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有效性反思

2022-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集体备课有效性反思

如何增强初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备课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初中英语教学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与备课是否充分有着密切的联系。集体备课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备课方式。通过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使得教学资源可以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教师教学经验的有效提升,以达到预期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基于此,对于如何增强初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有效性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集体备课;有效性

一、初中英语集体备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英语集体备课可以被认为是一项复杂、繁琐,并且具有创造性的备课方式,可以促进英语教学质量提升,达到预期的英语教学目标。因此,如何采取科学的、合理的措施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促进教师教学成果的良好转换已经是值得每位初中教师探索与思考的问题。但是,通过对目前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虽然大部分的初中英语教师已经开始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却往往只是停留于表面形式,尚未深入挖掘集体备课的具体形式、内容以及操作流程等,对于集体备课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初中英语集体备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体备课停留于表现形式

在开展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停留于表面形式的现象。参与到集体备课中的教师往往只是集中在一起,但是却仍然采取分开单独备课的方式。例如,将备课分为若干个部分,每位教师负责具体某一块内容,最后再把备课内容汇总在一起,教师并没有准确意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往往抱着应付的态度对待。在这种情况下,集体备课就会失去其真正的意义和作用,教師的教学能力水平也无法得到充分的锻炼。

(二)过于强调备课的统一性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采取集体备课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让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统一。最重要的是希望能够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让每位教师均可以充分发挥其特长和优势,将自身的个性特征与教学内容两者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彰显教师自身的特色。不同班级的学生以及每位学生均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特点,如果仅仅采用统一化的教学方案将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统一化的教学方案将对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培养会带来一定的限制和约束作用。

(三)教师缺乏责任意识

通过对初中英语开展集体备课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英语教师均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只注重和关心自己分配到的相关任务,对于不属于自己任务范围内的工作往往抱着事不关己的心态。因此,由于大部分教师缺乏责任意识,从而导致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无法实现共同探讨、共同补充,同时教师之间的责任也缺乏明确性,并没有将具体任务落实到个人。因此,缺乏严谨性的工作态度导致集体备课过程中缺乏团队合作意识,这对于教学成效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四)教师之间仍然采取传统的交流方式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交流方式,与当前的教育时代和背景出现割裂的情况。虽然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等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备课过程中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备课方式,无法充分发挥互联网资源的优势,导致备课消息传递信息化程度较低,这对于备课效率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二、强化初中英语集体备课有效性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应该深入理解集体备课的内涵和本质

在实施和开展集体备课过程中,首要前提在于教师应该深入了解集体备课的具体含义和本质,改变集体备课停留于表现形式的现状。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然后大家积极展开讨论,做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课外练习三者的有机统一。同时,由于每位教师对于教学内容拥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教师应该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实现共同探讨和共同交流,保证集体备课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教师应根据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制定相应的备课方案

从目前初中英语实际备课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可能存在着过于重视备课统一性,导致大部分教师的备课方案都相同,严重缺乏特色。因此,教师应该从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出发,在遵循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的前提下,大家各抒己见,然后将各个方面的观点进行梳理和整合,从而制定一套完善的、科学的以及能够较好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案。

(三)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应该保证备课内容分工的明确化和合理化,将具体任务落实到个人。作为集体备课组成员,应该积极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树立相应的责任意识,严格要求自己,保证自身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在集体备课初始阶段,教学组组长对备课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大家展开具体的讨论与分析,以保证教学大纲的合理性和完整性。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只有所有的教师均积极参与到探索和研究过程中,通过良好的合作和沟通,才能使集体备课效率得到保障,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果。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网络资源与集体备课两者有效结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理念,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将其有效融入集体备课中,不仅可以提高备课的便利性,同时也可以提高英语授课的生动性,从而提高初中英语课堂的活力。

综上所述,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可以加深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有利于教师更深层次地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同时,促进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凤香.初中英语集体备课之我见[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27(2):84-86.

[2]芮丽芬.谈谈中学英语的集体备课[J].才智,2010(18):211.

编辑 李琴芳

作者:胡雯

第2篇:小学语文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摘 要:集体备课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流程,更是提升教师教学效果、完善教学设计的有效途径。为提升集体备课的工作效率,增强集体备课质量,文章将通过多方面策略对提高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效率的措施展开具体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集体备课;实效性

一、 引言

在新课标与素质教育的双重推动下,当前教育体系中不再以知识的传递为主要教学目标了,教育方向及教学目标逐渐广泛且科学。语文课程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教育学科,以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语文写作能力等综合素养为主要教育方向。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教师以自身较强的专业性作为学生的引导者,秉承授人以渔的心态,将学习知识的能力及技巧教给学生,进而达到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集体备课即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拓展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 提升教师个体备课能力

集体备课并不是将教师聚集,共同商讨课程教学流程,而是在教师完整地设计出个案之后,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将各自的疑惑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更加完善、科学的方案展开教学,进而达到高效备课、高效教学的目的。因此,教师的个人备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对此,教师应当不断学习与探究,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及专业能力。以下将根据开展备课工作培训讲座和加强教师综合能力考核两方面措施,对提升教师个体备课能力进行分析。

(一)开展备课工作培训讲座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的方式十分丰富,其中学校定期开展备课工作培训讲座即是十分有效且合理的方式和培训途径。对此,学校应当注重培训讲座的专业性及实用性,当前教师工作中,为提升整体教学水平,教师工作压力较大,工作内容较多,因此培训讲座主要应以实用性及精确性为主,以此达到高效培训的效果。另外,除定期的备课工作培训之外,教师还应当以培训内容为核心,及时根据培训内容进行整理与沟通。或者在培训之后以集体会议的形式将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问题和想法一一进行解决。备课工作培训讲座以完善教学理念、详细了解学生特点、针对性地策划教学设计及训练习题、科学撰写教案为主要内容,注重主题切合实际并以生为本,使得教师的平均水平及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拥有良好的自我备课能力,是为集体备课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环节。因此,开展多元化且具有实用性、科学的备课工作培训讲座是促进提升教师综合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加强教师综合能力考核

