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模具工业的发展

2023-0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国外模具工业的发展

浅谈模具工业发展现状

【摘 要】科技的快速发展与不断提高的国民需求使得模具工业在新的时代有了新的发展模式与方向。模具工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业,目前已经成为体现国家制造业能力的重要标志。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工业管理模式的改革促使我国模具工业加速向现代化前进;同时本文根据模具工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模具工业;计算机辅助技术;管理模式

Talk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mold industry

Cao Wen Yao

Key words:mold industry;computer aided technology;management mode

1.前言

我国经济逐渐进入到重要的转型期,未来的社会经济将会以高质量的发展为方向。模具工业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大到乘坐的汽车、轮船,小到一个肥皂盒等,这些都离不开模具的设计与制造。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模具设计与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产品设计更加多样化,产品制造更加精致,生产效率更高等;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科技创新将会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与此同时,工业生产和管理模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将绿色环保的理念不断落实到实际生产中去。

2.国内外模具工业发展现状

2.1 国内模具工业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企业更加注重科学技术,模具工业从简单的作坊式生产向智能化生产线转变。汽车工业、轻工、家電等是我国模具工业的主要阵地,军工和建筑行业也广泛使用模具,在2020年之前,我国的模具质量将会不断提升,模具技术将会不断突破。科技将会改变未来,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到来,使得各种计算机技术得到了新的发展,以计算机控制技术与模具生产结合的方式受到了企业的广泛欢迎。

2.2 国外模具工业发展现状

国外模具工业更加注重标准化、自动化、集成化;国外模具工业起步较早,发展时间长且稳定。目前为止,我国依然同国外的模具工业存在着较大差距。CAD/CAM/CAE 等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国外模具企业得到了广泛使用;同时,模具设计软件主要由国外的模具企业开发设计,我国缺少相应软件方面的研究与资金投入。质量,精度,使用寿命等特征在国外的模具企业中要求更高更规范,模具设计也更加多样化,人性化。

3.模具工业应用的先进技术

3.1CAD/CAM/CAE技术

CAD 制图技术是最基本的模具设计技术,部分模具企业正在从二维设计向三维设计转变。CAE 和CAM 分别代表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技术与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在被应用以来,对于提高模具设计精度,缩短模具设计周期,实现模流分析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模具工业中得到了充分的价值体现。

3.2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简称 RPM 技术,可以直观的分为间接快速模具技术与直接快速模具技术。像内流道冷却模具,形状复杂的零件等可以采用直接快速制造技术,这样更加简捷有效。通过应用快速原型制造技术能够更加准确的控制加工的表面精度,提高模具的机械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满足经济性要求。

3.3有限元仿真以及虚拟制造技术

通过各种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形成了有限元仿真模拟技术,其被逐渐的应用在模具制造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数值模拟软件有 ANSYS、MARC、ANAQUAS、等,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到材料变形以及注塑时流动地过程。对于优化模具参数,调整模具尺寸,提高产品的质量的生产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计算机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得到了虚拟制造技术,用来完成产品设计,加工制造,性能分析与检验等全过程。通过计算机技术完成模拟模具的生产过程,能够预测产品的性能,完成产品经济性的分析,模拟并解决实际可能出现的问题等。

4.转变模具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模式

我国缺少相应的模具骨干与专家,培养高层次模具人才,加大模具相关技术研究资金的投入是模具企业当前的首要任务。建立模具企业的标准化生产体系有助于保证模具生产的规范性;减少不同型号的配件使用,可以提高模具制造的精度。在网络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模具生产过程的实时反馈,可以有效的解决开模精度不高,注塑量控制不均,冷却时间不合理等问题,可以实现对注塑材料的充分检测与分析,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

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减少工作人员的手动操作,进而减少操作误差,提高工作效率。规范模具企业的现场管理,提高自动化程度,加强质检工作,贯彻落实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

5.模具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国是模具生产大国,近些年来模具产能不断增加,预测未来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模具行业转型速度将会加快,朝着高精密,高性能,高质量等方向进行,进而形成标准化,智能化生产体系。同时,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模具工业中去,开展并行工程,快速响应市场所需,数字化制造技术与信息化制造技术等将会不断融合,多样化与个性化设计将是未来发展趋势。

为了保护环境同时落实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模具行业也会大力开发各种新型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高强度材料等,同时需要有效提高模具从设计到回收再利用的效率,充分体现节能环保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周卫珺.关于我国模具工业“十三五”发展的思考[J].模具制造,2014(8}

