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教案

2023-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案的书写过程是对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的整理过程,包括教学课时、教学时间、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过程,导入、讲授、讨论、作业、板书,还有教学后的反思和小结,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总结提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十四节气教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二十四节气教案

二十四节气教案

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时,太阳视运行到黄经285度,时值公历1月5日或6日。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二十四节气教案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 导入(2分钟)

同学们,每当上课铃声响,大家都知道应该回教室上课,而我们的爸爸妈妈瞧看钟表把握好自己的上班时间,也不会迟到,可古代的人们呢?难道他们不上班,不上学?没铃声和钟表,他们靠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你知道吗?(请同学来回答)

对于古代没铃声,没钟表这些可难不倒我们智慧的老祖先,他们啊!为了准确的把握好时间和季节变化特意设定了二十四节气,大部分地区四季变化明显,节气就是表示季节更换的时间点,日历上写的几时几分交节就是这个意思。一年中共有二十四个这样的节气,大家想认识这些节气、了解这些节气吗? 由于节气比较多,人们为了方便记住这些节气,把它编成了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二十四节气歌》。

(二)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三) 二十四节气含义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四)二十四节气的命名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春夏秋冬四个“立”,就表示了四个节气的开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至”是意极、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到来。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太阳直射南纬23.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春分、秋分,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相等。

(五)二十四节气的概括

立春春季的开始。雨水开始降雨的意思。惊蛰是说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响,冬眠的昆虫(蛰(zhl)虫)开始活动了。春分春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清明天气晴朗明洁,草木复生的意思。谷雨雨生五谷的意思。表示从此以后,降雨增多,有利于谷物的生长。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表示冬小麦籽粒逐渐饱满,快要成熟了。芒种表示带芒的农作物进入夏收夏种时期。夏至至是最的意思。夏至是夏季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小暑进入暑热的时期。大暑夏季最炎热的时期。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从此以后,暑天将终止。自露表示露色发白,天气渐凉了。秋分秋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寒露表明气温下降,露色由表面的白,变寒。霜降开始降霜的时候。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降小雪的时候。大雪降大雪的时候。冬至冬季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小寒进入冬季寒冷的时期。大寒冬季最寒冷的时期。

(六)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七)二十四节气的作用

就是每个节气的气候不同,二十四节气主要是为农民服务。因为农民种地节气很重要,这决定着农作物的生长如何,收获的优良。因为农作物生长温度等因素比较重要,而每个节气的这些因素不同。于是农民在适当的节气种适当的农作物。所以二十四节气主要对农民的种植起重要作用。

(八)评比

欣赏二十四节气歌(歌曲),显示第27张幻灯片,点击音乐钮。读背节气歌

1、学生自由读、背。

2、指名背诵。指名在全班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九)课时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出色,既记住了二十四节气歌,又学到了很多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其实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同学们课后的时候能主动去搜集,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第2篇:二十四节气教案

五月立夏见小满,果树疏花紧相连 ——从立夏、小满走近二十四节气

刘婷

教学目标:

1、 借助《二十四节气歌》,让学生初步感知二十四节气,了解二十四个节气名称。

2、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名称由来,古人制订和划分的依据。

3、 重点学习5月份的两个节气“立夏”“小满”,了解对农事的指导、相关谚语、诗歌、习俗。

4、 了解二十四节气对现在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5月份的两个节气“立夏”“小满”,了解对农事的指导、相关谚语、诗歌、习俗。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名称由来,古人制订和划分的依据。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朗读《二十四节气歌》,读过或者想读的同学可以和老师一起朗读。揭示歌名。就是《二十四节气歌》,两千多年前的汉代,老祖宗们就已经依据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二十四节气。

二、 了解名称由来,制订、划分依据。

1、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老师今天邀请小问号来给我们解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

2、二十四节气如何制订和划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多年前,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

3、 二十四节气具体是哪些节气呢?我们根据《二十四节气歌》来了解一下,知道的同学可以和我们分享。

4、 二十四节气可以根据四季来划分。

5、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一些比较特别的节气,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简单介绍“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些特殊的节气。)

三、 重点学习5月的“立夏”“小满”

1、 观看日历牌,知道5月的两个节气(立夏和小满)

2、 重点了解立夏和小满的对农事的指导、相关谚语、诗歌、习俗。

四、 二十四节气现在的意义。

虽然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二十四节气是不是对现在的我们就没有用了呢?答案是否定,在现在它依然在我们的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作用。

