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质量智能评分系统在河北冀中能源井陉矿业集团的应用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立项的目的意义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促使煤矿建立起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整体水平, 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安全检查管理机制显得尤为必要。为了实现控制、消除系统中的人、机 (物) 和环境所存在的危险性, 尽量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 保证安全生产, 就必须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充分的认识与揭露, 以警醒每个成员的注意力, 针对矿井的安全可靠性程度, 及时指示对可能导致系统破坏的危险因素进行整改, 以达到矿井生产安全的目的。而传统的安全检查方法缺乏系统、科学的检查内容和方法, 检查项目不全面、检查方法不科学、检查标准不明确, 容易流于形式。因此, 我们结合冀中能源井陉矿业公司实际情况与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 拟开发一套《煤矿安全质量智能评分系统》, 利用目前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联合制定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 (试行) 针对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测防治水进行安全标准化检查并智能评分, 系统地对煤矿生产系统和设备进行科学的分析, 从中找出各种不安全因素, 依据检查项目, 把找出的不安全因素以问题清单的形式, 制成标准格式的报表, 对系统进行智能化分析, 找出可能引起事故发生的全部基本事件, 明确责任人, 使得危险因素难于遗漏, 使检查可靠和不流于形式。

《煤矿安全质量智能评分系统》对有计划地全面考察系统安全性具有明显的作用, 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1. 是为设计人员提供安全设计的参照依据, 给出系统应具备的标准状态和安全性能参数, 使设计者在安全方面有章可循, 有据可查, 有利于在系统设计中消除事故隐患。

2. 是可以系统、全面地掌握系统运行的状况, 可针对安全检查的问题, 采取对策, 改善系统的安全性能;在落实预防措施时, 可以按智能评分系统的评分结果逐项落实, 避免遗漏。

二、课题主要研究技术内容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 安全评价技术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重视。我国研究人员采用诸如安全指数法、概率风险法、指数法、分值法等不同的方法, 将概率统计方法、模糊数学、神经网络和灰色理论等运用到安全评价中, 建立了一系列的煤矿安全评价方法。近年来, 作者近年来在煤矿安全评价领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在煤矿安全评价中, 针对不同的灾害类型, 有必要采用不同的安全评价方法。运用数学方法时其计算过程一般都比较复杂, 需要编程实现安全评价过程中的计算。此外, 建立煤矿安全专家系统的任务之一就是集中专家知识, 建立安全评价数学模型, 实现安全评价程序化运算。因此, 本课题拟研究的《煤矿安全质量智能评分系统》对推进我国煤矿安全评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主要研究内容、目标、技术关键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课题拟开发的《煤矿安全质量智能评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技术内容:

1. 考评人员管理

本模块主要是组建矿井进行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的考评小组, 对小组成员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 设置相应人员的权限, 并分配评价任务。

2. 考评单元管理

按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 建立企业考评单元, 对其相应考评标准以及自评/考核表以及考核评级标准进行管理。

3. 综合评分结果

根据《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 (试行) 对各矿的开采、通风、供电、运输和地测防治水等进行评分, 并自动统计安全得分值, 显示评分结果。

4. 企业整改追踪

主要对上述考评的结果进行汇总。并对整改项目进行追踪, 实现对整改项目从发现到整改到审核完毕的全过程管理。

5. 考评报告管理

系统将安全质量标准化自评报告分为三个部分:复评申请表、自评报告、自评汇总表, 实现各矿的自评报告的管理。

6. 数据上报

各矿按照评分的结果达到的等级向相应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结果。

7. 信息交互

集团安监局用户登录智能评分系统平台点击“接收”, 便可完成各矿安监处上报的信息接收工作并备案, 也可通过此平台完成信息下达工作。

8. 安评信息管理

煤矿安全质量智能评分系统供用户发布安评相关的信息, 包括:安全评价知识、业界新闻、政策法规、等栏目, 并定期更新信息内容。

9. 分级管理

各矿安监处用户使用各自的账号登录系统, 只能获取本矿的安评机构信息;同时安监局用户也可将本集团接收的信息上报给省安监局用户, 做到安全管理分级备案的管理。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包括建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信息平台, 掌握整个集团公司的整体安全生产状况, 对矿井生产的主要几大系统 (矿井开采、矿井通风、安全供电、提升运输和地测防治水等) 和日常管理进行安全检查和智能评分,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地预防方案和整改措施, 使企业更好地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各项规定, 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管理水平, 实现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实现冀中能源井陉矿业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工作的及时监管, 大大提高了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的工作效率。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技术关键点如下:

1.安全质量评分指标体系的确定

矿井安全生产的目的是避免 (或减少) 事故的发生, 以保证矿山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 保证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煤矿伤亡事故的发生, 其实质是由能量或物质的意外逸散, 对人体造成伤害。能量或物质发生意外逸散是由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触发产生的。而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可以追踪到人、物、环境方面。所以, 矿井的安全可靠性的辨识就应立足于上述这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判断, 评价和确定出矿井所具有的可靠度, 以了解掌握系统的安全状况, 为整改提供依据。

《智能评分系统》是在对煤矿历年所发生事故的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了事故树分析, 并结合有关规定和标准而成的。

2.目标分数的确定原则

矿井生产系统是个较为庞大而复杂的系统, 且各子系统中联系密切。系统中自然环境的恶劣、工作地点的多变、生产环节多、生产过程复杂, 使整个系统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发生概率增大。在开拓、开采、通风、排水、机电运输提升等子系统中, 只要某个子系统的某一方面发生故障或事故, 都将引起一系列反应, 对整个大系统产生影响, 甚至于引起人员的伤亡和导致生产的停顿。所以本课题的目标分数确定时必须遵循各方面都不可偏废的原则。

3.评价项目目标分数与安全目标总分的确定

为体现矿井生产上述特色, 在目标总分与类项 (评价项目) 目标分数的关系上, 有用“乘法”关系, 其实质就是反映了在考虑各个类项时做到“不可偏废”和“面面俱到”的特点, 而且在类项指标分数的稍微变化将引起总分的较大变化。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必将安全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强化安全责任考核, 防止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取得了较好的安全效果。

四、达到的技术水平, 经济、社会效益及推广应用前景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是我国煤矿安全评价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 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将使冀中能源井陉矿业公司的安全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进一步提升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水平, 实现安全生产周期最长化。通过严格考核兑现, 奖优罚劣, 逐步固化了职工的精品意识, 提高了职工的竞争意识, 最终为安全质量标准化、数字化、规范化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本文阐述煤矿安全质量智能评分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意义、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智能评分系统,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

上一篇:PBL+LBL教学法在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中的应用下一篇:电力工程焊接质量及其无损检测技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