[2]孙本龙,刘颖辉.模具国内外发展概括初探[J].中国高新区,2018(1).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作者:曹文瑶

第2篇:国外模具的现状和发展

据报道,高新技术在欧美模具企业得到广泛应用,欧美许多模具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国际上是一流的。将高新技术应用于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已成为快速制造优质模具的有力保证。

一、高新技术应用于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一)CAD/CAE/CAM的广泛应用,显示了用信息技术带动和提升模具工业的优越性

在欧美,CAD/CAE/CAM已成为模具企业普遍应用的技术。在CAD的应用方面,已经超越了甩掉图板、二维绘图的初级阶段,目前3D设计已达到了70%~89%。PRO/E、UG、CIMATRON等软件的应用很普遍。应用这些软件不仅可完成2D设计,同时可获得3D模型,为NC编程和CAD/CAM的集成提供了保证。应用3D设计,还可以在设计时进行装配干涉的检查,保证设计和工艺的合理性。数控机床的普遍应用,保证了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质量。30~50人的模具企业,一般拥有数控机床十多台。经过数控机床加工的零件可直接进行装配,使装配钳工的人数大大减少。CAE技术在欧美已经逐渐成熟。在注射模设计中应用CAE分析软件,模拟塑料的冲模过程,分析冷却过程,预测成型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缺陷。在冲模设计中应用CAE软件,模拟金属变形过程,分析应力应变的分布,预测破裂、起皱和回弹等缺陷。CAE技术在模具设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意大利COMAU公司应用CAE技术后,试模时间减少了50%以上。

(二)为了缩短制模周期、提高市场竞争力,普遍采用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高速切削是以高切削速度、高进给速度和高加工质量为主要特征的加工技术,其加工效率比传统的切削工艺要高几倍,甚至十几倍。目前,欧美模具企业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数控高速铣,三轴联动的比较多,也有一些是五轴联动的,转数一般在1.5万~3万r/min。采用高速铣削技术,可大大缩短制模时间。经高速铣削精加工后的模具型面,仅需略加抛光便可使用,节省了大量修磨、抛光的时间。欧美模具企业十分重视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设备折旧期限一般为4~5年。增加数控高速铣床,是模具企业设备投资的重点之一。

(三)快速成型技术与快速制模技术获得普遍应用

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快速成型和快速制模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获得普遍应用。在欧洲模具展上,快速成型技术和快速制模技术占据了十分突出的位置,有SLA、SLS、FDM和LOM等各种类型的快速成型设备,也有专门提供原型制造服务的机构和公司。

在所考察的模具企业中,有不少是将快速成型技术和快速制模技术结合起来应用于模具制造,即利用快速原型技术制造产品零件的原型。再基于原型快速地制造出模具。许多塑料模厂家利用快速原型浇制硅橡胶模具,用于少量翻制塑料件,非常适合于产品的试制。

二、欧美模具企业的管理经验值得借鉴

(一)人员精简,“瘦”型管理

欧美模具企业大多数规模不大,员工人数超过百人的较少,所考察的模具企业人数一般都在20~50人。企业各类人员的配置十分精简,一专多能,一人多职,企业内部看不到闲人。精益生产、“瘦”型管理的思想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二)采用专业化,产品定位准

所考察的模具企业,大多数都是围绕汽车、电子等产业对各类模具的需求,确定自己的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每个模具厂家都有自己的优势技术和产品,并都采取专业化的生产方式。欧美大多数模具企业既有一批长期合作的模具用户,在大型模具公司周围又有一批模具生产协作厂家。这种互惠、互利、共赢、共存的合作伙伴关系,有的已持续了30~40年。

(三)采用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集成化管理

欧美的模具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大的模具企业,基本上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从生产计划、工艺制定,到质检、库存、统计等,普遍使用了计算机,公司内各部门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共享信息。

(四)工艺管理先进,标准化程度高

与国内模具厂大多采取以钳工为主或钳工包干的生产组织模式不同,欧美的模具生产厂家是靠先进的工艺设备和工艺路线确保零件精度和生产进度。每副模具均有详细的设计图,包括每个零件的详细设计,并且都制定了详细的加工工艺。我国模具要走向世界,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出口。

