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

2022-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中职学校的创办为社会输出大量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同时解决了社会劳动力的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这不仅体现在他们关注教师执行教学的过程,还体现在他们关注学生接受教育后,在思想和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浅议中职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德育;师生关系;班规;家长联系;

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同时教育相关部门也对中职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以及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应积极提高教学质量,并促进学生在中职期间形成良好的思想态度。中职学校和其他阶段学校不同的是,中职学校的学生构成较为复杂,一般情况下,中职学校的学生都由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组成,并且一些学生都存在学习基础较为薄弱且行为表现不端正等问题,这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重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浅议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方法。

一、班主任应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中职学生年龄稍大且正处于青春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普遍具有好动且叛逆的行为,有些学生甚至还会故意和教师“唱反调”,这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据观察,一些中职班级处于一片混乱的状态,从而导致学生并不能基于良好的环境学习。面对这样的班级管理背景,作为中职班主任,我们一定要采取合理恰当的班级管理办法,这样才能不断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成长。

在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中,相关教育部门倡导教师应基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教育学生,德育作为基础教育,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只有班主任重视德育工作,才能引导其班上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态度。从班级管理的角度来看,开展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一大重要管理任务,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予以重视,并不断探寻开展德育工作的方法,虽然很多班主任都在竭尽全力开展德育工作,但其教育效果极其不理想。学生作为一个班级的成员,其行为态度直接影响一个班级的状态,因此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并积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存在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只有班主任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促进班主任有条不紊地开展德育工作。

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并不能积极地配合班主任实施德育,有些学生甚至无视班主任灌输的德育,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产生这一现象不仅包含学生自身的原因,还与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相处模式有极大的关联。虽然中职学生年龄稍大,但很多学生都不能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绝大多数学生甚至缺乏学习的意识,这主要体现在学生会根据自己、科任教师以及班主任之间的关系选择性地学习或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如若学生和班主任相处关系较为融洽,则很多学生都会发自内心地配合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而如果学生和班主任之间尚未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则很多学生都不会积极地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些学生甚至还会在课堂上故意捣乱。针对这种情况,每一位班主任都应重视和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铺垫,只有学生对班主任形成一定的好感,他们才乐于接受班主任的德育。然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笔者发现很多班主任都不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这主要体现在班主任和学生相处的时间和机会较少,有些班主任甚至从不利用业余时间来增加与学生的交流和接触,从而导致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较为生疏,有些学生甚至对班主任有严重的惧怕心理。虽然部分教师也会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和学生接触,但笔者发现其和学生相处的模式并不妥当,据观察,绝大多数班主任都不能和学生平等相处,这主要体现在部分班主任甚至会端着架子和学生相处,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尊重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信任班主任,以便学生能和班主任友好相处。

二、班主任应制定班级规章制度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和引导者,其管理方法直接影响班级的面貌,在上文中,笔者简要阐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简单地说,德育指的是班主任对学生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道德品质教育。作为一名中职班主任,笔者深知班级管理工作较为繁难,即便很多班主任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管理班上的学生,但仍然不能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要想保证德育的效果,每一位班主任都应尽可能地采用优良的方法进行教育,根据中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建议班主任可以在班上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的方式实施德育。

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中职班级之所以处于一片混乱的状态,原因是班级尚未制定完整的规章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班级管理的诀窍所在。对于中职学生而言,班级或是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对他们并没有任何约束,从而导致一些学生会随心所欲地做一些违反班级纪律的行为,而如果班主任在班上建立完整的班级规章制度,则一些学生都能在班主任的引导下遵守相关制度,虽然建立规章制度是一种间接的管理方式,但长久下去,很多学生都能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发生一定的变化,并且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渐渐地接受德育。

当然每一位班主任都需要明晓的是,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约束学生以及促进学生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因此班主任应该在班上制定增减操行分规则,也就是说,如若学生违反了相关规章制度,班主任应该扣除其相应的操行分;如若学生表现良好,班主任则应该给予其适当的奖励,即增加其操行分。增减操行分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更多的学生,使得学生不断努力,进而促进德育。

三、班主任可增加和家长的联系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教育应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这几个方面,要想学生全面发展,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积极担任学校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即班主任应始终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在新时代的教学环境中,一些家长终日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其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一些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教师和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家长无需花费时间教育孩子。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当然笔者并不否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具有教育学生的职责,但学生家长应该积极地协助班主任教育孩子,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在德育过程中,如若缺乏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则难以开展德育工作,为了能端正学生行为表现,一些班主任会想方设法给学生实施德育,但由于一些家长并不能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他们使用错误的方式教育其孩子,严重影响学生的个人成长,只有班主任加强和家长的联系,才能促进家长认识到实施德育的重要性,以此使得家长积极地协助班主任对其孩子进行教育。班主任和家长联系的方式何其多,班主任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一般情况下,班主任可选用家访或是电话联系的方式增加和家长的联系,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真实地给学生家长汇报其孩子在德育方面的真实表现情况,并引导家长重视学生的德育。如若时间和条件允许,班主任还可以在班上组织有关德育主题的家长会,这也是班主任和家长沟通的一种方式。

综上所述,中职班主任开展德育是其重要的工作任务,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予以重视,并不断探寻优良的教育方法。德育在当代是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受到的教育之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中职班主任,我们不仅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开展德育,还要依托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来开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杜飞熠.德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德育中渗透爱的教育,提升幸福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0):15.

[2]夏斌.春雨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核心素养下的中职班主任德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9(8):90-91.

[3] 程乐乐.以班级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德育工作:中职班主任班级学生管理工作经验谈(班级管理班规的制定与修改)[J].东方教育,2014(11):255.

[4]戴庆华.当德育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从《我们和诚信在一起》的教学谈班主任工作[J].考试周刊,2018(21):173.

上一篇:初中数学课程中一次函数模块的教学方法下一篇:高职院校创业素养培育工作的策略与路径