五、 小结、拓展。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二十四节气,还重点了解了立夏和小满的对农事的指导。对二十四节气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课外查找资料,了解即将到来的6月份和下半年的二十四节气。

第3篇:二十四节气教案

(一) 导入(2分钟)

同学们,每当上课铃声响,大家都知道应该回教室上课,而我们的爸爸妈妈瞧看钟表把握好自己的上班时间,也不会迟到,可古代的人们呢?难道他们不上班,不上学?没铃声和钟表,他们靠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你知道吗?(请同学来回答)

对于古代没铃声,没钟表这些可难不倒我们智慧的老祖先,他们啊!为了准确的把握好时间和季节变化特意设定了二十四节气,大部分地区四季变化明显,节气就是表示季节更换的时间点,日历上写的几时几分交节就是这个意思。一年中共有二十四个这样的节气,大家想认识这些节气、了解这些节气吗? 由于节气比较多,人们为了方便记住这些节气,把它编成了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二十四节气歌》。

(二)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三) 二十四节气含义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四)二十四节气的命名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春夏秋冬四个“立”,就表示了四个节气的开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至”是意极、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到来。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太阳直射南纬23.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春分、秋分,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相等。

(五)二十四节气的概括

立春春季的开始。雨水开始降雨的意思。惊蛰是说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响,冬眠的昆虫(蛰(zhl)虫)开始活动了。春分春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清明天气晴朗明洁,草木复生的意思。谷雨雨生五谷的意思。表示从此以后,降雨增多,有利于谷物的生长。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表示冬小麦籽粒逐渐饱满,快要成熟了。芒种表示带芒的农作物进入夏收夏种时期。夏至至是最的意思。夏至是夏季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小暑进入暑热的时期。大暑夏季最炎热的时期。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从此以后,暑天将终止。自露表示露色发白,天气渐凉了。秋分秋季昼夜长短等分的一天。寒露表明气温下降,露色由表面的白,变寒。霜降开始降霜的时候。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降小雪的时候。大雪降大雪的时候。冬至冬季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小寒进入冬季寒冷的时期。大寒冬季最寒冷的时期。

(六)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七)二十四节气的作用

就是每个节气的气候不同,二十四节气主要是为农民服务。因为农民种地节气很重要,这决定着农作物的生长如何,收获的优良。因为农作物生长温度等因素比较重要,而每个节气的这些因素不同。于是农民在适当的节气种适当的农作物。所以二十四节气主要对农民的种植起重要作用。

(八)评比

欣赏二十四节气歌(歌曲),显示第27张幻灯片,点击音乐钮。读背节气歌

1、学生自由读、背。

2、指名背诵。指名在全班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九)课时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出色,既记住了二十四节气歌,又学到了很多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其实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同学们课后的时候能主动去搜集,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第4篇:中考英语总复习教案二十三、二十四

中考英语总复习二十三

语法重点:现在完成时态 (Present Perfect Tense) (三) 难点突破:(1) since 与for、ever since的区别使用

(2) How long /How many times开头的特殊疑问句

知识目标:通过操练、专项练习等方式复习“现在完成时态”的时态结构以及深层用法。 复习步骤设计:

(一)词汇复习Revision of the words and phrases learnt in Unit Three, dictation of some main words and phrases learnt in this unit(此环节也可根据中考词汇表顺序进行听写检查)。

(二)对话操练(Dialogue Acting—ask Ss to act out some dialogues about How long have you learnt English ?-I’ve learnt English for about three years./ How many times have they picked fruit ?- Only once. (此环节也可以采取学生达标积分制进行,即复习阶段课前对话必须人人参与)

(三)语法复习:现在完成时态(

(三):表示过去某一时间起到现在为止的时间段用“since+过去的一个时间点”表达,表示一个时间段,常用“for +一段时间”构成。“ since…/for …”结构在划线提问时均可以用“ How long …”提问,表示“多长时间”, 而表示“多少次”提问时则应该用“How many times…? ”提问。 例解:

1、 We haven’t had a day off ______ a whole month.

