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规范

2022-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术语规范

浅谈异形术语的规范问题

摘 要:异形术语是汉语术语规范工作中非常常见的现象,或者因为术语翻译用字不同而产生,或者由于汉语自身的发展而出现。在整理和规范异形术语时,须遵循通用性、系统性和理据性原则;须采用合适的方法,具有分类意识,掌握一定的语源学知识。整理过后,还须引导使用推荐的规范术语,观察其动态发展过程。

关键词:异形术语,规范

在同一种语言中,同一个概念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术语来表示时,这些术语叫“同义术语”。异形术语是同义术语中的一个特殊类别,它指社会上同音(或音近)同义而书写形式不同的术语。任何一种语言似乎都或多或少存在异形术语的问题,而汉语中这种现象非常常见。例如,“板梁”和“钣梁”为异形术语,其读音都是bǎnliáng,其意义都是指由钢板组合而成的梁型结构构件。

异形术语不同于同音术语,因为它们不仅发音相同,含义也一样。异形术语属于同义术语,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同义术语,其区别在于,同义术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术语,而异形术语则是书写形式不同的一个术语[1]。异形术语不同于异形词,异形词主要关注存在异形现象的大众语词,异形术语则关注存在异形现象的专业用语。部分存在异形现象的专业用语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逐步进入大众领域而成为大众语词,但也有部分存在异形现象的专业用语没有进入大众领域。整理和规范异形术语是十分必要的,能为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扫除更多的障碍,对于促进科技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一 异形术语形成的原因

总体说来,异形术语的形成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术语翻译用字不同产生的,如“艾滋病”和“爱滋病”,英文名为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指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的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另一方面是汉语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如“日食”和“日蚀”,指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的现象。需要说明的是,因术语翻译用字不同而产生的异形术语所选用的汉字读音往往相同或相近,但在字形或字义上没什么联系;汉语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异形术语所选用的汉字读音不但相同或相近,而且在字形或字义上存在一定联系。

因术语翻译用字不同产生的异形术语,其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一方面,方言对术语翻译用字有着重要的影响。同一个来源的外来词,不同方言借入时,由于各自运用自身熟悉的通用汉字或本方言特有的方言字来对译外来词语,也就自然出现同一个外来词进入汉语不同方言时会有不同的面孔出现的现象[2]。也就是说,在采用汉字音译外语词时,同一个音节可采用多个译音用字,这些译音用字的选择容易受到译者方言的影响。汉语中已通行的一些外来术语,普遍存在不以普通话为依据的现象。如opium译为“鸦片”依据的是粤方言, soda译为“苏打”依据的是吴方言。另一方面,外语水平的差异也会影响术语翻译用字的选择。对外语词的语音及语义等了解得越深入的译者,所选用的译音用字越准确;反之,在特定的专业领域,外语水平不那么高的译者所选用的译音用字则未必准确。如Haro galaxy这条术语的翻译用字有過一番调整,Haro是墨西哥天文学家,以前多译为“哈罗”,后依西班牙语的发音改为“阿罗星系”。此外,诸如文化素养、思维方式、生活经历等的不同都会对翻译用字的选择产生一些影响。

汉语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异形术语也比较复杂。总体来说,这类异形术语是术语的历史形态在共时平面上的投影。其中,有的是因异体字问题而形成的异形术语,如语文界和科技界由来已久的关于“癫痫”“癫”的讨论,究其根源,还是在于汉字字形字音的有关问题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有的是因古通假字问题而形成的异形术语,如“唯一标识符”“惟一标识符”,古汉语中“惟”通“唯”。有的是因古今字问题而形成的异形术语,如“坐果”“座果”,“坐”产生在前,为古字,“座”产生在后,为今字。有的是因语素义相同或相近而形成的异形术语,如“定制化学品”“订制化学品”,等等。

二 整理和规范异形术语的原则

整理和规范异形术语时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在探讨整理异形词的原则时,学者们归纳出十余种整理原则,而有些原则又相互矛盾,后来经过反复磋商和研讨,归纳成通用性、理据性和系统性三条原则,并确定了它们之间按先后次序处理的操作方法[3]。这三条原则对整理和规范异形术语也是适用的:对于一组异形术语,首先考虑采用通用性原则确定推荐词形;通用性差别不大的,按理据性原则确定推荐词形;如果各术语都有理据性,再考虑系统性原则。

通用性原则是首要原则。在一组异形术语中,不同术语的使用频率,是一项重要的指标,虽然使用频率的统计难免受到语料的充足程度及语料是否具有代表性的影响,未必能精确反映术语的实际使用状况,但当不同术语使用频率差别很大时,以此作为确定推荐术语的依据是较为可靠的。如,“板梁”和“钣梁”,从辞书编订情况来看,赞成使用“钣”字的并不少;但检索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发现,含“钅”旁的“钢钣、铜钣、钣材”都是0例,而含“木”旁的“钢板、铜板、板材”则分别为867、446、464。可见,在社会实际用字方面,用到各种“金属板材”时,一般都用“木”旁的“板”,而不用“钅”旁的“钣”[4]。

理据性原则为第二原则。在确定推荐术语时,既要在意义上说得通,也需要避免产生歧义。如果两个词的词频统计差不多,在选择上要用理据性的原则,优先考虑理据性会提高文字的表达效能。由于汉字是表意性强的文字,选用汉字时就要充分考虑其表意性,对词义要有足够的认识,避免引起误解。如AIDS,译为“爱滋病”容易因字面意义产生误导,定为“艾滋病”[5]。

系统性原则为第三原则。在整理异形术语时,同一个语素须用同一个汉字来表示。如对含“像”或“象”语素的术语进行规范时,就经历了一番调整。20世纪50年代的《汉字简化方案》中规定以“象”代“像”;1964 年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将“像”作为“象”的繁体字处理;1986 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确认“像”为规范字, 不再作为“象”的繁体字;1990 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做出了“关于科技术语中‘象’与‘像’用法的意见”的规定,在作形状、作名词性词素构成的复合词时用“象”,如图象、录象、摄象等;90年代中后期几种权威性语文辞书在修订或出版时都处理为图像、录像、摄像等;对1995—2000 年《人民日报》所做的词频统计也支持这些语文辞书用法。因此, 全国科技名词委和国家语委于2001 年10 月18 日召开了“‘象’与‘像’用法研讨会”,对此二字的用法作出明确界定:“象”指自然界、人或物的形态、样子;“像”指用模仿、比照等方法制成的人或物的形象, 也包括光线经反射、折射而形成的与原物相同或相似的图景[6]。全国科技名词委将所有与“象”“像”有关的术语进行审定的过程,就是依据系统性原则整理与“象”“像”有关的术语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定了原则,也难免有例外。有的术语虽然使用频率很高,但是并不代表一定具有理据性或系统性;有的术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是并不代表一定不符合理据性或系统性。如果不考虑理据性,仅仅依据通用性原则,在很多情况下可能推荐了完全错误的术语。术语的理据性不单是说术语形式具有充分的依据,也是指这些依据是科学的,合乎逻辑的。例如,二英是一类有剧毒的含氯有机化合物,有强烈的致畸和致癌作用。对《人民日报》1995—2000年的全部文本语料进行词频统计后得到的结果是,“二英”9例,“二恶英”221例。“二恶英”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二英”,然而规范词形却是“二英”。1980年发布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规定,基本杂环母核的特定名称原则上以“口”为杂环物的标志。“”并不是“噁”的简化字,其“口”旁是杂环的标志,而不是形声字中的意符,在实际语用中,虽然“二恶英”使用频率更高,但这里的“恶”是“”的误写,作为科技名词的词形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应以“二英”为规范词形[7]。这类异形术语的取舍,就是依据了理据性和系统性原则,而违背了通用性原则。

晁继周认为,整理异形词时,除须遵循通用性、系统性、理据性原则外,还应注意向有影响的辞书靠拢、不扩大与港澳台地区词语用字的分歧[8]。对于术语工作来说,在使用以上三项原则都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下,向有影响的辞书如《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靠拢也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法。这些辞书往往以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对汉语的异形词有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对异形术语的处理具有参考意义。当然,也不能笃信任何辞书,在靠拢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其他辞书的不足,还是应坚持真理,不可盲从。选择术语时,适当考虑大陆与港澳台地区术语形式的一致性也是需要的。目前,大陆与港澳台地区在语言文字使用上存在一些分歧。在整理异形术语时,应尽力将这些分歧缩小,这对于海峡两岸及港澳的文化交流是十分必要的。

三 整理异形术语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般说来,整理异形术语的目的就是为了分清主次、辨别正名和异名,从而确立术语正称的规范地位。如何根据原则对异形术语进行取舍呢?王俊霞、刘云汉将异形词整理和规范的处理方式归纳为取舍法和分化法两类[9]。这两种方法也是整理异形术语的主要方法:取舍法就是在一组异形术语中保留一个,去掉其他,如上文提到的取“板梁”舍“钣梁”,取“二英”舍“二恶英”等;分化法是指一组异形术语的不同词形都予保留,不同的词形分别表示不同的义项,如含“像”“象”的术语,根据意义的差别来确定用“像”还是用“象”。其实,在异形术语的实际整理过程中,往往还可能出现另外一种情况:不同写法的异形术语都没有被确定为规范术语,而选择了其他同义术语作为规范名。如cement有“四门町”“泗门汀”等多个音译名,它们是异形同义的关系,但这些音譯名逐渐被淘汰,意译名“水泥”最终成为规范名;如laser曾译为“雷射”“莱塞”等多个名称,但最终因钱学森建议将其定名为“激光”而成为规范术语;又如virtual reality有“临境”“灵境”等意译名,它们也是异形同义的关系,但“虚拟现实”最终成为规范名。由于异形术语产生原因具有多样性,在整理和规范异形术语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充分进行研究和讨论的前提下对异形术语逐步进行规范。

整理和规范异形术语时还须有分类的意识。异形术语的整理不是做单选题,一定有一个选项是规范术语。一组异形术语中,也许能确定其中一个为规范术语,也许其中任何一个都不如其他同义术语更符合规范。因此,不同类型的异形术语,须采取不同的方式。有的异形术语主要涉及翻译用字的不同,需要仔细考察源语言的语音、有关译音标准、译者翻译水平等;有的异形术语是汉语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则需要借鉴汉语的有关研究成果来解决。有的异形术语,各书写形式之间强弱关系非常清楚,书写形式占优势、使用频率高的逐渐成为通用术语,使用频率低的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类异形术语整理起来相对比较容易;有的异形术语,各书写形式之间主次关系并不明朗,有长期并存的趋势,这类异形术语的整理和规范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须加大调查和研究力度,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共同确定推荐术语,并密切关注其发展趋势;还有的异形术语,语义逐渐发生分化,成为意义不同的两个术语,这就需要在整理异形术语时密切关注其发展态势。

对任何一组异形术语进行整理和规范时,都应具备一定的语源学知识,掌握术语语源学研究方法。虽然整理和规范异形术语主要考察术语的共时形态,但不可忽略的是,所有的共时形态都经历了历时发展历程,每个术语都有不同于其他任何术语的发展历史,在整理异形术语时,我们需要为每一组异形术语建立一份“档案”。“档案”中应翔实记录对各组术语所开展的研究,对它们的历史来源和发展过程所做的了解,对它们使用现状的统计,对异形术语做出选择或取舍的一系列依据,等等。当所有异形术语整理和规范的“档案”资料得到有效保存后,将来的术语工作者如需对它们进行重新整理、修改或研究,都将会有据可依,容易得多。

在对异形术语进行整理和规范之后,并不意味着术语规范工作的结束。引导使用推荐的规范术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异形术语之间关系各有差别,很多问题都有待时间的检验。在此过程中,听任其发展是不可取的,尤其对于一些发展态势并不明朗的异形术语来说,加强引导尤为必要。因此,术语工作者不仅仅需要在科技领域加强宣传,也应与国家语言文字、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积极沟通,达成一致意见,拓宽宣传渠道,增强推广力度,引导辞书、教材等使用推荐的规范术语。

此外,异形术语的整理与规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语言的发展是由人民群眾共同完成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异形术语的整理与规范可能具有不同的特点,面临不同的难题。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异形术语的整理可能需要制订不同的方案,有的异形术语,在某个具体学科领域内就能得到解决;有的异形术语,则需要牵涉许多学科领域甚至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整理异形术语的过程,也是动态观察其发展的过程,我们还需要密切关注其新动向,及时做出最合理的术语工作方案。

参考文献

[1]冯志伟. 现代术语学引论[M]. 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59-60.

