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学习总结

2022-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是我们反思自身、了解自身、明确目标的重要方式,通过编写的总结报告,我们可以在工作回顾中,寻找出自身的工作难点,掌握自身的工作优势,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生物化学学习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生物化学学习总结

关于中学生物教育教学的经验总结

摘 要: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既要因材施教,也要大力开展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快速掌握生物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生物教育教学;实验教学;多媒体技术;创新能力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腾飞,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十九大召开以后,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也遇到了很多挑战。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实施素质教育,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中学生物课程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实验教学也是中学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形成知识概念。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索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生物老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要因材施教,坚持人性化的理念

现如今,因为中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背景的差异较大,在个性、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针对中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如果还是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运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生物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要充分熟悉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基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做到以人为本[1]。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水平。生物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分层次教学法,给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要大力开展中学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课程相关知识的抽象性强,所以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仅仅用语言在课堂上一味地灌输知识,学生理解不透彻。实验教学具有体验性和操作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以观察和学习生物知识,还增强了动手能力,同时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习兴趣[2]。例如,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学习中,学生通过解剖猪心及注水实验,亲身体验到心脏四腔结构和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的存在,在实践的基础上充分理解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三、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当今科技的迅速发展,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的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生物老师主要是对书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这是一种满堂灌的教育模式,这种方式容易使学生感觉到枯燥,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学习效率不高,课堂效果不理想[3]。为了提高中学生物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将多媒体技术融入生物教学当中。通过视频、动画、图片等手段将课堂上的生物知识变得富有乐趣,把教材上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简洁,提高生物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在光合作用相关的教学中,语言描述并不能清晰地呈现其过程,而运用动画直观展示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使学生在理解中接受。再巧妙设置问题,激发生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4]。

四、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探索等方式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种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人性化,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安排5人左右[5]。每个小组的学生要包括学习好的和学习一般的,这样小组内部可以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发表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总之,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学好生物学,生物教师要因材施教,坚持人性化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體差异;学校要大力开展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这样就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当中,使学生快速地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彭彩云.初中生物教材插图教学的应用策略[J].理化生教学研究,2010(2):101-102.

[2]于海燕.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2015(6):34-37.

[3]张钟馥.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4):81-84.

[4]李生艳.浅谈如何构建高效初中生物课堂[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4(12):24-27.

[5]蔡薇.开展中学生物学合作学习的关键步骤[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2):58-59.

作者简介:郑红达(1986.6—)女,汉族,就职于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职称:中学一级。

编辑 郭小琴

作者:郑红达

第2篇:《校园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探究》课题总结报告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海南岛是镶嵌在祖国南部的一个绿色宝岛,它地处热带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独得天厚的自然环境适宜多种生物的生长繁衍。海南的植被生长快,植物种类繁多,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地。这里不仅是我国最大的热带动植物博物馆和天然动植物园,也是我国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库,这些也是生物教学的宝贵资源。学校是教书育人,酝酿文化的地方,校园必不可少的生长或栽培着众多的植物,这些植物也必将引来许多揽食的各种动物们,这是不可缺少的生物教学资源。学生走出校园融入自然的时间是有限的,朝夕相处的校园生物与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势在必行。

长期以来,海南宝贵的校园生物资源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熟视无睹弃之不用或用之甚少,对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和生物技能的掌握没有帮助。我们希望通过课题研究完善以校园生物资源为研究对象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校本课程建设,建立齐全的生物课外实验基地。另外整合学校的生物资源;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及教育教学能力;丰富教学的形式,拓展教学的内容,深化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陶冶学生观察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操,这也符合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也有助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爱,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并且通过此项研究我们还可以以点带面,推动全省校园生物园地的建设与利用。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该课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与推广价值。

二、课题界定

我们课题定位在校园内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们认为:学校的生物资源包括室内资源和室外资源。室内资源指学校配备生物实验室及相应仪器设备,生物标本室、生物教学软件、生物类图书及报刊、生物学教学挂图、投影片、音像资料等。室外资源指学校校园的环境,校园内生长生活的动植物资源、植物园、温室、生态教室,栽培园地等资源。我们对上述资源进行有效的调查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的挖掘,优化,开发并进行有效的利用。

三、课题研究预期目标

1、完成对校园生物资源的调查,编写《校园植物知多少》和《校园动物》校本教材。

2、参与校园生物园设计与建立,参与植物栽培区的设计与建设,在生物园建立一个高标准的生态教室(在特定生物背景资源的教室上生物课)。

3、利用生态教室和动物标本室组织生物教学。

4、让生物教学接近自然,指导学生植物园栽培区进行栽培实践。开展植物认领,动物招引、校园生物摄影作品比赛、标本制作并展览等活动。

5、撰写课题总结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1、人本主义理论对本课题的指导

人本主义这一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这一理论遵循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迎合了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很大的理论指导意义,也是教师教学课题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

2、建构主义理论对本课题实验的思想指导

建构主义主张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强调学习者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构造者。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深入了解学生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让学生最终主动地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教师只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指导学生从某一个问题找出知识规律性的东西。在课题研究中的第二课堂的活动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在自己研究校园植物,独立思考,让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归纳、大胆设想、发现模式、最后得出结论,从而得到摸索着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构起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3、多元智能理论与动作技能形成对实验材料研究的指导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将个体多智能与生物实践技能相结合,设计校园内的课程活动,促使学生弱势智能的补充和强势智能的提升,促进全面发展和发扬个性特长。在多元智能理论关照下,生物课程强调课程模式多元化以及课程设计体现的动作技能和实验探究课程实施情境化。

五、课题研究对象及主要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全校学生

2、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在课题开题之前,通过访谈等形式了解师生对生物课程资源的了解和需求。

(2)文献研究法:在课题开题起始,课题小组通过网络和杂志刊物等书籍,了解关于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实验研究法:在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开展了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在校园进行解剖校园植物《观察花的結构》、制作标本等实验进行教学研究。

(4)案例研究法:在课题研究实施阶段,根据实践教学形成案例,进行思考、反思、总结。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与过程

研究的步骤 初步研究化两年时间(2017 年9 月到2019年5 月)分四步(每一学期为一步)

第一步:(2017年 9 月到2018年 1月)调查校园生物资源,编写本教材。

第二步(2018年 3月到2018年7 月)生物园地设计与建设。

第三步:(2018 年 9月到20159年1 月)校园资源的利用实践。

第四步:(2019年2月到2019年 5 月)收集整理资料,形成课题研究成果。进一步修改课题主报告,召开结题会议,聘请专家评审。

七、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项目主要有:

1、开展校园内生物资源的调查。对资源进行归类,建立档案,接合校园文化建设,给植物赋予其文化,挂牌宣传。

2、研究校园内资源的整合、优化,参与学校生物园建设与设计。参与动物标本室的建设与设计。开发出适应各年级生物教学、研究性学习、生物实习、生物栽培实践等科技活动的场地。

3、开放生物实验室、标本室,生物园地等活动场所,利用这些场所让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

4、探索生态教室构建及开展户外上课教学体验活动和在特定生物背景资源的教室上生物课

5、总结开发利用的经验与体会,完成课题探究报告

八、课题研究成果

(一)课题研究过程

1、余裕和方小黄老师带领课题所有成员完成了对校园生物资源的调查,,编写并完善了《校园植物知多少》校本教材,编写了《校园动物》等课外阅读资料。参与设计并建立了高标准生物实验室、生物标本室、生物园、植物栽培区等基础设施。设计并建立了一个标准的生物实践园地与生态教室(用于在特定生物背景资源的教室上生物课)。校园生物资源得到发充分的开发。

2、曾应球、符传美老师针对生态教室的使用提出有效、可操作的对策和方法,完善了生态教室的授课设施。并进行了多层次,多课型的教学实验,增加生态教室的利用效率和使用频率。曾应球老师在生态教室教出的《植株的生长》课,受到学校、生物同行、学生的一致好评。然后有《观察根尖结构》、《动物的主要类群》、《鱼》等内容也在校园生态教室进行授课。《植物芽的观察》等生物课在生物园地进行授课。陈慧敏老师在授课《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时带领学生到校园中寻找并认识这些绿色植物,观察它们各自的生活环境和特点,请专家指导、或上网查植物名与用途,在学校的支持下让学生对这些植物进行挂牌;在授课《被子植物的一生》时,安排学生在校园的生物园中种植被子植物,学生种植了花生、绿豆、玉米等植物,并且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要求学生记录被子植物一生的变化,从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到开花结果,详细记录各个时期的变化。李丽君老师将校园动植物标本资源运用到到生物课堂中,在学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内容设计中,带领学生参观学校标本室里家蚕的发育过程的相关标本,解决了受地域、季节等多种因素限制而无法展示新鲜实物材料的困难;在学习《叶片的结构》内容环节里,教师利用兴趣课的时间带领同学们亲自动手制作叶脉书签,通过趣味性实验来了解叶片的结构,通过实验技能训练来加深印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近似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授课环境,新颖的教学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3、陈慧敏充分利用校园动植物资源,组织初中学生走近植物,接近校园自然生长的生物,了解校园动植物,举办爱护校园的班会与黑板报,进行德育渗透,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热情,培养学生保护动植物的习惯,学生自觉参与校园除杂草活动以及植物标本的制作。自觉维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组织学生对植物进行认养,包观察、包管理、包护理。树木责任到班到人。生物园地栽培的果木,由于有学生自觉保护,芒果等硕果累累,无人摘取。体现了学生良好的保护意识与素养。

