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2022-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第四节 政工干部的“位”与“为”

俗话说,“有为才能有位”。作为企业员工的“减压阀”、“加油站”和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支持部门,政工部门是不可或缺的。但在新形势和新环境中,对企业政工干部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政工干部只有适应这些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员工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企业生产经营部门提供更多的支持,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作为,同时为自己赢得发展和提升的空间。

1.找准定位,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目前的环境中,政工部门的地位有所削弱,不像生产经营部门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收益和利润,不像投资部门动辄可以用手里掌握的可观资金拓展业务,不像财务部门享有对企业资金进行把关审核的权力,也不如人力资源部门享有对员工招聘、考核和晋升的权力,在很多人眼里甚至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部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现代企业里,生产经营不是任何一个部门和一个员工能独立完成的,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部门和员工如同机器上的一个部件,缺少任何一个部件企业就不能良好运转。对于每个部门和员工而言,只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才能成为机器上一个良好的部件,乐章里一个和谐的音符。对于政工部门而言,主要工作就是为员工排忧解难,帮助解决他们工作中的后顾之忧之忧;同时为生产经营部门提供智力和精神动力支持,减少不必要的能耗,提高“机器”的运转效率。

2.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在“包产包销”的年代里,政工部门在企业里享有比较高的地位和权力。但在目前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里,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与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对应的是,企业必须“以生产经营为中心”,政工部门和政工干部也必须为生产经营服务。处理好经营管理与政工工作的关键是必须把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不能搞成“两张皮”。这就要求政工干部要改变衙门风气和懒散作风,“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找位置、找业务,真正为企业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现在企业里有一种说法:“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企业的政工部门可以在“感情留人”上下足功夫,让员工获得一种归属感,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这同时也是对业务部门的一种支持。

3.改进方法,提高服务水平

要做好政工工作,仅有热情是不够的,也要讲求方法。以党组织活动为例,如果仅仅搞照本宣科的“一言谈”,可能员工就会觉得只着皮毛。有的企业以“读书会”的方式进行,以党的新精神为纲,但又不局限于这些文件,让员工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来谈感受和认识,不仅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学习党的精神的平台,而且为员工提供了表达思想、增进沟通的机会。比如有的企业政工干部充分利用企业网站、员工Email和企业内网EKPS系统开展工作,这些方式节约了沟通时间和沟通成本。

4.重在平时,预防重于“救助”

很多人把政工干部当成“救火队员”,认为政工干部就是出事时冲在第一线的人。事实上这确实是政工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排忧解难、扫除障碍。但政工干部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而是应该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平时的建设之中,这样就会减少问题的发生。

传说名医扁鹊兄弟三人都艺术精湛,但唯有扁鹊名声最响亮。有人问扁鹊何以如此?扁鹊回答说,其实家里医术最高的是大哥,他可以在人刚刚有得病的苗头时就作出诊断,开两副汤药一吃就好了;但病人并没有感觉,所以他的名气只限于我们家里。二哥水平比大哥稍差,他可以在人得病初期就发现病症所在,然后扎一扎针灸就好了,所以我家乡的人都知道他,外边的人不知道。我的水平是家里最差的,只能在病人病情严重时,开刀接骨、救人性命,反倒名声最响。故事中的扁鹊三兄弟恰好代表了政工干部的三种类型:“预防型”、“早治型”和“救助型”。这三种类型的政工干部都是需要的,但如果能注重平时的建设和预防,就会减少事发的机率,减少企业的损失。

5.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政工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政工干部需要由良好的书面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同时,还需要做到“一专多能”,具有某方面的特长,比如有的政工干部写作能力强,就可以为企业起草各种报告和文件;有的政工干部精于演讲,就可以组织企业的一些活动,担任培训教师;还有的政工干部善于倾听,沟通能力强,就能在员工沟通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第2篇:《第四节中国的民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

