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护理程序为导向的整体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导向的整体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后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接受PCI治疗患者,按照年龄、病程组间具有可比性的原则,选择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护理程序导向的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健康行为。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压力管理、健康责任感、营养及躯体活动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实施护理程序导向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术后健康行为养成,进而达到加快康复、改善预后的作用。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护理程序导向;整体护理;健康行为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措施[1]。但冠心病患者接受PCI治疗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导致围术期出现负性情绪,出院后自我效能较差,进而影响健康行为养成,不利于术后康复[2-3]。护理程序导向的整体护理干预,以护理程序导向为工作开展基础,从心理、生理及日常等多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该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后健康行为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接受PCI治疗患者,按照年龄、病程组间具有可比性的原则,选择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60.89±9.65)岁;病程4个月~2年,平均(10.78±4.35)月;合并症:慢性心衰9例,高血压1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8例,心律失常7例。观察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1.84±9.21)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0.62±4.67)月;合并症:慢性心衰11例,高血压1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9例,心律失常5例。两组基础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本研究已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确诊为冠心病,首次接受PCI手术治疗者;②沟通能力正常者;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并同意参与。(2)排除标准:Ⓒ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者;②存在恶性肿瘤者;③存在免疫系统疾病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对照组接受PCI围术期常规护理,涉及常规健康教育、药物指导、饮食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

1.3.2观察组:予以观察组护理程序导向的整体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支持:护理人员需在术前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变化,积极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沟通,针对患者实际心理状况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患者因手术而产生负性情绪。术后可通过播放舒缓音乐或与患者进行沟通等多种方式,鼓励患者诉说内心想法,帮助其树立健康乐观的心态,提高其康复信心。(2)术前干预:详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预测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早期开展卧床排尿、排便的巡训练;嘱患者术前8h禁食、禁水。(3)术中干预:帮助患者摆放体位,麻醉前通过沟通使患者注意力分散,以改善应激,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指征。(4)术后干预:嘱患者24h内不可下床,排便需避免用力过度保持病房温度适宜,空气清新,告知患者饮食需以易消化、高蛋白的半流质食。(5)出院时干预:通过讲座、手册等方式引导患者正确认识PCI术后的抑郁、焦虑、疲劳等症状,与患者共同制定健康行为行动措施,克服不适感,调整心态,以尽快恢复正常功能。强化医嘱,嘱患者定期检查、复诊,定期进行血液测量,按时按规律服药;充分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意识到良好的健康行为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适当进行运动,并保持充分休息。

1.4观察指标

(1)负性情绪: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后3个月采用SAS、SDS评估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分,SAS、SDS评估量表均共20个项目,采用四级评分,量表临界值分别为50分与53分,分数与焦虑、抑郁程度呈正相关[4]。(2)健康行为: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后3个月采用健康行为量表(HPLP)评估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情况,量表包含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压力管理、健康责任感、营养及躯体活动6个维度,共52个项目,总分为208分,分数与健康行为呈正相关[5]。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负性情绪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健康行为

护理前,两组患者健康行为各项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压力管理、健康责任感、营养及躯体活动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冠心病患者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因疾病病程久,多数患者往往针对疾病及治疗护理存在较浅的认知,导致患者围术期存在严重负性情绪,术后缺乏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不利于手术康复及预后[6]。因此,对PCI患者围术期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压力管理、健康责任感、营养及躯体活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针对PCI手术患者实施护理程序导向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变其术后不良习惯,促进健康行为养成。分析其原因在,冠心病可归类于终身性疾病,同时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较匮乏,易导致其发生精神不佳,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患者正常生活及术后恢复造成严重影响[7]。护理程序导向的整体护理干预指采用全面系统方法,依据现代临床干预理论,对患者实施具有计划性、连续性的护理干预,以解决患者的护理需求,患者接受程度较高[8-9]。护理工作开展中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以整体护理出发,对患者心理、生理及日常等多方面进行护理,及时为患者讲解冠心病接受PCI的相关知识及治疗的必要性,同时根据患者术后实际临床特点给予其针对性的护理,涉及心理、饮食等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增加其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此外,在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强化医嘱,使患者充分意识到术后健康行为的必要性,进一步促进健康行为的建立。

综上所述,针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实施护理程序导向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术后健康行为养成,达到加快康复、改善预后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玲芳,黄惠桥.冠心病病人生活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8,32(4):517-519.

[2]马春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应用全程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1):1990-1992.

[3]刘晓芳.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相关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9):2389-2391.

[4]安佩芳.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8,40(4):628-631.

[5]刘和芳.改进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6,31(7):26-28.

[6]刘海然,刘庚,张敏.我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9):1249-1253.

[7]亓春霞.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3):100-102.

[8]成霞,王翠娟,吴丹,等.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的干预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4):686-689.

[9]马虹,鲁鸣,高晓兰,等.整体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9):168-172.

上一篇:基层财政税收工作存在问题和完善下一篇:医院安全管理在医院电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