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附件的公文格式

2022-05-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带附件的公文格式

试析党政公文《条例》与《格式》衔接的严密性问题

摘 要:新《条例》与《格式》发布实施以来,学界同仁对《条例》和《格式》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探讨,一些研究文章中提及并探讨了《格式》与《条例》衔接的严密性问题,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探讨并就教于学界同仁。

关键词:党政公文;工作条例;公文格式;规则衔接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下文简称《条例》),是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基本政策和原则;作为《条例》的配套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下文简称《格式》),是推进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范化、标准化的具体实施细则。《条例》与《格式》衔接的严密程度直接影响《条例》与《格式》的实施成效。

《条例》与《格式》发布实施以来,学界同仁对《条例》和《格式》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探讨,一些研究文章中提及并探讨了《格式》与《条例》衔接的严密性问题,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探讨并就教于学界同仁。

1 《格式》与《条例》衔接(配套实施)的合规性和适宜性问题

毋庸置疑,《格式》与《条例》能否严密衔接的根本性问题,就是《格式》与《条例》配套实施的合规性和适宜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学者提出,“从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领导地位角度考虑,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一个部门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直接规范党组织公文格式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不合适”。[1]但笔者认为,《格式》与《条例》配套实施具有高度合规性和充分适宜性。

在笔者看来,前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直接规范党组织公文格式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这一说法不准确,准确的表述应该是“为配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贯彻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接受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的指令任务(笔者提出“接受指令任务”这一说法的具体理由见下文“《条例》《格式》在个别环节的衔接上缺乏严密性及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中的有关分析论证),制定发布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基于这一准确表述,《格式》与《条例》配套实施是完全合乎规则的,是适宜的。

再者,虽然《格式》“是行政机关的单独行文”而不是党政联合行文,[2]但按照《条例》的规定:“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3]而制定发布《格式》国家标准正是政府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因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单独行文”发布《格式》合乎《条例》规定,这里“行政机关的单独行文”并不影响《格式》标准对党组织公文的适宜性。

另外,尽管此前实施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下文简称“原条例”)规定的党的机关公文格式不同于同期实施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但原条例规定“公文中汉字和标点符号的用法符合国家发布的标准方案,计量单位和数字用法符合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4]而汉字和标点符号用法标准方案、计量单位和数字用法规定都是由国家有关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这就是说,在党政公文采用不同格式期间,按原条例的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有关规则适宜于原条例和党的机关公文格式。而现行《条例》统一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而且仍明确规定“公文使用的汉字、数字、外文字符、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规定执行”,[5]显然,按现行《条例》的规定,与“文字、数字、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用法”规范一样,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格式》标准适宜于“规范党组织公文格式”。

综上所论,《格式》与《条例》配套实施合乎规定,是适宜的。

2 《条例》《格式》在个别环节的衔接上缺乏严密性及解决该问题的途径

尽管《格式》与《条例》配套实施合乎规定、是适宜的,但《格式》与《条例》在个别环节的衔接上存在缺乏严密性的问题。为了便于探讨解决《格式》与《条例》在个别环节的衔接上缺乏严密性问题的途径,我们就从“公文的送印机关”的释义说起。

《条例》中明确界定“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是指“公文的送印机关和送印日期”;[6]而作为《条例》的配套规定,《格式》中却未提及“印发机关”是指“公文的送印机关”。[7]尽管《格式》起草成员徐成华等人对“印发机关”作出了明确的解释(下文简称“徐说”):“这里的印发机关是指公文的印制主管部门,一般应是各机关的办公厅(室)或文秘部门。有的发文机关没有专门的文秘部门,发文机关就是印发机关”,[8]但这样的解释在《格式》中并未出现,因此,徐说缺乏足够的权威性。

从语法语义角度来看,《条例》中的“公文的送印机关”既可理解为“公文的承印机关”,也可理解为“把公文文稿送交承印机关的机关”。正是基于这一语法歧义,徐说并未得到学界同仁的一致认同,有些专家就认为这里的“送印”是“谁送印”,送印者应该是公文的起草、承办部门,而公文的起草、承办部门不限于文秘部门,因此发文上不宜把“送印机关”标注为文秘部门。[9]

学界对“公文的送印机关”的不同解读是这一歧义表述本身导致的必然结果。虽然《条例》与《格式》发布实施以来,党政机关在其制发的公文正本上“印发机关”标注的正是“公文的印制主管部门”即发文机关的办公厅(室)或文秘部门,也就是说,党政机关的文秘人员对“印发机关”的理解与徐说是一致的,徐说是切实可行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条例》与《格式》在这一环节的衔接上不够严密这一事实。

既然徐说的含义明确而单一并且切实可行,那么《格式》中为何没有采用徐说?采用徐说又能否解决《条例》与《格式》在这一环节的衔接上不够严密的问题呢?解决《条例》与《格式》在个别环节的衔接上缺乏严密性问题的途径又是什么?

