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学习兴趣培养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之影视音乐分析及应用状况研究 ——以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版”“2019版”为例

摘要:目前使用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音乐作为普通高中美育基本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该标准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个方面提出高中音乐核心素养培养要求。高中生的资讯主要有学校和大众传媒这两个来源。高中生每天都被电视、电影、广播、广告、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包围着,这些媒体所传播的信息量远远多于教科书,且质量良莠不齐,为此,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这一途径,发挥教科书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如何鉴赏影视音乐和其他大众音乐形式。使教科书的内容在满足音乐课程核心素养的要求同时,也符合现在高中生的音乐喜好需求。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音乐教育跨学科、跨文化、多媒介融合日趋重要。音乐教科书是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媒介”,美国心理学家、医学博士和心理学专业哲学博士D.P.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等理论在我国广受传播,对课程与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理论参照作用。“编排得适当的教科书,能够在促进行为目标或其他形式的学习目标所规定的学习方面发生巨大的作用”。影视音乐是高中生喜爱的音乐类型,有着非影视音乐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兼具娱乐性和教育性。其教育性有助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艺术审美层次、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借影视音乐以鉴赏、艺术实践等教学方式向学生简介基本乐理、曲式、旋律等形式要素与相应影视片段的契合和培养作曲能力,以及如何在特定文化中理解音乐,或者说培养一种积极的跨文化意识;而表现为大众文化消费性的娱乐性,优秀影视歌曲有助于培育核心素养,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而平庸、制作粗糙的影视音乐则会误导学生,出现不努力学习、盲目追星等不良社会现象。作为一位非常关注高中音乐教科书编写的音乐教育研究生,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奥苏贝尔理论及高中音乐教科书的研究、以及国内奥苏贝尔理论视域下高中音乐教科书编写、高中影视音乐教学等研究进行回顾,并从影视音乐入手,以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等理论为参照,借鉴音乐传播学、音乐社会学等理论观点对国内使用范围较广的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版和2019版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中影视音乐采用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以六个章节的篇幅进行分析与思考,旨在为高中音乐教科书的编写、高中音乐教学与高中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本文立题有一定的独特性、创新性和新颖性。第一章主要对本文所涉及的概念进行释义和说明,如教科书、影视音乐,音乐教学大纲,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高中音乐课程核心素养等。第二章对我国解放前后高中音乐教科书的发展进行概述,主要是解放后高中音乐教科书发展及其影视音乐的收录情况。第三章阐述了影视音乐具有的烘托气氛描绘景物、抒发情感深化主题、参与控制剧情发展以及连接画面贯穿结构等作用。对电影音乐和电视音乐进行比较,说明电影音乐具有更多的是艺术性,而电视音乐则有更多的传播性,同时指出影视音乐所具有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第四章以影视音乐为例,列表从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整体内容、教与学环节、文化理解等三个部分对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2009版和2019版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2019版比2009版更能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反映出2019版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编排更具科学性、民族性及音乐文化多元性。第五章通过采用问卷星软件对安徽省马鞍山市四所高中使用2009版、2019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的高中学生和高中音乐老师进行问卷调查,涉及教科书的编写、高中音乐的教与学以及评估等方面,从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等理论视角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第六章基于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等理论视域下,从影视音乐入手,以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呈现方式与内容之编写体例与课本内容、学习引导、文化理解方面,课堂学习向课外延伸之练习与实践设计、利用校外音乐资源、主动学习方面,以及教学评价方面结合教科书比较分析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对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版和2019版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的编写进行思考。提出了四条建议:吸收优秀教科书的编排理念、缩短教科书修订周期,把教科书变成学生培养兴趣、指引性学习、转变学习方式的工具,充实教材内容、为从学校走向社会做好铺垫,让现代科技的发展使音乐教科书编写产生相应的变化。最后的结语部分,借曾遂今教授之言提出多角度研究音乐教育和高中音乐教科书是必要的。以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等理论为参照,可以将高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影视音乐这个特殊类型作为高中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索者。提出以多学科为基础,以多元文化理解融合为目标,多种现代化技术设施为手段的综合教学模式是今后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大胆预测可能由此产生的一门由音乐教育与社会学相结合对音乐教育更具指导性的音乐教育社会学学科的诞生。

关键词: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高中音乐教科书;音乐鉴赏;影视音乐

学科专业:音乐与舞蹈学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国外有关奥苏贝尔理论及高中音乐教科书的研究

2.国内有关奥苏贝尔理论及高中音乐教科书研究

2.1 .有关高中音乐教科书的研究

2.2 .有关高中影视音乐教学的研究

2.3 .有关奥苏贝尔理论的研究

2.4 .有关奥苏贝尔理论视域下高中音乐教科书编写的研究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我国高中音乐教科书的历史沿革

(一)解放前我国高中音乐教科书的发展概况及电影音乐收录情况

(二)解放后我国高中音乐教科书的发展概况及影视音乐收录情况

三、影视音乐及其作用

(一)影视音乐的作用与优势

1.烘托气氛描绘景物

2.抒发情感深化主题

3.参与控制剧情发展

4.连接画面贯穿结构

(二)电影音乐与电视音乐的比较

(三)影视音乐的负面影响

四、人民音乐出版社不同版本高中音乐鉴赏之影视音乐分析

(一)整体内容比较与分析

(二)教与学环节比较和分析

(三)文化理解

五、关于音乐教科书及其影视音乐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范围

1.调查对象及范围

2 四所高级中学简介

2.1.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2.2.马鞍山市红星中学

2.3.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学

2.4.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

(二)学生问卷及问卷分析

1.有关教科书编写

2.学习或者获取音乐的途径

3.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三)教师问卷调查及分析

1.教学意识

2.教学内容

3.教学手段

4.教学评估

六、基于奥苏贝尔理论视域下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编写的思考与建议

(一)基于奥苏贝尔理论视域下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编写的思考

1.呈现方式与内容

1.1 编写体例与课本内容

1.2 .学习引导

1.3 .文化理解

2.课堂学习向课外延伸

2.1 练习与实践设计与课堂学习一致,力求体现理念

2.1.1 充分利用课后校外音乐资源

2.1.2 主动学习

3.评价机制

(二)基于奥苏贝尔理论视域下对高中音乐鉴赏编写的建议

1.吸收优秀教科书的编排理念,缩短教科书修订周期

2.让教科书成为学生培养兴趣、指引性学习、转变学习方式的工具

3.充实教材内容,为从学校走向社会做好铺垫

4.让现代科技的发展使音乐教科书产生相应的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教师调查问卷

致谢

上一篇:肢体残疾学生特殊教育论文提纲下一篇:新课改下校园文化建设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