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专业就业前景

2022-05-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历史学专业就业前景

就业导向与高校历史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高校历史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人”的培养。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深化课程改革,就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动脑筋,不因人设课,而是“因材施教”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未来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就业 历史教学 改革

通过谈话调查多种途径了解及对本校近几年毕业生走向的追踪分析,我们发现高校历史专业学生就业去向呈现出这样一种趋势:即,有1/3的毕业生选择了考研继续深造、1/3强的学生毕业后走上了中小学教师的岗位、1/3弱的毕业生通过选调生村官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考试或亲朋好友介绍自主寻找等等走上了其他岗位。

历史专业本科生毕业走出高校大门后的这样一种状况,既是现在和未来一个时期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一个反映或缩影,也是近几年来高等教育大发展各高校普遍扩招和供需矛盾突出的一个表现,更给高校历史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高校如何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满足人才培养新形势发展的需求,搞好教学改革。

首先,高校历史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人”的培养。不管将来学生们要干什么要做什么工作,第一步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史学的教化功能自古以来就受到广泛的重视,中国自殷周时代,“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即开创了中国连绵数千年不断的优秀的史学传统。中国古代史学,在文化不发达的时代虽然还不是普通人的史学,但仍然普及到了所有的读书人,史学是士大夫必备的知识。所谓“六经皆史也”,读经也是读史,“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①史学发挥着重大的人文教化功能。刘知几说:“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其有贼臣逆子,淫君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言之若是,吁可畏乎!”②史学“秉笔直书”、“彰善瘅恶”,让后世的评判,来制约现世的行为,从而形成道德规范。黄炎培在受到国民党的压迫时,写信给刘海粟说:“好在吾辈人生观不欲以物质自缚,稍稍读史,虽不敢自命胸有千秋,而人类社会文化现象,亦既略谂之,而了无惊惧,则精神上优游之余地正多。”③史学不仅给人勇气,还给人智慧,史学所产生的社会功能是多么强大。史学的人文精神,传播的道德准则和人生哲理,以真实的人生历程为楷模,起着比空洞的说教更能深入人心的作用,同自然科学一起,推动着人类历史朝着更加文明的方向不断前进。今天,我们坚定地好好的占领这块阵地,利用发挥好其专业特点,先教好学生怎样做人。

早在1952年,爱因斯坦就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情感,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④这话很有道理,歷史包罗万象,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教育的素材。高校老师占领这块阵地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就要善于发掘,将情感因素自然融入历史知识教学,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以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客观的历史史实是没有情感因素的,要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老师首先投入自己的情感,“神入”历史,用自己的内心去体悟历史,并将情感融入历史知识的讲授之中。在历史发展的长河,既有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也有面目可憎的小丑;有刚正不阿的正人君子,也有阿谀奉承的奸佞小人。四年大学生涯,老师的喜怒哀乐、善恶爱憎应完全随着历史史实的变化而真情流露,用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撞击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使学生获得高尚的道德情感体验。例如讲到人物“大禹治水”时,不但讲他采用了疏导方法,治服洪水,造福于民;而且讲他在外治水十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公而忘私精神。司马迁时,让学生了解他是如何努力勤奋,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忍辱负重的精神和对生命真谛的感悟,完成不朽名著《史记》的。张衡正因为不追求地位和待遇,而潜心于道德的修养和学术的研修,才得以成就为世界文化名人。让学生体味人生的价值观,在困难中也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凡是有作为的人,都遇到过大困难,都受过艰苦磨练,其不折不扰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正是成功的钥匙。再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年后“三千越甲可吞吴”。“鉴真东渡” 经历了六次风浪袭击、“玄奘西游”磨练了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即使面对身心疾患,也需要人们高高地昂起头来承受。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这也正是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时代、一个竞争时代、一个充满艰辛但有充满希望的时代要求。

其次,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学生未来发展不适应,在一些高校不同程度存在。破解就业难题改变这些状况,还要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动些脑筋,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未来的发展要求。

目前,在多数地方高校历史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历史专业的课程设置非常一致,没有什么突出的东西;很多选修课程主要是因人设课而不是因需设课,而一些重要的专业课由于没有或者缺乏相关师资而无法正常开设;历史老师一般只注重历史过程和结论的讲述,对教材内容不能进行科学系统的调整,不能在有限的课堂上向学生传递出更多的知识信息,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也严重脱节。还有一些地方高校历史专业的教师,因为缺乏师范教学技能与素养的训练,上课缺乏教学常规规范,讲课没有条理性,现代教育技术也达不到规定要求。地方高校历史专业的多数学生因为自己高考录取不理想、身处冷门专业、就业前景不够看好或者对大学历史专业老师失望而丧失了进取心,方向不明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深化课程改革:(1)在不影响“夯实基础、拓宽路径”的人才培养总原则和不增加学生应修完总学分的前提下,适量压缩专业基础课中通史课程、通选课程与公共课程的课时量,增加一些专业基础课程中专门史必选课、专业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研究性学习课与高校通选课程和公共课程中跟新世纪人才市场需求最紧密最需要的课的份量,保证学生在具备了比较扎实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好的应对现实社会的需求。加大选修课的比例,鼓励学生跨专业、跨院系选修课程,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语言文学、艺术、法学、行政管理、经济学、地理学等学科门类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拓展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校人才的现代化,我们的学生才更能满足新时代的市场需求。(2)努力改变以往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局面,避免因人设课,真正能够做到因需设课。

教学改革是个常讲常新的话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高校也确实采取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在课程设置方面、在教材建设上、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等等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随着形势不断变化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一些改革措施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深化。我们只有不断的改革,才能促进教学质量不断地提高,才能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注释

①孟子.滕文公下,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2714.

②刘知几,浦起龙释.史通通释·直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92.

③朱宗震.史学危机和史学发展之路[J].探索与争鸣,2001(4):46.

④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M].许良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0.