对于教师的培训工作,应做到首尾呼应,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水平,因此,综合能力考核是教师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为提升教师的个人能力,综合能力考核应当以教学设计、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等多方面进行开展。首先,针对教师个人备课能力中教案设计的环节进行考核。教案设计不仅要全面,更要保证教学环节更加完善且科学,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教学目标进行开展。其次,对于理论知识的考核。针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理论知识考核,应当紧紧围绕以教材内容为核心,以具有代表性的理论知识作为考核内容,加强教师理论知识运用能力以及教学水平。另外,最为重要的部分即是实践操作的考核部分,教师教学水平及教学能力主要展示于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中,如何将备课的重点内容和教案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操作进行突出?如何利用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些问题均是实践操作中的必要内容和环节,更是备课中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应当通过多方面学习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备课不仅要求教师出具完善的教学设计,更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进而将教学流程更加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提高集体备课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以教材内容为核心,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利用多样化的教学环节设计和完整的教学流程提升集体备课效率是十分重要的。以下将通过掌握教学目标、针对难点讨论、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设计、强化深度拓展以及注重课后总结五方面,对提高集体备课效率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

(一)掌握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切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均应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因此准确掌握教学目标是集体备课中的重要环节。而集体备课的先行条件是教师的独立备课和个案设计,在既定的个案设计环节中,已经通过自身理解和资料查找等方式确定了课程教学目标,而集体备课环节中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目标,使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目标更加完善,进而达到提升教案质量的效果。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的集体备课中,其主要教学知识目标在于通过课文的阅读与教学,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生字进行认知与理解,积累具有新鲜感的词汇和语法。能力目标是通过课文内容的描述,以仿写的方式对校园内的场景进行描述。而情感目标则是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所描写的画面,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生幸福的生活,并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自豪及赞美之情。教学目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需要通过讨论进行解决的。部分教师在教学个案设计中,并不擅长准确地找出综合性教学目标,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教师可以逐渐通过其他教师的经验和互相的讨论提升自身专业水平,进而准确确定教学目标。因此,在集体备课中准确掌握教学目标是提升集体备课综合实效的重要环节,更是提升教师综合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针对难点讨论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一直是集体备课中的重点讨论内容。针对难点突破问题,传统的教学体系中,语文教师常以陈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理解不够深刻,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弊端出现。集体备课的优势即在于共同讨论,通过集思广益搜集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法对教学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教学。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习作教学《写观察日记》的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根据植物的生长过程描写观察日记。在此课的教学中,部分學生存在并不擅长观察或不善于描写植物的问题。因此,本课教学中的难点即在于引导学生利用正确的写作手法对植物进行观察与描写。语文写作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长期的学习与积累,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得以成长。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描写植物的方法教给学生,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将语文写作的手法为学生进行积累。另外,在针对教学难点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对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兴趣较低,集体备课的讨论中应当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难点学习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设计更加完善的教学模式,进而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三)创新教学方法

在新课标的发展与引导下,现代教育不再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开展,而是将传统教学体系中的弊端有效避免,同时利用科学高效的教学方式发挥其优势,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在集体备课期间,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学生情况,提出相应的创新型教学方法。通过集体备课的讨论环节,将各自的教学方式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找出更加完善且科学的教学方式。创新型教学方式的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方式进行设计,比如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方式、实践活动方式等。依据学生兴趣设计教学方案,不仅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因此在集体备课期间的教学方法讨论中,应当秉承以生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兴趣与喜好,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完善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的优势即在于可以通过集体讨论不断完善教师个体设计的教案。在针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多方面进行针对性突破之后,即可通过教师之间的讨论完善教学设计,使教案以更加完整且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方案呈现,以此保证教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五)强化深度拓展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常以教材内容为核心,缺乏延伸性教学,无法突出提高学生的拓展能力。集体备课就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集体备课,教师可以积极吸取其他教师的优秀建议,以共同分享、共同提升为目的,依据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延伸,进而达到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比如,在生字认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根据教材内容中的生字延伸至组词和造句中,使学生在认知生字的基础上,达到深度理解字意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材内容适当延伸至课外读物,丰富学生的阅读范围,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等多方面阅读途径拓展学生的阅读渠道。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讨论更加完善的写作教学手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环节中均可运用延伸拓展教学丰富学生的认知,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教师应当充分利用集体备课的时机,加强拓展教学的探讨,进而达到深度拓展教学的目的。

(六)注重课后总结

集体备课的完整流程应当包含课堂教学之后的总结及交流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及时总结各个教学环节,可将学生活跃度较高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进行记录,同时对教学效率较低的环节进行反思与总结。继而在集体备课中,将个人经验与其他教师进行分享,通过互相讨论与分析,将教学设计中的优势加以延伸并运用至其他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将教学设计中的弊端和学生兴趣较低的环节通过总结与讨论,分析出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案,以此促进教师之间的共同进步与提升。因此,课后总结环节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在集体备课期间应当加强注重此环节的探讨,以此达到提升集体备课实效性的目的。

四、 结语

在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期间,应当在以生为本的原则下,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特点,通过集体备课的讨论和分析,确定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案。另外,需要在不断改善中提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德敏.提高集体备课针对性与实效性的策略初探[J].科技创业月刊,2016,29(5):76-77.

[2]于新蕊,鄧淑凤,宋辉.采取多种形式集体备课 提高教学实效性[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6):29-30.

[3]赵存冀,吕士财.备课研究 增进集体备课实效性[J].中小学管理,2009(4):27-28.

