生论文写作。吴老师虽然没有教过本科生和硕士生,直接担任了博士生导师,但是,吴老师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优秀博导。根据自己跟随吴老师读书的经验,了解到吴老师之所以是好老师的原因在于:第一,吴老师有做老师的天赋,他带学生毫不吃力,没有占用太多个人学术研究的时间和精力。吴老师曾经讲过,当年在东北矿山做中学教师时,他带的班花费精力最少,但是效果最佳。我想,这是因为他有出色的管理才能,用在培养学生方面,自然是得心应手。第二,因材施教,吴老师根据学生的个人素质确立培养目标。正像他自己所说:“我自认指导学生有一些不错的方法,我能够把差的学生培养成中等,把中等的学生培养成优等。”近20年的博士生导师生涯中,吴老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20位,但是,确实如他所讲,每一位在他的指导下,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提升。第三,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而不是命题作文。凡是读过博士的都知道,博士生确立毕业论文题目最为重要,也最为困难。确立一个好的题目,等于成功了一半。吴老师从来不给学生命题作文,他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学生的兴趣点,不断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所在去发现问题,帮助学生确立一个没有人做过的题目。第四,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吴老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材料,指导学生从材料中发现问题,建立论述的框架和拟制写作提纲。总之,吴老师在指导学生完成博士论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了做学问的基本方法,包括阅读史料、发现问题、确立题目和论文框架、拟制详细的写作提纲,以及论述问题的能力。

吴老师生于1939年12月。1939年大概跟中国现当代文学界有缘,像钱理群老师、李欧梵老师、洪子诚老师都出生在这一年。2019年,我在遥远的英格兰,很遗憾不能当面向老师们贺寿。通过各种媒体,看到了为几位老师祝寿的会议或者书,衷心祝愿几位老师身体健康、笔耕不辍。这几位老师为人、为学俱佳,德高望重,为我们后辈树立了典范,值得我们永远尊敬和学习。借此文章发表之际,向我的导师吴福辉先生表达衷心的感谢,感谢他带我走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这个领域,并让我从他那里看到了对文学的挚爱、对学问的敬畏和真诚。当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为一种“被体制化的学科”,当现代文学研究的书和文章成为被量化的“成果”,当读书和做研究是为了完成“项目”,如果还有人像吴老师那样将文学附着于生命之上、把生命附着于文学之中,那真可谓是奇珍异宝,难能可贵。

作者简介:李楠,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作者:李楠

第2篇:让“生命教育”润泽生命

对于生命教育的思考,主要是源于近些年层出不穷的学生遇害事件,以及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中许多孩子的罹难。教育部、公安部等单位的调查显示,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近几年,媒体关于中小学生自杀、杀人或者被杀的报道也越来越多,越来越触目惊心。一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便足以让孩子们放弃自己如花的生命或剥夺他人的生命。同时,在这个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矛盾、积累的各种不满情绪也往往被转嫁到无辜的孩子身上,人们内心的邪恶与疯狂像自然灾害那样无情地吞噬孩子们幼小的生命。

从生命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轨迹来看,它包含两个层次,分别是生命本体的层次和生命价值的层次。首先,生命本体的层次是指对待他人生命的教育、对待自然生命的教育、对待社会生命的教育以及对待自己生命的教育等内容。生命教育主要是针对教育中对生命意识的淡漠提出的,是对唯才教育中对生命完整性的肢解进行的反抗。其次,生命的价值不仅仅是生存、活着,更在于生命的意义,在于自主支配自己的生命,在于凸显生命的独特个性。所以,生命教育不仅限于尊重、呵护自然的生命,更在于关注生命的完整发展、灵动发展和个性发展。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生命教育,即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它既包括对生命本体的关注,又在于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学区的“小学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采用了文献研究、调查、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实践研究。

■ 提高生命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我们十分重视在各学科领域实施生命教育。小学的自然、体育与健身、品德与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是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例如,自然学科介绍了生命的起源和构成等;体育与健康学科通过各种活动锻炼身体,教给学生生命运动的常识、保健的方法,保证生命的物质基础;品德与生活学科则讲解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心理健康”疏导学生心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顺利、失败和成功。我们根据这些学科的特点,要求在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挖掘生命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