欧美模具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使其生产的大型、精密、复杂模具,对促进汽车、电子、通讯、家电等产业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给模具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美国的模具企业,人均年销售额在20万美元左右;意大利人均年销售额也在10万美元以上。与国内的模具企业相比,即使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欧美模具企业的生产效率也比我们高许多倍。要缩小与先进工业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技术进步,提高CAD/CAE/CAM的应用程度,增加数控加工设备的比重,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同时,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目前,国内有些模具厂冲模、塑料模都做,大型、中型、小型模具都做,这样很难干好,必须走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的道路。同时要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在提高模具国产化程度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出口,走向世界。

第3篇:一、我国塑料模具工业的发展现状

80 年代以来,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模具工业发展迅速,年均增速均为13%,1999 年我国模具工业产值为245 亿,至2000年我国模具总产值预计为260-270 亿元,其中塑料模约占30%左右。在未来的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在模具总量中的比例还将逐步提高。

我国塑料模工业从起步到现在,历经半个多世纪,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大型模具方面已能生产48 英寸大屏幕彩电塑壳注射模具、

6.5kg 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和整体仪表板等塑料模具;精密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产照相机塑料件模具、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及塑封模具。

成型工艺方面,多材质塑料成型模、高效多色注射模、镶件互换结构和抽芯脱模机构的创新设计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

在制造技术方面,CAD/CAM/CAE 技术的应用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以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为代表,陆续引进了相当数量的CAD/CAM 系统,

据有关方面预测,模具市场的总体趋热是平稳向上的,在未来的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具的发展速度将高于其它模具,在模具行业中的比例将逐步提高。随着塑料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塑料模具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是正常的,因此,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塑料模具的发展将高于总量发展速度。同时,由于近年来进口模具中,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占多数,所以,从减少进口、提高国产化率角度出发,这类高档模具在市场上的份额也将逐步增大。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使各种异型材挤出模具、PVC 塑料管材管接头模具成为模具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对汽车轮胎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子午线橡胶轮胎模具,特别是活络模的发展速度也将高于总平均水平;以塑代木,以塑代金属使塑料模具在汽车、摩托车工业中的需求量巨大;家用电器行业在“十五”期间将 有较大发展,特别是电冰箱、空调器和微波炉等的零配件的塑料模需求很大;而电子及通讯产品方面,除了彩电等音像产品外,笔记本电脑和网机顶盒将有较大发展,这些都是塑料模具市场的增长点。

第4篇:浅谈国内外模具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了《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其中,涉及橡胶行业的有特种橡胶、有机硅材料、高性能氟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

2012-2016年中国氯丁橡胶产业调研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重点产品包括丁基橡胶、溴化丁基橡胶、卤化丁基橡胶、氯丁橡胶、丁腈橡胶、氢化丁腈橡胶、二元乙丙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溶聚丁苯橡胶、丙烯酸酯橡胶、氯化聚乙烯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橡胶、稀土异戊橡胶、稀土顺丁橡胶、异戊橡胶、聚硫橡胶、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聚脲弹性体、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液体硅橡胶、空间级硅橡胶、氟橡胶、间位芳纶、对位芳纶、对位芳纶复合基材等。

您还可以到中国产业信息网(chyxx-com) 上找,有相当权威的行业资讯和调研报告。希望可以帮到您。发展策略是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并举,走精细化、系列化路线,大力开发新产品、新牌号,改善产品质量,努力扩大规模,力争到2015年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70%。扩大丁基橡胶、丁腈橡胶、乙丙橡胶、异戊橡胶、聚氨酯橡胶、氟橡胶及相关弹性体等生产规模,加快开发丙烯酸酯橡胶及弹性体、卤化丁基橡胶、氢化丁腈橡胶、耐寒氯丁橡胶和高端苯乙烯系弹性体、耐高低温硅橡胶、耐低温氟橡胶等品种,积极发展专用助剂,强化为汽车、高速铁路和高端装备制造配套的高性能密封、阻尼等专用材料开发。

第5篇:模具工业发展趋势(定稿)

模具工业发展趋势.txt偶尔要回头看看,否则永远都在追寻,而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男