4、朱晓艳老师对已经编写的校本教材《校园植物知多少》进行了进一步的修定、补充、完善。该校本教材的使用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李丽君老师对校园内动物(包括标本)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对生物标本室进行认真的整理,全世红老师利用其高超的摄影技术,记录了许多来校园动物如戴胜鸟、人哥等在校园内活动的情景,真实记录了许多人与动物和谐生活的画面。制成教学影视课件,丰富了校园动物的形态、动态、生景资源。李丽君教师用活生生的资源编写成了《校园动物》一书。

4、张莉茹老师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开辟第二课堂,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对校园动植物资源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调查,绘出了校园植物分布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研究与探讨,挑选几种校园常见的药物植物,实地观察,辨认,并利用放假回家的时间,向有经验的长辈或中医了解、学习其功效及使用方法。例如,鸡蛋花,海南比较常见的植物。它主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湿热黄疸,尿路结石等。有清热、利湿、解暑之功效,还可以用于预防中暑,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小二疳积等。研究其用法与用量,开出了内服与外用二种药方。把校园生物资源引向了深入与实际运用。

5、全世红老师在研究课题过程中收集和整理校园动植物拍摄的资源,并且发动学生以校园资源开展生物科技活动,开展植物认领,动物招引、校园生物摄影作品比赛、标本制作并展览等竞赛活动,学生反响较大,从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从中品味生物的自然之美。

6、陈慧敏、符传美老师把资源利用引向教室,组织学生在教室栽培室内花草,装点教室,即传授栽培的技术,又美化了教室环境,学生在接近自然的环境中学习,心情愉悦,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7、朱晓艳老师带领学生在生物园实验基地栽培太空处理的种子,通过与本地植物进行对照实验,观察和记录太空实验带来的变异,取得优良的效果。

(二)课题研究成果

兩年的时间,课题小组成员在辛勤付出中大胆创新、合作中积极探索,完成或超过了预期成果,总结如下:

1、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督促、推动、参与设计建立了生物学标本室、生物园、生态教室等校园资源的硬件建设。生物资源得到了在效的开发。目前学校校园环境优美,设计合理,植物种类繁多,众多鸟类飞到校园生活觅食。人与环境和谐发展。我校获得“海南省十大校园最美建筑”的称号。

2、课题的研究丰富了教学课程资源库,校本教材的编写,把国家课程转化成了特色的校本课程。促进了课程资源多样化、本地化、特色化。

3、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校园文化、教室文化建设。我们在生物资源的调查与开发、资源的有效利、,植物挂牌时,不仅仅只有动、植物名称的宣讲,而是赋予其更多文化的内容如添加了作用、产地、用途、古诗词,花语等内容。把植物标牌鲜活起来,进行文化渗透,丰富了校园文化,同时还在学校德育处等的配合下,指导班级生物文化建设,用自己栽培的植物、精美的生物版图、生物手工画等美化教室,推动了班级生态建设,促进了德育渗透教育。

4、丰富了课堂授课形式与内容。生态教室的授课,生物园地的实习,栽培区学生的栽培实践,利用校园生物资源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课堂形式多样化、多元化,丰富了课堂的授课形式与内容,推动了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接近自然、接地气的创新课堂激发了学生对生物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爱,继而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学生生物核心得到培养。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也提升生物教学的档次与高度。

5、新颖的课堂促进了学生热爱自然校园的热情。学生通过学习、体验、思考轉化成了一种自觉爱鸟护鸟,爱林护林的意识。尤其体现在组织的校园资源摄影展等活动中,鼓励学生自由地,甚至标新立异地进行探索或创造活动,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学生积极性很高,反响强烈。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校园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践行的回归教育的本质。

6、课题研究提升了老师的科研能力与水平。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大都是第一次参加课题研究,体验研究的过程,尝试研究的创新,教师间的分工与合作,辛苦并快乐着。课题研究不仅给学校带来了教学研究上的成果,还带动学校师生创新学习和教学的积极性。尤其是使得广大教师明确了培养学生校园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专业发展,收获多多,一言难尽。陈慧敏老师撰写的论文《校园生物资源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发表在《求学(教学教研版)》杂志2018年第11期。方小黄、余裕撰写的《生态教室的开发与利用》论文发表在《新课程》杂志上,李丽君老师撰写的论文《生物标本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在湖南省教育学会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评为二等奖。还有多篇论文获市级奖励,学生研究性学习、生物科技活动、太空种子栽培受到省级奖励。

总之,课题的研究开发了校园生物资源,校园生物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九、遗憾与思考

本次课题研究主要有以下遗憾和思考:

1、生态教室内部设施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各种课型的教学需要。应加强建设生态教室内部设施,完成“生态教室的开发与利用”中形成新理念、新观点、新见解、新认识和新解法等。

2、课题研究成果还没有有效的转化。

3、资源开展基本到位,应用文章做得还不够;

4、对校园动植物资源拍摄资料不全,尤其是鸟类等不易拍摄,可多采用航拍等手段拍摄留取空中角度的动植物;

5、校园植物资源在第二课堂中应用力度还不够,还要注意课题创新与理论提升的研究与探讨;

6、存在与课题有关但未列入本课题研究的重要问题。

基金项目:本文为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校园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探究》研究总结报告成果.课题编号:QJY201710053。

作者:余裕 方小黄 符传美

第3篇:中医院校医学生物学教学总结与反思

摘 要 医学生物学是在一般生物学教学的基础上,将医学和生物学统一结合,介绍二者关系的一门科学。而在中医院校开展医学生物学教学,除了结合医学的特点外,更应结合中医特点,将中医和生物学相结合,此外由于医学生物学是步入大学后最早学习的一批课程,因此也需传授学生一些学习的习惯和方法,特别是自学的能力,以使得学生可以对后续课程保持良好的探索欲望和兴趣,此外当前随着教学技术和学分制的改革,如何基于现代教育学的要求,同时充分的借助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有机的结合多媒体、实验教学等,对中医院校医学生物学这门课程的授课和学生更高效的接受这门课程意义重大,本次主要对中医院校医学生物学的教学进行总结和一定的反思,以总结经验,为今后医学生物学的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探索。

关键词 中医院校 医学生物学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Summary and Reflection on the Teaching of Medical Bi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U Junzi

(Basic Medical College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Kunming, Yunnan 650504)

0 前言

教有法但教又無法,教有法是指在教学工作中有着一些基本的共性,比如说传授知识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等基本原则,最终目的使得学生可以由量变到质变,由实践到理论归纳,所有的教师都应该遵循这些原则,这些原则也是任何一名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1]教无定法则是指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性格,也面对着不同的学生,教师个人的阅历、素质会导致其驾驭课堂的能力也不同,而驾驭课堂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此外对于学生而言,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视野,不同的观点,接收课堂知识的方式也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转变,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根据教师自己的特点以及结合学生的时代背景给予针对性的教育才可以更好的让学生接受知识。

中医院校有个最大的特点,即招生的时候包括了文科生和理科生,二者数量也是基本一致的,理科生在高中阶段已经有了生物学的学习基础,而文科生则不同,文科生没有一点儿生物学学习基础,这对于教师传授知识时如何把握平衡是相对困难的。[2]此外对于理科生而言,高中阶段其学习的策略主要是记忆要点和难点,掌握的知识也主要是通过习题练习达到的,而大学,特别是中医学院的大学则不同,除了传授基本的知识点外,还需要传授给学生医学特别是中医学和医学生物学的关系,以训练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扩散思维能力,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课堂时间相对较少,如何在32个学时内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本文总结了医学生物学授课以来的经验,以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今后中医学院的医学生物学授课提供一定的思路。

1 熟悉教材,研究教材同时围绕教材设计和弥补

书本的内容相对清晰明了,但是书本内容顺序的安排和教师个人的认知以及学生的特点需要灵活的变动,有时需要教师对内容进行簡单的调整,使之讲起来更顺口,学生也更容易接受。这就需要我们熟悉教材同时对教材进行研究。[3]医学生物学教材主要有2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细胞生物学,第二部分则为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则主要是从细胞的整体水平以及亚显微结构和分子水平。细胞最基本的结构、功能以及一些简单的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在其中每一部分都可以涉及一部分疾病,特别是与疾病的关系。遗传学则主要是基于细胞生物学基础,在细胞减数分裂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疾病的关系。在具体讲内容时,要根据自己的习惯来讲授,同时还需要根据授课时间、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授课学生文理科的分类比例来讲授,如在设计本次课程的时候,我们根据授课的内容,主要是细胞的分子基础做了简单的讲授,这主要是考虑到在后续学生接触医学生物化学章节是重点讲授,而对于细胞内膜系统则进行了重点的讲授和设计,这主要是由于这部分是后续生理学、病理学和组织胚胎学的基础知识,学生应重点讲授。