不容置疑,学科教学首先要体现学科特点。我们所说的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就是在体现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凭借课堂教学渠道“有意识、无痕迹”地渗透生命教育。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也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比如,“语文”学科渗透人性的教育和人文意识,提升学生对生命价值、意义的理解追求;“音乐”与“美术”学科教会学生欣赏生命之美。各学科的教师在现有的教材中搜索生命教育元素,挖掘生命教育题材,然后进行整理、排序,最终构建生命教育分年段的学科教学目标,每一个任课教师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生命教育。学科渗透工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生命,更加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 围绕生命教育创生专题教育活动

我们在原有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将“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红十字教育、法制教育”八大专题,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与生命教育的需要,进行了统整与创新;将校园文化与生命教育整合;将社会实践与生命教育整合;将民族精神教育与生命教育整合。从学生的兴趣、经验、社会热点问题或历史问题出发,结合社会、学校和学生的特点,整合相关内容,形成校本课程。我们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探究体现“生命”内涵的专题教育的新形式。

■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感受生命意义

课外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各校充分利用班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2009年,学区组织全体师生观看了残疾人杂技团的《生命之光》演出。残疾人的精湛表演和身残志坚的精神,深深触动了学生的心灵。还有,大山子二小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了“珍爱生命·顽强拼搏”的励志活动;酒仙桥中心小学开展了“小包裹大爱心”义卖会、“情系玉树·共同成长”等活动,通过这一些列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顽强,生命的可贵。

■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生命价值

从学校和班级两个层面,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调适,感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陶冶学生的心灵。

各校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小学生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的生活技能训练和体验。在动物园、植物园、自然博物馆、社区绿地、敬老院中,让学生感受自然生态保护和休闲对促进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对与生老病死有关场所的了解,引导学生理解生与死的意义,珍爱生活,关心他人;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体验、实地训练、志愿服务等形式,培养学生在遇到突发灾难时的人道主义救助精神。如酒仙桥教辅中心作为学区生命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发挥教辅功能优势,组织开展了“阳光少年”行动、“用知识守护生命”征文、“做快乐的自己”实践体验、“送艺术进校园——想飞的孩子”文艺演出等活动。此外,高园小学开展了“养花种花,扮靓校园”花卉养植活动,并在北京市园林研究所挂牌为“小学生科学实践基地”;北苑小学开展了“赋予落叶新的生命”、“园中有我家乡石”实践活动;花家地二小开展的“阳光活动”、“寻找幸福”体验活动。通过活动教育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从学习、日常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环保等多角度,表达自己快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 家校合作生命教育进社区

通过家校合作,“小手拉大手”,让生命教育走进社区,共同提升家长和社区居民的生命意识,发挥生命教育的社会功能;同时,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丰富生命情感。一方面,我们鼓励家长共同参与活动设计,协助开展生命教育体验活动;另一方面,与社区等相关单位合作,开展各项生命教育体验活动。如带领学生深入社区,开展以“关爱生命、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走访儿童福利院、敬老院、酒仙桥残疾人康复中心,慰问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捐助贫困家庭。有的学生坐在轮椅上体验了残疾人生活的不便。一位坐在轮椅上体验的学生说:“我真的没有想到转动轮椅的轱辘是那么困难。”在春节前夕,孩子们冒着严寒到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看望老人和孩子,给他们带去了歌声与微笑,更送去了温暖和爱心。孩子们还在社区草坪内树立标志牌警示人们爱护花草:“小草也是生命,请你脚下留情。”围绕生命教育主题,望欣园小学联合东湖街道办事处、北小河公园管理处举办“消防安全启动大会”和“低碳生活,快乐成长”游园活动,同学们把自己制作的“安全知识宣传卡”送到每一位社区居民的手中,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对社区的热爱;南湖中园小学开展了“追溯我生命的起源”、“和家长共画家谱”活动;望花路小学开展了“寻根百家姓,传承中华魂”活动;酒仙桥中心小学开展了“给长辈洗脚”活动。这些活动使得大人和孩子相互影响,生命意识共同得以提升。