人掏钱是恋人关系,女人掏钱是夫妻关系,男女抢着掏钱是朋友关系。男人爱用眼睛看女人,

最易受美貌迷惑;女人爱用心看男人,最易受伤心折磨。塑料收缩率和模具尺寸

设计塑料模时,确定了模具结构之後即可对模具的各部分进行详细设计,即确定各模板和零

件的尺寸,型腔和型芯尺寸等。这时将涉及有关材料收缩率等主要的设计参数。因而只有具

体地掌握成形塑料的收缩率才能确定型腔各部分的尺寸。即使所选模具结构正确,但所用参

数不当,就不可能生产出品质合格的塑件。

一 、塑料收缩率及其影响因素

热塑性塑料的特性是在加热後膨胀,冷却後收缩,当然加压以後体积也将缩小。 在注

塑成形过程中,首先将熔融塑料注射入模具型腔内,充填结束後熔料冷却固化,从模具中取

出塑件时即出现收缩,此收缩称为成形收缩。塑件从模具取出到稳定这一段时间内,尺寸仍

会出现微小的变化,一种变化是继续收缩,此收缩称为後收缩。另一种变化是某些吸湿性塑

料因吸湿而出现膨胀。例如尼龙610含水量为3%时,尺寸增加量为2%;玻璃纤维增强尼龙

66的含水量为40%时尺寸增加量为0.3%。但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成形收缩。 目前确定各种

塑料收缩率(成形收缩+後收缩)的方法,一般都推荐德国国家标准中DIN16901的规定。即

以23℃±0.1℃时模具型腔尺寸与成形後放置24小时,在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50±5%

条件下测量出的相应塑件尺寸之差算出。

收缩率S由下式表示: S={(D-M)/D}×100%(1)

其中:S-收缩率; D-模具尺寸; M-塑件尺寸。

如果按已知塑件尺寸和材料收缩率计算模具型腔则为 D=M/(1-S) 在模具设计中为了简化计

算,一般使用下式求模具尺寸:D=M+MS(2)

如果需实施较为精确的计算,则应用下式: D=M+MS+MS2(3)

但在确定收缩率时,由於实际的收缩率要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也只能使用近似值,因而用式(2)

计算型腔尺寸也基本上满足要求。在制造模具时,型腔则按照下偏差加工,型芯则按上偏差

加工,便於必要时可作适当的修整。

难於精确确定收缩率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因各种塑料的收缩率不是一个定值,而是一个范围。

因为不同工厂生产的同种材料的收缩率不相同,即使是一个工厂生产的不同批号同种材料的

收缩率也不一样。因而各厂只能为用户提供该厂所生产塑料的收缩率范围。其次,在成形过

程中的实际收缩率还受到塑件形状,模具结构和成形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下面对这些因素的

影响作一介绍:

1、塑件形状

对於成形件壁厚来说,一般由於厚壁的冷却时间较长,因而收缩率也较大,如图1所示。

对一般塑件来说,当熔料流动方向L尺寸与垂直於熔料流方向W尺寸的差异较大时,则收缩率差异也较大。 从熔料流动距离来看,远离浇口部分的压力损失大,因而该处的收缩率也比靠近浇口部位大。 因加强筋、孔、凸台和雕刻等形状具有收缩抗力,因而这些部位的收缩率较小。

2、模具结构

浇口形式对收缩率也有影响。用小浇口时,因保压结束之前浇口即固化而使塑件的收缩率增大。 注塑模中的冷却回路结构也是模具设计中的一个关键。冷却回路设计得不适当,则因塑件各处温度不均衡而产生收缩差,其结果是使塑件尺寸超差或变形。在薄壁部分,模具温度分布对收缩率的影响则更为明显。

3、成形条件

料筒温度:料筒温度(塑料温度)较高时,压力传递较好而使收缩力减小。但用小浇口时,因浇口固化早而使收缩率仍较大。对於厚壁塑件来说,即使料筒温度较高,其收缩仍较大。

补料:在成形条件中,尽量减少补料以使塑件尺寸保持稳定。但补料不足则无法保持压力,也会使收缩率增大。

注射压力:注射压力是对收缩率影响较大的因素,特别是充填结束後的保压页号335压力。在一般情况下,压力较大的时因材料的密度大,收缩率就较小。

注射速度:注射速度对收缩率的影响较小。但对於薄壁塑件或浇口非常小,以及使用强化材料时,注射速度加快则收缩率小。

模具温度:通常模具温度较高时收缩率也较大。但对於薄壁塑件,模具温度高则熔料的流动阻抗小,*]而收缩率反而较小。

成形周期:成形周期与收缩率无直接关系。但需注意,当加快成形周期时,模具温度、熔料温度等必然也发生变化,从而也影响收缩率的变化。在作材料试验时,应按照由所需产量决定的成形周期进行成形,并对塑件尺寸进行检验。用此模具进行塑料收缩率试验的实例如下。 注射机:锁模力70t 螺杆直径Φ35mm 螺杆转速80rpm 成形条件:最高注射压力178MPa 料筒温度230(225-230-220-210)℃ 240(235-240-230-220)℃ 250(245-250-240-230)℃ 260(225-260-250-240)℃ 注射速度57cm3/s 注射时间0.44~0.52s 保压时间6.0s 冷却时间15.0s