[2]詹伯慧. 关于方言词的用字问题——以粤方言为例[C]//甘于恩. 田野春秋:庆祝詹伯慧教授八十华诞暨从教五十八周年纪念文集.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390-399.

[3]李行健. 《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前言[C]//论文集编辑小组规范辞书编纂理论与实践. 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4:321-331.

[4]王琪. “板梁”一词的规范问题[J]. 中国科技术语,2016(1):58-60.

[5]马永利,王德艳. 汉语异形词规范原则的理据性与通用性[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631-632.

[6]“象”与“像”在名词义上的用法有新界定——关于“象”与“像”用法研讨会会议纪要[J]. 科技术语研究,2001(4):13-14.

[7]李行健. 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99-100.

[8]晁继周. 论异形词整理的原则[J]. 中国语文,2004(1):70-76.

[9]王俊霞,刘云汉. 异形词及其规范[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53-57.

作者:王琪

第2篇:财务报表附注会计术语规范化研究

【摘要】会计术语规范化表达,对财务信息的传播与使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财务信息尚未能得到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快速处理,原因在于企业披露信息的差异性。本文通过研究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中的会计术语,进一步证实了其不规范性,为在网络环境下实施一套标准化的会计理论应用体系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财务报表附注 会计术语 规范化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今,以网络传播的会计信息越来越普及。但这些会计信息大部分仍然是财务报告纸质版的电子化,并没有对其进行信息重组与处理。所以这些财务报告,尤其是其附注,仍需要财务报告使用者自己去识别、分析与处理。难以实现快速大量的信息处理并据此做出判断与行动。财务报表附注中的会计术语即财务信息如果能得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直接的、大量的处理,使用者就可以准确、快速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通过披露这种计算机可以识别、分析的财务报告,我们已经拥有了一种快速获得信息的方法。

然而,XBRL分类标准还并不完善、实例文档中还会出现错误,这体现了其局限性。它是企业披露财务报告的一种内容的重述,但由于各企业会计术语的使用习惯不同,可能对于同一条会计信息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使得企业在手工编制XBRL报告时可能出现错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财务报表附注中的会计术语规范化地表达。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信息使用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XBRL的发展与应用,财务报告实际披露质量和会计披露的规范性要求受到了学者的重视。

(一)会计术语规范化的必要性

“会计理论范式革命:黎明前的彷徨与思考”杨雄胜等(2013)提出,如果会计信息如果能形成社会信息流,那么会计的微观作用将扩展到宏观作用,对为整个经济的发展状况提供信息。而这种信息流必须通过会计术语的规范化来实现。

(二)对XBRL实例文档的评价

通过学者将XBRL实例文档与PDF格式财务报告进行比较,发现实例文档中存在重复、遗漏、拼写、数量等错误。比如,Bartley等(2011)在采用XBRL格式进行自愿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中发现了六种错误。何芹(2011)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XBRL报表和PDF格式报表存在不一致。

(三)创建标准财务信息元素微观结构

财务报表附注中会计术语的规范化,也就是要明确一套标准的财务信息元素微观结构。对此,张天西(2006)在《网络财务报告标准的理论基础研究》已对相关理论基础作了阐释。财务信息元素是企业利用有关概念、术语、数字和短语等,对企业已经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执行的会计政策与制度、企业的财务环境等单独和综合性状况进行描述,从而传递出某种有用财务信息的最小语义构成单位。它的微观结构是清晰、准确地阐述财务信息元素的普适方法。从财务信息的特征看,每一个财务信息元素至少包括三个基本成分,即主题词、状态词、属性词。以某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2013年末固定资产期末余额300万元”这一财务信息元素为例,“固定资产”为其主题词,“以公允价值计量的”、“2013年末”等则为主题词的属性,“300万元”是状态词。

三、研究内容

本文将从主题词的角度,评价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会计术语规范化的质量高低,从而进一步证实会计术语规范化的必要性。具体来说,就是针对样本中财务报表附注的会计术语(主题词)披露质量进行评价,将分为企业和元素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企业维度

对所有企业,共统计通用分类标准中的m个元素大类,每个元素大类中有k个主题词,有n个主题词出现了与通用分类标准不同的差异化描述(a个企业披露的主题词与通用分类标准意思相同但表述不同,b个企业披露的主题词并未在标准中找到同义但表述不同的元素,c个通用分类标准规定的主题词企业并未披露)分为4个标准进行度量:

不清晰度=a/k*100%,冗余度=b/k*100%,不足度=c/k*100%,总差异度=(a+b+c)/k*100%

(二)元素维度

选取各企业表述方法出现差异的元素,进行重新统计,得出多个元素的多种表达方法,为制定规范化表述的标准提供依据。

四、抽样与统计方法

(一)抽样方法

以A股上市公司为总体,以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的13个行业作为分类标准,剔除金融业,计算出每个行业所需样本量。在各个行业中以2013年全年营业收入将上市公司从大到小进行排序,以10为步长进行抽样。最终取得样本60家。

(二)统计方法

采用人工统计法和信息匹配法。人工统计法即对样本上市公司披露的2013年PDF格式的年度财务报告附注的财务信息元素进行人工统计。信息匹配法即通过企业实务披露的财务信息元素匹配和分类标准中的财务信息元素之间的差异,对企业披露会计术语元素的清晰度做出评价。

五、研究结果

经统计发现,一些费用类项目和现金流量表项目最易产生差异,如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收到/支付其他与经营/投资/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三项费用,各企业与通用分类标准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总差异度最小值都大于0,说明没有一家上市公司披露信息与通用分类标准完全一致。尤其明显的是冗余度较高。统计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中会计术语的规范性不足。

对于一项相同的财务信息元素,各企业之间的表述会有差异,披露内容也都不一致。这就从另一维度反映出当今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术语并不规范。

六、结论

本文的统计结果表明,各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结果与目前实施的通用分类标准有很大差异,企业之间也存在差异,虽然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知识和经验对财务信息进行人为判断,但计算机、数据库等工具并不能智能识别,信息的大规模处理和使用还难以实现。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通过企业对财务报表附注中的会计术语进行规范化地表达,这对未来网络环境下财务信息的传播与使用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雄胜,陈丽花,曹洋,缪艳娟.会计理论范式革命:黎明前的彷徨与思考[J].会计研究,2013,03:3-12+95.

[2]Bartley,J.,Chen,A.S.,Taylor,E.Z.A Comparison of XBRL Filings to Corporate 10-Ks-Evidence from the Voluntary Filing Program[J].Accounting Horizons,Jun,2011,25(2):227-245.

[3]何芹.上市银行XBRL财务报告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证券市场导报,2011,06:22-28.

[4]张天西.网络财务报告:XBRL标准的理论基础研究[J].会计研究,2006,09:56-63+96.

[5]赵聪.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质量评价[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9-37.

作者简介:王曦(1991-),女,河北保定人,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

作者:王曦

第3篇:浅谈汉语术语的形音义规范

摘 要:定形、定音、定义是汉语术语规范工作的重要内容。形态方面,汉语术语的构成要素、科技名词用字、术语的正名和异名等需要加以注意;语音方面,拼写规则、特殊字形注音和多音字读音等当妥善处理;定义方面,需总结术语定义内容的各种形式特征,论证其理据性。

关键词:术语,形态,语音,定义,规范

Standardization of Form,Sound and Meaning of Chinese Terms

WANG Qi

一 定形、定音与定义是汉语术语规范的重要内容

形音义相结合是汉字的一项重要特点,传统语言学即是以文字、音韵、训诂为主要研究对象,也就是关注文字的形、音、义三方面。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以来,在术语规范和术语研究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早期的术语工作致力于整理规范术语形态,但尚未涉及定义和读音;此后,为更好地服务于各领域专家学者,将工作范围扩展到对术语进行定义①;目前,又扩大了规范的领域,正在尝试对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名词②进行注音,以后极有可能将注音工作扩展到其他学科领域。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工作进程大体经历了定形—定形定义—定形定义定音三种状态。这种逐渐完备的状态是由汉语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术语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更是广大专家学者们的需要。可见,定形、定音、定义是汉语术语规范工作的重要内容。

定形至关重要,也是定音和定义的基础,整理术语时,首先必须确定其规范形态。一般而言,相对于一个既定的术语形态,其读音也应当是一定的,如果既能读此音又能读彼音,容易增加交流者的负担,而且也削弱术语规范工作的意义。多音字是汉语中的普遍现象,而且科技名词中还存在繁难字,这些都需要给术语确定标准读音。需要指出

的是,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及表达方式的多样性等,导致定义的灵活性远远高于定形和定音。定义内容的撰写不具有唯一性,而相对于术语本身来说,定义所表达的概念则是唯一的。

国务院于1987年8月12日明确指示,经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单位应遵照使用。笔者结合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审定工作经验对汉语术语的形、音、义规范问题试作探讨。

二 术语的形态

1.构成要素

尽管不少学者倡导汉语的纯洁性[1-2],而混于汉字中的各种符号依然随处可见。从术语形态进行划分,有完全汉字型术语和部分汉字型术语(其中完全汉字型术语占绝大多数),但没有非汉字型术语,也就是说,汉语术语的构成要素中,至少有一个是汉字。举例如下:

完全汉字型:数字终端、随机通信卫星系统、编码变换③、汇编程序、回归测试、机器翻译④;

部分汉字型:IP安全协议、1+1保护、工业X射线电视装置⑤、LISP机、XY绘图机、α-β剪枝⑥。

为了区别汉语术语和外语术语,汉语术语也必须由一个或一个以上汉字构成。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的各学科名词都属于这两种类型。即使部分术语的中英文形态十分相似,汉语术语总有其区别于英语术语的特征,如表1⑦:

表中列举的都是在汉语术语的非汉字型符号后添加汉字成分而成为汉语术语。

与此相关的是,各学科名词书的中文索引都依据汉字读音进行排序,非汉字符号仅在汉字符号完全相同时参与排序;英文索引依罗马字母排序,这样能较好地解决不同类型符号之间的排序问题。

2.字形与国家规范

《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指出:“科技名词的用字要执行国家对语言、文字的有关规定,使用规范字。”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颁布了各项规定,其中主要法律决定、法规性文件、国际标准和规定等,已由语文出版社汇编为《语言文字规范手册》,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目前已审定的科技术语中还存在一定使用范围的特殊字形,录入和检索都存在不便,究竟这些字形以后能否取得稳定的地位推广开来,或为其他汉字所替代,还有待时间的检验。目前有关语言文字工作者正在广泛收集意见,其中也包括这类汉字的“名分”问题。如“”。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出版的《医学名词•神经病学》(1995)、《心理学名词》(1999)等,规范名定为“癫”,又称“癫痫”。《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1998)等辞书作“癫痫”。