笔者认为,《格式》中之所以没有采用徐说,主要是由于如下两个原因:其一,《条例》规定:“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10]按照这两条规定,在省部级党政机关发布的所有公文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公文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是最强的,而《条例》在各级党政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中则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与《条例》配套实施的《格式》必须遵守《条例》的约束。虽然《条例》只规定“公文的版式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11]而未明确指令由哪些机关制定发布《格式》国家标准,但由于《格式》的发文机关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所以,从法理上说,从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那里承接制定发布《格式》国家标准这一指令性任务并最终制定发布与《条例》配套实施的《格式》国家标准的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不论是从承接指令性任务这一层面来说,还是从制定与《条例》配套的《格式》规定这一角度来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制发的《格式》都必须遵守《条例》的约束。换而言之,《格式》中不宜针对《条例》中的某一概念、表述作出与《条例》不能形成高度一致的解释或说明。由于《条例》中“公文的送印机关”这一表述本身包含歧义,所以《格式》不可能对《条例》中的这一表述作出与《条例》形成高度一致的解释或说明,因此,这里应有的解释或说明也就只能付之阙如了。

其二,从纠正语法歧义角度来说,即使《格式》中采用了徐说,也不能消除《条例》中“公文的送印机关”这一表述的语法歧义。笔者推测,很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格式》起草组对这一问题作出了一种灵活处理:《格式》中未对“公文的送印机关”作出明确的解释或说明,但《格式》起草成员徐成华等人以个人身份在其著作中对“印发机关”作出了的他们解释,这也可看作是对《格式》中省略相关解释或说明的一种补救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既然《条例》中“印发机关”是指“公文的送印机关”这一表述确实有歧义,而与《条例》配套实施的《格式》的发文机关又无法消除这一问题,那么,旨在“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12]的《条例》的发文机关就应对这一包含语法歧义的表述予以修改。由此推论,既然《格式》的发文机关不宜对《条例》中存在的歧义表述等个别问题作出与《条例》不能形成高度一致的解释或说明,那就理应由《条例》的发文机关对现行《条例》中存在的歧义表述等个别问题作出必要的修改,以使《条例》与《格式》的衔接更加严密。在笔者看来,这也正是解决《条例》与《格式》在个别环节的衔接上缺乏严密性问题的恰当而正确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2]郑彦离.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应改称通用公文格式标准[J].档案管理,2012(6):76~77.

[3] [5] [6] [10] [11] [1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4-16).

[4] 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1996-5-3).

[7]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2012-6-29).

[8] 徐成华,等.GB/T9704-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57.

[9] 郑彦离.格式中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项目应该取消[J].档案管理,2013(1):84~85.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 来稿日期:2015-02-16)

作者:赵建伟

第2篇:带附件的公文

附件指附属于公文正文的其他公文、图表、名单等材料。公文附件是公文正文内容的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补充和完善公文正文的内容,与正文具有同等效力。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仅供参考。

带附件的公文范文篇一:

关于________通知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1.________

2.________

20__年_月_日

带附件的公文范文篇二:

关于_的请示报告意见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附件:1. _

附件:2. _

20__年_月_日

带附件的公文范文篇三:

关于____的通知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此通知

附件: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带附件的公文范文篇四:

关于__________的请示

集团领导:

根据

一、小标题

(一)

1.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

妥否,请批示。(特此报告)

附件:1.__________

2.__________

(单位公章)

年_月_日

主题词: ____ __ 请示

带附件的公文范文篇五:

中共___委办公室

关于______的请示(红色反线下空2行,居中

排印,用2号

小标宋体字)

____(主送机关在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标注,用3号仿宋体字):

______________??(正文在主送机关下1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

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当否,请批复

(发文机关署名在正文末行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

_________

20__年_月_日

(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全称,位于发文机关署名右下方低2个字,且“日”字右空2个字,用3号仿宋体字。凡标明主送机关的公文需加盖印章)

带附件的公文范文篇六:

__呈〔2012〕_号(3号仿宋左空一字) 签发人:王__(3号楷体右空一字)

标题(2号宋体红线下两行)

国务院办公厅:(3号仿宋标题下一行)

_ _ _ _ _ _ _ _ _ _

一、_

_ _(黑体)

(一)_

_ _(楷体)

1._ _ _

(1)_ _ _

附件:1._ _ _(正文下一行右空两字)

2._ _ _

单位名称(附件下两行居成文日期中)

成文日期(右空四字)

(联系人:_ _ 电话:_ _ _)(附注,成文日期下一行)

抄送(如无抄送单位,可不列次栏):(4号仿宋左空一字)

印发单位(4号仿宋左空一字)(右空一字)

20__年_月_日

第3篇:公文中附件的格式

附件

指附属于公文正文的其他公文、图表、名单等材料。公文附件是公文正文内容的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补充和完善公文正文的内容,与正文具有同等效力。附件应在正文下空 1行左空2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例:“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正文一起装订,以方便查阅,如不能与正文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以防止附件散乱、丢失。

附件不是每份公文都有,它是根据需要一般作为正文的补充说明或参考材料的。公文如有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 、发文机关之前,注明附件的名称和件数,不可只写“附件如文”或者只写“附件×件”

置于主件之后,另起一页开始排印,与主件装订在一起。 公文如有附件,要在正文最后一行后空1行的左侧空2个字,用3号仿宋体字排印“附件”2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2个以上附件,用阿拉伯数字依次标注序号。附件名称长需要回行时,应当与附件名称的文字对齐序号后面用小圆点。

例如“附件:1.XXXXXXXXXX” 附件的首页左上角顶格用3号黑体字排印“附件”2字及附件的顺序号。党委仅用"附",十

五、其他。公文文字一般从左至可横写、横排。

拟写、誊写公文,一律用钢笔或毛笔,严禁使用圆珠笔和铅笔,也不要复写。

公文纸一般用16开,在左侧装订。

第4篇:公文附件格式

公文附件格式范文3篇

附件是附属于公文正文的文件材料,是公文格式的非固定项目,因为有的公文有附件,有的公文没有附件.常见的附件有两类:与公文正件具有同等效力的附件,公文正件中已申明仅供参考而不具备执行效用的附件.公文若有附件,应在附件说明域内说明所附文件材料的名称及件数.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文附件格式范文,仅供参考。

公文附件格式范文一:

附件

指附属于公文正文的其他公文、图表、名单等材料。公文附件是公文正文内容的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补充和完善公文正文的内容,与正文具有同等效力。附件应在正文下空 1行左空2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例:"附件:1.xxxx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正文一起装订,以方便查阅,如不能与正文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以防止附件散乱、丢失。

附件不是每份公文都有,它是根据需要一般作为正文的补充说明或参考材料的。公文如有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 、发文机关之前,注明附件的名称和件数,不可只写"附件如文"或者只写"附件x件" 置于主件之后,另起一页开始排印,与主件装订在一起。 公文如有附件,要在正文最后一行后空1行的左侧空2个字,用3号仿宋体字排印"附件"2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2个以上附件,用阿拉伯数字依次标注序号。附件名称长需要回行时,应当与附件名称的文字对齐序号后面用小圆点。

例如"附件:1.XXXXXXXXXX" 附件的首页左上角顶格用3号黑体字排印"附件"2字及附件的顺序号。党委仅用"附",十

五、其他。公文文字一般从左至可横写、横排。

拟写、誊写公文,一律用钢笔或毛笔,严禁使用圆珠笔和铅笔,也不要复写。

公文纸一般用16开,在左侧装订。

公文附件格式范文二:

关于x的请示报告意见

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附件:1. xxxxx

附件:2. xxxxx

xx年x月x日

公文附件格式范文三:

公文的格式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由"文头"、"主体"、"文尾"三部分构成,各部分由有关项目构成:

文头部分:

公文文头又叫公文版头,它位于公文首页的上方,约占首页的三分之一,其下方有一条红线,为文头部分与下面的主体部分的分隔线。其构成包括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等六个部分:

其一,发文机关标识:位于公文眉首的上部,居中排列,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由发文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文件"或"国务院文件"。若是套红印刷的称为红头文件,若是黑色印刷的称为白头文件。