二 、模具尺寸和制造公差

模具型腔和型芯的加工尺寸除了通过D=M(1+S)公式计算基本尺寸之外,还有一个加工公差的问题。按照惯例,模具的加工公差为塑件公差的1/3。但由於塑料收缩率范围和稳定性各有差异,首先必须合理化确定不同塑料所成形塑件的尺寸公差。即由收缩率范围较大或收缩率稳定较差塑料成形塑件的尺寸公差应取得大一些。否则就可能出现大量尺寸超差的废品。 为此,各国对塑料件的尺寸公差专门制订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国也曾制订了部级专业

标准。但大都无相应的模具型腔的尺寸公差。德国国家标准中专门制订了塑件尺寸公差的DIN16901标准及相应的模具型腔尺寸公差的DIN16749标准。此标准在世界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可供塑料模具行业参考。

关於塑件的尺寸公差和允许偏差

为了合理地确定不同收缩特性材料所成形塑件的尺寸公差,让标准引入了成形收缩差△VS这一概念。

△VS=VSR_VST(4)

式中: VS-成形收缩差VSR-熔料流动方向的成形收缩率VST-与熔料流动垂直方向的成形收缩率。

根据塑料△VS值,将各种塑料的收缩特性分为4个组。△VS值最小的组是高精度组,以此类推,△VS值最大的组为低精度组。 并按照基本尺寸编制了精密技术、

110、120、130、140、150和160公差组。并规定,用收缩特性最稳定的塑料成形塑件的尺寸公差可选用

110、120和130组。用收缩特性中等稳定的塑料成形塑件的尺寸公差选用120、130和140。如果用这类塑料成形塑件的尺寸公差选用110组时,即可能出大量尺寸超差塑件。用收缩特性较差的塑料成形塑件的尺寸公差选用130、140和150组。用收缩特性最差的塑料成形塑件的尺寸公差选用140、150和160组。 在使用此公差表时,还需注意以下各点。 表中的一般公差用於不注明公差的尺寸公差。直接标注偏差的公差是用於对塑件尺寸标注公差的公差带。其上、下偏差可设计人员自行确定。例如公差带为0.8mm,则可以选用以下各种上、下偏差构成。0.0;-0.8;±0.4;-0.2;-0.5等。 每一公差组中均有A、B两组公差值。其中A是由模具零件组合形成的尺寸,增加了模具零件对合处不密合所形成的错差。此增加值为0.2mm。其中B是直接由模具零件所决定的尺寸。 精密技术是专门设立的一组公差值,供具有高精度要求塑件使用。 在此用塑件公差之前,首先必须知道所使用的塑料适用哪几个公差组。

三 、模具的制造公差

德国国家标准针对塑件公差制订了相应模具制造公差的标准DIN16749。该表中共设4种公差。不论何种材料的塑件,其中不注明尺寸公差尺寸的模具制造公差均使用序号1的公差。具体公差值由基本尺寸范围确定。 不论何种材料塑件中等精度尺寸的模具制造公差为序号2的公差。不论何种材料塑件较高精度尺寸的模具制造公差为序号3的公差。精密技术相应的模具制造公差为序号4的公差。

可以合理地确定各种材料塑件的合理公差和相应的模具制造公差,这不仅给模具制造带来方便,还可以减少废品,提高经济效期益。(end)

第6篇:模具工业

一、模具工业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的基础工艺装备,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产品零件广泛采用冲压、锻压成形、压铸成形、挤压成形、塑料注射或其它成形加工方法,与成形模具相配套,使坯料成形加工成符合产品要求的零件。许多产业部门(如机电、汽车、家电轻工、电器仪表、通讯、军械等)的发展依赖于模具工业的技术提高和发展。我国对模具工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国务院于1989年就将模具技术的发展列为机械行业的首要任务。充分说明了模具工业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模具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模具成形产品的工艺应用极其广泛。例如:模锻件、冲压件、挤压和拉拔件都是使金属材料在模具内发生塑性变形而成形的。压铸件、粉末冶金件也是在模具中充填加压成形的。塑料、陶瓷等非金属材料的制品多数都是由模具加工成形的。

