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借力智能工厂提升企业应急管理的思考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智能工厂

智能工厂, 就是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 实现工厂的办公、管理及生产自动化, 达到加强及规范企业管理、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进行安全生产、提供决策参考、加强外界联系的目的。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 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 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技术开始应用到工业生产, 提高企业的智能化应用水平, 逐渐向智能化工厂发展。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 将是我国石化行业转型创新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

智能工厂一般具备五个特征:自动化、数字化、可视化、模型化、集成化。建设智能工厂, 首先要从数字化工厂说起。我国石化工业已经基本实现了数字化, 通过对企业全部流程进行数据实时采集, 建立数据库, 实现了数字化管控。智能工厂正是建立在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上, 加强了信息管理运用, 可采集、分析、判断、预估各种数字化信息, 结合监控系统的可视技术和事故模型评估系统, 最大化地运用所有数据实现对生产的最优管控。

2 安全生产信息管理

2.1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

化工生产过程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连续作业等特点, 生产流程长, 生产工艺也相对复杂, 危险性大, 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 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我国近年来发生的“8·12”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7·16”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以及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化学事故博帕尔事故等, 都是在化工生产过程存在严重的管理漏洞, 最终达到安全管理中奶酪原理的条件, 产生严重的事故后果。

为了加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全面提升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水平, 安监总局2013年7月19日印发《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 (安监总管三[2013]88号。

《指导意见》是在参考美国PSM (过程安全管理) 标准基础上, 结合我国化工生产实际设置的, 从PSM的14个要素中选取了12项内容, 做为确保企业消除隐患、预防事故的12个要素。这些要素都来自于血淋淋的事故教训, 主要针对化工生产中易出现疏漏、易引发事故环节的安全管理。

12个要素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包括:安全生产信息管理;风险管理;装置运行安全管理;岗位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试生产安全管理;设备完好性 (完整性) ;作业安全管理;承包商管理;变更管理;应急管理;事故和事件管理;持续改进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工作。其目的是确保工艺设施如化工厂、炼油厂等得到安全的设计和运行, 专注于预防重大工艺事故, 如火灾、爆炸和有毒化学品的泄漏等。

2.2 安全生产信息管理

安全生产信息管理是过程安全管理十二个要素中的第一个要素, 也是最基础、最根本的一个要素。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是国际先进的重大工业事故预防和控制方法。而事故预防和控制, 最主要的就是辨识和防控风险, 需要知道什么东西有危险性、哪儿有危险、危险性有多大。所以说安全生产信息管理是过程安全管理中最基础、最根本的一个要素, 缺少了这个要素, 就根本不清楚有没有危险、有什么样的危险, 其它的要素就会因此而变成了无的之矢, 失去意义。

安全生产信息是指生产过程涉及的化学品危险性、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全部安全生产信息, 每一类信息又包含诸多内容, 如化学品危险性信息即化学品安全说明书 (MSDS) 包括了危险化学品组分、理化特性、燃烧与爆炸数据、健康危害数据等很多项内容。

《指导意见》指出, 安全生产信息管理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 全面收集安全生产信息。

(2) 充分利用安全生产信息。

(3) 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

2.3 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的拓展

化工企业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 其智能工厂建设的重点主要是围绕成熟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完善提升, 以及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融合, 通过两化融合的过程推动技术和管理的优化进步, 达到企业设备智能、管理智能、决策智能, 最终实现智能工厂。

借力于智能工厂, 我们能得到的信息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各类传感器数据、设备动静数据、产品数据、销售数据等数据, 智能工厂能够最大化地利用这些数据, 可以按一定的规律进行加工、组合形成新的信息, 以及对这些数据自动识别判断, 剔除无用的甚至错误的数据, 及时对一组或更多的数据组合, 形成局部和整体的综合信息, 自动判断单台设备、单个反应器、单套装置或整个作业区、整个工厂的生产运行状态, 提早发出预警信息便于及时、准确进行决策处理。

3 借力智能工厂, 结合安全生产信息管理, 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应急管理完全能够纳入到智能工厂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并建立应急管理中心, 最大限度地借力于智能工厂的信息化、智能化。

例如用于预警的现场可燃气、有毒气报警仪报警信息, 再结合现场设备或管道的介质信息, 压力、流量的变化信息, 以及实时的风力、风向信息, 能够自动判别最大可能性的泄漏点, 并根据相应的应急处置信息, 弹出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 自动或由人工确认进行处置, 自动向应急预案涉及的人员发送预警信息或自动拨打预警电话, 大大提高了应急处置的及时性。

另外, 还可以利用事故后果模拟软件 (例如DNV PHAST) 对火灾、以及有毒害气体泄漏扩散等典型事故后果的危险程度进行定量化模拟分析, 帮助应急处置人员划定事故状态下的防护距离和隔离区域, 及时调用相应的应急设施, 为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制定事故救援预案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现在, 已经有化工企业的智能工厂把视频监控系统融入到信息化处理平台, 这就使得应急指挥人员在应急管理中心, 除了能看到相关的应急处理数字或图形信息, 还能够看到现场的实时视频信息, 大大提高了应急管理中心对现场情况的掌握能力, 同时提高了对现场情况的判断和决策处置能力。

4 结语

智能工厂是我国石化工业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借力于智能工厂的信息化平台, 做好安全生产信息管理, 建立视频监控系统, 打造应急管理中心, 开发应用事故后果模拟软件, 将极大提升企业的应急管理能力, 也将是我国化工企业应急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摘要:结合智能工厂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 以及国内外安全风险分析、评估软件的应用, 提出借力智能工厂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思路。

关键词:智能工厂,信息化,应急,管理

参考文献

[1]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智能工厂应用体系研究课题组.石化行业智能工厂应用体系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 2016, (11) :21-24.

[2] 路守彦.石油化工智能工厂建设[J].炼油技术与工程, 2016, (03) :27.

[3] 侯岩松.炼化“智能工厂”建设思考——炼化企业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 (07) :89-91.

[4] .智能制造为石化转型升级插上翅膀[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017, (02) :52

[5] 张向前.石油化工企业智能工厂建设浅谈[J].化工管理, 2016, (33) :214.

[6] 宋运通.基于实时数据库的工厂智能平台研究开发[D].天津大学, 2009.

[7] 徐仁浩.石油化工企业过程安全管理风险管控的探讨与实践[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017, (02) :29-32+14.

上一篇:高层建筑外墙防渗漏处理技术研究下一篇:模拟公司教学法在动态网页设计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