2 第一堂课的引入至关重要

医学生物学的第一堂课可能影响着学生今后学习的兴趣,因此如何讲好第一堂课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由于大学和高中存在本质差别,大学是一个需要学生有自学能力的基地,有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训练场,不能一味的等待教师填鸭式的教育。[4]因此在第一堂课中,如何将问题引入给学生,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寻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近些年来关于医学生物学改革的方案较多,很多文献总结以问题和病例分析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些都是值得提倡的,我本人由于临床知识背景较弱,能力主要在科研方面,因此为了提起学生的兴趣,我结合自己的背景特点,将科研的一些相关知识教给学生来引入。由于当前医学生物学发展的大趋势,其呈现出明显的交叉学科的特点,其中涉及的医学和中医学的知识点也很多,因此在讲授医学生物学的第一堂课时充分的吊起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对医学生物学的兴趣。在本部分章节的设计中,我在前面部分主要借助于交叉学科的优势,给学生教授了医学生物学的重要性,从宇宙医学生物学介绍到环境医学生物学,之后再结合近年来相对较为火的化学分支,讲到了材料学和医学生物学的相结合、力学、声学、磁学以及电学等学科涉及医学生物学,上述学科的发展全部和发明人丰富的医学生物学背景相关联。通过上述的天马行空的讲解再给予学生们回到医学生物学的本质以及和中药的相关性上,医学生物学的本质就是二部分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就是细胞的结构,以不同细胞的结构可能出现的疾病引入,同时也结合其他学科,讲授其他学科利用这些点来治疗疾病,这些都充分的提起了学生的兴趣。

3 根据授课内容来开展不同的授课方式

正如前言部分所述,中医学院所招的本科生文科生和理科生数量基本一致,这也是导致课程开展难度相对较大的原因,如何平衡这一难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设置不同的教学和互动方式,但万变不离其宗,医学生物学教学的核心是需要有充分的讨论、想象的时间。在教学中应摒弃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是导演,设置一定的规则,而学生则是演员,给予他们尽情的表演,控制好课程才是核心。[5]

3.1 设疑的重要性

医学生物学在教材的安排中,将多种疾病放到了后面,作为兴趣的选学内容,但医学生物学既然叫医学生物学不叫生物学,就应该把医学放到前面,在教授的内容中也要充分的体现医学二字,在讲授的过程中将疾病放到前面设问,在设问的同时要讲出来这种疾病的概念、危害,并同时和学生一起讨论来设定四、五个问题,在之后的讲授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同时着重考虑文科生注重基本概念的讲解,同时给予很多丰富的图片,让文科生可以更好的接受和理解。而在疾病答疑后,则给予学生讲述更多的相关的疾病,并讲授发生的机理,现在的一些治疗进展,兼顾理科学生的兴趣,最终来平衡文理科学生,使得他们都容易接受。形成“问题引入—认真听讲—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学习方式。为学生今后学习本门课程和其他课程打好基础。[6]当然设疑不仅限于病例和中医药的治疗进展,更应扩展讲授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如此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整个课堂都在探索和思考中。

3.2 讲授过程中大量增加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关键,同时也是传授相关知识的最好方式,在沟通和想象中可以充分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堂的当场灵活改革,有些可以重点再讲一次,甚至换一种互动的方式,有些则可以一笔带过。如在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我将细胞比喻成了我们的国家,细胞核比喻成我们的党,多数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我们的国家也只能有一个党,一个核心来指挥细胞,对于细胞膜,则相当于我们国家边境上的海洋、高山以及植被什么的,磷脂双分子层就像大海,高山像细胞膜的镶嵌蛋白,植被像糖等,让学生想象和理解可以明显的提高学生的效率。此外互动式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的很多问题,比如在将内膜系统的时候,学生们对蛋白合成和翻译有些困惑,一直难以理解,我将信号肽比喻成钥匙,让学生们可以形象化的理解和接收,这些均对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对细胞的理解相对更为容易。[7]此外教师在互动式教学中受限于生活阅历,可能比喻不太好,而有些学生有着特别好的想象力,因此在互动教学中要积极收集学生们好的想法,以提供给学生有一个思想轻松无压力的学习环境。

3.3 收集动图,动画作为补充理解

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学的教学版书在教学中有一定的弱化作用,而多媒体教学则开始在教学现场使用通过计算机控制的电化教育设备,多媒体教学对于医学生物学教学的最大好处则是可以将枯燥的内容形象化,特别是通过鲜艳的图画动画等于文字的结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丰富的感性认识,特别是在细胞的结构和生殖和发育这二章节中,概念性和枯燥性的内容较多,每个阶段均给予丰富的图片,对于细胞的结构讲授中,给学生看大量的动图,可以让学生形象化的理解,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除了给予图片外,再给学生讲授一些产检过程中的小知识,学生都爱听,收获也较高,也使课堂教学目的的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更省时、更省力、更有效。

3.4 用身边的事情来讲授

在遗传病这一章节中,从身边的事例来讲授,同时结合医学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如在講授21三体综合征、多指、并指、色盲、先天性失聪、苯丙醛尿症的时候,先不讲原因,让学生们回忆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些病症,然后猜想可能的原因,之后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有针对性,更加感兴趣。而在智商、升高、高血压糖尿病的章节中则以回忆的想法来学习,让学生计算下学生的身高、体重,父母的身高和体重,让他们自动归类,然后学生参与进来,一起做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大概的趋势,这种一起学习,一起玩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对未知的渴求,对生物和医学的兴趣,同时将枯燥的课本变的灵活化,从而揭开生命的奥秘。[8]

4 习题

任何一门课都离不开习题的学习,习题是对教学过程的检验,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与否的关键,从习题的反馈要摸清楚每一个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学生也在习题的过程中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困扰的问题,但习题的选择并不是任选的,需要选择一些具有专业性,启发性和针对性的习题,同时习题要相对难度中等,使得第一次接触生物学的文科生也容易接受,如多数学生对医学和生物学、周围的疾病特别的感兴趣,在细胞生物学的部分,将到一些线粒体疾病则给予学生一些形象的图片,如女生都爱漂亮,脂肪粒是最常见的线粒体遗传病,老年斑是溶酶体的正常情况,这些是刚入校的新生特别感兴趣的。在遗传病的章节,则主要围绕自己和亲属之间的遗传现象设题,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复杂疾病的关系,某些病在群体中的发生率,这些就能紧密结合专业特点,解决那些学生的疑惑。

5 总结

中医院校的医学生物学课程多数在第一学期开展,如何精心的设计,同时结合现在教学改革的方向,对于中医院校的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对于今后医学学习的热情、今后学习的方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和不断改革的,只有不断的学习、合理的设计课堂和每一个章节的精心付出,才可以让学生对医学生物学高效率的接受,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

基金项目:2021年云南中医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与中医药政策研究重点项目: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与实践(ZD210101)

参考文献

[1] 刘学红,张衡,吴建红.课程思政融入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3):22-23.

[2] 于立娟,张媛英,翟静.医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J].生命的化学,2021,41(01):164-166.

[3] 慕明涛.基于不同教学模式的“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思考与实践[J].江苏科技信息,2020,37(23):63-65.

[4] 毛颖基,梁猛,吴守伟.基于科研素养培养的本科生《医学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6):94-95.

[5] 曾凡龙,阮绪芝,王晓雯.微课在医学生物学教学中的问题和探索[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0):1551-1553.

[6] 刘清桂,陈费,杨桃,等.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20,22(02):108-110.

[7] 贺玲,金磊,赵小峰,等.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10):858-860.

[8] 陈婷婷,王雪.提高医学生物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06):74-75.

作者:武俊紫

第4篇:基础生物化学学习总结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有机体的化学组成、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科学,即研究生命活动化学本质的学科。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体的物质组成和遵循化学规律所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进而深入揭示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学科,有生命的化学之称。生物化学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它与许多学科交叉渗透,是生命科学发展的支柱。因此,奠定坚实的生物化学基础已成为多种学科科技工作者的共同需要。我们身为林产化工专业的学生,自然要踏实掌握好并学会运用生物化学的知识。

通过这学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我知道了核酸、蛋白质、酶、糖类、脂类是几大主要研究物质,不仅要熟知并理解它们的种类、概念、结构、性质以及化学合成反应,还要学习其分解代谢,氧化途径、酶促降解、生物合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要熟练掌握的知识点。然而生物化学这门课,相对于我们理工科学生所学的其他课程来说,是需要比较多时间去背诵记忆的。我想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大一个难点。生化里面囊括的知识点很多,也许这就得靠我们自己去总结归纳,去理解背诵。但这些内容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理解吸收的,无论哪门课程,都是需要时间去好好学习,都是厚积薄发、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就像老师所说,我们学习生物化学,不只是为了应付结课的这一次考试,更是要理解这些知识,掌握这些知识,并能将其很好地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实践当中。而且对于我们林产化工专业来说,我认为生物化学这门课的学习是不可或缺的。

说到这门课的学习,还记得刚开课时老师有让我们写下自己的安排计划,当时我是这样写的:课前仔细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好好复习。现在看来这样的计划是有点理想化,其他的课业作业活动一多起来,就根本没有时间完成计划。也许我是在为自己找借口,总之到了最后的学习状况与一开始的预想有很大的出入,这是很不该的。到了现在最后的复习阶段,之前的就不懊恼了,只想着好好复习,希望能在期末取得一个好成绩。

最后是在老师的教学上,李老师是个很认真负责的老师。虽然刚开始作业比较多,但老师也是希望我们能熟悉课本并学会归纳总结。虽然我们怨声载道,但在现在的复习阶段,当时所做的那些总结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也使我们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思维,更有助于复习。老师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记忆的生化背诵顺口溜,能让我们更快的理解知识。而且老师还有给我们提供一个公共邮箱,里面有很多的学习资料和相关知识,都能给我们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不过在课堂上,还是希望老师以后在讲课中能给我们多提供些条理帮助我们疏通思路,并能结合一些实际言传身教让我们更好理解内容,并且还可以从多个角度探讨问题能够让我们理解更透彻学得更精通。不过李老师还是教给了我们很多知识,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学期这么精彩的生物化学课堂,在此表示对老师的感谢。