作者简介:陈云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第三小学。

作者:陈云霞

第3篇: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集体备课的有效方式浅析

【摘要】在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现状发展令人担忧,出现了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笔者针对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情况进行说明,试图通过借助网络优势,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改进集体备课模式,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网络环境 小学语文 集体备课 方式

现形势下,集体备课早已成为教师备课的主流,可这其中还不乏一些参与人员缺乏热情,对于备课工作抵触懈怠、备课内容方式单一,手段陈旧等问题,使得集体备课发展遇到瓶颈,笔者以网络发展为契机,提出来诸多改良方案,并加以机制改良辅助,期望能够对实践有一定指导作用。

1.小学语文集体备课的现状

1.1 参与人员被动应付

所谓集体备课,顾名思义,便是教师集中起来一起进行备课,集体备课一般是以设置教研组的方式进行,例如,设置语文组,语文教师在同一组中进行备课,分解备课任务,研读教学大纲和教材,结合教学计划和学生情况,对整个语文组的教学进行备课。这原本是为了协调各班教学进度,以优带劣,通过集体备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然而实践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在集体备课模式下,需要各个教师贡献自己的才智,但是一些教师却打算在集体中贪图安逸,或者是不赞同这种集体备课的方式,因而备课过程中不积极,不情愿,这就导致集体备课的效果并不理想,往往最终做出备课方案的均是教研组中的个别教師,而其他教师则抱以事不关己的态度,久而久之,集体备课名存实亡,且备课人员也丧失了备课积极性,反而使得集体备课效果不如个人备课。

1.2 备课内容单一

除了备课人员积极性不高外,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还存在备课内容单一的问题。在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传统教育的手段和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必须要予以丰富和改进,然而在集体备课的实践中,教师依旧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备课,导致备课内容单一,对于小学语文而言,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进行知识储备,掌握理解文字的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是主要目的,然而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时,并不考虑种种目的,而只是针对书本课文内容本身的学习进行备课,其备课内容过于单一。在当前的集体备课中,教师备课往往是直接下载教学模板,进行简单的课程流程记录,无法真正做到结合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等要求。

1.3 备课手段陈旧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发达,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空间,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教育亦不例外,集体备课不仅在内容上滞于社会发展,而且在手段运用上亦是如此。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备课组集体备课,往往是一组人集中于办公室,逐一发表意见并进行记录,然后制作成纸质备课档案,对于课程内容设计亦是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方式,如果说这种模式在传统教育环境下,并没有问题,然而在网络环境下,则过于单调和封闭。教师本身所掌握的信息有限,因此如果不借助网络,教师很难想出完善的备课方案,也会遗漏一些课程要点和要求,如果能够借助网络,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则教师备课热情以及内容,都会有较大程度的改善,且备课内容也需要借助网络,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要应用网络和信息技术,一来是为了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其接触新鲜事物,二是通过使用网络,扩充其知识面和具象思维,便于其应用全部感官进行感知和学习。

2.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的方式探索

2.1 利用网络,提高备课人员积极性

提升备课人员积极性的方法较多,结合网络环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各教师分工备课,明确分工是防止懈怠的最佳手段,同时集中在一起备课,有说有笑,也较为放松。再使用网络将集体备课的步骤进行分解,然后由不同的教师进行完成,最后汇成一个完整的方案。二是利用网络进行备课,一部分教师反对集体备课是因为这种方式需要固定时间场合,费时且效率低下,笔者认为,可以借助网络进行视频会议,即教师通过网络进行备课,无论教师在何处,均可以进行,或者使用文字聊天的方式,如此一来,集体备课便不需要集中时间、地点,能够大大提升效率,减少对教师本职工作和正常生活的影响,也可以增加备课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备课组长巡查,即在网络备课的基础上,通过组长对组员的监督,保证其积极参与备课,完成各自的备课任务,组长的人数可以根据备课组人员人数进行设置,通过这种方式,让备课人员不懈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集体备课之中。

2.2 丰富备课方式、内容

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要求新求变,在备课方式和备课内容上,要应用网络,力求丰富。笔者认为,首先,利用网络备课,改变时间空间的集合特点,这点上文已经提及。其次,可以借助网络搜集备课资料,借鉴优秀的备课方案,在网络海量资源中,不乏集体备课的资源,一些来自优秀教师团队或者专业人员的资料和备课方案,教师可以借鉴,学校也可以购买相关的资料库,但是,教师在借鉴之时要注意结合课程内容以及学校特色和学生实际情况,让备课方案能够得到切实执行。再次,减少对课程流程的严格限制,多从课程内容出发,关于流程设计,不必过于细化,应该留给教师与学生自己的发挥空间,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避免课堂陷入僵化。且教师备课记录可以不以纸质记录为必要,小视频或者文字整理成册亦可,避免教师在备课时投入过多不必要精力,同时也可以让教师在讨论中更为严谨,避免备课任务落入单个人手中。

2.3 完善机制

机制的完善是小学语文集体备课得以完善的重要手段,前述改进策略需要有有效的机制进行保障,笔者在此提出一些机制以供参考。首先是奖惩激励机制,对于备课方案优秀的小组或者表现突出的个人,可以进行表彰,依据教师在备课中的表现和方案本身的质量进行评选,其次,建立组长负责制,以此敦促备课组长认真履责,一般来说,组长都是年级备课组长等人,他们是一线教师,相较于其他教师,更有权威和领导能力,因此,组长负责可以让组长真正担负起职责,监督组员教师认真参与备课。还可以建立学生参与机制,由于集体备课是整个年级的语文教师进行备课,因此考虑学生情况容易忽视,可以在各班选择学生代表参与备课,给教师提出意见以供参考,避免忽略学生真实情况。最后,还可以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因为教师对于集体备课不一定十分了解,因此可以对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的扩充,让教师了解集体备课的优势,从而减少抵触心理,同时,也能提升备课水平和效率。

总结:

希望笔者的分析和研究能够促进小学语文集体备课的发展,也希望在网络环境下,能够有更多专家学者,尤其是一线教育工作者重视此种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良措施,以完善集体备课模式,使其真正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顺昌.新课改后初中语文有效集体备深的探究[J].学周刊.2016(28):55-59.

[2]李理瑜,赵文钊.“集体备课”:内涵、问题与变革策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38-42.