■ 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

学生的生命意识加强了。通过学科渗透、专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家校合作等形式,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懂得了不但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还要尊重别人、欣赏别人,对同学有礼貌,对老师、家长有礼貌。

教师富有了生命的情怀。在参与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教师把尊重生命作为师德的重要支柱,在教育教学中实践生命教育,着力于班级精神的涵养,着力于生命课堂的构建。在课堂上,在教育教学行为中,充盈着自己的生命情怀。

学校彰显生命的意义。利用学区《生命之光》专辑展示师生风采和研究成果;将教师、学生、家长作品发表在学校网站上,师生一次次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并营造出了一种广泛参与、互相支持、畅所欲言的生命教育教研氛围,使大家的思想在这里碰撞,经验在这里分享,能力在这里提升;以生命教育为主题重新整合、布置了学校的环境;编写了多套相关校本教材,并将生命教育要素纳入到师生评价指标体系中。■

(注:本文节选自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立项课题《小学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课题批准号:CFB08105。)

□编辑 江泓

作者:沈颖

第3篇:让“生命悲歌”不再响起

在“醉驾入刑”十周年之际,相关部门、协会、社会组织等共同签署“酒驾醉驾治理社会共同体”框架合作协议,联合发起“抵制酒驾,珍爱生命”的倡议。

十年树木。对于“醉驾入刑”,十年时间已让法治的林木郁郁葱葱。据公安部交管局介绍,2020年每排查百辆车的醉驾比例比“醉驾入刑”前减少70%以上。在机动车、驾驶人数量保持年均1800万辆、2600万人高增长背景下,十年来减少了数万余起酒驾醉驾肇事导致的伤亡事故,使数万家庭免于破碎、返贫。

“数万”,这个数据看似平淡,背后却是无数条宝贵的生命免于被醉驾恶魔带走。影片中,灭霸打个响指就能带走一半生命,留下的却是另一半生命撕心裂肺的痛,醉驾恶魔具有同样的杀伤力。就在“抵制酒驾,珍爱生命”倡议发起现场,摆放着一座名为《生命悲歌》的等比例缩小雕塑,是为了纪念2010年5月9日,北京市永安里十字路口,英菲尼迪司机醉驾案造成2死1伤、让一家四口天人永隔的惨剧。一年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驾驶列入犯罪行为,并规定了量刑标准,于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探寻这次修法的初心,正是为了让“生命悲歌”不再响起,让善良的人们免于陷入被一个醉驾司机任意“打響指”的恐惧;同时,也是为了以法为诫,挽救那些尚未吞下不可回头苦酒的司机。

让“生命悲歌”不再响起,必须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治国理政理念落到实处。治理“醉酒驾驶”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醉驾入刑”是各国治理酒驾醉驾,预防交通事故的常用、有效手段。在中国,从立法之初到法律生效实施,针对“醉驾入刑”的反对声音一直存在。但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宝贵。用法律捍卫最宝贵的生命,是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是应对醉驾案高发失控态势做出的必然选择。修法十年之后,评价“醉驾入刑”,依然要紧紧扣住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治国理政理念,坚持法治定力,不能让已经取得的治理成果开倒车。展望未来十年,法律捍卫生命尊严的决心不能动摇,力度不能动摇。

让“生命悲歌”不再响起,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十年中,各地普遍将严肃处理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酒驾醉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有效促进了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法纪意识。“醉驾入刑”广受人民群众拥护,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XXX”,体现了一视同仁打击醉驾取得的良好口碑和社会治理成效,体现了公众对治理效果的认可,这样的口碑,千金难换。

让“生命悲歌”不再响起,必须大力深化社会治理,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强化对醉驾行为的打击力度。十年中,从建立信用“黑名单”制度,到车险费率与酒驾、醉驾行为挂钩,再到公益交通安全宣传深入人心,酒后代驾行业逐步壮大,“醉驾入刑”不是自己在战斗,延伸进行的各种社会治理手段,形成了治理酒驾、醉驾的综合长效社会治理体系,形成助推合力,与刑罚的威慑相辅相成。未来十年,社会还应当注重对因醉驾受过处理司机的“融入帮助”,通过建立公益积分制度等尝试让他们尽快摆脱包袱,更和谐地融入社会。