作者:王红信

第2篇:当代中国的口述历史:前景和问题

内容摘要 新中国的口述历史取得了丰硕成果,产生了广泛影响,但学术界对口述历史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仍有两种不同的倾向。由于史学研究方法的改变和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档案开放和公布的滞后与当代史研究的日益深入、“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和认识历史的迫切需求等原因,使我国的口述历史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口述历史发展中必须注意提高认识和改变观念、加强队伍和学科建设两个问题。新的史学革命终将由口述历史的充分发展而引发。

关 键 词 口述历史 成绩和问题 发展前景 史学革命

作者 沈飞德,《世纪》杂志副主编、副编审,上海九思口述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200020)

口述历史的名词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才进入国内学者视野的,其实口述历史在新中国,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蓬勃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首先是一大批口述历史著作的面世,为近现代史和当代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其中史料题材时限最集中、数量最多、最有价值的当属全国政协系统征集、整理、编辑、出版的文史资料(“亲历、亲见、亲闻”的史料),以及有关当代史的各类回忆录等。其次是口述历史作为一种史学研究方法已广泛影响到社会科学研究的诸多学科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然而,对于口述历史在史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学术界的认识并不一致,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始终认为口述历史只不过是档案文献的补充,作用自然有限;二是强调口述历史有着档案文献不可替代的价值,将会引发新的史学革命。笔者十多年来从事口述历史的搜集、整理、编辑和出版工作,有感于口述历史的独特学术价值和社会功能,本文拟围绕我国口述历史发展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口述历史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

口述历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我国的发展方兴未艾,究其原因既有史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作用使然,更有我国的史学传统和特殊国情所致。我们通过回顾新中国以来口述历史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到其发展有三大理由:

1.史学研究方法的改变和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

改革开放后,随着史学界与海外学术交流的加强,许多学者对我国史学研究注重宏大叙事,强调规律性的推究,突出思想意义的总结,或者一味追求“以史为鉴”,从而忽视历史细节的倾向进行反思,开始逐步调整研究方法,转向重视通过口述历史所提供的丰富生动、具体形象的历史细节重现历史真相,反映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具体生活。这种研究方法极大地推动了史学研究,成果迭出,令人耳目一新。这使得许多学者在一如既往地重视档案文献的同时,又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口述历史,从而为口述历史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与此同时,近30年来史学的研究从以前集中在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军事史等单一的领域拓展到文化史、社会史、城市史、人类生活史以至家族史等门类丰富多彩的专题史,一方面史学工作者对已有的近现代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等深入研究需要依靠口述历史,另一方面新拓展的史学领域要取得成果更离不开口述历史。

有学者把档案史料的价值和学术功能归纳为补缺、揭秘和勘误,在笔者看来,口述历史不仅具有与档案史料同样的价值和学术功能,而且其在史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档案文献无可替代的。以《顾维钧回忆录》为例,上世纪80年代当这部回忆录中文译本在国内出版时,纽约的中文报纸《华侨日报》就予以报道,文中说:“《回忆录》记录了顾维钧经历的许多重大历史政治事件,涉及到许多重要历史问题和重要历史人物,其中也有不少为外人所不了解的内幕情况。它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特别是外交史将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史料价值自不待言。”[1]

另外,口述历史还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考证史实的作用,其有助于澄清历史事件真相,有助于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还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有些历史事件由于档案缺失或被故意曲解、遮蔽,此时历史当事人的口述历史提供的一些档案文献中缺失的重要细节,对历史研究中的疑难问题往往能迎刃而解。例如,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1926年的“三一八”枪杀爱国学生事件是段祺瑞下令的。但据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段祺瑞的女儿段式巽撰文回忆,那天她守候在父亲身边,当陆军部打电话向段告急时,段还要她传命给自己的手下说:“告诉他,给学生们好好说,劝他们回去。不许动刀动枪的!”但其手下临阵张皇失措,竟下令向手无寸铁的学生开枪。[2]又如,关于江青是否是叛徒的问题,在那个特殊年代自然不可能有档案保存下来,通过向历史当事人反复调查取证,最后认为不应给她戴上叛徒的帽子。

2.档案开放和公布的滞后与当代史研究的日益深入

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而档案资料是史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通常被近现代史和当代史的一些专家学者视为“衣食父母”,它在史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近十多年来,国际冷战史专家沈志华教授利用俄罗斯解密档案,取得了令史学界瞩目的丰硕成果。其中由他主编的《中苏关系史纲》被史学界视为中苏关系曲折历程的权威力作。相比之下,为什么我国的研究者利用本国的档案,在当代史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却难以接近历史的真相呢?原因很简单,史学研究者无法利用足够的档案资料。

档案的开放和公布是需要依法行事的。1987年9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规定:从1988年1月1日起,开放1949年以前的清代档案、民国档案和中共档案。同时又规定:1949年以后的档案从形成之日起,满30年分期分批开放。其后有关部门虽然整理、出版了一些党和国家的档案资料集和专题文献集,2004年外交部档案馆又对外开放了一批建国初期的外交档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学界的充分肯定和欢迎,但档案开放的数量和范围显然与学者和民众的愿望相去甚远。有学者指出,近年来我国的立法数量并不少,但法律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其根源就在于纸面上的法律与现实中的法律脱节。[3]在世界各国,有些档案因涉及国家利益而不能开放和公布属于情理之中。我国的《档案法》虽然明文规定档案从形成之日起满30年分期分批开放,但实际上,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抑或是地区部门的自行规定,使得本该开放和公布的档案根本无缘面世,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政治运动不断,像反右、大跃进、“文革”等有关当代史的档案远离研究者的视野。研究者迫切希望档案的开放和公布能依据法律,逐步走向科学化、正规化和制度化。

众所周知,档案的开放和利用是历史研究的前提,我国档案开放和公布的滞后与史学研究的日益深入构成的矛盾,造成当代史研究有些领域的档案极端匮乏,但人们并不因为档案的匮乏而停止研究或纪实文学创作,无形中使其转向口述历史。如今史学研究者已充分认识到搜集史料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历史当事人进行采访,同时广泛寻找历史当事人的回忆录。他们对口述史料可以作为档案文献补充的学术功能也有深刻的认识,即帮助研究者解读档案文献,还有就是在档案文献缺失的情况下填补某些历史链条的空白。[4]史学研究者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重要事件或某个时期重要人物的活动,可能根本就没有留下档案记录。例如,新中国历史上有些重要会议为了保密,既不准录音,也不允许与会者做任何记录。杨尚昆因有违毛泽东的指示擅自录音的所谓“录音事件”,曾引起轩然大波,成为“文革”爆发前夜的替罪羊。这史实如今已不是什么秘密了。然而,在这种档案缺乏的情况下,史学研究者唯有依靠历史当事人的回忆来弥补,才有可能重现历史的真实。在当代史研究中,由于国情,诸如档案开放和公布的滞后,使得研究者青睐口述历史,加上史学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倡导并致力于编修当代史,从而将大大推动它的发展。

