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好恶”论商品包装差异化营销法

2023-0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好恶是指喜好和厌恶, 大多指兴趣方面。是人们在生活中判断事情的主观衡量标准。科技的突飞猛进, 物质充裕的今天, 现代社会价值观念人人各不相同, 顺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应运而生出许许多多的“新兴生活形态族群”。如, 贴近生活本源, 强调健康、精致、可持续生活方式的“乐活族”;为锻炼身体而放弃乘车, 宁愿步行上下班的“走班族”;追求生活慢节奏的“慢活族”;跃出自己所熟稔的不俗成绩, 毅然放下一切, 进入新领域打拼的“飞鱼族”;高学历、高收入却追求简朴生活方式的“酷抠族”等等。这样的一些生活方式。迅速蔓延至大众心中并被人们所推崇, 不光是年轻一代如此, “银发族”也一样, 最近, 新词“无龄感”传遍了朋友圈, 方式也逐渐成为时尚而广为流行。坚持向上的生活态度, 超越年龄的限制, 即便是年近古稀, 依然看不到垂暮之感, 热爱生活, 接受挑战, 这就是“无龄感”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态度, 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在这样的现代社会价值观人人各不相同的差异状态下, 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断地充斥着我们的眼球, 面对这些商品, 消费者经常会有:“东西好是好, 但我不喜欢”“这和我的兴趣不符”“实在没有特别想要的东西”或者“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等心理状态来婉拒商家销售的产品。人们对物质的追求, 喜欢就存在着价值, 不喜欢就一文不值。作为企业或者销售商要想取得好的销售业绩, 应该转变思维, 真正从“每个人各不相同”的想法去思考问题, 是否可以不要把人们当成“购买东西的消费者”, 而看成“有生活、文化、社会意识的生活者”?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好恶”感商品包装差异化营销的理论探讨。

一、意识的转变

在“人人各不相同”这样的思维转变下, 企业思维意识不能再仅仅注重所生产的商品质量上、功能上、精细程度上, 而应针对特定的新兴生活形态族群, 开发其“潜在需求”的商品。变换切入的角度, 从“好恶”的文化角度、从“得失”社会性的角度“提出新的价值”提出一些消费者没看过, 未曾察觉到的东西。像无扇叶的电扇, 字迹会消失的圆珠笔, 无需油烟的蒸汽炸锅等等。甚至是一种感受而已, 香水为了闻而付钱、电影为了看而付钱、音乐为了听而付钱, 消费者都在等待这样的东西“出售”, 一旦消费者看了、体验了之后会让人觉得没错, 这就是我想要的!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到高科技数码产品……或许是一种新奇的理念, 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 一种享受的方式, 无论它们以何种形式存在, 这样的“好恶”商品正逐步渗透到我们思想观念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顺应变化转为创造变化

关注时代生活者、破坏既有的价值观念建立新的观念, 不是主题、点子这样层面的内容转变, 而是创造新的变化, 老生常谈的“以人为本”思想仍然适用于今天, 不是顺应变化按部就班, 而是以“为人们能够感到幸福”为发展方向, 以“为人们的梦想”为创造根本, 以“为人们的永续发展”为终极目标。这就要求企业从企业本身到销售营销到商品的生产到广告宣传都要发生创造性的变化。例如, 现代车站媒体的营销及其宣传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 转变为“站内生活”这样的创造性变化, 特色商品的售卖、放松舒适的按摩、缓解压力的听音乐、静心清幽的阅读等等, 带给奔波劳碌乘客们家般的温馨与舒服。例如“迪士尼”以成为“地球上最幸福的场所”为目标, 以“为人们能够感到幸福、为人们的梦想”在不断的进行思维创造变化, 创造经营策略“梦与魔法的王国”从发想、商品、设施、传播、待客、服务、活动、表演等等无数个编织美好梦的主题元素永远未完待续, 持续带给消费者期待感和满足感。创造的理念就是“只要这个世界存在着创意与用心, 迪士尼就会继续存在”。