珠珠,是2010年5月英菲尼迪司机醉驾案中不幸离世的小女孩,当时她才6岁。十年过去了,她本应享有的17岁花季,被醉驾恶魔无情夺走。

珠珠的母亲王辉目前担任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宣讲团团长,一直协助交警开展教育工作,帮助醉驾酒驾的驾驶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同时,她还从事心理治疗方面的工作,为交通事故的受害者和施害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帮助更多人走出心理创伤。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生命悲歌”不再响起……

作者:南辰

第4篇:《让生命充满爱》读后感

初二八班 陈晓威 31号

微风中,那个坚强的身躯显得犹为挺拔,台下时不时爆发出阵阵雷鸣般的掌声。也许,从今天起我的命运我的人生道路因这慷慨激昂的演说而变的不一般;也许,从今天起我的未来将构画出新的蓝图,因为我学到了很多,实在是受益非浅,似乎仅仅是在这两个小时中我便长大,我便成人,我便知道了“爱”字真正的写法。

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给予永远比接受要好的多”。是啊,现在的中学生只是知道接受父母的爱,溺爱。或许我们还觉得父母不辞劳苦,起早贪黑是应该的,甚至因为他们安排的不如已意而皱起眉头。用你的手放在心口,真诚的问:“你应该这么做么?”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应该用我们最热烈的爱去包围着深爱着我们的父母。在整个演讲的过程中,我是羞愧的,我愧对我身旁的母亲,望着她鬓角的青丝,望着她眼角的皱纹,我哭了。那些因为我的年少轻狂,不懂事而强行添上的皱纹,让我的母亲看上去那么的沧桑,那么的无助,心似刀割一般的痛。“母亲,对不起!”当邹老师问起同学们是否知道母亲生日时,我又一次羞愧的低下头,脑海里浮现出每年我生日前几天母亲忙碌着为我生日做准备的身影,我又一次痛恨自己,为什么我不记得母亲的生日,为什么?无尽的懊悔冲荡着我的心田,应该吗?我又一次咬着唇问我自己。

在邹老师字字如句,句句如段的演讲中,深深刻进我脑海的是这样一句话“你们的父母为了你们日夜操劳,他们求的是什么,求的仅仅是一个满意的分数。”是啊,父母为了我们甘愿放弃一切,哪怕是生命,而我们呢却连这一个小小的报答都不能实现,又何须大肆喧扬地说我爱你们,我爱我的父母呢?那,是真心的吗?花开花落,年复一年,我们每日背着名牌书包穿着华丽的衣服开心的去上学,可你在临走前,有没有回一回首,看看那个默送你远去的身影呢?你的衣服,你的书包又是哪来的,不正是那个在工作岗位上夜以继日工作的母亲用年华换来的吗?我的眼角又一次湿润了,母亲,对不起!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去爱吧,用心去爱你的家人!”是啊,爱其实真的很简单,举止间不经意的一下,也许会让爱包围着你的父母,轻声的一句随口的问候,也许会让你的父母感到温暖。从今天起,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用心去爱那些深爱着你的人,那时你的世界也许会被阳光照亮,你的内心也会被幸福充满的!距离中考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现在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心准备,用尽全身的精力去准备,用你所有的激情去准备这场考试,你为的不仅是你自己,更是为了你的老师和家长,为了祖国,让我们冲刺吧!

第5篇:读后感赏识让生命更精彩

《赏识让生命更精彩》观后感

四5班家长:穆再芹

在王主任的安排指导下,我和女儿观看了《赏识让生命更精彩》的碟子。看完后现我终于知道什么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奥秘,就是绝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怕输才真赢,他用了梅兰芳和她的前辈十三爷打擂台争高低的故事说明了这句话,从而也让我对教育孩子有了全新的认识,党识教育是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和思维模式,当我们再次回到教孩子学说话和学走路的状态,就会全心全意地去爱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行。

周弘老师从我国教育放羊不管式,棍棒平管式,恩感并用式,一味夸奖式,全纳思维式的五代教育方式作了详细的讲解,恩威并用式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成功的教育方式,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的发展,全纳思维方式脱颖而出。