审视近几年有关当代史的口述历史,史学研究者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艰辛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例如在党史方面,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现代上海研究中心编著的《口述上海》丛书(已出版《实事工程》、《纺织工业大调整》两种),通过不同身份当事人各自侧面的口述,记载上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开启了当代史研究的新天地,为党史研究提供了更具生命力的素材和更加全面的视野。[5]

3.“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和认识历史的迫切需求

我国史学向来强调经史致用、鉴往知来的传统。中国共产党人亦历来高度重视历史研究工作,赋予史学“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都有精辟的阐述。其中由周恩来总理于1959年4月所倡导而发展起来的人民政协的文史资料事业,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完成自己的伟大历史使命,而高度重视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一个具体体现,也为口述历史在新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并成为重要推动力。

当年周恩来总理作为全国政协主席,在招待60岁以上的全国政协委员的一次茶话会上郑重地提出:“戊戌以来是中国社会变动极大的时期,有关这个时期的历史资料要从各个方面记录下来。”他希望年长的委员们都能把自己看到的和亲身经历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几十年所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和见闻掌故,自己写下来或口述让人记下来,传给后人,作为对社会的贡献。这个倡议立即得到广大政协委员及文史馆馆员、人民政府参事等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不久全国政协首先成立了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着手开展文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出版等工作,成效显著。截止1966年5月,全国共征集了约一亿字文史资料。“文革”前仅全国政协就出版了一千多万字。1966至1978年,人民政协停止活动,文史资料工作也停顿了12年。

1978年政协恢复活动后,掀起了新一轮规模更大的征集文史资料工作。自1984年后,全国县级政协普遍建立,各级地方政协都设立了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资料的征集对象和作者队伍扩大了许多倍,征集的内容也从主要集中于政治军事史料,扩大到近现代史上对国家作出过重要贡献的知名人士和在各行各业中具有时代建树的人士。大量文史资料的选编出版,为研究历史的专业人员提供了极为珍贵,且无可替代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也为后人及海内外关心中国的其他人士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昨天与前天,更好地认识和热爱中国的今天,提供了一大批特别生动的读物。[6]

此外,当下口述历史成果已成为图书出版市场的热点、卖点,各种回忆录、口述自传,特别是利用档案文献和口述历史的各类人物传记、研究专著更受读者青睐,也成为了电视、报纸、期刊、网络等大众传媒的重要内容,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国人了解、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例如,香港凤凰卫视由著名评论员曹景行主持的“口述历史”栏目,备受海内外观众的喜爱;以“口述历史”为特色的《炎黄春秋》、《纵横》、《百年潮》、《世纪》等以现当代史题材为主的文史杂志,同样受到文史界人士和文史爱好者的好评。

如今口述历史大行其道,究其原因除了国人对读史的偏好,还在于他们渴望了解近现代史和当代史被掩盖的历史真相,对长期以来一些传统史学著作的抽象说教和概念化的人物传记、缺乏历史细节的重大事件描述早已产生阅读疲劳,而口述历史比传统史学著作和一般传记作品不仅在历史细节,而且在语气、声调、情绪等方面留下更生动、鲜活的记录,引人入胜。以推动当代中国口述历史发展的先驱之一叶永烈等为代表的纪实文学作家,推出的一批有口述历史特色的作品,成为国人了解、认识当代史的主要窗口。北京大学历史系杨奎松教授表示,叶永烈作品的长处和稍早的权延赤的一样,主要在他们做了大量口述史。他们的作品中有很多在文献史料中看不到的活生生的生活细节,即使像他那样的专业研究者,也会买一些他们的书来读。[7]

上述表明,口述历史因其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功能,以及拓展的空间,因而在我国的发展将呈现广阔的前景。

口述历史发展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既然口述历史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并有着广阔的前景,那么,口述历史发展中有哪些必须注意的问题呢?笔者认为要着重处理好以下两个主要问题:

第一,提高认识和改变观念

对口述历史提高认识和改变观念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史学研究者、组织管理部门、口述者、采访整理者和出版者等。其中有三点应当引起重视:一是史学研究者对口述历史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二是组织管理部门对开展口述历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三是口述者、采访整理者和出版者对口述历史功能重要意义的认识。

尽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口述历史在我国得到发展,在历史研究、“资政育人”和传播历史知识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学界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但对其在史学研究中的学术价值的认识,有相当多的学者仍把它的作用仅仅停留在“补史之缺、匡史之谬”、“详史之略、续史之遗”上。有些学者因口述历史存在一些连档案文献也无法避免的问题,就表现出不屑一顾的轻视态度。归根结底在他们眼里还是档案文献至上,唯有档案文献是史学研究最重要的资料,缺其不可,相反口述历史并非必不可少的,而是可有可无的。这种认识不仅无助于口述历史的发展,而且对史学研究也是十分有害的。因此,目前首先要使开展口述历史成为史学研究者的一项自觉的常态性工作,从而使他们对口述历史的认识产生根本性的转变。这是整个社会重视口述历史的前提。

上文已谈到新中国口述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当年全国政协系统开展的文史资料工作,但时至今天,文史资料工作能否继续成为重要推动力呢?笔者权把全国政协看成某级口述历史的组织管理部门。早在1989年,政协系统第一次提出要重视建国后史料的征集工作,到1995年又提出了“发挥人民政协爱国统一战线的优势,积极开展建国后史料征集出版工作”的号召。虽然全国各地政协做了一些工作,但建国后史料的征集工作开展已近20年了,可取得的成果根本无法与建国前的相比。这是为什么?主要原因是对建国后文史资料征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征集建国后文史资料没有能坚持当年周恩来总理强调的“要存真,要实事求是”,应“不拘观点”,要把亲身经历和亲见亲闻的史实“毫不顾忌地、如实地反映出来”等一系列原则,对征集建国前文史资料所提倡的“广征博采”也难以落到实处,征集工作的成果自然可想而知。究其原因,问题在于组织管理部门思想上还是有禁区和畏难情绪,说得更坦率点是这些部门缺乏应有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特有的政治包容力。而组织管理部门的重视,是口述历史发展的桥梁。

