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探究与对策

2022-1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行为上的差生, 而且在学校的基础教育中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 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而且日益复杂, 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

1 中职生的常见心理问题表现

(1) 学习心理问题。学习是学生的第一任务, 职校生的身心发展也是主要通过学习实现的, 中专阶段是职校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而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是职校生最普遍、最常见、最突出的心理问题。第一, 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学习信心不足, 学习态度不够认真, 只求得过且过。第二, 学习动机层次不高, 不少中职生本来学习基础就差, 对学生提不起内在的兴趣, 学习过分追求急功近利, 觉得自己所学专业没意思, 将来也没多大用处, 认为浪费时间, 所以不如不学。第三, 学习方法不当, 学习习惯不良, 中职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不知怎样学, 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 因为学不好到不愿意学, 甚至最后发展到厌学, 逃学, 造成学习疲劳状态。第四, 学习焦虑现象较严重, 学不进去, 瞒着父母逃课, 应付老师, 对学习有一种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 对考试存在严重的恐惧心理。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第五, 学习认知能力水平低。好多学生认为, 学习是为家长学, 或为老师学, 对学习缺少反思, 不懂科学安排时间, 考场萌动作弊的“贼心”。表现在以下: (1) 侥幸心理; (2) 从众心理 (不平衡) ; (3) 虚荣心理; (4) 强迫心理; (5) 依赖心理; (6) 投机心理。

(2) 情感心理 (人际交往和恋爱) 。中职生的内心是多彩且复杂多变的。第一, 情绪不稳定, 情绪自控能力较弱。中职生出现高强度的兴奋, 激动, 或极端的愤怒, 悲观。第二, 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第三, 感情易受挫折, 挫折承受力弱。第四, 情感严重压抑, 情绪体验消极。

(3) 中职生的个性心理问题。个性是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 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是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中职生被认为是“落水者”、“失败者”, 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康, 健全的人格, 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第一, 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认为自己没出息, 没希望。因而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 政治思想不求上进, 学习不思进取, 生活上自由散漫, 抱着混日子, 打发人生, 甘愿沉沦, 听天由命的态度。第二, 社会适应能力弱。由于中职生大多都是独生子, 由于长辈过分关爱, 依赖性强, 生活自理能力差, 难以适应集体生活。中职生社会生活经验少, 往往对社会现象缺乏理智的判断, 是非观念差。第三, 人格尊严受到损害。由于成绩不够理想, 社会上忽视中职生, 他们成了世人眼中的“不上进”顽劣, 是老师眼中的“学困生”, 是家长眼中的“没希望”, 是亲友眼中的“不学好”的典型, 容易产生自卑和嫉妒心理。第四, 不良性格特征普遍存在。由于从小管束严, 形成自我苛求的毛病, 有不安全感和敏感的心理, 由于自信心差极易受外界暗示, 从而引起内心冲突、作茧自缚、性格封闭过多、孤芳自赏、感情脆弱、办事刻板、谨慎小心。性格中的狭隘、嫉妒、暴躁、敌对、依赖、孤僻、抑郁、胆怯、神经质、偏执、攻击性等, 中职生性格的偏执, 形成“双重性格”。

(4) 中职生的自我心理问题。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的心理, 身体, 行为及自己与别人, 自己与社会关系的意识, 由于缺乏自我客观评价, 形成了人际关系交往中的心理障碍。有些中职生还有些“怕羞”成逃避的心理, 产生拘束, 乃至尴尬的局面。

2 中职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 对学习心理问题, 应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提高听课质量, 提高学习热情, 加强师生的沟通与交流。注意学习方法的改进, 要劳逸结合, 科学运用时间。第一, 运用赏识手段策励学生, 对学习上有进步和作业工整的学生都恰当的给予赞许, 使他们产生希望, 对老师有信任感, 从而乐于接近和合作。第二, 运用心理“优势”化难为易。由于学生的心理活动被吸引到一点并加强了兴奋, 因而领会知识快, 理解得也深刻。第三, 运用“人人都做小老师”练习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去, 让他们每位同学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这样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和胜利感。第四, 运用成功激励, 用目标激发, 用换位思考。要看到学生的潜力, 激励他们要追求上进。

(2) 对情感心理问题的对策。第一, 对孤独者, 感情脆弱者, 要常自我反省, 敞开心扉, 多与别人交流, 真诚待人, 学会分享给人同情;学会微笑, 给人以温暖;学会爱人, 给人以快乐。第二, 对多疑和嫉妒心理的学生, 克服多疑, 正确客观地认识周围的“人”与“人”建立起信任关系, 因为防卫心理, 成了交朋友的绊脚石, 嫉妒是心里的毒瘤, 这个毒瘤就像一条毒蛇蚕食着你, 应放下包袱, 不必斤斤计较, 打开心灵的窗户。第三, 对胆怯和小心眼的毛病, 应多参加集体活动, 有意识地训练胆量, 多演讲。多看课外书籍, 充实自己, 待人以宽, 去掉“私”心, 学会宽容。

(3) 对中职生的个性心理问题的对策。学生要树立责任观, 要会学、会用、会调节自己, 控制自己的情绪, 培养切实的兴趣, 人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 希望学生全面地了解自己, 摆正自己在学生和生活中的位置。人常说:“江山易改, 秉性难移”。人的性格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和学习, 所以要树立好的心态, 因为心态积极, 事业就成功了一半, 这段话强调了身心素质在人生中的作用, 没有健康的身心素质, 其他各种素质很难发挥出应有水平, 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生存条件下, 只有承认困难, 适应环境, 改变自身, 才能解决问题, 实现人生价值。

个性中还有能力因素,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多方面, 一个人奇效的学习成绩的好坏, 与智力水平的高低不能等同。例如:达尔文和爱迪生在校时学习成绩都不佳, 而后却成为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学生的各种能力, 是在活动中运用和发展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过程中获得的。都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 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能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学习榜样、陶冶性情、严格要求、提高素养、积极实践、加强磨练, 提高所学专业的适应能力, 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

(4) 中职生自我心理问题的解救措施。要学会接纳自己, 树立起自信心, 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 找一个倾诉对象, 进行心理咨询, 或听听音乐, 或做做运动, 战胜挫折, 走出困境。克服心理障碍, 战胜挫折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 正确认识挫折, 在人生的道路上, 遇到挫折和阻力是正常现象, 挫折是最好的老师, 会使你树立信心, “吃一堑, 长一智”, 生活中的挫折, 恰恰是锻炼意志, 增强能力, 造就人才的好机会。 (2) 寻找失败原因。当你与人交往或学习状况不佳时, 要冷静地思考一下失败的原因, 特别是从自身找毛病, 进行有针对性的弥补, 增强自射的实力, 变失败为成功。

最后, 就“心理孤儿”现象的对策, 一是加强问题父母的责任感, 让他们多陪孩子, 多体贴关爱孩子, 让他们走出心灵的迷团。二是加强沟通意识, 留些时间与学生多交流, 了解他们的心声, 建立咨询室。

摘要:中职生的年龄一般在15~18岁, 正值青春期, 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 也是产生心理困惑, 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随着中职教育在社会中地位的下降, 中考生有许多都是考不上高中, 才进了中职学校。中职校中的许多学生都是学习上的差生, 品德上和殊群体。

关键词:学生心理

上一篇: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影响因素分析下一篇:民俗博物馆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以“汴京灯笼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