第5篇:基础生物化学学习总结

基础生物化学学习总结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认识到了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有机体的化学组成、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科学,即研究生命活动化学本质的科学。从一个学期以来的学习中,我认识到了核酸、蛋白质、脂肪、酶的结构与功能,这是其静态的部分,以及各类物质合成与降解、代谢与循环等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在具体的学习中,我有一下感悟。

一、格物致知

高中时候我们只知道组成细胞的分子有糖、脂肪、蛋白质,却不知道如蛋白质结构可由一级到四级逐级递进。只知道脂质的保温、储能、运输作用,却不知道这些作用如何得以发挥。”””到了大学的课堂中,我们的认知得以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转变。与此同时,在学到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后,我们将各个生物成分由孤立的岛屿有了连接与沟通的桥梁和枢纽。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孤立状态被打破,变成了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追分溯源的能力和在此过程中非常重要。

二、庖丁解牛

学习如同庖丁解牛,需要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在不断地画出各个穿梭循环的反应过程中,我们不断将那些生疏的生成和消耗的分子数烂熟于心。脱氢、脱羧的步骤是几步。佶屈聱牙的各类氨基酸缩写也被我们逐步攻克。达到系统性的记忆也非常重要。

生物化学中的重要循环:糖酵解、TCA、乙醛酸循环、尿素循环、脂肪酸的β氧化、糖异生等

代谢的两条骨干路线:一是: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

二是:DNA复制——DNA转录生成RNA——RNA翻译成蛋白质(分子遗传的中心法则)

注意异同的区分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在学习中,我有意识地汇总了列出比较表格的项目。如 DNA合成与RNA转录对比 脂肪酸β氧化和从头合成 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的区别

三、勤于思考

在背书时我也曾经有过疑惑,比如为什么几个氨基酸通过一定顺序排列,并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便会突然具有生物活性?生命如何由化学物质转换成生物?

五、联系生活

老师经常与我们分享与生化有关的小知识,比如喝酒脸红的原因、和一些生化领域的奠基人和扩路人,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如桔梗焚烧可否产生。。。。。人为什么会长胖

六、存在不足

1.由于在课前复习上做的不够到位,因此当老师讲解新课时对单元中中的专业术语较映象不深刻。

2.文科背景致使有机、无机化学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对理解其中的化学名称和循环代谢造成一定困扰。

四、感性认知

有人曾说,在星球早期,温度奇高无比,能量多得用不完,各种原子随机碰撞,难保不碰撞五六种核算,在一组合,9999999999....9中都失败了,就只有一种成功了,这个核算序列就能继续延续下去,能行驶功能,能传代。生物是一部精密机械——可以用物理定律曲描 述原理,去建模,研究生物我们更多低使用最终因,而较少使用直推因,毕竟这狮子啊太复杂了。

第6篇:生物学习方法总结

第一,教科书要熟烂于心。生物,掌握了教材就是取得了一半的成功。

书中的图例、实验、涉及的化学式(光合与呼吸),要时常归纳、总结重点词,如“功能、“作用”、“本质是”,这些都要留心,书上的黑体字要背下来,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这往往是高频考点。

第二,要选择一到两本辅导书(多了就没工夫看了)。

一定要吃透,高中三年我一直用《教材完全解读》(王后雄主编)和《高效学习法》(薛金

星主编),觉得就很够用了。前者会把每个知识点细致地分析一下,是一本服务于课前预习、课后归纳整合的教辅,帮你夯实基础;后者则服务于课后,归纳比较凝练,重在教授做题的方法,让你快而准做题,冲击高分。

第三,最重要的是做题与总结。 1)把做题当成积累。

在做题中你会逐渐摸清哪些地方经常成为考点。尤其是大题,出题套路会比较固定,答案也很固定。比如一些有“本质是”这样字眼的题一般要答与基因、DNA有关的知识点;又如,问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为什么是单向传递的、要答“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生物是很有规律的一个学科掌握这些常考一些卡点的知识点,会保证得一个中等、稳定的分数。

2)将经典的题收入记忆中。 每一道生物题其实都是老师们智慧的结晶,一些考点,单独考的时候并不难,你甚至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但出题人往往会将你在不同阶段学到的知识归纳、找出其共性进行考察,这样就考察了你对知识点掌握的准确性,以及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的能力。这种题一般为选择题。例如:问:下列哪细胞器可以产生水?然后给你列出了如下细胞器: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溶酶体、液泡等等,A、B、C、D四个选项分别包含了上述细胞器中的几种,你就要动用之前学过的所有关于细胞器内的反应的知识点:在学蛋白质时,学了脱水缩合可以产生水,场所:核糖体。在学细胞呼吸时,学了有氧呼吸第三步时会产生水,场所:线粒体内膜,所以答案为:线粒体、核糖体。通过这道题,你可以归纳出: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 --- 这,就转化成你自己的积累了。这样一来,做题不仅检验了你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还替你归纳、总结了知识点,丰富了你的知识储备所以,对经典的题适当加以记忆,会让你的知识网交织的更紧密,不失为冲击高分的良策。 3)选择兼顾速度与准度。 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套题往往会包含30-40 道选择题,每道题大约分值在1-2分,但可别小瞧了选择题,正式的高考中一个选择要占6分,相比较而言,大题的一个空也就1-2分所以说,选择好坏对试卷的分数起着很大的决定性。在平时的训练中有些同学往往做到一半就失去了耐心,继续答时准确率就大大下降。对于这种情况,不妨尝试此法:按从前往后的答题顺序,先把考察概念,定义,识图(甚至看一遍题就能给出答案的)的简单题先答上,然后回头攻克涉及分析较繁琐,计算量较大的繁琐题目或难题。这样自信心有了,也能避免被难题卡住,造成简单题没时间考虑的情况。此外,记录自己每次在选择题上花费的时间也是很重要的,争取每次都能在速度与准确性上有所突破。 【贴心小经验】

1、生物是一个偏文的学科,因此有些知识点一定要记扎实,“当背则背”,没有商量的余地。它不像数学、物理,掌握一个公式、定理,就能在做题是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生物往往会要求你一字

不差的答出某概念,比如,问:能释放抗体的细胞是什么?答案应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亦可),但不可以答“B细胞”,又如,问:少量生长素可促进生长,过量生长素会抑制生长,这种现象说明?应答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答“双重性”就一分也没有唉。因为严密是生物科的特点,一个概念,差之毫厘的结果---往往是谬以千里。这又恰恰体现了理科科目的严谨。

2、要准备一个错题本。时间不够,可以将改正后的答案抄在即时贴上--然后附在卷子上 ,可以是左上角(总之要醒目),然后定期装订一下卷子就OK了,这样不用抄题,能节省宝贵时间。

再者,改错时写完标准答案,要是能加一两句总结或反思就更好了。不要放过任何错过的题,当时解决的越彻底越好。只有这样考试才不会犯类似错误,才更有资本冲击满分。

3、实验题是较难得满分的题型,它开放性较强,出题很灵活。但也有法可依:

1)认真复习书中的实验,学习常用的方法。

例如:孟德尔的测交试验---演绎推理法,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精子和卵的形成过程提出推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类比推理法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同位素标记法验证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学生探究实验)---控制单一变量法其中最后一种方法常设考点,可见教材实验的重要性。

2)认真阅读题干,区分好“探究”、“证明”探究题比证明题要开放,答题注意:加入相同浓度的、等量的、用生长状态(长势)相同的植株等等缜密术语的使用。

4。识图题。注意横纵坐标、交点、拐点、走势、正负半轴所表示的含义。平时要善于总结:种间关系--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寄生的图、光合+呼吸的图(区分好“净光合”即真实光合与表观光合,主要从坐标轴正负判断)等都很重点。注意事项

【课外熏陶】

任何科目,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如同闪烁的火星落到干柴上,点燃你的热情。随之而来的,成绩也自然会给你大大的惊喜,生物也是如此。其实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身边处处皆生物,不仅如此,一些好书、优秀的纪录片也为你开启通往生物殿堂的大门。

下面就为你推荐几个:

《微观世界》(讲述昆虫世界中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帝企鹅日记》(为你呈现寒冷、辽阔的南极大陆上一种柔弱、顽强、勇敢的生物---帝企鹅,不畏危险迁徙、繁育、成长的艰辛历程)。此外还有《迁徙的鸟》、《子熊物语》等等,相信在摄影师细腻的视角带领 下,你一定会对生物更加喜爱。如果你想更深跟入的了解生物,或者想往奥赛生物上发展,不妨把陈阅增 教授编著的《普通生物学》找来读一读

首先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有些同学整天拿着书看来看去,可是结果是令人惨不忍睹的,有些同学只是偶尔的翻下课本。成绩却名列前茅,这就是方法问题。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并不多,比较密切的学习方法有做笔记的方法、思维方法和观察方法等。