2、模具成形可实现少、无切削的加工。少、无切削加工是机械制造的一个发展方向。模具成形是实现少、无切削工艺的有效途径,而模具制造水平的提高是关键。模具制造水平的提高可以使模具成形制品的精度提高,表面粗糙度降低,从而有可能直接加工出成品,不需要再进行精加工,由此避免了切削加工。

3、模具成形制品具有高精度、高复杂性,高一致性、高生产率、低消耗和低成本的特点,因此应用范围很广。据有关资料统计,利用模具成形的各种零、部件,在飞机、汽车、电器仪表等领域占60%~70%,家电产品占80%以上,手表、自行车等轻工产品占85%以上。

二、我国模具工业的现状近年来,我国的模具工业发展较快,已能够满足国内对中、低档模具的需求。少量模具已开始向日本、美国、新加坡、泰国等地出口。模具工业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我国的模具工业虽然在十多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许多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例如: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的比例较低;许多先进的模具技术应用不够广泛,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模具依靠进口。据统计我国目前的模具生产只能满足需要的60%,其余40%需要进口;CAD/CAE/CAM技术的普及率不高等。我国的模具制造与国外相比,落后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5个方面:

1、标准化程度较低。国内标准化程度为30%左右,标准件品种较少,缺少精密、高效标准件和商品化标准件。

2、模具制造精度低、周期长。国外模具厂都采用粗加工、精加工、测量、装配等成套的精密设备,如CNC坐标磨床、NC电火花机床等。国内模具厂设备陈旧不配套,NC机床、电加工机床在加工机床中占有的比例较小,模具加工新工艺采用较少,使国内模具精度比国外低1~2级,制造周期长1~2倍。

3、模具品种少、效率低。主要是缺少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国外模具向精密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很多工序可以集中在一副模具中完成。

4、模具寿命短、材料利用率低。国外由于采用了冶炼和热处理方面的新技术,模具寿命大大提高。国内模具钢品种不全,新钢种很少,一般采用常规热处理,因而质量较低,模具材料利用率仅为60%。

5、技术力量落后、管理水平较差。我国模具生产技术人员比例只占7%~8%,这一比例不但低于国外的30%,而且也低于内内其它行业,生产缺乏科学管理。以上几方面的问题说明我国模具工业的总体水平还处于较落后的状态,还需要大力加快发展。据预测,未来我国将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这更加给模具工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空间。为了加快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加快人才的培养。我院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专业,就是为了适应国家急需培养现代模具生产综合素质和综合生产技能人才的需要,适应现代模具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对人才的要求而设置的。

三、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专业的培养计划介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专业的培养计划,是在总结03级、04级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而修订成的。培养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培养目标是为模具工业培养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学生在三年内要学习15门公共基础必修课。5门学科基础必修课,9门专业必修课与3门专业选修课。培养计划根据培养应用型与技能型人才,对军训入学教育、金工实习、电子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冷冲模课程设计、塑料模课程设计、数控机床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加强。学生在三年内修完规定的课程,通过各实践

教学环节,成绩合格,就能使其达到下列的培养要求:

1、具有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具有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一门外语较好的基础。

2、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3、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勤奋、自律、团结合作的个人品质,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4、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

5、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素质和一定的管理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模具专业是一个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专业,又是一个大有作为的专业。模具工业的发展,要求我们许许多多有志青年勤奋努力、刻苦钻研,为缩小我国模具工业与工业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作出贡献 答案补充

主要就业方向和前景: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主要涉及产品设计、模具设计、模具跟模和数控编程等。模具专业技术人才极为紧缺,就业形势十分看好。主干课程和实践环节:塑料模具设计、冲压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CAD/CAM软件、数控加工技术、金工实训、制图测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数控操作实训、塑料模具课程设计、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模具设计软件应用综合实训、模具制造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文章来源:http:// 原文链接:

http:///Detail/MTA0MzAzNDcx.htm?w=%C4%A3%BE%DF%C9%E8%BC%C6%D7%A8%D2%B5%C3%E8%CA%F6&spi=1&sr=4&w8=%E6%A8%A1%E5%85%B7%E8%AE%BE%E8%AE%A1%E4%B8%93%E4%B8%9A%E6%8F%8F%E8%BF%B0&qf=20&rn=226&qs=4模具制造技术迅速发展,已成为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模具的CAD/CAM技术,模具的激光快速成型技术,模具的精密成形技术,模具的超精密加工技术,模具在设计中采用有限元法、边界元法进行流动、冷却、传热过程的动态模拟技术,模具的CIMS技术,已在开发的模具DNM技术以及数控技术等,几乎覆盖了所有现代制造技术。