周老师对“全纳思维式——花苞心态,全纳的爱”作了深刻的总结,全纳思维式就是全接纳每个孩子要有一个美好的心灵,全纳思维式讲一个字“爱“竖起你的大拇指。概括为四步,改变观念这是第一步,就一个字行。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所以对自己的大拇指不要那么吝啬,对急需认可的孩子要经常竖起大

拇指,这是对孩子最好的认可。第二部叫态度两个字——骄傲,所有孩子出问题都是他们心中的“好孩子”在抱怨的爱中睡着了,就像白雪公主吃了毒苹果一样,周老师用自己亲身经历告诉了家长如何用自己的吻,吻醒沉睡中的“好孩子”,作为父母哪小白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都应该饱含着热泪去欣赏她、拥抱她、亲吻她,为自己创造的这个生命永远骄傲。第三步方法总结为三个字——太好了。周老师用一件事例说明了态度才是最好的办法,他的一个同学是班上的状员,后来他生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用两种态度对待儿子和女儿,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考95分他就说你太丢人了,你爸原来考100分,而女儿考60分,他说了不起,每次都这样,儿子都是遭透了,女儿都是了不起,最后,他的女儿真成了博士,儿子却什么也不是,这个故事说明了态度才是最好的方法,方法不是问题,态度才是问题,态度一变问题不见,态度一变方法无限,态度彻底改变奇迹定会出现,这些都是良性循环。当好的理念重复千遍,便会成信念,一旦变成信念他就变成了一种习惯这就是花苞心态,也是第四步,对孩子的各种毛病不要是满腹怨言,而是满怀喜悦。花苞心态的三大奥秘:花苞心态缺点可爱,花苞心态拥抱失败,花苞心态大师状态,但是面对孩子的缺点我们不可能绝对的纵容,要正确引导,让孩子在一个轻松肯定充满爱心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第6篇:爱让生命延续的读后感

《爱让生命延续》这书非常感动,让我深有感悟。《爱让生命延续》主要写了一位名叫栋栋的小朋友因感冒发烧,到医院检查,结果查到栋栋有急性肝功能衰竭,爸爸为他捐肝的感动事件。爸爸在做手术治疗之前,对栋栋说:“儿子,坚强些,爸爸和你一起加油!”从中我看到了这一位父亲的救子心切。让我非常感动。

这让我想起了那一次。那天北风呼啸,大树摇摆,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我因感冒发烧而卧床不起。妈妈见状,觉的不妙,就冒着严寒,顶着雪花,带着我去医院看病。在路上,我可冷了,更别说妈妈了。我感到妈妈的步伐越来越艰难了,正在这时,我心中突然涌来了一股暖流,我的眼眶顿时湿了,心想:“医院啊医院!平时看你离家挺近的,可为什么,这次你离家那么远呢?”

读了这本书,我感悟道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父母那一份微弱的却纯洁无暇的爱呀!

第7篇:让生命充满爱听后感

今天下午,在我们二小的操场上举行了一场生动的演讲——《让生命充满爱》。

张云栋老师以“爱老师、爱父母”为主题,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发人深省,激人向上。在张老师的激情讲演下,同学们火热的情怀被点燃了,在“爱老师”环节中,一声声发自内心深处的“老师,我爱您”在操场上空久久回荡。同学们纷纷奔向崔老师,与她拥抱在一起。当演讲进行到“爱父母”互动环节,感人的场面再次出现,父母和孩子激情互动,泪水、真情、感动交织在一起,汇成一片情的海洋,爱的世界。

通过这次演讲,我深深地认识到老师的伟大和父母的艰辛,敬爱的老师,亲爱的爸爸妈妈,以后我会认真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知恩感恩的人,我爱您们!您们辛苦了!