2.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3.了解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结合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4.通过对我国民族政策的了解,初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5.培养学生收集、归纳、分析资料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五十六个民族”、“中国的民族分布”和“独特的民族风情”3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五十六个民族”、“中国的民族分布”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征,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从全国范围来看,汉族分布最广,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陆地边疆地区。第二,从地区分布来看,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第三,从具体分布来看,各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征。前两个分布特征和第三个分布特征中的“小聚居”,在我国民族分布图上可直接读出来;“大散居,交错杂居”的特征需要辅以文字说明。在学习民族分布的基础上,应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政策,理解各民族互帮互助、和睦共处,组成统一的祖国大家庭,从而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五十六个民族”正文介绍了我国民族构成情况,渗透了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来建构新知识,教材选择一组少数民族歌舞图片设计了相关“活动”。“中国的民族分布”部分,配合教材安排的“中国民族分布”图,正文内容扼要介绍了我国民族分布特征。为落实“课标”要求,采用读图填表、举例说明等形式,设计了一组相关“活动”。这组“活动”侧重于读图归纳能力的训练。

“独特的民族风情”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第3篇: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教学设计

第一章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我国多样化的民族和民族服饰。 2.通过阅读,认识我国56各民族的名称,正确读音。

3.通过“自学探究”,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探究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征。

4.通过实例了解我过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明确各民族的风土人情都是民族的瑰宝。

重点:我国民族分布的特征 难点:读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征 教学方法:读图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我国各民族服饰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名称及独特服饰。 ‹讲授新课›

1、民族名称

图表展示我国56各民族的名称,让学生朗读,标注生僻字读音。

2、探究分析

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为什么这些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各民族之间是什么关系?

你知道我国人数最多和最少的少数民族分别是什么民族吗? 我国的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

④我国的汉族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少数民族呢? ⑤各民族之间交错杂居有何意义?

3、活动练习

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完成教材17页的活动题,找出我国图表中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4、小组讨论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请将你熟悉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给大家。

珍惜和保护各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有何意义?

5、图片展示

我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6、播放视频

通过播放视频,了解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火把节”;

侗族“芦笙节” ,感受多样的民族传统节日。 ‹本节小结›

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他均为少数民族,各民族的分布特征大致呈现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我国各个少数民族不仅服饰各有特色、而且语言、风俗、节日也各有风致,不论这些民族有怎样的特点,人口多少,各民族之间都是互相平等的关系。

第4篇: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教学设计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包括“五十六个民族”、“中国的民族分布”和“独特的民族风情”3部分。

“五十六个民族”、“中国的民族分布”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独特的民族风情”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 2.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3.了解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过程与方法

1. 熟练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事物,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2. 通过查找资料提高信息搜索的目的性、筛选能力、组织能力。 3. 通过联系时事,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2.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国和睦统一的局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教学重点

1.我国民族组成的基本情况。 2.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及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 1. 收集、归纳资料反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俗、服装、文化艺术、体育、传统节日等的图片、文字资料、录像等。 2. 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收集、归纳资料反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俗、服装、文化艺术、体育、传统节日等的图片、文字资料、录像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引起注意,集中思维,心情放松,为上课做好准备。

教师:《爱我中华》是为了1991年召开的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创作的会歌。在这悠美的音乐里,大家听出来了我们中国共有多少个民族了吗?

学生:56个民族

师:对,下面我就带领大家一起游览我国的民族文化宫,认识民族知识墙,走进民族风情园,了解民族关系窗。 【民族知识墙】

各小组合作学习,观察课本第17页图1-14“中国民族分布”,前后四人一小组讨论解决如下问题:

1.图中汉族是用什么图例表示的?(用笔圈出来)观察图中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2.剩下的其他图例代表的民族我们统称为什么?他们主要分布在中国哪些地区? 3.一句话总结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师生归纳: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4.观图找出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哪一个?(提示:一种图例代表一个民族,也即寻找一个图例数最多的省份)

5.请在图上找出台湾省和福建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哪些?

过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风俗习惯,有些民族还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正如谵语所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下节课我们再来了解各民族的民族风情。

2 【民族风情园】

服饰:朝鲜族、维吾尔族、藏族、壮族等

音乐:马头琴(蒙古族)、《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傣族)等 节日:那达慕大会、刀杆节、端午节等 美食:泡菜、竹筒饭、马奶酒、手扒肉等 【民族关系窗】

不同的民族在人数上有数量的不同,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上也大相径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不同民族间的这些差异呢?

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是祖国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也是各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开发民族风情旅游的意义有哪些?