如果我们把考察这一问题的视野拓展到社会上,像上述思想上有禁区和畏难情绪的问题在许多口述者、采访整理者和出版者身上同样普遍存在。在我们的社会里,党和国家领导人没有写回忆录的传统,对高级领导人写回忆录似乎也有不成文的约定成俗,特别是一些曾经担任过特殊工作的老人更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即使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他们也会非常自觉地牢记党的教育并恪守当年的纪律。尽管他们的经历和见闻极具史料价值,但他们未必会在有生之年坦然地把这笔宝贵财富留给社会。

例如,笔者因撰写《民国第一家——孙中山的亲属与后裔》一书,而认识了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管理委员会顾问、上海宋庆龄研究会顾问李家炽,了解到他是1981年5月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逝世后,“执行宋庆龄遗嘱”的八人临时小组成员的唯一健在者,这段历史鲜为人知、弥足珍贵。他向笔者详尽地回忆了当年参与执行宋庆龄遗嘱的有关内情。文章以《执行宋庆龄遗嘱秘闻》为题在今年《世纪》第二期发表后,海内外媒体纷纷转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笔者在与李家炽接触和采访中,深感他是一位非常讲党性、讲原则、讲政策的老同志,他对笔者采写的文章认真校阅,字斟句酌,一丝不苟。他在文章发表后的一段时间里非常关注各方面对他回忆的反应,没有听到负面的意见。有一天他与笔者通电话时高兴地说:“现在看来,你的这篇文章没有不好的反应。你来采访我的那几天我血压都升高了。”听得出他讲这话时很轻松,但笔者当时的心情十分复杂,不知对这位老前辈说什么好。有一点很清楚,有些重大历史的亲历者或见证人出于自身的各种复杂考虑,不愿写回忆录,即使写了,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顾虑,要“毫不顾忌地、如实地反映出来”,极难做到。应该看到,口述者、采访整理者和出版者的重视是口述历史发展的基础。

因此,开展口述历史工作是一项紧迫的抢救工作,不仅需要史学工作者的史德、史才、史识、史胆,除此以外还需要有一个更加宽松的社会环境。今天,改革开放已走过了30年的伟大历程,我们应提高对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的认识和从根本上改变观念,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破除禁区,把抢救重要历史亲历者或见证人的史料视为抢救民族的宝贵财富。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重要历史亲历者或见证人本着对社会、对国家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留存真史。

第二,加强队伍和学科的建设

开展口述历史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其关系到队伍建设。我们今天读到的在海内外史学界深获好评的《顾维钧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李宗仁回忆录》等口述历史作品,其中既包含了口述者的心血,又凝聚了整理者的智慧和出版者的辛勤劳动。例如,《顾维钧回忆录》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中华书局出版的一部有关旧中国几十年外交史的重要口述历史著作。顾维钧退休后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口述历史计划,他开始用英文口述回忆录,由哥伦比亚大学派专人给他打字记录。结果这部回忆录用了长达17年的时间才全部完成。全书英文打字原稿多至11000页。这部回忆录一直没有出版,直到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设法向哥伦比亚大学买进了这部回忆录的全书英文打字原稿的缩微胶卷,投入不少人力参与这部回忆录的组织、翻译、校订的工作,历时数年终使该书面世。由于这部回忆录涉及到近现代史上许多重要的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该书的翻译和校对工作的难度特别高。对此,顾维钧在该书的《附言》中说:“这项翻译工作的确是一件艰巨的工作。”[8]

又如,今年5月在香港出版的《张发奎上将回忆录》中文译本亦历经艰辛。据负责该书校订、注释的香港中国近现代史学会会长胡志伟介绍,《张发奎上将回忆录》是美国人花巨资请一位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远渡重洋扎根香港两年,访问张发奎上将400多次,并在港台两地穿梭访问有关军政人员多人,又以有关军政人员的大量回忆录核对比较,才以录音记录为主,整理出1000多页的英文稿本。该书的译注工作从2002年开始,时间跨度达六个春秋,2007年冬每日投入18个小时,边译边注,全书55万字,单注释就达533条、15万字。

以上两个中外合作的口述历史项目,很具典型性。做口述历史需要有口述方案的制定、口述采访过程、口述录音的整理、口述稿的编辑、校订等不可缺少的程序。需要说明的是,做口述历史的每一项程序都需要有较丰富的史学知识和综合能力,体现了非常强的专业性。即为了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程序,采访整理者必须有较深厚的史学素养和丰富的社会知识,既要了解、熟悉口述者所处相关的历史时代和社会背景,还要掌握一定的采访技巧,善于与口述者沟通。即使看似容易的口述录音的整理,也比一般的文字整理工作复杂。

今天在学术界或社会上,谈论口述历史好像是一件时髦的事,在史学、新闻、文学等各界都有很多人在从事口述历史工作,队伍数量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但真正接受过史学专业的训练或具备基本史学素养者比例并不高。即使在全国政协系统,如果真正要把征集建国后的文史资料工作开展起来,并期望收到成效,就目前的队伍数量,特别是人员素质来看,是很难实现目标的。从口述历史作品的现状看,缺少训练有素的口述历史工作者是直接导致口述历史作品问题较多的根本所在。因此,口述历史的长足发展,得益于在扩大队伍的同时致力于提高人员的素质。现在国内有个别大学如复旦大学历史系已开设口述历史的课程,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口述历史学科的建设问题也至关重要。笔者以为,着重加强口述历史的科学性,就是要确保口述历史的真实性,这是口述历史的“立身安命”之本。现在口述历史为人诟病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真实性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成为一些人轻视甚至否认口述历史在史学研究中作用和地位的理由。如何解决口述历史中存在的这一问题,从根本上而言,就是要加强口述历史的理论研究。口述历史已有的基本方法原则等都是从国外引入的,鉴于口述历史在国内发展已有相当的基础,我们有必要对口述历史的基本方法原则等,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和当代史的特点作深入研究。应当看到,口述历史成果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文献史料中常见的问题,如今口述历史成果数量巨大,却是良莠不齐、真假并存,当务之急应在文献史料学中建立一门口述史料学,以期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口述历史成果进行再研究,对其做梳理、鉴别、分析、考证,努力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口述历史的科学性得到充分而完美的体现,从而留下经得起岁月检验的信史。