第二种,两个以上单位联合行文,要将联合各方的单位名称分行排列,主办单位列首位。

其二,发文字号:简称"发文号"或"文号",位于发文机关标识正下方,由"机关代字"、"年号"加"顺序号"三个要素组成。发文年份用阿拉伯数字,用六角括号括起来,如"国发„20xx‟1号",其中的"国"是国务院的代字,"„20xx‟"是发文年份,"1号"是顺序号。意思是:由国务院于20xx年制发的第一个文件。发文年份要写完整,"20xx"不要写成"02"。发文顺序号也要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其三,签发人:只限于上行文,签发人的书写位臵于发文机关标识下方的右侧,将发文字号左移,使两者在分隔线上左右对称。

其四,份数序号:指一份文件在总印数中的顺序号,用7位阿拉伯数字标识于眉首左上角第一行处,顶格书写。其写法是"0000001"。按有关规定,只有绝密、机密级公文才标明份数序号,以免丢失。

其五,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凡是有保密要求的公文,必须在眉首右上角第一行顶格标明保密等级。

密级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三种,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其六,紧急程度:这是对公文处理时限的要求,分"特急"、"急件"和"限时送达"。其位臵在密级的下方。

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由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特殊情况说明、附注、附件等组成。

其一,公文标题:公文标题在红色分隔线之下,位臵居中。标题应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构成。发文机关名称要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文头已有发文机关名称的,标题可省去发文机关;除批转法规性文件外,标题一般不加书名号和其它标点符号。

其二,主送机关:指承办或处理公文的受文单位,顶格写在标题左下方、正文之上,后加冒号。一般情况下,上行文主送单位只有一个,不要"多头主送";下行文可写多级受文单位;那些发布在报纸等媒体上的周知性公文,如公告、通告,可以不写主送单位。

其三,正文:正文是公文的核心部分,是用来表达公文的具体内容的。正文位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两格,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正文部分内容较多的情况,一般要写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内容较少,则采用篇段合一方式。原公文格式中末页上端左侧顶格的"(此页无正文)"标注已撤销,现在的格式务必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以防止不法分子造假行骗。

其四,附件及附件说明:

附件是指那些用来说明、佐证正件的图表、统计数字、情况说明以及其他文字材料。附件说明,是指用于说明附件材料的名称及件数的专用格式。

"附件"两字写在正文结束以后,另起一行的下侧,开头空两格,加冒号,然后依次标注所附文件的名称及序号。

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其五,发文机关印章或签署:发文机关是公文的作者,通常标注在"落款"处。发文机关应写全称或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主办机关应当排列在前;在文头或标题中标明了发文机关的,落款可省去,盖上印章即可。

印章是发文机关对文件生效负责的凭证。印章与正文必须同处一面,用印的位臵在成文时间上侧,要求上不压正文,下要骑年盖月。几个机关联合行文时,印章不能重叠。

以领导者个人名义制发的公文的签名称之为签署。签署的位臵在成文日期之上偏左,在本人职务名称后空一格签名。

其六,成文时间:成文时间是公文形成或正式生效的时间。除公文中明确注明生效日期的,一般是由机关领导人审批签发公文的时间;联合行文以最后一机关的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成文时间大多在文尾标注,用汉字小写,"零"写成"0"。会议通过的文件,以通过日期为准,用小括号标注在标题的正下方。

其七,附注:附注也称注释,指的是对公文中某些内容或有关事项的说明,如对阅读范围和阅读对象的限定:"此文件发至县团级",并用小括号标注,写在成文时间下一行,居左空2字。

我国现行发文范围有三个层次:"发至省军级"、"发至县团级"、"发至基层"。上行文不限定阅读范围。

文尾部分:

文尾部分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份数三个部分。 其一,主题词:它是公文主要内容的标准化概括,由标明公文主要内容及文种名称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组成,一份文件一般不超过7个。

主题词是提高公文检索速度的检索符号。为适应引用公文主题词的需要,•国务院主题词表‣规定了15类共1000个主题词,使用主题词不得超过主题词表的范围。

主题词标注在公文末页下部、抄送范围上方,居左顶格标识后加冒号,词与词之间不加标点符号,空一格以示区别。

其二,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它机关。过去,对上级机关用"抄报",对平级机关用"抄送",对下级机关用"抄发",现在统称为"抄送"。

公文的抄送,既要防止漏抄漏送,又要杜绝滥抄滥送。

"抄送"标识在主题词下一行,左空一字书写;同一层次的抄送机关之间用顿号隔开,不同级层的抄送机关之间用逗号或分号隔开,抄送机关的最后要标注句号。

其三,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份数:印发机关指承办印发公文的单位,一般为发文机关的办公部门,写在抄送机关底格线下方左侧,左空1字。印发时间指公文付印的日期,写在印发机关名称的右侧,用阿拉伯数字标识,如"2008年10月28日印发"。通常,公文的成文日期在先,印发日期在后。

