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管理层服务意识的转换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提出的重要思想, 成为了治党根本, 更是在现任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得到了继承和弘扬, 折射出博大精深的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许多重要思想理论, 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1944年9月8日, 毛泽东主席在悼念张思德同志时说道:“人固有一死, 但意义就在于泰山鸿毛之间,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 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 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 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为了人民利益而投入了毕生精力, 其精神就比泰山还重, 比堆积如山的财富还有价值。

习总书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当官, 就不要想发财, 就好好为人民做事;想发财, 就不要当官, 去做合法生意, 做合法企业。”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正确的服务意识, 成为了管理层必备的条件之一。如何树立, 取决于管理者的内心。

1 教育管理层的误区

在从事教育教学的管理者中, 以“我是领导”自居, 采取“家庭作业”式的方法分配给老师任务, 强硬的要求我布置, 你完成, 我安排, 你无条件服从的官架子作风, 指挥教师、安排教育教学工作的很多, 老师与管理者之间的情感渐渐的疏远了, 从而导致任务分工有分歧, 任务落实质量不够, 管理者与教师评职倾斜等问题出现。学校管理者在主管领导下达任务前, 就要转变思想, 树立起“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意识, 以学校管理者就是为教师服务的工作态度去细化工作分工和布置, 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强硬作风。

2 如何才能树立服务意识形成转变

首先要深入学习领悟历代国家领导人和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精髓, 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 对服务意识重要性的认识, 达到服务行为的转变。管理者要全心全意服务于学校站在教学一线的教师, 想教师所想, 体教师所思, 排教师所难。因为, 管理者本身就是为教师服务的, 只是思想没转变。只有真正从思想上转变了工作态度, 才能把学校管理工作做得更细致, 服务得更周到。让一线教师安于顺心的工作氛围当中, 才能将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分歧、矛盾和不解消化掉, 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工作完成度。如此的工作态度转变, 也正与习总书记所提出的“当官不求财, 求财不当官”精神相符合。

3 管理者的出色服务, 是尊重、理解、关心教师的一种境界、要求及行为准则

身处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 工作繁重。既要教学创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又要不折不扣的完成学校分配的各项任务。因此, 他们对于管理者的认同和激励是很渴望的。我们位于管理层的管理者, 应该给于尊重、理解和关心, 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段, 以朋友、家人的身份, 主动和教师交流, 勇于承担工作中不力之责, 不推不卸, 达到增进沟通和理解的目的, 共同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短板出谋划策。着力制定出合理性强的“评优选好、奖励、职称晋级”制度, 以公平、公开、公正的态度, 解决好教师普遍比较关注的利益问题。生活中, 要设身处地地替他们着想, 了解老师们的所需所难, 用服务的态度在工作中尽可能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只有拉近管理者与教师的距离, 树立管理者就是为教师服务的思想, 才能实现学校管理者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角色转变, 才能使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和谐共赢。

摘要:只有拉近管理者与教师的距离, 树立管理者就是为教师服务的思想, 才能实现学校管理者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角色转变, 才能使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和谐共赢。

关键词:学校管理,服务意识,形成,转变

上一篇: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硬膜外镇痛分娩中的应用下一篇:购买低配置电脑冒充高配置电脑出售是否构成诈骗犯罪——以周某诈骗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