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2023-03-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设计理念:这篇课文是在学生学习完了拼音、认识了部分生字, 阅读了几篇小短文之后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以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 寓教于乐, 让孩子们喜欢语文这门学科, 让孩子学习语文有兴趣。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愿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学会本课9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 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

教学难点:能联系课文, 体会双手和大脑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

1.猜字谜:一撇一捺, 支撑天下。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人” (指名认读)

2.师:你知道有哪些人?

设计意图:兴趣是孩子探求知识, 认识事物的推动力。在课堂中要培养孩子的兴趣, 首先应抓住导入环节。课题是文章的眼睛, 以课题作为突破口, 发散开去, 便能辐射全文, 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一开始给孩子们创设一种情境, 让孩子们通过猜字谜引出“人”。再让学生明白“人”是指所有的人, 包括大人、小孩、男人、女人;中国人、外国人。

3.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有关写人的一首儿歌。板书课题:人有两个宝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感知文意

1.读课题后在你的脑海里产生了哪些小问号?

2.小问号答案就在课文里, 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吧。

3.老师配乐范背课文。

设计意图:对一年级孩子而言, 老师是神圣的, 是他们学习的榜样。老师绘声绘色的朗读, 会令孩子羡慕不已。所以, 引导孩子摆脱顿读、指读的比较有效的办法是老师多示范, 这样降低朗读的难度易于引起孩子的兴趣, 使他们真正地做到“我要读”。

4.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 要求: (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注意词儿连读。

5.检查: (1) 生字的字音是否读准了。 (2) 检查词语是否读正确了。

6.精读课文, 要求: (1) 把句子读通顺。 (2) 边读边思考:这首儿歌共有几句话?

7.指名分句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参与评价。

三、精读感悟, 整体感知

1.学习第一句

(1) 读过课文后, 现在一定能解决自己提出的第一个小问号了——人有哪两个宝呢?

(2) 指导朗读, 注意词儿连读。

2.学习第二句

(1) 提问:双手和大脑分别有什么本领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2) 理解“做工”

(1) 出示词语卡片“做工”学生认读后, 用投影打出书上69页图, 请学生看图后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们用自己能干的小手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有序地看图, 并把话说完整)

(2) 小组交流:人们的双手还会做哪些事呢? (学生练说“××的双手会___。”句式)

(3) 师:双手会做工, “做工”就是做事、工作。双手能做这么多的事, 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3) 理解“思考”

(1) 我们在用双手做事时, 我们的另一个宝贝———大脑在干什么呢?

(2) 小组讨论: (可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 也可说说自己)

(3) 师:人们用双手做事时, 大脑同时也在想这件事, 在动脑筋想问题想办法, 也就是“思考”, 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所以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4) 指导朗读第二句。 (可边读边做双手摸头的动作)

3.学习第三句

(1) 怎样用好这两个宝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2) 理解“创造”

(1) 师述:老师在教小朋友学汉语拼音时, 觉得画四线格既费神又花时间, 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于是就动手做了起来, (用预先做好的纸板画四线格) 你们看, 是不是简单多了?这就是——“创造”!

(2) 出示词语“创造”, 学生认读。

(3) 小组讨论:工人叔叔做出了哪些新东西?农民伯伯在田里种出了哪些新东西?

(4) 师:同学们在平时用手又用脑, 有了很多的创造, 以后做事更要边做边思考, 用手又用脑 (强调“又”) 。

(设计意图:末了两句的意旨是人想要有所创造, 必须“用手又用脑”, 句中的“又”字不是一般的表示并列, 而是具有强调作用, 强调了双手和大脑必须协同运用, 也就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 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5) 这块纸板除了可以画四线格之外, 还可以画五线谱、河川、海草。 (老师板画)

(设计意图:画、做等活动的开展, 将语文与其它学科融合, 与生活实践相联系, 培养了学生时时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的意识, 将语文的触角向课外延伸, 向社会延伸。)

(6) 指导朗读第三句。

4.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阅读经验贫乏, 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适时再读全文, 能较好地全方位定位语感,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试背课文

(1) 看图齐读课文后试背, 展示自己最好的读书、朗诵水平。

(2) 学生试背, 可自己创编动作, 让我们每个人来用手又用脑, 看谁最先背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自我展示、自编动作的形式, 将单一、机械、重复的课文背诵变为有趣味的多样化活动, 学生参与积极性高。)

(3) 师表扬学生用手又用脑, 不仅解决了自己发现的小问号, 还背出了课文, 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用好自己的两个宝。

四、教学生字, 指导书写

1.导书写“人”和“个”的笔顺。 (多媒体出示)

2.“人”和“个”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老师在黑板上范写)

3.生在《习字册》上描红, 仿影, 临写。

(设计意图:在写字教学中要重视过程与方法, 先出示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然后说笔顺,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 注意间架结构。再按笔顺描红, 最后临帖。按照这样的要求进行教学, 学生的书写才能学得扎实, 写得漂亮。

上一篇:民族民间舞蹈中舞蹈组合的重要性研究下一篇:彰显语言魅力用爱滋润心田——浅谈初中物理课堂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