口述历史既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那么其究竟能否引发史学革命?不少学者对口述历史引发新的史学革命寄予厚望。笔者以为,对此既不能轻易否定,也不能盲目乐观,而要潜心对引发史学革命的条件作科学地分析。有学者认为,口述历史能否真正推动史学的革命性进步,取决于口述史的科学性与规模。口述成果缺乏科学性,无以反映真实的历史,只可当成讲故事;规模不大,无力反映历史的丰富内涵,就达不到为社会史提供丰富材料的目的。[9]

笔者则认为,今后史学研究要不断接近历史的真实,一方面要依靠不断发现新的档案,另一方面要依靠口述历史。如果能处理好前文所谈的口述历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新的史学革命的出现将在口述历史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口述历史具备科学性和相当的规模,档案文献的开放和利用不再成为困惑研究者的问题,历史研究可以依靠口述历史与档案文献的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时,那么我国的史学将会有革命性的进步,呈现崭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8]沈松泉. 文坛旧录. 那时文坛.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111、112-113.

[2]段式巽. 先父段祺瑞的功过. 上海文史,1989(创刊号).

[3]周汉华. 实施信息公开任重道远. 北京日报,2008.6.2.

[4]沈志华. 热眼看冷战. 档案春秋,2008(2).

[5]口述上海·纺织工业大调整“前言”.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周育民、范向东. 浅谈文史资料事业的发展轨迹及对当前工作的若干思考. 上海市政协文史办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理论研讨会上海会员论文集.

[7]周飞虹. 杨奎松:历史研究的责任. 南方人物周刊,2008(15).

[9]朱志敏. 口述史学能否引发史学革命. 新视野,2006(1).

编辑 秦维宪

作者:沈飞德

第3篇:中国影视文学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前景

2014年11月22日,由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剧作理论委员会主办、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学科承办、《电影新作》杂志社协办的“中国影视文学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前景——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剧作理论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戏剧学院熊佛西楼二楼会议室举行。开幕式上,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黄昌勇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郦国义,中国电影传媒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艺术部主任高小立编审,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周斌教授分别为开幕式致辞。开幕式由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学科召集人厉震林教授主持。

本次成立大会暨研讨会收到了论文共40余篇,围绕剧作理论、剧作史、剧作家、动画剧作、类型电影剧作、新媒体时代的剧作等六个方面展开。

一、剧作理论的思考与回顾

复旦大学周斌教授的论文《关于当下国产故事片剧本创作的若干思考》指出电影产业繁荣兴旺的主要因素乃在于影片的艺术质量,应重视对影片思想内容和文化内涵的开掘,以内容来体现艺术质量、开拓电影市场、赢得电影产业发展的优势。上海戏剧学院厉震林教授与浙江传媒学院濮波老师的论文《论电影编剧的合作态度》首先提出了“编剧何为”这个核心问题,指出在视觉爆炸以及强化的时代,只有充分适应市场化导致的类型化及其专业化生产,并充分协调先天气质与后天的写作培养、具备编剧/导演、电影/戏剧、编剧/制片方等多个维度的合作能力和专业素养,才能在信息化、碎片化及专业细分化的时代在电影编剧行业立于不败之地。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尹晓丽的论文《文学意义与电影价值的时代共生与抵牾》从“影像泛化与剧本文学意义的时代转化”、“文学进入电影的交叉小径与曲径通幽”以及“视听艺术中的文学有限与无限”三个切面,解读了当下时代文学的意义与电影的价值互动、共存甚或互相融合的情形。华东师范大学冯果教授的论文《大众文化背景下电影和文学的共生与共存》探讨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降中国的大众文化变迁背景下,电影与文学的共生及共存关系。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杨世真教授的论文《“莎士比亚式”台词辨析》关注由对电视剧《大明宫词》以及电影《夜宴》的讨论带出的关于“莎士比亚式”台词的思考。

二、剧作史思辨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艾青讲师在论文《重提“改良”:1920年代明星公司“长片正剧”剧作再考察》中,重新考察了20世纪20年代上海明星公司的“长片正剧”的美学模式及其在“改良”意义上的剧作发展,并由此取得的在20年代于中国社会大众现代教育与启蒙上的合法性。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贺昱的论文《论20世纪30年代的电影文学剧本创作》对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辉煌时期进行了重点关照,总结了其时电影文学剧本创作的几大特点。广西大学文学院吴迎君副教授的论文《一种“剧本中心主义”的左派电影批评——论电影文学观念下的香港“七人影评”》详尽解读了夏衍、瞿白音等在内战时期立足香港报刊的“七人影评”群体的批评实践。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谈洁的论文《从本事到小说:电影剧本在早期电影杂志中的形态变迁》,关注的是早期中国电影剧本的形态变化,指出从20世纪20年代的电影本事、30年代的文学化剧本到40年代电影小说刊物,电影与小说的文体互动趋势明显,并推动了现代小说的文体革新。

三、动画剧作研究

浙江大学影视动漫游戏研究中心主任盘剑教授的论文《论动画剧本的文学特性、绘制特征和影像思维》,从动画剧本的本体论意义出发,详尽论述了动画剧本的特性、创作规律以及剧作理论,从“什么是动画剧本”入手,全面审视其与一般电影文学剧本的差异。盘教授在文中指出,动画剧本首先是一种文学样式,是以文字语言叙述故事、表达思想的,而动画剧本的绘制特征赋予了其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突破自然规律的特异表达,同时,动画剧本应该在动画语言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视听语言和影像思维的表现,才能符合受众群体以及市场的观赏和传播需求。

四、剧作家研究

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龚金平副教授的论文《爱情:架起革命、商业与艺术共通的桥梁——论夏衍20世纪30年代的电影剧作》,指出夏衍在那个时期的电影剧作,往往选取能反映时代和社会现实的题材,但是,又有着一定的通俗性与传奇性。山西省孝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马明高局长的论文《马烽电影文学的时代性与局限性》,则回顾了山西作家、编剧马烽的电影文学艺术创作。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王军君教授的论文《杨争光的西部电影剧本创作论》,以编剧、作家杨争光作为论述对象,着重考察其剧作作品中“西部电影”的创作。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郭海燕的论文《论张艺谋电影剧作人物的奋斗目标及其实现》,则对张艺谋电影作品剧作中的人物所具备的奋斗目标、战略计划与人伦思想进行了分析。复旦大学中文系孙晓虹讲师的论文《华语电影女性编剧创作现状及对策粗论》,对新时期以来涌现的电影女编剧的创作状况进行了梳理,指出来自不同背景的女性电影文学创作者总体上仍缺少一支恒定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编剧队伍。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李晓红教授的论文《当下台湾电影中的南部现象——以台南导演魏德圣为例》,由台湾电影中的“台南现象”切入,着重分析魏德圣作品中的台南文化形象及其与当下台湾电影的关系。

