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实习护生对药物配伍禁忌的认知调查

2022-05-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了解实习护生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禁忌认知现况。方法采用问卷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117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76.07%(89/117)的实习护生对静脉输注药物之间配伍禁忌不清楚,79.48%(93/117)的实习护生认为需要培训静脉输注药物作用以及药物之间配伍禁忌等相关知识。结论应加强实习护生对静脉输注药物作用以及药物配伍禁忌等方面的教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带教教师要做到放手不放眼,提醒实习护生注意配伍禁忌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关键词:实习护生;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禁忌

临床静脉输液是住院患者以及抢救患者常用的治疗途径。临床静脉输液的药物种类非常多,如果输液配置不当就可能导致药物理化性质发生变化,药物发生沉淀、变色、失效或生成新的化学物质等,从而失去药物治疗作用。药物配伍禁忌是指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药物制成制剂时,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出现使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药物合用可能发生浑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配伍禁忌可分为药物的理化性质配伍禁忌、药理作用配伍禁忌。理化性质配伍禁忌表现在出现浑浊、沉淀、漂浮物、变色等,药理作用配伍禁忌表现在不良反应增加、毒性增强等[1]。实习护生是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的后备力量,如果实习护生对药物的理化性质以及药理作用不了解,不合理应用药物不仅达不到药物效果,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了解实习护生对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禁忌认知程度,以保证实习护生的临床用药安全。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20年8—11月将2016级某校实习护生按学号排序,用抽签法将在滨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3个月以上本科护生117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9人、女生88人,年龄(22.50±2.16)岁。纳入标准:临床护理实习≥3个月,本科学历实习护生,研究对象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次调查。排除标准:临床实习时间不足3个月,非本科学历的临床护理实习生。

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法,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1)一般资料: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实习科室、实习时间等。(2)实习过程中对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禁忌知识掌握以及培训需求、对于静脉输注药物发生配伍禁忌的处理措施,共18题。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实习情况匿名填写,在线调查。

资料收集

采用问卷星网上发放问卷并收集,说明调查目的和填写要求,被调查者以不记名方式在15分钟内按逐项填写并发回,缺项者视为不合格问卷,共发放120份,回收120份,3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117份,有效回收率为97.5%。

统计学方法

将问卷网所收集的原始数据以SAV格式导入SPSS26.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百分比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实习护生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禁忌了解程度(见表1)

实习护生静脉输注药物培训需求程度(见表2)

讨论

实习护生对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禁忌不了解

表1显示,12.82%的实习护生对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禁忌了解,76.07%的实习护生对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禁忌不清楚。实习护生每天在临床跟随护理带教教师从事护理工作,静脉输液是目前医院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如果大部分实习护生对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禁忌不清楚,从事护理工作就存在潜在危险因素。对于临床实习护生来说,最基本的是学习每个科室常用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随着医院静脉配置中心的设立,三级甲等医院很多科室护士已经不再在病区常规静脉配药、加药,这也导致很多护理带教教师和实习护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不够重视;但仍有许多科室在夜间有急危重症病人时需要科室护士自己配置输液药物。许多住院病人需要药物静推,大部分静推药物会从病人输液管路推注,这就会使各种静脉输注药物不可避免地混合、发生理化性质改变或外观、药效变化。实习护生对两种药物是否能够混合推注必须非常明确。邓蓉等报道[2],遵医嘱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5g+0.9%氯化钠l00mL静滴结束后,续接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0.2g静滴时茂菲式滴管中出现白色絮状物沉淀,立即更换输液器。后试验证明,两药混合后出现乳白絮状物,放置24小时无改变。提示两药存在配伍禁忌。程晓利等报道[3],将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g用5mL氯化钠溶液稀释于l00mL生理盐水中,抽取l0mL与l0mL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混合,注射器内立即出现白色浑浊,10分钟后出现絮状物,随后出现乳白色结晶沉淀,放置24小时后结晶体未见溶解。因此实习护生掌握静脉输注药物的药理作用、理化性质和配伍禁忌知识极为重要。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要做好带教工作,做到放手不放眼,及时向实习护生讲解科室最新临床用药、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和药物配伍禁忌,将新的药理知识与临床护理用药指南传授给实习护生,制定常用药物作用和配伍禁忌使用手册,防止发生静脉输液药物的配伍禁忌[4]。