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间交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民族共同繁荣。 歌曲:《爱我中华》歌词解析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 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健儿奋起步伐 爱我中华 建设我们的国家 爱我中华 中华雄姿英发 爱我中华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过渡: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就在我们“口袋”中!观察我国第四套人民币,读教材P.16图1-14 “中国民族分布”,说出人民币上的民族的主要分布省区。 【课堂比一比】

1角: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满族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北京等。 2角: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黑龙江。

5角: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等省区,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和云南等省区。

和谐、平等、

团结、共同繁荣 1元: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省区,瑶族主要在广西、湖南等省区。 2元: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彝族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

5元: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等省区;回族分布较广泛,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新疆、青海等省区。

10元:汉族遍及全国,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甘肃、青海等省区。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第5篇: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想象及创新能力;

2.通过观察、分析、合作讨论,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表达交流,培养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合作、交流中,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鸟的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探究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三、教师准备:录像资料、多媒体课件、探究用具(培养皿、放大镜、解剖剪、针、镊子、带针头的针管、温水、受精的鸡蛋)。 学生准备:每组3个鸡蛋、预习新课内容。 课时分配: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鸟语花香,是诗人笔下常见的场景,下面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录象(大致内容是:数以万计的各种鸟类,有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岸上栖息的,它们各自选择合适的地点筑巢安家、产卵、孵卵、育雏,鸟群鸣声如此清脆、婉转,使岛上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情趣。) 生:聚精会神地观看,被画面深深吸引。 师:同学们,你们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 生: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但很遗憾,那么是不是每一个季节我们都能拥有这鸟语花香的奇观呢?

生:不是,大部分鸟类只有在春天,才从四面八方飞来筑巢,建造自己的家,准备繁殖后代。

师:正如你们所说的,大部分鸟类每年的春天都要飞回来繁衍后代,来维系种族的延续。其实你们刚才在录象中看到的情景,都是与鸟类繁殖有关的行为。那么鸟类究竟有哪些繁殖行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鸟类的生殖和发育。(导入新课,板书第一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二)探究新课内容 1: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师:鸟类的生殖和发育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它包括很多活动过程,而每一个过程都是一种复杂的行为。那位同学能尝试说说鸟类的繁殖包括哪些过程? 生:母鸡孵卵,属于繁殖行为,鸟类的唱歌和跳舞,燕子筑巢等。

师:以上小组的同学说的都很棒,(课件展示图片,同学们很兴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组合作分析每一幅图片的含义。 生:(认真观察、讨论、组织语言表达)

生:老师,我们在动物园里也经常看到孔雀开屏,有人说,孔雀开屏是是为了繁殖后代,招引雌性,是求偶。

师:对,孔雀正在求偶,还有哪幅图展示的是鸟的求偶行为呢? 生:丹顶鹤跳舞。

师:孔雀靠展示自己华丽的羽毛来求偶,而丹顶鹤却靠优美的舞姿来招引雌性,那就是说不同的鸟类求偶的方式不一样,你还知道有哪些求偶方式呢? 生:有些鸟在巢穴周围向外抛扔饰物,啄木鸟用喙急促地敲击空心树干所发出的声音来求偶。

生:杜鹃的晨夜鸣叫,猫头鹰凄惨的悲呜,还有野鸭在水上做出各种姿势把水花溅起很高。 师:有一种叫做红尾伯劳的鸟,它求偶的方式也比较特殊:雄鸟常做摇头摆尾及“鞠躬”等姿势,而雌鸟则下垂双翅,做快速抖动,展开尾羽,然后双方以喙相互摩擦。

师:织布鸟是在织布吗? 生:不是,在筑巢。

师:鸟巢并不是鸟的家,对于大多数鸟类来说,鸟巢只是它们在繁殖时期为容纳所产的卵而建造的临时建筑,只供当年繁殖一窝雏鸟之用。只有少数鸟种一年四季都栖息在巢窝里,这种鸟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首先是留鸟,其次必须是多年配偶的鸟类,第三它们巢窝的材料必须是经久耐用的。

生:老师,我明白了,在冬天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高高的树杈上有喜鹊窝,但却看不到有喜鹊住,就是因为冬季不是喜鹊繁殖的季节。

师:你说的对。老师要补充的是:不同的鸟筑的巢形状、大小、质地都不同,但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气力来完成,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鸟类的劳动成果,不破坏鸟巢,甚至还可以帮助鸟类来搭建人工鸟巢。 师:这对翠鸟在做什么? 生:正在交配。

生:这只鸽子正在产卵或孵卵。

师:这只大鸟正在给小鸟喂食,是什么行为? 生:是育雏行为。

师:(出示图片:早成鸟雏鸟、晚成鸟雏鸟)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种雏鸟有什么不同?