现代模具制造技术朝着加快信息驱动、提高制造柔性、敏捷化制造及系统化集成的方向发展。

一、高速铣削:第三代制模技术

高速铣削加工不但具有加工速度高以及良好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而且与传统的切削加工相比具有温升低(加工工件只升高3℃),热变形小,因而适合于温度和热变形敏感材料(如镁合金等)加工;还由于切削力小,可适用于薄壁及刚性差的零件加工;合理选用刀具和切削用量,可实现硬材料(HRC60)加工等一系列优点 。因此,高速铣削加工技术仍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它已向更高的敏捷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成为第三代制模技术。

二、电火花铣削和“绿色”产品技术

从国外的电加工机床来看,不论从性能、工艺指标、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都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目前国外的新动向是进行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电火花创成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这是一种替代传统的用成型电极加工型腔的新技术,它是用高速旋转的简单的管状电极作三维或二维轮廓加工(像数控铣一样),因此不再需要制造复杂的成型电极,这显然是电火花成形加工领域的重大发展。

最近,日本三菱公司推出了EDSCAN8E电火花创成加工机床又有新的进展。该机能进行电极损耗自动补偿,在Windows95上为该机开发的专用CAM系统,能与AutoCAD等通用的CAD联动,并可进行在线精度测量,以保证实现高精度加工。为了确认加工形状有无异常或残缺,CAM系统还可实现仿真加工。

在电火花加工技术进步的同时,电火花加工的安全和防护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电加工机床都考虑了安全防护技术。目前欧共体已规定没有“CE”标志的机床不能进入欧共体市场,同时国际市场也越来越重视安全防护技术的要求。

目前,电火花加工机床的主要问题是辐射骚扰,因为它对安全、环保影响较大,在国际市场越来越重视“绿色”产品的情况下,作为模具加工的主导设备电火花加工机床的“绿色”产品技术,将是今后必须解决的难题。

三、新一代模具CAD/CAM软件技术

目前,英、美、德等国及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发的模具软件,具有新一代模具CAD/CAM软件的智能化、集成化、模具可制造性评价等特点 。

新一代模具软件应建立在从模具设计实践中归纳总结出的大量知识上。这些知识经过了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整理,以特定的形式存储在工程知识库中并能方便地被模具所调用。在智能化软件的支持下,模具CAD不再是对传统设计与计算方法的模仿,而是在先进设计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运用本领域专家的丰富知识和成功经验,其设计结果必然具有合理性和先进性。

新一代模具软件以立体的思想、直观的感觉来设计模具结构,所生成的三维结构信息能方便地用于模具可制造性评价和数控加工,这就要求模具软件在三维参数化特征造型、成型过程模拟、数控加工过程仿真及信息交流和组织与管理方面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并有较高集成化水平。衡量软件集成化程度的高低,不仅要看功能模块是否齐全,而且要看这些功能模块是否共用同一数据模型,是否以统一的方式形成全局动态数据库,实现信息的综合管理与共享,以支持模具设计、制造、装配、检验、测试及投产的全过程。

模具可制造性评价功能在新一代模具软件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既要对多方案进行筛选,又要对模具设计过程中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估,并为模具设计者提供修改依据。

在新一代模具软件中,可制造性评价主要包括模具设计与制造费用的估算、模具可装配性评价、模具零件制造工艺性评价、模具结构及成形性能的评价等。 新一代软件还应有面向装配的功能,因为模具的功能只有通过其装配结构才能体现出来。采用面向装配的设计方法后,模具装配不再是逐个零件的简单拼装,其数据结构既能描述模具的功能,又可定义模具零部件之间相互关系的装配特征,实现零部件的关联,因而能有效保证模具的质量。

四、先进的快速模具制造技术

1、激光快速成型技术(RPM)发展讯速,我国已达到国际水平,并逐步实现商品化。世界上已经商业化的快速成形工艺主要有SLA(立体光刻)、LOM(分层分体制造)、SLS(选择性激光烧结)、3D-P(三维印刷)。

清华大学最先引进了美国3D公司的SLA250(立体光刻或称光敏树脂激光固化)设备与技术并进行开发研究,经几年努力,多次改进,完善、推出了“M-RPMS-型多功能快速原型制造系统”(拥有分层实体制造-SSM、熔融挤压成型-MEM),这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唯一拥有两种快速成形工艺的系统(国家专利),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