总之,科技名词用字一方面遵循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另一方面也对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产生一定的影响,国家对语言、文字的有关规定需兼顾科技用字的历史与现状,尽量将常用的非规范科技用字纳入规范汉字的行列。

3.规范名与异名

全国科技名词委目前出版的名词书体例均为一个规范名,其他均为异名。异名中的“简称”“全称”与正名等效使用。“又称”“俗称”“曾称”为非推荐名。具体含义为:正名——公布的规范名;简称、全称——与正名等效使用的名词;又称——目前允许使用的非推荐名词(最多保留一个);俗称——非学术名词;曾称——已淘汰的旧名。

实际上,在某些具体情况下,“又称”与“正称”在不同语境中使用,但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如:由于关注的发音特征存在差别,国际上将“口腔某处及鼻腔完全闭塞,使气流暂时无法通过,然后突然放开,气流骤然冲出”所发出的音称为“爆发音”;国内一般称“塞音”,且存在一套成系统的术语如塞擦音、擦音等。为了兼顾国际性和系统性,《语言学名词》将规范名定为“爆发音”,而在与塞擦音、擦音对举时称“塞音”。这样,作为“又称”的塞音其实也是规范术语。只是二者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单用时称“爆发音”,对举时称“塞音”。

“短语”和“词组”也存在这一问题。《语言学名词》将“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语法关系形成的组合”这一概念的规范名定为“短语”,又称“词组”。二者命名的着眼点不同,“短语”强调其为比句子低一级的语法单位,而“词组”强调其为比词高一级的语法单位。所指相同,都是指比句子低一级比词高一级的语法单位。二者有不同的使用范围:与词对举时称“词组”,与句子对举时称“短语”。

如果这类情况在各学科中都普遍存在,或在某些学科中存在,那么正名与又称的关系,又称是否有必要细分为不同的类别,或者是否需要设立除目前所收异名外的其他异名,在今后的审定工作中都应当引起重视。

三 术语的语音

《汉语拼音方案》是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是运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全国科技名词委为术语注音起步较晚,目前拟出版加注拼音的《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名词》,其注音暂行规定如下:

1.总体原则

总体而言,《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名词》以词为单位标注汉语拼音,而不实行连写;普通话词语中读为轻声调的在术语中也注为轻声调。《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以词为书写单位,有连写和分写两种拼写状态。由于术语注音工作处于起步阶段,诸多术语分词存在困难,不实行连写更具可操作性。有的汉字单念时读常调,而在某些词语中充当语素时读轻声调,这类汉字在术语中也注为轻声调。如:

蟆má,“蛤蟆瘟”hámɑwēn;

瘩dá,“疙瘩瘟”ɡēdɑwēn;

息xī,“休息痢”xiūxilì;

子zǐ,“种子”zhǒnɡzi。

2.特殊字形的注音

上文已提及术语中存在特殊字形,如“”。这类汉字如何注音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汉语语音具有历史继承性,这就需要从传世文献中寻找语音依据,探寻其是否符合语音发展规律;从具体学科领域来说,专家们更关注这些汉字在某学术领域的习惯性读音。当二者读音不一致时,需要各领域专家协商以取得一致意见。“”的读音,辞书学专家倾向于xián,中医学专家倾向于jiān,经协商暂定为jiān。

此外,非汉字型字符的读音也多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容易在交流过程中造成障碍。但很多字符的读音无法用汉语拼音准确标出,究竟如何约定其读音,也是今后工作中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问题。

3.多音字的注音

一个汉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就是多音字,多音字在现代汉语中普遍存在。一般说来,字义决定字音,意义不同,所以读音有别。如中医学中的“淋”有两种读音,对应不同的意义。“暑淋”“热淋”“石淋”“气淋”“血淋”“膏淋”“劳淋”中的“淋”读为lín,淋证为中医病名,可对应于西医的尿路感染,是以小便频急,淋漓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花柳毒淋”中的“淋”读为lìn,是性病的一种。

有的字存在不同读音,只是为了区别书面语和口语,实际意义无别,如“血”书面语读为xuè,口语读为xiě,在术语实际注音中就不存在多音的情况,全部注为xuè。如“血脱”“血厥”“急性出血”“蓄血证”“暑毒失血”中的“血”都注为xuè。

四 术语的定义

虽然定义内容的撰写不具有唯一性,无法采用固定的格式,但定义中的部分内容往往呈现出一定的形式特征。使各术语定义中的这些相同性质的成分在形式上保持一致,有利于促进术语定义形式的规范化,也有利于术语定义之间的比较,梳理相关术语之间的层级关系。

即将出版的《语言学名词》定义中对一些相同性质的成分已作了统一,如:

说明该术语表示分支学科:XX的一个分支。

理论语言学: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比较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语言哲学:哲学的一个分支。……

说明该术语与某术语相对立而存在:与XX相对。

印刷体:与“手写体”相对。……

俗体字:与“正体字”相对。……

后起字:与“初文”相对。……

说明该术语为总称:XX的统称。

知识模型:各种形式化的知识结构的统称。……

战国文字:战国时期及部分春秋晚期古汉字的统称。……

北方方言: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北区域的汉语方言的统称。……

尽管如此,目前术语定义撰写和术语审定的各个环节中并未将保持术语定义内容中相同性质成分的一致性作为一项应当遵守的条例贯彻始终,在以后的工作中,若要制定相关条例,归纳术语定义内容的各种形式特征将是一项重要工作。

比较定义型[3]的几个关系术语的定义表述形式当保持一致,最好是能明确看出它们的共同之处及它们之间的差异。一般说来,一组关系术语往往排在一处,定义表述形式较为一致。如《语言学名词》中的“共时”和“历时”就是一组关系术语,它们的定义表述形式非常一致:

共时:与“历时”相对。索绪尔引入语言学研究的两大时间维度之一。指研究语言在特定时间的情况,不考虑它的演化发展。

历时:与“共时”相对。索绪尔引入语言学研究的两大时间维度之一。指研究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所经历的变化。

此外,关系术语组间定义表述形式的一致性也值得探讨。《语言学名词》中比较定义型的定义表述形式有两种:在两个术语定义中注明“与……相对”,如“共时”和“历时”;在其中一个术语定义中包含了对相关术语的定义,相关术语定义只需注明“见某某”。如“长元音”和“短元音”:

长元音:音长较长的元音被称为“长元音”,音长较短的元音被称为“短元音”。长元音和短元音往往还会伴随着一些音质上的差异。……

短元音:见“长元音”。

这两种定义形式在辞书中都非常常见,前者对比明显,后者行文简洁,但如何划分各自的适用范围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名词审定工作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局面,组建了80多个科技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公布了100多种规范科技名词,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审定程序、原则和方法。还有不少专家学者,根据参与具体学科名词审定的工作实践总结了经验,为名词审定工作积累了宝贵的财富。尽管过去的名词审定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从汉语术语的形音义规范来看,今后的名词工作仍有广泛的拓展空间。

注 释

①《煤炭科技名词》(1996)《大气科学名词》(1996)是名词委公布出版的最早的定义版科技名词书。

②《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名词》及下文提及的《语言学名词》相关内容悉以公布出版为准。

③以上术语来源于《通信科学技术名词》,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④以上术语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⑤以上术语来源于《通信科学技术名词》,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⑥以上术语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⑦前三组术语来源于《通信科学技术名词》,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后三组术语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参 考 文 献

[1]黄海婷,李淑瑛. 论外来词的翻译及汉语的纯洁性[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3):59.

[2]江贤泉,谭红. 字母词与语言纯洁[J]. 新世纪论丛, 2006(1):114-115.

[3]王琪.《语言学名词》中定义的类型和特点[J].中国科技术语,2009(6):10-13.

作者:王 琪

第4篇:3、 居家养老服务规范术语

ICS 03.080.99 A12 备案号:

团体标准

T/DSFX 12001—2017

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术语

Terminology of service standard for the aged home care

2017XX发布 2018XX实施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服务协会 发布 T/DSFX 12001—2017

目 次

言 ...............................................................................I 引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基本要求 .............................................................................1 4 有关服务场所的术语 ...................................................................1 5 有关人员的术语 .......................................................................2 6 有关组织管理的术语 ...................................................................4 7 有关服务提供的术语 ..................................................................12 参 考 文 献 ...........................................................................17

T/DSFX 12001—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东城区社区服务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东城区社区服务协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东城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颐都百善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臧美华、尹杰、蔡毅、汪凯、万磊、王桁、邢磊、刘冉、张元书。

I

T/DSFX 12001—2017

引 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发展趋势,老年人生活照料方面的需求已经成为全社会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之一。为了逐步满足专业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规范居家养老服务与管理。本标准依据下列文件:《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关于开展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的意见》(京老龄委发【2016】8号)、《北京市2014年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建设工作方案》(京老龄委发【2014】3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后期监管和验收工作的通知》(京民计发【2014】496号)、《关于依托养老照料中心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京民老龄发【2015】111号)、《关于在全市统一使用北京养老服务标识的通知》(京民老龄发【2016】241号)、《关于开展2016年社区服务驿站试点建设项目评审工作的通知》(【2016】244号)、《东城区关于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京东发【2016】9号)等文件精神要求编制。

II

T/DSFX 12001—2017

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术语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构建中以及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东城区社区服务协会的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及改进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001.1 标准编写规则 第1 部分:术语

3 基本要求

3.1 居家养老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应符合GB/T 20001.1的相关要求。

3.2 内部消息沟通用的术语和定义标准,应包括中英文、解释和说明的内容。

4 有关服务场所的术语

4.1 养老机构 pensioners institutions 养老院 home of respect of the aged 敬老院 home of respect of the aged 老年社会福利院 social welfare home of the aged 为老年人提供以日常生活照料为主及多种综合性服务的场所。 4.2 老年公寓 apartment for the aged 实行家庭式的生活方式,符合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 4.3 护养院 nursing home 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和护理的服务性机构。 4.4 无围墙养老院 home of no-wells of respect of the aged 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综合性服务的机构。 4.5 养老服务指导中心 guidance center for the aged services 具有养老统筹、协调、组织、指导作用的运行枢纽和指挥平台。 4.6 养老照料中心 care enter of the aged

1

T/DSFX 12001—2017 以街道为单位,就近为老年人提供以日常生活照料为主及多种综合性服务的场所。 4.7 日间照料中心 day-care centers for the aged 托老所 office of the aged 社区养老服务驿站 community stations for the aged 以社区为单位,就近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以日常生活照料为主及多种综合性服务的场所。 4.9 农村晚年幸福驿站 rural happiness stations for the aged 以村为单位,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以日常生活照料为主及多种综合性服务的场所。 4.10 标识和标志 mark and sign 以视觉图形及文字传达信息的象征符号,籍以为公众提供区别、辨认彼此事物,起到示意、指示、识别、警告,甚至命令的作用。 4.11 安全标志 safety sign 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志,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边框)或文字构成。 4.12 禁止标志 prohibition sign 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 4.13 警示标志 warning sign 提醒人们对周边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 4.14 指令标志 direction sign 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 4.15 提示标志 information sign 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的图形标志。 4.16 位置标志 location sign 由图形标志或文字标志形成的用于表示设施、场所、服务等所在位置的公共信息标志。

5 有关人员的术语

5.1 老年人 the aged 60及60岁以上的老人。 5.2 生活自理的老年人 independent of activities daily living of the aged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试,独立活动能力良好,无需他人帮助的老年人。 5.3 生活半自理的老年人 semi-independent of the aged 2

