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家风文化与大学生婚恋观

2022-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家风文化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也让人们不同的家风文化和婚恋家庭观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而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网络适用群体——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和恋爱行为也在网络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时期是人的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家庭意识,对恋爱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是帮助当代大学生从懵懂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家风文化;传播;婚恋观;影响;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能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生活作风、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它要求家庭的每个人成员都要做到自律和自我管理,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是通过每个家庭成员道德表现来影响下一代的家庭成员,进而提升整个家族的精神风貌的。家风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非常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新时代,家风教育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每个家庭都是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家风文化的传播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风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建立社会主义家庭新风尚有助于建设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家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新媒体时代,各种价值观念、文化理念、思想认知都在网络平台上交锋,信息传播方式的革新对于大学生知识的获取、三观的形成和婚恋家庭观的树立起着重要的作用。网络上各种关于恋爱婚姻的理念不断地渗透进大学生的脑海,如佛系青年、不婚主义、丁克家庭的理念慢慢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开来。在这样一个思想文化碰撞的时代,良好家风文化的影响,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婚恋观形成的基础。它可以引导大学生增强网络观念甄别的意识,深刻认识自己的需求,形成既符合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又适合自己的婚恋观念,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大学生婚恋家庭观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熏陶最为重要,是一个人婚恋观最终形成的基础。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超过其他任何教育,一个人婚恋观的最初状态都是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形成的,家庭家风的传承、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家庭的生活方式、家庭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对下一代都产生直接影响。如中国近代的梁启超家族在家风的影响下,整个家族对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也给其他的中国家庭树立了榜样。

大学生婚恋家庭观现状

近年来,很多适婚青年不愿意结婚或结婚后不愿意生养小孩,这种情况往往是原生家庭导致的,如果他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发现父母在家庭当中的角色有自己不能接受的方面,那么他本人就会本能地逃避婚姻,对未来的婚姻生活缺乏信心。这些想法跟中国传统的婚恋观,即恋爱是为了结婚,婚姻是两个人一辈子相守的观念背道而驰。所以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婚恋家庭观念,当事人就要有意识地观察自己家庭的家风,认真分析家风文化,认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找到定位,这对自己的婚恋家庭观的确定是非常有益的。

笔者对某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36份,其中男生占比55.1%,女生44.9%。相关调查结果如下:89.42%的人上网最常做的事情是看电影、看剧、听歌或玩游戏,80.77%的人喜欢聊天交友,包括谈恋爱,66.83%的人主要是查询资料、浏览新闻与评论,62.98%的人则是进行网上购物。对于网恋,81.25%的人还没有过网恋,18.75%的人有网恋经历,大部分人还是通过传统方式进行恋爱;在网恋发生率上,男生要高于女生;有18%的人相信并期待网恋,32%的人相信但不期待,62%的人不相信但期待,38%的人不相信也不期待;对与恋爱对象走向婚姻关系的把握度时,31.26%的人认为有把握,21.88%的人认为一般,32.81%的人则没有把握;对于恐婚,45.31%的人说“没有”,45.31%的人说有一些,7.81%的人说有很大的恐慌情绪;至于恐婚的原因,23.53%的人认为来自外界压力,如环境和社会等,35.29%的人认为是自身压力,41.18%的人则认为上述二者都有。对于金钱是否对恋人关系产生影响,67.66%的人认为多少有点影响,24.55%的人认为不会有影响,7.78%的人认为有很大影响;对于AA制消费是否会影响恋爱的问题,38.32%的人回答没多大影响,29.34%的人认为有利于维持感情,也有24.55%的人认为显得生疏、伤感情;至于选择恋爱对象的影响因素,91.62%的人认为主要是人品和性格,71.26%的人选择感觉和眼缘,54.49%的人选择外貌,38.32%的人选择学识学历,37.13%的人选择工作能力和未来潜力,34.13%的人选择身高体型;而对于恋爱的目的,有47.9%的人认为恋爱不一定要结婚,43.11%的人认为恋爱应该以结婚为目的,还有1.8%的人认为恋爱只是游戏。在生育问题上,对于生育是否是必须的问题,53.13%的人回答“是”,45.31%的人回答“不是”,还有1.56%的人弃权;当被问到是否有恐惧生育的情绪时,32.81%的人选择“有”,65.63%的人选择“没有”,1.56%的人说不知道;至于产生恐惧情绪的原因,66.67%的人认为是社会综合压力带来的恐惧,47.62%的人则选择成长经历带来的影响。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恋爱和婚姻的认识并不太清晰,一部分学生通过网络维持恋爱关系,没有承担恋爱婚姻关系的责任感;大部分学生在经济方面都很独立,没有传统的成立家庭要把经济合起来的想法;不到一半的大学生认为恋爱应该以结婚为目的。但可以确定的是优秀道德品质、良好的性格、出众的能力依然是新时代青年们择偶最重要的条件。

强化家风文化传播,培养大学生正确婚恋家庭观

在新媒体时代,人的意识观念随着网络信息的复杂而变得复杂,一部分大学生因婚恋观不清晰导致盲目追求享乐,甚至出现严重拜金和援交的情况,对青年学生整体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我们提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懂得爱情依然是婚姻的基础,明白作为大学生,应该追求更加高尚的精神享受,追求一份纯洁的爱情。

1.注重大学生婚恋家庭观理念创新

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一直关注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婚姻恋爱观方面的教育,但在性的教育上一直比较回避。但在现代的恋爱关系中,很多大学生的情感与理智处于矛盾状态,其根本症结往往学生对“性”有所曲解,所以,要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正确的婚恋理念要求交往双方忠于彼此的情感,对感情保持专一和忠诚,强调两性间互相尊重人格尊严,重视精神上的契合,平等交往,这需要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男女平等意识和自由竞争的意识。只有树立正确性观念和婚恋理念,才能为恋爱双方的和谐相处打下良好的基础。

2.注重家风文化传播方式创新

新时代,家风文化的传播方式要向现代转换。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先进的传播手段,如微博、微信、抖音等传播平台传播新时代的家风文化;我们要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精神,把尊老爱幼、和睦向上、积极奋进、勤俭节约等优良的家风传承和传播开来。新时代家风建设和传播要秉承改革创新的思路,把自信、梦想、奋斗等民族精神融合到新时代家风建设的内容中去,推动传统家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新性传播。

3.注重家风文化传播过程的文明建设

现在有很多键盘侠,在网上对别人的家事给予评价,甚至恶语中伤,这种低俗行为应该受到整个社会的制止。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自己的家事,别人是不应该多做评论的,尤其不应该主观揣测、恶意中伤。所以要重视新媒体的生态建设,打破语言危机,弘扬正能量,为家风文化的传播创建良好的环境。

结语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确立大学生婚恋道德的价值导向和价值目标,培育他们爱的能力。大学生自身也应努力学会协调人际关系,树立目标,加强自我管理,增强对自己、恋人、家庭、社会的道德责任感,构建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提高爱的能力,从而收获幸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3]张翠莲.当代大学生婚恋道德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5.

上一篇:非遗视域下巴郎鼓舞的群文舞蹈创作下一篇:“业财融合”视角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