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考试总结

2022-04-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是一种事后记录方式,针对于工作结束情况、项目完成情况等,将整个过程中的经验、问题进行记录,并在切实与认真分析后,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如何采用正确的总结格式,写出客观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化学考试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化学考试总结

化学实验考试总结

雨金中学实验操作考查工作总结

化学组 曹锦江

2018年3月

28、

29、30三天进行,我校526名高二年级学生参加了设在本校考点的高中学考化学实验操作考查。本次考查的6个试题相对比较基础,学生合格率达100%,现将本次考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 工作经验

1.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为圆满完成本次实验操作考查活动,我校领导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完善生化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添置了不少的仪器设备,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打下了物质基础。

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务处分三个阶段有条不紊的落实本次考查活动:

第一阶段:动员阶段(3.2—3.8)。各班主任告知学生相关学考事宜,并完成学生准考证的制作;科任老师在网上下载课件前期培训学生。

第二阶段:培训阶段。

(3.26) 监考教师培训。我校对36名监考老师也作了相应的培训。 (3.27)学生培训。教务处组织学生进行了理化生实验操作模拟考试,以确保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专业知识过关和熟悉考试流程。

第三阶段:实验操作考试(3.28---3.30)。

3.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本次操作考试成绩虽不是最好,但总体上比我们预想的要好。无论从学生们应考的精神面貌,还是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仔细程度都比平时表现的要好。这得益于为这次考查付出关心和重视的各位领导和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老师,只因为平时训练的得当,有效,才能有考场上十五分钟的精彩。

二、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有:

1.学生方面:A、不能熟练使用分液漏斗

B、方程式不熟悉 C、液体滴加不规范 D、原理掌握不熟练

E、实验习惯不太好,考完未能及时清理台面。

2.监考员方面:A、不熟悉评分细则,标准不统一

B、评分不及时,造成前后场之间衔接不及时

三、今后的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反映出的问题,今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进: 1.端正认识,重视实验。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2.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对现任教师加强专业培训,使其能更好更快的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3.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工作作风。自然科学不是审美艺术,实物是什么样,我们就要遵循它固有的特点,不能随心所欲。

总而言之,本次实验操作考试不仅是考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考查教师对学生教育的理念。实践出真知,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多的去挖掘学生潜力,让其体验到自我探索的乐趣以及通过自己实践最后找出结果的幸福感。

2018年4月

第二篇:化学实验考试总结

今年有幸参加了县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监考工作,通过两天的考试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按照要求完成实验操作,学生实验基本素质较高。实验操作熟练,会观察相应的实验现象并能准确描述,能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达到初中化学关于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实验合格率达高。

当然,也存在某些不足,对于实验室制氧气具体表现在:

1、 学生由于平时训练不足,考试时过度紧张,操作时动作不协调。 记不住自己所

做试验的操作步骤,又不看试验桌上贴的题单,操作混乱,不符合实验操作要求。

2、 对于具体操作而言,学生基本能按步骤操作,但也有及少数同学清点仪器,检

查气密性忘记,有些同学清洗试管。

3、 出现错误较多:药匙使用很多同学用前不擦用后擦,取用高锰酸钾时容易洒落扣

分较多,安装仪器试管没有从底部夹取,灯帽没有倒放,集气瓶装水没有装满,拆卸装置时,试管没有在石棉网上冷却。

4、 不同的实验难易程度不同,评分标准不同,按学科划分等级对有些同学不公平,

建议按不同实验划分等级。

第三篇:高二化学期中考试总结

一、指导思想:

本次月考考试出题基于反映高二化学新课程教学的执行实际情况,为高二年级指导新课程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指导教师和学生在实践新课程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课程“三维目标”的达成。

二、学科特点:

本学期化学学习的内容涉及许多化学基本概念、基础化学理论,知识点较多,是构成中学化学理论知识的基础。由于内容复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到抽象、困难,产生“一看就懂,一听就烦,一放就忘,一用就不会”的感觉。简单说就是内容较难。

三、考试范围:

本次考试为选修四的

一、二章,难度分布6:3:1。不只涉及到前面必修

一、必修二中的化学概念和化学理论部分,还进一步涉及了难度更大的理论化学部分。

四、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本次考试为文理分科后第一次考试,学生个体之间差异性较大,学生计算能力较差,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点有遗漏,落实细节不够,存在明显的课堂效率不高,经常出现老师讲过的原题下课就有人问的现象;答卷不规范,不注意细节(如填空题的单位),丢分情况也比较严重,计算题中有效数字的处理问题;做题被动,做过的原题没有印象,仍然存在很多平时训练的原题丢分的情况,另外还有不写名,涂错卡等现象。

五、对后段学习的几点建议:

