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市场调研报告——以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为了深入了解市场, 获取社会对电子商务方面人才需求的情况, 明确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 我们对少数民族地区, 以大湘西地区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就该学院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就业及需求进行了专项调研, 现将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调研结果总结如下: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 就业行业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从事行业及占比分别为:IT企业40家, 占比32%;商贸企业40家, 占比32%;制造企业15家, 占比12%;教育部门15家, 占比12%;其他15家, 占比12%。

从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可以看到样本点主要集中在IT企业和商贸企业 (分别占32%和32%) , 由于这些部门单位的日常工作与电子商务联系较为紧密, 同时也兼顾了其他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企业, 因此能够基本反映湘西地区对电子商务的主要需求特征。

(二)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工作岗位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从事工作岗位及占比分别为:网络营销岗位40人, 占比32%, 网站开发和维护岗位15人, 占比12%;网络编辑岗位25人, 占比20%;电子交易岗位15人, 占比12%;客服岗位15人, 占比12%;其他岗位15人, 占比12%。

从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可以看到样本点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网络营销和网络编辑 (分别占32%和20%) , 网站开发需要扎实的专业功底, 相对就业门槛高一些, 所以相对少一些。其他如客户服务、电子交易也占一定的比重。

(三) 企业招聘电子商务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

企业招聘电子商务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及占比分别为:网络营销岗位20人, 占比12%;网站制作与维护岗位10人, 占比6%;网络编辑岗位18人, 占比10%;网店运营岗位18人, 占比10%;客服岗位30人, 占比18%;电商创业孵化岗位20人呢, 占比12%;电商美工岗位30人, 18%;新媒体营销岗位25人, 占比14%。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企事业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逐渐向电商客服、电商美工、新媒体营销、网络营销方向倾斜。

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实习欢迎程度及校企业合作方面力度调查。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绝大多数单位愿意委派专业人员到我校培训学生, 愿意我校代为员工进行技能培训, 愿意接收接受我校教师下厂实践实习, 愿意接收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进行实习, 这充分说明社会开始或已经认识到电子商务对单位发展的重要作用, 这也为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实训、实习及就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在企事业单位调研中, 近年来企事业单位整体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旺盛, 从以前的无针对性电商岗位到现在的电商人才需求定位到岗位细分, 已经产生明显的就业情况差异,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存在以下就业问题:

(1) 学生眼高手低, 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不匹配;

(2) 学生的工作态度, 职业素养有所欠缺;

(3) 电商行业更新过快, 学生的专业知识跟不上市场主流需求;

(4) 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看重眼前工资薪酬待遇, 缺乏创新创业精神;

(5) 冠名班级学生有优越性, 没有忧患意识, 优秀率达不到期望值;

(6) 人才需求量大是一把双刃剑。

三、根据调研情况正在实施的解决方案

(一) 提升生源质量

通过职教集团, 加强中高职衔接, 推行“2+3”人才培养模式, 从源头上把好生源质量关, 从教学计划对接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无缝衔接做好工作。对于入校报名电子商务的学生采取双向选择, 系部对电子商务专业报名学生进行个人素质筛选, 合格同学可自由选择是否加入到企业冠名班学习。

(二) 做好师资的建设

教师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定期让老师参加展会、外出培训、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需求, 通过这些途径开阔教师视野, 能做到变换思维考虑企业需求, 更新教学内容结构, 符合企业需求。通过自身变革, 每年暑假都让一批老师下企业, 到企业中学习行业中前沿的动态及专业知识, 提高教学水平及能力。

(三) 加强学生职业素养、职业发展观、道德观的教育工作

我系部对每年新进学生都要开展为期一周的职素教育培训, 加强我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发展观和道德观。从2016年新生入学开始, 我系部通过主动聘请专业的素质拓展团队来对新生班级开展为期一周的职素教育;在校园内创造企业环境, 企业冠名班级让企业派专业团队老师对学生开展职素教育、企业文化学习,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企业活动中去, 在活动中培养对职业的热爱, 培养职业的道德观。

(四) 完善校内实验室综合实训、抓好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培养

实训课程都应该制定相应的实训大纲和要求, 并结合当前市场需要的技术人才的要求进行定期地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新的知识技能, 使学生学习的知识适应社会需要。

(五) 加强校企合作, 建立校内大师工作室, 校内外实训基地, 实现订单式培养、学徒制培养模式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成为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的场所, 同时培养并逐步使学生形成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实现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零距离。高职院校必须主动走出去, 坚持诚信和质量原则, 建立一整套的制度措施,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六) 组织学生参加技能竞赛, 培养综合能力

目前, 各种各样的技能竞赛越来越多, 如全国性的中国电子商务大赛、各省组织的省级电子商务比赛和一些网站的网络营销策划赛等, 都可以及时组织学生参加。这不仅对学校的教学是一个检验, 也展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 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以实际行动锻炼学生能力

在创业过程中, 培养学生冷静的头脑, 扎实的技能。成熟的思想加上必要的素质和技能, 才是学生融入社会的基础条件。已经与厦门中创公司电商孵化基地建立合作, 今年输送第一批16-3高电商1班16名创客学生至厦门进行创业孵化。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市场, 获取社会对电子商务方面人才需求的情况, 明确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 对高职市场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就业及需求进行了专项调研。笔者就湘西职院高职电子商务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子商务,就业,市场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盛, 刘光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信息化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J].技术与市场, 2017, 24 (8) :353.

[2] 黄超.对当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现状的思考[J].考试周刊, 2017 (31) :10-11.

[3] 王靓.面向网商高职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构面设计——以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为例[J].电子商务, 2018 (4) :6-9.

上一篇:认知视角下高校保密管理工作创新研究下一篇:不同播期对黄秋葵产量及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