做好笔记的方法包括要做好阅读笔记,听讲笔记,观察笔记等。阅读的时候要准备准备笔记本,把做好摘要然后还要写上出处,以备日后查找。还要在书上做好批语写上自己对原代的个人意见和心得体会等。还要在原代上做好符号标记以加深理解,其中常用符号有黑点、圆圈、直线、曲线、双线、虚线、箭头、方框、三角、惊叹号、问号等。作符号笔记应注意两点:一是符号意义必须明确,并且要贯彻始终;二是符号不能过多过密,否则重点难以突出。看完一本书后还要写下自己对整本书的认识。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概述就行了。做好阅读笔记后还要做好听讲的笔记,听讲的笔记是你的第二个老师上课老师说的什么要记呢?其中这几点说出了上课如何做笔记的,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还有最后一点就是观察笔记了,即在生物课内外对生物形态和生命现象进行观察时所作的记录。做这种笔记要注意细节,注意前后比较和过程变化,并要抓住特征。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资料,积累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相信只要你可以坚持不懈的做好这些笔记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做好笔记后我们还要有思维方法,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方法是思维能力的关键,所以思维方法在学习方法中占有核心的位置。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还要学会观察的方法,其中包括对比观察,顺序观察,动态观察。这些观察方法是我们在自然而然中养成的,其实学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观察方法就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后我们还要有一个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那就是树立正确的生物学的观点。其中它包括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生命物质性观点,生命活动对立统 一的观点,生物的整体性观点,生物进化的观点,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等。也就是我们生物书上所列举的几大部分内容,生命物质性:生物是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矗生物体能够完成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而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通过一定的生命物质来实现的,如果没有生命物质也就没有生命活动。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具有对立统—的关系就像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没有光合作用,呼吸就不能进行,可是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没法完成只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共同存在,才能使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生物的整体性观点:有一个思想相信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他同时也适用于生物领域。例如我们在学习细胞这部分是,我们学的时候就是一个细胞器,每个细胞器有什么样的功能,完成一项功有多少个细胞器参加。可是细胞器只是一个个体,只要当细胞器与其他物质组成一个细胞的时候才能完成新陈代谢的功能,如果离开了细胞的整体,单独的一个细胞器是无法完成它的功能的。生物进化的观点: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任何事物都有—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其实我们学习生物要更加清楚的树立这个观点生命的起源于无机小分子,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规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我们所学习的表皮就是这样的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做到上面的两点之后我们就要助于我们的活了,学习来源于生活确又高于生活,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看看新闻联系下生产实际,多想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少周围的花花草草我们可以多看看了解一下。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

首先讲讲归纳,这是我个人最推崇的方法。因为我高三这一年花在比赛上的时间很多,没有严格地按照老师的进度很系统的复习,但知识归纳帮助我将系统的整理知识和思路,很有效的提高了复习效率,达到比较好的复习效果。我的生物知识归纳包括基本知识的归纳、习题归纳和特殊知识点归纳。

基本知识的归纳就是把书本上的所有知识点有条理的罗列出来,解释各个术语的含义,列出它包含的的种类或分支的方向,并清晰地标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种知识归纳能帮助你准确的理解并牢固的掌握课本的知识。做这个归纳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参考一些参考书上的归纳,像优化设计上的归纳就很不错,大家可以以之为基本框架,再把更具体的东西,尤其是书上的例子补充进去。我高二的时候做了全部自己写的那种归纳,上高三不久,就在优化设计上对它给出的框架做了补充。

做这种归纳的最重要意义是什么呢?最重要的意义是帮助你读透课本。这种基本知识归纳只不过是把书上的要点和例子抄在一起,但这个过程你要翻书,几本书一起翻,就可以对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表述做比较,这可以帮助你更透彻的了解这个知识点;而想做一个比较完整、美观的知识归纳,就必须知道什么知识点放什么位置,这就要弄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个过程又帮助你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点,理清思路。最后再抄写一次,印象就很深刻了。所以做知识归纳最大的用处是在做的过程中帮助你熟悉课本、掌握知识点,其次才是做好了以后看。课本是最最最根本的,大家一定要三本课本读的滚瓜烂熟。

习题归纳就是把做过的错题、好题、经典的题目归在一起,然后写出每道题目的关键,如某个知识点或某种方法或技巧。如果是错题则写出出错的原因,尤其是要写明是哪个知识点的缺漏造成的。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可以把题目抄在本子上,但如果觉得自己没那么多时间,可以在那道题目旁边做个记号,并写上我刚刚提到的“题目的关键”。考试前认真察看就可以了。

在做好了以上两种归纳的基础之上,便做着两种归纳的归纳,也就是特殊知识点的归纳,把基本知识中一些自己掌握不好的、易忘的、易混淆的、难懂的、有代表性的和特殊的知识点或例子另外抄写来,还有把习题归纳中常错的、易错的、常考的、特殊的知识点也一起抄下来,这样就组成了特殊知识点归纳。平时在听完课,做完习题后应该着重做基本知识点归纳和习题归纳,而在准备考试的时候,应该先看一边书本,再看一遍知识归纳,一边看一边把重点要点写下了——也就是做特殊知识归纳,最后就只看这本特殊知识归纳。如果时间允许,边看边把记不住的打上记号,到了最后的最后就只看有记号的。这样就可以把所有知识点过一遍了。懂的看一眼就行了,因为这些知识本来就烂熟于心了;而不太有把握的,经过这样抄一遍,看几遍也都攻下来了,所以上考场的时候就可以信心百倍了。我高考前两个星期就是先花了一个星期把书本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做了特殊知识归纳,然后接下来那个星期就看特殊知识点归纳和习题归纳(我是看卷子的)。

然后讲讲做题。

练习题的选择:主要做好老师发的卷子,自己再有一两本就可以了(根据自己能力,难度可稍大)

常用:优化设计、黄冈考典、易错题宝典、龙门书局(实验!)

要点:

多做

精做(高考题,实验设计题,经典实验题)

简答题要认真对答案,能背下更好(主要是练表述和实验设计注意事项)

归纳

做过的题目要有印象,不要做了跟没做一样

课上课下多和同学老师讨论

听课

做好预习

听课时记一些特殊的例子,自己预习是没有留意到的和不明白的

讲卷子时不管做没做对都要留心,主要记下一些技巧性东西和每道题的考点

及时提问

以上是复习准备的方法,是知识录入,那考试时应该怎样把知识提取出来呢?我想,首先应该确信自己每个知识点都弄懂了,遇到一个问题时,要做的就是把答案从大脑中提取出来。看到一个题目,先把握住这道题要考的是什么知识点,然后以这个知识点为关键词,搜索若干个出相关的知识点,就像在网上搜索资料一样;简单的题目答案一下子就找出来了,而复杂的题目则需要在搜索出来的知识点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或是搜索出所有合适的知识点。后一种方法在生物考试中尤为重要,因为生物这门学科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联系性,生物体各种形状和功能的联系决定了我们学的各个知识点的联系,也决定了试题答案要求全面。生物试卷中更多的是多选题和简答题,全面和体现联系是取得高分的关键。牢固的基础知识、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开阔灵活的思路则是学好这门课,考出好成绩的根本。

①预习

预习是在老师讲课前,先浏览一遍讲课内容,在浏览时,应用笔将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划出来,将自己看不懂的内容标出来,将浏览后产生的问题记下来,有能力、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己做出预习笔记。通过这样的预习,为下一步听讲奠定基础,使自己的听讲更加有的放矢,听讲时就可以对自己已经弄懂的或重点知识重新加深印象,并比较一下老师的理解与自己的理解有什么差距,如果自己理解得不深,则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对于自己预习时还不懂的问题,则是听讲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当堂弄清楚。对于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如果老师讲到了,则要听懂,如果老师没有讲到,一定要向老师问清楚。预习也为将来的自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② 听讲

很多优秀学生的经验都说明了一个共同点,即学生的主要功夫应下在课堂上。我们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解决一种矛盾,即已知与未知的矛盾,通过学习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然后又有新的未知的出现,我们再来完成这个转化过程。而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是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应该是很顺利的。有很多学生就是课上认真听讲,在45分钟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总有些人,课堂上不认真完成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白白浪费掉45分钟,反而在课下再花时间去完成转化,此时已没有老师的指导,只有课本上的内容,显然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如此花双倍或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就是常说的事倍功半。只要我们把主要功夫下在课上,那么,课下的负担也就会减轻,而且学习效果也会提高,时间上也会更加充裕,这就是常说的事半功倍。所以,听讲这一步骤是极为关键的,那么,听讲时听什么?怎么听呢?

听什么?

