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生产安全技术探讨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众所周知,化工生产危险性较大,在化学生产过程中对化学反应的环境及其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严格,只有按照相关的操作规定规范操作,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才能确保生产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化工生产在我国工业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确保在化工生产过程中进行危险化学反应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尤为重要,本文将针对不同的化学反应及相应的安全技术进行阐述。

关键词:化工生产;化学反应;安全技术;安全意识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生活需要,市场上化工类商品越来越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化工生产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涉及化学反应的操作更为频繁。化工生产中存在的危险是无法规避的,因不规范操作导致化学物质的泄漏或发生爆炸的事件时有发生,不但造成企业的损失,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在化工生产中要利用相应的安全技术保证生产安全。

一、针对不同的化学反应,采用不同的安全技术

1.有氧反应

有氧气作为助燃剂参与的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强度比较强烈,如果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控制好反应物的比例,当温度或者压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在进行有氧反应过程中把控好配料比例以及投料的速度,相匹配地做好搅拌和冷却装置的操作,才能有效控制化学反应过程。否则会导致升温或升压过快,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对于沸点比较低的化学反应物,如乙醚、乙醛、乙酸甲酯等,极容易在低温的情况下发生燃烧。闪点低的反应物在常温的环境中也存在爆炸的危险,且爆炸威力非常大,所以对有氧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其操作过程,使反应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发生于2008年6月16日的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6.16”火灾事故,就是由于技术人员违反离心机操作规程,使得易挥发的乙醇在离心机内聚集,离心机搅龙与外包筒壁摩擦起火而引发的。

有些化学物品虽然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容易发生爆炸,但是只要操作或者材料的配比不对,在生产环境不达标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发生火灾或者爆炸。此外有些化学品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对人体和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但要防火防爆炸还要防中毒。

2.还原反应

很多化学反应是相对平和的,过程相对平缓,但是操作人员也不能粗心大意,因为在还原反应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易燃的气体,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如钠、钾之类的化学物品,与水结合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水敏性放热反应,释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对于此类还原反应,必须严格生产操作规程,对生产环境中的易燃易爆气体进行严密监测,严防操作失误导致易燃易爆气体泄漏发生爆炸。

3.硝化反应

浓硝酸或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简称“混酸”)是硝化反应中常用的反应物,其配制过程需要在不断的搅拌和冷却下进行,并严格控制配制温度,否则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爆炸或者冲料。在配制过程中还要防止酸液接触到人体或者衣物,因为硝酸具有非常强烈的氧化性和腐蚀性。硝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同时硝酸也是强氧化剂,在与空气接触时很容易发生爆炸,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性。硝化反应需在极其严格的条件下进行,不慎的摩擦、撞击甚至高温或者明火等不确定因素都极其容易造成反应失控或爆炸,硝化反应过程中须配备对温度极其灵敏的报警系统。在硝化反应过程中不但要注意酸对操作人员的腐蚀伤害,还要关注酸对设备及相关的输送管道的腐蚀,需对这些设备和管道做防腐处理并定期检查。提高反应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具备过硬的操作技术和规范操作流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硝化反应事故的发生。

三、危险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技术

1.加热过程的安全技术

具有高专业素养的专业人员、严格的控制流程和精确的监测仪器是确保化工生产过程安全的主要条件。在反应物加入过程中,操作人员严格地控制好温度,严格按照规范的流程操作,注意观察反应过程的变化并做好前提的预防工作,确定反应的过程都在可控的范围内,避免发生事故,保障人员与设备的安全。绝大部分的化工生产过程都是加热过程,危险多潜藏在这一个环节里,按照标准进行操作,精准控制加热过程中的升温速度,可以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2.冷凝或冷却过程中的安全技术

冷凝或冷却过程也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情况。从安全生产的规则来看,冷凝或冷却需要过硬的技术来控制,只有冷凝或冷却技术水平高才能够让许多产品在一定的时间内,按照预设的模样成型,这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通常情况下冷凝模式就是把气体变成液体,使反应物相态发生改变。而冷却的过程却相对平和一些,这个过程没有发生物料的改变,主要是降低反应温度,可能伴随有反应物或生成物相态的变化。目前的国内化工生产企业大都是用氟利昂或氨对反应过程进行冷凝。氟利昂或氨是比较安全,冷凝的效果比较理想,在国内化工企业中大都采用这种方法。相对于冷凝,冷却所用的介质是空气或水,冷却的速度相对缓慢,采用冷凝或者是冷却的方法处理化工反应降温的过程是化工工艺的需要,选用哪一种介质,需要从化学反应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确保安全的同时,还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证冷凝或冷却连续循环进行。在冷凝或冷却过程中控制好温度同样是首要任务,温度的骤升和骤降不仅影响生成物的生成,还会造成事故的发生,所以控制好温度才能够避免事故的发生。

3.熔融过程的安全技术

熔融技术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一道工序,如产品的成型以及切割都在熔融过程中进行。虽然相对于加热反应和冷却环节会简单一些,但是这个过程的安全操作要求也不能降低。没有科学的操作以及不规范的操作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违规操作很容易造成碱屑或碱液的飞溅,只有过硬的操作技术和较高的安全意识才能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

4.干燥和蒸馏过程中的安全技术

干燥就是对化工生产产品进行干燥的过程,通常都是利用干燥设备达到干燥的效果。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干燥流程操作主要做好以下下几点就能够确保安全:1、确保干燥的物品不会与干燥剂发生化学反应;2、避免可燃干燥物与热源直接接触;3、对于易燃易爆的干燥物使用防爆式干燥设备。

蒸馏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一种提纯工艺,为了蒸馏过程的安全经常采用的是水洗蒸馏。考虑到蒸馏物质的易燃易爆性,操作中要尽量避免火源。对于有腐蚀性的蒸馏气体,在流程中要预防蒸馏气体的溢出。此外还要谨防冷却塔的水与蒸馏系统串通,直接漏入的水会迅速汽化,容易造成爆炸。

5.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其他安全技术

化工生产过程中应当尽量选择安全的工艺措施,没有危害或者危害性相对小的工艺是避免安全事故的首选。尽量使人远离反应环境,远程自动化系统能够避免操作人员与危险化学反应过程的接触。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的速度以及相应的压力和热量都是非常重要的参数,要确保监控这些参数的设备的灵敏性,防止出现数据传送失误或者延迟。在设备上安装出现不安全因素时能够自动报警的装置,对设备安装超时、超压能够自动开启的安全阀或者泄压阀,使得操作性失误能够获得及时补救。通过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人员的操作技术培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结束语

化工生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化工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对化工生产的管理也不断严格。无论是淄博生化的火灾事故,还是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事故或者山东齐隆化工厂的爆炸事故,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是一次沉痛的教训,给人们的生命财产以及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事故往往发生于安全意识的麻痹,违规操作或设备检修不过关,要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加强管理、技术过硬、操作规范才能够保证安全生产,创造企业产值。

参考文献

[1]苏钵.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管理危险的识别与控制[J].现代盐化工,2020,47(04):55-56.

[2]陈义灶.氟化工生产危险因素及安全防范分析[J].化工管理,2020(13):109-110.

[3]彭军.危险化工工艺的安全控制措施探讨[J].化工设计通讯,2017,43(07):164-165.

[4]赵秋德.化工装置火灾事故处置对策[J].劳动保护,2010(11):100-101.

上一篇:高校药学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路径探索下一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英国制定的海上封锁国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