第5篇:公文(函)正文及附件格式规定

附件9

总部公文(函)正文及附件格式的规定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1999),现对总部公文(函)用纸纸型、幅面尺寸、版心和排版数据、正文各要素字体字号、排布规则等做出如下规定:

一、关于公文(函)用纸纸型和幅面尺寸的规定

根据《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GB/T 148-1997),公文用纸纸型为A4型,成品幅面尺寸为210㎜×297㎜。

二、关于公文(函)版心和排版数据的规定

(一)版心尺寸(指文字区域高和宽):

高225㎜×宽156㎜。

(二)页边距(指文字区域与各页边的距离):

上边为37㎜,下边为35㎜,左边为28㎜,右边为26㎜。

(三)排版数据

基础字号为3号字(16磅),每页行数为22行,每行字数为28字,行距为固定值28磅。

三、正文各要素字体字号、排布规则

(一)正文字号:包括发文字号、正文文字(各级标题除外)、版记文字(主题词栏除外),均为3号方正仿宋体。

(二)各级标题字号:文题为2号方正小标宋,左右居中排;

内题分四级:一级标题为3号方正小标宋,左右居中排;二级标题为3号方正黑体,居左前空2字排;三级标题为3号方正楷体,居左前空2字排;四级标题为3号方正仿宋体(可加粗处理),居左前空2字排。

(三)公文附件正文和各级标题各要素字体字号、排布规则与公文正文相同。

(四)领导讲话、会议纪要、工作简报、工作报告等文字材料可参照执行。

第6篇:公文的附件材料

关键词: 公文附件材料写作常识

概要: 本文介绍的是公文的附件材料,首先介绍了从所起作用的角度看和划分的几类,接着介绍了处

理时的注意事项。

随正文发出的附件是正文的组成部分或重要补充,从所起作用的角度看,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应视同为正文的,例如被主件转发或印发的材料,比如转发上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的文件,印发本单位的一些不便以公文形式发出的材料等,这种情况下,被转发或印发的材料应视同正文,操作上,一般不应在转发或印发的材料上标注“附件”字样。

二是与主件同等重要的,是主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随文发出的材料,例1:关于对台工作指导原则的请示中,对台工作指导原则又是一个独立的文件,请示的内容是对制定对台工作指导原则必要性等相关情况的说明,对台工作指导原则是这份请示公文的一部分;例2:关于中间业务管理问题的通知,随文下发的中间业务参考定义直接关系正文规范的范围,是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例3:关于填报××报表的通知,附件是部署工作的内容。三是收文单位处理文件的相关参考材料,如一些凭证式材料,有关领导的批示、相关单位的意见、参考性材料、注释性材料等。

办理公文时如有附件,一是应注意附件的观点、口径、相关数字要与正文保持一致;二是正文中需明确标注附件的标题、序号;三是附件的排列应以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为依据,或以操作顺序的前后为依据。

第7篇:有附件的报告格式

公司公文正文及附件格式规定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1999)及渤钻有关规定,现对公司公文用纸纸型、幅面尺寸、版心和排版数据、正文各要素字体字号、排布规则等做出如下规定:

(一)关于公文用纸纸型和幅面尺寸的规定

根据《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gb/t 148-1997),公文用纸纸型为a4型,成品幅面尺寸为210㎜×297㎜。

(二)关于公文版心和排版数据的规定

1、版心尺寸(指文字区域高和宽):

高225㎜×宽156㎜。

2、页边距(指文字区域与各页边的距离)

上边为37㎜,下边为35㎜,左边为28㎜,右边为26㎜。

3、排版数据

基础字号为3号字(16磅),每页行数为22行,每行字数为28字,行距为固定值28磅。

(三)正文各要素字体字号、排布规则

1、正文字号:包括发文字号、正文文字(各级标题除外)、版记文字(主题词栏除外),均为3号方正仿宋体。

2、各级标题字号:文题为2号方正小标宋,左右居中排;内题分四级:一级标题为3号方正小标宋,左右居中排;二级标题为3号方正黑体,居左前空2字排;三级标题为3号方正楷体,居左前空2字排;四级标题为3号方正仿宋体(可加粗处理),居左前空2字排。