作者:王秀娟

第4篇:有效的集体备课

数学研修班-----张洪宇

今天我参加了数学组全体教师的集体备课,整个过程进行了大约一个半小时,学校的张主任与我们实习教师参加了旁听,整个过程在一场真诚、互信、和谐的探讨当中备课的气氛相当轻松融洽。

大家开诚布公的说授课当中的关键点,越说越细,大家又互有补充,互有提醒,互有探讨,又互有疑问,也有互相争吵。有些知识讲多少,讲多深,怎么讲学生才能接受,在以前授课当中学生出现过的误区等等,大家在探讨中达成共识,如:吴老师说讲《梯形》的第一节课不能对学生做辅助线要求过高,应一步一步慢慢引导,学生自然水到渠成。金老师接着补充说在引导的过程中我自编了两个习题可以设置在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此时我早已经被他们的这种场面所吸引、感动的不能自拔。

他们集体备课流程是这样的:组长制定活动计划,在每次集体备课前提前下发下一周的计划,提前确定好集体备课的内容和中心发言人的分工。集体备课时,要求组员积极发言,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提高集体备课效率和质量。通过这种集体备课的方式,我认为青年教师得到了成长,其他老师也丰富了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对教材的分析、把握更准确,教学流程更加清晰。其实集体备课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我们的学生,通过集体备课,统一了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上还少走弯路,同时也看到了老师们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体现了集体共研,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

第5篇: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新课标下的集体备课”中期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标提出的新的教育观念已逐渐被教师所接受,但如何将新观念应用于教学实践,如何体现“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课程目标,是摆在广大教师尤其是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难题。

如果仅凭个人经验,单兵作战,磨时间,耗体力,不能解决实质问题。这就要求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团队效应”的优势。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集体备课还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和理解,使集体备课失去本来价值,流于形式。认为集体备课是教案之和,备课组将教材的各章节平分给各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完工后再交给集体备课组长,集体备课等同了各任课教师备课教案之和。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只有将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以学生的现实基础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通过教师间合作教研,以目标共同、智慧共享、过程协同、个体独创等方式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率,才能使教师们在思想认识上相互融注自己的教学观点,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这样集体备课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老师都是我校工作经历、培训经历各不相同的多名数学教师,研究团队年富力强,具有良好的科研意识和素养。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通过不断的努力初步完成了阶段研究任务,现将本课题中期的工作汇报如下: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课题理论层面实施情况

课题组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了有关学习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论述、新课程改革理论有关理论,对“探究性学习”学习过程评价“等都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全组人员转变了教学观念,提高了参加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胆地进行新课改的先期实践活动,并且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全组人员参加新课标指导下优质课评比观摩,多人参加了市级培训。

(二)课题实践层面实施情况

首先,我们规范了集体备课的流程:成立备课小组,由备课组长组织组内教师商讨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进行研究人员分工,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严格按计划实施,确保按时高效地进行活动。力争取得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成果。

其次,严格按照“主备课人初备——说课――集体讨论——主备人二次备课——课堂实践、展示成果——教后反思”的备课流程骤进行。

1.、主备人初备。集体备课之前,主备人个人提前先通览本单元(章、节)教材,按集体备课的要求考虑好自己的意见,认真钻研教学内容(符合新课标精神的优秀教学资源)、手段、方法,提出问题或设想;写好“单元集体备课主备稿”,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力求规范、科学。

2、说课。各备课教师要充分准备,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学生状况,说对课标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课堂程序的设计和安排、学习方式的选择和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前瞻后延,将诸方面的因素进行透彻地剖析。

3、集体研讨。然后其他组员也充分研究教材,搜集教学资源,在主备人发言后组内每位教师都出谋划策,提出补充意见,并对一些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集体讨论时,先由主备人围绕主备稿说课,其他教师充分研讨,要求人人发言,共同研讨、集思广益,对备课进行讨论、优化,教研组长作好详细记录。

4.主备人二次备课。主备人根据集体讨论和自己对主备人教案的解读,最后综合集体意见,由中心发言人执笔撰写,进一步加工、整理、确定每个环节的最佳教学方案,对主备教案进行修订,形成具有群体智慧的共性教案,达到优质资源共享,发挥集体优势,打好团体战。 最后,每次集体备课记录,在备课后交教务处存档。由于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为了随时研究、解决学生暴露的问题和教师遇到的新问题,我们充分利用平时不拘形式的小型备课来弥补,使集体备课更加增强针对性和务实性。

5、课堂实践,展示成果。备课组所有成员按集体备课的教案执教,同时教师还可根据教师本人和班级的实际,在利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允许每位老师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可对集体备课内容做一些微调,做到查缺补漏,使之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主备教师根据集体备课教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展示,其他教师写出评课稿,以便更好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6、教后反思。在教学结束后,要养成反思的习惯,备课组教师要及时交流教学情况,反馈教学效果,及时对课堂上的得失、感受、发现做好记录,加以分析与研究,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进措施,并记录在教案后面。

(三)、中期研究的成果

开展集体备课,教师有计划、有组织的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分析教材重点、难点,确定突破方法,撰写教案,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了教学的整体水平;教师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课标、教材、重点、难点,设计好教案,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我们研究集体备课,其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形式,而是为了追求效果,通过我们积极探索,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1、营造了更好的教科研氛围,促进校本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是一种“行动研究”,它解决了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的一些问题,逐步完善课堂教学。集体备课中,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课题,由于智慧的交流而得到理性的升华,其理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桥梁,教科研的氛围在集体参与的行动与反思中逐步浓厚。

2、较好地落实课改要求。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学习方式的转变必须依赖于教的方式的转变,依赖于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一系列变化。而这变化仅靠个人的努力,有时是很艰难而痛苦的。所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钻研的三结合,自然而然地成了广大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专业发展之路。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这种三结合,体会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了教学相长,从而更好地落实了课改要求。

3、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一位名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通过集体备课,引发了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增强了我们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了整体优势,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4、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开展集体备课这项校本教研活动,不断实现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目的,使教师在教学认知、行为上逐步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其中既有个体的积极参与,又有群体的通力合作,利于了教师的扬长避短,更利于教师在更高起点上发展,博览众长,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四、反思问题

1.当前整个课堂的组织形式还不够理想,课堂的有序性和效率问题,还有待探讨。 2.师生依靠课本的惯性(不善于思考,习惯从课本中寻找答案或结论),还未彻底改变。 3.目前课堂教学评价还过于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全面发挥。