T/DSFX 12001—2017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试,具有部分独立活动能力,需要部分、具体的帮助或指导的老年人。 5.4 生活自理的老年人 full-dependent of the aged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试,没有任何独立活动能力,全部日常生活皆需要他人代其操持的老年人。 5.5 服务对象 customer in need of the aged service 接受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

注:在标准文件中可与老年人一词互通。

5.6 监护人 guardian

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老年人履行监护职责的人。通常指老年人的子女或亲属、或孤寡老年人所在单位。 5.7 普惠保障老年人 universal patronage protection of the aged 具有行政区户籍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 5.8 扶助保障老年人 assistance and support security of the aged 具有行政区户籍并居住在行政区的中、重度失能高龄老年人。 5.9 托底保障老年人 underpinning security of the aged 具有行政区户籍并居住在行政区的特困人员中的老年人;低保或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老年人;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中失能或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含其重残的独生子女)。 5.10 养老服务人员 attendant of the aged 具有合法、合规从业资质并依法从事养老服务的专职或兼职的人。 5.11 养老护理员 cares of the aged 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等级证书,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的人员。 5.12 职业医师 practicing physician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的专业医务人员。 5.12 注册护士 registered nurses 依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并注册的护理专业人员。 5.13 营养师 dietitian 取得康复治疗师资格证书,指导人们在饮食、预防疾病、预防亚健康、健康管理等方面,能够设计好方案和跟踪服务的专业人才。 5.14 康复治疗师

取得康复治疗师资格证书,从事康复理疗和康复理疗技术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 5.15

3

T/DSFX 12001—2017 社会工作者 social workers 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遵循社会工作价值观念,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的人员。 5.16 安全负责人 representative of security services 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5.17 安全管理者 manager of security services 组织实施和落实安全工作并对单位安全责任人负责的人员。 5.18 安全工作人员 staff of security services 具体实施安全工作的专(兼)职人员。

6 有关组织管理的术语

6.1 有关组织的术语 6.1.1 组织 organization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6.1.2 组织结构 organization structure 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 6.1.3 服务组织 service organization 具有自身职能和管理机构的公司、社团、商所、企业或组合体,或它们的一部分。 6.1.4 运营商 operators 具有资源整合能力,掌握各层物理网络并通过该网络为用户提供静态的接入服务的组织。 6.1.5 服务提供商 service providers 服务提供的组织。 6.1.6 社会组织 social organization 经民政部门登记成立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以及社区组织。 6.1.7 志愿者组织 volunteer 各级志愿者联合会及各类专业性志愿者协会等依法成立、专门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6.1.8 社区自治组织 community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4

T/DSFX 12001—2017 由社区组织或个人在社区(镇、街道)范围内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的、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的民间自发组织。 6.1.9 基础设施 infrastructure

组织运行所必需的设施、设备和服务的体系。 6.1.10 工作环境 work environment 工作时所处的一组条件。 6.1.11 顾客 customer 接受服务的组织或个人。 6.1.12 供方 supplier 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6.1.13 分供方 sub-contractor 在合同情况下,服务组织的供方。 6.1.14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 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6.1.15 委托方 entrusting party 委托他人或组织为自己办事的一方。

6.2 有关标准化的术语

6.2.1 标准 standard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6.2.2 标准体系 standard system 组织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6.2.3 通用基础标准 service general and basic standard 在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内被普遍使用,且有广泛指导意义的规范性文件。 6.2.4 服务管理标准 service management standard 为规范服务组织和人员有效提供服务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5

T/DSFX 12001—2017 6.2.5 服务提供标准 service provision standard 为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规范供方与服务对象之间直接或间接接触活动过程的规范性文件。 6.2.6 服务保障标准 service guarantee standard 为支撑服务有效提供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6.2.7 标准体系表 table of standard system 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

6.3 有关质量管理的术语

6.3.1 服务 service 服务提供组织与服务对象接触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 6.3.2 居家养老服务 service for the aged home care 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入户服务和养老机构中提供的短期照顾服务的活动过程。 6.3.3 质量 quality 客体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6.3.4 服务质量 service quality 服务能够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6.3.5 功能性 functionality 服务组织提供的服务所具备的作用和效能的特性 6.3.6 经济性 economical efficiency 服务对象为得到一定的服务所需要的费用是否合理。 6.3.7 安全性 security 服务组织保证服务过程中服务对象、服务人员的生命不受危害,健康和精神不受到伤害,货物不受到损失。 6.3.8 舒适性 amenity 能够满足服务对象对服务环境、服务设施和服务提供过程的期望。 6.3.9 时间性 timeliness 服务工作在时间上能否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时间性包含了及时、准时和省时三个方面。 6.3.10 6

T/DSFX 12001—2017 文明性 civilization 服务过程中为满足精神需求的质量特性。 6.3.11 服务交付 service delivery 提供服务的全过程。 6.3.12 服务质量特性 service quality characteristic 与要求有关的,服务客体的固有特性。 6.3.13 质量管理 quality management 制定和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管理职能。 6.3.14 质量方针 quality policy 由服务组织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6.3.15 质量目标 quality objective 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标。 6.3.16 质量策划 quality planning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6.3.17 质量体系 quality system 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6.3.18 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活动。 6.3.19 质量保证 quality assurance 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 6.3.20 质量改进 quality improvement 为向本组织及其服务对象提供更多的收益,在整个组织内所采取的旨在提高活动和过程的效益和效率的各种措施。 6.3.21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6.3.22 过程 process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6.3.23 要求 requirement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7

T/DSFX 12001—2017 6.3.24 顾客满意 customer satisfaction 顾客对其要求已满足程度的感受。 6.3.25 能力 competence 经证实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本领。 6.3.25 合同 contract 两人或几人之间、两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在办理某事时,为了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而订立的各自遵守的条文。 6.3.26 程序 procedure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6.3.27 流程 flow 一个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行动,这些行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促使特定结果的实现。 6.3.28 可信性 dependability 用于表述可用性及其影响因素(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集合术语。 6.3.29 可追溯性 trace-ability 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位置的能力。 6.3.30 合格(符合) conformity 满足要求。 6.3.31 不合格(不符合) nonconformity 未满足要求。 6.3.32 预防措施 preventive action 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6.3.33 纠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6.3.34 预期服务质量 expected service quality 服务对象对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提供服务的预期满意度。 6.3.35 感知服务质量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服务对象对服务组织提供的服务实际感知的水平。 6.3.36 服务流程 services flow 服务提供过程中的一个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动作。

T/DSFX 12001—2017 6.3.37 流程图 flow chart 以特定的图形符号说明,表示算法的图。

6.4 有关信息和文件的术语

6.4.1 信息 information 有意义的数据。 6.4.2 文件 document 信息及其承载媒介。 6.4.3 规范 specification 简明要求的文件。 6.4.4 质量手册 quality manual 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 6.4.5 记录 record 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6.4.6 纸质档案 paper archive 以纸张作为载体的一种记录材料。 6.4.7 档案 e-record 利用计算机技术形成,经鉴定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归档电子文件。 6.4.8 电子文件 electronic document 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数字形态记录。 6.4.9 物理归档 physical filing 经过归档处理的电子文件保存到磁盘或光盘等载体上实行脱机保管的过程。 6.4.10 逻辑归档 logical filing

将电子文件的物理地址存放于档案管理部门控制的网络服务器中,使该电子文件能供档案部门有效利用和处理的过程。 6.4.11 真实性 authenticity 对老年人纸质档案和电了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进行鉴定后,确认其与形成时的原始状况一致。 6.4.12 完整性 integrity 老年人纸质档案和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背景信息和元数据等无缺损。

9

T/DSFX 12001—2017 6.4.13 有效性 effectiveness 老年人纸质档案电子文件应具备的可理解性和可被利用性,包括信息的可识别性、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载体的完好性和兼容性等。 6.4.14 捕获 capture 对老年人纸质和电子文件进行实时收集和存储的方法与过程。 6.4.15 迁移 remove 将源系统中的电子文件向目的系统进行转移存储的方法与过程。 6.4.16 基础档案 archives 记录老年人基础信息的文件。 6.4.17 健康档案 health record 记录老年人体检、慢性病、日常健康管理的文件。 6.4.18 服务档案 service record 记录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状况的文件。

6.5 有关风险和安全的术语

6.5.1 安全 safety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6.5.2 突发健康事件 unexpected serious health events 突然发生的急病(如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等)或慢性病突然加重,对当事人的身体、心理产生伤害,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的事件。 6.5.3 突发安全事件 unexpected security incidents 突发的、对生命安全产生威胁的、非疾病原因的伤害事件。 6.5.4 特种设备 special equipment 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等。 6.5.5 风险 risk 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其后果的组合。 6.5.6 后果 consequence 某一事件的结果。 6.5.7 概率 probability 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程度。

T/DSFX 12001—2017 6.5.8 事件 event 特定情况的发生。 6.5.9 风险准则 risk criteria 评价风险严重性的依据。 6.5.10 风险管理 risk management 指导和控制某一组织与风险相关问题的协调活动。 6.5.11 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 包括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在内的全部过程。 6.5.12 风险分析 risk analysis 系统地运用相关信息来确认风险的来源,并对风险进行评估。 6.5.13 风险识别 source identification 发现、例举和描述风险要素的过程。 6.5.14 风险评价 risk evaluation 将评估后的风险与给定的风险准则对比,来决定风险严重性的过程。 6.5.15 风险应对 risk treatment 选择及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的过程。 6.5.16 风险控制 risk control 实施风险管理决策的行为。 6.5.17 风险降低 risk reduction 减少风险的消极后果,降低其发生概率或二者兼有的行为。 6.5.18 风险减缓 mitigation 对某一事件的消极后果进行限制的行为。 6.5.19 风险规避 risk avoidance 决定不陷入风险,或者从风险状态中撤离的行为。 6.5.20 风险转移 risk transfer 与其他组织共同承担风险损失,共享风险收益的行为。 6.5.21 风险承受 risk acceptance 接受某一风险的决定。 6.5.22 伤害 harm

11

T/DSFX 12001—2017 对物质的损伤,或对人体健康、财产或环境的损害。 6.5.23 伤害事件 harmful event 危险情况造成了伤害的结果。 6.5.24 危险情况 hazardous situation 人员、财产或环境暴露于危险中的情形。 6.5.25 应急预案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7 有关服务提供的术语

7.1 服务提供 service delivery 提供某项服务所必需的供方活动。 7.2 呼叫服务 contact service 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网络、短信、视频等多媒体渠道接收和发送联络信息的过程。 7.3 平均处理时长 average handle time 客服代表处理一个来电平均花费的时间,包括通话时长(含持线等待)及话后处理时长。 7.4 平均应答速度 average speed of answer 在来电被客服代表接听前,来电者平均等待时间。 7.5 客服代表 customer service representative 接听客户来电的服务人员总称。 7.6 首次解决呼叫率 first call resolution 客户的服务需求在一次的呼叫过程中由第一个接听电话的客服代表完全解决。 7.7 关键绩效指标 key performance index 衡量呼叫服务的绩效指标。 7.8 排班 schedule 按不同时间段安排客服代表资源的管理措施。 7.9 通话时长 talk time 客服代表应答用户的呼叫后到用户挂机的时间。 7.10 呼叫保持时间 call hold length 12