生:刚孵出的小鸡身体已经充分发育,身体有羽毛,眼睛也已睁开,能行走,是早成鸟雏鸟;而刚孵出的这只小鸟尚未发育充分,体表没有羽毛,眼睛还没有睁开,不能独立生活,是晚成鸟雏鸟。

师:(补充)一般鸡类、雁类和鹤类是早成鸟雏鸟,而鸽类、鹰类和雀类是晚成鸟雏鸟。通过学习,同学们对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让我们来重温几个动态画面(鸟类筑巢、求偶、交配、产卵、育雏的动态画面,加深印象,增进记忆)谁来归纳总结鸟类生殖和发育的过程? 生: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

师:(板书)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希望同学们能把它描述出来。下面请同学们看这幅图片(课件出示鸟破壳的图片),鸟儿经过一番辛苦复杂的劳作,卵壳破裂,雏鸟终于诞生了,你不觉得神奇?一只小小的鸟卵竟然会孕育出一个新的生命,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来揭开这个谜。下面我们就以鸡卵为例来探究鸟卵的结构和功能(导入本节课的第二个内容:鸟卵的结构和功能,并板书) 2: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师:请同学们参考教材提供的方法和步骤,利用教师提供的器具和自己准备的鸡蛋,来解剖鸡卵,并分析、推测每一个结构的功能。在使用剪刀操作时,应注意安全,不要划破手。

生:依据教材提供的实验步骤,小组分工合作,动手解剖鸡卵,边解剖边观察边思考,并将解剖好的鸡卵轻轻倒入培养皿中。 师:巡视指导,参与到个别小组的活动中。 生:很快完成鸡卵的解剖和观察。

师:(用课件展示放大的鸡卵结构图,让学生把实物与图相对照,进一步观察各部分结构)请同学们看屏幕,分别说出各结构名称(分步出示结构)。 生:最外层是卵壳、里面比较薄的膜是卵壳膜、小空腔是气室、白色的部分是卵白。

生:中间黄的部分是卵黄、卵黄外面的膜是卵黄膜、卵黄上的小白点为胚盘、卵黄两端的带状结构是系带。

师:其实卵壳膜有两层:外层卵壳膜和内层卵壳膜。轻轻除去壳膜后,会看到紧贴在卵壳内面的一层就是外层卵壳膜。对于内层卵壳膜,如果鸡蛋比较新鲜就很难看到;如果是陈旧的鸡蛋,水分蒸发了一部分,所以在钝端、气室的下面就容易看到。

师: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各有什么功能?你用什么方法证明卵壳的作用? 生:卵壳、卵壳膜有保护作用,卵白、卵黄给胚胎提供营养物质,卵白还可以提供水分。

生:我们用手掌握鸡蛋和用手指捏,蛋壳都没有破裂,证明蛋壳很硬、很坚固,有保护作用。

师:胚盘有什么特点?

生:胚盘的里面含有细胞核,可能与遗传有关。

师:它是构成卵细胞的重要结构,胚胎的形成就从这里开始,将来发育成雏鸡。 生:是不是所有的鸡蛋将来都能发育成雏鸡呢? 生:不是,应该是受精的卵才能发育成雏鸡。

师:这是我给同学们准备的一个已经受精的鸡蛋,把它与未受精的鸡蛋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用视频台展示去掉蛋壳的两个胚盘大小不同的鸡蛋) 生:受精的鸡蛋胚盘大,而且颜色比较深。

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解剖剪、镊子、针、放大镜、针管、针头、温水等物品,各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探究蛋壳的结构特点。 生:积极参与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师:巡视指导。

生:归纳总结,表达交流。

生:我们的实验方案是:先用针将蛋壳扎一个小眼,再用带针管的针头插入小眼,然后缓缓地向蛋壳内打气,过一会,我们发现蛋壳表面有小水珠出现,这表明蛋壳上有小孔,空气可以进出。