4、领导讲话、会议纪要、工作简报、工作报告等文字材料参照执行。篇二:查新报告范本(附件6) 附件6: 2012年佛山市三水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青少年创新项目查新报告

(范本)

项目名称: 接触式防盗锁装置

项目作者:

查新完成日期: 2012年9月

申报者本人的查新声明(签字):

学校的查新证明(盖章):

填写说明

一、查新报告

查新报告是查新者用书面形式就查新情况及其结论所做的正式陈述。

二、查新报告格式说明

本报告采用a4纸,每栏的大小,可随内容调整。

三、报告内容应当打印;签字使用钢笔或者炭素笔。

四、查新点与查新要求

查新点:是指需要查证的内容要点。

查新要求:(1)通过查新,证明在所查范围内有无相同或类似研究;(2)对查新项目分别或综合进行对比分析;(3)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做出判断

五、文献检索范围及检索策略

应当列出对查新项目进行分析后所确定的手工检索的工具书、年限、主题词、分类号和计算机检索系统、数据库、文档、年限、检索词等。

六、检索结果 检索结果应当反映出通过对所检数据库和工具书命中的相关文献情况及对相关文献的主要论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客观情况。

检索结果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①对所检数据库和工具书命中的相关文献情况进行简单描述;

②依据检出文献的相关程度

③对所列主要相关文献进行简要描述(一般可用原文中的摘要或者利用原文中的摘要进行抽提),对于密切相关文献,可节录部分原文并提供原文的复印件作为附录

七、查新结论

查新结论应当客观、公正、准确、清晰地反映查新项目的真实情况,不得误导。查新结论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①相关文献检出情况;

②检索结果与查新项目的要点的比较分析;

③对查新项目新颖性的判断结论。

八、申报者本人、所在学校及省级大赛主办单位的查新声明

查新报告应当包括经申报者本人、所在学校及省级创新大赛主办单位签字的查新声明。声明的内容可以参考下面的内容进行撰写。

(1)报告中陈述的事实是真实和准确的。

(2)我们按照项目查新规范进行查新、文献分析和审核,并做出上述查新结论。

九、附件

附件主要包括密切相关文献的题目、出处以及原文复制件;一般相关文献的题目、出处以及文摘。 篇三: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

公文附件和附件说明标注位置、格式及

附件的附件处理

日常公文写作过程中,公文附件是文秘人员经常碰到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也发现,相关文献中,对附件和附件说明所在位置、标注格式以及附件所带的附件如何处置,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大而统之,孰是孰非,给工作实践带来诸多困惑。

一、公文附件本身所附的正确位置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下简《格式》)中提出:?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l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上述表述中对附件的表述,实际上暗含两个概念:一个是附件说明,一个是附件本身。前半段实际上是讲公文有附件时在正文下所标注的附件说明的标注要求,总体来说还比较明确;而后一段话,主要讲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在讲述附件本身的标注问题时,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

与公文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一种是附件本身与公文主件不能一起装订的情况。后一种情况,附件实际上就是一份独立的文书,《格式》中对其标注的方法也是比较明确的。关键是第一种情况,《格式》中要求?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在这里?公文正文?一词容易引起一定歧义。因为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简《办法》)及《格式》中相关规定,公文的?正文?是公文?主体?的一个组成因素,如果理解为?附件说明?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是妥当的,但如果附件本身放在公文正文之后,显然不好操作。 也正因为以上的概念性模糊,在实践中,附件本身与主件一起装订的情况,附件本身所在的位置通常就能见到以下两种:一是附件本身附在公文的版记之后。二是附件本身附在公文生效标识印公章之后(有附注时在附注之后),且从下一页顶行标识。 对这两种位置的设定,不少著作中要么是《格式》中的原文照抄,要么是见仁见智,自由发挥:有的认为二者皆可,有的认为只能取第二种。因此很有必要查根问据,统一规范。《办法》第十条规定,?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格式》中也提出从公文正文中抽出的附件应该是?放在公文生