有相当多的同学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维,笔记也记得相当不错。但是,一节课下来,问问他们都掌握了什么内容,都说不清楚。而有的同学想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住,这愿望是好的,但很难实现。那么,一节课45分钟怎样才能提高效率,收到好的听课效果呢?这就需要明确课上要听什么。根据多数人的经验,课堂上要做到“三听”,即听思路、听联系、听重点和难点。

回复

3楼

2009-02-23 21:28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江上过客

吧主

12

首先是听思路。老师讲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思路,因此,听课时要注意听老师是怎样引出新课题的,又是怎样把新课题展开的,怎样讲解的,怎样归纳小结的。如果上新课前能够切实进行好预习,则可以把自己预习的情况与老师讲课的内容进行比较,这在预习一项里已谈到了。这样,就可以在听课时,明确老师的思路,这思路也就是我们掌握知识的思路。例如,我们在学习有关DNA的分子结构的知识时,老师讲课的思路一般是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来讲解的,而这一顺序是:①构成DNA的基本元素是C、H、O、N、P;②构成DNA的基本组成物质是脱氧核糖、含氮的碱基、磷酸;③构成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④成百上千的脱氧核苷酸构成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⑤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形成有规则的双螺旋的空间结构。这一顺序也就是掌握DNA分子结构的思路,其层次性很强,很容易理解、记忆。

第二是听联系。老师讲课时,一定会联系许多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使学过的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课时注意听这种联系,不但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而且对于学习新知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我们前面学习的关于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化合物的结构和作用的知识,是我们后面学习细胞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等众多知识的基础。我们前面学习的关于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是后面我们进一步学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基础。

老师讲课时,也一定会遗留下一些问题,或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是以后在讲课中要解决的,上课时注意听这些问题是如何提出的,为以带着问题听课奠定基础。这也是一种联系,这种联系造成了我们心理上的一种不平衡,即已有知识与未知的知识之间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会促使我们去恢复平衡,因而会产生一种求知的欲望,通过对未知知识的探求,使未知变为已知,以达到新的平衡。因此,上课时注意听这种联系,可以发挥出我们内在的学习潜力。例如,我们在学习有关液泡的结构和功能时,老师一定会讲到液泡的功能与植物细胞渗透吸水有关,但是,具体有什么关系呢?这只有等到后面讲细胞渗透吸水时才会详细讲到,此时就需要记住这些问题,做为一种悬念,留待以后进一步去揭开谜底。

老师讲课时,还会联系很多生活实际、生产实际、自然实际,科学实验等,这些联系不但可以使我们加深理解知识,而且能使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上课时也要注意听好这些联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内容。

第三是听重点、难点。每一节课都有每节课的重点内容,有的课还有一些难点内容。对于重点知识,老师会反复强调,会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去讲解,会围绕重点提出一些问题,以便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有时老师会明确指出哪些内容是重点,是必须掌握的。一般情况下,在每节课快要结束时,老师都会对本节课的讲课内容加以归纳总结,而归纳总结的内容恰恰是本节课的重点。对于上述几种情况,都需要在听讲时加以注意,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住,但重点内容是必须记住的。有时重点知识就是难点,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知识,减数分裂的知识,基因的概念,基因突变的知识等等。但有的难点知识并非重点知识,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知识等等。对于难点知识,老师一般也会想各种办法讲清,做为学生则要在课上把难点听明白,使难转化为不难,如果课上没听明白,课下也要找到老师问明白,不然有些难点也会成为我们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特别对那些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更要弄个一清二楚。

怎么听?

如何听讲的问题,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不是每个人都解决了的,虽然都经过了十年“寒窗”,但很多人至今可以说是不会听讲的。如何听讲呢?

首先,是前面提到的预习步骤要认真落实,使听讲能有的放矢。

回复

4楼

2009-02-23 21:28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江上过客

吧主

第二,听讲时要开动思维机器,通过听、看、写等方面,随着老师讲课要多思考,特别是围绕上面提到的“三听”来思考问题,在头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考的问题,如果老师在讲课中已经讲到了,说明问题基本解决了,如果老师在讲课中没有讲到,则应该向老师提出。

第三,多提问题。无论是课上想到的问题,还是课下遇到的问题,都应及时向老师提出,要有“刨根问底”的劲头儿。课上没时间问,就课下问,最终要把自己的问题解决。

第四,认真记好笔记。老师在黑板上写的课堂笔记,应该说是课本知识内容的高度浓缩,是重点所在,是精华所在,也可以认为是知识内容的纲要,所以要认真记好笔记。此外,老师写的笔记不可能包括许多具体的内容,这就需要在记笔记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多记一些内容。如老师讲课时举的一些实例,画的一些简图,提的一些问题等等,都应该记下来。记好笔记不但促进我们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而且为我们复习提供了提纲和资料。

由于每个同学的情况不同,不可能很具体地说明如何听讲,只能笼统地提出上述四点,供大家参考。

③复习和作业

每节课上,一般老师都要留一定量的作业,这些作业的内容多是讲课的重点内容,是应该认真对待的。作业的过程就是复习巩固听学知识的过程,但是,很多同学把作业仅仅当成是一种任务,甚至当成是个负担。因此,急急忙忙赶完作业,就认为当天的任务完成了,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学习的帮助是微小的。无论课上老师是否留有作业,课下都应该先进行复习,及时将当天老师所讲的知识复习一遍,这可以加强记忆,克服遗忘。心理学家对遗忘和记忆都进行过实验和研究,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研究成果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就是说,刚刚学习完知识后,遗忘很快就开始,而且一开始遗忘得较多,过一段时间间隔之后,遗忘的发展越来越慢,遗忘得也就慢了。根据这一遗忘规律,我们应该进行及时的复习,不要等到遗忘得差不多时,再进行复习,那样,学习效果是不会好的。由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所以我们复习得越及时越好。

每天的复习一定要避免机械的重复,而应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知识的联系和老师讲课的思路,将老师讲课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述一番。

通过复习,加强了记忆,然后再来做作业,可以大大提高作业的效率,作业的困难、疑问、多可迎刃而解,而且通过作业又可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④总结

总结是指在学习完某一章知识,对此章知识进行整理、重组,总结出该章知识的联系、知识的系统或知识的结构,以便我们能从知识的整体上把握知识,从而加深理解知识和灵活掌握知识。总结的方法一般可用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和纲要法。

总之,做好总结是我们学习常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通过总结,不但可以复习巩固所学过的知识,而且能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知识连贯起来、综合起来,使知识建立起各种联系。这样,就使我们能在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上来对待知识,就好像我们站在山顶上来看山下四周的景色一样,不但能看清所有景点,而且能看清各景点间的关系。由于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上来看待知识,我们也就有了驾驭知识的能力,就是说我们能灵活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了。

上述的预习、听讲、复习和作业、总结等步骤的学习常规,要在实践中形成习惯,开始时可能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见到成效,一但形成学习习惯,就会尝到甜头。正如: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有了好习惯,失败不容易。

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的、高效的学习方法。

盐城市龙冈中学 生物组 侍东升

回复

5楼

2009-02-23 21:28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江上过客

吧主

肥城市第三中学 张峰

很多同学认为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学习生物就是要死记硬背,做做题,文科生认为应付会考比较容易,也没有认识到生物学在培养能力,提高自身素质方面的作用。不懂得生物学的特点和它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的作用,把“生物”学成“死物”。除认识不足,目的不明,受应试教育影响外,还有学习不得法的问题。怎样才能学好生物?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掌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

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简单→复杂、低级→高级、水生→陆生的进化等。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线粒体学习就应紧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1)外有双层膜,将其与周围细胞质分开,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区域内进行;(2)内膜向内折迭成嵴,扩大了面积,有利于基粒、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使各步反应有条不紊地进行;(3)内膜围成的腔内有基质、酶;(4)基粒、基质、内膜上的酶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应所需,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学习生物同其他学科一样,也要遵循认积规律、大脑活动规律。如人的认识都是由浅→深,由少→多,逐步积累、逐步深入。学习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如减数分裂过程的学习,开始只要弄清两次分裂起止、染色体行为、数目的主要变化,而不能在上新课时对于染色体行为、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与遗传三定律关系,与有丝分裂各期图相区别等一并弄清。后者只能在练习与复习中慢慢把握。

又如,生物学学习大体上也要从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有规律地进行。如预习弄清知识结构,初步确定重点,找出疑难处上课就能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效率就高,生物进化学说一节结构为(一)提出,(二)内容,(三)运用,(四)评价。重点是内容,疑难之处在于自然选择学说要点之间的关系。这样预习就抓住了它与听课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大脑活动有兴奋与抑制交替、多感官协同律等,学习生物要使休息与学习交替,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这样做,才能事半功倍。

二、观察比较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不仅可以获得新知,也能验证已知。生物学是实验科学,观察是获得生物知识的重要环节。如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等等,有效地发挥观察在生物学学习中的作用。“四有”必备即: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有疑存。如观察生物群落,目的是了解群落的成员、数量及其关系,顺序从植物到动物再到微生物。植物又由乔木→灌木→草本→苔藓、地衣,有重点即关系通过解剖观察、套袋实验观察等看动植物关系,观察时多思考,如植物分层、错落有致有何意义等。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生物中能比较的东西很多,如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冬眠与夏眠、应激性与适应性等等。比较时注意对比较对象全面了解,然后确定比较项目,并做到简明扼要,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这类生理过程,可从场所、条件、过程、结果、意义等进行全面了解。确定比较项目时过程不能太具体,而是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的反应前后变化,抓住此重点,有利于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中学生物概念多,易混难记,比较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三、综合归纳

教师授课尤其是新授课,一般是分块的,但各块各知识点之间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各年级生物知识是连贯的,是一个整体。学习时要将分散的知识聚集起来,归纳整理成为系统的知识,这样易理解好记忆。如神经系统可总结如图。

综合归纳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抓顺序就是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 串联,如高中遗传的物质基础知识可按中心法则这一主线串联。初中动植物类群可按进化顺序。神经系统学习可按神经细胞→脑、脊髓、神经,对生理、生长,发育等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这一点很重要。抓联系,如神经细胞与脑、脊髓神经联系点在于神经细胞分细胞体、突起两部分,细胞体组成:脑、脊髓灰质等。突起可以形成神经纤维再组成白质、神经。抓特点,就是要抓重点抓主流。综合归纳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是大杂烩,应该将次要的东西简化甚至取消,如神经系统知识网络就可将神经节不列入,眼、耳以外的感觉器官或感受器一笔带过。但复习则要全面不能遗漏。

四、灵活运用

这是学好学活生物的关键,认识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灵活运用知识才能记得牢,学了才真正有用。运用知识解理论题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后者正是中学生薄弱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如高中学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弄清了这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行为的变化,运用这些知识就可用来判别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例如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一看染色体数目、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初中生理课上学习了有关血管、血压等知识,就可用于寻找、区分动、静脉,确定静脉存在了,了解动、静脉、毛细血管出血特点及其止血措施。学了生态学等知识在自家尝试建设生态小区,发展庭院经济等等。