五、研究方向

我们的研究已到中期,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摸索和探讨,特别是结题工作,更需要我们去总结、归纳、提炼。我们一定要按课题组的指示,一步一脚印,搞好本课题的剩余工作,尽心尽力把最艰苦、最复杂的结题工作做好,迈好万里长征的最后一步,希望课题组多给予我们帮助和指示。篇二: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策略性研究实施方案

绥化市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 《绥化市普通高中减负增效策略研究》课题子课题 《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策略性研究》实施方案

绥化市第一中学高二化学课题组

绥化一中《减负形势下教师集体备课研究》子课题 《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策略性研究》实施方案

高二化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

我校《减负形势下教师集体备课研究》课题的启动,如今的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课业负担重,只有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研究,共同进步,才能提高教师群体和个体水平。新课程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团队效应”的优势。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形式。它可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集体备课的价值取向,也是集体备课的目的所在。走进新课程,面对新教材,我们组的老师们通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学习,他们也掌握了不少先进的教育理念,他们缺少的恰恰是新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操作能力与机智。集体备课,正好提供了教师合作、探讨、实践的途径,通过参与者思想火花的碰撞,集体智慧的分享,精华糟粕的取舍,促使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拓展教学的方法与思路,进一步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备课水平,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分享与积累课程资源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流一下,就能产生无穷的思想与智慧。可以发扬团队的协作精神。可以浓厚学校的教研氛围。学校的教研工作离不开课堂教学的研究,集体备课实际上就是一种如何完善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它所解决的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和最有效的问题。集体备课中,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课题,由于集体智慧的交流而得到认识上的结晶,这种认识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集体备课把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积累教学的实践经验。

二、研究内容及目标:

学科集体备课的内容一般分为备整个学段的教材、备一册书的教材、备一个单元的教材、备一节教材。在时间安排上,一般在每个单元的开始备单元教材,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备一篇一节教材。根据备课内容的不同,在集体备课时应着重研究以下问题。

1、明确课标的要求:无论是备整个学段的教材还是备一节教材,首要的是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因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2、领悟编者的意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一标多本”,即同一学科在同一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多种版本的教材。各种版本的教材在编写意图、编写体例上有较大差别,所以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研究所使用教材的特点,领悟编者的意图。

3、理清教材的结构:集体备课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理清教材的结构,这包括整个学段的知识结构,一册书的知识结构,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一篇文章或一节教材的知识结构。

4、设计教学的思路:具体到一节课,集体备课很重要的任务是讨论课堂教学的思路。具体的教学环节每个人可以不一样,教学方法也不要求整齐划一,但基本思路要大致统一。

5、精选练习的题目:目前学生负担过重的表现主要是课外作业太多,现在有些教师不是“教课本”而是“教教辅”,一门学科给学生推荐若干种教辅资料,布置作业时也同时要求学生做几本教辅资料上的题。由于教辅资料都有答案,所以老师也懒得看,让学生自己对答案。大量的重复性练习,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摧残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所以在集体备课时很重要的就是要精选练习题,要做到一题多解、多解归一,题不在多而在精。

三、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范围的限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备课:备课是展现教师教学艺术的序幕,是教师对自己组织每一个教学活动的内容、时间和空间结构的规范和优化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

2.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指两个以上的教师集合在一起,就即将要实施的相同课程,各自发表其教育教学见解,以形成共识的一种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智慧开发活动。 3.有效性策略:能实现预期目的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方法。 4.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近年来,外省的部分学校对集体备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的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我们通过学习和研究发现:操作性不强,不切合我校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教科研工作的重点,在梳理教师有关集体备课存在的困惑基础上,确立了本研究课题,以期探索出适合本校及本地区的集体备课之路,以求达到集体备课的有效直至高效。

把育人为本作为集体备课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集体备课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以集体备课为抓手,注重教育内涵发展,促进我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四、本课题实施的可行性 1、本课题由中央教科所确定为“十二五”重点科研项目,由学校科研组织论证、进行实施。 2、我校是黑龙江省课改样本校,曾多次参与国家科研课题的研究,有些成果已经验收。篇三: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1、问题的提出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很多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曾一度让众多一线教师看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春天。那充满智慧充满诗意的精彩课堂成了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几年过去了,当我们冷静地审视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却发现许多教师是在邯郸学步,更多的教师则是“新瓶装旧酒”,很多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呈现出单调、枯燥、繁琐与压抑的状态,学生语文素养得不到真正有效的提高。

我校在对语文课堂教学调查分析中发现,常态教学中,“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状依然普遍存在着。其典型表现为;三维目标的割裂、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学活动的外化、教学层次的低下、预设与生成的冲突等等。造成学生学习状态低迷,学习兴趣渐失,学习能力低下,主动精神与创造力缺乏。课堂上没有了生命活力的焕发与学习主体个性精神的张扬,课堂上感觉不到生命的挑战与学习者的内在愉悦。师生实际付出的精力与实际收效之比不协调、不对等。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2、课题理论依据从专业角度来说,课堂教学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3、研究的意义

进行此课题的研究意在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通过设计一系列合理、科学的操作程序与实施策略,让基础的教学资源——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的碰撞产生最大化的教学效益。

1、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作为一种组织,如何改善过程绩效,提高组织效能,实现组织目标,是学校最关心和重视的。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而众多研究结论表明,学校有效性依赖于教学的有效性,学校要想成为优秀学校,首先必须做到教学有效。

2、通过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让老师了解目前教学中出现低效能、低产出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高老师对有效课堂教学必要性的认识,提升教师的理念。

3、本课题研究针对我校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现状,具体探讨教师应该掌握和运用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索有效性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指导,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4、通过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相互沟通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仅具有提高语学教学质量,而且具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们要根据小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和特点,不但要求学生具有接受知识的能力,还要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重视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激励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2、研究内容