实习护生需要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禁忌相关知识培训

表2显示,79.48%的实习护生对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禁忌相关知识培训有需求,只有16.24%的实习护生对培训需求持无所谓的态度,说明现在的实习护生只是跟着带教教师,对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禁忌不重视,学习意识不强。这也成为发生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禁忌风险高的原因。对于发热以及静脉炎这类不是很严重的输液反应[5],实习护生比较了解,能够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但是对其他较为严重的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处理能力比较有限,这就需要临床带教教师针对性加强培训,提高护生应对能力。加强护生岗位胜任力培训,科室定期开展药物配伍禁忌知识讲座,学习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禁忌相关的规范要求或输液常识,邀请药剂科人员定期到科室进行现场指导;严格执行医院相关制度,严格执行医院《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管理规范》:使用前须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对未曾使用过的药物,配置后先用残余药液对相邻组药液进行混匀,观察有无变色、浑浊、沉淀及絮状物等变化,应用新药前观察5~10分钟;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对药物的配置也要注意观察有无变色、混浊、沉淀及絮状物等变化,如有异常须立即报告和备查。加强药物管理:加强和完善病区护士、护理组长、护士长三级检查督导制度。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禁忌知识比较多,对最常见的抗生素、营养类药物研究较多,临床护理应用也较多,需要实习护生学习并掌握应用。例如喹诺酮类药物遇强电解质如氯化钠发生离子效应,析出沉淀;复方丹参注射液与喹诺酮类注射液合用发生沉淀;维生素K类为一种氧化剂,若与还原剂维生素C配伍合用,则维生素K被强还原剂维生素C破坏,失去止血作用。临床常用的氯化钙、葡萄糖酸钙中的钙离子可与磷酸盐、碳酸盐生成钙沉淀,失去药理作用。奥沙利铂输注前必须用5%葡萄糖溶解,多西他赛用生理盐水稀释等。临床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禁忌种类较多,实习护生对在学校学习的药理学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不能熟练掌握药物的应用,并且药理学课本上涉及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禁忌知识较少[6]。为了保证患者静脉用药安全,医院管理部门和护理管理者应提供更多机会让实习护生了解并学习这方面知识。随着临床许多新型药物的出现,例如,生物靶向药物在临床应用,目前其药物理化性质和作用机制以及用药注意事项,很多临床护理人员并不了解,这也增加了静脉输注用药的潜在风险。化疗科室的化疗药物,在使用前需要输注许多减轻化疗反应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然而这些静脉输注药物怎样发挥最大疗效是关键。为了保证药物疗效会有特定输注顺序,需要临床护士进行规范化输注程序培训和临床用药指南[7]。

实习护生在进入临床护理实习初期,对绝大部分的药物并不了解,各个科室用药也有独特之处,建议医院管理部门和护理部加强实习护生静脉用药方面知识的培训,保证实习护生在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静脉安全用药知识,保障患者静脉用药安全,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参考文献:

肖开芝,马登艳,谭其玲,等.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及预防措施[J].华西医学,2009,24(5):1301-1303.

邓蓉,陈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存在配伍禁忌[J].护理学报,2013,20(6):35-37.

程晓利,李翠红.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J].医学信息,2013,26(21):487-488.

李冬梅,李萍.临床静脉输液配置常见问题及分析[J].中国药房,2015,21(41):3927-3928.

卢春燕,印义琼.品管圈活动在防止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配伍禁忌的应用[J].华西医学,2016,31(1):130-132.

[6]张建民.静脉配伍禁忌调查[J].中国药房,2016,17(20):1572-1573.

[7]邱淑琴,吴玲,林国美.实习护生对输液反应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J].当代护士,2017,26(8):111-112.

上一篇:医院会计电算化的影响因素分析下一篇:计算机网络信息通信安全防范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