总之,只要有心,生物无处不在,无处不用,在生活中联系生物,在生活中学习生物,定能把生物学好,学活

回复

6楼

2009-02-23 21:35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江上过客

吧主

一、《生物》(试验修订必修)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第一册包括绪论和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等五章;第二册包括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四章。这些章节的内容不仅讲述了有关的生物科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而且安排了较多的实验和实习,同时还介绍了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包括科学史上较典型的案例),对生物工程和脑科学等前沿的内容也做了简单介绍。主要特点如下:

1、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

2、思想品德和态度观念教育内容和内涵更加丰富;

3、加强实验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4、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5、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

6、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渗透STS教育思想;

7、注意与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学内容的衔接;

8、加强了弹性,精选必学内容,降低难度,同时增加选学、选做和自学内容,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或思考;

9、注重启发性,提高了可读性。

二、学好高中生物课的要求

1、通过高中生物课的学习,应当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应用;

2、通过高中生物课的学习,应当使自己在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发展,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3、通过高中生物课的学习,应当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三、学好高中生物课的方法

中生物课,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还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针对生物科学的特点,学好高中生物课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学习生物学知识要重在理解、勤于思考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课本中各章节内容之间,也具有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记忆,而是要深入理解,融会贯通。

2、要重视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生物科学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学生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且从中领会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3、要重视观察和实验,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没有观察和实验,生物学也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同样,不重视观察和实验,也不可能真正学好生物课。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观察生命现象,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4、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我们在学习生物学知识时,应该注意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并且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

生物学科虽然在中学课程中不是主要学科,但是生物学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它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的带头学科,将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 ,人类社会在新世纪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和健康问题将更加突出,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科学的进步;而且生物学在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学好生物。下面我们就听听专家对学好高中生物学的一些建议:

一、高中生物的基本学习方法

1.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先记忆,后理解”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理科不一样的特点。

对于大家学习了许多年的数学、物理、化学来说,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思维要素同学们已经一清二楚,比如:数学中的未知数X、化学中的原子、电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即思维元素却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同学们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

2.弄清知识内在联系,“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如:关于DNA,我们会分别在“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三个地方学到,但教材中在三个地方的论述各有侧重,同学们要前后联系起来思考,既所谓“瞻前顾后”。又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时,我们会学习许多细胞器,那么这些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有何异同呢?这需要大家做了比较才能知道,既所谓“左顾右盼”。

3.深刻理解重点知识,读书做到“六个W”

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大家要深刻理解。如何才能深刻理解呢?大家读书时要时时思考“六个W”。这六个W分别是:

Who—→谁或什么结构

What—→发生了什么变化或有什么

How—→怎样发生的

When—→什么时间或什么顺序

Where—→在什么场所或结构中发生的

Why—→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大家在思考中经常将这六个W连起来思考肯定会有不小的收获。除了上述三点以外,同学们还要坚持在学习中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用辛勤的汗水和科学的方法一定可以换回优异的生物学习成绩!

二、高中生物的三个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自然实际

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花园、动物园、庭院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生长,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2.联系生产实际

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否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有利于原理的掌握。

3.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

三、高中生物常用的记忆方法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

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

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

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例如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就很复杂,但它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无论是哪一类有机物的代谢,一般都要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利用”、“排泄”五个过程,这十个字则可成为记忆知识的纲要。

5.衍射记忆法

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

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可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现、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等知识。

第7篇:植保生物技术学习总结要求

一个个面试当然是最好的方式,但人太多。这样吧,每人写一份课程学习总结。

1、学到了什么;

2、哪些想学没学到;

3、怎样鉴定一种病原真菌或细菌或病毒?

4、怎样设计特异性PCR引物?

5、植物病理学对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有哪些重大贡献?

放假以前交

第8篇: 初中生物国培学习总结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初中生物学科老师,通过这次“国培计划”远程培训,不仅使我学习到了很多新知识。而且有幸聆听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精彩讲解。多位教育名家、优秀教师的讲座、课堂实践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使我开阔了眼界。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对教师的角色有了全新的认识。

通过此次培训,我清楚地知道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在以前的教学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师的教”而转,“一切以教学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同时也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信息、符号。通过培训,使我真正认识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是重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才是重点,因此教师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学法指导者。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参与者,应当引领并配合学生去积极探讨和学习,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目的。

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也要由传统的被动的“添鸭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去探究与思考。过去的教学模式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而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必须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多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通过培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

通过视频领略了各位专家学者来自学术前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阐述,无论是报告还是授课,都让人耳目一新。众多专家、优秀教师的教学观给了我深深地震撼,他们课堂上那种浑然天成,对比鲜明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每当看到特级教师们上课时信手拈来的精妙发问,形象生动的讲解,我想这些都是他们平日里下功夫、花时间进行教学实践、教学研究、经验积累,历练了基本功相当过硬,所以才会达到现在教学随心所欲的境界。各位专家、学者从自己切身的经验体会出发,畅谈了他们对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独特见解。给我们展示未来中国教育的远景,在专家的引领下,我的思想受到极大的震撼,我们平时思考的太少。平常我们在学校中,考虑地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考虑地并不多,更勿论着眼于教育的发展远景,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这方面实在太欠缺了,这次“国培”使我认识了不足,明确了的方向,更激发了我学习的动力和实践的潜力。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

三、通过培训,增加了与同行间的交流机会。

同行交流,共促成长。本次培训,每位培训教师都有丰富的生物教学经验,教学的外部条件也非常相似。因此,学习期间,我们不仅聆听专家的讲座,并且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我们提高自己生物教学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尝试与其他学员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各校的新课程开展情况,并且注意到他们是如何处理新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新课程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在培训中,我们不断地交流,畅所欲言,提出许多的观点和问题,都是生物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引起全体学员的一致共鸣,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展示、案例研究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共享,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使我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更加透彻,提高了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为今后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反思,提升教学。

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新课程强调了“教”服务于“学”,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思想,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使我对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有了新的认识,是一次对自己“教育潜意识结构”的深层改造,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今后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学会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在提高中完善,在完善中创新,促使自己不断成长,让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地提高,虽然培训快要结束了,但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更是没有结束。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汲取专家的精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长,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更上一个新台阶。 通过这次“国培”,使我懂得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寻求符合实际的教学风格,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通过“国培”,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学生喜欢、家长信赖的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在实际教学中,我将积极尝试与同行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制定新措施、新对策,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长”,对今后的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9篇:高中生物四种学习方法总结

高中生物四种学习方法,精学精用

临夏县土桥中学

赵正祥

一、按综合分类为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二、按实际操作分类为

1.观察方法

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

(1)顺序观察顺序观察包括两层意思。从观察方式上来说,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也是先低倍,后高倍。例如,对植物根尖的观察,就是先用肉眼观察幼根,根据颜色和透明程度区分根尖的四部分,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报尖的根毛,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认识根尖各区的细胞特点。从观察方位上来说,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例如对一朵花的观察,就要先从整体上观察花形、花色,然后从外到内依次观察花等、花冠、雄蕊、雌蕊。

(2)对比观察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时,就要先异中求同:它们都有双层膜,都含有基粒、基质、酶、少量的DNA和RNA。然后再同中求异:线粒体的内膜折叠成崎,叶绿体的内膜不向内折叠;线粒体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且酶分布在内膜、基粒、基质中;而叶绿体内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而酶分布在基粒层和基质中;叶绿体中有叶绿素,而线粒体中没有。

(3)动态观察 对生物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生殖发育的观察都属于动态观察。动态观察的关键是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变化。例如观察根的生长,在幼根上等距画墨线后的继续培养过程中,重点就是观察各条墨线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长的结论。 (4)边思考边观察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可促进观察的深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带着问题观察,边思考、边观察。

2 .做笔记的方法

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资料,积累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总结中外许多学者的经验,可以说,做笔记是一条成才的途径。做笔记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学学习中,主要有阅读笔记、听讲笔记和观察笔记三种。

(1)阅读笔记 要想使学到的东西长期储存、随时提取、应用自如,就要在读书时,随时作读书笔记。阅读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抄写笔记,又分为全抄和摘抄,做这种笔记应注意抄后校对,避免漏误,然后标明出处,以备日后查考。②卡片笔记,卡片内容不限,因人而定,但一般应具有资料类别、编号、出处、著者姓名,正文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每张卡片写一个内容,并及时进行分类归档或装订成册。③批语笔记,即在书页空白处随手记下对原文的个人意见和心得体会等。④符号笔记,即在原文之间标注符号以对原文加深理解。常用符号有黑点、圆圈、直线、曲线、双线、虚线、箭头、方框、三角、惊叹号、问号等。作符号笔记应注意两点:一是符号意义必须明确,并且要贯彻始终;二是符号不能过多过密,否则重点难以突出。⑤概要笔记,即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写出其重点内容。

(2)听讲笔记 即听报告、听讲座和课堂听课的笔记,做这种笔记的突出矛盾是记的速度赶不上讲的速度,为此要做到“三记三不记”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