师:你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很有说服力,也很成功。

生:我们的方案很简单:把鸡蛋放入温水中,发现有小气泡冒出,说明蛋壳上有小孔。

师:鸟类的生殖和发育都脱离了水环境的限制,所以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高等复杂,更适合在陆地上生活。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畅所欲言谈收获。

师:同学们都有很多的收获:能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还能说出鸟卵有哪些特点适合在陆地上发育,

(六)反馈练习、巩固强化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描写了鸟的哪些繁殖行为?(以抢答形式完成)

2.据鸟卵的结构示意图,填写其结构和功能。

3.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哪些行为?还有其它的行为吗?是不是所有的鸟都有这些行为呢? 生:有,雌雄两性的识别,占领巢区等。 生:有些鸟不会筑巢、孵卵和育雏,如杜鹃等。

(七)布置作业:参观养鸡场

第6篇:第四节 噪音的危害与控制

课型:新授备课:杜文林审核:马生平 班级:姓名: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学前准备】

1、学习了声音的特性,你认为生活中哪些声音是噪音?(试举两个例子说明)

2、如何区分噪音,依据是什么?(试着分析)

3、生活中的噪音要不要控制?怎样控制?(说说自己的看法)【学习过程】

一、噪音的来源

1、情景设置

听一段优美的音乐;用铁钉刮玻璃,听到的声音;大家一起唱同一首歌;让一个学生讲故事,其余的学生在旁边唱歌。

(1)你喜欢哪一种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2)唱歌对讲故事有什么影响?说明理由。

2、讨论归纳

(1)教室里和教室周围有无噪声?如果有噪声,这些噪声是从哪来的?

(2)总结噪声的主要来源: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噪声怎样表示?单位是什么?

2、阅读教材中的内容及表格,陈述自己的观点: (1)回想在这些环境中你的感受 。

(2)举例说明噪声对人们有哪些危害。

三、控制噪声

1、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将一台闹钟闹响,它是噪声吗?怎样减弱它对课堂的干扰?

(小组讨论,谈谈想法和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2、实验探究

(1)把旋转的电动机放在桌面上

你能看到什么___________。你能听到什么___________。(2)把旋转的电动机放在铺上软泡沫塑料垫的桌面上

你能看到什么__________。 你能听到什么__________。

3、控制噪音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几个阶段?哪几个阶段?

(2)控制噪音传播的途径有哪些?

(3)举例说明你周围的环境中噪音的产生及控制。(举1—2例说明)

【课堂测评】

1、从物理学角度讲,乐音的波形是___的,而噪音的波形是___的。从

环境保护角度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___、___、___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受___的声音,都是噪音。

2、人们以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

3、控制噪音,最终的目的是降低人耳处的声音的___。控制噪音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即(1)______;(2)______;(3)______。

4、指出下列减弱噪音的措施途径各是什么? (1)住宅小区与马路之间植树造林,是_____。(2)摩托车排气管上装上了消声器,是____。(3)电锯突然响时,在耳朵里塞上棉花,是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琴弹出的声音都属于乐音B、自然界中的声音都是噪音 C、录音机中播放的音乐不可能是噪音D、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音

6、以下减小噪音的措施中,哪项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C、市区里种草植树D、市区内禁止鸣汽车喇叭 7.下列属于噪声的是()

A.音乐厅里演奏的“命运”交响曲B.在家里,几名同学旁若无人地引吭高歌 C.在空中飞行较低的喷气式飞机D.尖钉在铝锅上划出的声音

8、冬天下雪后,原来嘈杂的马路,却显得格外寂静,这是为什么?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第7篇:必修三第四章第四节群落的演替

第4节群落的演替

【课标点击】

学习目标:

1、掌握群落演替的概念。

2、区分演替的类型。 重 难 点:演替的类型。 【自主探究】

一、演替的类型

1.群落是一个____________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群落受到干扰或破坏,一些生物的____________消失了,就会有其他一些生物的____________来占据它们的空间,再过一段时间又会有另一些生物的____________兴起,最后,群落会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____________被另一个____________代替的过程就叫做____________演替。

2.初生演替是指____________。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3.次生演替是指____________。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度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4.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人类可以____________, 甚至可以建立____________。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进行。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中一些生物消失了,另一些生物来占据它们的空间,就属于演替