理顺学习习惯,努力适应文理分科后理科高难度的教学内容和任务,淡化机械性记忆,强化理科思维的培养和建立,开阔思路,提高课堂效率,利用整块的时间来完成理科习题的演练。认真完成每周大练习卷,认真落实导学案和年级统一订的习题集,教师和家长要定期检查,习题数量要跟得上,除校内布置的习题外,至少还要坚持做课外习题一套或一本。改变观念,完成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做自己会做的题;能答完卷不一定得高分,答不完卷的也不一定得低分,学会应对考试的技巧,坚决贯彻并做到会的题不丢分,不会的题要想法得分。指导学生解题的规范思路和书写步骤,雕琢答卷的具体细节。

考试是一种手段,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同时也在督促我们解决问题,相信在我们积极协调的配合下,下次考试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四篇:高二化学下期期中考试总结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考试总结

高二化学

考试过去了,每个人在这次考试中都有所收获,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在今后的学习中怎样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这才是我们的目的。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好有机化学,在这里我把本次化学试卷具体分析一下:

一、试题评价

1、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为选五。重点知识较多,如同系物的判断、烷烃的命名,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各类烃及两种烃的衍生物的重要化学性质的应用,以及合成某些物质的路线设计、物质的除杂等。

2、试题难度:考试范围全,难度适中,分易、中、难三种题型,重点突出:同分异构体、有机物的合成、各类有机物的重要化学性质、物质的除杂等。本试卷立足基础,注重平时训练,应用较多。,概念题也有相当比例,同时用平时的训练题告诉学生要认真作业。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态度都有很好的考察作用。但本试卷不仅仅注重基础,可以说这是一份难易适中,层次分明的好试卷。但是题型偏老,不够灵活是这份试卷美中不足的地方。

二、学生答题情况:

1. 全年级均分35.4,略低些,离出题者的预期有16分的差距。

2、分数方面,70分以上年级共6人,普通班仅两人。 60分以上年级共25人。三十分段和四十分段的人数很多,尖子生少,这是教学中的一个瓶颈,总是找不到很好的结合点,能让优秀的学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三、从学生失分点看暴露的问题:

1、各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掌握不熟练。

试题的熟练来源于知识的熟练,本阶段我们学习的是烃及烃的衍生物(两种),典型的官能团决定典型的性质,我们只要能够把各类物质及各官能团的性质掌握了,无论怎么考察我们都能把一个复杂的物质拆成不同的部分(基团或官能团), 2知识迁移能力差

这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烯烃、炔烃、苯及同系物、卤代烃、醇几种典型的有机物。经常会出现信息题,同学们要学会跟着信息走,抓住信息的手,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就是我们做信息题的方法,认真分析给的已知条件,把条件理解透彻再做题就能达到事半功倍。

3、书写不过关

元素符号和结构式、结构简式的不规范也是大家本次考试中暴露出的大问题,如氯代烃中的Cl,结构简式中化学键的连接等。

4、欠缺答题技巧

在做题时总是试图想这个题我在什么地方见过,固然你能够想起做过的题,试题中有一半左右的选择题做过,答案也能想起的话最好,但是总是由于自己试图想起题目的答案被自己的固定思维所困,常常会因为自己没有想起答案而懊悔还浪费了时间,一时不会做就先让它过去。

四、应对方法

1、认真纠正错题,温故而知新。改错要坚持改到实处,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总结正确的方法和结论。课上是我们接受知识、理解知识的主要阵地,课下及时改

错才能把课堂上的知识消化、吸收。

2、要知道学习化学没有捷径,你付出多少就收获多少。坚持课上集中精力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巩固,坚持练习方程式、练习书写,记忆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应用。俗话说熟能生巧,同学们一定要记住。

五、学习有机物时给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要注意反应条件。有机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2、书写方程式一定注意不要丢了小分子

3、学习物质化学性质时要理解反应机理。如醇的催化氧化

4、书写结构式或结构简式时注意原子的连接顺序。根据各原子的价键找好原子的连接。如

5、应用燃烧通式计算体积差时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6、书写化学式、结构简式时注意元素符号的书写,注意价键要对准。

7、学习有机物,重点掌握典型代表物的反应,类推同系物的性质

六、分析总结

1、基础知识方面,得分率相对较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涉及主观题目得分率较高,同样的教学取得不同的结果,应该说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失误。这里可以看出不同的教师教学中的侧重点以及个人风格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以后应多加强备课组活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这次考试中班级之间的差距有所拉开。说明备课组之间没有很好的沟通交流,作为备课组长,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注意改进。

3、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普遍感到学生表面配合,实际上不理不睬的态度。所以以为学生认真学习了,但考试成绩离我们的预期有较大差距。说明在教学中老师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不能很好地了解他们。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改进。

4、改进措施

控制低分段人数。经常性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在课堂上多提问,课后可以有针对性地找个别学生单独训练。多关注这些学生的作业,采取面批的做法。课堂上让学生多动手,练习、探究、讨论等,学生的参与性强了,兴趣浓了,成绩自然会有提高

这次考试很有指导意义,对我们的教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在肯定成绩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反映出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也为我们后面工作指出努力方向。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被突出摆在我们教学面前,这方面需要我们在教学时花更多的精力。

第五篇:学校化学、物理实验考试总结

一、领导重视,师生落实.