五、聚焦类型电影

上海外国语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王庆福的论文《在边界的跨越中实现类型的创新——评拳击纪录片<千锤百炼>》,以拳击纪录片《千锤百炼》为个案加以分析,来审视纪录片创作中“类型的跨界”策略。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岳晓英副教授与中国传媒大学钱凯合写的论文《我国后奥运体育电影研究》,将焦点放在了北京奥运会后的中国体育电影上,梳理了奥运会至今中国体育题材电影的创作状况、叙事模式以及主题表达。浙江大学中文系陈力君副教授的论文《论异域视野中的“中国形象”的当代影像塑造——以<中国>、<末代皇帝>和<毛泽东>为例的考察》,以三部影片为例子,窥探当代西方对中国当代形象的讲述和构设。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黄文山的论文《背负的抉择——非遗题材电影的表述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作为切入点,分析此类题材电影的创作特点。复旦大学中文系杨新宇副教授的论文《香港喜剧电影编剧技巧谈》,回顾了香港喜剧电影在过去对华语电影以及亚洲电影的影响,认为港产喜剧片是消费时代的宠儿,其技术化和自我抄袭是明显的特征,其编剧技巧也可以作为当下喜剧片创作的参照。

六、新媒体时代的剧作

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徐巍的论文《语图转换的困境和问题——以近年来经典文本的改编为例》,则提出了一个犀利的问题:为什么经典文学的改编往往是失败的?他将之归结为经典文本身处图像时代的经典作品在“语图转换”过程中,面临文本自足性与改编的可阐释性之间的矛盾,只有认清电影与文学之间的差异,处理好语图转换中的具体难题,才可能实现经典作品的成功改编。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所长杨晓林副教授的论文《微电影剧作论》,系统阐述了微电影的剧作特征,文章指出,微电影中,剧作好坏对整体品质有着决定性作用。

本次会议作为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剧作理论委员会的成立大会,同时也是学术研讨会,在立足对电影文学剧作研究的基础上,广泛涉及了包括剧作理论、剧作史、剧作家、动画剧作、类型电影剧作、新媒体时代的剧作等各个角度,话题出于剧作但又不限于剧作,呈示出参会学者开阔的思维与研究的热忱。

作者简介:厉震林,上海戏剧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晓林,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所长,上海影视戏剧研究会副会长,副教授。

王培雷,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生。

作者:厉震林 杨晓林 王培雷

第4篇:历史学专业就业前景

时间:2012-08-15 10:21:37来源:作者:紫晴

历史学专业介绍

历史学专业是一门以人类过去的生活轨迹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发展演变的轨迹、不同地域社会时期的文化生活、不同民族的发展轨迹,以及先人所遗留下来的古籍、文献、历法、制度,通过分析研究总结,为今天的社会生活所借鉴,例如,为了成功举办奥运会,北京城市建设规划就需要历史学专业人员的参与和指导.通过历史学学习,可以训练我们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反思能力、时空想象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历史学专业主要课程

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比如,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导论、中外关系史、古代汉语、断代史、专题史、历史文献等,同时要接触一定的外文资料.对于历史学的学习,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等.在学习中还需要运用一些计算机应用知识,进行文献的检索和整理,也会穿插实地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博物馆或考古发掘现场等内容.

历史学专业在我国开设得较为广泛,有110多所高校设有本专业,从综合性大学、一般院校到师范院校都有设置.对历史学的研究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最为有名,录取分数线也较高.历史学专业就业现状

(1)就业方向

历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与专业对口的职业相对需求较少.就业方向相当广泛,毕业生可适应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科研单位:包括各高校及相关研究单位,从事教师、研究员职位.要求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人文素质.要有踏踏实实做学问的精神和对历史学浓厚的兴趣以及刻苦专研的精神.

党政机关:主要是公务员系统.要求毕业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政治素质以及行政能力,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校期间就能入党的同学无疑具备优势.新闻出版部门:主要从事记者、编辑等职位.具有较强的新闻意识和出色的写作能力,良好的悟性和执行能力;思路开拓,文笔流畅,富创新精神,中文功底扎实,知识面广;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气质形象;工作责任心强,具备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企业:由于历史是基础性学科,可以尝试对专业要求较低的一些职位.需要较强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前景分析

历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与专业对口的职业相对需求较少.就业方向相当广泛,毕业生可适应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因为历史学专业属于长线专业,社会需求以教学单位为主,且由于盲目扩招、毕业生数量膨胀,使得本就饱和的该专业就业市场始终处于供大于求的不良局面.竞争非常激烈,因而职业发展空间不大,薪水也不太高. 虽然历史学就业前景非常严峻,但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还是会成为用人单位的香饽饽,所以如果将来找不到工作,要怪的只有自己,因为你不够出色.