A. for

B. from

C. with

D. since 此题应该选用A项。从前面的“ …haven’t had…”中可知是现在完成时态 ,故应该缩小选择范围在“since

和 for ”之间,而“a whole month”是一段时间,不是过去的时间点,故应该用“for”连接。

2、Her father has worked ____ the boss ___ about five years. A. for, for

B. for, since

C. since, for

D. at, for 此题应该选用A项。从 “……the boss”中可知是“替老板干活”,故应该用 “for ”,而“about five years”是一段时间,不是过去的时间点,故应该用“for”连接。

3、Miss Brown has taught English _____ September 1993. A. in

B. from

C. for

D. since 此题应该选用D项。从 “……has taught”中可知是“现在完成时态”,而“September 1993.”是过去的一个时间点,故应该用“since”连接。

4、______have your parents worked as teachers ? – Since we moved to the city.

A. How far

B. How long

C. How often

D. How many times 此题应该选用B项。从 “……Since we moved to the city.”中可知是“自从我们搬到这个城市起至今为止”,故应该用“How long ”提问。 (四)巩固拓展

中考英语总复习教案二十四

语法重点:宾语从句

(一)

难点突破:主句现在时态,宾语从句各种所需时态的句子结构

知识目标:通过操练、专项练习等方式复习“宾语从句”的句子结构以及相关用法。 复习步骤设计:

(一)词汇复习Revision of the words and phrases learnt in Unit Four, dictation of some main words and phrases learnt in this unit(此环节也可根据中考词汇表顺序进行听写检查)。

(二)对话操练(Dialogue Acting—ask Ss to act out some dialogues about I think Jim is a good boy./ I’m afraid it’s going to rain soon ./We’re happy that you like the present. etc.(此环节也可以采取学生达标积分制进行,即复习阶段课前对话必须人人参与)

(三)语法复习:宾语从句

(一):宾语从句是一个句子,作为主句动词的宾语成分,有其独立的主胃(宾)句子结构。有三个要素应该引起重视。(1) 引导词、(2)语序、(3)时态。引导词有三种。即“that/if /whether 和疑问词”,语序必须用陈述句结构,时态应一分为三。首先,当主句是现在时态时,宾语从句可以用任何所需时态;其次,当主句为过去时态时,宾语从句必须用相应过去时,即用过去某一时态;而当宾语从句是客观真理和自然规律时,则无论主句是何时态,宾语从句时态保持不变。 例解:

1、Li Lei says that _____ the Great Wall sometime next week. A. visits

B. would visit

C. will visit

D. has visited 此题应该选用C项。从 “……. sometime next week”中可知是“将来时态”的时间信号,而主句动词为现在时态,故应该用“will visit”。

2、She said that she ____ to wake up later than usual. A. would

B. was going

C. wants

D. must 此题应该选用B项。从 “……. She said… ”中可知主句是“过去时态”,故宾语从句应该用过去某一时态,而“ to”的出现,可以排除A项、和D项,故应该用“was going ”才符合语法。

1、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___________________? A. who that man is

B. who that man was C. what is that man

D. whom that man is 此题应该选用A项。从主句中的 “Could you please… ”中可知主句是表示“非常委婉的语气”,并不表示过去时态,故宾语从句不必要用过去某一时态,而宾语从句中必须用陈述语序故应该选用“who that man is”才符合语法。

2、 The old man told the children that the sun ____ much bigger than the earth. A. will be

B. was

C. has been

D. is 此题应该选用D项。按照主句中的 “The old man told the children… ”,过去时态,宾语从句要用过去某一时态,但是“太阳比地球大许多”是客观真理,故宾语从句应仍然保持现在时态才符合语法。 (四)巩固拓展

第5篇: 《第四节 鱼类》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水中生活的动物类群有哪些,并能总结出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结构特点。 3.举例说明鱼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鱼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探究鱼类的外形和呼吸方式,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本章引言的学习和了解水中生活的动物引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 2.关注我国渔业资源的现状及保护

教学重点

1.观察鱼类的运动和运动方式。 2.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3.能够总结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探究鱼的外形、运动和呼吸方式,并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教法及学法指导

谈话式、启发式、探索实验式。

教具学具准备

鱼的外部形态教学挂图或各种鱼外部形态的影像资料或图片以及水生动物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吃鱼吗?鱼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不能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呢?展示鱼的骨骼图片:问:那些动物是有脊柱的?那些动物是没有脊柱的?脊柱与鱼的运动有关吗?引入新课。 了解多种多样的鱼。学生探究了解:

1、鱼的种群数量

2、鱼的生活环境、食性……

3、四大家鱼:列举淡水鱼

4、列举常见的海水鱼

四、认真观察课本图片,归纳一下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有哪些?[成果展示质疑深化]

一、鱼的主要特征

1、身体分部:

请学生观察水槽中的鲫鱼,找出身体各部分的界限。然后告诉学生正确的身体分部。

2、鱼的体形:

学生仔细观察,鱼的体形像什么?这样的体形对水生生活有何意义呢?引导学生联系船只、舰艇的造型特点进行思考并得出鱼的体形呈梭形,有利于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3、鱼的体色:

请两位同学配合观察鱼的背面和腹面,会发现什么?这样的体色与水生生活有何关系? 通过分析得出:背深腹浅的体色有利于保护自己,不易被敌害发现。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特性。

4、鱼的体表:

引导学生用手触摸鱼的体表,较粘滑。因为鱼体表覆盖鳞片,上有粘液。鳞片和粘液对鱼的身体有保护作用,粘液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5、鱼的侧线:

鱼如何感觉外界的各种变化呢?请学生仔细观察鱼的两侧,发现了什么?用放大镜仔细看,还会发现它们由鳞片上的小孔组成。这两条线是鱼的侧线,它们与神经相连,有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

6、鱼的鳃:

请两位学生配合,轻轻掀开鳃盖,对发现的结构进行描述。教师重点分析鳃呈鲜红色的原因和鳃的作用。通过用吸管吸取一些墨汁慢慢滴在鱼口前方的实验观察,使学生掌握鱼的呼吸器官是鳃。

7、鱼的鳍:

提问:鱼靠什么运动?

请学生找一找鱼的背面、腹面及尾部的一些结构,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摆动。使学生分清偶鳍和奇鳍,掌握鳍的稳定和游动作用。如果剪去鱼鳍,鱼的游动会怎样,如果用筷子和线绑住鱼的躯干部和尾部,会怎样呢? 师生共同总结鱼的主要特征。 探究总结:鱼的主要特征4个点

鱼的外形:大多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

鱼的体表:鱼的体表有鳞片和黏液;既能保护身体又有利于克服水的阻力 鱼的运动:鱼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完成游泳运动 鱼的呼吸:鳃

二、探究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展示图片:蛋白质重要来源

2、明确《渔业法》相关规定:养殖、捕捞 拓展反思:

1、水如何进入鱼鳃,又从什么地方流出?进入鳃和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什么变化?

2、哪些特点对水中的呼吸是至关重要的?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什么?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了解了一些有关鱼的外部特征,及通过探究实验得出鱼鳍的作用,充分肯定学生的成功,但又要指出不足,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本课的教学目标,逐渐让学生做事要先考虑周全,再去做的行为习惯。

第6篇:第四节舞蹈教案

第四节 腿—压腿、抬腿、踢腿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地面腿部运动,增强学生的腿部柔韧性和爆发力。 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其体质以及意志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地面大踢腿教学中学生的安全保障及动作要领的讲解

三、教学过程

(一)整队,复习要点动作

1.师:根据课堂常规要求,在上课之前先活动一下身体各关节(头部、手腕、脚踝等)。

师:很好,下面和老师一起来做一做。

2.调节呼吸练习

师: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做一些调整练习。

(师边做边喊口令,从肢体到呼吸都调节放松一下,8个8拍)

(二)、动作学习 1.坐压前腿:

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并腿,上身垂直坐地,立腰、挺胸抬头,双手体侧扶地。做法:上身垂直下压贴近腿部,双手经体侧至头顶扶脚尖。上身抬起后,还原到准备姿态。

2.坐压旁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坐地右腿体侧伸直,左腿体侧屈腿,右手扶地,左手托掌。做法:上身向右腿下压,左手扶右腿。压左腿时动作相反。 3.坐压后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扶大腿。做法:压右后腿时,右腿向正后方伸直,双手体侧撑地,上身向后下压,注意尽量用后腰,头靠近右腿,还原姿态时,上身要垂直。压左腿时动作相反。

4.躺身抬前腿、踢前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尖直腿躺身,双手小七位。抬前腿的做法:绷右脚慢慢向上抬起,注意力量伸展到脚尖,脚尖领先抬起,落地时要轻。抬左前腿动作相反。踢前腿的做法:在前抬腿的动作基础上加速踢起落下。

5.侧躺身抬旁腿、踢旁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尖双腿并拢,侧躺身,面向7点,左手头顶伸直,右手屈肘撑地。抬旁腿的做法:右腿绷直慢慢抬起,抬腿时右腿背对右耳。踢旁腿做法:同抬旁腿的路线,向耳旁快速踢起。左腿动作同右腿相反。

