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堂中游戏教学的有效应用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学生正处少年时期, 活泼好动, 本身就喜欢做游戏, 所以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育教学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要想使体育游戏发挥作用就必须针对性地对游戏的内容进行选择并且对教学工作进行合理的组织, 于此同时, 还应该加强纪律性, 掌握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情绪, 言传身教, 对运动量进行合理的安排。

1 体育游戏的特点

1.1 体育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任何一项体育游戏的本身都具有目的性, 或者是为了传授技能, 或者是为了发展游戏者的体力和智力, 或者是为了娱乐和身体教育。体育游戏室人类有意识的行为活动, 这样在体育游戏的活动过程中, 可以对游戏的内容进行再创造, 制定新的游戏规则, 不断的创造出新的游戏出来。

1.2 体育游戏具有虚构和假想成分及非生产性

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 人们可以扮演许多不同的角色, 这些角色可以是人们假象出来的根本不存在的, 可以跟现实生活中没有任何关系的。游戏的非生产性在于游戏本身的非功利性, 是游戏的行为当中并不会产生游戏目的意外的实用价值。游戏这种假象成分与非生产性的特点决定了再游戏之前不用做很多的系统准备工作。

1.3 体育游戏竞赛的因素增强了其吸引力和趣味性

在游戏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规则限制, 这中规则的本身具有一定的限制和教育作用, 协调游戏者之间的关系, 来保证体育游戏能够安全顺利、公正的进行, 也为日后体育游戏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 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作用

2.1 集中学生注意力和提高兴奋性

从事任何的行为活动都要有兴趣, 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 体育游戏的效率就不会很高。很多的初中学生对体育课还是很有兴趣, 但在现实的体育课堂中, 体育内容单调、放大简单、没有新意, 这样很多学生逐渐的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 甚至产生厌烦的感觉。这就要求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要对手段和方式进行改变, 来对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激发和保持, 来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体育游戏是一种自身带有规则并具有目的性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 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存在竞争因素, 这就增加了对学生们的吸引力, 增加了体育课堂的趣味性, 体育游戏受到学生群体的喜爱, 在体育的教学中属于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2 诱导作用

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 会有一些与学生的能力相比较难的动作, 学生在接触这些动作时会因为吃力而产生畏难心理, 这样就影响了学生对动作的掌握。正因为这样, 在进行这些难度动作练习之前, 可以安排一些形式或方法类似的游戏, 通过畏难游戏的过程, 使学生对将要练习的难度动作在大脑中有个总的印象, 这对于学生对新动作的掌握非常有利, 起到了诱导学习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难度动作的畏难心理, 并且提高了学生了积极性, 能够使学生很快的进入角色之中, 较容易的对所学的动作进行掌握。

2.3 热身和激发学生积极性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 一般采用先慢跑几圈, 再做一套热身操的统一模式进行热身运动。虽然这种方式确实有热身的效果, 但是学生对一成不变的模式往往容易厌倦。所以热身运动可以以游戏的形式来展开, 使学生迅速的活跃起来, 尽快的进入课堂教学中。

3 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3.1 选择作为准备活动的游戏

在一般的体育教学中, 都采用慢跑、定位操来作为准备活动, 这样的活动不断反复让学生产生枯燥、厌烦的感觉, 课堂气氛沉闷呆板。可以采用奔跑累的游戏, 入蛇形跑等等或者是跳绳、跳橡皮筋等方法, 这些活动一样可以起到热身的效果。有些体育游戏不仅能活动肢体,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于兴奋性, 而且对组织教学十分的有利。比如, 听口令做相反动作等等, 这些体育游戏的形式多样, 内容新颖, 既可以游戏, 又可以达到组织教学的目的。采用体育游戏进行准备活动能够使学生在心理上和身理上都为课堂的剩余内容做好准备, 通过体育游戏来表现学生的身体机能现状和生理状态, 把学生的兴奋度调节到适宜的位置。所以, 教师在组织体育游戏时一定要进行有效的调整与控制。

3.2 配合基本教材制定辅助教学的游戏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 正确的体育游戏, 能够改变枯燥单一的教学形式, 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来强化自身的动作技能, 促使学生动力定型的形成。比如, 篮球教学中一人运两球、活动篮筐等都可以对篮球的基本技术得到强化, 教学方法变的灵活的同时, 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吸引学生全身心的进入学习, 更有利于动作技能的掌握。

中长跑是田径中的一个主要项目, 可以有效的对学生的心肺功能进行锻炼,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但一味的按照比赛的要求, 逼着学生沿着操场一圈圈的跑, 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恐惧的心理, 不利于学生的身心。这种时候可以采用一些追逐游戏或者越野跑的方式, 也可以赋予一定的理想场景, 比如环球旅行等来塑造快乐的气氛, 在丰富的想象中来达到教学的目的。

3.3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来选择游戏

在传统的身体素质练习时, 一般负荷大、动作难度小而且比较的单调。这时, 采用体育游戏的方法, 就可以有效的增加练习的趣味性, 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比如:蛙跳接力、双人蹲跳等可以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 推小车、推人出圈等可以发展学生上肢的力量, 打龙尾、掷沙包等可以发展学生的敏捷度。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来选择游戏, 体育游戏应用到素质练习当中, 学生会比较兴奋, 积极性也会提高。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 教师要对运动量加以控制, 防止学生负荷过大, 还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防止事故的放生。

3.4 选择能够使学生在情绪上得到调节, 体力上得到恢复的游戏

把体育游戏应用到体育教学中的整体活动, 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疲劳, 促进学生自身技能的尽快回复, 使学生更快速的从紧张状态过渡到安静的状态下。一些具有小负荷的体育活动方式, 在大脑皮质所造成的兴奋可以抑制运动中枢的加深, 促进其尽快的恢复。整理活动中的体育游戏内容和形式应该力求活泼、轻松, 能够达到使机体的心理和生理达到放松。

总之,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最用, 它不仅能锻炼初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还可以培养良好的品德, 既有利于体育运动基本动作的掌握, 也对学生提高体育运动技术和技能水平起到促进作用。所以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 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 合理的运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 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初中体育课堂中, 游戏教学是这一时期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运用游戏, 一定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体育游戏特点的分析, 指出这一教学方式在课堂中的作用, 进而探讨了体育游戏在初中课堂中如何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初中体育,游戏教学,运用

参考文献

[1] 张芯瑜.学校体育研究与探索[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8.

[2] 吴凯.体育游戏[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 刘蓉.浅谈体育游戏的价值定位[J].湖北体育科技, 2009 (1) .

上一篇:注水井超测试误差原因分析下一篇:双速电机风机在建筑工程中的节能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