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让生命更精彩

2022-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第六课让生命更精彩

微课让小学语文教学更精彩 - 台州教育技术网

微课让小学语文教学更精彩

台州市实验小学 刘秀丽

【摘要】教师先讲,学生后学,然后作业巩固是小学语文教学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然而当翻转课堂进入中国以后,这种模式彻底被颠覆。教师可以事先制作好微课,学生在家看微视频,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变成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本文从思考的基点,实施的步骤以及实施的建议三方面对“微课” 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微课 小学语文 翻转课堂

教师先讲,学生后学,然后作业巩固是小学语文教学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然而当翻转课堂进入中国以后,这种模式彻底被颠覆。教师可以事先制作好微课,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进行练习。教师根据自己在网上监测到的学习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备课。在课堂上,教师先聚焦主要问题,互动交流,再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

这项源自于国外的实验,如何才能够在中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地生根呢?本文试图从思考的基点,实施的步骤以及实施的建议三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一、“微课”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基点 1.让学生“翻转”为主人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句话喊了多年,但是教师先“教”,学生后“学”的状况依然得不到根本性改变。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认知过程就是已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充实、完善和不断修补、重建的过程,任何不经过独立的自我活动而获得的新认知结构都是不牢靠的。“翻转课堂”就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撑下变先“教”为先“学”,而一切的教师的“教”都要服从于学生的“学”。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思维实践活动,总结出一般规律,然后再利用规律进行运用实践。这完全符合一切规律都是从实践中来和到实践中去的哲学原理,从而也诠释了教的真正含义乃是让学生真正地学。

2.让低效“翻转”为高效

传统的语文课堂上常常呈现这样的教学方式:老师提问——学生思考——少数同学回答(读句子、谈感受)——全体学生读读语句。课堂成了教师与少数优秀学生的对话,导致了大部门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游离、懒于思考的现象,更多学生的“学”成了被学,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而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进程。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

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这时,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了学习的主题,不必再担心思想走神,游离主题。如果某个知识点没听懂,还可以倒退反复观看,也可以停下来仔细思考。这样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变低效为高效。

3.让一元“翻转”为多元

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元化的,即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接受。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实现了学生学习上的多元化。“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教练,这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到学习小组,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同时,“翻转课堂”还把家长也拉进了教育圈,孩子在家中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视频,一起讨论,使家长也成为了孩子学习的互助者,也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另外,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还可以通过QQ等聊天工具与同学一起开展讨论,使思考更有深度,也能更好地开启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微课”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步骤 1.设计:准确挖掘知识点

设计好微课是实施“翻转课堂”的首要因素。“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程的创始人戴维·彭罗斯说:“微课程是一个知识挖掘的框架,我们将告诉学习者在哪里挖,需要挖些什么。我们将对这一过程进行监督。”

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要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五彩缤纷”一词的教学就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如何才能让学生正确并深入理解这一知识点呢?我确定了一下三个教学步骤:

(1)从字理来理解“五彩缤纷”的本义;

(2)通过生活实际中的两个例句感受“五彩缤纷”的用词精准; (3)结合课文中的语境学习,感受“五彩缤纷”的动态美。

首先引导学生重点品味“五彩缤纷”这个中心词。根据字理析词“分解——组合”的教学要则,“五彩”是概数,表示颜色多。然后重点放在对连绵词“缤纷”的字理析解上,由“缤纷”两个字的绞丝旁切入,知道了其本义就是指旗子的“旗游”飘动的样子,因此“缤纷”这个词语就带着一种“动感”。至此,就明白了“五彩缤纷”就是表示“颜色多”而且还具有一种“动态美”。通过这样的分解和组合,学生切实地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造句再来理解。

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句和语境理解“五彩缤纷”在文中的意思。学生通过寻

找品读文中“扇哪扇哪”“飘哇飘哇”“你挤我碰、争着”“频频点头”等动态语词和想象稻海无边,稻浪翻卷的秋天景象,真切地感受到“五彩缤纷”不仅表示颜色多,而且还具有一种动态的美感。最后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目的是学以致用,切实地把识字析词、阅读理解、写作训练三者融为一体,凸显语文教学的本色。

