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类型企业越发注意对人力资源成本方面的控制, 但我国目前还有部分国有企业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采取传统的管控模式, 没有相对科学有效的管控方法。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人力资源管控方面的问题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如何实现国有企业的科学化、系统化管控, 使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得到良性的发展, 成为现阶段大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笔者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具体划分为三个大方面:一是人力资源取得成本控制方面, 其中包括传统人才观念未能到有效转变, 未能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对于人才招聘并没有科学灵活的相关制度, 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对于优秀人才的招聘, 造成了企业招聘成本的浪费。二是人力资源使用成本控制方面, 员工的薪资水平缺乏合理性, 同时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 甚至还会造成优秀员工流失等现象, 不利于员工为企业更好地创造效益。此外, 对于员工福利待遇采取大包大办?的形式, 企业负担被加重, 导致使用成本持续升高。三是人力资源内部开发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内部开发未得到充分重视, 员工专业水平不高, 为解决这一问题就会高薪聘请高技术人员, 这就提高了企业的资源成本, 而这种聘请模式也会对老员工心理造成一定影响。

二、成因分析

一方面, 对于人力资源成本管控的理解有误, 大多数人觉得降低员工薪酬就能够实现成本管控的目的, 但这种方式会对职工利益造成严重影响, 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当前阶段企业通常通过降低员工收入增长率来实现成本控制的目的, 长期下来员工的工作热情就会丧失, 还会导致人才的流失, 会对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工作造成严重的冲击。另一方面, 大部分国有企业并未构建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中所涉及的非经济性因素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 在对人力资源进行使用时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这也会对成本产生直接影响, 但国有企业并未对其充分重视。

三、完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对策分析

(一) 加强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工作

人力资源对于国有企业有着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 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计量对于企业建设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根据最终的计量结果可以为后续的决策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对人力资源支出成本以及人力资源节约成本进行分析, 从而明确二者的关系, 能够为国有企业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提供良好的数据保障。因此, 构建和完善人力资源成本计量模式对于国有企业建设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当前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具有实践意义。

企业应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细致划分, 采用合理的会计方法, 将企业员工划分成各个等级进行分类核算, 以此来确定人力资源的成本。将划分的项目分为四点;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 采取成本计量的方式进行核算, 成本计量可以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进行量化, 为下面的人力资源的价值分析工作奠定数据基础。首先, 要对计量原则进行明确, 从实际出发, 充分结合我国国情高效合理的开展计量工作。将人力资源方面的全部支出都计算为人力资源成本, 其中包括招聘、开发与培养等诸多方面。而计量原则中最容易被忽略、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效益大于成本原则, 在国有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 人力资源所创造的效益要大于其支出成本。其次, 就是要对计量内容进行明确。计量内容是确定成本的关键要素, 要重点关注员工所创造的效益与其收入之间的关系, 将此方面作为侧重点, 来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二) 加强人力资源的内部开发

国有企业要加强人才培训工作, 并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结合职工专业水平和能力, 对其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 以此来提升职工工作热情, 激发其工作潜力。在管理工作中转变传统管理理念, 不看员工的资历和辈分, 重点关注员工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构建起良好的内部竞争机制。对分配制度进行改革, 遵循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基本原则, 将所创造效益、所做贡献较大的高素质人才分配到重要岗位。要构建起“陈力就列, 不能则止”的任用机制, 为国有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人才上的保障。

(三) 对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加强控制

国有企业应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制定相关的奖励制度, 成立专门的绩效考察机构, 对员工们的工作情况进行季度考核, 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对于工作能力强的员工, 颁发优秀员工的称号, 并在企业的内部进行公开表扬, 为其他的员工树立榜样, 并对其进行奖金等形式的奖励, 以此来激发其他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将员工的福利标准进行修改, 将不合理的制度撇弃。在目前的福利上划分相应的期限, 例如半年期满后, 评价员工的工作绩效, 如果没有通过评价则降低其所有的福利待遇或直接取消福利待遇, 以此来增加企业员工的竞争和福利的差异。

(四) 控制人员流失

国有企业应不断加强和完善岗位分配机制, 制定和实施相关的岗位考核评价细则。对于管理层而言, 可以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竞争机制, 通过选拔的方式而完成任用。首先要从优秀职工内部进行选拔工作, 在固定周期内对其岗位素质要求进行全方位的考察, 判断其综合素质能力是否可以满足所到岗位的需求。此外, 还要对岗位竞争制度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 以此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做到善于发现人才、充分利用人才、不浪费人才。企业心系内部员工, 员工也自然会加倍努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如此一来, 便可以实现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的目的, 促进国有企业平稳健康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人力资源成本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的竞争力。因此, 国有企业一定要加强对人力资源成本方面的控制, 从实际出发, 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从控制取得成本、使用成本以及开发成本三个方面入手, 增强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如此一来, 既有效控制了人力资源成本, 还推动了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摘要:新经济时代下, 加强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工作对于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对现阶段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探讨, 并对问题成因进行了分析, 最后提出了几点关于国企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完善建议, 以供相关人员进行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 孙彩慧.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问题研究[J].时代经贸, 2013 (9) .

[2] 朱凌.浅析国有企业优化人工成本管理的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 2014 (11) .

[3] 铁静.浅析加强国有集团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对策及建议[J].中国高新区, 2017 (20) .

[4] 郭胜波.加强国有集团企业人工成本管理的对策及建议[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2) .

[5] 朱凌.浅析国有企业优化人工成本管理的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 2014 (11) .

上一篇:在解放思想进程中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建设下一篇:护理干预对发生化疗药外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