T/DSFX 12001—2017 呼叫接通后,在呼叫不被释放的前提下临时中断用户的发送媒体的时间。 7.11 助浴服务 help bath service 对有上门助浴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助浴、理发、洗头、剪指甲等服务。 7.12 扶助服务 support service 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呼叫服务、助餐服务、健康指导、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6项服务以外所进行的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助行、助购、巡视、陪诊等服务。 7.13 助行服务 help line service 为居家老年人出行提供的帮助。 7.14 助购服务 purchasing service 为居家老年人代购物品的活动。 7.15 巡视服务 patrol service 根据居家老年人之监护人的要求,帮助监护人对监护对象进行巡查的活动。 7.16 陪诊服务 accompany service 陪同居家老年人去医疗机构看病的活动。 7.17 助餐服务 meal helping service 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在服务半径内向有助餐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就餐、送餐、上门助(做)餐的活动。 7.18 助急服务 emergency services 提供的针对突发健康事件和突发安全事件作出的应急处理,宣讲及培训处理应急事件相关知识,配置、安装、使用和保养呼救器材等活动。 7.19 呼救 call for help 突发事件出现后,当事人求助于他人的行为,可分为现场呼救(呼唤找人)、电话呼救和使用急救呼叫器呼救。 7.20 急救呼叫器 emergency pager 连接居家老年人家庭与呼叫受理者(相关救援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的通讯工具。 7.21 自动体外除颤器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 自动分析心跳,呼吸骤停的伤病患者的心电图,并在需要除颤(电击)时根据语音等指示实施除颤的医疗仪器。 7.22 高危老年 high risk elders 经过医务人员的专业评估,身体状况较差,容易发生各种急症及伤害的老年人。 7.23 短期照护服务 care service of for short time

13

T/DSFX 12001—2017 为居家的老年人在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机构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延续、慢病日常护理、应急急救、辅具康复护理、精神慰籍、安全保护、临终关怀及其他相关活动。 7.24 清洁服务 cleaning service 使物体及表面达到清洁卫生的状态的过程。 7.25 病媒生物 disease vector 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一般指人类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最常见四大生物为: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7.26 病媒生物防治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 vector 对病媒生物的预防、控制。 7.28 居家养老服务设备 home-based service equipment 养老服务机构内配备的向老年人提供居家服务的器材。 7.29 居家适老化改造 home modification for the aged 通过施工改造、设施配备、辅具适配等方式,改善老年人的居家生活环境,对老年人缺失的生活能力进行补偿或代偿,缓解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变化导致的生活不适应。 7.30 需求评估 demand assessment 对老年人提出的服务申请,按其健康状况进行专业评价。 7.31 助医服务 medical aid service 提供老年人居家及社区养老照护及老年医护辅助服务的行为。 7.32 出院延续服务 continuing care service after hospital discharge

对从医疗机构出院回到社区及居家的老年人,依据出院医嘱,进行的生活能力恢复与照护活动。 7.33 管路及造口护理服务 line and ostomy service 为居家的携带体内置管或体外造口老年人,提供符合卫生安全规范的维护与观察行为。 7.34 长期照护 long term care

为失能老年人提供的生活能力恢复及照护、精神慰藉、社会交往和临终关怀等活动。 7.35 中期照护 intermediate care 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的,针对具有功能恢复潜能的因疾病导致生活功能障碍的老年人,进行的以康复为主要治疗手段的急性恢复期的老年医护辅助活动。 7.36 老年综合评估 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 采用多学科方法对老年人的躯体情况、功能状态、心理健康和社会环境状况的评估。 7.37 14

T/DSFX 12001—2017 健康指导 health guidance management 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应对身体不适的方法、预防及老年人常见疾病以及应急措施等有关健康方面的指导。 7.38 辅助器具 aids adaptation 能够有效地防止、弥补、减轻或替代因残障或失能造成身体功能减弱或丧失的产品、器械或技术系统。 7.39 康复辅助器具适配 rehabilitation aids service adaptation

根据服务对象的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能力、使用环境等因素,运用辅助技术相关知识和理论,为其配置适宜的康复辅助器具。 7.40 康复服务 rehabilitation service 针对老年人的康复需求所提供的,旨在改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性活动。 7.41 精神慰藉服务 spiritual comfort services 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缓解精神压力的活动。 7.42 护理分级 nursing classification

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和(或)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 7.43 自理能力 ability of self--care 在生活中个体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 7.44 日常生活活动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

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活动。 7.45 集中就餐服务 centralized dining service 在指定就餐场所定时为老年人提供餐食的服务形式。 7.46 送餐服务 room service 根据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的需要,将餐食送到老年人家中的服务活动。以及餐饮企业定时将餐食送到集中就餐场所,由服务组织进行分餐的服务形式。 7.47 入户助餐服务 home meal-assistance service 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定时上门,烹制菜肴、加工制作食物、协助老年人进食的活动。 7.48 吞咽功能评估 swallowing function evaluation 对老年人的咀嚼和吞咽能力进行的评估。 7.49 营养风险筛查 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采用评分的方法对老年人存在的营养缺乏的风险加以量度筛查。 7.50

15

T/DSFX 12001—2017 膳食类型 meal type 食物加工的程度,分为普通饮食、软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流质饮食。 7.51 基本膳食 basic diet 为无特殊膳食限制的老年人提供的餐食。

7.52 特殊疾病管理膳食 special disease management diet 为有特殊膳食限制的老年人提供的餐食。 7.53 营养配餐服务 nutrition catering services 提供适合居家老年人营养需求、搭配合理的套餐服务活动。 7.54 压疮(褥疮) pressure sores 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而致组织溃烂坏死。 7.55 坠床 fall from the beds 未正确使用床档或未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使老年人从床上坠下。 7.56 跌倒 fall 突然或非故意倒于地面或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 7.57 走失 lost

因外出迷路不返回而不知下落。 7.58 咀嚼障碍 chewing disorder 不能将食物充分嚼碎的一种临床症状。 7.59 噎食 choking 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引起呼吸窒息。 7.60 呛咳 cough 异物(刺激性气体或水、食物等)进入气管引起咳嗽,突然喷出异物。 7.61 安宁服务 peaceful service 以临终老年人和家属为中心,提供包括疼痛及其它症状的缓解,舒适照护,心理、精神和社会支持,人文关怀等的活动过程。 7.62 临终关怀服务 hospice care service 运用医学、护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为临终者及其家属提供的全面照护,使临终者能够舒适、安详、有尊严、无痛苦地走完人生最后的阶段;同时使其家属身心得到保护和慰籍。 7.63 社会支持 community support 为临终者提供法律服务、资金担保、监护和委托代理责任的个人、组织以及支持性团体。

T/DSFX 12001—2017

参 考 文 献

【1】GB/T 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2】GB/T 19004.2-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求 第2部分:服务指南 【3】GB/T 20001.1-2001 标准编写规则 第1部分:术语 【4】GB/T 23694-2009 风险管理 术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第5篇: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用题”题的术语使用与答题规范

2008级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题的术语使用与答题规范

在现代文阅读中,评价和鉴赏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属创造思维。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近几年高考题,表达技巧主要侧重在表达作用的分析。要答好这类题目,除了必须掌握一定的写作、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外,掌握使用一定的鉴赏术语是非常必要的,而准确运用答题程式,尽量接近标准答案则是抓高分的关键。

一、“作用题”常见命题表达式有: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 提问变式: 1)为什么这样写? 2)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 3)删去这一部分可以吗?

二、“作用题”设题角度及其范围:

①首段(末段)的作用 ②文中写这些内容的作用 ③修辞的作用 ④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⑤表达手法及其作用 ⑥不同人称的作用。

三、要注意掌握答题模式。

1、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1.(2008年四川卷第17题)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例2.(2007年辽宁卷第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例3.(2008年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例4.(2007年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

散文(小说)开头,形式不拘一格,作用也多种多样:或开门见山,点题明目;或宕笔引题,铺垫后文;或总括全文,点题明旨;或描写景物,渲染氛围。结尾是一篇文章的总收束,好的结尾能给人深刻的印象,或如“豹尾”“撞钟”,引人振奋;或如“临去秋波”,含蓄隽永,耐人回味。无论开头还是结尾,都可以从“内容”“形式”两方面分析其作用。

【考试备选术语】

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等。

【答题规范】

以上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要根据文章从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根据文本内容,可拟制答案如下:

例1.(四川卷)开始写“我爱水”既照应了标题,又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同时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使行文自然巧妙;

例2.(辽宁卷)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深刻意蕴预设了空间。

3、2008年全国卷Ⅰ的《阳关古道苍凉美》,作者主要采用回忆与实景比照的方式赞美阳关,结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的作用为:回应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2007年全国卷Ⅰ的《总想为你唱支歌》,写“戈壁石”的作用是: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2、文中内容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5.(2007年江西卷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例6.(2008年山东卷第19题)“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首先确认指定内容在文本中的位置,然后分析它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议论、叙述还是描写,使答案更有针对性,如属议论文体中举例论证,答题思路则可概括为“论点+作用”,具体事例一般有“丰富内容,突出中心,增强说服力的作用”。最后根据指定内容的位置,联系上下文,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思考作答。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要具体回答怎样承上、如何启下。有时,对文章上下文内容的检索要认真仔细,弄清楚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

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一致,那么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或烘托、铺垫)。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

【备选术语】

承上启下、过渡、总领后文、照应前文、引出全文关键词、衬托 烘托、铺垫、反衬。

【答题规范】

例5中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例6的“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根据山东卷《歌德之勺》的具体内容,一句承接上文作者谈年轻时阅读歌德作品的情况,开启了下文作者对歌德故居的描述,尤其是对大炊勺的描述。

3、修辞手法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7.(2004年重庆卷第20题)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解题思路】

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排比、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反语、设问、反问(或反诘)、借代、层递、反复等;其次,结合语句分析其具体作用。一般来说,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拟人的作用是赋予人的感情, 4

便于抒发情感;对比有突出或反衬的作用;反复能起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题的作用等。

【备选术语】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突出思想,强调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对比中有正比,就是平常说的衬托,术语有侧面烘托 衬托(烘托);有反比,就是平常说的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答题规范】

“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这句话照应了文章题目;作者以巍峨高大的山峦作喻,形象传神地写出这些年轻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同时,歌颂了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热情赞扬和仰慕之情。

4、表现手法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8.(2008年北京卷第19题)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解题思路】

明确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类比、象征、联想、想象、托物言志、铺垫、比兴、烘托、白描等。衬托的作用是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渲染的作用是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等。在此基础上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解题步骤:手法+分析(举例)+作用,分析时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切合手法的特点,表述作用时要符合作者写作的动机及主旨。

【备选术语】

白描、象征、反讽、类比、联想、想象、托物言志、铺垫、比兴。 【答题规范】

北京卷材料是《碧云寺的秋色》,文章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其作用是: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从而凸显了文章主旨——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

5、表达方式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9.(2006年安徽卷第17题)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

例10.(2008年宁琼卷第12题)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首先要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其次要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中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如: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白描简笔勾勒,准确传神;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细节描写准确鲜明传神;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委婉含蓄等。第三要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备选术语】 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答题规范】

例9可答为:以秀美的山河烘托两位爱国诗人的伟大形象,以宁静的环境衬托作者激荡的内心世界。

例10可这样答:第一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是:烘托了自然环境的凄冷,为故事结局预设感伤基调,同时烘托出警察吉米忠于职守、不徇私情的坚毅个性。第二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为:渲染两人无话可说的沉寂氛围,暗示了警察吉米内心的凄苦、矛盾,同时也为下文便衣警察的出现起到了情节转换的作用。

6、不同人称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11(2008年浙江卷第21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例12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06年辽宁卷,原文《杨柳》)