(3)观察笔记 即在生物课内外对生物形态和生命现象进行观察时所作的记录。做这种笔记要注意细节,注意前后比较和过程变化,并要抓住特征。

3.思维方法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方法是思维能力的关键,所以思维方法在学习方法中占有核心的位置。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在实际运用时,既可先分析后综合,也可先综合后分析,还可以边分析边综合。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 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比较和归类互为前提,一方面只有通过比较,认识生物的异同点之后,才好进行归类;另一方面,只有把生物进行归类,才好进行比较。因此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 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 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抽象和概括也是互为前提的,相辅相成的,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进行抽象中以概括,概括中以抽象,以达到对知识正确、深入的掌握。

4.记忆方法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思维的伴侣,是创造的前提,所以学习中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配以适宜的记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记忆方法很多,下面仅举生物学学习中最常用的几种。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 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例如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就很复杂,但它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无论是哪一类有机物的代谢,一般都要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利用”、“排泄”五个过程,这十个字则成为记忆知识的纲要。

(5)衍射记忆法

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可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现、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等知识。

三、按学生的实际分类为

1.学会“看”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而学会学习是高中学生要练就的基本功。其中自学能力是其重要的组成成分,预习是培养自己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 那么,如何预习呢?首先,通过看书我们要对这一节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主要讲了哪些知识点?我掌握了多少?还有哪些知识点理解不了?带着这些问题走入课堂,那么你的课堂效果一定会更好。

2.学会“听”

听课听什么?要听老师分析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考点和疑点;听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所未能理解的内容;听老师对一类问题(或习题)是如何分析的;不仅要认真听,还要做好必要的笔记。笔记如何做也有一定的讲究,有些同学喜欢将老师的板书一字不漏地记下来,其实大可不必。我们只要将老师补充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结论或习题做一些笔记,对于习题也只需记一些主要的分析过程,课后再进行必要的完善即可;万万不可顾此失彼,因为忙着做笔记而忽略了听课。

3.学会“言”

21世纪的教育理念讲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要鼓励同学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课堂上对一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不要老依靠于老师的讲。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积极思考,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思维方法好吗?那种表达更为准确?不妨将自己的思维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出来,听听大家的意见。也可以对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解法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不要害怕会出错,即使出错了或有些问题,老师和同学们也一定会帮你把问题纠正过来;还会帮你找到出错的原因,何乐而不为呢?高考说明中明确提出了对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要求,学会“言”才有助于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4.学会“忆”

忆即复习工作,即一堂课下来或一个章节下来,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较为系统地复习整理过程。此项工作将直接关系到你成绩的好坏。通过复习,一方面将一些重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强化,另外也可以对前后知识的系统性和他们的联系有更深的理解,此即为古人所说“温故而知新”。

5.学会“思”

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言提醒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反思。其实,学习生物知识最关键的是学会其中的学科思想和答题方法,学会思维。因而,同学们在看书或做题时,要多想想为什么这样做?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或表述?此类习题有何规律?这种方法或表述好吗?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生物思维模式和答题能力。

6.学会“练”

高中生物的基础知识和答题技能相对不多,要想熟练地掌握它,就得进行一定的训练。同学们要在练习中融会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答题技能的掌握,同时这也是提高同学们解答生物试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同学们万万不要陷入“题海”,掌握好训练的“度”。

7.学会“纠”

无论是平时的学习还是高考复习,测试总少不了,那么当老师批阅后的试卷发下来后,我们怎么办?有一些同学在看完自己的分数后就是等待,等待着老师的讲解。其实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试卷中许多问题自己是完全能解决的,不少题目之所以出错,完全是因为自己在审题、提炼或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的。这些问题你完全可以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交流,自己发现问题之所在并予以更正,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正确的思维;又能提高自己的纠错能力,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8.学会“研”

高中生物中有许多重要的结论和规律,传统教学中,往往都是由老师直接教给学生。那么现在,我们能否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探索以及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在这种“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长此以往,相信同学们的探索能力一定会增强,也为有志于对生物学科作深入研究的同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时代,生物教育发展到今天,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同学们也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学习,顺应新的时代潮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四、按平时记忆的方法分类为

(一)、理解记忆

理解了东西才记得准,记得牢。所以必须“先懂后记”。这是最基本的记忆方法。

(二)、联系实际记忆

常说“学以致用”,反过来“用也可促学”。把生活实践中的经验知识应用到课堂学习中来,激发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会记得更牢固。例如:“管理农作物时进行松土,可以促肥”——记“植物的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必需要氧气促进根的有氧呼吸”; “氧气疗法驱除蛔虫”——记“蛔虫的异化作用方式是厌氧

(三)、形象记忆

内容形象、直观、记忆就深刻、难忘。把知识形象化能帮助记忆。例如:

U——(象尿桶)脲嘧啶 C——(象半圆包过来)胞嘧啶 A——(象线飘起来)腺嘌呤 T——(象胸前的十字架)胸腺嘧啶

DNA 的结构特点可以借助DNA的实物模型或多媒体形象显示帮助记忆。

(四)、英汉互译记忆抽象的生物字符借助英语记起来就方便易懂。例如:

H——Hear (can’t hear 听不懂 H区受损表现为“听觉性失语症”) S——Speak (can’t speak不能讲 S区受损表现为“运动性失语症”) ADP中的D——Double “双倍”;所以ADP称“二磷酸腺苷”

(五)、口诀记忆

将生物学知识编成“顺口溜”,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不易遗忘。例如

判断遗传病的显性或隐性关系——“无(病)中生有(病)为(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 “有(病)中生无(病)为(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

大量元素——他(C)请(H)杨(O)丹(N)留(S)人(P)盖(Ca)美(Mg)家(K);

微量元素——铁(Fe)棚(B)铜(Cu)门(Mn)新(Zn)驴(Cl)木(Mo)碾(Ni); 叶绿体色素分离带——胡黄ab向前走;橙黄蓝黄颜色留;叶绿素ab手拉手;叶黄素儿最纤细;叶绿素a最宽厚。(即可以表达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带,从上到下分别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它们的颜色分别为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叶绿素ab挨得很近;叶黄素含量最小,色素带最细;叶绿素a含量最多,色素带最宽

(六)、体验记忆

亲身体验必有助理解,知识容易理解,必然加深记忆。例如: 发给学生蚕豆种子,让学生亲手剥、观察、分析、讨论其结构和发育过程——可促进对植物种子、种皮、胚、胚乳、子叶、胚芽、胚轴、胚根等名词的理解记忆;

然很多知识由于时间、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不可能都能亲身体验。但可借助多媒体或教师讲解,设置特定情景,让学生感受其过程,想法解决出现的问题,必会记忆忧新。通过“实物+情景设置+学生自己的大脑激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联想、发散思维的能力,记忆自然深刻。

(七)、合作记忆。

1、各部分感官(眼、耳、口、手)要合作,大脑的左右两半球要合作

眼、耳,鼻、舌、身各通道充分利用起来,使大脑皮层各个中枢建立多通道联系,从而加深记忆。许多学问都可通过既看其书、又观其形,感其味的多方尝试,从而达到牢固记忆。心理学实验表明,左右半球在功能上是不对称的,有分工的。一般说来,人脑左半球主要具有言语符号、分析、逻辑推理、计算数字等抽象思维的功能;右半球主要具有非言语的、综合的、形象的、空间位置的、音乐等形象思维的功能。由此认为:左半球是抽象思维中枢,右半球是形象思维中枢。这两半球的分工不是绝对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配合、互相补偿的。我们平时读书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那些附有插图、图表之类图文并茂的书报,学习起来记忆就特别深刻。反之,阅读那些没有插图或图表的书报的时候,同于只使用词语进行逻辑思维,即只命名用大脑左半球,而右半球闲着,因而记忆就不如同时使用大脑两半球深刻。这个道理告诉我们,在记忆时要改变只用词语进行逻辑思维的习惯,而按着所学的材料或事物的内容同时进行形象思维。其方法就是像放电影似地在头脑里映现出一幅幅图画,这样就能同时使大脑两半球进行思维。读起书来既轻松愉快,又增强记忆。

2、同学之间要合作

有意识得把要记忆的问题抛给同桌,或者同桌将问题抛给自己,既能够补充彼此在记忆上的弱点,又能引起双方的更多感官的刺激,从而引起“有意注意”,加强理解和记忆,这是最有效的记忆方法。不论是稍微模糊的记忆,或是很自信正确无误的记忆,都可以讨论。即使阅读相同的材料,由于各人的理解能力不尽相同,也许你的同学知道得很清楚;相反的,你很清楚的地方,你的同学也许模糊不清。而且当我们把要知道的事情说出来时,会感觉到当初记忆时缺乏完整的整理。而在问答与讨论之中会发现,有些知识的盲点也凸现出来,增强来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也增强了记忆。而这种你问我答、相互讨论的方式需要同学之间的欣然合作。

(八)、网络图象记忆

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整体上掌握知识,可用关系图或画简图的方法来帮助记忆。例如:动、植物的发育过程(书本第112、115页);精子、卵子的形成过程;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DNA、基因等。

(九)、列表对比记忆

“有对比才有鉴别”把相类似的问题放在一起找出区别与联系,分清异同;记少不记多,减轻记忆负担,增强记忆效果。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水分代谢和矿质代谢;线粒体和叶绿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

(十)、 纲要记忆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例如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就很复杂,但它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无论是哪一类有机物的代谢,一般都要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利用”、“排泄”五个过程,这十个字则成为记忆知识的纲要。

(十一)、简化记忆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十二)、衍射记忆

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记忆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可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现、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化和细胞的衰老等知识。

上一篇:店面前台工作手册下一篇:酒店不同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