1、物理、化学实验考试是学生升学考试的一部分,对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有很大的义意。对学生的实验考试很有必要的。实验考试一直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在得到实验通知后,学校领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从资金、时间、后勤上给予保证。

2、教师即时

清理器材认真准备,发现不足的器材进行统计购买,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3、教师认真织组学生做好实验,学生考试前,教师对每个实验给予讲解、演示,每个班按照参考人数进行分组,八人一组,选出组长,再分别对组长进行培训。上实验操作课时,每个实验小组由组长指导组员练习,教师随时帮助纠正出现的问题,每个小组又由二人组对,一人操作实验,一人观察其过程,并对照实验操作步骤检查是否操作有错,并加以纠正,当每组的成员都完成实验操作后,再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换检查实验操作情况。

4、学生刻苦训练实验。由于学生的实验成绩很不均衡,为了提高学生的平均分和优等生,化学和物理教师也很辛苦,中午、晚上实验室都开放。学生都有组织的去做实验,教师都到实验室去指导学生。好多教师放弃了休息,无赏的去辅助学生,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可佳。

二、取得的成绩。

1、考试成绩。物理科全镇实考人数193人,平均分9.44分,及格率98.96。优生率88.6。化学科全镇平均分9.49分.及格率100。优生率91.7。

2、化学每个实验能够按照基本步骤完成。能对实验现象分析,能正确回答实验结果。

3、绝大多数同学的实验能力得到了提高,操作步骤正确。

4、物理实验学生也非常熟悉,每个实验操作完整。很会整理器材,爱护器件。

三、存在的问题。

1、小部分同学因为第一次参加实验操作考试,心理素质差,太紧张了。

2、个别学生计算能力差,不能正确的算出结果。提出的问题与结果不符合。

3、训练时间紧,训练时间不充足,造成少数实验器材使用不熟练,操作过程有错。

四、今后的打算

今天的总结,是为了明天更好的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1、我们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平时实验操作训练,不要考试前赶时间。

2、对于学校的实验器材,应该定期进行补充和维护。

3、在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指导的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指导学生如何正确面对考试,不在出现怯场的情况。

4、认真备好课,特别是实验课,辅助学生上好实验操作课,争取明年实考成绩有提高。

第六篇: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总结

同学们盼望已久的期中考试终于结束了!这是大家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次大型考试,它可以对大家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也是我们向家长、老师交上的第一份“答卷”。 几个月前,同学们还在初中紧张备考。当大家拿到高中录取通知书的一瞬间,心中一定充满了太多的喜悦与决心——我终于有机会、有能力再一次站在高中的起跑线上,奋力拼搏、不断进取、追求卓越,不负家人的期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由于本届学生是初中“课改”的首批毕业生,又正好赶上高中“课改”,各初中的化学教学内容从广度、深度等方面都不尽相同,这些都给我校高一化学顺利进行初高中衔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虽然高一化学备课组8位老师都是高三把关教师,都有丰富的教育教学(此文来自斐斐课件园)经验,但还是分别先后参加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的新教材研修,系统深入

一、二章为例,两章教材共5节内容,教材中在10处设置了“思考与交流”栏目,共提出了16个供学生思考与讨论的问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弱化了计算,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差,对某些计算的问题,一些学生不会做,或错得一塌糊涂;强调了学生动手能力、探究方法的培养,而削弱了对学生整体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两本必修教材由原来高中三册书(三年用)内容的精华浓缩而成,难度大,内容多,只给72个学时,课时不足;有些实验设计不理想;教材课后习题量较少,学生学完新内容后难以得到必要的巩固和训练„„

针对以上这些实际情况,我们通过集体备课,全学年统一进度、难度、广度、习题、测验、讲评、反馈、答疑。编写了《新课标化学导学》,选配了《同步练习》、《随时练》、《单元检测》、《自主练习》、《复习提纲》等。从抓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化学学习。

本次化学考试范围是新教材必修(1)前2章。由于新教材知识体系的安排决定了几乎都是化学实验以及基本概念理论知识,没有元素化合物。试卷难易适中、考查全面。

从答卷看,绝大多数同学达到了预期目标。极个别同学成绩不理想,我们认为有以下原因:化学相对于其他学科,学生接触比较晚;主观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掌握它的学习方法;还沿用初中的方法,没有紧紧跟住老师、积极配合老师;只“专心听讲”不记书面笔记;主动减少了自己的作业、练习数量,特别是隐形作业;没有抓住“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考试——总结”的认知规律;对老师试卷讲评的重视程度不够;定期总结、查缺补漏不够;化学用语要加强;平时不愿意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只重视题目答案,忽略了老师分析问题的方法„„可能这些都要或多或少地影响化学成绩

上一篇:环保安全工作计划下一篇:会计个人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