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1级 职高2级证书的试点探索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面对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三教改革”为实施框架、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构建了“1+X”证书试点教学体系。计划在下一步工作中,在学分银行、政策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通过“1+X”证书制度改革试点,大力培养知行合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关键词“1+X”证书制度试点;三教改革;学分银行;人才PracticalExplorationofthe“1+X”

2019年6月,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成为国家首批“1+X”证书试点项目。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由教务处牵头开展该专项工作,全局统筹考虑,把学校发展规划和“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结合起来,强化职责和建设项目组织结构,不断建设和完善保障机制建设,推动部门联动,优化环境氛围,有效推进了“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的建设[1]。

1以制度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

1.1“1+X”证书制度试点制度建设

为保证项目的推进,必须保证制度先行,对于人、财、物与责、权、利等要素,要用制度的方式进行优化,框架要打好,项目组织结构、各层面的管理办法、奖励政策等必须明确。为此,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相继发布了《关于成立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和《1+X证书制度试点奖励办法(试行)》三份文件。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学院作为试点实施部门,也设置了“1+X试点工作发展规划、组织分工、1+X师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实施(课证融合)、组织培训、组织考评、学分银行、校企合作、1+X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1+X内容持续更新、年度总结分析、戴明循环次年工作计划”等工作项目组,对试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按照时间节点稳步开展各项工作[2]。

1.2“1+X”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发展的需要,是保障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支柱。

首先,根据《考核站点建设指南》和《考点建设标准》,安装考试培训平台并采购符合考点设备要求的手持终端等设备。其次,开始《物流管理1+X证书试点院校实训室建设改革方案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制订“2020—2023年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最后,形成建设计划,拟建电商物流实训室,新增“基于供应链架构的物流链设计与运营仿真系统”。建成智慧智能、虚实结合、设备先进、实训工种齐全、职业环境真实、特色突出的智慧快递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开展实践教学、生产性实训、项目研发、社会培训、“1+X”职业技能鉴定和企业技术服务的需要。

2以“三教改革”为框架

2.1优秀团队师资建设

团队师资建设必须考虑团队现有基础。2019年是“1+X”项目的建设起始年,在建设开始前,必须明确“1+X”证书试点工作中教师团队缺什么、要做哪些事、怎么做,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多元化专项培训,提高教师进行“1+X”项目建设的能力。

2.1.1鼓励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共派出6名教师,分别参加了在昆明、哈尔滨及长沙举办的物流管理“1+X”师资培训班。3位教师参加了在苏州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暨智慧物流产教融合创新发展高峰论坛”。

2.1.2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共同学习进步

物流教研室开展了多次教研活动,通过研讨会议、物流云课堂平台培训、集中备课等方式,学习“1+X”证书的教材内容、考试大纲、“1+X”证书考点建设、培训组织、考务工作等内容。

2.1.3派出教师参加挂职锻炼

派出教师参加挂职锻炼,使教师了解行业动向、学习行业前沿知识、提升操作技能。2019年,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安排5名教师分别到深圳中诺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柳州颉皇公司食品部进行挂职学习。

2.2教材建设

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力点是教材改革。通过立项课题“高职1+X证书制度试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推进“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两门课程的活页教材建设,在教材中融合最新的科技、工艺、方法,体现“1+X”内容持续更新的特点。

2.3教法改革

依据《1+X物流管理职业标准》和《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参考《1+X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教材中级考核大纲》,物流管理专业和铁路物流管理专业的多门课程都进行了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上的调整,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通过研讨,对“集装箱与多式联运”“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铁路特殊货物运输”等核心课进行教学教法研究。对标《物流管理1+X中级职业标准》,结合专业调研结果调整课程标准,充实资源库,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3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开展人才培养

专业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标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人才培养方案就是专业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根据智慧快递方向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参考《1+X物流管理职业标准》和《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物流管理专业和铁路物流管理专业对2019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探讨和修订,既要满足“1+X”证书的知识、技能要求,又突出了数字化、智能化等智慧快递的特色。同时,对“高职1+X证书制度试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立项课题进行研究和实践。

4取得的成效

通过以上改革措施,外加学校利用官微、校园网等现代信息手段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开展的活动及时进行宣传报道,全校师生对“1+X”证书制度有了新的认识,学生在学习上的目标也更加明确。

取得的成果包括:

(1)良好的考证通过率。在2019年11月的考证中,第一批有114人通过,第二批有25人通过,总通过率达到94.6%。

(2)教学改革更加科学和具有针对性。

(3)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得到较大提高。

(4)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核心技能。

5实践与探索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整体试点改革项目工作向后调整。学校将在2019年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以下几方面继续进行实践探索:

5.1学分银行的应用研究

国家开放大学开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简称X证书服务平台)和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信息平台(简称学分银行信息平台)已经在2020年1月上线试运行。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要做好宣传工作,使学生、教师、学校充分了解和使用该平台,不断推进职教改革。

5.2经费的支持问题

在试点期间,国家有相关激励政策对项目的开展和实施提供支持,但今后是否会继续给予经费支持目前尚不明朗,这对报考者、实施单位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5.3深化研究能力

面对新的改革,项目管理者要加强对培训者、参与者参与情况的数据量化收集和分析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形成新的指导理论。

5.4总结提高,突破创新

一年多来对“1+X”项目的潜心研究表明,要想让“1+X”证书成为学生、企业的抢手货,就要提高研究成果转化率,把制度文件系列化,培养更多知行合一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钱娴.双证书制度比较视角下“1+X”证书制度内涵研究[J].成人教育,2020(4):50-54.

[2]刘炜杰.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研究[J].职教论坛,2019(7):47-53.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野下的政治勇气下一篇: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