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家庭生活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为便于理解,可将“家庭教育”拆分为以语言讲解为标志、以典型的一方“施教”一方“受教”为基本形态的狭义“教育”和以语言交流为标志、以典型的以身示范、以表露“三观”的日常言行为基本形态的狭义“影响”两部分。家庭教育的根本方式是“影响”,是家庭成员在血亲关系基础上所构成的温暖和谐的生活氛围所形成的“影响”。

家庭中的“三观”教育,主要靠“影响”。当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谈论对某地、某人、某事和某书的等看法时,家长的任何观点对孩子而言都是在施加世界观的影响。因为在这些谈论中,家长会通过对自己真实感受的讲述,对孩子形成深刻的认识论影响,久而久之就奠定了孩子的世界观基础。当家长在谈论对自己的生活、他人的生活,未来设想的生活、工作、休闲以及对财物的看法或选择时,家长此时的行为和观点对孩子施加的就是人生观的影响。当家长对职场、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进行好与坏的评价时,家长的评价和好恶已在给孩子施加一种以善恶为核心的价值观影响。如果说学校教育是在系统地给学生的“三观”进行理论教育和引导,那么,家庭影响就是为学校的教育内容作出真人“示范”。学生会通过家庭“真人秀”的生活获得对学校理性教育的重新理解和体验。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具备何种“三观”的人,是值得每位家长认真思考的一个大问题。

从相关调查结果看,孩子总是将父母视为最崇敬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个无穷力量的终端就是如何做人和做个什么样的人。以北京师范大学《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为例,四年级学生最崇敬的榜样中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父母”“老师”“科学家”,八年级学生最崇敬的榜样中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父母”“影视歌星或体育明星”“历史名人或文化名人”。换言之,孩子直到14岁,一直将其父母视为“榜样”。然而,另一方面,该调查发现“23.7%的四年级学生和28.6%的八年级学生报告家长经常在自己面前表现出一种或多种不良行为”。这就告诉家长,当你在为自己始终是孩子最崇敬的榜样而感到欣慰和喜悦的同时,还必须意识到,孩子也会将你的不良行为全盘“接受”并“继承”下来。

中华民族拥有最为悠久的重视家教的历史,“家训”是中华民族家教的传统精华。从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到曾国藩的《曾氏家训》,都以教(影响)孩子“成人”为主要内容,其本质都是在“三观”问题上订立规约,规范家庭生活对晚辈的影响。从古至今,家庭都是孩子人格形成的最主要场所,家长的“榜样”影响是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由家庭成员构成的日常生活方式,才是家庭教育的本质所在。

上一篇:石油工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下一篇:手机网络时代企业营销转型升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