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护理医院护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基于决策树的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成本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核算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成本,分析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决策树算法,构建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成本预测模型,为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打包式收费奠定基础,同时为医疗机构针对烧伤患者伤口护理合理定价提供数据支撑。研究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伤口中心就诊的328例门诊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门诊烧伤患者的一般资料、伤口情况、换药耗时耗材情况、科室设备单价、使用时间和频次、科室护理人员薪酬情况以及单次伤口护理实际收费情况等,从而核算伤口护理成本和实际收费。运用单因素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索伤口护理成本的影响因素。随机选取80%(262例)样本量,运用决策树卡方自动交互检测(Chi-Square Automatic Interaction Detector,CHAID)算法构建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成本预测模型分组,采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评估模型分组效果,并确定预测模型分组的标准成本和成本上限。最后用另外20%(66例)样本量检验模型分组的准确性。研究结果(1)经正态性检验显示,伤口护理成本呈非正态分布。因此,本研究采用中位数表示伤口护理成本及实际收费的平均水平。结果显示:门诊烧伤患者平均护理成本为288.02元,平均收费为350.00元,两者差值的均值为102.10元,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成伤口护理成本的6个要素包括人力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折旧费、作业费、行政管理费、教学科研费。结果显示:上述6个要素占伤口护理成本的比例分别为53%、8%、7%、23%、4%和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合并疾病情况、伤口病程、换药次数、伤口位置、伤口个数、伤口感染情况、伤口占体表面积、烧伤深度、伤口渗液量、创面组织类型、周围皮肤情况以及伤口转归情况是伤口护理成本的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伤口渗液量、烧伤深度、伤口个数、伤口感染情况、周围皮肤情况以及伤口占体表面积是伤口护理成本的影响因素。(3)运用决策树CHAID算法,将伤口护理成本作为目标变量,多因素分析得出的有意义结果作为输入变量,最终建立10个预测模型分组;对各个分组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最大CV值为13.48%,最小CV值为3.13%,10个分组的组内同质性较好;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0个分组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国外标准成本及成本上限制定方法,制定10个分组的标准成本及成本上限。结果显示:10个分组的标准成本最大值为1169.31元,最小值为83.47元;成本上限最大值为1970.03元,最小值为185.51元;3%的患者伤口护理成本超过成本上限。模型检验结果显示:其预测准确性达98.03%,表明该模型能较好预测门诊烧伤患者的伤口护理成本。研究结论(1)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成本低于实际收费,人力成本占伤口护理成本的比例最高,目前,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收费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加强伤口护理成本的相关研究,以实现门诊烧伤患者的合理收费;加强人力成本的管控有利于降低伤口护理成本。(2)伤口渗液量、烧伤深度、伤口个数、伤口感染情况、周围皮肤情况以及伤口占体表面积等是伤口护理成本的影响因素,临床中应规范伤口护理流程,以降低伤口护理成本。(3)通过伤口渗液量、烧伤深度、伤口占体表面积、周围皮肤情况以及伤口个数5个变量建立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成本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准确性较高。将决策树应用于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成本,不仅可以为门诊烧伤患者费用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也可以为门诊烧伤患者打包式收费奠定基础,未来临床可以参考上述思路和方法,对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实施打包式收费。

关键词:门诊烧伤;伤口护理成本;决策树;影响因素

学科专业:护理(专业学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开展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成本核算是伤口护理专科化发展的迫切要求

1.1.2 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收费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进行伤口护理成本研究

1.1.3 探索决策树在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成本中的应用以实现伤口护理的合理收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决策树的应用现状

1.2.2 国内外护理成本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有利于实现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的“打包式收费”

1.4.2 有利于实现医疗机构成本精细化管控

1.4.3 有利于体现劳动价值和优化资源配置

1.5 相关概念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2.3 样本量计算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工具

2.3.2 资料收集

2.3.3 数据处理及分析

2.3.4 质量控制

2.3.5 伦理问题

2.3.6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结果

3.1 患者基本情况

3.1.1 患者一般资料

3.1.2 患者伤口情况

3.2 患者伤口护理成本与实际收费情况

3.2.1 伤口护理成本核算结果

3.2.2 伤口护理成本与实际收费对比结果

3.3 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3.3.1 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成本的单因素分析

3.3.2 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成本的多因素分析

3.4 基于决策树的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成本预测模型

3.4.1 伤口护理成本预测模型的构建

3.4.2 伤口护理成本预测模型分组结果

3.4.3 伤口护理成本预测模型分组结果的评价

3.4.4 伤口护理成本预测模型的评价

第四章 讨论

4.1 开展伤口护理成本核算,有利于实现伤口护理的合理收费

4.1.1 开展伤口护理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4.1.2 实际收费与伤口护理成本存在差异

4.1.3 加强人力成本管控有利于降低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成本

4.2 烧伤深度等多个因素影响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成本

4.3 基于决策树的伤口护理成本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门诊烧伤患者的伤口护理成本

4.3.1 伤口护理成本预测模型分组较为合理

4.3.2 标准成本及成本上限的制定为门诊烧伤患者的“打包式收费”提供依据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处

5.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上一篇:煤炭员工素质提升论文提纲下一篇:外贸企业财务风险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