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思考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1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惊人,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兴起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便利的条件, 但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增加, 企业利润透明化也给企业带来经营危机, 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 需要拥有一套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 并且重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制定的规范员工工作程序以及企业经营发展的基本规章制度, 其中包含有基本的工作职责, 工作程序等。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内部控制体系制定完毕以后, 其所获得的效果以及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一种评估。对内部控制体系来说, 内部控制制度制订以后, 它的执行情况是否合理, 是否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都能够作为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依据, 也是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否顺利完成的依据。为此, 本文在总结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内部控制有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建议, 旨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管理现状

现阶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很多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也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建设, 从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保证内部控制的实施, 从成本节约的角度考虑人员配备, 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加强经营管理;相当多的建立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 推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的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 组织机构框架形同虚设

企业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关系密切, 主要是企业的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需要与企业的内部控制相互促进, 组织机构以及内部机构的设置关系到内部控制的作用能否正常发挥, 其前提和基础的作用, 但是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 由于大家对内控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意识薄弱, 因此很多管理者都不重视内部控制, 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是内容不详细, 制度残缺不全, 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都是形式化的存在, 而且缺少指导性, 执行力不够, 权责分配不合理, 机构重叠, 责任划分不清晰, 职能缺失, 因此内控的作用发挥不出来, 内控的工作效率低下。

(二) 企业内部内部部门之间缺少沟通, 信息交流不顺畅

企业信息资料获取的渠道一般都是企业的财务数据, 企业的内部网络平台, 企业的内部评估报告以及企业的刊物等。但是由于企业对内部控制的管理松懈, 内部报告的完整性需要进一步考察, 内部报告程序不完整, 内容不完善, 必然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而且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及时, 缺少沟通, 必然企业的内部财务报告等一些数据内容也是不完善的, 导致企业管理者的经营决策出现误差, 很多相关的政策很难落实到位, 同时由于企业内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风险, 削减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只重视内部的建设, 忽视市场环境以及行业中的外部信息, 因此外部信息吸收的不及时, 必然影响企业合理的参与市场的竞争, 增加企业的经营决策的风险, 企业的行业轨道偏离严重。

(三) 对内部控制缺少有效的监督

监督不仅包含内部监督, 还要重视外部监督的作用, 只有内外结合, 才能保证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现在一些企业内部监督形式化严重, 企业的内部监督应该是审计部门的作用, 应该是独立存在的, 但是受到管理者思想意识的影响, 都是在企业负责人的权利下才能行使审计监督权, 审计报告必然存在缺陷, 真实性有待验证, 那么这种形式的监督作用无效。同时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设置不合理, 制度不健全, 缺少专门的审计人员, 大都是财务部门兼任, 审计力量薄弱, 因此内部审计作用不能有效地发挥, 影响企业内部控制内容的完善。而外部国家对企业监管不力, 社会监督欠缺, 因此企业的经营过程的风险时常威胁企业的经营, 给我们一定的警示作用。

(四) 企业缺少内控专业人才, 奖励和考核机制有缺陷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这是信息时代对企业发展的要求,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虽然很多企业都已经意识到内控人才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企业发展的局限性导致企业的内控人才依然不足, 部分企业尚未建立培养和挖掘内控人才的工作制度, 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战略计划实施。此外, 内控人才流失严重, 管理效率低下, 内控岗位工作奖励和考核机制有缺陷等原因也阻碍企业培养内控人才计划实施, 影响企业继续吸纳内控人才, 留住内控人才为企业发展服务的工作力度。

三、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建议

(一) 完善企业的组织机构

企业要想具有科学的组织架构就需要重视企业的内部机构的设置, 因此企业应该依据自身的发展形式, 克服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在做好大家职责分工的前提下, 做好企业的内部机构部门的划分工作, 保证企业内部职能部门权利的相互制约。企业还应该按照自己的发展战略计划, 隔离设置内部职能机构, 避免权利的集中和缺失, 最终形成各司其职, 相互合作, 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企业内部机构的设置还应该符合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 这样才能保证机构设置的合理, 满足企业的科学发展。

(二) 提高企业的信息沟通能力

企业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 良好的信息沟通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 也是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最关键一点。信息沟通是可以不断地对企业内部信息完善的, 也能及时地了解外部信息, 市场环境以及行业发展情况, 所以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信息传递系统, 利用现代管理手段, 减少人为因素影响, 不断优化企业管理流程, 明确信息传递的职能, 建立内部信息平台, 让数据信息等公开化, 杜绝信息的虚假行为, 使信息传递更加准确、快捷, 实现整个企业的信息管理通畅, 促进信息的有效利用, 充分发挥各种内外部信息的作用, 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

(三) 健全内部审计, 强化监督执行力度

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能够实施, 不能忽视审计的监督作用, 因为监督作用的发挥不能对管理者是一种约束, 还能够为内控制度的执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所以说内控的过程一定要有监督的作用。强化内部审计职能, 建立独立的企业内部审计部门, 保证权力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避免受到企业管理者的思想意识的制约, 同时审计部门应该对内部控制的整个过程全程监督, 保证内控制度得到贯彻落实, 并且给予审计报告, 保证审计报告的科学, 从而实现内部控制的优化和完善。

(四) 重视内控人才, 强化团队建设

现代企业已经意识到内控人才的重要性, 因此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也受到人才的制约, 面对现阶段企业留不住内控人才的问题, 企业应该得到反思, 从基本的人才培训, 人才选拔, 到奖励政策和考核制度的制定等, 要充分考虑到人才的专业性, 并不断加强培训, 鼓励专业人员提升管理技能, 都需要依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 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构建和谐的企业内部工作环境, 提升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 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规范员工工作行为方式, 使员工自身价值在企业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 最终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虽然企业现阶段所处的经济形势复杂, 竞争竞争激烈, 但是面对企业的发展, 企业应该充分分析好自己的经营形式, 重视内部控制的作用, 因为企业内部控制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 所以面对影响内部控制的问题, 企业需要合理的面对, 重视人才培养,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加强对内控的认识, 强化管理, 提高管理者的思想意识和职业素养, 提高信息沟通能力, 保证监督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建立独立的内部管理系统, 明确内控职责, 增加对风险的评估, 最终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水平, 从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 为企业的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企业越来越重视内部管理工作。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主要内容, 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企业内部控制及有效性的基本内涵, 总结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的现实状况, 在分析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问题

参考文献

[1] 金成.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中国商论, 2017 (10)

[2] 李姝.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 2017 (12) .

[3] 李静波.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中旬刊) , 2015 (6) .

上一篇:浅议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化建设下一篇:企业竞争力评价分析与提升途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