三、战略发展为行动战术

“如何做才能实现?”由企业长期、整体的展望角度拟定出来的营销战略, 必须将企业放在大时代发展下, 执行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酒香还怕巷子深”的年代, 需要一套可视之为系统、视之为一体的整体论点, 建立整体行动框架。以往传统消费模式逐渐向高端化、个性化等方向不断升级变迁, 以研学旅游为代表的体验式教育作为服务型消费模式的代表之一, 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像一座桥梁, 一头连着学校与课堂, 另一头连着广阔的自然与社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通过这样的创意策划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游, 锻炼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 对于“研学游基地”来说将研学与科技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及户外拓展等相结合, 注重游学组织的细节和流程, 青睐深入的、沉浸式的文化和生活体验, 这样的一套系统完整的销售营销框架势必拉动内需, 带动当地旅游文化业的发展。

四、纸雕艺术在香水包装设计中的案例研究

过度的包装浪费, 使得环境越来越恶劣, 包装设计不仅要追求功能性、审美性, 还要追求绿色环保以及二次利用。以香水包装为例深入探讨“好恶”在商品包装差异化中的重要意义, 消费者不仅仅追求嗅觉上的满足, 更多地为了一种享受或体验而买单, 为了闻而买单。企业可以从消费者生活方式上, 感官方式上出发, 将纸雕艺术地意境美融入香水包装设计中, 透过产品的“味道”引领你步入一段有趣而迷人的嗅觉之旅, 为“香气”注入哲学的“灵魂”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让人赏心悦目, 激起购买欲望。经过构思利用纸张的各种雕刻、折叠等形成具有空间感、立体感的艺术作品应用在香水包装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使香水包装不仅仅具有储物与保护功能同时又具有审美性的实用价值, 成为一种软装饰。另一方面包装的二次利用能够满足低碳环保理念大环境下物品的可塑性发展。

(一) 借鉴园林景观空间感

园林景观中的景、山、水在有限的空间中展现出无限的景色与意境, 注重对空间感的塑造。

如:颐和园主景突出式、圆明园集景式、避暑山庄风景式等都借鉴了园林景观的一步一景、构园有法、法无定式的空间原则。借鉴苏州园林景观空间感设计手法, 利用纸张的弯曲、叠压、镂空等构思通过雕刻的手法, 将每一层纸张按照整体画面的空间美感由小及大、由内及外、由远及近的方式, 层层排列, 雕刻出各种具有意境美的唯美画面, 给人一种仿佛身临其境的美妙感觉。

(二) 借鉴“物、景、光”相互关系的意境美

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交融契合, 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营造出相互融合的意境美, 香水造型本身与光与影相结合, 让原本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的作品通过光影的介入, 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 使观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 从而引起观众情感共鸣。

(三) 借鉴写意与写实的虚实环境氛围营造

追求意到笔不到的意境美、若有若无的虚幻美是我们东方艺术的特点, 借鉴谢赫六法中的经营位置, 将宾主、呼应、虚实、繁简、疏密、藏露、参差等种种关系融入纸雕艺术, 雕刻出千姿百态、寓意非凡、留白与虚实的意境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品质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精致性、便利性、享受性、可持续性, 更多地为了改变生活方式愿意去为体验而买单, 作为企业应真正从意识上、策略营销上、行动战术上, 不断地创造“一切为了满足差异性消费群体”而进行的差异化销售模式。

摘要: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断地充斥着我们的眼球, 价值观的差异性决定了人们对商品的好恶不同, 企业应该转变切入点, 由满足消费者到引领生活者, 本文从“意识的转变”“顺应变化转为创造变化”“战略发展为行动战术”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以香水包装为例进行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

关键词:好恶,包装,差异化,营销法

参考文献

[1] 李慧君译.差异化营销发想法[M].2015.

[2] 许青.论舞台灯光艺术效果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 2015 (5) :142.

[3] 赵爱华, 李冬梅, 胡海燕, 樊俊喜.园林植物景观的形式美与意境美浅析[J].西北林学院, 2004 (4) :170-173.

上一篇:个体化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下一篇:试论高中物理教学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