6.跪抬后腿、踢后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跪地,上身稍前倾,双手撑地。抬右后腿做法:右腿向后伸直绷脚尖,慢慢抬起,注意抬腿时开胯、用腰、脚尖领先上抬。左腿动作相反。踢右后腿做法:在抬后腿的基础上,快速后踢。

(三)训练要求:

腿的训练要保持姿态的准确性。压腿要注意直膝。身体要伸直,头手尽量向脚尖靠近;踢腿注意踢起时要迅猛,落地时要轻缓;旁腿动作注意侧躺身时腰挺直,臀部收紧,不可低头,翘臀。

(四)总结

第五节 胯——开小胯、开大胯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地面胯部运动,增强学生的胯部柔韧性和爆发力。 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其体质以及意志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地面胯部活动中学生的动作柔韧性锻炼。

三、教学过程

(一)整队,复习要点动作

1.师:根据课堂常规要求,在上课之前先活动一下身体各关节(头部、手腕、脚踝等)。。

2.复习腿部动作。

(师边做边喊口令,学生做动作,8个8拍)

(二)、动作学习 1.坐开小胯

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屈膝,膝底相对坐地,上身垂直,双手扶膝,立腰、挺胸、抬头、两眼平视。做法①:双手用力压膝,使膝盖接近地面。可按节拍上下颤动。注意双脚开始靠近臀部,训练中可逐渐响前伸出,扩大角度。做法②:上身垂直向地面下压,尽量使胸脯贴近地面。团身慢起,团身时头向腹部靠,腰椎尽量弯曲,由后背肌椎一节节向上挺直,还原到准备姿态。

2.坐开大胯 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绷直两侧打开,上身垂直坐地,双手腹前扶地。做法①:上身垂直向地面下压,双手向前伸出,原路线返回。做法②:上身向右(左)下压,右手扶地,左手托掌,随身体侧压,左手扶右脚,此动作可反复进行。四拍一次,两拍一次均可。

3.胯环动

动作做法:(八拍完成)准备姿态,仰卧,双腿并拢绷脚,双手小七位扶地。做法①:(内环动):1-2双腿并拢绷脚抬起90°;3-4双腿分开向两侧地面靠近;5-8贴地面两腿向内移动回到准备姿态。做法②:(外环动):1-4双腿绷直贴地面分开;5-6从体侧面向上并拢呈90°;7-8并腿慢落下到准备姿态。

(三)动作练习

(四)活动小结

第六节 腰——上腰(胸腰)、旁腰、中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地面腰部运动,增强学生的腰部柔韧性和爆发力。 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其体质以及意志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腰部活动中下腰时学生的安全保障及动作要领的讲解

三、教学过程

(一)整队,复习要点动作

1.师:根据课堂常规要求,在上课之前先活动一下身体各关节(头部、手腕、脚踝等)。。

2.复习腿部和胯部动作。

(师边做边喊口令,学生做动作,8个8拍)

(二)动作讲解学习 1.坐顶上腰

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绑脚并腿坐,上身垂直,手指尖体侧着地。做法:头、颈、肩、胸腰尽力向后下。

2.跪下旁腰

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上身挺直,双手背后。做法:臀部慢抬起呈跪立,同时双手由左下方向右双晃手,呈顺风旗,下旁腰。此动作左右均可训练。

3.跪下中腰

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并拢跪坐,双手扶大腿。做法①:臀部抬起跪立向右后下腰,同时双分手抓住脚踝。做法②:双手经分手叉腰,向右后下腰。

4.拧腰

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扶大腿。向右拧腰,双手向前方伸出同时提臀,上身稍前倾,再划向右侧,上身随双手向右侧拧腰,眼看右侧,右手撑右脚脚踝,左手头顶上方自然下垂。向左侧拧腰动作相反。

5.涮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山膀按掌。做法:双手与肩同宽向前伸出,上身前倾(前腰),手带动上身和头一起移动到右侧(右旁腰),再移动到后方(中腰),移动到左侧(左旁腰),再还原到准备姿态。向左涮腰动作相反。

(三)训练要求

下上腰时,中腰垂直,不能塌腰,胸腰向上顶,颈部放松,不可憋气。下旁腰时胯部不能移动,向右侧下腰,左侧腰向上挑,姿态腰舒展。下中腰时气息放松,尽量用中腰、上腰,头向臀部靠近。涮腰时,头、手、上身要一致,尽量用到每个部位的腰。

(四)活动小结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