效标识印章之后?。所以从表述的逻辑顺序上讲,可以毫无疑义地判断,附件本身必然放在公文的主体之后,即?附注?之后,至于是否另转下页开始标识,不少人也很模糊,其实如果细读《格式》中?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这个问题就昭然若雪,理应转下页标识,而不是紧随附注之后。 所以《公务员考试公文写作答疑》中提出,?新《办法》十条规定中,把‘附件’一词置于‘附注’之后、‘主题词’之前,这种排列的本身就告诉我们一个应当注意的问题,即公文的附件一般应与公文的主体一体装订,公文的版记要置于附件之后,以保证公文正文与附件的完整一体性,不少机关或单位把公文的版记即文尾置于公文正件之后、附件之前,形成主、附两分离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这种说法应该是具有权威性的,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那么,为何长期以来出现了附件本身标注位置的混乱,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办法》和《格式》中的相关表述不太到位,比如在《办法》中对?附件说明?和?附件?是分开解释的,而《格式》中则将二者合在一起统放在?公文正文?之后表述,这就容易引起歧义,所以宜于按照其应在位置将?附件说明?和?附件?分开表述;二是不少文秘工作者认为,如果将附件本身附在公文主体之后,有时可能某一页当中,正文只有

一、两行,加上?附件说明?和生效标 识、签发日期、附注等公文主体要素,下面留白太多,于是便自作聪明,将公文的版记部分提前标注了。

二、附件及附件说明的标注格式需要规范

如前所述,附件的位置确定之后,但附件本身如何标注,因为缺少明确规定,所以实践中往往也是各行其是。《格式》中规定?在附件的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但这种规定过于原则。标注时存在两个需要规范的问题:一是在标识模式上,是?‘附件’+冒号+附件名称?模式,还是?‘附件’+冒号?为一行,?附件名称?换行居中。二是?附件?2字、附件名称字号、字体的问题,似乎在《格式》中均未做明确规定。

笔者认为,既然附件作为公文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标注的格式除了明文规定之外,一是在字体、字号上应该遵循?正文用3号仿宋字?的规定,与?附件说明?的标识字体、字号相同,而不应再生枝节,至于像有些教科书上讲?附件?2字用黑体的说法,缺少权威支撑。二是附件标注时应该强调采用?附件+冒号+附件名称?的格式,以与?附件说明?的标注格式相同,而不是其他。

此外,当附件名称较长需要回行时,应该参照?抄送机关?的标识方法,回行时与冒号后内容对齐,这一点在《格式》中未加说明。同样,附件说明的标注上,关于这一点也应该按照?抄送机关?的标识回行办法执行。

三、附件的附件处理方法 在实践工作中,不少公文附件的正文也有附件,这个?附件?应附于何处、如何标注,也是困惑不少文秘工作者的一项工作。笔者接触到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一是参照公文主件与附件的位置关系及标识方法进行安排。二是简而化之,在附件的正文中用括号标注为?附件略?等。对于第二种方法,从公文的完整性上来说,是不符合要求的。而第一种方法带来的结果是:公文主件的附件如只有一件,那么此附件标注为?附件?,而如附件本身所带的附件为两件,那么按此办法必然标注为?附件1?、?附件2?,这样在同一个文件当中,就出现了?附件?、?附件1?、?附件2?,这样的标注既不规范,同时也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搞不清谁是谁的附件。试看一例:

×××教育局关于印发《×××市师范生考核方案》的

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

现将《×××市师范生考核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贯彻执行。

附件:《×××市师范生考核方案》

二○○八年二月八日

附件:×××市师范生考核方案篇四:报告的附件

附件一:

详细现场活动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 8:30活动现场布置完成:舞台、背景、升空气球、条幅、气拱门、遮阳伞、档案登记用

椅、回访卡、车主档案、回执箱、易拉宝、音响音效、样车(不

少于6辆)

(播放上汽五菱宣传音效) 9:00-9:15 (15分钟) 司仪宣布活动开始(宣读《五菱电喷车解说访》) 9:15-9:20 (5分钟) 舞蹈

9:20-9:30 (10分钟) 五菱知识问答 9:30-9:35 (5分钟) 歌曲 9:35-10:00 (25分钟) 现场小游戏 10:00-10:05(5分钟) 舞蹈 10:05-10:15(10分钟) 五菱知识问答 10:15-10:20(5分钟) 歌曲 10:20-10:50(30分钟) 现场小游戏 10:50-10:55(5分钟) 舞蹈 10:55-11:25(20分钟) 现场小游戏 11:25-11:30(5分钟) a、歌曲 b、宣告活动告一段落,下午再续 11:30-13:00 休息(播放上汽五菱宣传音效) 13:00-13:05(5分钟) 舞蹈 13:05-13:20(15分钟) 司仪宣读《五菱电喷车解说词》 13:20-13:25(5分钟) 歌曲 13:25-13:55(30分钟) 现场小游戏 13:55-14:00(5分钟) 歌曲 14:00-14:10(10分钟) 舞蹈 14:10-14:30(20分钟) 抽奖及颁奖 14:45 活动结束