B.光裸的岩石上最先出现的是地衣 C.在弃耕的农田上不可能形成树林

D.不论在什么条件下,群落的演替都能形成树林

2.演替过程中乔木最终取代灌木而占优势的原因是( ) A.乔木繁殖能力较强 B.灌木的寿命较短

C.灌木不适合在湿润的土壤上生长

D.乔木比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 3.草本植物在土壤中出现的阶段是( ) A.地衣阶段以后 B.灌木阶段以后

C.苔藓阶段以后 D.森林阶段以前

4.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的个体形成种群

B.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不同的种群形成生物群落 C.种群和群落都与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有密切关系

D.群落的结构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5.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没有影响

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都是破坏性的

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D.人类可以任意的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第 1 页 共 4 页

6.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7.在光滑的裸岩上长出森林,大约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裸岩阶段;②地衣阶段;③苔藓阶段;④森林阶段;⑤灌木阶段;⑥草本植物阶段。演替的正确顺序是( ) A.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⑤一⑥

B.①一②一③一⑥一⑤一④ C.①一②一③一⑥一④一⑤ D.①一②一④一③一⑤一⑥

8.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所用的时间少,原因是( ) A.次生演替不需要形成森林 B.次生演替所处的环境较湿润

C.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D.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结构简单

9.在进出口口岸,进出口检疫部门要对进口货物进行严格检疫,严格禁止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若害虫流入境内,将( ) 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②一般会缺少天敌③对境内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④不适应新环境,很快死亡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10.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地衣阶段与苔藓阶段相比较,土壤中有机物含量( ) A. 地衣阶段大于苔藓阶段 B. 地衣阶段小于苔藓阶段 C.地衣阶段等于苔藓阶段 D.无法比较

11.下列不是由于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 舟山渔场鱼类大量减少

B.菲律宾山区火山爆发 C. 北京地区的酸雨

D.淮河流域水质遭受污染

1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重要目标是( ) A. 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13.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 ) A.小型植食性动物 B.大型植食性动物

C.肉食性动物 D.A、B、C同时出现,无先后顺序 14.在20世纪末期,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过多、河道淤塞 B.环境污染严重,废水流入河流

C.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垦殖活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D.过多地退耕还林、还草

15.以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的量较温带森林的多,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一般是( )

第 2 页 共 4 页

A. 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 B.热带雨林大于温带森林 C.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

D. 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无法比较

【反思】

第4节群落的演替

1.B(提示: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所以A项错误;如果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的演替很难形成树林,但如果气候适宜,弃耕的农田就会演替成树林,故C、D两项错误;在光裸的岩地上最先定居的是地衣。) 2.D(提示:在灌木群落所形成的湿润土壤上,各种乔木的种子萌发出来,乔木比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因而最终乔木取代灌木,逐渐形成森林。) 3.C(提示:草本植物的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使岩石分解,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土壤的保水能力会逐渐增强。) 4.D(提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的结构会因某些物种的消失和某些物种的兴起而变得复杂或简单。) 5.C (提示:人类可以破坏森林、填湖造地,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所以,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6.c(提示:次生演替时虽然原有的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

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因此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7.B 8.c 9.C(提示:外来物种入侵到适宜环境中,一般缺乏天敌,得到较好的生存条件,不仅不会淘汰,反而是种群数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而害虫的大量繁殖,将会对入侵地区的物种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 10.B 11.B 12.D 13.A(提示: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生物是植物,当演替到一定阶段,以植物为食的昆虫和其他小型动物开始出现。) 14.C 15.A(提示:热带雨林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较多,能够将土壤中的残枝落叶尽快地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较少。)

第4节群落的演替 够课前预习

知识预览

一、1.动态种群种群种群群落群落

2.裸岩 地衣 地衣 有机酸 土壤 土壤 有机物苔藓地衣 优势 分解 加厚 增多 丰富 草本植物种子 昆虫小动物有机物通气性灌木阳光鸟类多样化增强森林多样化丰富多样

二、一年生 多年生有机物质 保水 小灌木 灌木丛乔木草本植物灌木

三、1.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

第 3 页 共 4 页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3.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 人工群落速度 方向

四、1.毁林开荒 围湖造田 水土流失洪涝灾害 2.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

第 4 页 共 4 页

上一篇:素描实训报告下一篇:城市生态环保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