(1)、充分预设,提高教学准备工作有效性

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备课强调独立钻研、自主备课与合作研究、集体备课相结合。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的有机结合,能切实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不动笔墨不读书”,并通过课堂反馈提高预习质量的达成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节省课堂上宝贵的时间;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指导学生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既有助于学习更好地把握文本,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运用能力。 (2)、多元整合,提高课堂实施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目标应根据教材、课时、班级学情正确定位,三维一体的目标落实到课堂应有所侧重;其次,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恰当地调整预设目标和生成新的目标,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应有所侧重;再次,教师应主动对目标的达成度自我评估。

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同时教师也是自我专业成长的主体。

教学结构: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应是线性教学设计和组块教学设计的有机结合。 教学方式:有效的课堂教学包括教师科学地教与学生科学地学的两重标准。 教学资源:有效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借鉴图书资料,广泛汲取别人研究的成果,以免走弯路。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前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学生课堂学习有效程度,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主要因素,以便对症下药。

实验观察法:每一年级(或年段)确定一到两个实验班,就课堂教学中地某些策略举措进行具有较强的可比性的分析

经验总结法:鼓励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得失经验。

三、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09年4月——2009年7月) (1)、资料文献的准备,信息收集。

(2)、课题目标的构建与课题内容的确立。 (3)、制定课题实验方案,落实人员分工。 (4)、走进课堂,进行课堂观察与调研。

2、研究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2月) (1)、根据前期的课堂调研与分析,根据有效、优化的原则,共同确定一个行动研究的突破口。 (2)、立足课堂,认真实践。通过集体备课讨论、研讨课、经验交流座谈会、质量分析等形式,探寻一系列合理、科学的课堂操作程序与实施策略。

3、总结阶段(20010年2月——2010年4月) (1)、 整理和归纳课题研究成果。 (2)、 撰写研究报告。

四、初步的成果

第6篇:如何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备课、上课、评课初探》学习资料

负责人:张莉

集体备课是教师校本教研、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它要求同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相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集体讨论、共同研究、合作攻关、智慧碰撞等形式制定出教学预案。集体备课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自我矫正、反思提升、完善提高的过程,要求老师们有效地对备课思想、资源、技术、方案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实现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激发群体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更准确地把握课堂、吃透教材,实现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我校各年级组成立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集体备课不能取代个体备课。

1、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

每位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集体备课的内容、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做好发言准备等;备课中发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以及心得体会也应记录下来,以便与同伴探讨。如果不在集体备课之前进行个体备课,集体备课的水平就无法提高。可以说,以“个体”促“集体”,能大大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水平。

2、集体备课是对个体备课的提升和完善。

3、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和谐共生。

指向“和而不同”的集体备课要在充分酝酿、日趋完善的集体备课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体潜能,保证在多次修订集体教案中显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这样教师把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有机的进行结合,根据自己的教情、学情,批判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修正原先的教学思路,解决制约教学的诸多问题,设计并撰写自己的教学方案。

二、集体备课,合作是关键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当然也鼓励教师进行合作,而集体备课正是教师合作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1、一个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学科组内教师的合作、智慧共享。

2、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集体备课日渐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重头戏”和“亮点”,但集体备课要走向高效,关键取决于小组成员是否拥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 这就要求同科或相关学科的老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合作攻关、智慧碰撞等制订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它以突破难点疑点为目标、以合作交流为手段,以共同成长为宗旨,让大家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诉说困惑、提出问题、展示案例、阐释设想,在各抒己见、共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产生灵感、达成共识、升华认识、拓展思路。

三、集体备课要做到“形散神聚”

集体备课是一种常规的教研方式,它既要“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地点”,也要不受时空的限制:

1、不受时间的限制。集体备课重在利用集体的智慧来探讨问题、交流看法、形成意见,促进备课能力、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提升。而这种探讨可以充分利用每周固定的集体共有时间进行,也可以随时进行,这种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相互影响,潜移默化,所获定然不少。

2、不受地域的限制。只要有思想的存在,就会有讨论和碰撞。因此除了办公室、教室外、操场上等,教师还可利用一切可供沟通的场所完成每一次交流,例如在网上交流,发表博文,在QQ群中讨论都可以。

3、不受人数的限制。在探讨时,不一定非要小组的所有成员到齐才进行,三两个人照样可以进行研究。比如我们六年级数学备课组只要有一位教师有问题提出,两三个教师便在一起争论、探讨解决问题。

4、不受形式的限制。集体备课可以在年级、教研组、备课组进行,还可以跨越学科界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组织跨年级的教师集体备课,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学段教学的衔接。

总之集体备课要“形散神聚”,不但需要“集中”,而且更需要平时的交流。

四、集体备课需要问题引领,注重可操作性和实在性 集体备课不是形式、作秀,他的指向是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备课是上课的准备、教学的前奏。集体备课如果仅仅着眼于预案是不够的,还必须关注问题的讨论。集体备课的功能如果只是定位在设计教案,就容易使教师只关注教案的各个构成要素而忽视自己的存在,最终导致集体备课求同略异,丧失针对性,缺少特殊性,从而流于形式。故每次备课要解决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从哪里来?应从自己的教情、学情来,也可从教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师那里得到。带着问题去备,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方案更有价值!如果集体备课能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就会激发老师们的热情,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来。

五、集体备课,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1、个人钻研的过程,体现出个性化的研读和思考。在集体备课中,如果只让“中心发言人”去对该堂课的教学作深入的构思,其它教师不去深入解读文本、搜集资料、选择教法,就不能产生相互交流、启发、争论、碰撞,就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和看法,充其量只能是一个“看客”和“听众”。每位教师是否落实好个人钻研这一过程,是关系到集体备课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2、注重“二次备课”的过程,闪现出教师个人的特点和魅力。

在集体交流后,往往会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案,但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有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一个好的设想,不是每个人照做都能产生同样的效果。因此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归纳、提升和再创造,鼓励教师写个性化教案,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选择,体现个性特色。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使集体的智慧得以升华,使教师的个性得以张扬。像五年级数学备课组开展活动后,张颖老师就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班的教情和学情,设计了教学方案,在群众性教研活动中进行展示,效果很好,体现出她自己的教学为风格。

肖伯纳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思想。通过集体备课让每一个参与者收获更多的思想和方法,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这正是集体备课的价值所在。