第8篇:《让生命充满爱》听后感

六(6)班付梦婷

爱乃万物之源,今天子月老师的演讲让我们接受了一次爱的洗礼,爱老师,爱父母,爱家人,生命才会变得绚丽多彩。

以前我从未注意过自己的老师,那么沧桑,每一次老师辛辛苦苦的讲课,只为了我们学习好,

这次演讲,让我懂得了怎么感恩。

当子月老师叫我们向班主任说:谢谢,您辛苦啦,子月老师也留下了感动的眼泪,这时,我哭了,以前我们从为注意过自己的班主任,还有时,作业布置了多的时候会责备老师,现在我觉得我错了,这是老师让我们晚上要把今天学的复习一下。

其实除了班主任,语文老师也要说一声:谢谢您,每一次不是讲课就是备课,批改作业,还在我们身上花了不少心血,现在的孩子见到老师就如老鼠见到猫一样,上数学课时,根本就没人举手,我也想说老师谢谢您,您辛苦啦,可我不知怎么了总觉得不好意思,说不出来,有人不会怎么向老师表达,觉得老师好陌生,师生的感情交流远远不够。

可事实上,在我们不屑或不懂得爱是什么的同时,人人却渴望得到别人的爱,老师天天辛苦得讲课难道不是爱吗?

人们常说: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位,他们也有家人也有白天,一次公开课,还没上的时候老师说:举手的人有礼物,同学们一听,心奋及了,一个个都说要现金,后来课上完了,老师说:以后天天要礼物,我要嫁老婆,买、卖儿子,当时我一想其实举手是应该的,说错了,老师又不会责备你。子月老师说:有些单亲家庭的要理解自己的妈妈或爸爸他们也不容易,都是一把屎一把尿拉扯长大的,有人对自己的爸爸说:你为什么不是老总什么的觉得没面子,爸爸何尝不想你将来当老总,给自己争光。

这时我哭了,自己的爸爸非常不容易,为了我们拼命工作,用汗水换来的钱湿润的,那是爸爸的汗水积攒起来的。

老师也是爸爸天天讲课他容易吗?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在蓝天白云下说出我爱您,您辛苦了,老师。

每个工作者都是不容易的,自己有妻室,有儿女他们都想自己将来儿孙满堂,一家人快快乐乐过 日子。

听了<<让生命充满爱>>这个讲座后,我才知道什么是爱,怎么感恩老师让我们受了子月老师爱的洗礼,让我们换了一个人。

最后,我要用学习来报答老师报答父母,老师您辛苦了,为了我们你花了多少心血多少时间,换来的是同学们责骂,与同学们共同努力为下一个明天,为了下个蓝天加油!!!!!!!!

第9篇:《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

——155班陈若琳

今天,老师组织同学们在教室里观看了一段视频,视频的内容是邹越老师的演讲——《让生命充满爱》。看完演讲后,我深受感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让生命充满爱》这段演讲有四大主题:爱父母,爱老师,爱祖国,爱自己。爱父母。父母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位恩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在幸福快乐的环境中成长。通过观看演讲,我深深体会到了自己的不足。平时有很多事明明是我自己的事情,我可以也应该自己独立完成的,可我却总是依赖于爸爸妈妈,让他们帮我去做,还认为父母帮我做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一点儿也不觉得愧疚。还有我吃饭老是自私自利,把自己爱吃的菜放在面前,生怕被别人吃了。现在想想真是太不应该了。我一定会改掉这些毛病,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对父母的爱。

爱老师,老师终日与我们朝夕相处,教给了我们知识,还教会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老师陪我们的时间甚至比父母还多。以前老师给我们留很多作业时,我都会不停地埋怨老师。可我从没想到过,在我玩得很开心的时后,老师正在辛辛苦苦地备课,或者认真批改着全班同学的作业。老师总是这样地忙碌,把全部身心都扑在了我们身上,甚至连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都顾不上照顾。今后,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

爱祖国,周总理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在我们的祖国发展迅速,日益强大,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好。所以我们现在要好好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爱自己,爱自己并不是忽视别人而重视自己,而是要把握好自己的时间,让自己的生命过得更加精彩。妈妈总是说:“虚度光阴等于慢性自杀。”我以前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做事也总是磨磨蹭蹭的。在看了《让生命充满爱》后,我明白了时间一旦逝去是无法挽回的,所以我一定要改掉过去磨蹭的坏习惯,好好学习,不浪费每一秒钟。

邹越老师的这段演讲,让我懂得了要爱祖国,爱父母,爱老师,爱自己。今后,我一定会努力,让生命充满爱,让世界充满爱。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