第5篇:历史学专业就业前景

历史学下主要设有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8个二级学科专业。其每一个专 业都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与长时间的专业知识的积累。该专业毕业生多数都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或文物考古研究、博物馆等单 位任职。而这些单位对学历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研究范围包括历史哲学研究、中国古代史学史、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现代史学思潮、现当代史学研究、史学名著研读、学术大师研究、方志学、历史研究法、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西方史学史等。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层次的史学理论和史学史专门人才。最终成为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方法和最 新学术动态,具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历史学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并能够在本学科做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索和研究成果的 高级人才。

就业前景:

历史学理论类专业的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文物考古研究机构、博物馆等单位任职。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研究范围包括考古学和博物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北方民族历史与考古,人类学和环境考古等。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层次的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门人才。

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需要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方法和最新学术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和研究、博物馆陈列设计、保护与管理能力,毕 业后能够胜任中国考古学、博物馆学及文物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 并能够在本学科做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索和研究成果。历史地理学

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脱胎于传统的舆地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研究领域,主要有四大块:

1、历史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包括学科属性之确定、地理学方法、历史学方法等。

2、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包括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自然灾害、海陆

变迁等。

3、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包括政区、疆域、经济、城市、人口、交通、军事、社会、文化等。

4、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包括传世文献、佚失和出土文献等。

历史地理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历史地理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历史地理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能够在本学科与相关学科做出有理论及实践意义的成果。

就业前景:

历史地理学专业毕业后,能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能胜任区域规划、环境保护、新闻出版、方志地名、水利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以及为政府决策部门作专题研究等。

历史文献学

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今一切有历史价值的汉文与民族文字的历史文献,是对文献的产生发展、表现方式、流传情况,以及文献的内容类别、整理利用乃至文 献数据化进行探讨和研究,并阐述其发展规律,总结其实践经验,进而加以理论说明的一门综合性的学问,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研究领域主要有四个方面:

1、历史文献学理论与方法:包括学科属性之确定、学科体系之建设及文献学方法等。

2、历史文献学史:包括文献学产生、发展、繁荣、变化的历史脉络以及各个阶段的成就、特色等。

3、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包括古代学术思想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各个阶段特别是清代的成就、特色等。

4、文献整理:包括目录、版本、校勘、辑佚、辨伪以及文献数据化等。历史文献学专业培养掌握历史文献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历史文献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能够在本学科与相关学科做出具有理论及实践意义的成果。

就业前景:

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毕业后,能够从事中国历史文献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以及专门的文献整理工作,也能胜任出版社、新闻单位,以及一般行政部门的工作,具有较广阔的需求前景

这则历史学专业就业前景信息对你有帮助么!您可以进入勤思考研辅导主站寻求帮助,也可以在历史学考研辅导班分站查看更多的免费资料!勤思考研祝大家考研成功!

第6篇:历史学专业就业前景大扫描

历史学专业就业前景大扫描 2010年05月24日13:10教育点评网我要评论(3)

字号:T|T

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一:行政/后勤

职业概况:行政/后勤部门就是协助好上级行政领导施政行政,当好助手。关键是要为领导分忧和服好务,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薪酬水平:2000-5000元/月不等。

专家建议:每家公司针对HR,针对行政都有公司不同的需要。而且大家要特别清楚,HR也好,行政也好,如果不能与公司的需要相结合,就是没有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所以不能一味的抱怨。

如果你是非常有能力,对公司的HR和行动有见解的人,那你能做的是带领老板的思路,给他建议并让他能够接受,并尊重你的专业和建议。如果你不是,你不能说服老板,你只好是被动的,服从的。

就业方向二:编辑/文案/作家

职业状况:据估算,目前我国拥有网络编辑人员近300万,而传统媒体有编辑记者75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从数量上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同时,现在网络编辑的学科背景与六年前相比,也有了显著的变化。2000年以前,有着计算机学科背景的编辑成为各大网站的主力军,但自2000年以后,网络媒体竞争逐渐激烈,内容为王的理念被视为网站发展的“圣经”,有着社会科学背景的编辑逐渐占据主流,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进入网络大潮。从2004年开始,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与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进行大轮换,网站人力资源结构也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既有新闻、计算机的专业人才,也有了涉及中文、法律、财经、历史、外语等专业的人员。

薪酬现状:不同职位不同地区的薪酬有所差异,一般助编工资大概2000左右。要是大网站的编辑最高可以拿到8000左右。

专家建议:网络编辑是技术与人文之间的桥梁。他们不仅是技术平台的运用者、操作者,也是信息的人文价值的开掘者。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编辑不但是新媒体时代的“把关人”,更是一位思想者,这就对网络编辑的素质与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业方向三:市场/公关

职业概况:企业通过媒介的介绍、传播,和观众的交流、沟通和互动,在公众面前树立并强化公司的品牌形象,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而在这一系列活动安排中,专业公关是企业的好帮手。

薪酬水平:2000-4000元/月不等。

专家建议:随着公关人才的需求看涨,原本从事市场、媒体、新闻、中文、企业公关的部分人才将眼光投向了公关行业。这个行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员工个个都是精兵强将。即使是有新闻、企业公关等工作经验的人加入该行业,都需要从头做起,晋升到总监级更需经历10多年的奋斗。

就业方向四:学术/科研

职业状况:随着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显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知识劳动和知识要素正在成为按劳分配的主要依据;知识所依附的主要对象,即高技术、高技能、高素质、责任重、贡献大的人,收入明显提高,高技术、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与一般劳动者的薪酬水平的差距,在市场供需调节过程中日渐扩大,科研事业单位中集聚着大批的高科技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以及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科研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也处于快速变革之中。

薪酬现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研事业单位的薪酬模式悄然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以资历为中心的薪酬模式,逐步被以绩效、岗位为中心的薪酬模式取代。对特殊人才施行的特殊薪酬制度,正走入科研事业单位的薪酬体系中。

一、前言

漫漫人生,惟有急流勇进,不畏奸诈阴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亮彼岸.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一个重要的利器,对于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作为今世大学生,大学期间,正是奋力拼搏的很好时期.是以要有正确的理想和目标,它们是乘风破浪,柔道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要在追求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和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也正是我自身成才的现实需要.今天,如果你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过去,是以,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2、自我熟悉

第7篇:就业前景之历史学篇

考研十二大类就业前景之历史学篇

0601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从历史学研究生整体就业范围来看,毕业生的择业面不是很广。但本学科研究生毕业后有着较为宽阔的就业门径,既能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也能进入各级党政机关、教育单位、新闻出版和文化事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和专业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历史学的每一个专业都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与长时间的专业知识的积累,该专业毕业生多数都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或文物考古研究、博物馆等单位任职。而这些单位对应聘者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还是很高的。

就业方向:

该专业研究生去向主要为政府、企业、教学、科研等部门中负责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近年来,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各地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出版社等。

060104 历史文献学

从历史学研究生就业范围来看,毕业生的择业面看似狭窄,但凭借该专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厚重感,完全可以在媒体的文案策划、企业的企划部门、图书出版界、旅游等岗位或领域闯出一番天地,而不一定限制在研究或教学领域。