第7篇:如何提高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黛溪中学

为创建高效课堂加强集体备课的补充措施

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

一、指导思想: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备课的基本模式是: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再个人备课。个人备课应在熟悉课标、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写出自己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热点的处理想法,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如何做好课堂内的落实。集体备课必须以个人备课为前提,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智慧,发挥团队精神。然后再个人备课,个人备课时要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补充和完善,对个人教案进行修改。因此集体备课不是个人备课的简单重复,而是个人备课的再认识、再提高、再创新的过程。

三、集体备课的要求与流程。集体备课只是教师个人备课的有效补充和检查督促,它不应该是备课的主流方式,更不应该代替教师的个人备课;集体备课要有实际价值,其前提就是教师事先认真完成个人备课,并在集体备课之后再次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把集体备课的精髓灵活机智地运用到自我的教学中去。

集体备课要求全备课组教师做到“五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教学内容、统一例题、统一练习、统一测评),是以备课组长为龙头,确定中心发言人,全体教师参与计论,各教师再写教案的一种备课方式。学案是配合教案和教材的内容,针对学生编制的一种学习方案。在以往,教师既要写教案,又要准备学案,难以保证集体备课的落实。为更有效地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提出并实行“教学案一体化。 “教学案一体化”集体备课是将教案和学案合二为一的集体备课,备课时要考虑教师的教,还要考虑学生的学,其备课流程为:

1、自研教材,分工主备:备课组的每位老师事先对相关章节、单元的全部内容认真钻研,然后根据备课组长的分工对主备内容重点思考,查阅资料,写出发言稿;

2、集体研讨,取长补短:个人对主备内容作重点发言,大家补充、讨论、修正,在名师、骨干教师的指导下,形成最佳课时方案;

3、整理详案,形成系列:在形成最佳课时方案的基础上,各人就自己主备的内容写出详细教学案(但要留有一定空白),分发给大家,使每人持有一套单元教学案;

4、修修补补,因材施教:执教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风格以及本班学生的情况,在空白处对统一教学案修改和补充,成为自己的课时教学案,然后施教;

5、教后反思,二次备课:施教后写下教学后记,备课组安排时间进行反思,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作进一步的讨论,寻找解决办法,为提高下一次集体备课质量以及各人的教学水平打下基础。

“教学案一体化”集体备课以章节、单元为单位,全组老师同时钻研,分工主备,能充分发挥协作精神、凝聚集体智慧。形成系列的教学案可有效减轻教师的书写负担,能保证集体备课的落实,更重要的是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在同一课时方案中得到体现,能让教师课堂教学更有效,学生课后复习有依据。在每周课时安排上,该校教务处为每个备课组腾出了半天的时间用于集体备课,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对“教学案一体化”集体备课进行检查和督促。

四、加强集体备课的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它能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教学反思是汲取经验教训的最有效手段。上完课是课堂教学的结束,但对备课来说,并没有结束。课后反思是备课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重要手段。舒尔曼对“反思型教师”的定义:“所谓反思型教师就是经常回顾、重建、重现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批判性的分析,这些教师总是能够用事实来解释一切。”反思型教师并不是被动地考察自己,而是积极地参与到一系列关系到学生成长的活动中。具体做法如下:

1、将备好的课进行实践,把实践所获得的反馈信息渗透到教案中,进行二次增、删、调整、修改,直至优化。在一个班上完课后可以立即进行调整、修改,往往是后两个班的课上的效果要比第一个班上的效果要好许多。

2、聚精会神地回忆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想想哪些地方处理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哪些地方是现设备课的。可将课堂上学生的提问、教师自己对问题的分析、一时解答不清的难点以及自己在教学中的感触、体会等及时记录在该课的备课笔记上,以便自我鞭策和提高。

3、虚心好学地聆听他人的评议。我比较珍惜每一次的公开课机会,特别珍惜老教师以及教研员们对我的课所给予的评价,针对我的优点和不足,争取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扬长避短,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及时改正缺点,以不断取得进步。

4、及时记教学后记。教学后记是教师对自身具体教学工作的检查和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和找出成功与不足的重要过程。在教学后记中一般要有选择地记录,比如:教学中的体会、教学中的失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教学中学生好的见解和教学再设计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用怎样的心态和行动来备课呢?我认为那就是终生孜孜不倦地学喜相持之以恒地博览群书,读教育理论、学术专著及相关学科书籍,永远把自我学习当作自己终生的追求,当作精神第一需要,不断地丰富知识、充实头脑、拓宽视野,提升修养,尤其是在自己所教授的那门学科里要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在自己知识的海洋里,教给学生的那点知识,应当永远是沧海一粟,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桶水,我们教师必须要有一缸水。其实,道理就这么简单,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补充我们的知识;才能使我们的知识变得越来越宽广,越来越丰富;才能使我们的备课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具个性。

教师在反思中逐渐认识到合作反思的作用,集体备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集体反思探讨碰撞的大舞台。首先反思的是教学内容,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因此在教学活动实践后进行教学反思是很有必要的。其次,我们要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我们备课组的老师们,由于教师间的教学行为具有个性,而事先准备的教学内容缺乏个性,个性的教师用共性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实践,这往往造成教学的事与愿违。由于我们组的教师在集体中反思,在反思中备课,使我们的教学设计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了好的教学设计来指导课堂教学实践,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有了保障。

2011.9

教导处

第8篇:备课组如何有效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邻水九龙中学

次数和时间:各备课组至少每周集中一次备课活动,每次集体备课时间不少于40分钟。时间过短会使内容单薄,最后使集体备课混同于平时的交流。集体备课活动需要备课组认真策划组织。

1、集体备课的目标:通过集体讨论,实现“三个明确、三个统

一、三个促进”。 三个明确:明确单元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以及其在学期、学科教学目标和要求中的地位和意义;明确单元知识体系以及其在学期、学科教学知识体系中位置和关系;明确本单元中考要求及其在考试要求中的位置。 三个统一:统一单元教学要求,教学要求在集体备课中形成共识;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单元测试。 三个促进:促进团结协作的形成;促进各成员、尤其是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2、活动内容:

(1) 对照教学计划,检查当前教学进度的执行情况。 (2) 讨论、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讨论时要以《课程标准》等为依据。 (3) 研究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其处理办法。

(4) 探讨单元检测的命题内容、方式和人员,安排统一测试的时间。

(5) 检查总结前一阶段的教学情况,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并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

(6) 布置和分配下一次的活动任务。

3、活动方式:

(1)事先形成初步教案,然后采取“一人主讲、集体讨论”式。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问题,适宜采用这种形式。 (2)“群体发言、集思广益”式。这种方式有利于每一位组员认识的提高,但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话题。

(3)沙龙式。不定主题,不定话题,大家自由发言,以求各种观点互相碰撞,彼此启发。这种形式需要每一位组员都带着观点来,事先每一位组员应做好准备,沙龙活动没有旁听。

(4)集体与会式。一些更高一级的相对大型的研讨会,备课组在时间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集体参加。这种形式最好有后续活动,比如收获的交流工作经验等。 (5)听课评课式。 (6)网上交流式。

从活动启动角度看,可以有规定活动式、生成活动式。规定活动式就是根据备课组的教学需要确定的备课组集体活动;生成活动式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问题或形成了观点,需要援助或分享而招集的集体备课活动。 以上是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的导向性意见,各备课组应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

九龙中学中学教导处、教科室

第9篇:有效集体备课打造高效课堂

一、集体备课的现状

自高效课堂实施以来,我们更加意识到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从上学期我校已经开始让老师通过集体备课编写导学案,但是由于领导对集体备课领悟不深,措施不得力,制度不健全,导致老师在集体备课时,目标不明确,指向性不强,做的非常肤浅,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编写出来的导学案质量不高。这次昆山之行使我深刻认识到集体备课的价值所在,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大家互相讨论,彼此交流,达到信息沟通、资源共享;集众人智慧,取长补短,从而弥补个人备课的某些不足,达到共同提高。

二、集体备课的特征

所谓集体备课是指: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同年级或不同年级(班级少的)同学科老师在一起,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研究,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的一种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做到知识共享,教学水平整体提高;有利于增进教师之间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有利于开发学校现有教育资源,推广学校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集体备课的过程,就是大家奉献教育智慧群策群力完善和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鉴于此,结合学习重新思考我校集体备课的方案,改进集体备课的流程,完善集体备课的制度。

三、集体备课的流程

确定课题——个人初备——组内讨论——确定主备人(形成粗案)——集体研讨(形成细案)——个性化设计(形成个案)——教学实践——课后交流、反思——二次修订——资料保存

具体说明:

第一步:确定课题个人初备

备课组长确定课题后,每位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在了解学生学情基础上结合本单元知识体系,写出一份简案,然后在组内讨论集思广益,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后,指定主备人。

第二步:确定主备人形成粗案

主备人要围绕确定好的知识点,并就达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做深入地思考和设计、形成粗糙的一份导学案。辅备人都要在初备的基础上列出你的困惑和疑问,以便交流时供大家重点讨论。

第三步:集体研讨形成细案

依据主备人写出的导学案,由主备人给大家讲解教学流程和每一步的设计意图,主要说明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怎样学,学什么,独学、对学时教师应关注什么,辅导什么,展示什么内容,几个组展示,教师应点拨什么,提升归纳哪些问题。其次大家根据主备人的讲解意图进行讨论交流,讨论怎样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更有利、教材用什么样的方式处理更能吸引学生、如何设计问题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用什么方式展示更有效。最后由主备人根据大家的建议修改导学案,形成细案交给主管领导审阅后印刷。

第四步:个性化设计形成个案

由于教师教学风格不同,各班学生学情不同,规定每位教师特别是辅备人拿到导学案后都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集体备出的导学案做深入地推敲斟酌。个性设计的方式可以旁注、可以是知识点的解释、可以是教学方法的更换,也可以是教学片断的增删,形成适合学情、符合自己教学风格的个案。

第五步:教学实践课后反思

课后,教师还要就实施过程中的启发、瞬间的灵感、困惑等问题进行反思,和年级组教师进行交流,并记录在导学案上。这些困惑心得使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可以得到发展,在发展中得到新的动力,它是前进的阶梯,同时也是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记载。

第六步:二次修订资料保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后,教师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对导学案进行重新调整修订,提供更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高质量的导学案。

有效的集体备课过程,应该有备课前的构思准备,备课中的深入研讨和备课后的充实完善三个环节组成。备课前的准备是为了有的放矢,备课中的研讨交流是为了达成共识,而备课后的充实完善是集体备课的目的所在,是集体备课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分享集体教育智慧吸纳营养,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再创造,再提升的过程。只有备课深入透彻,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使教学充满活力和生机,才能出现“学生乐学”的良好局面。

四、下学期打算

由于原来集体备课制度不完善,效果不太理想,为了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打算下学期将集体备课与教师反思会贯穿于教研活动之中。除了常态的年级组的集体备课活动之外,每周语、数、英、综合学科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将集体备课与教师反思会交替进行,具体安排如下:

1、形成办公室文化,集体备课常态化。各科实行学科主任、备课组长负责制。每星期至少两次,每次时间不少于一小时,备课组长负责组织同年级同学科老师备课,按照备课流程分工、研讨、有序进行,每一次备课留有记录,以便检查。

2、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集体备课。为了促进老师去深入钻研教材,同时提高老师口头表达能力,每周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分学科全员参与集体备课,要求语、数学科三周循环一次,循环顺序为第一周以一至三年级为主进行展示,第二周四至六年级进行展示,第三周教师口头反思会;英语学科集体备课和教师反思会间周交替进行,全员参与备课,集思广益,互相斟酌;综合学科按音乐、艺术、体育不同学科进行活动,每次一个学科,集体备课与教师反思会融合在一起进行,三周循环一次。

3、期中考试以后学校举行一次大型集体备课活动展示会,每个学科展示一个年级备课研讨活动。

通过活动,走自研之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上一篇:日语的快速学习方法下一篇:停车场收费员培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