2、无模多点成形技术是用高度可调的冲头群体代替传统模具进行板材曲面成形的又一先进制造技术,无模多点成形系统以CAD/CAM/CAT技术为主要手段,快速经济地实现三维曲面的自动成形。吉林工大承担了有关无模成形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已自主设计并制造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无模多点成形设备。

我国这项技术与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相比,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均处领先地位,目前正向着推广应用方面发展。

3、树脂冲压模具首次在国产轿车的试制中得到成功应用。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设计制造了12套树脂模具用于全新小红旗轿车的改型试制,这12套模具分别是行李箱、发动机罩、前后左右翼子板等大型复杂内外覆盖件的拉延模具,其主要特点是模具型面以CAD/CAM加工的主模型为基准,采用瑞士汽巴精化的高强度树脂浇注成形,凸凹模间隙采用进口专用蜡片准确控制,模具的尺寸精度高,制造周期可缩短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制造费用可节省1000万元左右(12套模具)。为我国轿车试制和小批量生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属国内首创。瑞士汽巴精化有关专家认为可达90年代国际水平。

五、现场化的模具检测技术

精密模具的发展,对测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精密的三坐标测量机,长期以来受环境的限制,很少在生产现场使用。新一代三座标测量机基本上都具有温度补偿及采用抗振材料,改善防尘措施,提高环境适应性和使用可靠性,使其能方便地安装在车间使用,以实现测量现场化的特点。

六、镜面抛光的模具表面工程技术

模具抛光技术是模具表面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模具制造过程中后处理的重要工艺。目前,国内模具抛光至Ra0.05μm的抛光设备、磨具磨料及工艺,可以基本满足需要,而要抛至Ra0.025μm的镜面抛光设备、磨具磨料及工艺尚处摸索阶段。随着镜面注塑模具在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模具抛光技术就成为模具生产的关键问题。由于国内抛光工艺技术及材料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所以如傻瓜相机镜头注塑模、CD、VCD光盘及工具透明度要求高的注塑模仍有很大一部分依赖进口。

值得注意的是,模具表面抛光不单受抛光设备和工艺技术的影响,还受模具材料镜面度的影响,这一点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就是说,抛光本身受模具材料的制约。例如,用45#碳素钢做注塑模时,抛光至Ra0.2μm时,肉眼可见明显的缺陷,继续抛下去只能增加光亮度,而粗糙度已无望改善,故目前国内在镜面模具生产中往往采用进口模具材料,如瑞典的一胜百1

36、日本大同的PD555等都能获得满意的镜面度。

镜面模具材料不单是化学成分问题,更主要的是冶炼时要求采用真空脱气、氩气保护铸锭、垂直连铸连轧、柔锻等一系列先进工艺,使镜面模具钢具内部缺陷少、杂质粒度细、弥散程度高、金属晶粒度细、均匀度好等一系列优点,以达到抛光至镜面的模具钢的要求。 回答者:五岳独尊zzzz试用期 一级

是这样的吗`` 是这样说的哦

评论者: 谢泽雨试用期 一级

更多>>

其他回答共 2 条

模具是诱人的行业,它包括很多的工种。

我就是学习模具的,现在不还是一个钳工(想想就生气,被人骗了)

如果你学好的话,以后的日子你就不用发愁了。

我对模具的评价是:后来居上/

第7篇:五金模具制品的发展

五金制品行业是我国轻工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市澈争充分且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朝阳行业。而模具产业就是其中之一。据调研指出,行业内99%以上的企业为民营中小型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山东、河北等省市区。

我们宜泽公司销售的各自精密模具零件以其实惠的价格、优良的品质在国内外市场都赢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在模具产业积攒了足够实力后,自己开始办厂生产五金工具的经营户逐渐增多,模具配件产品之实用性,深受广大客户的认可。部分经营户利用自己多年的销售经验,自主研发新产品,并成功申请专利,这些新型产品一经面世,就引来消费者的热捧。

时代竞争激励,科技不段发达,宜泽也在不断奋进。

随着现代科技成果在行业中的不断应用,五金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无论想在五金行业的哪一个领域站稳脚跟,都要充分了解市场的发展动态。五金工具包括各种手动、电动、气动、切割工具、汽保工具、农用工具、起重工具、测量工具、工具机械、切削工具、工夹具、刀具、模具、刃具、砂轮、钻头、抛光机、工具配件、量具刃具、磨具磨料等。 我们宜泽模具这个五金行业的其中一项生产。

上一篇: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制度下一篇:变电值班员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