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专业的外语能力培养——以日语为例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旅游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进入发展阶段,日益发展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使旅游业从2001年开始进入提升和转型时期, 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强调我国旅游业以国内市场为基础。2013年正式颁布了《旅游法》,截至2011年底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一位,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和公民出境旅游消费居全球第三位。几年后,中国将成为国际旅游市场的第一大客源国。

这也就意味着市场亟需业务扎实、外语能力较高的复合型旅游人才。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从统计人数来看,无论是入境旅游市场的来华人数, 还是出境旅游的第一站国家人数,日本都是仅次于韩国排在第二位的。2010年来华人数达到373万,也就是说从旅游业的角度来讲,日语语言的学习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价值。然而,与此相对,日语导游队伍的建设则显得有些滞后,优秀人才缺口很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旅游专业日语教学质量和规模上的薄弱。

1 目前在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日语教学中普遍出现的问题

1.1 学生方面

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学生和普通高校生源相比,高考入学分数稍低,基础较差。有的学生在中学阶段英语成绩不理想,已经对外语学习产生心理距离。如果再重新学习一门外语,信心不足,兴趣不够。加之部分学生对日本的特殊民族情结,学习前就已经开始产生负面评价焦虑, 学习动机影响了学习效果,最终导致旅游日语专业的学生日语导游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不高,而非涉外旅游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就更差。

1.2 教师方面

教材单一,教学方法固化。大多数旅游专业的日语教材选用和英语二外相同的教材或是旅游日语教程, 知识密度大,若要按计划完成教学计划, 需要学生的高度配合, 包括预习、背诵、复习等。市面上的旅游日语教材例句没有时代性,大量使用汉语词汇而非更口语化的外来语, 有的又完全与旅游不相关。而在旅游日语专业学生和参加中英文导游资格考试的学生之间,教材上若无区分,最后成效也会大打折扣。在日语教学中,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实践互动环节较少,内容唯课本为是,枯燥乏味,脱离生活和旅游,这样一来学生即使在校内的考试中取得合格成绩,也是生硬的、表面的,难以灵活运用的语言知识,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很难发挥出来。

1.3 学校方面

专业的旅游日语起步晚,相对于英语教学,很多高职院校不够重视,设备不完善,如多媒体教室不足,图书馆相关书籍资料较少, 日语课时设置太少,跨专业师资力量有限,学生实践机会不多等。

2提升日语教学的质量,培养更优质的契合旅游市场的从业人才的途径

每种现象的产生都是综合因素的合力,如何让日语教学的质量得到切实的提升,如何培养出更优质的契合旅游市场的从业人才,这需要学生、教师、学校等多方面的改善和努力。

2.1 学校改善教学环境,重视日语教学,鼓励发展 “双师 ”或 “多师”型教师,提供教师的进修和培训机会

如对外语基础较好的旅游专业教师, 鼓励其提高外语水平,这样在课堂上就能将旅游的专业性和语言的运用结合得更加紧密。

开展模拟导游竞赛等奖励性的校园活动进行教学效果的检验,提高师生积极性。

加强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例如可与旅行社合作, 订单式输送合格毕业生, 这样可以提高对口就业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对优秀员工的需求。

2.2 教材进行多样化分类选用

根据授课对象不同,选用不同的课堂教材,如旅游日语专业可选择日语课程专业的《新编日语》等教材。而对其他旅游专业生,首先应调整课程目标(量化学生的知识程度对非日语专业生来说意义不大),夯实入门基础知识,令其掌握将来深入学习的一些必备知识(如日文输入法、知识点难易规律、其他日语学习途径)即可。

现在的互联网已经普及, 微博、微信引领的微时代已经来临,在书面教材之外,教师可推荐学生传统纸质的学习口语的书籍或是业内口碑较好的日语学习网站、微博和APP作为辅助教材。条件允许也可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室,通过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加强学生的视听感受和记忆力。而针对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如有学生酷爱动漫,有的喜欢文学)推荐相关领域的资料来源,当然这也就要求教师平日积累一定的数据资料, 教师之间也可进行资源共享。总之,在这个信息来源种类繁多的信息化时代,学生的教材不应该整齐划一,而应该是“私人定制”的、多元化的教材组合,可以分由几个固定模块组成,如主教材+网站+微博+电影…+音乐等,具体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等个性化特点,选择一套符合他的综合教材。这也可以称为教材定制化模式。

2.3 消除学生的焦虑和不自信的心理

为了消除学生的焦虑和不自信, 教师应增加文化导入环节的使用,在词汇例句解说中、知识点的由来中、关联背景的描述中等,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也在无形中让学生了解比语言更重要的文化根源。而文化导入的同时也会引起学生对中日文化差异的意识, 这有助于推动中日文化的有效交流,另外也可以从导游的流程和模块中(机场迎接、车内导游、景点导游、购物导游等)穿插日语的说法,这样既是对导游业务的复习又让学生学到了日语的常用语体验敬语的活用。

3结语

小语种导游在旅游市场的前景广阔, 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外语导游或是多语言的优质导游,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对外形象。而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大部分导游从业者的培养之地, 应结合自身实际,利用好网络信息,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尝试运用教材定制化模式。

摘要: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对旅游业的职业化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日语教学为例,针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的外语教学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旅游日语,教材定制化

上一篇:以调研为抓手,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建设下一篇:立德树人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