注:活动时间:a、不间断进行歌舞表演、五菱问答、现场游戏; b、新车试驾;

c、服务站工作人员对车主售后服务问答及简单的维修; d、车主档案登记、回访卡填写;

现场小游戏说明:

(1)数五菱

规则:一口气数五菱,例:“一辆五菱、二辆五菱??”中间不准换气、停顿、漏数;

(2)五菱祝福

规则:例:“五菱祝您万事如意”等,不得重复,数量多为胜; (3)以歌曲的形式演唱五菱的功能

规则:用某首歌的节奏唱五菱汽车的功能;

注:对现场的参与者发给礼品。

附件2:

五菱与您面对面礼仪用品清单

品名 数量 说明

舞台 1套 0.45×3×10米 红色地毯 音响 1套

氦气球 4只

汽拱门 1只

长条桌子 5条

椅子 10把

遮阳伞 3把

背景喷绘 1张

司仪 1名

舞蹈 3名

歌手 1名

礼仪 2名

注:具体细节针对现场实际情况作改动

固定、移动麦克风各1只 含条幅 含条幅,12米跨度 长条桌子加红色桌布 具体尺寸根据实际制定

附件3:

五菱与您面对面现场知识问答

1、您知道上汽五菱是哪几家企业联合的吗? 答:上海汽车、美国通用、柳州五菱。

2、您知道国家对汽车废汽排放加强监管是什么时候开始? 答:2002年5月31日

3、五菱汽车在什么时候全面采用电喷技术? 答:2002年9月

4、五菱汽车达到什么排放标准呢?

答:欧ⅱ标准

5、五菱汽车总资产达多少?

答:26亿

6、五菱汽车什么时候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答:1999年9月

7、在中国土地多少辆微型车中有一辆五菱车? 答:四辆中有一辆

8、五菱使用的是什么技术?

答:铃木技术

附件4:

报纸媒体投放

一、钱江晚报宣布活动在全省展开

二、各区域活动展开宣布 《嘉兴日报》 篇五:职称申报系统附件格式要求

职称申报系统附件上传要求

1、扫描件及大小要求:所有上传扫描附件须有:(1)“与原件相符”的意见;(2)审核人签字,格式为“审核人:xxx”;(3)单位加盖鲜章。每个申报教师所有上传附件的总量为120mb,其中单个附件的大小建议不要超过10mb。

2、格式要求:所有附件都必须制作成pdf格式文件,每页纸张大小为a4纸大小。扫描模式设置为彩色,亮度设置为:灰暗与明亮的中间,对比度设置为低与高的中间,分辨率设置为200dpi,扫描尺寸为:a4(210mm*297mm),图片保存格式为jpeg或者gif。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扫描设置,但是扫描的文件一定要清晰,图片扫描完后再制作成pdf文件然后上传到系统中。

3、上传要求:基本信息中需制作为3个pdf文件(中小学试点地区除外),即资格类、获奖类和年度考核类(中小学试点地区多一个教学实绩考评),其他论文、著作、专利成果等一篇(项)制作为一个pdf文件,

4、其他附件:系统中有对应上传附件的地方需要上传到对应的位置,如果还需要额外上传一些材料可以上传到系统“其他附件材料”中。 1

5、pdf文件制作:简单介绍2种常用的制作pdf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5.1、利用word文件转换为pdf文件:1 其实并不需要其他工具,word就能实现把文档编辑后做成pdf的功能。首先要确定是是否安装了微软的save as pdf的插件。没有安装可以在百度上搜索下载一个,也可在职称申报系统的首页中去下载。

运行word将文件,然后就按你的要求把全部编辑完,图片通过word中的插入方式插入到word中。 2 3 选择word的文件另存为,这里面直接有另存为pdf的选项。这样保存就可以得到pdf文档 5.2、adobe acrobat x ? adobe acrobat x是pdf文件处理的常用工具,毕竟是官方的,功能很是强大。 我们先运行adobe acrobat x,点击欢迎界面上的“创建pdf”按键。 3 ? 弹出文件选择对话框,选中需要制作的文件后点击有下角的“打开” ? 图片文件在adobe acrobat x中打开后,然后点击菜单 “开始”----“另存

为”----“pdf”保存文件。 4 ? 弹出保存对话框,保存好文件就可以了。

上一篇:银行公司业务有哪些下一篇:试桩记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