060106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与专业对口的职业相对需求较少。就业方向相当广泛,毕业生可适应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因为中国古代史学专业属于长线专业,社会需求以教学单位为主,且由于盲目扩招、毕业生数量膨胀,使得本就饱和的该专业就业市场始终处于供大于求的不良局面。竞争非常激烈,因而职业发展空间不大,薪水也不太高。

就业方向:

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历史与社会学教师历史教师;从事历史研究,博物馆管理;档案管或单位公司档案工作;从事图书相关工作 或政府部门从事政策研究、党史研究等。

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

该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 95% 以上,其中大部分毕业生在三星级以上中学从事教学工作,在中学的地位大大提升,各中学对历史教师的需求有所增加,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也愈加广阔。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毕业后能够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文化事业及党政军等有关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就业方向:

1、中小学校:小学教育 初中 历史与社会教师 高中 历史教师

2、大专院校党校电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师 历史系教师

3、博物馆:从事历史研究,博物馆管理其他

4、旅游:导游主要是历史文化旅游

5、档案管或单位公司档案工作。

6、图书馆;从事图书相关工作

7、编辑:文字编辑

8、政府部门:教育局,政策研究,党史研究室,其他人文岗位 包括革命纪念馆,历史文化遗址管理保护等文化有关工作,以及地方志工作,宗教民族相关工作

10、各报纸新闻单位

11、进社会科学院系统从事专职的历史研究

060108 世界史

在就业形势很严峻的今天,作为一直冷门甚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还将继续冷门的历史学类专业就业形势甚为严峻。曾经有一个很着名的历史学者说过“把历史当职业是一种悲哀!”这话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有重大意义的!但如果你仅仅把它作为你谋求功名的一种职业,那对你来说是一种悲哀,因为在历史行业出人头地的人凤毛麟角;对历史学本身也是一种悲哀,因为怀有这样的心态来研究历史的人,不会对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任何贡献。历史学是所有学科中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斗争最激烈的一门学科。所以想选择历史专业的考研学子,一定要审慎思考,充分做好思想准备,也许会减少很多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煎熬的痛苦。历史学类专业重在思维的训练,如果希望有所造诣,必须深造。

就业方向:

世界史专业毕业后能够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科技政策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管理工作以及有关咨询、宣传、编辑和出版工作;国家各类文化、宣传、出版、文博、涉外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能够在本学科做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索和研究成果。

第8篇:历史学考研就业前景分析

历史学考研就业前景分析 专业名称:中国近代史 所属一级学科:中国史 所属门类:历史学

一、中国近代史专业概述

中国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为止。中国近代史专业即对这一段历史进行研究,包括历史事件、社会发展等。

二、中国近代史重点学科单位

中国史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南开大学

中国近代史二级国家重点学科: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

中国近代史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南京大学

相关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等

三、中国近代史专业院校排名

第一档次: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第二档次: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吉林大学

第三档次:暨南大学、山西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厦门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延安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

四、中国近代史专业就业分析

中国近代史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

1、中小学校历史教师

2、继续深造或者去高等院校、大专院校、党校电大等各类高校担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概论等课程的教师

3、进入博物馆从事历史研究,博物馆管理等工作

4、做导游,主要是历史文化旅游

5、进入图书馆从事图书相关工作

6、各类网站、杂志文字编辑

7、政府部门:教育局,政策研究,党史研究室,其他人文岗位包括革命纪念馆,历史文化遗址管理保护等文化有关工作,以及地方志工作,宗教民族相关工作

8、进入到档案管或单位公司档案工作

9、进入电台、电视台、报社等媒体从事新闻记者等工作

10、进社会科学院系统从事专职的历史研究

第9篇:专业就业金融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2010年金融学专业就业前景深入分析

一、商业性质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在内的国有四大银行以及招商银行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常有涉猎,而且往往是广大考生的最佳选择。

稳定的收入、不大的压力、较高的福利水平,银行的工作经常给人很大的吸引力。

相关专家建议:商业银行的进入相对来说比较低,有的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就业环境也比较民主,建议广大考生要在这方面发展的话,考研金融学方向最好选择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货币政策等上,会对以后的工作更加有利!

二、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或者保险经纪公司,如中国人寿保险、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等也是考生的常去之处。

相关专家建议:要在保险方面就业的考生可以考虑保险精算专业,现在是非常热门和吃香的。另外社保中心以及财政审计部门这些单位福利也非常好,但是稳定的同时缺少灵活性,不安于现状的考生最好避开这些就业方向。

三、金融业相关委员会

如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

进入监管部门做政府官员一般是广大金融学专业考生的理想,但是要进这些部门是比较困难的,需要广大考生有一定的经济理论支撑以及专业的经济管理水平。

相关专家建议:考研学子在读研期间可以兼顾自己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广泛进入金融部门进行实习,给自己日后踏上这条道路做好铺垫。

四、政策性银行

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

政策性银行相比商业银行,工作的性质更加接近公务员,因此其没有很大的灵活性。

相关专家建议:要想在金融行业有所作为、感触自己的天地的考生早期最好不要选择政策性银行。

五、证券公司

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等。

六、投资公司

如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公司等。

七、基金公司

如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等。

以上证券、投资、基金公司都是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因此他们的人才选拔起点相对比较高,通常情况下最低就是硕士研究生,但是百万年薪同样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力。

相关专家建议:如果要在这几个领域有所发展,那么可以适当提高自己的学历,同时加强自己在个人投资管理、金融运营能力上的知识、经验积累,在专业方向的选择上可以考虑证券投资、金融市场、金融工程专业方向。

八、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及财务部

相关专家建议:这样的职业对考生的财务管理知识要求比较高,有志于证券、财务的考生可以把学习重点适当向财务倾斜一下。

九、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出版传播机构等

这些专业在金融学就业的边缘,是一种综合的职业。

相关专家建议:对金融学的知识不是很浓厚,但又想节金融学的踏板走上专业道路的考生可以适当考虑这个职业取向。

其实能力是关键.导师说银行,证券,保险,公务员.....出路真的是很多,但是建议还是要会基础的计算机,英语还是六级吧.待遇很好!至于演讲,表达要多多练习哦!

这个是找工作的关键!!!!但是入门之后就要看大家的真实实力啦!!!!祝你前途光明啦!

上一篇:电力安全生产工作汇报下一篇:酒店餐饮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