微课设计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备课,它必须要有自己独到的亮点。这个亮点必须是学生确实难以理解的,而且也确实能够带动学生更加深入地走入文本之中。就如“五彩缤纷”一词,通过字理析词,本义和文中义的相互验证和诠释,学生也就能比较准确地理解词义,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了“内行看门道”的阅读境界。

2.制作:创设生动的教学环境

微视频不等同于教学录像,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件。它是就某个知识点、技能、案例等微内容的教学课件。其内容聚焦于知识讲解,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主要用于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和能力发展。

微视频是要对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析。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能够很好地把握教材的内容,制作出切实对学生有用的微视频。

比如书信是小学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应用文体。人教版教材把书信安排在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的第一单元。书信的写法并不困难,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正确掌握,也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学生们往往顾此失彼。因此,制作关于书信格式教学的微视频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曾经采用录屏软件+PPT制作过《掌握书信的格式》的微课。先是对书信的的五个重要步骤称呼、正文、祝语、署名、日期进行具体讲解;然后出示一封一封王越同学写给顾老师的信,让学生来判断格式的正误;最后播放自编的一首《书信格式歌》,强化学生的记忆:“开头称呼顶格写,冒号两点别忘记,正文前面空两格,一事一段写清楚,祝字前面空两格,祝语可以分行写,书名下面写日期,书信格式要牢记。”通过口诀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快速地掌握书信的格式,一劳永逸。

《掌握书信的格式》微课经使用,效果很好。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很快就记住了书信的格式,班级学生很少再有出现书信格式应用错误的现象。我们也在其他年级播放给观看,均有良好的收效。在小学高年级段应用此微课,定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

任何一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都必须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教案,能够让学生真正听懂,弄明白。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当翻转课

堂冲击我们的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先把难点知识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事先观看、学习、消化。然后在课堂上再进行训练。这样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应用:把课堂翻转过来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学生在家中观看了微课视频后,并不代表学习就结束了。教师必须还要利用课堂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

比如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笔者从题目入手,制作了微课视频。在这段视频中,我重点讲解了本课的难点:“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视频结束时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母亲看来,巴迪的诗是精彩的,而在父亲看来,巴迪的诗是槽糕的,读了课文,你认为巴迪的诗是怎样的呢?面对这个具有深度的问题,学生在家中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因此,再回到课堂时,学生的表现异常活跃。但最终,同学们还是的出了一个一致的答案,那就是巴迪的诗其实是槽糕的,其理由如下:

(1)“敬仰我的父亲。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这说明父亲是一位剧作家,他对我的诗的判断应该是准确的。

(2)“‘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道,‘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从这里可以看出,母亲说我写得精彩其实是在鼓励我。

(3)“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我自己也认为那首诗确实是槽糕的。

一首原本是极为槽糕的诗却又了父母不一样的评价,这中间包含了父母不一样的爱:一种是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一种是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正是在这两种爱的鼓舞下,作者努力地走向成功。

学生通过先学,对课文就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个时候,老师再抛出具有深层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时教学的目的就水到渠成了。“翻转课堂”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

三、“微课”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建议 1.合理开发和使用微课资源

要让小学语文课堂真正地“翻转”过来,微课必备的教学资源。小学语文教材体系繁杂,单凭老师个人的力量也只是杯水车薪。因此,一个年级组,一所学

校要全员发动,大家都要参与到微课制作中来,群策群力,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在我国也还有一些资源网站可以下载使用。比如:中国微课创新教育社区,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等。在网易公开课上也有一些适合小学生使用的微课资源,当然这需要教师耐心地观看和甄别。

2. 正确理解和看待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只是一种教学理念的转变,是一次教学的革命,他并不是否定了教师应有的作用和地位。微课资源并不能取代教师,说到底,还只是学生学习的前奏。如果我们一味地依赖微课资源,而忽视了教师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就成了孤立和无序的,其结果也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我们应把微课资源当做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地、更加深入地学习,但它并不是教学的全部。传统的教师传到、授业、解惑的功能依然是教学的主体。

“翻转课堂”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生事物,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没有成功的实践和案例。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翻转课堂”与我国目前所倡导的学位中心、先学后教的理念是极为吻合的。因为,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一契合点,让“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张金磊; 王颖; 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远程教育杂志. 2012(4). 2.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电化教育研究. 2013(8).

上一篇:如何介绍自己做保险下一篇:小区物业管理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