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应用效果观察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胆结石、胆囊炎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多发病之一, 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传统剖腹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免缝合、恢复快、术后疼痛较轻、住院期短、治愈率高等优点,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是治疗胆结石、胆囊息肉的首选手术方法[2]。由于中老年患者的基础病较多, 对手术的了解不足, 畏惧心较强, 以及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相对较低, 为提高手术的临床治愈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该院采用舒适护理, 与传统护理方法相比, 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的恐惧、焦虑心理以及术后疼痛, 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 以及满意度与舒适度。为了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的效果, 现对该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行胆囊切除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 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选择12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 每组60例。观察组中, 男性25例, 女性35例, 年龄48~79岁, 平均年龄 (64.7±9.2) 岁;对照组中, 男性23例, 女性37例, 年龄51~78岁, 平均年龄 (65.2±9.4) 岁。

1.2 护理方法

观察组60例患者予以舒适护理, 对照组60例患者予以传统护理, 比较2组配合不同护理后的临床疗效, 具体方法如下。

1.2.1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本次实验手术对象均为中老年人, 担心手术进展是否顺利, 麻醉有无危险, 术后有无并发症, 对手术有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紧张情绪和畏惧心理会加重精神负担, 影响睡眠与食欲。因此, 该科护士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 与患者多次进行沟通交流, 分别予以科学、正确的指导, 讲解手术的目的及其重要性, 介绍主刀医师的技术水平、既往成功案例, 并耐心解释患者的疑问, 尽可能减缓患者的紧张情绪和畏惧心理, 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2) 病情观察与护理:120例患者均为病情发作时入院。由于中老年人的应激反应、疼痛敏感性相对迟钝, 症状描述有失准确, 需护士密切监测病情, 对疼痛部位、性质、伴随症状进行准确评估。 (3) 术前准备:各项常规检验, 包括心电图、胸透、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 出凝血时间等;指导患者进行咳嗽、深呼吸练习;饮食须注意低脂易消化, 术前1d洗澡更衣, 8 h禁食, 4~6 h禁水。

1.2.2 术中护理

(1) 室温应维持24~26℃, 以防患者受热或着凉。 (2) 手术床加铺床垫,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3) 冲洗腹腔的液体应维持37~38℃, 避免液体温度过低对患者造成刺激。

1.2.3 术后护理

(1) 体位:为防止患者呕吐窒息, 术后全麻尚未清醒的患者应头偏向一侧, 去枕平卧。麻醉清醒4~6 h后可摇高床头, 使患者保持半卧位姿势, 以保持引流通畅, 减少切口的张力。 (2) 监护:密切监测患者体征的变化, 如发现异常须及时向有关医师汇报。给予患者心电监护, 并每30 min测量1次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 维持2~3 L/min的氧流量。 (3) 引流管:胆囊切除术后, 一般需放置胆总管引流管和胃引流管。护士需了解各种引流管放置的位置、目的以及拔管时间, 标记并妥善固定, 外接导管长短应适宜, 防止受压、扭曲、折叠、堵塞的发生。术后每1~2 h抽吸胃液1次, 观察胃液的量、色、质并记录。如出现堵塞, 可用30~50 mL生理盐水冲洗并将其及时抽吸出。胃管留置时间一般为2~3 d, 需注意的是, 老年患者的恢复较慢, 及早锻炼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和血液循环, 预防腹胀、精神抑郁, 对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有重要作用[3]。因此, 术后6~8 h, 患者即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简单功能锻炼。 (4) 镇痛: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解释镇痛泵的优点及可能发生的副作用, 如患者不同意使用镇痛泵, 可根据疼痛程度予以一定量的镇痛药物。 (5) 切口:观察切口处有无渗/出血、渗液、红肿的现象, 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发热、畏寒、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 必要时可予以胃肠减压。 (6) 排便:如患者大便困难, 可适当予以开塞露。 (7) 静脉补液及抗菌药物:根据病情需求, 可经静脉补液, 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常规予以抗菌药物以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体形肥胖或静脉输液时间较长的患者可静脉留置针, 尽可能减轻患者的不适。 (7) 饮食:禁食期间可给予营养支持, 恢复饮食后需嘱咐患者少量多餐, 低脂饮食, 逐渐从流质饮食过渡至普食。 (8) 健康教育:由于术后疼痛, 多数患者不愿意在早期进行活动, 医务人员有必要针对术后康复的特点主动向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 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9) 舒适的环境:尽可能保持病房内的安静与清洁, 室内温度维持在22~25℃。

1.3 观察指标

(1) 患者有无焦虑、恐惧的发生。 (2)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采用目测模拟法, 0分为无痛, 10分为剧痛[4]。 (3) 采用自拟调查表, 由患者出院时填写, 以了解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进行数据分析, 对两组患者焦虑、畏惧以及舒适度和满意度进行χ2检验。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进行t检验。

2 结果

(1)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焦虑、恐惧心理的比较观察组60例, 14例出现焦虑, 5例出现畏惧, 对照组60例, 24例出现焦虑, 16例出现畏惧, 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2组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及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手术治疗可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创伤, 严重者甚至会引起患者强烈的心理及心理应激反应[5], 继而影响麻醉、手术的进程及效果。中老年患者基础病较多, 常伴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基础病可造成部分脏器功能衰退, 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以及术后感染、术后并发症的的发生率。

传统护理方法常忽略了患者的主观感受, 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 继而影响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舒适护理较传统护理模式更具人性化, 可使患者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6]。舒适护理通过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 提供更人性化、个人化的服务, 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佳状态, 以应对即将施行的手术治疗。该次实验结果所示, 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 舒适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的发生, 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 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有效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大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

综上,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采用舒适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的恐惧、焦虑心理以及术后疼痛, 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 以及满意度与舒适度。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2005年1月—2011年1月该院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选择12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 每组60例。观察组60例患者予以舒适护理, 对照组60例患者予以传统的外科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恐惧、焦虑的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手术时间, 出血量, 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采用舒适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的恐惧、焦虑心理以及术后疼痛, 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 以及满意度与舒适度。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术后,护理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腹部外科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805-806.

[2] 王宇伯.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应证探讨[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1999, 4 (5) :165.

[3] 陈永彤, 方文, 诸蕊玉, 等.腹部术后早期锻炼对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01, 36 (11) :834-835.

[4] 李漓, 刘雪琴.选择适合患者的疼痛强度评估工具[J].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6) :50-51.

[5] 王振英, 郭梅, 李淑英.择期手术病人应激反应心理干预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 2004, 19 (8) :9-11.

[6] 何惠芬.中老年全髋置换术105例手术期舒适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7, 13 (6) :61-62.

上一篇:中国自贸区金融创新的税法规制下一篇:17例复发腹股沟疝的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