【解题思路】

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如:第一人称则便于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情真挚。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拉近距离,便于抒情,有真切感、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备选术语】

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

第二人称,是呼告修辞,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

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答题规范】

例11答:“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了乌米的形象,借“我”的感触揭示了全文主旨;

例12答: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形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还有诸如“插入史实某一事件的作用”, “引用诗文或格言的作用”,“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写作上由实而虚的作用”等等,由于篇幅关系,就不详述了,可以参考上文例子,触类旁通。我在这里特别要提醒考生,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答题,千万不要只答一个术语。这是考生普遍犯的一个错误,也因此丢掉了许多分,丢掉了许多关系到命运的分。这是确确实实要吸取的教训。

第6篇: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化综合系统术语定义规范参考V1.0范文

网格管理信息化综合系统术语定义规范

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由政法委牵头,整合政法各部门、公安、司法、信访、民政、安监、工商、人口计生、教育、卫生、人社、住建、应急等多个职能部门力量,以网格为管理单元,构建区域化、网络化、社会化、信息化的网格管理综合系统,实现资源共享、联动共管、动态跟踪、全面覆盖、高效快捷、科学管理社会和服务民生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 网格管理子系统 1. 服务团队

指辖区范围内各种各样团队信息,通过服务团队掌握当前区域下的服务工作开展情况。每个团队包括团队自身信息、团队成员信息、团队服务记录信息。任何层级都可以增加本级的服务团队信息。

服务团队包括基层综治组织、基层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群防群治队伍、社会志愿者队伍、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网格化管理服务团队、其他共8大类,各大类下可以包含子类。团队成员对辖区内的实有人口、重点人口、育龄妇女、关怀对象、失业人员等各类人员提供服务,以服务记录方式存在,从人员角度出发,便于掌握哪些人已接受过服务及其接受过的具体服务信息,哪些人还未接受过服务,需要及时给予提供服务。一个成员可以在当前区域内的多个团队中同时担任多种职务。一条服务记录的服务成员只允许属于同一个服务团队,服务对象只允许属于同一个类型的人员。

服务团队解散后,通过注销加以区别,解除成员和其的关系,但其原有的服务成员及服务记录仍能查阅。服务成员不再担任某个团队中的职务后,通过注销加以区别,且无法以已注销的成员身份添加任何服务记录。删除成员时,需要确保此成员下没有任何服务记录,否则只能注销。

二、 人口管理子系统

人口管理子系统是以实有人口为基础,通过整合各职能部门业务数据信息,形成人口数据库。单个个体人信息包括两大类:人口公共信息和人口扩展信息。其中人口公共信息包括人口基本信息、户籍信息、流动信息(针对流动人口)、住房信息等;人口扩展信息包括相关职能部门业务信息和接收到的政府部门或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信息。通过人口数据库的建立,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从而避免“条块分割、免信息孤岛”的存在,实现对网格内的每个人员提供全方位管理服务。

1 图1—人口数据库

人口管理实有人口业务人员重点人口户籍人口流动人口未落户人口境外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精神病人重点青少年育龄妇女关怀对象失业人员重点上访人员危险品从业人员 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需要救助人员

实有人口主要包括户籍人口、流动人口、未落户人口、境外人员;职能部门业务数据作为实有人口的附属信息,包括重点人口信息(共7类)、计生业务信息、民政业务信息(共4类)、社会保障业务等,可根据实际建设要求进行无限扩展。

查看单个个体人信息时,家庭(户籍)信息除展现基本信息外,还以列表方式展现成员信息;住房信息除展现基本信息外,还以列表方式展现成员信息。

图2—单个个体人信息

实有人口和业务人口之间的关联关系有3种模式,一个系统只能采取一种管理模式。详细请见《实有人口和业务人员关联关系》。具体3种模式是:

(1) 相互完全独立;

2 (2) 以实有人口为基础,所有业务数据需在实口已存在的前提下才能维护 (3) 以实有人口为基础,维护业务数据时若实口中还未存在,则可以同步生成实口 1. 实有人口

实有人口指当前辖区下的所有人口,从户籍角度区分,包括户籍人口、流动人口、未落户人口、境外人员。每个人员只能在网格层级新增,在同一网格内以身份证唯一,各类人员间存在互斥,即一个实有人口在一个网格内只能是其中一类。当不属于该网格的实有人口时,通过注销加以区别,同时注明注销原因和注销时间。每条数据信息将会记录最后更新时间,便于掌握数据新鲜程度。

1) 户籍人口(常住人口)

指公民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已在其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

2) 流动人口

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 3) 未落户人口

指没有户口或手持户口未落(俗称口袋户口)的人口。如出生未落、持证未落、证件遗失等。当网格内的未落户人员落户到本网格时,提供落户功能。落户后,此人在未落户模块状态为注销状态,注销原因为已落户,并需注明落户时间。

4) 境外人员

包括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华侨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中国公民。 5) 户籍家庭

严格根据户籍制度管理,以公安户口本为户籍家庭单元进行管理。

以“户号”为单元,对本区域的户籍人口进行统一管理,包括管理维护成员、重置户号、更换户主、删除空户。成员范围指当前区域内未注销未于当前户号关联的户籍人口。

6) 家庭信息(广义)

以家庭编号为纽带,通过自行组建家庭成员方式组成家庭单元,从而形成管理单元。 支持可配置。以“家庭户号”为单元,对本区域的实有人口进行统一管理,包括管理维护成员、重置户号、更换户主、删除空户。成员范围指当前区域内未注销未于当前户号关联的实有人口。

2. 重点人口

3 重点人口指当前辖区下所有需要特别关注的人员,包括7类。每个人员只能在网格层级新增,一个人员在同一网格内可以同时属于多种类型重点人口,每类重点人口以身份证唯一。当不再属于重点关注对象时,通过取消关注加以区别,同时注明取消原因和取消关注时间。再次属于重点人口时,通过重新关注恢复关注状态。每条数据信息将会记录最后更新时间,便于掌握数据新鲜程度。

1) 刑释解教人员

指刑满释放五年内,解除劳动教养三年内人员。

刑释人员刑释时间满5年、解教人员解教时间满3年后自动取消关注,系统自动发送站内信息提醒网格管理人员。

2) 社区矫正人员

指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纳入社区进行矫正的人员。刑法执行类别包括管制,缓刑,假释,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社区矫正人员期满后成为刑释解教人员。

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时间到期后自动取消关注,系统自动发送站内信息提醒网格管理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可手动转为刑释解教人员。

3) 吸毒人员

指吸食或使用毒品的人员。 4) 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

指用武力有伤害他人或者自己的行为能力、想法、冲动、倾向的精神病患者。通俗的意思是指有暴力倾向的神经病病人。

5) 重点青少年

指6周岁(含)以上,25周岁(含)以下,无职业的闲散青少年。包括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流浪乞讨青少年等。

重点青少年满25周岁后自动取消关注,系统自动发送站内信息提醒网格管理人员。 6) 重点上访人员 包括信访和上访人员。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4 上访,即群众越过底层相关国家机关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寻求解决的一种途径。 7) 危险品从业人员

指主要从事危险化学品的操作工、运输押运工、储存保管员。 3. 育龄妇女

育龄妇女指当前辖区下合适生小孩的年龄段的妇女的统称。理论上一般指妇女截止统计点处于15~49周岁,不管未婚、已婚和丧偶。

每个育龄妇女只能在网格层级新增,以身份证唯一。当因离开或其他原因不再属于育龄妇女时,通过取消关注加以区别,同时注明取消原因和取消关注时间。再次属于育龄妇女时,通过重新关注恢复关注状态。每条数据信息将会记录最后更新时间,便于掌握数据新鲜程度。

4. 关怀对象

指需要给予特别关心帮助的人,这里主要指从民政角度出发。包括5类。每个人员只能在网格层级新增,一个人员在同一网格内可以同时属于多种类型关怀对象,每类关怀对象以身份证唯一。当不再属于关怀对象时,通过取消关注加以区别,同时注明取消原因和取消关注时间。再次属于关怀对象时,通过重新关注恢复关注状态。每条数据信息将会记录最后更新时间,便于掌握数据新鲜程度。

1) 老年人

指当前辖区下60周岁(含)以上的公民。

辖区内实有人口一旦符合老年人条件的,系统自动标记为老年人,并在老年人模块同步生成数据,同时系统自动发送站内信息提醒网格管理人员。

2) 残疾人

指当前辖区下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等的人。

3) 优抚对象

根据我国《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优抚对象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服现役或者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以及复员军人、退伍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现役军人家属。

家属是指军人(含烈士)的父母、配偶、子女,以及依靠军人生活的十八周岁以下的弟妹、军人自幼曾依靠其抚养现在又必须依靠军人生活的其他亲属。

5 4) 需要救助人员

指当前辖区下经济困难,劳动困难,就业困难,低保户等一些生活无法保障群体。 5. 失业人员

指当前辖区下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目前无工作,并以某种方式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包括就业、转失业的人员和新生劳动力中未实现就业的人员。

三、 实有房屋子系统

实有房屋是指已建成并达到入住或使用条件的、含自有(私有)房屋在内的各类房屋。每个房屋只能在网格层级新增,以房屋编号为唯一。支持房屋编号修改功能,修改后的房屋编号若已存在,则给予提示。

每条数据信息将会记录最后更新时间,便于掌握数据新鲜程度。

若把实有人口和所居住(购买或租赁)的房屋关联起来共同管理,通过房子查找居住在该房子里的所有人员信息,从而实现居住地管理。详见《以房管人》

注意:每个人分两种状态,有居住地址和无居住地址。针对有居住地址的人,需填写房屋编号和房屋地址;针对无居住地址的人,需填写无房原因(此项慎用)。以房管人仅管理有房子居住的人员信息。

从是否出租角度划分,实有房屋分为出租房和非出租房。 1. 实有房屋 2. 出租房

出租房是指出租人(一般为房屋所有权人)将房屋出租给承租人居住或提供给他人从事经营活动及以合作方式与他人从事经营活动,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

当房屋不再出租时,通过注销加以区别,同时注明注销原因和注销时间。再次属于出租房时,通过取消注销恢复状态。每条数据信息将会记录最后更新时间,便于掌握数据新鲜程度。

四、 组织场所子系统

组织场所子系统是指辖区下的所有实有单位、重点场所、两新组织的管理维护。 1. 实有单位

实有单位指在工商注册过的实体。每个单位只能在网格层级新增,在同一网格内以营业执照号码唯一。当实有单位不存在时,通过注销加以区别,同时注明注销原因和注销时间。每条数据信息将会记录最后更新时间,便于掌握数据新鲜程度。

6 2. 重点场所

重点场所指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会带来危害的单位或区域。每一个场所只能在网格层级新增,一个场所在同一网格内可以同时属于多种场所类型。当不再属于重点场所时,通过取消关注加以区别,同时注明取消关注原因和取消关注时间。每条数据信息将会记录最后更新时间,便于掌握数据新鲜程度。

每类重点场所都有关注等级,在列表中以图例方式展现,绿色代表等级为“一般”,黄色代表等级“中等”,红色代表等级“严重”。

1) 安全生产重点 主要指安全生产重点企业。 2) 治安重点

主要指治安重点场所,包括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流动人口集聚的村(社区)、宾馆旅馆、出租房屋区、娱乐场所、批发市场、矿山石场、车站码头、其他等

