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工作要点(精选2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计量工作要点1

一、加强能源资源计量工作

1、组建能源资源计量专家库和专业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审查工作。配合上级组织能源资源计量培训,全省完成耗能5000t标煤以上用能单位的人员培训工作。

2、加强能源资源计量监督检查,继续组织开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专项监督检查,打击能效虚标,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与县经信委联合开展电机生产企业能效标准和标识执行情况专项核查工作。

3、履行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积极发挥在能源资源计量、节能监督检查、能效限额标准、特种设备节能管理等方面的作用,落实市场监督部门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责任。

二、加强民生计量工作

1、认真实施“计量惠民生、诚信促和谐”双十工程,推动超市、连锁商店、医院和眼镜店实现诚信计量自我承诺,引导培育一批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示范单位,为乡镇和中、小学校提供免费计量服务。

2、大力实施计量惠民服务项目,继续推进乡镇医疗卫生单位和社区卫生服务单位医用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完成60%乡镇医疗卫生单位、社区卫生服务单位医用计量器具免费检定。

3、找准民生计量与政府民生工程的契合点,积极推动将民生计量工作纳入政府民生工作的重点。

三、加强安全计量和风险防控工作

1、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用计量器具的检查和台账的建立。

2、建立完善计量工作风险点的防控措施。对计量器具、计量器具检定人员、检定机构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认定,建立长效的监督抽查机制。

四、加强计量监督管理

1、加强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管。依据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管理办法开展对制造许可证的监督检查。

2、加强重点管理计量器具监管。进一步加强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加油机、衡器、出租车计价器、民用四表、医用计量器具等的强制检定工作,对国家重点管理的计量器具开展全面普查建档工作。

3、加强民生计量监管。定期组织定量包装商品和过度包装商品监管抽查,开展超市、眼镜制配和乡镇医疗卫生、社区医疗机构计量器具检查,配合做好“C”标志企业的培训、推广工作,提高“C”标识的社会认可度。

五、加强计量基础建设

1、完善提升量传溯源体系。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继续加强区域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建设,不断提升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保障全国量值传递和服务民生、保障安全、维护公平、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检测的能力。配合开展能源计量审查人员、企业定量包装商品检测人员的培训。

2、加强计量标准管理。提高计量标准考核水平,加强日常管理,做好计量标准信息统计,实施动态管理。

3、加强企业计量基础建设。推动有条件企业建立完善计量检测和管理体系。支持生产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加强计量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符合要求的计量实验室和计量控制中心。推进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开展计量保证能力评价工作,提升商品计量合格率。

4、加强计量宣传和文化建设。精心组织“5·20世界计量日”主题宣传活动,加强总体策划,设计宣传载体,将计量宣传与社会热点和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紧密结合,增进社会各界对计量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5、加强党风政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加强党风政风廉政建设,努力打造廉洁、公正的计量队伍形象。

计量工作要点2

2014年全省质监系统计量工作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维护经济秩序、服务经济发展”的工作方针,以民生计量为重点,加大计量监管力度,提升技术机构水平,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围绕以上要求,2014年全市质监系统要着重把握以下要点:

一、围绕提高质量,夯实计量发展基础

1.以服务经济市场为目标,继续加强对辖区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建设和管理,认真做好辖区内的计量标准考核工作,提高计量检定、校准服务能力。

2.构建市县计量技术机构合作机制,实行上下联动,优势互补,充分挖掘辖区内的检定资源,努力拓宽检定业务范围。通过加强服务管理、运用行政执法手段,提高检定覆盖率和检定业务收入,健全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

3.以市质检中心为基础,组织县级计量技术机构开展全市系统计量比对,对于比对结果不理想的项目要分析原因,推动计量标准建设,提高技术机构工作质量。积极参加省局组织开展的各类计量技术活动。

4.继续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计量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力争把民生计量列入政府的民生工程,把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器具和集贸市场衡器的强检费用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夯实民生计量的经费保障基础。

二、围绕保障安全,强化计量监督管理

5.加强对食品安全、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相关的重点领域计量监督管理和强制检定工作。

6.围绕加油机、衡器、出租车计价器、民用三表、医用计量器具等重点计量器具,集中开展计量专项监督检查,维护正常的市场计量秩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

7.继续强化商品量计量监管,组织开展食品、农资等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和月饼等食品和化妆品商品过度包装计量专项监督抽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8.加强对用能单位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强制检定的监督管理,开展能源资源计量审查、能效对标计量诊断等活动,培育能源资源计量示范单位。

9.强化用能单位能源资源计量的主体责任,引导用能单位合理配备和正确使用能源资源计量器具,建立能源资源计量管理体系,继续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档案。

10.组织开展能源效率标识计量监督检查,打击能效虚标,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与工信委联合开展电机生产企业能效标准和标识执行情况专项核查工作。

11.加强重点行业安全用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督促使用单位建立和完善安全用计量器具的管理制度,按要求配备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确保安全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依法处于受控状态。

三、围绕促进发展,推进计量技术服务

12.继续开展“计量惠民生、诚信促和谐”双十工程,主要集中在商店超市、医疗机构、配镜行业以及部分中小学校和社区乡镇等领域,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规范计量行为,推进自我承诺,提高服务质量,带动各行各业以诚立业、取信于民。

13.以“5.20世界计量日主题宣传”、质量月和“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载体,发放计量宣传用品,张贴计量宣传海报,组织开展免费检测、现场咨询、实验室开放等宣传活动,搭建为民服务平台,宣传计量知识,提高群众的计量意识和参与热情,扩大计量影响。

四、围绕提升能力,加强计量自身建设

14.继续加强计量检定机构能力建设。各单位要加大对计量技术机构的投入,以更新标准器、新建计量标准和改善实验室环境为抓手,不断提升县级计量技术机构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增强计量检定履职履责的能力。加强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服务窗口建设和计量信息化系统建设,强化对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管理。

15.开展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检查。严格按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JJF1069-2012)的要求,采取自查和现场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查看实验室、检查仪器设备、查阅检定证书和原始记录,强化计量技术机构的内部管理,规范检定行为,杜绝超范围出证、不检定出证等违法违规现象,一经发现,将进行全市通报,并取缔技术机构相关资质。

16.做好计量检定员考核和行政许可管理工作。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和《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计量检定员的考核发证工作,所有新取证人员必须参加理论知识考核和现场操作考核,考核合格方可发证。

17.继续加强全市计量业务培训。针对全市系统在岗的计量检定人员和新取证人员开展计量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针对辖区内计量授权单位计量检定人员开展专项计量检定业务知识培训,着力提升我市计量检定员的能力和素质。

18.继续做好全市注册计量师报考人员的资格审查工作。

五、围绕改进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19.认真遵守党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有关要求,认真抓好廉洁自律,坚持纠正不正之风。严格依法开展计量检定活动,恪守职业道德,不利用职权或职务便利“吃、拿、卡、要、占”,杜绝发生伪造、篡改数据、出具虚假证书、违反计量检定规程开展检定、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开展计量检定等现象。

20.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努力打造廉洁、公正、高效的计量队伍形象。

上一篇:红楼梦绘画艺术论文下一篇:汽轮机监测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