3) 消防安全重点

主要指场所,包括商场、市场、娱乐场所、重点单位、其他等。 4) 学校 5) 其他重点场所 3. 两新组织 1) 新经济组织

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外商经济控制企业,港澳台经济控制企业,非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非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等。每一个新经济组织只能在网格层级新增,当不再属于新经济组织时,通过注销加以区别,同时注明注销原因和注销时间。每条数据信息将会记录最后更新时间,便于掌握数据新鲜程度。

2) 社会组织

在我国是指相对于政党,政府等传统组织形态之外的各类民间性的社会组织,除了包含根据法规合法允许登记注册的各类民间组织以外,还包含目前法律法规还不能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间自发性的非政府组织和准民间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部分中介组织以及社区活动团队。任何一层级都可以增加新社会组织,当不再属于新经济组织时,通过注销加以区别,同时注明注销原因和注销时间。每条数据信息将会记录最后更新时间,便于掌握数据新鲜程度。

7

五、 数据管理子系统

新增一种数据来源方式,即由职能部门按照统一模板方式批量导入数据,再由网格人员把属于本网格的数据进行逐条认领。

1、 外部数据导入

导入模板中的所有数据必须指定到县区级,导入时不支持重复性校验。

1) 针对人员类,只要身份证或姓名有一项已填写均能导入成功,否则导入失败。 2) 针对企业组织场所类,只要名称已填写均能导入成功,否则导入失败。

3) 数据导入时做业务属性类别的校验(通过excel表格列数判断,若列数不符合,则给予提示),即刑释解教人员模板只能导入到刑释解教人员模块。

2、 外部数据认领

认领时所有数据必须指定到具体网格。

数据认领时,导入库中重复的数据(人员类指以“所属网格+姓名+身份证”唯一)只要有一条被认领,则相同数据默认为同一条数据且被认领。

导入库中的数据,一条只能被认领一次。 认领结果分2种:

1) 认领成功:只要所有数据都认领成功,则直接定位到“认领成功”列表 2) 认领失败:只要有一条或多条数据认领失败,则直接定位到“认领失败列表”

认领失败原因有2种:

A:信息不完善,则给予完善信息操作链接,待信息完善后进行认领

B:数据重复,则给予比对并修改重复数据链接,待比对完成后进行认领

8

第7篇:建桥围棋术语提子,一些围棋常用术语

现在为大家介绍一下围棋术语提子,棋迷大声唱:我说我的眼里只有你(围棋),关于围棋术语提子我有以下一些与大家分享。

棋龄长而棋力低者: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

旁人看棋痴:……像白天不懂夜的黑,不懂那星星为何会坠跌。白棋获胜:漫天雪花飘的都是我的爱……

黑棋获胜:黑头发飘起来,飘起来,闪着光,追着风,流动着爱。

复盘: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关于棋子与棋盘:长路奉献给远方,玫瑰奉献给爱情,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爱人。挂盘讲解: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看过来……这里的世界很精彩。

关于女子世界大赛: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不知能做几日停留?我们已经分别得太久太久。

模仿棋:月亮走,我也走……绝对先手:跟我走吧!天亮就出发…… 棋迷看讲座:请你再为我点亮一盏烛光,因为我早已迷失了方向……

连战连败的感觉:就让雨把我的头发淋湿,就让风将我的眼泪吹干,反正我早已不在乎…… 三劫循环:山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心也转。 围棋进奥运:千年等一回,我无悔啊……

打劫: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茫茫人海狂风暴雨…… 弃子: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你为什么不说话……

中国围棋: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是那座山,河也还是那条河…… 中国棋迷: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中国围棋:再也不能这样过,再也不能这样活,生活就得前思后想,想好了你再做…… 快棋比赛:跟着感觉走,紧抓着梦的手……

大优翻盘: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愚形: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 初学者与《围棋报》:……人生旅途充满艰辛与坎坷,我需要你的双手牵引。

选择大场: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我不知道……哪个更圆,哪个更亮…… 围棋魔鬼词典 定式:有人在无法理解围棋的博大精深时想出的下策,结果人为地阻碍了围棋自由发展的空间。

急所:战场上的制高点,进可攻,退可守。见合: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试应手:兵书云“声东击西,围魏救赵”是也。

外势:形象工程,但有时会成为好大喜功者的面子工程。 实地:武宫正树终局时不得不面对的一种东西。

侵削:人群中的知足常乐者,有时会被人指责为不思进取。

打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不管结局怎样,其过程都是悲壮的。 棋筋: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东西。

随手:人在趾高气扬时不注意流露出的真实的一面。无理手:“我是流氓,我怕谁!”黔驴技穷时的无奈之举。

缓手:贪功冒进者评论沉着冷静者的一句口头禅;本手没有被人承认之前叫缓手。 骗招:有时可逞一时之能,但终究难登大雅之堂。败招:高手把这叫胜负手。

弃子: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过河拆桥”,人世间最令人心寒的一面。屠龙:狗急了也会跳墙,小心为妙。

脱先:聪明人自以为聪明的地方,但有时自酿的苦酒还得自己喝。 生死劫:一山不容二虎,所以才会以性命相搏;开弓没有回头箭。 单片劫:赌徒输得只剩下一条裤衩时演绎的最后的疯狂。苦活: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 先手官子: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后手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手筋: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可耻行为。本手: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愚形:好死不如赖活。高手打勺: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透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逃孤: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以卵击石,咎由自取。倒脱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倒扑:偷鸡不着蚀把米。天王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围棋术语提子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喜欢这些围棋术语提子。

第8篇:人力资源专业术语与 HR 术语英文对照

从事 人力资源管理 的你,肯定看过不少管理类的书籍,也牢记了不少管理的小诀窍与大道理,但你是否都懂得这些专业词语的解释与英文呢?以下是我总结出来的人力资源的专业术语解释与英文对照,记起来吧,肯定对你有帮助的。

HR 软件:人力资源软件,是对各类用来解 决人力资源信息化的软件 的统称,包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人才市场管理软件、人才测评软件、 360 度评估软件、员工满意度分析软件、企业学习解决方案(培训管理软件)等。一般所讲的 HR 软件,就是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软件。

HRIS :是 Human Re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 的缩写,意指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即也可以说是对上述各类软件的统称,只不过含义更广。

HRMS :是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的缩写,意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来讲,指的是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即人力资源管理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方法等构成的体系;就狭义来讲,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化:就像是说会计电算化一样,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来实现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电子化、自动化操作,相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来讲是一个比较低层次的词,电子化层次并不能提供智能分析、较强的相互关联等。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提供商或供应商:一般说 HRIS 供应商或提供商,就是指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或公司,是一个比较正式或大家比较习惯了的说法,表明这家企业具备为客户提供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而不再单纯是一个软件开发公司,具有综合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问题的能力。

ERP :是 E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的缩写,即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它的发展有以下几个阶段:

A. MIS 系统阶段(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

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记录大量原始数据、支持查询、汇总等方面的工作。

B. MRP 阶段( Material Require Planning )

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产品构成进行管理,借助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及系统对客户订单,在库物料,产品构成的管理能力,实现依据客户订单,按照产品结构清单展开并计算物料需求计划。实现减少库存,优化库存的管理目标。

C. MRP Ⅱ阶段( 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ning ,制造资源计划)

在 MRP 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系统增加了对企业生产中心、加工工时、生产能力等方面的管理,以实现计算机进行生产排程的功能,同时也将财务的功能囊括进来,在企业中形成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闭环管理系统,这种管理系统已能动态监察到产、供、销的全部生产过程。

D. ERP 阶段(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

进入 ERP 阶段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企业级的管理系统更为成熟,系统增加了包括财务预测、生产能力、调整资源调度等方面的功能。配合企业实现 JIT 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生产资源调度管理及辅助决策的功能。成为企业进行生产管理及决策的平台工具。

E. 电子商务时代的 ERP

Internet 技术的成熟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增加与客户或供应商实现信息共享和直接的数据交换的能力,从而强化了企业间的联系,形成共同发展的生存链,体现企业为达到生存竟争的供应链管理想。 ERP 系统相应实现这方面的功能,使决策者及业务部门实现跨企业的联合作战。

SCM :是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的缩写,指供应链管理,是指企业的采购、库存等信息管理。

CRM :是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的缩写,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用来管理客户信息、交易记录、交易机会分析等。

就上述的概念来讲, ERP 涉及到财务管理、库存管理、进销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等。而 SCM 、 CRM 与 ERP 一起可以构建一个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

ASP :是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 的简称,意指应用服务提供商,是指一个这样的企业,他拥有一套信息管理系统,或者是 ERP 、或者是 CRM ,或者是 SCM ,又或者是 HRIS ,他建好一个网站,把系统放在网站上,不是把这个系统卖给哪个企业使用,而是租赁给企业使用,给企业一个用户名和帐号,企业可以登陆这个网站使用。这样的优点是:第一,降低了购买全套系统的成本,第二,节省了因为上这个系统而需要采购的硬件成本,比如服务器等,第三,节省了人员维护成本等。缺点是灵活性、针对性不太强。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用户。这个市场会在三年后在国内大规模启动,目前对于国内的 HRIS 提供商开始提供 ASP 服务,还为时过早。

ESS :是 Employee Self Service 的简称,指员工自助服务,即员工利用系统提供的功能自己更新自己的人事信息、学习记录、以及其他信息,网上申请培训课程,申请休假、查询薪酬信息、查询考勤记录等。

Terminologie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RM

人力资源经理 ---- human resource manager高级管理人员 ----executive

职业 ----profession道德标准 ----ethics

操作工 ----operative employees专家 ----specialist

人力资源认证协会 ----the Human Resource Certification Institute, HRCI

外部环境 ----external environment

内部环境 ----internal environment政策 ----policy

企业文化 ----corporate culture目标 ----mission股东 ----shareholders

非正式组织 ----informal organization跨国公司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MNC

管理多样性 ----managing diversity工作 ----job职位 ----posting

工作分析 ----job analysis工作说明 ----job description

工作规范 ----job specification工作分析计划表 ----job analysis schedule, JAS

职位分析问卷调查法 ----Management Position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 MPDQ

行政秘书 ----executive secretary

地区服务经理助理 ----assistant district service manager

人力资源计划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HRP战略规划 ----strategic planning

长期趋势 ----long term trend要求预测 ----requirement forecast

供给预测 ----availability forecast管理人力储备 ----management inventory

裁减 ----downsizing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Human Re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 HRIS

招聘 ----recruitment员工申请表 ----employee requisition

招聘方法 ----recruitment methods内部提升 ----Promotion From Within ,PFW

工作公告 ----job posting广告 ----advertising职业介绍所 ----employment agency特殊事件 ----special events实习 ----internship选择 ----selection

选择率 ----selection rate简历 ----resume标准化 ----standardization

有效性 ----validity客观性 ----objectivity规范 ----norm

录用分数线 ----cutoff score准确度 ----aiming业务知识测试 ----job knowledge tests求职面试 ----employment interview非结构化面试 ----unstructured interview

结构化面试 ----structured interview小组面试 ----group interview

职业兴趣测试 ----vocational interest tests会议型面试 ----board interview

组织变化与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HRD

培训 ----training开发 ----development定位 ----orientation训练 ----coaching辅导 ----mentoring经营管理策略 ----business games案例研究 ----case study

会议方法 ----conference method角色扮演 ----role playing工作轮换 ----job rotating

在职培训 ----on-the-job training ,OJT媒介 ----media

企业文化与组织发展

企业文化 ----corporate culture组织发展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OD

调查反馈 ----survey feedback质量圈 ----quality circles

目标管理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MBO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团队建设 ----team building

职业计划与发展

职业 ----career职业计划 ----career planning

职业道路 ----career path职业发展 ----career development

自我评价 ----self-assessment职业动机 ----career anchors

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 ----Performance Appraisal, PA小组评价 ----group appraisal

业绩评定表 ----rating scales method关键事件法 ----critical incident method

排列法 ----ranking method平行比较法 ----paired comparison

硬性分布法 ----forced distribution method晕圈错误 ----halo error

宽松 ----leniency严格 ----strictness反馈 -----degree feedback

叙述法 ----essay method集中趋势 ----central tendency

报酬与福利

报酬 ----compensation直接经济报酬 ----direct financial compensation

间接经济报酬 ----indirect financial compensation非经济报酬 ----no financial compensation公平 ----equity外部公平 ----external equity内部公平 ----internal equity

员工公平 ----employee equity小组公平 ----team equity工资水平领先者 ----pay leaders现行工资率 ----going rate工资水平居后者 ----pay followers劳动力市场 ----labor market工作评价 ----job evaluation排列法 ----ranking method分类法 ----classification method因素比较法 ----factor comparison method评分法 ----point method

海氏指示图表个人能力分析法 ----Hay Guide Chart-profile Method

工作定价 ----job pricing工资等级 ----pay grade

工资曲线 ----wage curve工资幅度 ----pay range

福利和其它报酬问题

福利 ( 间接经济补偿

员工股权计划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 ESOP

值班津贴 ----shift differential奖金 ----incentive compensation

分红制 ----profit sharing

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

安全 ----safety健康 ----health频率 ----frequency rate紧张 ----stress

角色冲突 ----role conflict催眠法 ----hypnosis酗酒 ----alcoholism

员工和劳动关系

工会 ----union地方工会 ----local union行业工会 ----craft union

产业工会 ----industrial union全国工会 ----national union谈判组 ----bargaining union劳资谈判 ----collective bargaining仲裁 ----arbitration罢工 ----strike

内部员工关系 ----internal employee relations纪律 ----discipline

纪律处分 ----disciplinary action

申诉 ----grievance降职 ----demotion调动 ----transfer晋升 ----promotion

第9篇:国际贸易术语的变化及贸易术语的合理选用

【摘要】国际贸易术语Trade Terms of 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价格术语,是国际贸易中定型化的买卖条件,"Incoterms"是国际贸易术语的英文缩写,它主要描述了货物由卖方交付给买方过程中所涉及的工作、成本和风险。同时,选用合理的贸易术语也是贸易双方在贸易过程中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 国际贸易术语; 变化趋势:选择; 【正文】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把某些和价格密切相关的贸易条件与价格直接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若干种报价的模式。每一模式都规定了买卖双方在某些贸易条件中所承担的义务。用来说明这种义务的术语,称之为贸易术语。贸易术语所表示的贸易条件,主要分两个方面:其一,说明商品的价格构成,是否包括成本以外的主要从属费用,即运费和保险;其二,确定交货条件,即说明买卖双方在交接货物方面彼此所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的划分。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中表示价格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开报价中使用贸易术语,明确了双方在货物交接方面各自应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说明了商品的价格构成。从而简化了交易磋商的手续,缩短了成交时间。由于规定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对买卖双方应该承担的义务,作了完整而确切的解释,因而避免了由于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不一致,在履约中可能产生的某些争议。

一 国际贸易术语的变化

(一)国际贸易术语的产生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不同国家对贸易术语的多种解释引起的误解阻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基于便利商人们使用,在进行涉外买卖合同所共同使用贸易术语的不同国家,有一个准确的贸易术语解释出版物是很有必要的。最早规范国际贸易术语的有关成文管理产生于 20 世纪 20 年代,主要宗旨是为了解决各国对贸易术语理解上的分歧。国际商会、国际法协会等国际组织倡导并制定出了解释贸易术语的规则。梁乃锋.在国际贸易术语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中提到“摘要的第一版于 1923 年出版,内容包括几个国家对下列几种术语的定义: FOB,FAS,FOT或 FOR,Free Delivered,CIF 以及 C&F。摘要的第二版于 1929年出版,内容有了充实,摘录了 35 个国家对上述 6 种术语解释,并予以整理。几乎与此同时的 1928 年,国际法协会在华沙举行会议,制定了关于 CIF 买卖合同的统一规则,共 22条,称为《1928 年华沙规则》。”①经过 1930 年纽约会议、1931 年巴黎会议和 1932 年牛津会议修订为 21 条,定名为《1932 年华沙 -牛津规则》,专门用来解释CIF合同,对于CIF的性质、买卖双方所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的划分以及货物所有权转移的方式等问题作了比较详细的解释。

(二)国际贸易术语的发展

1、《INCOTERMS 1936》。国际商会首次公布了对国际贸易术语的统一解释,定名为《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即《INCOTERMS 1936》) ,规则将贸易术语分为 11 种,每一术语订明买卖双方应尽的义务,以供商人自由采用。

2、《1941 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1940 年,美国商会、美国进口协会所组成的联合委员会对其在 1919 年发布的《美国对外贸易定义》进行了修订,使买卖双方的责任更加明晰和可操作性,于 1941 年实施,称为《1941 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该修订本对 Ex、FOB、FAS、C&F、CIF、ExDock 做详尽解释,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该惯例一直沿用至今,特别是与美国的贸易中很多贸易商会援引该惯例中的条例作为交易条件。

3、1967年国际商会补充了边境交货( DAF )和完税后交货( DDP )两种贸易术语,这次变化主要是由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针对西欧与东欧国家和前苏联以及东欧国家与前苏联之间盛行边境交货及进口国目的地交货的贸易实务。

4、1976年又鉴于航空运输货物的情况日益普遍增订了机场交货( FOB Air Port)术语,适用范围再次扩大。

5、《INCOTERMS 2000》。为使贸易术语更进一步适应世界上无关税区的发展、交易中使用电子讯息的增多以及运输方式的变化,国际商会再次对《国际贸易解释通则》进行修订,并于 1999 年 7 月公布《INCOTERMS 2000》,于 2000 年 1 月 1 日起生效。《INCOTERMS 2000》只对销售合同中买卖双方关系中一些方面加以规定,只涉及与交货有关的事项,包括货进口和出口清关、货物包装的义务、买方受领货物的义务、提供证明各项义务得到了履行的义务等,对于在货物买卖过程中的有关货物所有权和其他产权的转移,违约的后果或由于各种法律阻碍导致的免责事项等不加以规定。

6、2010 年 9 月 27日,国际商会正式推出《INCOTERMS 2010 》,并与《INCO-TERMS 2000》并用,新版本已于 2011 年 1 月 1 日正式生效。杨琪在《2010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变化及贸易术语的合理选择》中提到“相比,

二、国际贸易术语的合理选用

近年来,在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业务往来中由于贸易语选用不当造成的贸易纠纷和摩擦越来越严重,因此,在进出口业务中,外贸企业合理的选择国际贸易术语成为促进国际贸易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选择合理的贸易术语也要考虑多种因素。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选用贸易术语时,一般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选用价格术语必须体现我国的对外政策:我们必须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选择价格术语。选择双方熟悉的,对买卖双方都较为便利的价格术语,如FOB、CIF、CFR3种价格术语,已经成为各国商人经常使用的价格术语。且双方风险的划分界限是以装运港的船舷为界,这有利于双方履行合同。

2、选择贸易术语应该明确规定选用的版本:在选择之前应该尽可能地了解不同版本的特点,例如《INCOTERMS 2010>既适用于买卖合同的部分领域,切仅适用于货物贸易,对无形贸易并不适用。另外最应该注意的是,《2010年通则》并不能调整合同双方旧合同产生的所有权利和义务,其调整范围十分有限。如李大鹏在《合理地选择贸易术语》中提到“我国进出口商在对外签订合同时,应当尽可能地明确采用的版本,如”CIF INCOTERMS 2000”等③减少纠纷发生的可能。

3、选择贸易术语应选用合适的运输方式:按照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每种贸易术语都有其所适用的运输方式。FOB、CFR和CIF术语只适用于海洋运输和内河运输,而不适用于空运、铁路和公路运输。如果合同规定用空运、铁路或公路运送货物,则应选用FCA、 CPT或CIP术语。在出口货物中,如果货物是以集装箱运输或多式联运方式运输的,不采用FCA、CPT和CIP术语而,仍使用FOB、CFR或CIF,则会存在将我方的风险,从货交承运人延伸到装运港越过船舷的缺点。例如,出口企业可争取使CFR、CIF或CPT、CIP等术语,而进口企业则可尽力争取FOB、FCA或FAS等术语。如果其中一方无意承担运输或保险责任,尽力选用由对方负责此项责任的术语。如果采用海运的方式,进出口企业最好选用 FOB、CFR、CIF或FAS等适宜水运的贸易术语。而采用陆运时,可选用适合多种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如CPT、CIP、FCA等。此外,周婷.在《贸易术语的正确使用》中提到”如果进出口双方中的一方有足够的能力安排运输事宜,且经济上又比较划算,在能争取最低运费的情况下,可争取采用自行安排运输的贸易术语。”④例如,出口企业可争取使用CFR、CIF或CPT、CIP等术语,而进口企业则可尽力争取FOB、FCA或FAS等术语。如果其中一方无意承担运输或保险责任,尽力选用由对方负责此项责任的术语。

4、选择贸易术语时要注意合同履行的风险以及保险问题:在国际贸易中,货物一般要经过长途运输,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风险,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战争等无法预料和避免的情况时,货物运输的风险会大大加大。因此在选择贸易术语时应该考虑不同时期、不同路线、以及不同地区的运输风险状况,选择风险最小的贸易术语。许群爱在《试论国际贸易术语的选用及风险》中将贸易术语的风险进行排序:从 E 组—F 组一 C 组一 D 组, 总的趋势是:卖方的义务负担和风险逐渐加重,而买方的义务负担和 风险则逐渐减轻。⑤

5、选择贸易术语还要考虑货物自身的状况: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由于货物自身的特性常常会出现货物受损的状况,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贸易术语时候必须考虑货物的储存条件等各方面因素。

总之,在国际贸易实务中, 利用国际贸易术语的欺诈形式各式各样,层 出不穷,而不同的欺诈方式对应着不同的防范措施。 但不论在国际贸易之间发生何种影响贸易的因素,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一切尽量都考虑 到可能会发生的问题从而在进行贸易之前都做好相应的对策和规划 把问题都在源头分析透彻,做好应急的准备。 其间我们正确选择和巧 妙运用国际贸易术语和正确理解贸易术语将为我们在国际贸易中省 却许多人力物力财力从而为贸易流畅提供一个良好合作的空间,在当 前贸易中许多的惯用法因应为没有落实到位造成了不少的贸易摩擦 这就要我们认真仔细的去了解。

[1]梁乃锋. 国际贸易术语的变化和发展趋势[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6:102-104. [2]杨琪.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变化及贸易术语的合理选择[J]. 经营管理者,2011,05:399-400. [3]邓旭.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主要变化和发展[J]. 国际经贸探索,2011,12:61-67. [4]冯智慧. 透析国际贸易术语的选用[J]. 北方经贸,2005,04:96-97. [5]许群爱. 试论国际贸易术语的选用及风险[J]. 科技信息,2010,35:986-987. [6]王旭. 从一则案例看国际贸易术语的选用[J]. 北方经贸,2014,10:4-5. [7]周婷. 贸易术语的正确使用[J]. 进出口经理人,2008,04:46-47. [1]李大鹏. 合理地选用贸易术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2,03:44-47.

上一篇:变电站经济效益分析下一篇:信贷担保公司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